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尋找現代文化認同的中國
時東陸?
現代的中國在飛速發展的世界潮流中表現出極度的心理焦慮和文化迷茫。中國現代的文化認同問題自「五四「運動到21世紀的今天任然沒有得到解決。由此產生的社會現象包括倫理道德的淪喪,行為規範的混亂,和心理的自卑是文化認同喪失的充分反映。中國文化界,理論界,以及藝術界長期陷入關於保持中國古典主義還是走出古典進入現代的論爭。然而,現代的認同又似乎與西方主流文化難以畫出清楚的界線。一百年來中國文化向何處去已經成為理論界與文化界迫在眉捷的重大命題本文試圖針對中國文化現代認同的主題建立一個新的文化理論模型,並指出中國現代文化的可能走向。
文化模型
任何人類的活動都可定義為「文化。」。但嚴格的定義文化可以從兩個方面出發:一是思維方式(way of thinking),它包括哲學思想,道德標準,宗教信仰等等。二是行為方式(way of doing things),包括人們的生活方式,習俗,傳統,禮儀與形式。雖然每個文化有繁雜多樣的行為方式。但是文化的核心和基礎卻是思維或思維方式。一切規範的文化都是基於思維之上的。所以對於任何一種文化都有一種相對應的思維。所有文化的表現形式包括文學,藝術,以及傳統行為都試圖在儘可能廣泛的範圍內和最高的水平上反映這種文化的核心思維。而其目的是使本文化的人能夠在最大的程度上認識,理解,並認同自己的文化。然而,與本文化認同的最終目的是從這個過程中獲得心理力量及安全感。文化認同的意義在於構築人類精神與心理安全和穩定的基礎。失去了這個基礎,人類就無法建立思維與行為規範,人類就會失去文化並失去自己。正因為此,人類的文化認同一定是自發的,與生存緊密相關的。
文化發展是自發的,同時也是人類生存的必要途徑。換句話說,沒有文化,人類是無法生存的。人類生活的一項最重要的活動就是創造,發展,並鞏固自己的文化。為什麼文化對人類的生存有如此重要的意義呢?這要從人類的自身發展的模式中找到答案。人類在脫離動物的生存方式之後就開始創造自己特定區域的文化了。而這種文化的創造本身其實就標誌了動物與人類的根本不同。動物的一切活動僅僅是為了自己生理的生存(Biological survival)。其中包括各個方面的不斷優化。比如種類,基因,生理等等。這種優化是通過簡單地繁殖,對環境的適應等途徑達到的。動物活動的唯一目的是如何最佳地在某一特定的環境下生存下來。人類活動當然也包括這一最基本的目的尤其在早期人類的活動中。但是最關鍵的轉折點就是人類在某個歷史關頭意識到除了生理生存之外的另一種生存。那就是精神的和心理的生存(Spiritual or psychological survival)。這種對精神生存的意識和要求正是促成人類向遠離動物的自身發展的關鍵之處。而取得精神生存的唯一途徑就是通過文化活動,其中包括思維,宗教和一切精神活動。
人類在還是動物的時候與其它動物一樣必須在險惡的環境中求生存。而生存的第一要求就是在險境中首先意識的危險。而對危險的反映就是懼怕。所以懼怕是自我保護的重要武器。換句話說,動物和人類如果沒有懼怕感就無法生存。而懼怕的產生完全是外界的刺激造成的。這種外界刺激所導致的懼怕一般是即時的。即在事件發生的一剎那立即產生懼怕感(如猛獸的襲擊)。而危險過去之後,恐懼隨之消失。在人類的發展初期,隨著大腦的發達,這種外界刺激造成的心理反映很可能持續較長的時間。而且大腦有了記憶功能。即便在平和的環境中這種恐懼感由於記憶任然出現。這種恐懼感時時從負面影響人類的生活。比如失去與野獸和險境鬥爭的勇氣。由於不安全感而影響休息,消化,並隨之導致疾病。這樣以一來心理的恐懼間接地影響到生理生存。為了更健康的生存,人類必須找到自我補救的方法。於是人類就開始面臨一個最有偉大意義的課題:精神和心理的生存。這種精神生存不是通過大量繁殖或得到充足的食物就能達到的。這種精神上的生存必須通過人類的文化活動。占卜與求神是最初的人類文化活動和精神生存的有效方法。人類開始想像神並把神完善化。從此,人類走向遠離動物的不歸之路。這是人類歷史長河中最為壯麗的一步。所以我們可以認為外界的刺激造成的恐懼是人類走出動物王國的原動力。
人類在最初時期對神的想像會因人而異。這要求人們之間的交流而統一對神的認識。群居在一個部落的人們逐步創造了自己的神,並在拜神中消除恐懼感。這種文化活動是最有效的精神生存方法。人們於是感到力量。從而更有信心地生活。人的安全感來自於對神的認識和與神建立的關係。這種共同的對神的認識以及共同的精神生活就構成了所謂的 「文化認同。」對神的認識愈深入,與神的關係愈近,這種文化認同就愈強烈,而人們從中獲得的安全感也愈多。部落里的每一個人都自發地參加這種文化活動。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感到安全,心情舒暢。除此之外,人們還認同一切其它的文化活動。比如以本部落特有方式的勞動,娛樂,慶典等等。從這樣的推論可以得出十分清楚的結論:人的心理力量正比於文化認同。反過來,沒有文化認同的人是心理不安全,沒有力量的人。而沒有力量和安全感是無法達到精神生存的。所以人類活動的主要內容就是創造自己的文化,並與其強烈的認同從而獲得力量和安全感。人類就是在這種文化創造過程中不斷進化,發展的。
一個部落的發展會導致人口的增多。而更重要的是自己文化的沉積,強化,和傳播。每個人都為部落的文化驕傲,並通過謳歌它來更深刻地感覺認識自己的文化。文化認同是自發的。因為它是精神生存的必要。就象打獵,耕種一樣是人類生存的必須。但是文化的發展在人類的歷史長河中是並行的。各個地區,各個部落由於種種環境的不同會導致文化發展的不平衡從而使人們創造不同的神或以不同的方式拜神。在遠古的歷史上,人類群由地理割斷而各自發展自己的文化。當人類是在分離狀態生活時各自僅向自己的文化認同。但當文化大大地擴張而於異文化交流時文化認同便會出現迷茫的現象。比如,一個屬於某個文化群的人接觸的另一個文化群時也許會被異文化的拜神所吸引。但是他不可能同時認同於兩個文化中的神因為它們也許是相互排斥的。他也很可能回到自己人中告訴他們自己新奇的經歷而使更多的人嚮往這異文化中的神。於是許多人開始離開自己的文化群而加入了異文化群。這個時候有兩種可能:一是本文化群感到異文化的威脅而通過領袖的感召來吸引人們回來。二是通過武力消滅異族。這種文化威脅就構成了人類廝殺的原動力。其中最有名的例子就是羅馬人與猶太人聯合殺害耶穌。耶穌本是猶太人。但他在耶路撒冷傳播異教異說。他的說教是如此動人和讓人信服所以造成了許許多多的跟隨者。從而大大地威脅了羅馬帝國和本地猶太人。於是他被羅馬人釘在十字架上。但在這之後,基督教卻生根於民眾,很快發展到全世界。眾所周知,以宗教的名義而發起的戰爭在人類的歷史上從來沒有停止過。為什麼這樣的戰爭會如此頻繁呢?因為它關係到人的精神生存。
所以,一個文化一旦產生就面臨著與異文化抗衡的挑戰。在多文化的世界裡,眾多文化競相發展。經過自然淘汰,剩下的文化都具有相當的生存能力而在一種平衡態下共存。但是,雖然是一種平衡態,各文化無時不感到異文化的威脅從而也無時不刻地試圖發展,強化自己,並消弱異文化。在現代社會裡,除了宗教之外,文化以某種特定的思維而存在。這種的思維的方式是宗教的基礎而且更加廣泛,無形地深入人的精神生活。因為宗教不僅是一種思維,同時又是一種具體嚴謹的形式。而嚴格地遵從這種形式對許多人來說是困難的。但與宗教密切相關的思維卻可以在極大範圍內影響很多人。這樣一來,與某種文化認同的人都具有相同的思維。而該文化的擴展就是通過這種思維的蔓延而實現的。每一種思維都帶著文化自然地企圖越過國界而全方位地走向世界。而這種擴展自己的原動力就是在異文化威脅下的不安全感。這種動力是自然植於人類文化群內部的生命元。沒有這種生命元,文化很快就會死亡。古代四大文化就是帶著這種生命元頑強地生存下來並繁衍了世界五彩繽紛的眾多文化。直到今天,世界各文化還是以這種形式相互抗衡著。世界的兩大主流思維就是以孔孟為核心的東方文化和以個性主義(individualism)為基礎的西方文化。
文化的競爭模型
普遍的理論認為文化沒有優劣只有先進和落後。筆者認為先進的文化必然會排擠,掠奪,蠶食落後文化。在這一點上,我們可以從歷史中清楚地看到。比如漢文化對少數民族的擠壓和蠶食(即同化)。歐洲各國對殖民地文化的掠奪。這種先進文化對落後文化的侵蝕和侵略所造成的後果是落後文化逐步失去自己的文化認同。他們過去的信仰,人際關係,和傳統就漫漫地丟失了。在人們失去自己過去的文化認同之後便失去了力量和安全感。於是他們開始自卑並對外來的文化發生崇拜。但這往往是可悲的。因為無論如何他們無法真正徹底地與外來文化認同。從此他們會生活在迷茫當中。在二十世紀初,西方文化進入東方時,中國就開始了文化認同的危機,直到今天。
