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簡注直解淺釋》下卷:別解文義——第一部分:序分:第一篇:證信序:——第一品:法會因由分:(之一).

東晉時代的道安法師,把每部經的含義,都判別分解為三大部分,即序分、正宗分、流通分這三大段落。序分是屬於經前的的序介緣起,是敘述經的大概意思。正宗分為闡明經中的宗趣,是講這個經典的正當的道理。而流通分則是經後勸信與流布的文字,就是希望後人推而廣之,廣傳流布,就象水一樣流到任何地方。序分就象人的腦袋一樣,正宗分就好象人的身體,以及體內的五臟六腑,流通分就好象人的兩足一樣,可以走路行動。序分它在經的前面,又叫做經前序,同時又叫做經後序。因為序分是後來阿難和迦葉尊者在結集經藏時,添加在經文的前面的文字。釋迦牟尼佛在講經說法時,並沒有序分這段經文,所以又叫做後序,又稱作發起序。也就是發起經的因緣的序文,也稱作正信序。由序分可以證明經文是可以信的,而且在序分里具足六種成就,即信成就、聞成就、時成就、主成就、處成就、眾成就這六種成就。凡是佛所說的經典,都具足這六種成就。從序分中可以看出全經的綱要,而流通分中可以流布十方三世無障礙。序分、正宗分、流通分都是後來所擬定的,佛陀在當年講經說法時,並沒有進行區分。

《金剛經》的序分,則是從「如是我聞」至「敷座而坐」。而正宗分,則是從「時長老須菩提」至「是名法相」。但是流通分,則是從「須菩提,若有人以滿無量阿僧祇世界七寶,持用布施。」至「信受奉行」。也就是說,第一品為序分,第二品到第三十一品則是屬於正宗分,而第三十二品則是屬於流通分。從而得知,《金剛經》之中序分只有一品,正宗分則是具有三十品,而流通也只有一品。

第一篇:證信序:——(第一節)

所謂的證信序,也稱作為通序,即是所有一切經典之中,悉皆是具足的這一個部分,而於通序之中亦有六種成就來證明經典的可信度,則是佛陀親自所講說的。也就是說,證信序之中必須具足六種成就,也就是必須要具足六種因緣,才能夠真正的證明是佛陀親自所講經的經典。以及通序又有另外的一個名稱,叫作前序,以及也稱作為後序。因為通序則是在經典之前面的開始部分之中,所以稱作為前序。但是由於佛陀在講經說法的時候,並沒有此序文,則是在後來阿難結集經典時,所後添加上去的。而在經典之中的「如是我聞」這段經文,並不是佛陀所講說的,而是阿難在結集經典時所後添加上去的,故此也稱作為後序。從而得知,證信序也稱作為通序,以及也稱作為前序,或者也稱作為後序。

凡是結集經典,必須要具足六種因緣,也稱作為六種成就,簡稱為六成就、六緣等等。此六成就即是信成就、聞成就、時成就、主成就、處成就、眾成就這六種因緣成就。這六種成就,也亦是講經說法者,也就是講經說法之主講者、講經說法之時期、講經說法之處所、參加講經說法場所的大眾人員、結集此次講經說法教理教法的結集人,則是負責證明自己親自聽聞參加這次法會這六種因緣成就。所謂的信成就,即是如是。所謂的聞成就,即是我聞。所謂的時成就,即是一時。所謂的主成就,即是佛。所謂的處成就,即是在某處。所謂的眾成就,即是與比丘若干人俱參加法會等等。

所有的一切經典,為了表明自己確確實實地是真正的教法,都會在經典開始的經首之處註明是佛陀親自所講的經典,以及是在什麼時期,那個地址,而且有多少人參加法會,故此才能夠真正的取得奉持者的真實信任,後人把這樣的種種描述的境緣與事件等等,稱作為證信序。所以說,每一部經典之中開始經首部分,悉皆是具有大同小異的證信序。因此說,證信序則是屬於講經說法緣起的重要關鍵因素。

經文——第一品 法會因由分:

簡注——所謂的法會,即是講經說法大會。所謂的因由,即是因緣、理由、原理、原故、原因等等的意思。所謂的分,即是部分、分類、類別等等的意思。

直解——釋迦牟尼佛講經說法的因緣,也亦是講說釋迦牟尼佛講說《金剛經》的因緣。

淺釋——所謂的因緣,亦有事因緣、時期因緣、地址因緣、聽聞佛法者的因緣等等。也唯有真正的因緣成熟了,佛陀才能夠講經說法,救度教化機緣成熟的眾生。所以說,佛陀講說說法,也必須要真正的因緣成熟。以及每一部經,也亦是不同的因緣成熟之機緣。但是悉皆是因地因人因時隨緣教化眾生,也亦是隨著時期、地址、與根機的種種因緣成熟,故此佛陀講經不同的經典。所謂的因地,即是必須要具有一定的莊嚴道場,佛陀才能夠開始講經說法。所謂的因人,即是必須要機緣成熟的眾生,也就是必須要具有聽聞佛法的真實大智慧的眾生,佛陀才能夠真正的開始講經說法。所謂的因時,即是必須聽聞佛法的眾生機緣成熟,也亦是能夠真正的擔當這個佛法,即是能夠真正的修持這個法門時,佛陀才開始講說這個法門,才能夠真正的講說這部經典等等。也就是說,也唯有真正的具足人、地、時這三種因緣,即是真正的具足因人、因地、因時這三種因緣,佛陀才能夠真正的開始講說經教。如若是不能夠真正的究竟具足這三種因緣,佛陀京不能夠真正的講經方法,這就是所謂的佛亦有三不能,即是定業不能轉、無緣不能度、眾生度不盡這三不能。

「世間莫若修行好,天下無如吃飯難。」每部經典各自亦有各自的因緣,譬如《楞嚴經》開頭,則是講說釋迦牟尼佛剛剛吃完飯,阿難在城外就出事了,釋迦牟尼佛馬上就顯現出來種種的神通,頭頂放光,化身一個出來,傳一個咒語,並且教令文殊菩薩持誦這個咒語,前往城外去解救阿難。但是《金剛經》則是不同,也亦是非常的特別,沒有放光現瑞,只是從吃飯開始。在我們平常的觀念之中,總是認為佛菩薩走路一定是離地三尺,腳踩蓮花,騰空而來,駕雲而去等等。然而《金剛經》所記載的釋迦牟尼佛,卻是同我們一樣,照樣是吃飯睡覺,穿衣吃飯,以及光著腳走路去化緣,以及腳心照樣是踩著泥巴路。然而照樣是洗腳吃飯,與打坐參禪修行,就是那樣的平常。因此可知,平常即是真正的修行,平常心即是無上道,道就在平凡之間,平凡即是佛菩薩。也就是說,真正的究竟圓滿人道,也亦是出世間聖人之道。然而我們修行,必須要效法魚的精神,晝夜精進努力不停止。魚是晝夜睜著眼睛的,魚在睡覺的時候就是停止在那裡不動了,就算是睡覺了休息了,魚休息一下就算是睡覺。故此在寺院常常則是敲著木魚來誦經念佛,以及在寺院的大殿、念佛堂與齋堂等等的外面,悉皆是懸掛著木魚,這就是教令我們在修行的過程 ,一定要效法魚的晝夜不休息精神,也亦是教令我們修行則是不間斷的功夫,修行則是晝夜精進的功夫等等。

經文——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祗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簡注——所謂的如是,即是指佛教經典文字內容就是這樣的。所謂的我,即是結集此部經典的阿難自稱。所謂的聞,即是親自聽聞。所謂的一時,即是講說《金剛經》的時候,也亦是當時、那時、此時等等的意思。所謂的佛,即是釋迦牟尼佛。所謂的舍衛國,即是波斯匿王的國都名稱。所謂的祇樹,即是波斯匿王的一個叫作祇陀太子的花園樹木。所謂的祇,即是祇陀太子的略稱。所謂的樹,即是祇陀太子所布施的一個花園樹林。所謂的給孤獨,即是波斯匿王的一個布施救濟鰥、寡、孤、獨的大臣名字叫作須達多。所謂的給,即是周濟、布施、救濟、給予等等的意思。所謂的孤獨,即是鰥、寡、孤、獨等等的意思。所謂的園,即是花園、園林等等的意思。所謂的與,即是共、總共、一切、所有等等的意思。所謂的大比丘即是具有真實德行的出家受了具足大戒的僧人。所謂的眾,即是大眾、眾多、一切等等的意思。所謂的千二百五十人俱,即是一千二百五十人。

