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堂 ▌ 布丁說篆刻之十一《篆刻史:容易被人忽略的篆刻發展時期》
1、在這個時期,印章開始走向藝術,其表現為鑒藏印的發生,盛行。我們這裡會順帶提到它與落款印的區別。
2、在這個時期,印章白文小印轉為朱文大印,最後又轉為朱文小印。印章所有的印面形式截止到這個時期全部出現了。
3、在這個時期,篆刻藝術成為獨立的藝術形式,其表現是鑒藏印到落款印的演化
另外,本文還會提到後人對唐宋印風的借鑒,從而加強篆刻新人對這段歷史時期印風的重視。
好了,書歸正傳:
一、鑒藏印的發生,盛行以及其與落款印的區別
自印章出現之初,它的最重要的作用就印信、憑證。不管是官印還是私印。1、官印
比如漢官印,它們其中的絕大部分是政府發給官員們的任官憑證,如:
(漢「假司馬印」)
(漢印:「新西河左佰長」)
(漢印「武陵尉印」)
以上諸印中的「假司馬(所謂假司馬,其實是司馬的副手,)」「佰長」「尉」都是官階或官職,執這些印信的人,就是擔任這些官職的人,所以我們見古戲裡都是以「官印」做為擔任官職的憑證,典型的如三國時期關羽辭別曹操離開許昌,就把「漢壽亭候」的印章掛在房樑上才走,官印的這種憑證作用貫穿整個封建歷史時期。是官印最重要的功能。
2、私印
最初民間個人持有的私印大多應用於各種交易、往來契約憑信,這些私印多隨身攜帶,當訂契約時,就隨手拿出來蓋上印章,其主要作用跟官印一樣,還是實用層面的,跟「藝術」基本沒有關聯(雖然印章本身存在有藝術的成份)。印章從實用走向藝術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而這個過程的起始端就是從六朝唐宋這個時期開始的,首先就是鑒定書畫的鑒藏印的出現。
漢後唐前的漫長時期,不管是官府還是文人,在鑒定書畫真跡之後,通常是在鑒定的書畫作品或其副頁上簽名、寫字,這叫押署,意思就是說,這東西真假如何,價值如何,我們(或我)表示負責,當然,也表示這東西是經過我們的(或我的)手的,也有所有權的意思。押署有點麻煩,筆墨有時可能並不方便,於是,後來人們就把押署簡化成了蓋個章,打個印,這個用於書畫鑒定和收藏的印章類別,稱鑒藏印,鑒藏印使印章真正跟書畫作品相結合,印章從此走向藝術(此時還不是獨立的藝術形式,只是開始走向藝術),把這件事幹得最轟轟烈烈的是唐太宗李世民。
據徐浩《古迹記》里稱:「太宗皇帝肇開帝業,大購圖書,寶於內府,鍾繇、張芝、芝弟昶、王羲之父子書四百卷,及漢、魏、晉、宋、齊、梁雜跡三百卷,貞觀十三年十二月裝志部帙,以『貞觀』字印印縫,命起居郎禇遂良排署如後。」
可以看出,文藝青年李世民一當皇帝,就當即下令搜訪民間的書法家、畫家們的真跡,從皇帝內府支銀子,花大本錢收購民間書法、繪畫真品,老百姓收到通知以後,不管是真是假,好的壞的,都拿出來獻寶,收上來之後,李世民一看,這不行啊,真的假的,好的壞的混在一起,於是就下旨讓虞世南、褚遂良這些書畫大家們負責鑒定,鑒定完了,就蓋上印章,就是這對著名的「貞觀」小璽:
(唐印「貞觀」)
鑒定完的書畫作品,有這個章的就是真跡,沒有這個章的的,就不是真跡,顯然,有沒有這個印章成為確定這件書畫作品真偽的標記。
皇上都這麼做了,大臣們紛紛起來仿效,朝野上下,大家一起玩收藏,一起玩蓋章,大臣們玩蓋章收藏,老百姓們當然也上行下效,民間也自然而然形成一股收藏蓋章風氣,直到五代時期及宋代,包括遼金時期,這種鑒定收藏的風氣一直沿續,這樣就有了各式各樣的收藏印章。
到了宋代,更是又出了一位文藝青年皇帝,就是宋微宗趙佶,據《中國書畫家印鑒款識》里收錄,他的鑒藏印有14方之多,最典型的是「宣和七璽」:
(「宣和」「宣和」)
(「政和」「政和」)
(兩方雙龍印,一方一圓)
(葫蘆形印「御書」)
當然還有那方著名的「內府圖書之印」的九疊印:
(「內府圖書之印」)
皇帝率先垂範,當然上行下效,大臣們也開始玩收藏,玩鑒賞,他們也有了自己的鑒藏印,最有名的就是大書法家米芾,據說他一個人就有印章超過一百方以上。
關於米芾,印章史上還需要多說兩句:
米芾當然是書法大家,沙孟海的《印學史》上說,他還很有可能是文人刻印的第一人,至少沙孟海大師認為文人篆刻不提米芾是不合適的。僅故宮藏的禇遂良摹《蘭亭》的米芾跋,他就連續用了「米黻之印」「米姓之印」「米芾之印」「米芾」「米芾之印」「米芾」「祝融之後」這麼多印。