思維的蔓延是通過許多方式進行的包括經濟,政治,甚至軍事。但有意思的是人類向異文化傳播自己的思維時是自發而並不主觀地意識的這一點。在人類的活動中有許多行為都不是主觀意識中的。比如在尋求配偶時相互的妒嫉和競爭完全是為了使最佳的基因得以留傳。但人類或者動物在競爭中並不意識都這種生存必要。在思維的擴展過程中,人們也並不意識到要把自己的思維方式強加於人。但人們在直接的經濟,政治,和軍事利益中卻十分清楚利害得失而往往有意識地在這些方面激烈地競爭。其結果是在經濟政治軍事擴張之後達到文化的擴張直至思維的擴張。前面提到,發達的文化必須會排擠,蠶食落後的文化。並從中汲取文化營養而豐富自己的文化。但十分有意思的是,歷史上往往出現過落後文化用武力戰勝發達文化的例子。比如羅馬戰勝了當時文化極為發達的希臘。滿族人打敗了文化精深的漢族人。從表面上看,這些民族似乎是為了需求地域,資源而發動的戰爭。但從精神生存的角度出發,卻是由於落後民族希望通過佔有發達文化來儘快地發展自己的文化。但其結果卻被熔於發達文化。我們可以說滿族被漢族同化了。但也可以說滿族在漢族的大海中得以永生。否則,我們今天也許還可以看到一個游牧的滿族而保持他們原來落後的文化。更進一步,我們還可以說,漢文化由於滿文化的侵入得以更加豐富多彩了。自人類社會開始以來,人類無法停止這種活動。因為這關係到精神的生存和文化的生存。正因為此,儘管人類強烈地熱愛和平,戰爭在人類社會中一天都未停止過。失去了自己的文化,就是去了自己的文化認同,從而也是去了心理,精神力量。為了保持自己的文化認同,人們無法停下來安分和平的過日子。因為你停下來別人就發展了。異文化的發展時刻都在威脅本文化的生存。
所以一般地說,我們可以認為人類社會的發展是通過個文化相互競爭而發展的。而這個發展的動力源就是人類精神生存對文化認同的要求。這種要求使人們自發地建立,發展,強化,擴張自己的文化。而這種人類行為自然會與異文化發生碰撞。其結果是經濟,政治,軍事的侵入於反侵入。如果兩文化發展水平相當,這種競爭在多次衝突之後會趨於相對的平衡。但如果兩文化的差別很大,落後文化會在一定的條件下向先進的文化模仿並認同從而發展自己的文化。這種對先進異文化的模仿與認同是自發的,積極的,有益於本文化生存的。這在人類歷史上有許多生動的例子。比如北魏孝文帝命令他的臣民徹底的漢化,清代滿人不自覺地在文化上向漢文化靠攏。日本,韓國在文化上與古代中國文化的模仿和認同。在近代,當東方人接觸到西方文化之後類似的例子就更多了。日本的「脫亞入歐」,中國的「五四」運動都是這種現象的生動反映。在此我們可以看到中國文化雖然博大精深,但在近代以來畢竟在高速發展的西方面前顯得落後了。而西方文化所帶來的不僅僅是民主與科學,更具有生命力和吸引力的是個性主義思維。。因為它是西方文化的核心。它做為一種思維方式是一切西方人文領域的基礎。它在東方的出現從根本上動搖了幾千年古老的思想基礎,即孔孟主義。從而使人們對等級,至尊的權力,和社會給予人的定義發生了深刻的質疑。這種質疑的本身就是個性主義的前奏。從而為民主的到來奠定了歷史性的思想基礎。
在人類社會中任何一種東西無論出自哪種文化,只要它是美的,積極向上的,生動的,有益於自己文化生存的都會引起全人類欣賞和重視。我們可以把這種東西稱為普遍的美和普遍的真理。首先科學(比如數學),無論在哪種文化中都可被認為是終極的真理。其它科學也可被這樣認為。美的東西也是如此。比如東方的古典藝術,西方的交響樂,和莎士比亞的文學巨著,等等。人們在接觸的這些東西時大多會從熱愛以致到模仿,並認同。這是人類文化發展的典型行為,從而是自發的,下意識的。比如民主出現在東方時,許多東方人同樣受到極大的吸引。這種最初的反映是自然的也是人性的反映。因為民主帶來的信息是解放人性。它對人類更健康的生存有這十分現實的意義。所以全世界大多數文化都熱烈地追求民主並把它做為進步的象徵。反過來,如果把東方的權威主義在今天介紹給世界,那麼反映就可想而知了。
文化認同的現代意義
由於文化的發展,每個時期的文化認同都會對人類發生不同程度的挑戰。因為人類文化認識的不同,一般會產生對新文化的焦慮感從而在與其認同時發生心理困難。這種現象在文化多變迅速發展的20與21世紀顯得尤為突出。在相對穩定的文化中,比如那些比較原始的部落中文化的變化十分緩慢,幾乎在數百年,甚至上千年保持不變。在穩定文化中,對於文化的認識完全是通過父輩向子女口述歷史,本部落的文化活動,以及子女對文化主體的觀察來實現的。人們以勞作,生息,繁衍,娛樂,求神都構成最基本的文化活動。長輩們在這些活動中教育,培養,傳播本部落的文化。比如通過舞蹈,儀式,婚喪等方式向晚輩灌輸自己文化的一般知識。我們至今還可以在許多非洲部落和印地安人那裡看到他們是如何在當今世界頑強地保持自己的文化。他們穿上民族服裝並向自己的孩子們跳起祖先的舞蹈並世世代代地講述著祖輩美麗動人的故事。在這種文化的熏陶中,人們建立起對本文化的認識並與其強烈的認同,同時在這種認同中獲得安全感和心理力量。
人類通過這種方式而達到 「文化移植」,即把自己的變成母文化的一部分。在早期的人類生活中,這種文化生存的方式有幾種重要的目的。其一是使自己的文化不斷地延續下去;其二是認識了解自己的文化,從而達到與其的認同。這一點至關重要。因為一個文化希望自己的後代能夠與本文化認同而不與其它文化認同,由此實現自己文化在發展延續中不斷鞏固壯大。只有這樣才能具有競爭能力而不至消弱,消亡。其三,文化是人類心理,精神生存的重要手段。所有自尊,自信,驕傲都來自與對本文化的強烈認同。另外文化還有一個極為重要的目的在於為社會定義道德標準,行為規範,政治制度,以及思維的基礎包括宗教和哲學。
但是在現代尤其是後現代或者是當代由於科學技術的進步,已經使每一個個體的文化很難阻止異文化的侵入和影響。在上世紀初,人類歷史發生了從古典到現代的轉變。當然,這種轉變是以西方世界為先導的。生機勃勃的西方現代主義思潮和現代文化從全世界的範圍內衝擊所有古老的文化,使它們顯的落後,變為弱勢。在這些文化中包括中東的伊斯蘭文化和中國的孔孟文化。這些古老文化的特徵是以權威主義為思維核心,而在嚴密等級的控制下要求每個個人在很大得到程度上服從於社會和社會的權威。這事實上是一種古典的思維,在人類史上實行了漫長的幾千年。但是古老文化在當代的生存的確發生了歷史性的困難。許多古老的思維和概念在當今不僅顯得陳舊甚至被定義為非人性和錯誤。比如婦女低於男性的地位,包辦婚姻,極權,以及宗族法規等等在現代文化和社會裡已列為低劣的思維和行為。然而,保持和認同古典文化又與這些思維和行為緊密相關。那麼,這些古老的文化如何生存呢?
世界文化發展的特點
世界文化大致可以分為古典文化與現代文化。西方文化經歷了古希臘,中世紀,文藝復興,一直的二十世紀初的現代主義時期。在這個從古典到現代的過渡階段里,西方社會從人文社會到科學技術都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比如從權威主義的思想與君主社會結構轉入個性主義和民主制度。所有這些社會的變革反映為文化的發展並通過藝術形式表現出來。從而在這個時期產生了一系列的現代派的思想家和藝術家。但是新的藝術一定是以一種新的思想為主導的。在現代主義時期,這種主導思想就是個性主義(individualism)。於是在文學上作家們跳出了維多利亞式的框框而提出:文學必須是對人性深刻的批判。哲學家尼采指出直覺相比於推理的重要性。在繪畫藝術里所有古典畫中的關係,比如,畫中人與觀者,畫的主題與畫面本身,都統統打破了。色彩,圖案,材料於是獲得了它們自己的獨特生命。在全新的組合下,現代畫用極致變形的自然把人們帶入從未有過的視覺世界。另外,作畫的方法與技術,在古典畫中僅僅是達到完成整個畫的工具而已。而在現代畫中,卻被視為具有生命的主題畫的重要部分。從此,西方文化的發展,由藝術作為先鋒,構成從古典到現代連續性的過渡。這種過渡的真正意義在於給予西方社會新時代的文化認同,使文化得以生存,延續更確切地說,西方文化即有古典文化,又有現代文化。所以西方在每一個歷史階段,比如維多利亞時代,現代及當代,都能找到各個時期的文化認同。這事實上就是文化生存和延續的方式。恰恰相反,也正是在這個世界的轉折時期,中國卻沒有產生自己的現代思想和現代文化從而使古典文化的生存和發展遇到了歷史性的困難。於是中國人的現代認同發生了危機。
中國在二十世紀初,由於諸多歷史原因,即沒有參與現代主義的文化運動,也沒有在中國古典主義的基礎上產生中國的現代思想,卻在西方影響下發生了所謂的「五四」運動。「五四」的實際結果事實上是在極大的程度上引入西方現代主義的思想,並用此在盡量廣泛的範圍內取代中國古典主義。在藝術領域裡,無論是音樂,繪畫,還是文學與戲劇,西方現代主義無恐不入。在自「五四」已來的一百年中,中國的現代文化基本上是中國古典主義與西方現代主義的機械混合。由於當代的中國文化已經失去了古典文化那種系統,古老,嚴謹,穩固的特色從而很難使現代人們對其有強烈清晰的認同。於是,現代人在這種混合不清的文化中,一方面試圖正與中國古典文化認同,而另一方面卻受到現代西方文化的強烈吸引。正是由於這種文化認同的迷茫與喪失導致不僅是人們心理的不安全感更重要的是對於想像力和創造力的毀滅性的挫傷。
中國文化的定義
中國當代的認同危機完全來源於中國文化在近代的停滯 以及自「五四」 以來中國文化在當代定義的含混。如果一個文化的定義在人們的意識中含混不清,那麼文化認同就會發生極大的困難,,從而導致心理的不安全感,以及自卑感。所以我們必須在討論文化認同之前清楚地定義中國文化。顯然,定義中國文化也許是一個很大的命題,但我們可以對其做一大致的定義。前面提到,文化可分為古典及現代文化。而我們常說的中國文化事實上指的是中國古典文化。