直解——阿難說:這部《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是我阿難親自聽聞到釋迦牟尼佛所講說的經典,在講說這部《金剛經》的時候,釋迦牟尼佛則是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所講說的這部經典,當時在祇樹給孤獨園一起聽聞釋迦牟尼佛講說這部《金剛經》的大眾,還有德高望重的其他釋迦牟尼佛的弟子等等,總共大約有一千二百五十多位與釋迦牟尼佛總共生活居住修行的常隨弟子眾。

淺釋——此段經文則是講說,《金剛經》的六緣,也就是講說《金剛經》的六種成就。,即是信成就、聞成就、時成就、主成就、處成就、眾成就這六成就。如是是屬於信成就,我聞是屬於聞成就,一時是屬於時成就,佛則是屬於主成就,祇樹給孤獨園則是屬於處成就,而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則是屬於眾成就。以及也亦是講說與釋迦牟尼佛一起生活居住修行在祇樹給孤獨的常隨弟子眾,總共大約有一千二百五十多人。即是講說當時在祇樹給孤獨園與釋迦牟尼佛一起生活居住修行的僧人團體,總共大約有一千二百五十多人。

這部《金剛經》雖然是釋迦牟尼佛金口親說的,但是在世尊當年在世講經說法的年代,並沒有電腦、錄音機錄像機,更沒有紙張來作為記錄,都是口傳心記。後來把經文寫到樹葉子上,用繩子串起來,所以經文又稱為貝葉經。佛陀入涅磐以後,弟子們恐怕年代久遠了,大家都記不得佛所講的經,可能會失傳。所以,特地把佛所講過的佛法,一句一句地編集起來。「如是」這兩個字就是這個樣子的意思,也是總指這一部經。於是弟子們都公推阿難和迦葉尊者,來主持結集經典的這件事情。阿難是佛陀的堂弟,又是佛陀的侍者。佛陀在三十歲的十二月初八成道那天,阿難才降生。所以,佛陀的成道日,也是阿難的聖誕日。

阿難是二十歲才出家,跟著佛陀修行。在阿難出家以前的二十年中,佛陀所講的經,阿難沒有聽過,可是阿難出家時,發願請佛陀把以前所講的經為他再重複說一遍。因此,佛陀用神力,將以前所說的所有的經典,對阿難又重複地重新說了一遍。阿難的記憶力很好,修得了法性覺自在三昧,能夠於定中徹見一切法,一歷耳根永不忘失。所以說「佛法大海水,流入阿難心。」阿難也是大權示現,因為往昔一切諸佛所說的經藏,也都是由阿難所結集的,而且每位佛所說的法都是一樣。所以,阿難開悟以後,對於過去所有的一切諸佛所說的法藏,都可以回憶起來,也都完全記得起來。故此,在結集法藏時,都公推阿難為上首來主持結集。在當時參加結集的五百阿羅漢,也都是佛陀在世時的弟子。為了取信於後世,如果有一個人對某一言詞提出異議,就取消不記錄。阿難登座轉述佛陀在世時,所講說經教的內容,當阿難一升座,憑藉佛力的加持,他的相貌很像佛陀,在當時參加結集法藏的大眾們,都認為是佛陀又出世了,或者是他方佛親臨道場,以及認為是阿難已經成佛了。等待阿難說出第一句「如是我聞」時,則群疑才頓時消釋。凡是經典一開端,都必須有「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某處與若干人俱等語,這六種成就來說明這部經是佛親口所說的,不是他人外道魔眾所說的。佛講經說法都具足這六種成就,才能夠成立講經說法大會,如果沒有這六種成就,就不能夠說法。