(米芾蓋的章)
但不管米芾蓋再多的章,從李世民到米芾,從唐至宋,這些印章大多還只是鑒藏印,其作用還是鑒定書畫作品真偽以及確定收藏所有權的印,跟書畫作品本身沒有關係,也就是說,在這個漫長的歷史時期內,只有鑒藏印,而沒有文人或書畫家的落款印,在那個時期,就算再著名的畫家如吳道子、書法家如歐陽詢,詩人如李白,詞人如蘇軾,大家畫完了畫,寫完了字,作完了詩詞也只是落款署名,並不蓋落款章,蓋款章是後來的事,具體見後面第三條。
二、印章白文小印轉為朱文大印,最後又轉為朱文小印
發生在這個歷史時期的重要事件還有印面白、朱文的形式變遷,
前期的印章鈐蓋多用於封泥介質,因此白文印居多,後來的鈐蓋多用於紙張介質,於是朱文印居多,不管是用於封泥介質的白文印(白文印壓在封泥上之後,形成的印痕是凸起的,易於辨識),還是紙張廣泛應用之後的朱文印(朱文印蓋在白紙上,較白文印清晰易認),都首先保證印文的清晰可辨,南北朝以及隋唐以後的朱文印(朱文印的大面積普及是因為紙張的廣泛使用)為了使印文內容更清晰,印章的印面面積變大了,發展的比秦漢時期的白文印大得多,這也變相的使朱文印的印文為了布滿印面而不得不盤屈彎轉,最終出現「九疊文」印,這個問題,我在另一篇《九疊篆的來歷》(詳見我的公眾號:三個小布丁)的文章里專門說過。
(比秦漢璽印大得多的南北朝時期南齊的印章「永興郡印」)
(比秦漢璽印大得多的隋印「廣納府印」)
(唐「中書省之印」,也較秦漢印大得多)
(宋「御府圖書」一樣是朱文大印)
在這個歷史時期,先是白文小印變成了朱文大印。出現了有時代特色的九疊篆印章。由於官印,私印都向九疊印的印面面積大、印文盤屈方向發展的,那鑒藏印自然也是越來越大,最後米芾明確提出,鑒藏印的個頭太大了,這會導致印文污損原作,於是提倡鑒藏印的印文與印邊要細一些,印章要小一些。從此,鑒藏印又開始變小,這是後來吾丘衍、趙孟頫的提倡的小印面的精緻的元朱文印的先聲。這種小印面的元朱文形制對後世明清文人們創作元朱文小印有著深遠的影響,並且這種影響一直延續到現當代。
三、鑒藏印到落款印的演化及篆刻藝術的獨立
上面我們說了,鑒藏印並沒有使篆刻與書畫真正結合起來,真正讓印章與書畫結合起來成為篆刻藝術,是從落款印開始的。最早的落款印是楊凝式所書的《盧鴻草堂十志圖跋》鈐蓋的「凝式」印:
(「凝式」)
落款印當然跟鑒藏印不一樣,落款印是在蓋章者在自己本人創作的書畫作品上加蓋的印章。
正因為要在自己的作品落款中使用印章,不出色好的落款章對於文人本人來說,是丟面子的事,因此,他們就越來越追求落款章的藝術性,並盡量講究它與書畫作品的統一協調。又因為落款印可以盡情表達作者對自己書畫作品的情感、志趣等內容,使落款印逐步向閑章印發展,由此出現了各種「詞語印」,印章的內容從此豐富了起來。既不受官印官職內容的限制,也不受所屬權內容(比如名章)的限制,同時也不受鑒藏印的語句限制(比如某某收藏,某某鑒定等),後又因篆刻材料石質印材料的發現,文人們自己開始動手刻印,(沒有發現石料前,文人們刻不動玉、銅等材料,只能由手工匠們來製作印章,而文人自己只是寫寫印稿),所以,在石料出現之前,所謂的篆刻並不是完整的篆刻藝術(文人不參與刻石),只有到了材料也成熟後的元明時期,篆刻才日漸真正成為一門獨立的藝術門類。
三、後人對六朝唐宋印風的借鑒
綜上所述,南北朝、隋、唐、宋時期的朱文印,決不是像後人認為的那樣一無可取,,而是有它豐富的資源價值的,浙派創始大師丁敬專門有詩論論及:
古人篆刻思離群,舒捲渾同嶺上雲。看到六朝唐宋妙,何曾墨守漢家文。
丁敬認為唐宋印風決不是像史論上所說的那樣是「糟粕」,而是可以充分利用的藝術資源,丁敬對唐宋印的看法,對於我們有很強的指導意義。因此,我們在學習篆刻的過程中,決不可忽略這個歷史時期的篆刻史以及出現在這個時期的朱文印。
總之,這個歷史時期在篆刻史上的地位,無論如何都不是無足輕重的。需要學習篆刻的新人給予足夠的重視。
推薦閱讀:
※我們現在一般用的刻刀只能刻青田石之類的低硬度石頭,那古代留傳下來的玉印是怎麼刻的?
※此印章篆刻的水平怎麼樣?
※一個篆刻刀客的夢想,篆刻小站篆刻刀編織纏皮
※篆刻臨摹:白文為啥細,朱文為啥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