如前所述,一個文化包括兩個方面: 即思維方式 (way of thinking)與行為方式 (way of doingthings)。如果對中國文化的核心思維追本朔源自然會走向孔子和孟子。在中國文化的演變中,在秦漢以前,主要以孔孟的思想為代表。除了孔孟之外,還有道家,墨家,諸子百家。中國古文化在政治上又主要以道家為核心。而孔孟是與道家不可分割的。到了唐代之後,儒,墨,道三家由儒,釋,道三家取代。到了宋代,朱熹認為儒家的學問已走到盡頭從而提出新理學。但宋儒的理學家們基本上是把佛家與道家綜合起來而提出所謂的」心性之學。」但卻用此來批駁佛道。其實新理學不過是孔孟的新性之學,它以孔孟的思想做為基礎。在孔孟思想的經典著作中以《春秋》和《論語》為代表作。
「仁」說
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在孔子看來,達到社會的穩定並法制的國家需要以一定的政治體制來管理。一定的刑法來制裁,以及道德規範和羞恥心來限制每個人的行為。但孔子思想中的政體與個人道德是什麼呢?細讀《論語》將發現孔子思想對社會上的人,思想,行為以及政體都有詳細的論述。孔子關於個人的概念是圍在一個狹小範圍內生命和理念空間。每個個人無法超越這個空間而存在。這就是所謂」克己復理,」和」己所不欲,毋施與人」的說法。在孔子的《為政篇》里,孔子詳細地談到做人,做事,做學問的經驗。在做人方面,孔子說:」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唉;不好反上者而好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人之本與?」孔子說的孝弟應是人的根本。但孝子如何翻譯?它在西方的對應概念是什麼?也許孝可以英譯為:filial piety,是一種帶有宗教色彩的虔誠信念。但更直接的中文意思就是」愛。」」父慈子孝,」」兄友弟恭,」都意指對親友之愛。在中國的五倫中有: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如果」孝」字用於父母子女之間,那麼」弟」字就是兄弟姐妹之間的友愛了。孔子又說:」信近於義,言可復也;恭近於禮,遠恥辱也;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這就是古典中國提倡的」仁,義,禮,智,信。」當然,要用西方的概念很明確地解釋這些詞的準確定義有些困難。但對於有些概念可以找出它的英譯。比如」信」為」守信」或」信譽」(word of honor);「禮」即對人的尊重(respect)等等。而」仁」的講究就太深太多了。」仁」是孔子學問的中心。而對」仁」的解釋兩千多年來莫衷一是。《論語》全文都以」仁」為核心,可謂重要。」仁」的解釋為:」博愛之謂仁。」韓愈說:」博愛叫做仁。」長期以來,人們認為這就是儒家的思想。孔子講仁,孟子講義。聯起來即孔孟的」仁義。」但中國各時代對」仁」的理解多有不同。宋代的理學家們曾以為」仁」是人們內心的一種感知。但也有宋代儒生認為」仁」就是養性談心,不講應用。是人們心中對自我與客觀的一種體會。但回到孔子自己對」仁」的陳述:」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
「孝」說
「孝」是孔子思想中一個十分重要的部分。《孝經》是孔子學生曾子著的。但什麼是孝呢?孔子認為」孝道」首先對父母而言。一個人只要孝其父母才能稱為君子。才可以把其它事情做好。」求臣必於孝子之門。」一個人能孝才能忠君。」孝」本是為建立家族宗法而立的基礎與核心。自周朝到秦漢以後就建立了」孝」的精神。以後推廣的整個宗法社會和政治結構中去。在西漢以後,魏晉時代,蔚然成風。更提倡」以孝治天下。」」孝道」是絕對的。每個人必須先愛父母(並絕對服從父母)。然後擴充之愛天下人。」孝」是古時做人的基礎。但:孝」的實質是對社會要求的一種絕對服從。中國古代社會等級森嚴。無論在家庭中,社會上,以及政治體系里,每個人都有特定的位置和定義。如家庭中的輩分,社會政治中的君臣之間的區分是極其嚴格的。每個人必須按照定義找到自己的位置並依靠」孝道」對其完全服從。當然對:孝道」的理解最容易從家庭開始。然後在延伸的社會中去。孔子就是把家庭做為這種精神訓練的基地然後把」孝道」深入到社會文化,政治體系,人文思維中去。從而起到了對中國古典社會的政治,文化結構的鞏固,完善,和強化,並奠定了當時君臣政治的思維基礎。換句話說,沒有」孝道」,也就無法建立和維持這種等級深嚴的政治。所以,從對等的意義上看,以」孝道」為核心的思維,與西方的個性主義思維截然相反,而在此基礎上建立的政治體系(君王制和民主制)當然也是有本質不同的。
孝道的思維對於君王政治和等級社會是至關重要的。這種文化思維事實上是對個人在社會上的位置的認識,認同,承認和服從。並在這種思想的支配下對社會給予的位置無條件的接受,認為是」天意」而不能質疑。這樣一來,儘管古典中國是一個複雜的等級社會,但只要人們有效自然地找到各自的位置,並以」孝道」各司其位,那這就是一個十分有序的,結構清楚的社會。所以孔孟思維強調社會結構以及與其相關的人的地位,並要求人們對這種整體的絕對服從。由此而來,在這種社會裡,人們表現為對個人在社會中相對位置的重視和認識即所謂的」等級觀念。」這種觀念(status conscious)在其它東方社會如日本,台灣,新加坡也十分嚴重。由於對這種社會位置的重視,人們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來奉行在該位置上應有的職責和角色。比如長輩,妻子,教師,官吏等等。如果是父親,那一定是嚴厲的,如果是母親,那一定是賢惠的,如果是官吏,那一定是權威的。他們不可以有其它的角色。因這是社會定義下的位置所不允許的儘管他們或許有其它的心思。比如父親希望想像孩童那樣與子女玩耍,官宦希望托下官服象平民一樣自由自在。人們以」孝」對其職,並在盡」孝」的同時找到安全感。因為一個父親在做得象父親時是安全的,但在表現為兒童時卻是不安全的。在古典社會人們視自己的社會認同為至關重要。相反,個人卻被大大忽視了。在這樣的文化思維中人的存在是通過對自己位置的認同來實現的。換句話說,沒有對位置的認同,也就沒有個人的存在價值。這是東方古典社會也是現代社會的突出特點。在這種文化里,如果離開了」位置」便毫無個人可言。一個官宦如果丟了官就失去了自己而徹底的落魄了。女人的丈夫去世了,她必須」守節」否則,她將失去自己的」位置」而沒有做人的安全感。在現代中國以及其它東方社會,人們任然崇拜社會位置。這反映在家庭關係和社會行為中。在社會上,人的地位往往顯得比個人更重要。人們視職業為生命,每個人的名片上大多列出一大堆頭銜,充分表明東方人對社會位置的強烈認同感。人的價值完全是通過職業顯示出來的。這樣,人與社會」位置」幾乎等同起來。一個人如果離開了職業就失去了認同感而無法以個人在社會上信心十足地存在。
所以每個人必須全身心地進入社會角色。幾乎不給個人留有任何空間。為了事業,可以犧牲個人的一切,包括家庭,,個人感情,親友關係等等。在中國的英雄里,大多是為事業而捨身忘己的人。他們大多不顧家庭妻小,不顧個人私情或親朋友誼而在最高的程度上對自己的職業奉獻自己的一切。他們的所有激情和感情都對職業而發生。而對個人,家人的情感卻自然地退居第二位。也許這種情操可以稱為極端的」孝。」古話說:」忠,孝不能兩全。」其實」忠」和」孝」在某中意義上是對等的,都是壓抑個人而獻身他人。但社會大於家庭,所以只能先」忠」後」孝」了。
在中國古典式的家庭里,」孝」的觀念使親人的關係建立在對每個人的位置認同上,而不是基於個人相互感情的交流上。在舊式家庭中,長輩,夫妻,兄弟之間的關係是以相互的位置而定的。這種位置和關係就是家庭。人們的交往是按嚴格的家庭關係來進行的。至於每個人內在感情,要求,交流是不重要的。父親只要做的儼然象個父親就足夠了。這包括:主外養家,生子,保障家庭的安全,光宗耀祖等等。一個盡」孝」的父親只會盡這些份內的職責。他們無法也沒有能力與自己的妻子和子女交流個人內在的情感。他們甚至不知道自己的個人是什麼。在這種情況下他們無法以一個個人的身份與親人在一起交流,談心。事實上,在」孝道」的熏陶下,他們已經失去了自己。所謂的」父親」就是這樣一個」位置。」除此之外就沒有任何重要的東西了。其它如妻子,兒子等都有相似的定義和家庭中的位置。最典型的例子是買辦婚姻。男女兩人毫無個人選擇完全按雙方的」位置」配定終身。而這種行為的道德基礎就是」孝道。」正因為子女要孝順父母,他們必須按照家庭的要求進入自己的」位置,」即結為夫妻。
所以,總結孔子的」孝道」就是無條件地壓縮,奉獻,犧牲,個人的一切而全部投入到社會要求的」位置」中去。如果每個人都能達到這種境界,社會將是合理的,穩定的。由於孔子的學說,中國社會的發展可能在宋代時把這種精神推向了一個最佳理想的境界。在」孝道」的思想基礎上,人們畢生的努力就是按社會的要求找到自己的」位置」並全身心地進入這個位置的角色從而在與該角色認同的同時獲得最大的心理安全感。換句話說,人的心理安全感完全是通過對位置的認同來獲得的而不是由與個人的認同來達到的。於是,這種思維便產生的森嚴的等級和與其相關的權威。這裡包括父道尊嚴,師道尊嚴,當然也有君王的權威。
