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夥伴關係:共享意識的重要性 友誼關係與人格適應 人際關係發展干預

夥伴關係與青少年成長 良好的夥伴關係:共享意識的重要性

國內外的研究者普遍認為,建立親密的夥伴關係有利於青春期孩子的成長。這種關係具有交流信息、提供支持和參謀勸告等功能,並且有助於提高少男少女的自我評價能力和自尊感,幫助他們理解別人。

  國內外的研究者普遍認為,建立親密的夥伴關係有利於青春期孩子的成長。這種關係具有交流信息、提供支持和參謀勸告等功能,並且有助於提高少男少女的自我評價能力和自尊感,幫助他們理解別人。精神分析心理學理論還指出夥伴群體對人格發展的好處,即它有助於緩解青春期的心理壓力。青少年的夥伴群體可以發揮如下幾項積極功能。

  (1)抑制青春期的躁動性。研究顯示,孩子學習克制自己的衝動,大多是通過與夥伴之間的交往,而不是通過與家庭和學校的相互關係所起的作用。

  (2)獲得情感支持和社會支持,獲得獨立性。夥伴群體把孩子們從對家庭的依賴引向較為獨立的生活。

  (3)提供機會使孩子們去體驗各種思想、情感和行為。因為在夥伴群體中有許多對話、討論、爭論甚至會發生衝突和必須解決相互的矛盾,這有助於鍛煉孩子們的性格。

  (4)培養正確的性態度和性別角色行為。研究證明,科學的性態度和性別角色行為可以通過夥伴群體的相互影響而得到初步培養,這種影響通常在父母對孩子冷淡和忽視的情況下更顯重要。

  (5)培養孩子們的道德判斷能力和社會價值觀。夥伴群體的交往數量和質量都關係到孩子們的道德發育水平。

  (6)提高和維護孩子們的自尊感。青春期少男少女可能通過夥伴群體參與社會生活,這有助於他們以間接的方式去獲得、保留或公開某些信息,從而維護或增強自尊感。 青春期孩子們建立友情的好處還在於它可以幫助他們學會心理調適、社會適應和對學校生活的調適。研究表明,朋友關係較為滿意與和諧的青少年,一般在自尊感、體諒他人的感情方面較明顯,孤獨感較少;他們在同學中較受歡迎,也能悅納朋友,顯示出與社會要求相一致的為人處世方法和技巧;他們在學校里往往也是好學生,有較高的成就動機和較好的考試成績。

  儘管研究者們的說法並不完全相同,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即夥伴群體中的友誼關係對青春期的少男少女的心理發育、社交能力的培養及學習進步都有積極作用。這種友誼關係中既有激勵、制約,又有示範、規勸、引導、安撫等等效應,對青少年獲得健康的情感、保持良好行為和糾正不良行為所起的作用,往往不亞於家庭、學校和其他管教機構。這是青少年社會化過程中的一種自助與互教的途徑。

一、讓孩子知道「我的」和「我們的」。

  現在家庭里大部分都只有一個孩子,夥伴關係少,自我中心意識強。在學齡期前,主要的表述是「我……」,還沒有出現很多的社會性行為或者利他行為,爸爸媽媽們在這個時候千萬不能責怪孩子「自私」。因為他們還沒有學會「分享」,如果我們強制孩子做出分享行為,就像讓不會說話的寶貝說一段繞口令般強人所難,我們要做的是要讓孩子知道幼兒園或者其他活動場所,這些東西都是你和很多小朋友的,和在自己的家是不一樣的。

  二、學會共同處理問題。

  如果某項東西只有一個而其他孩子也要玩,我們要怎樣處理這樣的問題呢?這時共享意識可不是讓我們的孩子壓抑自己的需求來滿足別人的需求。可以讓孩子來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商量,是要一起玩,還是按照順序來玩呢?要讓孩子想出「我們都能玩的開心的方法」,給孩子從「我們」這樣的角度去思索的機會。

  共享意識可以讓我們的孩子在脫離父母進入團體生活時,建立新的夥伴關係,並得到很多新的情感支持,減少分離焦慮的產生,在集體中更好的學會表達自己。希望每個孩子都獲得良好的夥伴關係,健康成長。

友誼關係與人格適應

徐鈞

【摘要】友誼關係作為同伴關係的重要成分,對個體的人格適應起著重要的作用。該文介紹了國內外友誼關係研究及其人格適應功能的最新進展,然後作出評述,指出了以往研究的不足,提出了以後研究的方向。

