「進於華夏」與中華文明
06-14
以史為鏡不是虛言,但需要的是對真正的歷史探究,而非對歷史功利性的塗沫後的胡說八道,因為越是塗沫越看不清本象,鏡子的作用也就不存在了。現在中國最怪異的事就是對待外族和外國人時動不動把儒家的禮讓和寬容拿出來說事,對待主體民族漢族時卻將其拋的不見蹤影,弄得不知中國究竟是何人之中國。實際上儒家的學說是有內外之分的,華夏內部是溫、良、恭、儉、讓,對外則是尊夏攘夷。「仁者愛人」,但在儒家學說中夷狄尚不算是真正意義的「人」,只有「進於華夏」才能以華夏之禮處之。可以說中國之所以無法復興,就是因為現在中國處於一種是非顛倒,思維錯亂,沒有真正意識形態的狀態。中國所要做的就是把真正的中華精神找回來。非如此,中國的復興將遙無可期。象,鏡子的作用也就不存在了。現在中國最怪 補充一下:「進於華夏」是指仰慕中華的其他民族通過學習中華文明,自身提高後有資格成為華夏族的一分子,可以以禮義相待。某些分裂分子的一個伎倆就是把「進於華夏」曲解成「進入華夏」:就是只要異族侵入中國,建立了暫時的統治,就有資格聲稱自己代表中華,此種論調其與日本人的觀點相似何其乃爾。《狼圖騰》就是其中的代表作。 塗沫後的胡說八道,因為越是塗沫越看不清本 一面是我對一些綜合問題的觀點: 漢族人的祖先確是從一個古老民族集團中分離出來的,但從太昊到黃帝,我們是最早取得民族認同的一個族群。東夷和西羌都是在華夏民族觀已經建立後對東西非華夏族群的稱呼,所以是華夏民族出現以後才有了「東夷」和「西羌」,說什麼華夏是東夷和西羌後代的說法本身就沒有邏輯。象,鏡子的作用也就不存在了。現在中國最怪 我從未否認過一部分東夷族群被華夏同化後成了漢族的一部分這一事實,但華夏的文化和血統傳承是以伏羲—神農—炎帝—黃帝一係為主體和核心的,古東夷人從來就不是華夏血統和文明的主體,東夷本非一個民族,也沒有統一的血統和文化體系,對華夏的影響實在有限。再說古東夷人與朝鮮、日本、滿人也沒有傳承關係。 塗沫後的胡說八道,因為越是塗沫越看不清本 把對鳥的崇拜與否當做是否是東夷的標誌,是一個過於簡單化的想法。因為由於地域特點和物種分布,華夏先人由於所佔地域甚廣,對各自地域的生物的重視也就各有側重,何況當時華夏各部所崇拜的動物也不是單一的,往往是很多種的,但為諸夏所最尊崇和最有共同性的圖騰還是龍,但對鳥的崇拜也是存在的,這可能確是東夷影響的結果。雖然殷商有「天命玄鳥,降而生商」之說,這可能根商之祖妣簡狄有夷人血統有關,但商人對龍的重視和崇拜卻遠遠超過燕子,這是有實物為證的。何況殷商與周室有共同的遠祖也不是沒有根據的,商高宗武丁時與鬼方做戰三年,這時的周人也參與這場大戰,並受到商王的獎賞,周人對此極為自豪,當時的周人首領高圉太王是最為周人所崇敬的祖先之一。雖然周人滅商,但除了可能由於文王死於帝辛之手,導致了武王對帝辛的復仇外,周人對殷商後人還是相當優待和尊重的,這與商周各自對待東夷和西羌、北狄、南蠻的態度完全不同。楚為黃帝—顓頊一系沒有疑問,也確實走過一段蠻夷化的彎路,所謂「楚失華夏」。當然,華夏民族如果喪失了對中華文明的認同也可以墮落成蠻夷的,但楚人最終回歸了華夏,所以就不存在楚為蠻夷的問題了。 所以為華夏為蠻夷也是人的主觀願望和努力的結果,進則為華夏,退則為蠻夷。至於那些為了點蠅頭小利把自己的民族從漢族改成少數民族的人,這種人不會有自尊心和自豪感的,只能說是退而為蠻夷了。