「如是」為信成就,《華嚴經》之中說:「信為道元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信是修道證果的根元,是功德的母親。信能夠增長一切的善根,熄滅諸惡邪念,信是特別重要的。《大智度論》中說:「佛法大海,信為能入。」佛法就像大海水那樣的深廣,沒有別的方法可以進入,只有信才能夠深入,只有信才能夠通達,只有信才能夠成就。所以說,「深入經藏,智慧如海。」由此可知,信實乃入道之初門,故此把信成就列為一部經典的經首。

「如是」是指法之詞,也就是說,這一部經法,你相信它就是如是,你不相信它,也就是不如是,如是之法是可信的,不如是之法是不可信的。「如」的意思是不變,而「是」的意思是隨緣。如即是不異,是即是無非。所謂的如,即是凡夫人眾生本來具足佛的性體,一切眾生本來是佛,一切眾生本來具足如來大智慧德相,也亦是真實之際如如不動,以及也亦是佛法的境界,而且也亦是佛法修持的最高行為等等。所謂的的是,就是開化顯示當下即是,是者就是現前當下。「如是」即是隨緣不變,不變隨緣。「如是」就是靜,就是動。「如是」就是如如不動,了了分明的意思。「如是」又有印可的意思,也就是你如果做對了,就能夠與佛心相契合,就能夠與佛感應道交,就是如是。如果你做的與佛心相違背,就叫做不如是。「如」就是一個真空,「是」就是妙有。真空不礙妙有,妙有不礙真空,真空沒有離開妙有,妙有也沒有離開真空,故此空有不二。所以,即空即有,非空非有的這種「如是」之法,才是可信的。不是「如是」之法,就是不可信的。

「我聞」為聞成就,「我」是指阿難自稱,「聞」就是聽聞。「我聞」是阿難親自聽聞到的,阿難是已經證得到阿羅漢果位的聖人。這個「我」是無我之「我」,世俗的人有一個「我」的存在。所以,阿難為了隨順世俗間的人,而說出的道理。這個「我」字有四種不同的意思,第一是凡夫眾生貪計執著的「我」,凡夫眾生執著有「我」的真實存在,終日為它奔波忙碌。第二是外道貪計幻想的神「我」,外道貪計有神我,認為我就是神。第三是佛菩薩隨世示現的「假我」,菩薩明白此身是假的,有假才有真,知道有假,才會去找真。我們學佛就是追求真理,知道世間一切都是假的,要在假的基礎上去尋求真的,從假我找到真正的我,真正的我就是自性,就是成佛。只有成了佛,才是真正的我。沒有成佛以前,都是假我,只有成佛以後,才是永恆不變的,永遠生存的。菩薩是已經達到了無我相的,雖然有我的存在,知道是假我而不是真我。所以,不執著我相,都是隨順世俗來度人。而凡夫眾生執著有我,生分別心,起妄想、執著心,看不破,放不下,得不到自在。第四是真正的「我」,也就是禪宗所說的「未生前的本面目」,見性成佛的那個「我」。也就是我們的法身,無所不在的我,無處不有的我。這個我是隨緣不變的,永恆存在的,即本來就是佛的那個「我」。

「我聞」的我,其實只是一個假我,不是真我。本來是耳聞,但是耳朵根本不能聞,所能夠聞的只是性聞。性聞是常在的,而耳朵只是聞的門戶,是身體的一個部分,「我」是身體的一個總稱。所以,用「我聞」,不用「耳聞」,這個「我聞」也可以說是「心聞」。

因此可知,所謂的如是我聞,就是我阿難確確實實地是親自聽聞到的。這是釋迦牟尼佛在《涅槃經》之中,曾經對多聞第一的阿難咐囑所講說的要求,釋迦牟尼佛咐囑要求阿難在結集三藏的時候,必須要在經典的開始,也就是必須要在經典的經首附加上「如是我聞」這四個字,從而表示所講說的經教則是阿難親自所聽聞到的,並不是阿難自己所講說的,則是釋迦牟尼佛所講說的,而阿難自己則是口述釋迦牟尼佛所講說的經教,也亦是代釋迦牟尼佛口述經教等等的意思。阿難是結集經典的代表者,所以說這個我聞,則是表示是自己親自聽聞的。而實則阿難也亦是一位菩薩,而在《阿含經》之中,則是稱作為阿難尊者。而在楞嚴法會上,也就是在《楞嚴經》之中,阿難則是在釋迦牟尼佛的教誡之下,徹悟自性本心,即是真正的契證了菩薩的果德。