這裡有必要指出,現代的中國人常常提出「要做中國人」的口號,卻並不知道什麼才是真正的「中國人。」按照古典文化的定義,最具中國文化內涵及色彩的中國人應該是「五四」以前的中國人,比如《紅樓夢》里的賈政,父道尊嚴,君君臣臣,仁義道德等中國古典文化十分典型的反映在他的身上。筆者認為,賈政一類才稱的上真正的中國人,因為他們是中國古典文化的化身。而中國文化只有古典文化。「五四」以後的文化僅僅是以個性主義為思維核心,逐步用西方文化改變,替換中國古典文化而形成的一種中國古典文化與西方現代文化的混合體。而這其中的西方成分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指數極的增加。在思維方式上,「個性解放」取代「忠」,「孝」成為「五四「以後的時尚。到了21世紀,個性主義的思維已在中國各個領域尤其在文學藝術界形成穩固的基礎。西方的經濟模式,逐步取代了古典的中國制度。民主的概念以成為進步政治的象徵。西方的方法論,即科學大規模地進入中國的教育與研究領域。而中國古典的方法,即易經和陰陽五行卻退居附位。而在行為和生活方式上,西方文化更是無所不在:服飾,建築,裝飾,節假,食品,人際關係,行為規範,宗教信仰都在極大程度上西方化了。在今天,對於正統的中國古典文化我們僅僅能在京劇,古典建築,古文中去間接的理解,體會。而與其直接的認同已經十分困難。而我們在生活實踐中更容易認同的是以上提到的西方現代文化的內涵。即個性主義,科學方法,民主思想,市場經濟,西裝,高層建築,可口可樂,情人節等等。在這些文化元中無絲毫中國文化可言。
綜上所述,我們大致可以定義中國的文化為以孔孟為代表的儒家思想。儘管儒學在宋代之前就已經完善成熟,它至今還在強烈地影響當代中國人的思維和行為。但是有必要指出,從文化發展的角度出發,儒學應該被認為是中國的古典文化,而以此思想為基礎的一切文化組成,包括政治體系,經濟結構,價值系統,文學藝術都從屬於中國 「古典文化」。而我們可以找到與其相對照的西方古典文化,即在十九世紀末期以前的西方文化。但是西方文化畢竟連續性的發展了,從而在二十世紀初產生了所謂的現代主義,以及後來的後現代主義。而更確切地說,中國並沒有形成現代和當代的中國思想核心、倫理體系以及哲學理論基礎或者說:中國僅有古典思想 (Classic thinking),而沒有現代思想 (Contemporary thinking)。但是西方社會既有古典思想又有現代思想。這就是中國當代文化認同喪失的癥結。
西方的現代主義從上世紀初便開始並形成了,這種西方文化的現代主義是全方位的。它不僅包括文學、藝術、而且包括科學、技術以及哲學、思想和邏輯。從藝術方面這種現代主義的代表們數不勝數。其中最知名的有俄羅斯的康定斯基、西班牙的畢加索、美國的波洛克及德國的保羅,克利,對於自然科學,基於古典物理的基礎之上,出現了人類二十世紀最偉大的近代物理學家愛因斯坦以及近代物理的核心量子力學。這種現代派的藝術及思想並不僅僅停留在理論上和藝術作品中,而且直接地反映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來。室內設計、建築中都充滿了西方現代文明的色彩。四十年代美國高層建築的現代派大師就是舉世聞名的米思。凡德羅。現代派發展到七十年代,又繼而產生了所謂的後現代或當代藝術(Post modernism or contemporary art)其代表人物有義大利的所謂3C:克萊門特、庫奇和基亞。德國的巴實利茨、伊門金夫、基弗和彭克。還有美國的施納貝爾和哈林。
但是,中國在二十世紀初,由於諸多歷史原因,即沒有參與現代主義的文化運動,也沒有在中國古典主義的基礎上產生中國的現代思想,卻在西方影響下發生了所謂的「五四」運動。「五四」的實際結果事實上是在極大的程度上引入西方現代主義的思想,並用此在盡量廣泛的範圍內取代中國古典主義。在藝術領域裡,無論是音樂,繪畫,還是文學與戲劇,西方現代主義無恐不入。在自「五四」已來的一百年中,中國的現代文化基本上是中國古典主義與西方現代主義的機械混合。由於當代的中國文化已經失去了古典文化那種系統,古老,嚴謹,穩固的特色從而很難使現代人們對其有強烈清晰的認同。於是,現代人在這種混合不清的文化中,一方面試圖正與中國古典文化認同,而另一方面卻受到現代西方文化的強烈吸引。正是由於這種文化認同的迷茫與喪失導致不僅是人們心理的不安全感更重要的是對於想像力和創造力的毀滅性的挫傷。
西方現代文化的定義
與東方古典主義的孔孟思維正好相反,西方現代文化建立在個性主義的思維體系中。人的心理力量和安全感來自於個性(Individuality)的建立和與之的認同。個性主義崇尚個人的一切包括個人的感情,思想,行動,性格,性別,身體,生命,權力,財產等等。在個性主義的思想中,一個十分重要的基本點是關於個人一切的神聖和不可侵犯性。或許某個個性對於一些其它的個人,團體,甚至社會來說是不受欣賞的但此個性必須得到社會承認和保護。這種承認與保護首先是法律的,然後是社會的和文化的。由於個性主義而產生的女權主義就是對個性中性別特徵的尊重的典型例證。很顯然,要使個性得以發展,就必須對社會政治有特殊的要求,這就是民主的形式。個性主義思維在人類的作用在於完整地建立」個人。」當然,這種」個人」是屬於某一特定文化和社會的。對於」個人」的建立主要是思想精神方面的。同時包括個人的感情,要求,追求,等等。這種個性的建立首先在文學藝術上有這偉大的意義。有人認為,只要是個人創造的東西,只要它代表個性,那就是美的。而文學藝術的生命是根植於個性的存在。人類在探求個性的同時尋找到個人的感覺,靈感,思緒並從而把這些完全屬於個人的東西整理升華成思想,理論,藝術作品等等。在個性的追求中,人類對於自己個人感情的豐富是走向更高級人類文化的關鍵。人類感情的豐富化,複雜化和多變化是人類更自信地與動物區分開來的重要標誌。人類無時不刻地在試圖證明自己感情上的複雜性,並通過文學,藝術來充分地表達這一點。因為這是表徵人類文化發展程度的標尺。事實上文學藝術的目的就是探索建立人類有由個性產生的美以及表達這種美的思想,情緒,感情。另一個標尺就是某文化語言直接描述數學的能力。對於後者顯然於人文和科學的發展有關。但對於前者卻與個性的建立有著密切的聯繫。比如,在以孔孟主義為核心的文化中,人們多以社會位置為重。在與社會位置的認同中人們必須壓制自己的感情,思想,和行為。久而久之,人便成了位置。個人的特徵就變得單一,蒼白。
個性的存在應該是單一的,排它的,獨立的,唯一的。比如一個思想或創造。雖然這種思想的產生可能受到過他人的影響,但它是由個人在加工,升華之後創造出來的。這種獨特的能力是個性主義思維的特點。而非個性主義的思維不允許個人單一地的產生自己的思想。在非個性主義的文化和社會中,每個人的思想完全由社會統一的觀念支配。
個性主義表現之一為對人性和生命的珍視以及對個人思想感情的注重。如果個性主義需要建立個人精神的自由王國,那麼首先必須有健全的生命,而且是每一個生命!對於動物來說它們個個一致,那麼去掉若干個對整個群體是無妨的只要基數足夠大。因為動物僅僅存在生物生存的問題。在非個性主義的文化里,由於個性的極大壓抑,每個人都是一個缺乏個性的位置。所以人人相似。從而在這些文化中往往表現為對生命的忽視。」草殲人命」和」人命不值錢」是這些文化的特徵。相反,在個性主義的文化里,人的生命是致高無尚的。正因為每個人都是一個與他人不同的」個人。」而他所產生的思想,感情等等都是獨一無二的。」物以希為貴』」少一個人,這種獨特的個性就再也沒有了。這種個性和它的載體:生命,當然是極為重要的。珍視生命表現在當代社會就是反對墮胎和死刑。雖然墮胎和死刑在西方社會任然存在爭議,但畢竟是人類在對自己生命更進一步的珍視。相反,在中世紀,人類卻十分輕看了自己的生命。
在保護生命,建立個性,發展個人的思想,豐富個人的感情的人類進步途中,人類還認識到個性發展的一個極其重要的方面:個人與個人的關係。這是人類在當代社會所遇到的最大挑戰之一。在非個性主義的文化中,如前所述,人是抽去個性的位置。而人和人之間的關係也就是位置與位置之間的關係。比如君臣之間,父子之間,夫妻之間。而這些關係完全是由社會,政治,文化來決定的。無論是哪一個人,只要在一個確定的關係里,那麼相互的位置就決定了。比如相互的態度,行為,從屬關係等等。這對社會上每一個人都是如此。所以這種人與人的關係相對比較簡單。其中一個典型的例子是包辦婚姻。在包辦婚姻的過程中男女雙方的選擇完全是按照社會的位置來進行的。如家庭背景和經濟地位。由於個性的喪失和壓抑大部分人能夠自覺地進入位置並建立這種約定成俗的關係。丈夫和妻子的模型在整個社會都是一致的。而每對夫婦必須按照這些模型更準確地進入位置。這可以很形象地用數學上的收斂或歸一來描述。眾所周知,自」五四」運動以來。許多人尤其是知識分子在進入這種位置時遇到了心理上的困難。於是個性解放的思潮在中國以致東方蔓延開來。但是個性解放即便是今天在東方國家任然有文化上的困難。
