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社會工作發展的六大迷思

從阡陌獨舞到鳳凰涅槃——山東社會工作發展的六大迷思

2014-06-25劉鑫青翼網

從阡陌獨舞到鳳凰涅槃

——山東社會工作發展的六大迷思

劉鑫[1]

一、寫在前面的話

山東省社會工作的發展經歷過一個徘徊、迷茫和曲折的發展歷程。2004年之後,山東社會工作發展進入了一個快車道,得益於香港註冊社會工作者黃智雄先生的鼎力支持。首先他從支持高校社會工作實務開始,為專業學生實習實踐提供了必要的專業土壤和資金支持;進而全力創辦省內首家民辦社工機構,並將機構在創建品牌特色的基礎上做強做大,達到了影響政府社工決策和推動高校教學改革的雙重功效。2003年伊始,北京大學與香港理工大學聯合培養MSW項目啟動,在黃先生周圍迅速聚集起一批志同道合的社工同仁,並逐漸成長為山東社工發展的中堅力量,也構成了未來山東社工督導隊伍的雛形。外來理念與內生傳統之爭,社工價值與主流文化之辯,香港社工傳承與厚重齊魯文化的博弈,孕育了當前山東社工後發趕超的超前思維和果敢有為的專業品質。作為一個從這種專業文化哺育出的社工人,筆者擬從現狀的描述中勾勒出當前山東社工發展的六大迷思,通過與迷思「對話」來記錄一位社工人的出場和一支隊伍的起航以及從中汲取力量、不斷前行的山東社會工作。

二、一位社工人的出場

黃智雄先生: 山東大學哲學與社會發展學院客座教授

山東大學顧問教授、碩士研究生合作導師

山東大學校董、教育基金會監事

香港註冊社會工作者

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社會工作學院兼職講師、中國項目研究員香港立法會議員辦事處政策研究總監

2004年前後,黃智雄先生先後考察過大陸近10個省份的社會工作發展情況,最終選擇社會工作發展並不領先的山東作為他的「社工夢」開始的地方,在濟南市民政局註冊成立了「濟南市基愛女性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和「濟南市基愛智障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積極為山東社會工作事業的發展引進國外和港澳台的學術及社會資源。黃先生從2007年開始,每年分別從各設有社會工作專業高校資選拔一名社工學生和一名教師以及社工機構專職社工赴香港交流學習,並在山東省開展社會工作專業教學的高等院校設立5-10萬元不等的「實務關懷基金」,資助社工學生開展專業實務和社會公益實踐活動。到2013年他已經在山東默默耕耘了十年,拳拳之情和一顆赤子之心深深地影響了一批山東社工人投身於社會工作事業,也奠基了未來山東社工發展的基調。

三、山東省社會工作的主要領域

為了更好地發揮專職社工專業作用,提高社會工作整體服務水平,山東省緊緊把握社會工作發展的大方向,因勢利導,積極推進專職社工由崗位服務向項目化服務轉變。濟南市民政局在全省率先印發了《關於申報社會工作服務項目的通知》,經過單位申報、專家評估論證等,截止2013年8月共確定市級政府購買社會工作服務項目32個,其服務領域涵蓋了社區建設、社會救助、社區矯治、社區科普、婚姻家庭、婦幼維權、殘障康復、哀傷輔導及青少年、老年人服務等。較好地實現了「政府購買崗位保障專業服務提供、單位申請項目保障專業服務目標實現、社工實施服務保障專業服務水平」的目標。

截止2013年8月山東省專職社工服務領域分布情況圖示

駐濟高校社工教育集中發力新思涌動,傳統民政工作全面覆蓋並得到較好地貫徹執行。社工人才對外交流高效便捷,但是存在行業之間教育與行政資源單向流動。在這個環境中成長起來的督導隊伍有其特殊的使命——構築起專業教育—專業實習—專業實務三位一體的社工教育及工作格局,初步形成了社會工作在各個領域的系統介入。

四、山東社會工作發展的六大迷思

(一)社會工作事業是整體化推進還是碎片化前行

我省現有的社會工作政策是在國家宏觀「選擇性與引進性制度安排」的產物,80年代中後期首先在北京大學、南開大學等知名學府恢復重建,90年代中期,山東大學、中華女子學院山東分院(現為山東女子學院)首先在省內分別在本科、專科層面開展社會工作教育。90年代末,濟南大學、山東財政學院、山東經濟學院(現兩校合併為山東財經大學)等省屬高校陸續引進社會工作專業,20世紀初,在全省17地市,共計有26所院校開設社會工作專業教育,隨著2010年山東大學作為招生MSW的首批試點,初步構建了山東省社會工作專科、本科、研究生專業化教育的立體格局。作為省會的濟南市由於高校集中,通過連續舉辦駐濟高校「社工文化節」,迅速使社會工作在高校層面聚集人氣,打破了沉寂的教育方式,使學生大膽的走向田野與實務——「教育先行、政策護航、機構保障、實務為本」的發展思路基本形成。