修行就是把所聽聞得遇到的,也亦是將自己聽經聞法所領悟到的,運用在日常生活之中,即是落實在自己的言談舉止行住坐卧之中。而佛教則是稱作為銷歸自性,也亦是把自己聽聞得遇到,以及也就是把自己所聽聞得遇到的教理教法銷融掉,一一歸到自己本性的覺性之中,才能夠真正的獲得到真實的利益受用。一切凡夫眾生雖然本來具足覺性,雖然現前當下即是覺性,但是由於妄想執著所障蔽,故此生滅剎那不停。即是亦有時間與空間的種種屏蔽,不能夠真正的超越三界,也不能夠真正的超越三際,即是不能夠真正的超越過去、現在、未來這三際,以及也不能夠真正的超越上下四圍十方,故此稱作為凡夫眾生。

佛菩薩的一舉一動,無論是穿衣吃飯,還是言談舉止行住坐卧,雖然悉皆是非常平常自然的威儀,雖然是非常平常的事情,但是佛法就在日常生活之中,佛法就在言談舉止行住坐卧之中,佛法就在穿衣吃飯之中。也就是說,穿衣吃飯悉皆是證悟道果之真諦場所,言談舉止行住坐卧悉皆是體悟常樂我凈之道場。也就是說,能夠真正的如理如法穿衣吃飯,能夠真正的具足威儀的言談舉止行住坐卧,即是真正的證悟真諦。能夠真正的安住真心,能夠真正的降伏妄想執著,即是真正的修行,即是修行的真實功夫。所以說,佛法就在日常生活之中,佛法就在穿衣吃飯之中,佛法就在言談舉止行住坐卧之中。佛菩薩在日常生活之中,每一個細節悉皆是滲透佛法的義理,處處悉皆是玄機。我們能夠真正的如理如法奉持六度萬行,也就是通過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這六度萬行的漸修,從而真正的頓悟般若契證無上正等正覺菩提果德。從而得知,佛法就是生活過日子的方法,佛教就是生活過日子的教育。

如者即是如如不動,也亦是所有一切眾生本來具足的性體,即是本來具足的覺性。所謂的是,即是當下即是,好亦是現前當下。所有一切凡夫眾生現前當下即是佛,一切眾生本來是佛,一切眾生本來成佛,也亦是常常講說的心、佛、眾生三無差別。雖然一切眾生現前當下即是佛,但是由於妄想執著障蔽了覺性,故而生起了種種妄想分別執著煩惱惑業。所以也唯有真正的徹底降伏了妄想分別執著煩惱惑業,也就是真正的斷除掉了我執與法執,才能夠真正的徹見覺性,才能夠真正的恢複本來的面目。

「如是我聞」的意思是說,這部經的如是之法,是我阿難親自聽佛這樣說的,我不增不減重複地說出來,而且並不是我阿難自己杜撰編造出來的。「如是」是信成就,如是這個法就可信,不如是這個法就不可信。「我聞」是聞成就,有聞才有信,聽聞不到就沒有辦法去信。雖然,「如是我聞」的意思很多。但是,總的來說可以概括四種意思,即斷眾疑、熄爭論、異外道、遵佛囑這四種意思。

第一種意思:斷眾疑:

佛知道在他入滅以後,大眾結集經藏時,見到阿難升座說法,大眾會頓時生起三種疑慮之心。故此,佛在涅磐之前,告訴阿難在結集經典時,都必須把「如是我聞」四個字放在經首,作為每部經的開始。大眾在結集經典時,阿難初登法座,因為阿難的法相圓滿,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種隨形好,和佛一樣。當時大眾懷疑,都認為是佛又活了,也有人懷疑是他方的佛來到道場了,還有人懷疑是阿難已經成佛了,才具足這樣的圓滿端正,和佛一樣相貌。頓時大眾都生起了以上這三種疑慮之心,可是等到阿難大聲說「如是我聞」時,大眾立刻消除了這三種疑惑,所有參加的菩薩、羅漢、比丘等都知道是阿難在說:「如是之法,是我阿難親自聽佛所說的,非我自造。」故此,大眾才知道原來不是釋迦牟尼佛,也不是他方佛來說法,更不是阿難已經成佛了。原來這法,如是之法,而是阿難親自聽釋迦牟尼佛所說的,因此斷除了大眾的三種疑惑之心。