不過漢族正是通過不斷的淘汰這些敗類才能保持五千年的文明,所以我們不必為此惋惜,相反還要慶幸一批潛在的漢族被剔除出漢族的群體。當然還有一些被誤劃為少數民族而實為漢族人,有可能自己還沒認識到漢族身份對自身乃至子孫後代的巨大利益者,也需要他們對中華意識的提高來解決。 以史為鏡不是虛言,但需要 蒙元初夜權的問題,一直是一些反中反漢者侮辱漢族和虛無化漢族人士經常提及的一點。可漢族Y染色體說明漢族與蒙古的父系差別極大,這是為什麼呢?我認為,初夜權的事有的,但之所以對漢族的血統影響幾等於零。原因有二:一是漢族的觀念對血統傳承非常重視,不可能為異族養育後代,摔頭胎的做法就是這樣出現的。二是這種初夜權的規模和範圍不可能很大,因為首先蒙古人的數量就非常有限,而且一個異族的統治也必須將本族集中將以保證安全,如果真的全國分散,蒙古人早就被殺絕了。所以初夜權只是少數漢族人和局部所受到的殘害,所以我們既不要因此而自卑,也不要因此而喪失民族自豪感,這反而應該是刺激我們振奮民族精神的動力。 以史為鏡不是虛言,但需要 不是我狂妄,世界哪還有任何一個文明的歷史比中華文明更悠久和偉大?哪有一個民族象漢族一樣純粹的血統?象我們一樣有取之不盡的歷史和文化財富,象我們一樣有如此清晰的文明發展軌跡和祖先世系的記載。我們的國號「中華」就是中央文明之國,我們的民族,以「漢」為名,「維天有漢」,「漢」就是天河,也就是銀河,世界上哪一個民族敢有魄力以銀河作為民族之名? 請一些同胞不要重複「崖山之後,已無中國」,「明亡之後,已無中國」,「文革之後,已無中國」的調子了。雖然這些說法可能是出於對中華文明受到摧殘的痛惜和憤恨,但這並不具有建設性,而且有著一種很濃的自暴自棄的味道。中華文明雖然受到過許多異族和本民族敗類的摧殘,但是我們的文化還在,我們的思想還在,我們的經典還在,我們的歷史還在,我們的文字還在,我們的國家還在。只要有漢族人還在,龍就還活著,中華文明也就還沒有滅亡,就還有復興的機會。雖然現在漢族的精神受到外來意識形態和民族意識、道德虛無化的干擾,但我認為這是中國處于思想過渡期的混亂,最終中華的精神必將勝利。中國曾經受到過許多次野蠻人的摧殘,但由於中華文明的偉大和先進,我們在暫時失利後又站了起來,而那些野蠻卻因為沒有精神和道德而先後滅亡,而一些曾經發達的文明也由於沒有中華文明的復興能力而消失了,這就是中華文明優越性的體現。五胡之時,北方的五胡曾經與漢族的人數相當,也擾亂了中原近三百年,但最後他們的後代何在?基本被漢族驅逐殆盡。對於那些尚未被徹底清算的民族和國家,我們也不應忘記的。古人說「雖百世之仇,猶當報之」,「楚雖三戶,亡秦必楚」,這種信念也應當為每一個漢族人所謹記。每一個漢族人都是巨龍的一個細胞,巨龍的命運就掌握在每一個細胞身上,做為一個漢族人是光榮的,也是責任重大的,世界上最優秀的民族和文明是屬於我們的。異的事就是對待外族和外國人時動不動把儒家 中華文明的精華在我看來仍然是儒家,如果我們真的深入了解儒家思想的話,就可以明白這決不是一個僵化、軟弱和專制的思想體系,相反,儒家包含有創新、高貴的勇敢、道德情操和對公正、正義和民主的渴求,雖然儒家不可能從兩千多年前完全指導現在的一切,但他的開放式思想結構和強大的思想體系卻可以成為中國民族精神的最佳載體。