行動上的「整體化」推進,並沒有消除體制上的「碎片化」障礙,尤其是在政策制定領域的「零和性」的淺嘗輒止,由於社會工作服務短時間內難以凸顯專業優勢,也難以形成倒逼政策調整和破除職業化障礙的政治氣候,作為專業的社會工作不能有效地參與職業社會工作的定位與能力建構,這是導致社工服務成效不足,嵌入民政工作始終無法有大的作為的主要因素。

(二)專業社會工作督導發展模式趨同還是各有差異

作為全國社會工作試點城市濟南和青島的社會工作發展在社工人才,督導隊伍建設,社工政策法規和崗位開發領域基本同步,但是同樣作為試點的濰坊市和東營市的發展就較為不均衡,崗位開發設置還存在不少困難。濟南市於2011年6月份正式啟動社工督導隊伍建設,從駐濟各設有社會工作專業的高校中,按照社工與督導1比10的比例,首批選聘了8名專職督導,聘任香港註冊社工黃智雄先生為名譽督導,聘請香港立法會議員黃成智和香港明愛董事長譚景華先生為督導顧問,就此構築起比較完備的督導人才隊伍體系。濟南市於2013年開始啟動見習督導和督導助理培養計劃,並在原來督導隊伍的基礎上新進調整補充了兩名督導,使督導隊伍更趨合理。

督導制度的建立,加速了我省社會工作職業化和專業化的進程,使我省的社會工作人才隊伍體系建設更趨完備。但毫無疑問,全省範圍內還無法實現督導資源共享,缺少有力的督導工作協調機構和工作聯絡機制,社工教育發達地區優勢督導資源的引入,加劇了地區間社會工作發展的不平衡。坦誠的說,在現有社會管理格局下,我省的社會工作發展在無法擺脫行政干預的同時,又陷入了香港社會工作發展初期過度專業化的和強調專業使命的模式。督導們由於日常的教學負擔較重,缺少進一步的協同研究,督導隊伍與社工之間的互動關係缺少清晰的邊界,督導個人風格對督導本身的作用巨大,缺少政策層面在督導與社工之間的有力斡旋,由此導致缺少雙方平等的專業「對話」和由此延伸的專業建構與實務創新。

(三)政府購買服務還是社會化資本介入

民辦社工機構的發展從來都不是一個簡單的掛牌成立問題。截止到2013年12月濟南市共有六家註冊的專業社會工作機構,分別是濟南山泉社會工作服務社,濟南市基愛社會工作服務中心,濟南市基愛智障社會工作服務中心,濟南市建達社會工作服務中心,濟南槐蔭積成社區社會工作服務中心,濟南眾誠社會工作服務中心;青島市「愛益普」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和青島「你我」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屬於青島市成立較早的兩家民辦機構;東營市慧眾社會工作服務中心成立於2013年8月,濰坊市眾智社會工作服務中心成立於2014年1月,民辦社會工作機構在山東陸續起航。

「民辦社會工作服務機構資金來源單一且缺少穩定性和可持續性,生存艱難。當前,組織生存和資金籌集是民辦社會工作服務機構的首要問題,具體表現為資金來源渠道較狹窄,政府購買資金支持力度有限且往往出現滯後撥款問題,易出現資金斷裂,並進一步影響組織發展和社會聲譽。」(盧磊,2013)民辦社會工作服務機構應由單一的政府支持轉向爭取多方支持,增加可能性選擇的機會,拓展更加主動和開放的發展空間。筆者選取濟南市2009-2012年四年的政府購買社工服務經費為例,截止2013年8月,除去山東省民政廳購買的一項「農村敬老院星級評估項目」外,其他社工經費全部來源於政府購買服務,社工機構「開源」壓力巨大。

2009年-2012年濟南市政府購買服務經費及聘用專職社工情況圖示

(四)「補缺式」運動治理還是「福利式」制度發軔

從山東省社會工作這幾年的發展來看,來自民辦社會工作服務機構提供的專業服務衝擊著傳統社區服務部門的既有服務,同時,社工在開展專業服務還需要轄區居民的密切配合,在社會知曉度不大的情況下,社工不得不採取一些派發小禮品或者施以小恩惠的方式來拉近與居民關係(盧磊,2013),這就導致了社工對服務對象的非正常依賴,為達到理想服務效果而部分弱化了服務對象的實際需求。真正的山東模式不應該籠統的界定為「政府出資、民政主辦、協會運作、社會參與」這樣一種以行動主體為話語權進行的模式建構。在山東,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導的下行業機構宏觀籌劃,行政指令下的服務單位保障實施,專業視角下的高校督導全程參與,崗位模式下的項目社工具體運作」四位一體的新動向(劉鑫,2012);崗位與項目相結合,需求導向與能力導向相得益彰的專業發展模式,將職業化、專業化、本土化糅合在一起的漸進位度模式。「山東模式」具有獨特的價值目標、制度安排、思維方式和發展路徑,在探索避免補缺式運動治理環節下推進社會工作制度建設進行了有益嘗試。