而個性主義所尋找的關係卻正好現反。它是發散的,多元的,不定的。每個人的關係完全由相關的個人決定。一般地說,進入一個關係的代價是失去一部分自己的個性。對於非個性主義的文化,每個人進入關係後便全身心地投入位置而排除一切個性成分。由於位置的要求和限制,關係是清楚的,簡單的,不容質疑的。從社會運行的角度觀察,這種關係的構成比較容易,甚至在某種條件下和諧,有效,穩定,長久。但對於個性主義,人們必須在尋求和諧關係的同時把握自己的個性部分。這對於現代社會的人來說往往是困難的。因此,以個性主義為思維基礎的關係表現為波動,不穩定,甚至不持久。但是,這種關係最有意義的關鍵是對對方個性的認可,尊重,以致在尋求和諧的同時發掘,培養,發展對方的個性,使雙方的個性得到最大程度的發展。顯然,這是一個十分複雜,敏感,,而且困難的心理途徑。人類走這條路的時間還不到一個世紀。在這條荊棘從生的路上,人類才剛剛上路,但已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以個性主義思維為基礎的關係是建立在對雙方個性的認識,尊重,和接受的條件之上。由於現代個性主義社會的發展,人的個性千變萬化,豐富多彩。在這種個性繁多的人群中要找出兩個正好吻合的雙方的確是很難的。何況,每個人的個性又在不斷發展變化。所以即便兩人原初關係和諧,也會由於個性的變化而發展到不和諧了。相反,在非個性主義文化中,由於位置的要求和個性的壓抑,人們毫無個性可言,所以必是前篇一率,千人一面。即便有個性的萌芽和存在也會由於」孝道」而壓縮回去。所以在每一對人中間很易找到和諧的關係。當然這種」和諧關係」是否真正健康還值得心理學家去定義。
由於個性主義的思維,人們便對社會的形式提出能夠保障個性制度的要求。這就是民主的形式。關於民主的定義和內容,在本文的上部以作了詳細的介紹。它的三個重要方面是競爭,參與,和人權。在競爭和參與方面世界個各政治國家大致可以達到統一的理解和認同。但對於人權各自看法卻有很大的差異。事實上,人權就是以上所陳訴的關於每個人最基本的權力。比如隱私,財產,思想,生活,繁衍,保護自己,工作,表達等等。這裡非常重要是這種人的基本權力是屬於每一個人的包括罪犯和道德意識敗壞的人。這一點對於權威主義社會往往被忽視。個性主義者認為這些權力是人生來就有的,不是某個人,社會團體給的。顯然這種權力是神聖的。如果探討這種神聖權力的本源必須要從宗教尤其是基督教中尋找。我們知道,人類對於真理的探求是從截然不同兩個途徑出發的:一個是科學,一個是宗教。對於科學來說數學和物理是兩大基本科學。人們在尋求人類,宇宙的本源時通過這兩門基本科學建立了相對論和宇宙大爆炸理論。但是在社會,道德,思想等領域中真理的尋求要變的複雜的多。在西方主流社會中,真理的歸一是聖經。即所謂的」聖經真理。」西方在人文學科的諸多方面遇到種種困難之後便自然地走向聖經。這種探尋真理的方式顯然與科學截然不同。在向科學真理的逼近中是通過嚴謹的推理。它的特點是唯一性和普遍性。它的正確與否不是通過辯論而是通過求證來達到的。無論何人,來自何文化,何地位都必須接受求證的結論。所以全球的數學和物理書都是一致的即便是敵對國家。然而意識形態方面的真理相對要複雜的多因為沒有唯一的普遍的結論。所以,正確與錯誤是通過辯論來達到的。而往往雙方無法說服對方。也正因為此,意識形態的書籍在不同的文化,國家中會徊然不同。前面已經提到,這是因為文化認同和文化競爭的結果。由於這種意識上探源歸一的困難,對於某種人文思想的信仰便成為向真理逼近的重要條件。有趣的是,科學家們在解釋是誰推動了宇宙大爆炸發生了困難時也把問題推給了神學家。於是在人權的問題上人們用」天賦人權」來說明自己的正確。而承認天賦人權正確的同時必須對天或神具有信仰。這就是追求人文真理的條件。相反,對於科學真理,準確地遵循科學推理才是必要的條件。
文化生存的模型與範例
一般的文化生存手段是不斷地「翻新」,創造新的文化和人們對新的文化的認同感,這種新文化內容和形式上的發展,是完全基於過去舊文化的基礎上。這也就是保護文化古迹的偉大意的所在。我們在古迹前,可以得到無窮的靈感和對將來的憧憬,從而產生創造欲和對過去更深刻的批判。人們只能在對過去深刻的認識中才能尋找到未來,才能發展自己的新文化,也才能達到所謂的「文化生存」。西方、東方都是在這樣的過程中進發的,所以人們現在還要聽古典音樂,看古典畫,研究歷史。但人們無論如何不能被過去的偉大與精深所擊潰,從而無法再超過古人。如果今人無法超過古人,社會就會退步,文化就會從「強文化」變成弱文化。西方的文化還在發展,從古典到現代,從「現代」再到「後現代」,當代。 這種新文化認同的建立,具有極其偉大和深遠的歷史意義但自近代以來,中國的文化僅僅是在逐漸地讓西方的主流文化替換,取代,削弱中國的古典文化,即儒學的核心在逐步地失去。文化的生存在於發展建立每一個新時期的文化和文化認同。如果一個文化在外界的擠壓,侵襲下無法建立新的文化系統,那麼最可行的文化生存手段既是接收,沿襲,依附外文化思想與形式。在這一點上,我們可以在歷史上找到許多生動的例子。其中最為著名的是北魏孝文帝帥民漢化的歷史過程。
北魏孝文帝元宏(476-499)原屬北方鮮卑族後裔。卻不顧眾臣反對,下令一系列措施,全方位地施行「漢化」。而其「漢化」的 徹底性是前所未有的。孝文帝不僅下令停止講鮮卑話,而且將北方各族的姓氏一律改成漢姓。比如:獨孤改為劉,賀樓改為樓,尉遲改為尉,勿忸改為於,步六孤改為陸等。並強令鮮卑族與漢族通婚,以致後來的鮮卑族再無純粹的血統了。孝文帝禁止士民穿「胡服」還強令 遷都中原,最後終於完成「全盤漢化」的大業。歷史上眾多北方少數民族無論是如何入侵漢族農耕領地,並從政權上統治中國,都無法避免在文化上被漢文化征服的命運。這些北方文化包括匈奴、鮮卑、羯、契丹、女真等。元朝滅亡之後,留在明朝境內的蒙古人和色目人就不再做為一個民族而存在了。清朝之後的滿族人也早以已融於漢族的大家庭之中了。但這種「漢化」的過程有的是被迫的,有的是自覺的,所以也曾是阻力重重。比如孝文帝的遷都和漢化全都遭到眾臣的反對,但孝文帝看清了華夏文化的高度發展與鮮卑族的落後,從長遠利益出發而放棄了自己的文化舊習,加入當時的先進文明行列。否則,我們也許會在大興安領的森林中發現一個群居的鮮卑族。
一個弱文化如果不能在不斷創造新文化中與強文化競爭,它能生存下去的一個重要途徑,就是融入當時高度發展的文化。否則本文化就會在強文化的壓力下扭曲、變形、、發生種種無法解決的問題,包括社會的、政治的、經濟的、倫理的和審美的。從世界上我們也看到過類似的「文化融入」現象。在亞洲曾經有日本明治維新時代的「脫亞入歐」,日本從整個政治、文化、社會體系傳入西方文化甚至包括語言。發達的文化最終會統治並佔有落後的文化。中國文化在發達的年代裡不知擊敗、佔有、支配、統治了多少弱小、落後的文化。但是在近代,由於中國文化轉為弱文化,所以中國文化的生存只能是通過向強文化,西方文化的認同中得到的。隨著時間的延續,中國文化中西方的成分逐步增多,而中國古典文化的內涵卻日趨淡化。
文化進步的標準與定義
在本文的前段,筆者用了「先進文化」與「落後文化」或者「強文化」與「弱文化」的詞,但並沒有對這些詞做清楚的定義。然而,在討論文化發展的概念時有必要對文化的「先進」與「落後」或者「強」與「弱」給予科學的定義。縱觀人類歷史,我們可以看到文化發展的大致走向:在西方世界,社會的發展(同時也是文化的發展)走過了從中世紀的宗教統治到文藝復興的變遷。
黑暗的中世紀是極權政治的頂峰。國王由騎士護衛並與地主結成聯盟。大約在公元1000年,大部分的歐洲都接受了基督教。教會勢力極大。社會上的每一個人都必須是基督徒,否則就會被社會排斥。在基督教社會中,等級嚴格。最高的是教皇,然後是主教,其次是修道院長和修道士。顯然,在這種權威社會結構中毫無個性可言。大約在1300年以後歐洲發展到文藝復興時期。整個歐洲重新時興起古典希臘和羅馬文化。而且強烈反映在繪畫,雕塑,和建築中。1453年君士坦丁堡被奧脫曼土爾其人佔領之後由歐洲通往東方的貿易之路被切斷。歐洲經濟則從地中海地區向北方移動。在人們沿大西洋尋找新的貿易通道時形成了資本主義稚型。從此,歐洲進入一個由大西洋向世界探索的嶄新時期。從1400到1700年這300年的時間裡,歐洲船隊通過大西洋遠涉美洲,非洲,以致印度洋。這些遠洋航行包括著名的1492年哥侖布登陸巴哈馬,菲濟,和古巴;1501年西班牙人把非洲奴力帶到美洲的加里賓,1514年葡萄牙人進入廣州並訪問明朝的中國;葡萄牙人在1532年殖民巴西;1584年英國人瑞利殖民北美的羅安奴克島,1625年荷蘭人殖民北美的新安母士特丹(今紐約)等等。
文藝復興時期中最為重要的貢獻是現代科學的誕生。笛卡爾(Descartes)為現代科學奠定了理論基礎。解剖學家維沙利亞思(Vesalius)提出生理解剖的合理與重要。哥白尼(Copernius)挑戰教會對天體的解釋。以及牛頓運動三定律在1687年發表。文藝復興時期在十七世紀發展到頂峰。但是宗教權威尤其是羅馬天主教任然強烈地限制人們的思想自由。這種西方宗教權威主義十分類似東方的君王權威主義。維持西方宗教權威的是基督舊約中的思想而東方的君王權威主義是與孔孟思想一脈相承的。但是科學的思想畢竟在人類社會生根發芽並且迅速成長起來。在歐洲隨之發生的是1789年的法國革命。人類第一次提出:」自由,平等,博愛」的口號。從此,世界上不斷發生為民主與自由而進行革命和戰爭。對於近代的民主社會發展,事實上真正的民主社會是到二戰之後才形成的。距今僅僅半個多世紀的時間。整個民主社會的進程始終依賴於個性主義思維的發展。