同伴關係對於個人人格的社會適應和健康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心理學對同伴關係的研究很多,研究者把同伴關係分為兩種:一是同伴接納,一是友誼關係。同伴接納是一種群體單向作用過程,反映的是群體對個體的態度;友誼關係則是朋友之間,一對一的相互作用過程,反映的是個體與個體之間的情感聯繫。對於同伴關係及其人格適應的研究,長期以來主要集中在同伴接納及其發展功能這一方面。但是,近年來,對於友誼關係及其人格適應的研究漸漸增多,而且發現友誼關係有著與同伴接納不同的人格適應和發展功能。下面,筆者結合自己的一些思考,綜述友誼關係及其人格適應研究的進展情況。

對於友誼關係的結構特徵的研究,不同的人從不同的角度出發,關注的側重點不同,往往發現不同的友誼關係結構特徵。最近,Hartup從對友誼關係的發展功能的實驗分析出發,提出了友誼的結構和維度模型(structure and dimension model)。Newcomb採用元分析方法,對以前的友誼關係的研究進行分析和概括,提出友誼關係的寬類型-窄類型模型(broad and categories and narrow categories model)。而且兩位研究者都在自己的友誼關係模型的基礎上,闡述了友誼關係對個體的人格適應功能和發展意義。這兩種研究很有代表性。另外,我國的學者在對比國外研究的基礎上,也對我國兒童青少年的友誼關係結構特徵進行了初步的研究。下面,分別予以介紹並作出評述。

一、Hartup的友誼關係結構與維度模型及其人格適應功能

(一)Hartup的友誼關係結構與維度模型

Hartup認為,友誼伴人一生,但在不同的成長時期,友誼的特徵和內容各不相同。因此,可以把友誼關係分為表層結構(surface structure)和深層結構(deep structure)。表層結構是指在不同的年齡階段,朋友交往的方式和內容不同,友誼關係所面臨的適應性發展任務不同,友誼關係表現為發展變化的階段性和年齡特徵。譬如,學前期幼兒的友誼關係僅僅停留在共同活動和遊戲上,青少年則強調朋友之間的相互理解、信任和忠誠,成年人的友誼關係則與工作、社會活動和成就需要聯繫在一起。深層結構是指友誼關係雙方的互惠性(reciprocity)。這種互惠性具有跨時間、跨情景的一致性,是決定友誼關係本質的特徵,也是友誼關係區別其他人際關係(如師生關係、親子關係等)的依據。

Hartup還認為,要理解友誼關係的人格適應功能,必須把友誼關係分為「有朋友」(having friend)、「朋友的一致性」(identity of one"s friend)和「友誼質量」(friendship quality)三個維度。「有朋友」維度可以從是否擁有朋友、擁有朋友的數量、與朋友相處的時間和朋友關係的持續時間等幾個方面的來考察。「朋友的一致性」即朋友之間的相似性,來源於形成朋友關係的內在和外在條件。共同的生活背景(如居住地、家庭背景、階層種族等)、相似的生理特徵(如年齡、性別、長相、身高等)、相近的心理和行為特徵(如能力、學識、性格、行為習慣等)都是產生朋友一致性的條件。有人把青少年的社會行為分為親社會行為、反社會行為和害羞-退縮行為三種類型,發現行為類型相同的人容易成為朋友。Hartup認為,還有兩個重要的因素影響朋友的一致性:相互選擇和相互社會化。相互選擇是指人們總是傾向於選擇那些跟自己相似的人做朋友,相似性吸引力是友誼關係產生的動力性條件。相互社會化是指在朋友交往中,人們彼此相互影響、相互認同,從而漸漸在各方面趨於一致或相似。前者意味著相似性選擇決定朋友關係,後者則認為朋友交往過程決定朋友的相似性,孰是孰非,孰因孰果?有待進一步研究。對於「友誼質量」可以採用以下兩種方法加以考察:(1)維度評估,即根據朋友交往的頻率、特徵和規律概括抽象出友誼質量的幾種特質。譬如Windle通過因素分析,得到友誼質量的四個維度:親密性、支持性、自我暴露和敵意性。Berndt等人認為可以從積極屬性(如親社會行為、親密、信任)和消極屬性(如競爭、衝突)以及交往頻率等方面評價友誼質量。Parker等在編製友誼質量問卷時,則把友誼質量分為六個維度:肯定與關心、幫助與指導、陪伴與娛樂、親密袒露與交流、衝突與背叛、衝突解決策略。其中,親密性和相互支持被大多數維度評估所認同。(2)類型評估。類型評估的初衷似乎是想建立與親子依戀關係相對應的友誼關係類型(親子依戀關係可以分為安全型、排斥型和焦慮型)。結果沒有成功。不過Shulman根據友誼質量中親密依賴性-個人獨立性維度,把友誼關係分為三種類型:相互依戀型(interdependent type),強調合作與自主的平衡;分離型(disengaged type),強調人際關係的距離;糾纏型(enmeshed type),強調朋友之間的相互認同,相互融合。當然還有其它友誼關係類型。

