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跨文化視角解讀諾貝爾文學獎女作家

(原作者:劉雪梅)關鍵詞:跨文化 諾貝爾獎女作家 賽珍珠 多麗絲·萊辛 赫塔·穆勒摘 要:本文將從跨文化的視角對獲諾貝爾文學獎的女作家賽珍珠、多麗絲·萊辛、赫塔·穆勒以及她們的文學作品進行解讀。探討她們如何利用自身的多重文化背景,以獨特的視角去關注多元文化衝撞下的社會和人類,去創作反映不同文化之間的融合和撞擊的作品。諾貝爾文學獎頒發至今共產生了12位女性獲得者,她們分別來自美洲、歐洲、非洲,近期女作家更是頻頻獲獎,其中有六位是在近20年中得到的諾貝爾文學獎。這12位獲獎女作家分別是1909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瑞典女作家拉格洛夫、1926年義大利女作家格拉齊婭·黛萊達、1928年挪威女作家溫塞特、1938年美國女作家賽珍珠、1945年智利女詩人加夫列拉·米斯特拉爾、1966年德國女作家奈莉·薩克斯、1991年南非女作家納丁·戈迪默、1993年美國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1996年波蘭女詩人希姆博爾斯卡、2004年奧地利女作家耶利內克、2007年英國女作家多麗絲·萊辛、2009出生於羅馬尼亞的德國女作家赫塔·穆勒。從中我們不難看出有五位女作家都有跨文化寫作背景,這是當今文學發展的一個新方向——跨文化發展,所謂「跨文化」就是擁有不同文化背景生活,或者在不同政治體制或民族體制下的生活、學習經歷的作家所創作的作品。一個優秀作家的產生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客觀環境的影響和民族文化的熏陶,而她的創作和她生活的時代、她所接受的教育關係極為密切。就像美國女作家賽珍珠的父母都是住在中國的傳教士,她曾長期生活在中國,並廣泛地接觸中國的下層民眾和上層人士,因而創作了許多反映中國社會生活的小說;南非女作家納丁·戈迪默則在西方白人精神文化世界和南非黑人土著文化之間遊走,兩種文化在納丁·戈迪默的身上交融、撞擊,讓她創作出了《士兵的擁抱》等一系列優秀的作品;美國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親身經歷了美國種族隔離五六十年代風風火火的黑人民權運動、民族主義運動等,在美國白人為主流的社會中見證了種族隔離在美國的一步步瓦解,她主編的《黑人之書》,記敘了美國黑人300年歷史,被稱為美國黑人史的百科全書,還有她的《所羅門之歌》、《寵兒》都是引起轟動之作;英國女作家多麗絲·萊辛曾經在非洲的殖民地辛巴威度過了大部分童年和青年時光,她創作的《野草在歌唱》、《金色筆記》,因深刻揭露了非洲殖民地的種族壓迫和種族矛盾而引起強烈反響;出生於羅馬尼亞的德國女作家赫塔·穆勒在德國文壇享有極高的聲譽,她創作的作品大多描寫羅馬尼亞裔德國人在蘇俄時代的遭遇,帶著較為濃重的政治色彩和多元文化的特點。這五位獲得諾貝爾獎的女作家大多具備多重文化身份和視野,因此她們創作的文學作品也大多是多元文化碰撞和雜交的產物,反映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和衝突、融合和矛盾。本文將從跨文化的視角對獲諾貝爾文學獎的女作家:早期的賽珍珠、當代的多麗絲·萊辛、赫塔·穆勒以及她們的文學作品進行解析。一、賽珍珠解讀賽珍珠,原名珀爾·賽登斯特里克·布克,是美國女作家。父母都是住在中國的傳教士,具有理想主義和人道主義的觀念,對賽珍珠的思想成長起了重要作用。賽珍珠在中國度過了少年時代,受到中國古典文化教育。1914年,賽珍珠從美國又重返中國。由於她長期生活在中國,並廣泛地接觸中國的各階層形形色色的人士,因而創作了許多反映中國社會生活的小說,著名的有《大地的房子》三部曲,包括《大地》(1931年)、《兒子們》(1932年)、《分家》(1935年)。《母親》(1934年)、《愛國者》(1939年)、《龍種》(1942年)等。其中《大地》(The Good Earth)是其經典之作,這部小說1932為其贏得了美國普利策獎,1938年又獲得了諾貝爾獎。賽珍珠在她的自傳《我的中國世界》中曾寫道:「我在一個雙重的世界長大——一個是父母的、小而乾淨的美國白人世界;一個是忠厚可愛的中國人時間,兩者隔著一堵牆。在中國人的世界裡,我說話、做事、吃飯、思維都和中國人一樣,身處美國人世界時,我就關上了通往另一個世界的門。」