由西方文化,社會的發展可以總結出這樣的結論,也是文化進步的定義。所謂落後的文化一定是反人性,反個性的。文化的進步在於從權威主義的思想中解放人的個性。對於廣義的文化,尤其早期的文化,那麼文化的進步應該是基於向更遠離動物而富於人性的方向發展。比如道德的建立,審美的複雜化,對人類個體生命的珍視,語言在表達感情與邏輯方面的提高等等。然而有些學者更傾向於把「進步文化」稱為「強勢文化」。因為「進步文化」的行為中充斥對「落後文化」的傾軋與掠奪而無任何「進步」可言。更有學者指出個性極度發展而導致的社會弊端。在西方世界尤其是美國極端的個性主義已引發深刻的社會問題。這些問題包括,家庭破裂,暴力,教育質量下降,吸毒,性病,和道德標準的嚴重下降。。瑞典學者林德波姆指出:「民眾統治(majority rule)會造成政治標準的降低以及對人類文明的侵蝕和破壞。現代民主與平等主義的真正本質是否定高尚的權威。它們破壞人類和諧與和平,並製造焦慮和恐慌。精神疾病成為社會普遍現象。人們無法拒絕享樂的誘惑,從而陷入對其無止境的追求。於是,人類走入魔境的困惑。」他還提出一個十分深遠的問題:」世界由誰來統治呢?是上帝,還是人類自己?」他認為,世界在1789年法國革命之前是上帝統治(即權威主義)而在此之後人類便開始自己說了算了(即個性主義)。從而導致一系列社會問題。
但出於討論問題的方便,本文僅定義更趨向個性主義的文化為「先進文化」而指相對應的權威主義文化為「落後文化」。這種「先進」與落後「之分完全取決於在歷史的進程中的孰先孰後,並無刻意的褒貶。
進步文化對落後文化的統治與影響
當先進文化出現在落後文化面前時,首先會震撼,動搖落後文化的核心思想。比如當年胡人在華夏文化面前自慚不如。想要有發達成就的人,就一定去學漢文化的高深學問並以此為榮。所以胡人漢化是自發的。因為漢化對於胡人等於優化。「五四青年」一接觸西方文明,頓時感到無比高尚,比起「黑暗之中國」不知文明了多少倍,所以被自然地吸引。正如胡人已漢學為榮一樣,「五四」時的進步人士已西學為榮。西學好的人定有一種文化優越感。具有這些優越感的人認為自己在思想上、倫理上、行為上、修養等各方面都高於那些「西學」不夠深的人,就如胡人中漢學修養好的那些人一樣。於是,在強、弱及先進、落後文化的比較之下,人們自然地傾向於先進文化。比如思維上要求個人自由的發展,政治上的對民主制度的追求,生活方式上以西方的生活方式標誌一個人是否「進步」等等。尤其在倫理方面,更多的人開始在「先進」文化的影響之下,對傳統(落後的)的倫理髮生置疑。比如,忠、孝、節、義,為家庭、親人及社會犧牲自己等等。「個性主義」做為「先進」文化的核心,從基礎上開始動搖「落後文化」。值得注意的是,這種文化吸引和進程是自然的、自發的、非強迫的。也是一種歷史的必然。
由於這種先進文化的強烈吸引,落後文化很快處於被統治,支配的地位。而先進文化將全方位的壟斷落後文化。落後文化僅僅能夠從核心思想,道德標準,行為規範,生活方式,經濟,政治制度等各個方面效仿先進文化從而使自己的文化儘快的優化並得以生存。對於歷史上許多落後,弱小的文化,這種生存方式也許是極為有效的。事實上人類著多文化的競爭唯一目的就是在生存的前提下,向它文化輸出自己的文化,並讓其它文化效仿自己的思維與行為方式。顯然,只有自己的文化成為先進和強勢的文化時才能達到這種目的。而先進的文化是以軍事,政治,及經濟強勢的方式向它文化輸出的。
前面提到,當本文化的人被異文化吸引而導致向異文化認同時會出現幾種現象。一是文化主體中一部分人會儘力排斥異文化而保持本文化。這有些象人體中出現異物時產生的抗體。這顯然是很自然的。因為失去自己的文化就等於失去了自己的認同。那麼能夠給予自己心理力量和安全感的基地就失去了。為了自己的文化生存,人們會僅全力保護自己的文化。而這些人常常被稱為「保守」的人。事實上,文化之所以得以生存往往是依賴與「保守」者執著的文化保護行為。面對「五四青年」的西化行為,那些前清的遺老遺少們不知何等的痛心疾首!二是外來強勢文化必從核心思想上削弱並取代弱勢文化中原本的思維,並在道德,價值,理念,制度,以及生活方式等方面全面推行外來文化。弱勢文化中的信仰,道德,價值系統會被逐步的摧毀使本文化的人無法再與其認同。從而在失去認同的同時喪失心理力量和安全感,也同時失去自信,驕傲,想像力和創造力。
尋找現代認同的中國
總結以上所述,人類文明已從古典走人現代。對於文化,中國有與西方相對仗的古典主義。所以在宋代或「五四」以前中國曾經有過清楚的文化定義和認同。但是到了近代,尤其是當代,按照本文以上的推理,中國並沒有產生所謂的現代主義思想。一般定義的中國文化僅僅指中國古典文化。而現代人是無法直接與古典文化認同的。就如現代的西方人也難於與莎士比亞時代的認同一樣。於是中國喪失了她現代的文化認同。由於當今文化中機械混合著中國古典文化與西方現代文化的成分,人們只能一方面執著地向自己的古典文化靠近,另一方面又自然地與現代西方文化看齊。這種文化認同的含混與不確定性造成了文化認同的困難甚至危機。其結果必然是心理的不安全感,自卑,敏感,和儒弱。
但是對於當今的文化討論並沒有清楚的「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的定義。事實上我們所說的中國文化僅僅指中國古典文化,即孔孟思想為基礎的文化。而所指的西方文化一般指文藝復興之後以個性主義思維主導的近代,或現代文化。正是由於在目前的中國,有這兩種文化的混合從而造成了文化認同的混亂尤其對於年輕的一代。對於文化界和理論界,由於這種文化認同的混淆往往使討論的焦點局限於應該保持中國文化還是西化的論爭。這種論爭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是應該回到古典主義還是進入現代主義,在歷史文化的發展來看,這種討論顯然是無意義的,因為人類無法從文化上走回頭路。我們無法設想西方社會從西方現代主義走回維多利亞文化,也無法想像中國社會倒退會明,清,或者宋代的文化,儘管人類對自己的過去有無窮的回味。對於當代的中國,我們所強調的保持民族的,中國的,以及本土的都實際上在意指本文前面定義的中國文化,即中國古典文化:思想上為孔孟,社會上是宗法與等級制度,政治上是君臣系統。顯然,孔孟思維建立了中國古典文化所有道德標準,行為規範,治學態度,以及做人的準則。要在今天做一個原本的,徹底的,真正的中國人必須按照孔孟的基本思維,在道德,行為,治學,做人等種種方面從一做起。關於孔孟的思想本文已經做了一般的表述。
在這樣一個前提下,「五四」以後的中國文化無論是在思維上還是行為上都開始偏離以孔孟為基礎的古典文化。從那時起,中國不僅引入了個性主義的思維,而且接收了西方的科學和民主概念。在行為規範,和生活方式方面更是向西方看齊。到了21世紀的中國,西方的基礎思維,價值理念,經濟體制,管理系統,文學藝術,以及生活方式在100年的發展中全方位的西化了。中國古典主義的思維與方式僅僅在古典藝術,建築,傳統生活方式中間接的反映出來。但在中國當代文化的主流意識中,古典的思維與形式僅僅在「保留」,「保護」,「發掘」中得以生存。而在當代中國的文化發展中,其文化發展的真正所在是如何更加全面深入的西化。而其結果是在更大程度上遠離中國古典文化。
前文指出,文化的發展是文化生存的需要。西方文化的生存是通過不斷在舊的,古典的文化基礎上建立新的文化而實現的。比如西方現代主義是古典主義的延續。現在又提出後現代主義與當代文化比如波普文化,並以這種文化的領先而支配,主導世界上其它的文化。這種文化的主導實際上起到,排擠,蠶食,破壞被主導文化,或落後文化的作用。這與本文的文化競爭模型是一致的。主導文化對被主導文化的擠壓,阻礙的一個主要方面是抑制弱文化的繼續發展從而使其停滯。這種機制在於文化發展的反差使發達的文化在思維與形式上首先誘惑,震撼落後文化並在這種異文化的影響下使其向發達文化認同。而認同的初始便是仿效。「五四運動」是中國仿效西方文化的最初階段。在民主,人性,和科學的強烈誘惑下,中國知識精英把文化重心從似乎走到盡頭的孔孟思維轉向西方現代主義的潮流中。這個關鍵的轉折事實上是中國文化一種不得以的延續。首先,隨著時代的發展,文化必須能夠建立與時代對應的思維和形式,從而使人們具有同時代的文化認同。如果文化以及主導文化的思維在某種條件下無法繼續發展,翻新,比如上世紀初時的孔孟思維,社會以及人的文化認同就會尋找適於本文化的新的思維。這是有文化生存的機制所決定的。所以,可以認為,中國近代的發展是以借取西方文化而得以生存的就如同胡人借據漢文化得以生存一樣。對於西方來說,文化連續性走過古典主義到現代主義的過渡,因而實現了文化的生存。中國文化,正是由於「五四」使她的現代認同由西方文化取代。也正是因為這種取代,中國沒有產生,創造,建立所謂的「中國現代主義」。當然,談及現代主義,其定義自然是西方現代主義,因為世界上還沒有建立中國現代主義,所以,一切現代的,其來源一定是西方的,比如現代藝術,現代科學,現代建築,等等。雖然中國的科學家,藝術家,文化家也在從事現代創作,但無論是理論基礎,思維方式,表現手法從其淵源,主幹上都來自與西方。