第二種思想:熄爭論:

阿難是在佛陀弟子中,是最年輕的弟子,如果阿難不講明白這部經是他親自聽佛所說的,而不是自己所說的,在大眾中一定就會生起爭論。「你可以講,我也可以講。」大眾定會議論紛紛,可是阿難一講這部經是佛陀所說的,不是阿難自己所造的,即刻就平熄了大眾的爭論與不平。

在佛陀涅磐以後結集經典的時候,阿難還是沒有證得到果位,在當時參加結集的弟子中,只有阿難沒有證得到阿羅漢果位,而且其它的參加人員都是證得到了阿羅漢果位,以及還有的都是已經證得到了菩薩果位的大眾。論年齡,阿難才四十九歲,最年輕。論資格,以老迦葉、目犍蓮,以及舍利弗等,最優先。而論道德、學問、智慧等,其它的比丘也有比阿難更高深的,如果是阿難所說的經典,大眾都不會佩服。但是,如果在經首加上「如是我聞」四個字,大眾便知道,這部經不是阿難所說的,而是佛陀親口所說的,是阿難親自所聽聞的。阿難的記性特彆強,佛在四十九年所說的經典,阿難完全都能夠詳細地記錄下來,有條不紊,不會雜亂。現在把「如是我聞」加在經文的前面,就完全地證明了,這部經所有的一切法,都是我阿難從佛處所聽聞到的。故此,才不會使大眾產生爭論,平熄所有的爭論。

第三種思想:異外道:

外道的經典一開頭,都是用「阿嚘」這兩個字,「阿」是無的意思,「嚘」是有的意思。「阿嚘」這兩個字都是梵語,譯意為「無有」的意思。外道主張一切的法,萬事萬物都是非有即無,非無即有的。故此,都用「阿嚘」這兩個字來做為經典的開始。所謂的「無有」,就是說一切萬法,不是有就是無,不是無就是有,本來無,現在有了,這種道理與真空妙有,有些相似,但是沒有深入闡明。佛所說的經典開始都是用「如是我聞」,來用以異於外道的毫無籠統,和雜亂無章的經相。

第四種思想:遵佛囑:

所謂的「遵佛囑」,也就是遵從佛陀的咐囑。佛陀將要入涅磐時,眾弟子哭泣起來,特別是阿難,他不但是佛陀的侍者,而且也是佛陀的堂弟。所以泣不成聲,一邊哭泣一邊叫著佛陀說:「佛呀!您不要入涅磐,您不要把我們都捨棄了。」在這個時候有一個雙目失明的瞎子,名叫阿那律尊者,這個瞎子和一般的瞎子不同,他雖然沒有肉眼,但卻有天眼。因為他沒有肉眼,就不東張西望,就沒有那麼多妄想,所以心水很清。阿那律尊者來到阿難的跟前,對阿難說:「你現在不是哭的時候,不能夠再哭了,應該趕快去問佛陀,怎麼樣按排後事。」阿難說:「要問什麼後事呢?」阿那律尊者說:「有四件事情很重要,第一件事情是佛陀入涅磐後,將來在結集經典時,一切經典的開始應該用什麼字?第二件事情是佛在世時,我們都是以佛為師,佛陀涅磐以後,我們將來以誰為師?第三件事情是佛陀在世時,惡性比丘,也就是不守戒律和教團規矩的,而且與大眾不合,性中總有爭強論勝,就好象阿修羅似的,佛陀都可以調伏,但是佛陀入涅磐以後,這些惡性比丘,以及惡性居士,總是驕氣凌人,或者有的還說『你們不如我有修行,你們不如我發心等等』我們應該怎麼樣對待他們呢?第四件事情是佛陀在世時,人們都是依佛而住,而佛陀涅磐以後,我們應該依誰而全呢?」