(二)Hartup的友誼關係結構模型與人格適應

如前所述,友誼的深層結構即朋友關係的互惠性,是代表友誼關係本質的東西,是友誼區別其他關係的依據。因此,其人格適應的功能表現在於「有朋友」與「沒有朋友」之間存在哪些人格適應上的差異。跨情景的比較研究表明,有朋友的兒童比沒有朋友的兒童具有更強的社會適應能力,具有更高的合作精神、利他主義、自尊水平等人格特質,沒有朋友的兒童更容易體驗到孤獨感,而有朋友的兒童更容易體驗到主觀幸福感。

友誼關係的表層結構是友誼發展的階段性和年齡特徵。因此其人格適應功能表現在於,在人生髮展的各種轉換時期,友誼關係表現出人格適應上的優勢,或者說,友誼關係使個人順利地適應人生髮展的各個轉換時期。譬如,朋友的陪伴使入學兒童更容易適應學校環境,朋友交往有助於青少年形成自我同一性、避免同一性危機。也有研究表明青春前期的朋友關係可以預測青年期的兩性情愛關係。

「朋友的一致性」的適應功能是複雜的。朋友的相似性吸引力導致朋友之間進一步類化和同化。首先,親社會類型的朋友關係具有保護功能。有朋友陪伴的兒童更少受到其他兒童的欺侮和攻擊,更少成為競爭關係中的犧牲品。其次反社會類型的朋友關係可能是危險因素,他們聚在一起更容易產生反社會行為。Mathes等用去個性化(deindividuation)概念解釋這種現象。所謂去個性化,就是個人在群體意識的影響下,暫時喪失自知能力,喪失自己的身份,匿名地與群體合為一體的心理狀態。

「友誼質量」的人格適應功能是明顯的。在青少年學生中,朋友的支持性與學生對學校活動的參與程度和學校活動的成就行為呈顯著正相關,與學生的問題行為呈顯著負相關,朋友的親密性特徵與學生的受歡迎程度、社會聲譽、自尊等呈顯著正相關。在成年人當中,朋友的支持性和親密性與工作成就感、社會滿意感、對上司的態度等呈顯著正相關。在老年人中,朋友的支持性和親密性與主觀幸福感和生活質量呈顯著正相關。

二、Newcomb的寬類型—窄類型模型及其人格適應功能

(一)Newcomb的寬類型—窄類型模型

Newcomb的寬類型-窄類型模型對友誼關係結構特徵的探討有兩點令人信服的依據:一是它建立在對過去所有研究的元分析研究的基礎之上,二是它建立在朋友關係與非朋友關係的比較的基礎之上。Newcomb認為友誼關係可以分為積极參与(positive engagement)、衝突管理(conflict management)、任務活動(task activity)和關係特徵(relationship properties)四種寬類型。每種寬類型又可以細分為若干窄類型。

1.積极參与朋友交往

與非朋友交往相比,人們的共同活動和相處時間存在顯著差異。這種顯著差異又分為以下四種窄類型:(1)社會接觸,包括共同學習和工作、共同娛樂、生活接觸等;(2)交談,即通過語言表達建立情感聯繫;(3)合作,即在社會責任基礎上的合作、分享、幫助、給予、關注等;(4)積極情感表達,即通過微笑、注視、身體接觸等形式表達社會一致性和親和傾向的情感。

2.衝突管理

在友誼關係中,就像在親子關係、兄弟姐妹關係中一樣,衝突的產生是不可避免的。因此,衝突的管理和矛盾的解決對友誼關係的維持和發展相當重要。根據衝突管理的過程,可以把它分為兩個階段:衝突引起和衝突解決。這兩個階段都可以看出朋友關係和非朋友關係的顯著差異。

3.任務活動

任務活動作一個社會認知發展變數,在朋友關係中和非朋友關係之間也存在顯著的差異。任務活動有兩個窄類型:(1)任務交流,圍繞任務或目標而進行的言語和非言語交流。(2)任務執行,即實際任務的操作過程。