既然中國的當代文化已經在借慊西方現代主義的同時得以生存,從文化發展的角度出發,這種對異文化的認同應該是有意義的。這種現象在明治維新後的日本已經發生了。但這裡有兩方面的問題值得探討。一是本文化,或落後文化在向發達異文化認同時會隱含的危險與弊病。從中國歷史上看,大多落後,或弱文化在向發達文化認同之後其本文化大多消亡,退化了。比如古代胡人的漢化,以及近代滿人的漢化。中華文化淵遠流長,在文化的競爭中,一直起著主導的作用。但是文化的壽命在工業發達的近代大大的縮短了。由於交通,通訊的發達,每個文化無時不克地在受到異文化的影響,擠壓,誘惑。若要使自己的文化得以生存,必須不斷翻新自己,取得主導地位,從而使異文化只能仿效自己的文化。如果想延長本文化的壽命,保護自己的文化,封閉,自守,排斥異文化似乎是唯一保持原本文化的手段。目前中東等伊斯蘭各國採取的就是這種方法。但這畢竟是被動的方法,中國在近代企圖阻礙外來的影響,但畢竟失敗了。當今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文化是主導世界的強勢文化。美國文化的特點是年輕,動感,翻新迅速,幾乎十年一變,並以各種方式切入世界上所有文化,尤其傳統文化,比如亞洲文化。目前,波普文化席捲全球,可口可樂,搖滾樂,好萊屋電影,以及隱含波普文化中的個性主義思維勢不可擋,對世界文化,甚至對歐洲文化發起21世紀的挑戰。
莎士比亞的名言:「生還是死,這是至關重要的問題」是對當今世界的絕好描述。傳統文化的生存已到了破在眉睫的時刻。前面已經指出,與異文化認同的危險在於最終失去自己的文化。雖然在特定的歷史時期,從異文化那裡可以得到某種程度上的認同,以及在認同中所能獲得的心理安全和力量。但因為認同的徹底性十分有限,所以得到的心理力量會是嶄時的,表面的,缺乏激情和力度的。一個古典的中國人在自己的文化面前會是全身心地,富於情感地,也時徹底地與其深深的認同。但一個異族人,比如胡人,滿人,或者是個洋人,雖然他們可以熱愛中國文化,但由於異文化的熏陶,他們對中國文化的認同會有不同程度上的保留。同樣,在今天,中國人以及眾多的東方人,已經在很大程度上,自願或不自願,自覺或不自覺地認同西於方文化。這種認同反映在對個性主義的追求,對民主制度的欣賞,和對西方生活方式的神往。與此同時,人們自然獲取一種心理的自慰,安全感,甚至力量。但這畢竟存在許多來自文化,種族,以及血緣方面的困難和限制。與中國文化認同,具有中國血緣的人應該比非中國血緣的人更加徹底。同樣與西方文化認同無論從文化親和感,思維理念的認識深度,以及文化歷史的熟悉程度,中國人都無法超越西方人。正是由於這種文化的,血緣的,地域的,以及習慣的限制和困難,向異文化的認同終究會帶來多方面的弊病。值得指出的是,胡人向漢文化的徹底認同並沒有多少血緣和地域的阻礙,因同是東方人。而今天東方人向西方文化的認同已經現出種種弊病。比如,中國人無法全面放棄古典主義的價值觀,又不能完全接受個性主義,從而陷入保持古典還是進入西化的無終的論爭。在行為方式上,中國人無論如何無法達到西方原本的形式,儘管可以穿最昂貴的西裝,染上最純正的金髮,講最地道的英文。
世界傳統文化向西方現代文化認同最為致命的危險在於僅僅能夠盡量地保護自己的古典文化,卻很難在自己古典文化的基礎上發展新的,現代文化。這裡所指的現代文化並不意謂西方文化而是發展了的,與當代吻合的本民族現代文化。這種本民族現代文化建立與19世紀初西方建立自己現代文化具有等同的意義。但世界傳統文化,比如亞洲文化,非洲文化,還沒有在當代建立自己的現代文化。於是每個傳統文化都在保持自己傳統文化的同時認同與西方現代文化。在這種混合文化的狀態下,傳統文化的部分在逐步失去,而其中的西方文化正隨著西方文化的發展而動態地變化著。而本民族的人,一方面在失去的文化面前疾呼要保持自己的本族文化,另一方面又有保留地向西方文化認同。其結果是永遠在效仿發達文化和保持本族文化中尷尬地徘徊。但是最終,本族文化會逐步淡泊,消失,弱化。這裡有一個最為突出的例子是美國的印第安人。印第安人由於生活在北美,他們的文化生存就象胡人生活在漢人中一樣面臨「最後」的挑戰。在極強文化的統治下,他們不僅失去了語言,領土,而且是他們祖阻代代留傳下來的印第安人精神。他們現在僅僅能用印第安人的服飾,舞蹈等形式來保持原印第安人的文化。但真正能夠成功的印第安人是那些融入美國主流強勢文化的人。而試圖保持原本印第安人思維的人卻很難在社會上生存。對於印第安人來說,只有認同美國主流文化才能從各個方面生存下來,包括經濟,政治,社會等等方面。否則,就會被排斥,排擠。因為印第安文化本身無法再提供使自己適應現代社會的教育和思維。這是一個落後文化在先進文化下受到致命打擊的一個極端的例子。
對於中國來說,由於文化生存的需要,一百年後的中國比「五四」時要西化多了,而且還會繼續的西化。雖然中國具有及其深厚的文化,在現代文化下不至於很快就失去自己。但隨著時代的發展,中國的古典文化越來越趨進於僅在形式上的生存了。在中國以及中國人中,中國文化已經大多表現於形式,比如,中國目前還保留的古建築,舊習俗,禮儀等等。而後者又主要殘留在不甚發達的農村。在工業與教育發達的沿海城市習俗和禮儀大都由西方的形式取代。但在思維上,如上所述,已經在近百年來趨向西方的個性主義思維。這是眾所周知的事實。現代中國的文化象是長江的宏流。它的前端以與西方主流思維連接,從思維,方法,制度,形式等著方面與西方文化的主幹吻合。在它的中端與尾部卻任然侵注著中國古典文化的孔孟思維,執著地保持中國文化的內涵。從而使它成為一個時代的矛盾體。正是這個矛盾體構架出中國的現代文化認同。它的一方面試圖繼續迅速的融入西方主流,而另一端卻百般掙扎,以5000年的文化積累抗衡古典文化的流失與異化。這就象是一個拉長的文化帶並具有兩種認同,而這兩種文化是相互排斥的,即個性主義與孔孟主義的相斥。從歷史的角度出發,這種排斥性又反映出現代與古典的反差。
基於前面的論證,我們知道,人內心的安全感與力量來自與對自己文化清楚的認同。如果文化本身發生混淆和矛盾,就會大大的消弱認同感。而隨之產生的便是心理焦慮,迷茫,儒弱,自卑。在這種心理狀態下的表現是過分的敏感,過激,並極力試圖裝扮成並不是自己的內在與外在。比如對於古典的認同,無論現代的中國人怎樣的從形式和內容上企圖成為一個「真正的中國人」比起「五四」以前的中國人還是望塵莫及。而對於認同於西方的人來說又無法超越洋人。但是中國現代越發漸進西方主流的趨勢是不容質疑的了。可以認為現代的中國正在掙扎中尋找自己的文化認同,而這種掙扎和尋找已經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筆者認為,自五四以來在中國發生的種種文化運動都是尋找現代認同的試圖與努力包括「五四」與「文革」。對於「五四」的動機,歷史背景,以及影響已經有諸多的研究。簡言之,「五四」是中國從古典到現代的轉折。這種轉折正是文化認同的轉變。從孔孟思維到個性主義。在「五四」以前,或者更清楚地在宋代以前,作為一個中國人的文化認同是極為清晰的。在「五四」之後,中國在新文化思想的引誘下開始認同西方思維從此發生了中國文化認同的混亂與危機。但深厚的古典文化又迫使中國不甘放棄自己而希望找到屬於中國的卻又是現代的文化思維。「文革」是中國尋找現代認同最為暴烈,最具衝突性的嘗試。對於近代的中國,文化的生存可能性有這樣幾個方面;一是保持古典孔孟主義。但這條路已在「五四」的大潮下很難實施。。而中國又沒有象中東伊斯蘭國度那樣有極強的宗教凝聚力而使文化相對永恆的維持。二是融入西方主流文化,採納已個性主義為核心的現代主義。事實上,「五四」所推動的就是這樣一個文化走向。三是以馬克思主義思維為基礎的一種新型文化。「五四」之後,馬克思共產主義理論被介紹到中國。1949年之後,中國從理論,制度,思維,哲學系統,倫理,道德,以致行為規範都以馬克思主義的思想核心為基礎在東方建立起來一種極為特殊的20世紀文化。但是一個完全西方的思維體系在一個異文化的社會的建立面臨著具有5000年歷史的深厚文化的挑戰。但中國除此之外沒有它路可走,中國必須試圖建立一個與西方主流文化不同的,同時又異於古典孔孟思維的,近代的文化認同。這種文化認同建立的要求在前面的文化理論中已經指出是人類文化生存的需要。在一個新的時代,人類必須延續,創造,建立,當代的文化認同,從而獲得心理力量和安全感。這裡舉個例子。在美國獨立之後曾經也面臨過文化認同的問題。雖然美國在政治上獨立與英國,但是當時還沒有完全屬於自己的文化認同。為了建立全新的美國文化,知識界首先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維式英文字典,以此作為美國文化標新立意的起點。200多年過去了,美國文化以自己獨具一格的特點在世界上打出新文化的旗幟,包括好萊屋,搖滾樂,爵士樂,以及登峰造極的個性主義。
在1949年之後的中國,新文化認同的建立首先是從反古典主義開始的。雖然反孔的旗號從「五四」就開始了,但當時的運動是以引入西方思維為目的的。對於1949年之後的中國,反古典主義卻是為了建立一個以馬克思主義思維為基礎的新文化。這種反中國古典主義的運動在「文革」中被推向最高峰。在30年的反古典,建立新文化的過程中孔孟思維受到的最大程度的壓抑和去除。取而代之的是一種特殊的文化形式和內在思維。這種新的中國文化現代認同是全方位的,包括政治制度,經濟體系,哲學思維,文藝理論,道德規範,以及生活方式等等。比如:
政治制度:社會主義經濟體系:統一規劃哲學思維: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 道德規範:新文化英雄人物的道德規範生活方式:儉樸,軍事化文藝形式:八個樣板戲
象這樣規範的新文化,即從根本上不同與西方世界的現代文化,也異與中國古典的孔孟文化。所以可以稱其為一個獨特的中國現代文化。或者也可以說是中國人在20世紀在世界上建立的一個標新立意的現代認同。從廣義上說,這是文化生存的需要,以新的文化認同作為心理力量的支點和依託。的確,在這個時代里,中國人有著強烈的對這種現代文化的認同。這種認同感程度可以比擬於古典中國社會裡中國人對當時文化的認同。從這種強烈的文化認同中所得到的是自尊,驕傲,安全,自信和勞動與生活的積極態度。所以,一個十分規範的文化對本文化人所能提供的既是這種雄厚的心理力量。這就是文化本身真正的意義。
然而,這種建立僅僅30年的新文化(筆者稱其為中國的現代主義)在80年代之後隨著西方現代文化再次切入而逐漸轉變成趨於以個性主義思維為基礎的當代文化。顯然對當代中國文化的分析也許比較複雜。因為當代文化由幾個部分構成。其一是以孔孟思維為基礎的古典文化部分,它任然在某種程度上潛移默化地影響中國人的思維。但這種影響及其生命力畢竟在西方文化的影響下逐步消弱。其二是中國新文化(即50-70年代的文化)對中國當代政治,文學藝術,理論界的主導和影響。這種典型的文化思維任然構成當代中國思維的主幹,並與西方個性主義思維相抗衡。其三既是西方現代文化的思維。在經濟制度,管理體系,運作方式,人際關係,信仰,生活方式,文學藝術以致理論界等諸多方面產生的歷史性的影響。而這種影響以極強的生命力不斷地向中國文化廣的和縱深的方向發展。其結果是在更大的程度上消弱,擠壓,取代第一和第二種文化的成分和影響。正是由於這種文化構成的複雜性致使文化認同混亂從而造成文化認同感的強烈消弱。因為人們無法產生一種統一的,清楚的,同時又是強烈的文化認同感。或者可以說中國曾經有過極強的古典文化認同但卻失去了自己的現代認同。而古典認同並不能直接的提供當代文化認同。
比如,當代的中國人已經無法徹底的認同於孔孟文化而試圖按照古典道德塑造自己。對於中國新文化的思維,在21世紀已經走向弱勢而在很大的程度上限於理論界。而西方主流文化正西風強勁猛烈的衝擊前兩種文化的根基。值得指出的是,目前的中國,西化還多局與形式,真正的西方道德標準,思維方式,哲學思想,甚至生活方式還沒有完全被中國社會,中國人理解,接收,並且認同。所以,當代中國的文化認同是含混不清的複雜多樣體。它使人們很難在這種文化狀態下輕易的找到自己的位置。於是人們對外界的反映過分的敏感,過激,焦慮,自卑,過於造作的模仿西方文化性格特點便是中國當代社會的特徵。而隨之而來的弊病便是道德的喪失,社會規範的喪失,以及人格的喪失。舉個典型的例子。對於一個社會的教育,歷史上歷來是人格特性和知識培育的基地。但是由於文化認同的喪失,在建立人格特性時就發生了困難,因為沒有一個規範的文化下道德的標準。所以,筆者認為,中國的教育已經變異成為一個技術性極強的訓練場所。而訓練的目的性極為狹窄使學生僅具備很高的應付職業要求的能力。但是人格特性的建立卻大大的消弱了。
當一個人或者一個文化對另一個人或者另一個文化發生崇拜的時候,就意味著這個人或者這個文化還沒有建立很強的屬於自己的自我認同。比如,一個年輕的學生崇拜一位老師,顯然,老師的自我認同大大強於學生。法國人有極強的自我文化認同,他們為自己的文化而驕傲,自豪。古典的中國人也是如此。為了有自尊,自豪,和驕傲,人們楔而不舍的,不斷的,建立,翻新自己的文化,並與其強烈的認同。中國曾經有過這種深厚的文化認同,也許在宋代以前。100多年來,中國人深刻的意識到這種強烈認同感的失去,於是中國發生了許許多多的,建立新文化認同的運動。但這些企圖似乎喪失了方向,而未來的趨勢便是融入西方文化主流的大潮。這好象歸入思想家福山的預示:歷史的盡頭就是世界的大同。而世界的大同又是以西方個性主義思維為基礎的。
中國文化的未來
首先,筆者提出這樣的命題:世界文化的發展是否一定趨於文化「均勻化「?從目前的趨勢看,由於西方強勢文化的主導,弱勢文化的確被逐步消弱,兼并,取代。這種現象類似於貿易行為中連鎖店對富有特色的個體小店的蠶食。似乎,一體,大型,連鎖,合併,「均勻化」是經濟效益體唯一生存的方式。對於文化來說,不要說大多弱勢文化,即便歐洲各國也感到來自美國文化的壓力。也許,21世紀的確給予人們一種「世界大同」的感覺:思維上個性主義成為主導,政治形式趨於民主,經濟模式採取資本主義,而文化便是風靡世界的波普大潮。與思維相聯繫的宗教擴張更是世人所關注的。
現在我們來分析一下亞洲幾個比較典型的國家和地區,如日本,新家坡,香港,和台灣。這些國家和地區的思維與文化有許多共同的地方。比如它們在傳統文化方面都受到中國古典文化的深刻影響。而在20及21世紀這些國家和地區都在很大程度上大大的西化了。所以從廣義上說,這些國家和地區的文化是中國古典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混合體。但是值得指出的是在眾多的東方文化里,日本在近代已經在自己的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創造了日本現代文化。這是與其它東方文化極為不同的文化特徵。同時也是極有文化,歷史意義的。比如日本的現代文學和現代藝術。更為突出的是日本的現代建築與現代設計。這些現代文化的產物即是純日本的又是絕對現代的。它與其它東方文化的所謂「現代藝術」是有本質不同的。因為所謂的「現代藝術」有很大的成分為純粹的西方藝術而毫無東方思想的原創性。而日本的確已經形成了自己純日本現代文化的規模和特色。這在香港,台灣,新加坡是無法看到的。所以可以說日本文化也可列於「強勢文化」的範疇。而它正以極大的生命力影響西方文化。比如,它在現代建築,現代設計,卡通,兒童遊戲,市內裝璜設計,文學音樂,甚至生活方式等諸多方面進入西方社會從而直接的影響了西方文化。必須強調指出的是,日本文化做為強勢文化對於西方文化的影響不僅僅是從古典日本文化出發的(比如茶道,相撲,和古典日本藝術),而同時是以它的現代文化吸引西方社會的(比如現代建築,汽車與電器設計,卡通片等等)。這種現象在亞洲其它文化中還沒有發生。相比之下,中國文化對於西方文化的影響還僅僅限於古典文化(比如古典藝術,文學,易經,道教,禪宗等)。這說明中國還沒有形成自己的現代文化,因而也無法建立強烈的現代認同。從而也不可能以自己的現代文化影響世界。
但筆者認為,中國可能是最有希望在未來建立自己的現代思維與文化並逐步再次成為強勢文化的。與亞洲其它文化比較,中國是東方孔孟文化的發源地,有著深厚的文化基礎。這與其它亞洲文化是極為不同的。正是由於這種原發文化的特點才有可能產生新的文化。就如西方現代主義產生於歐洲一樣。一個新文化一定是在一個母文化的基礎上產生的。對於亞洲其它文化,它們的文化發展並不是基於自己的原發文化,而是在中國文化影響下發展起來的。對於日本來說,它的現代文化還限於某些方面,而並沒有形成日本全方位的現代文化(比如純日本的現代哲學,思想,和道德規範)。對於中國將來的希望是一種全方位的,與現代西方文化相對仗的,純中國的,同時也是現代的文化。它包括思維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兩個方面。這種思維一定是建立在古典東方思維基礎之上的現代思維,而從機構上別於西方現代思維。當然這種現代思維的建立還十分困難,有待於傑出現代思想家的出現。但筆者試圖在此提出東方當代思維的某種可能性及其框架和趨勢。
中國的現代主義應該與東方的古典主義有很大程度上的淵源但又與西方現代主義發生一定的聯繫。比如對個性的認識:一方面清楚地認知,把握自己,另一方面卻又絕非象西方那樣無限地張狂自己的個性,但也別於中國古典的自我壓抑和無度的謙和。中國的現代思維應該是藝術地,微妙地,但又是執著地,富有力度地表達,抒發,展示自己的個性,而不是象西方那樣簡單的,赤裸裸的,甚至是粗暴的顯示個性。而這種個性並不是象西方那樣向更加獨立,更加個人化的方向發展,而是使許多個性關聯起來,在發生更強的相互作用時更積極地發展個性。因為個性在與其它個性發生關係時才得以表現,受到認同和認可。只有在這種情況下發展的個性才是生動的,人類的,也是富有希望和生命力的。這就是中國的真正現代主義。它以中國古典主義為思想文化基礎:和諧與關聯以及整體性。如果,有了一種現代的東方思維為基礎,就有可能建立在此之上的社會規範,道德規範,藝術表現,以及生活方式等等文化組成。所以建立一種現代的思維是創立現代文化的關鍵。而建立這種思維的關鍵又在於它即有別於中國的古典思維,又有別於西方思維。它即是純中國的,又是現代的。有了中國的現代文化,就可以產生強烈的現代文化認同。中國人就會從此真正信心十足,富於心理力量和安全感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