(五)壯士斷腕的決心與蜻蜓點水般嘗試

黨和國家領導人習近平和李克強在談及反腐敗及體制改革等方面問題時多次表露出「壯士斷腕」的決心,當前發展社會工作事業同樣需要決策者具備如此的決心和膽識。山東省在2013年為全力打造一支專業精、素質高、能力強的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借鑒先進地區做法,面向駐濟院校聘請了15名具有深厚專業理論知識和豐富實務經驗的教師為專業督導,並聘請3名香港資深社工專家分別擔任名譽督導和督導顧問。他們以高度的責任感和強烈的事業心,認真履行督導職責,通過採取小組會議督導、現場督導和遠程督導相結合等方式,及時對派駐到各服務單位的專職社工進行專業指導和情緒支持,為優化服務結構、拓展服務領域、提升服務水平,培育品牌服務項目,推進社會工作服務事業健康深入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以濟南市為例,《2013-2020年中長期人才規劃綱要》確立的到2020年建立起一支5萬人的社會工作人才隊伍目標,目前的人才隊規模的確顯得杯水車薪,如何在人才建設和實務拓展領域突破蜻蜓點水的藩籬?受制於當前政府購買社會工作服務的體制下,作為實施推動該項使命的主體誰來擔當?

(六)主動求索還是被動賦權—社工前途與社工精神的博弈

直到2008年,省會濟南面向全國公開招聘專職社會工作者,5名全職社工的上崗,標誌著職業化道路的開始。2012 年舉辦「首屆山東省社工文化節」,文化節的兩大主體就是民辦社工機構和開設有社會工作的高等院校,作為集中展示和對外交流的平台,開始了社會化道路嘗試。教育先行的優勢就是為後續的職業發展儲備了大量的專業人才,弊端就是在就業市場不完善的情況下盲目輸出「產品」,「產品」培養方向、實務技能與社會需求並不完全匹配。尤其需要變通的是滲透在教學中的專業價值觀教育,使學生獲得專業勇氣和理想的同時,讓他們越過了人際交往的舒適空間所設置的緩衝地帶,直面社會事務矛盾的核心,卻忽視了「人在情境中」妥協的藝術,而這些都是社工與體制並肩前行的生存技巧。作為學生的社工在面臨角色轉化時,只有暫時的喪失部分的對所謂「條框」盲目執著,才會有後來的融入、接納和認可。

行政化的社會工作是社會工作本土化發展中必不可少的環節,當前社會工作嵌入傳統民政工作中,要想走出一條有專業特色的發展道路,我們必須正視這個環節。還原到工作場域,當前的最大阻礙不是工作機制的行政化,而是部分社工心理的「自我行政化」和」自我矮化「所致,很多社工認為所謂「體制內社工」是名正言順的,民辦機構或者公益組織的專職社工就是「師出無名」的小角色,因此,形成一種潛在的「安於行政」的暗黑氛圍,這股風氣部分的瓦解了不少猶豫是否做社工的同工意志,使其喪失前進的內生驅動力,也正是這種潛在的消極氛圍致使一部分社工總是等待被動賦權,缺少了實務創新和爭取變革的專業勇氣和專業品格。在當前的專業教育中不僅要強調要輸出價值觀教育,作為舶來品的現代社會工作也應自身作出調整來適應不斷變革的社會現實,對於社工本人的成才觀和社會公益理念的崗位繼續教育也勢在必行!除薪酬福利、社會保障制度之外,如何才能建立起一套讓社會工作人才「敢作為,願作為」的社會支持網路和輿論氛圍也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如此才能建構起內心對於專業波瀾不驚的執著追求!

小結

總而言之,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應該提上規範化的建設日程,作為新型社會治理體制創新有效手段,必將發揮獨特的社會「減壓閥」和「潤滑劑」的作用,在教育立國,人才強國的戰略背景下,構建一種「一元整合、重點支持、差異有序」的社會工作發展格局和制度安排成為一種必然。

由於版面和筆者的專業水平所限,文字尚顯稚嫩,不能很好地實現對過去十年的提煉總結和實現連接當下與未來山東社工發展的「對話」。希望可以和關注山東社會工作、社會公益的以及對未來中國社會工作發展抱有殷切期待的社工人一起努力,見證社會工作事業更加美好的明天!

作者:劉鑫,男,1988年生,山東東營人,濟南社會工作協會社會工作者委員會負責人、貴州省暖春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總幹事助理,貴州大學社會工作專業碩士;研究方向:社會工作行政、非營利組織管理、少數民族社會工作。


[1]劉鑫,濟南社會工作協會社會工作者委員會負責人、貴州省暖春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總幹事助理,貴州大學社會工作專業碩士;研究方向:社會工作行政、非營利組織管理、少數民族社會工作。

選自2003—2013中國社會工作發展民間觀察

推薦閱讀:

民族社會工作經典文獻回顧——碧樺依:香港種族共融政策下的社會工作
換了新工作——進入NGO之後的一些碎碎念~~
摘譯:證據為本的實踐(EBP)是社會工作的出路?
社會工作者面試題目和筆試題匯總
【經驗分享】社會工作找實習錦囊

TAG:工作 | 社會 | 社會工作 | 發展 | 山東 | 迷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