於是,阿難就來到了佛陀的面前說:「世尊!我現在有四件事情想要問世尊,請世尊慈悲答覆。」佛說:「好啊!你有什麼問題,我來給你解答。」阿難說:「佛一生所說的經典很多,將來結集經典,一切經典的前面,應該用什麼樣的文字來代表,才能夠使人相信佛所說的經典呢?」佛說:「所有的一切過去、現在、未來,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所說的一切經典,都應該用『如是我聞』這四個字按在經首,以及六種成就,才能夠表示經典的圓滿和證明是佛所說的經典。」阿難又問,:「佛住世時,我們都是依佛為師,佛入涅磐後,我們應該依誰為師呢?是不是應該依大迦葉為師呢?」佛說:「不是的,我入涅磐以後,你們應該依波羅提木叉為師。」波羅提木叉是梵語,譯作戒律。故此,學佛修道都必須受戒,這是依照佛陀的指示。佛陀在世時,依佛為師。佛陀不在世時,都應該依戒為師,所有的佛教弟子都必須依照戒律來修行,如果不依照戒律來修行,佛法就會滅亡。如果依照戒律來修行,佛法就可以長久住世。有一個人依照戒律來修行,佛教就有一份光明。有十個人來依照戒律來修行,就有十份光明,有百人、千人、萬人以至於人人都依照戒律來修行而不毀犯,這時的佛教就有無量無邊的光明,照破消滅世間所有的一切黑暗。所以,持凈戒,依戒來修行是最重要的,也是佛陀的最後教誡。故此,戒是現在比丘和居士的修行之師。阿難又問佛陀:「佛在世時,可以調伏惡性比丘,佛入涅磐以後,我們應該如何對待他們呢?」佛陀說:「這個很簡單,我入涅磐以後,你們就用『默而擯棄』來對待他們。」「默」就是不和他講話,「擯」就是不理他。所謂的「默擯」,意思就是當你遇到惡性比丘的時候,你就用定力,不要被他所轉,不要理睬他,不要和他講話,他的惡性就無從發展,時間長了,他便會被慢慢調伏,或者自己離開教團。佛在世時,也有六千惡性比丘,因為佛陀能夠教化他們,能夠調伏他們,所以才相安無事。惡性比丘是不講道理的,故此不和他爭辯,這些惡性比丘就會慢慢地自己生起懺悔心,生起慚愧心,發心修道。所以,用默擯的這種方法來影響惡性比丘,返過來自己發心遵守規矩,持戒修行,是最好的辦法。默擯又叫做軟遷單,遷單就是叫他搬家。阿難又問佛陀最後一個問題:「佛在世時,我們都依佛而住,佛入涅磐以後,我們應該依誰而住呢?」佛說:「我入涅磐以後,所有的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都應該依四念處而住。」佛在世時,所有的出家眾,都是和佛在一起居住,共同修行。依四念處而住是佛陀涅磐前,最後開示佛教弟子的修行方法。所謂的「四念處」,就是身、受、心、法這四方面的修持方法,也就是觀身不凈、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的這四種修行方法。

所謂的「觀身不凈」,就是看自己的身體是不清凈的,就不會對這個地、水、火、風四大假合的軀體生起貪愛之心。沒有貪愛之心,就沒有執著。沒有執著,心就自由自在。修道之人觀身不凈,便不會愛惜身體,便能夠精進苦行修道。

所謂的「觀受是苦」,就是說你所接受的都是苦,無論是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都是苦的因,修道的人觀受是苦,便不會貪圖享受快樂。

所謂的「觀心無常」,就是說我們的這顆妄心,念念遷流變化不住。修道之人觀心無常,便不會執著妄想。

所謂的「觀法無我」,就是說一切色、受、想、行、識五蘊色法,都沒有真我的存在。修道之人觀法無我,便能夠體悟到真空妙有的理體。

由此可知,四念處就是身處、受處、


推薦閱讀:

對一篇演講稿的賞析
六爻算卦第一篇
糖尿病怎麼吃喝,看這一篇就夠了
讀了張愛玲的經典語句,然後就寫了一篇佳作
一篇文看懂中國工筆畫2000年,最牛的不止宋徽宗~

TAG:金剛經 | 金剛 | 第一篇 | 第一部分 | 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