她的父母不僅給她請了中國的老師教授她中國文化知識,還按照美國學校的要求教授她西方文化課程。這種傳統的東方文化和西方白人主流社會文化的巨大差異和激烈碰撞帶給賽珍珠雙重的文化身份。賽珍珠不僅在思想上受到中國豐富、廣博文化的影響,還身體力行去廣泛地接觸中國的各階層人士,這種多重文化身份使她能夠設身處地去理解別人的思想感情,了解中國的社會文化,並能最真實地向西方讀者展示當時中國的風土人情,在兩種文化之間架起了一座溝通的橋樑。賽珍珠的成名作《大地》是她從一個有著深厚中國文化背景的西方人的視角對當時的中國農村生活和中國傳統女性進行的紀實性小說。對美國白人文化和讀者來說,作者和作品都有濃郁的東方文化色彩;而對中國本土讀者來說,他們則是洋溢著美國現代的西方文化味道。它記述了一個普通中國農民王龍和他的一家圍繞著賴以生存的土地不斷奮鬥和抗爭的故事。在作品中賽珍珠深刻描述了在當時備受壓抑的中國婦女在男權的夾縫中頑強地生存和掙扎。作者通過男女主人公的性格對比,對女性頑強生命力的謳歌,昭示了這部小說的女性主義價值取向。在她筆下《大地》基本真實反映了中國農村的社會現實,被公認是一幅20世紀30年代中國農村現狀的紀實畫卷。所以1938年諾貝爾文學獎給她的獲獎理由是:「由於她在傳記方面的傑作,更由於她對中國農民生活真實、豐富和史詩般的描述。」二、多麗絲·萊辛解讀萊辛1919年出生於現在的伊朗,父母都是英國人。1925年,她跟隨父母搬到英國在非洲的殖民地津巴布生活,並在那裡度過了大部分童年和青年時光。1950年,她發表了第一部小說《野草在歌唱》。這部小說因深刻揭露了非洲殖民地的種族壓迫和種族矛盾而引起強烈反響,萊辛由此在文壇嶄露頭角。1952年至1969年,萊辛陸續發表了著名五部曲《暴力的孩子們》(Children of Violence)。其間,她還在1962年發表小說《金色筆記》(The Golden Notebook),這部作品被公認為她的代表作。這部作品被視為「新女性」的標誌之作,是20世紀探討男女關係的巔峰之作。除了小說以外,萊辛還著有詩歌、散文、劇本等其他體裁的作品。她的許多作品都取材於在非洲的親身經歷,以獨特的自傳體風格著稱。作品題材涵蓋了種族矛盾、兩性關係、青年暴力等問題。萊辛一生經歷頗為傳奇,她出生於一個英國家庭,她的學校教育在14歲時就結束了,但她從未放棄學習,閱讀了很多歐洲19世紀現實主義作品,並深受其影響。她成長於非洲殖民大陸,萊辛對非洲大陸和非洲人民是充滿感情的,她在1992年出版的《非洲笑聲》記錄了她四次重返非洲故鄉的經歷,其中她寫道,非洲是「我的空氣、我的景色,最重要的,是我的太陽」。從她的作品中我們不僅可以體會到她對非洲的深情,還可以感應出在一片白人得不到歡迎的土地上,很多像萊辛這樣的善良的白人孤獨的生存,以及對非洲種族問題的有心而無力的蒼白抗爭和矛盾心理。她這種跨文化的傳奇生活經歷也鮮明地體現在了她的作品中,使她的作品主題涉獵廣泛,也使得女性文學的題材可以跳出狹小的框架,涵括種族、兩性、戰爭、歷史、環境等一系列深刻、充滿社會責任感的主題。哈羅德·布魯姆評論她說:「萊辛是我們時代的一個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作家,即使她不具有這個時代的風格,也具有一種時代精神。」(原作者:劉雪梅)萊辛這位生長於非洲的白人作家,新舊文化、西方文化和舶來文化共存的生活背景使她的作品沾染了濃重的後殖民氣息。她的很多作品都是這種文化混雜理論的體現,非洲土著民文化與殖民者文化之間「你中有無,我中有你」犬牙交錯。而萊辛對非洲的感情融入小說史,採用的都是女性角色,在她的處女作《野草在歌唱》中,女主人公瑪麗是一位追求愛情獨立和自由的女性,可她從小受著男性父權世俗思想的壓迫,有擺脫不了殖民統治所帶來的種族歧視意思,造就了瑪麗的悲劇人生。女主人公瑪麗受當時白人殖民者社會文化的影響與遼闊荒蕪的非洲大地做著「意志的戰鬥」,表現了獨立女性對社會政治生活的覺醒和追求,雖然是失敗的悲劇結局,但追求真愛的女性意識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烙印。而《金色筆記》則更是女性主義文學的代表之作,被譽為女性解放的《聖經》。所以2007年諾貝爾文學獎對這位被稱為「英國文學教母」的女作家評論是:「對於正處於萌芽階段的女權運動而言,《金色筆記》是一部先鋒之作,是少數幾部探討20世紀兩性關係的傑出作品。」並稱她的獲獎原因是「她用懷疑、熱情、構想的力量來審視一個分裂的文明,其作品如同一部女性經驗的史詩」。