儒家的對優秀文化的兼容能力和升級能力是其它各種哲學和宗教都遠遠不及的。 塗沫後的胡說八道,因為越是塗沫越看不清本 中華文明之所以選擇了儒家做為他的支柱,就是因為儒家提供了其他百家所不具有的全面性、社會性、民族性、道德性的強大意識形態,百家雖然各有所長,各有所用,但都不能做到這一點。當然並不是自稱儒家的人就代表了儒家思想,這就需要自己對儒家思想有自己的把握和理解分辨能力。一些民族主義者可能認為儒家軟弱、對敵人過於寬容、不夠堅強無法做為強國的意識形態,這種看法更是被一些畜意歪曲了儒家精神的人所誤導了。儒家提倡復仇,提倡士可殺不可辱,提倡培養浩然之氣,提倡雖千萬人,吾往之的大無畏精神,同時也對社會各階層提出了要求,對執政者、富人和知識階層要求高,對普通人的要求則低,提倡社會公平,提出了當執政者損害民族利益時可以被推翻的理念,樹立民族觀的「華夷之辨」,提出了「以直報怨」的處世原則。 我讀過許多遍《老子》、《莊子》和《新舊約全書》,瀏覽過《古蘭經》,也看過一些佛經。說來慚愧,儒家的十三經我也並沒有看全。但我的感覺是,在所有經典中,只有儒家是最給人溫暖和力量的,也是最不虛偽和是最實事求是的,我也是從對儒家不屑一顧到覺得有幾分道理,再到將之做為自己精神力量的源泉。在民族主義方面,儒家也完全可以為塑造一個強悍的民族和一個世界第一強國的目的服務。我讀歷史的感覺之一就是,凡是真正的儒家精神全面成為中國主流思想時,如西漢、唐初、明初時,都是中國非常強大的時期,而反之中國就處於衰落、分裂甚至亡國的境地。我覺得這決不是一種偶然,而是儒家思想為社會提供了強大的責任感,歸屬感、道德感以及個人的堅定信念。 以史為鏡不是虛言,但需要 我說了這些,並不是要中國和漢族固步自封,妄自尊大。一個有自尊、自信的漢族和中國才能真正的學到好東西,才能真正的做到以我為主,為我所用,中華也正是如此才強大了數千年的。 象,鏡子的作用也就不存在了。現在中國最怪 中國和漢族是愛好和平的民族嗎?我認為是的。 「華」和「夏」有很多種解釋,但在華夏民族形成之後,這兩個字就是表示文明之意,區別於周邊的落後和野蠻。所以即使在華夏諸國尚未完全在政治上統一的情況下,諸夏仍然是一個有共同文明信仰和歸屬的群體,諸夏之間的相處與對待夷狄羌蠻的態度是完全不同的。前者用現在的話說就是文明世界內部的糾紛,後者則屬於文明世界與邪惡世界的鬥爭。前者可能通過協商和妥協來解決,即便使用武力也要使彼此的傷害減到最小,這也是華夏和漢族內部衝突和與外族衝突的決定性區別,在春秋時代,華夏內部的戰爭,需要在一些禮儀的指導下,彼此以禮相待,對敗逃的一方也不要趕盡殺絕,對俘虜也不是象對待異族那樣全部殺掉。到了戰國,雖然「爭城以戰,殺人盈城,爭地以戰,殺人盈野」,但主要是軍隊之間的廝殺,完全沒有象異族與漢族之間的以滅絕對方平民為目的的屠殺。象,鏡子的作用也就不存在了。現在中國最怪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中華名硯-----端硯[50P]
※「中華茶道」之如何識茶 · 第二講
※炎黃子孫 華夏兒女 精選典故100條,讀懂滄桑中華!
※揭秘:中華五千年來承受最重的六次打擊
※中華詩詞網校優秀詩人聯展之韓紫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