三、赫塔·穆勒解讀2009出生於羅馬尼亞的德國女作家赫塔·穆勒榮獲諾貝爾文學獎。穆勒在德國文壇享有極高的聲譽,獲獎無數。她的主要作品有《低地》、《沉重的探戈》、《人,就像世間野雞》、《獨腿旅行》、《鏡中惡魔》、《熱土豆熱被窩》、《故土如我所言》、《國王鞠躬,國王殺人》、《呼吸鐘擺》等。穆勒是出生在羅馬尼亞的說德語的日耳曼少數民族,她熟悉、了解羅馬尼亞的社會和文化,同時又用德語和日耳曼民族的思維寫作,宣揚的是西方的資產階級思想;而後她又來到德國定居,成為在一個完全不同環境成長起來的羅馬尼亞裔德國人,這種自相矛盾的雙重身份使她永遠擺脫不了這種跨文化中「邊緣人」身份,但也使她能以一種獨特的視角去創作,所以她的作品主要還是以羅馬尼亞和前蘇聯為背景,而不是反映德國本土社會和生活。這種跨文化身份所帶來的問題和矛盾使她的作品具有多元化的特點,這也是當代文學發展的一個新趨勢。由於受到她多元化人生經歷、民族文化、社會政治環境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她的作品總能從內心出發,並帶著較為濃重的政治色彩。她擅長描寫羅馬尼亞裔德國人在蘇俄時代的遭遇,她表示雖然生活在德國,但並不能抹去過去的經歷。例如,她1982年的處女作《低地》,描寫了在羅馬尼亞的一個日耳曼少數民族的艱苦生活和政府對少數民族、異己分子的迫害。還有她1996年創作的巔峰之作《綠梅樹的土地》,也是深刻刻畫了一位在羅馬尼亞遭受種族迫害的小人物的故事。她的作品有歷史、有政治、有暴力、有逃亡和壓迫,這些都來源於她自身跨文化的社會背景和生活經歷,還有她對政治的敏銳和責任感。所以諾貝爾評獎委員會對穆勒寫作時「少數民族語言運用的獨到性」以及「字裡行間的道義感」甚為推崇。瑞典文學院彼得·恩格隆德則指出,穆勒創作「一方面具有獨特的語言風格,另一方面則真實地講述了生活於極權之下人的狀態」。諾貝爾獎給她的獲獎原因則是:「其寫作具有詩歌的精練和散文的平實,描繪了一幅底層社會的眾生相。」無論納丁·戈迪默、托尼·莫里森還是我們已經解讀過的賽珍珠、多麗絲·萊辛、赫塔·穆勒,她們各自身上不同社會文化的背景和生活經歷,讓她們具有強烈的文化感受力,因此她們能夠從自身的生存環境和心態出發,以獨特的生命體驗和視角關注多元文化衝撞中的社會和人們的生存現狀,並在她們的作品中映射出多重文化和民族屬性。這種具有鮮明的跨文化、跨民族的文學作品為世界文學多元化的創作注入了生機和活力。作者簡介:劉雪梅,上海大學文學碩士,上海商學院講師,研究方向:英語語言文學及應用語言學。參考文獻:[1] 賽珍珠.我的中國世界[M].尚營林譯.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1991.[2] 張建民.諾貝爾文學獲獎小說鑒賞大成[M].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2001.[3] 湯姆·麥奇勒.三人譯.我認識的多麗絲·萊辛[J].外國文學動態,2007,(6).[4] 多麗絲·萊辛.野草在歌唱[M].一蕾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08.[5] 湯姆·麥奇勒.三人譯.我認識的多麗絲·萊辛[J].外國文學動態,2007,(6).[6] 姜飛.跨文化傳播的後殖民語境[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責任編輯:水 涓)E-mail:shuijuanby@sina.com牛bb文章網:http://www.niubb.net/article/1015996-1/1/

從跨文化視角解讀諾貝爾文學獎女作家 由酷愛閱讀的「花前漣飛」分享發布,如需轉載,請保留上述鏈接信息;如需在文中註明原作者或者刪除這篇由網友熱心分享的文章,請附具體文章標題、作者郵件聯繫bianji愛特niubb.net;


推薦閱讀:

武林大會小說中的詞條含義是什麼?
怎樣看待悟空傳電影版?
《元日》抒發了作者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施特勞斯的小故事
陽朔的靈魂

TAG:文學 | 文化 | 作家 | 視角 | 跨文化 | 諾貝爾文學獎 | 解讀 | 諾貝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