4.關係特徵

如果上述三種類型是從客觀行為水平考察友誼關係,那麼關係特徵類型就是從主觀心理的水平考察友誼關係。關係特徵類型可以分為六個窄類型:(1)相似性,包括活動、興趣、價值、人格等方面的相似性;(2)平等性,包括共同參與、相互信任、相互影響等;(3)控制性,包括競爭、攻擊行為、單向的要求和服從等;(4)相互喜歡,既彼此的情感聯繫和相互依戀;(5)親近性,指朋友之間的自我暴露;(6)忠誠性,指彼此的聯盟和相互支持。許多研究都顯示,前三種類型可能是友誼關係和夥伴關係所共有的關係特徵,而後三種類型則是友誼關係的獨有的特徵,是衡量友誼質量的關鍵指標。

(二)Newcomb的寬類型—窄類型模型與人格適應

如上所述,Newcomb認為,朋友關係與非朋友關係在積极參与、衝突管理、任務活動和關係特徵等四個方面存在顯著差異。從友誼關係的人格適應和發展角度來看,積极參与類型意味著個人深入地投入社會活動,並且在分享、合作和相互幫助中體驗到積極的情感。衝突管理類型表明朋友之間比非朋友之間更關注衝突問題的解決,因而朋友之間更容易保持和諧一致的狀態。在友誼關係中,人們交流更頻繁,合作更密切,因此共同任務的操作更有效率。友誼關係特徵分為相似性、平等性、控制性、相互喜歡、親密性和忠誠性六個方面,其中後三個特徵是友誼關係的關鍵特徵,在朋友關係和夥伴關係中存在顯著差異。有研究表明朋友之間的密切、忠誠和相互喜歡的關係可使個人獲得自我價值感、社會安全感和情感上的支持,是個人在生活適應上更容易得到幫助和指導。綜合起來,友誼關係作為人格適應發展的背景因素在個人的社會、情感和認知方面發揮重要作用。(1)作為個人的社會背景因素,友誼關係是個人得到更多的機會去學習和使用有效的人際交往技能,從而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和社會地位奠定基礎。(2)作為情感發展的背景因素,友誼關係的功能體現在三個方面:其一,友誼關係提供情感表達的途徑,使個人獲得情感表達和情感控制的經驗;其二,友好情感促進積極行為,朋友之間共同分享、彼此合作、互相幫助;其三,友誼關係比夥伴關係提供更深入的情感體驗,有利於積極情感的發展。(3)作為認知發展的背景因素,友誼關係的功能表現在:其一,友誼關係促進人們交流思想、分享情感、相互合作,因此為個人的社會認知發展和社會經驗的獲得提供獨特的機會;其二,在衝突解決和共同任務活動中,友誼關係使人們更容易交流信息、相互合作、協調一致,因而使問題解決和共同任務活動更有效率,從而促進社會認知能力的發展。

三、我國對友誼關係結構特徵的研究

友誼關係在一定社會文化背景中形成和發展,友誼特徵也存在著一定的文化差異。我國學者在參照Parker和Asher的研究基礎上,對中國兒童青少年的友誼特性的結構進行了研究。他們的研究結果表明,中國兒童青少年的友誼特性結構有5個維度,按重要性順序為:共同活動和相互幫助、個人交流和衝突解決、榜樣和競爭、互相欣賞、親密交往。另外,通過與Parker等人對美國兒童研究的結果相比較,發現相同之處在於,兩國兒童都認為好朋友之間應該有親密交流、交往和娛樂、互相幫助、互相有用(有效性);不同之處表現在,美國兒童更強調互相之間的競爭和同伴之間發生的不忠誠,而中國兒童更強調相互交流和合作。

目前,我國對友誼的探討僅僅停留在對兒童友誼結構特性和友誼觀念的研究上。對於友誼與人格適應的關係,似乎還很少有人研究。這是一片有待開拓的處女地。

四、評述

Hartup的結構和維度模型,一方面從宏觀上,即從人們的畢生發展過程來考察友誼關係,既揭示了友誼關係終生不變的本質特徵,即互惠性,又揭示了友誼關係的發展的階段性和年齡特徵;另一方面從微觀上,即從個體友誼關係的形成和發展的角度來考察友誼關係,揭示了友誼關係的數量特徵和質量特徵,以及友誼產生的條件。總之,他基本上是從縱向發展的角度來考察友誼關係的。相應地,他在探討友誼關係的適應功能時,既考察了友誼關係的一般人格適應功能,也考察了友誼關係在人生髮展各種轉換時期的特殊意義;既考察了友誼關係數量特徵的人格適應功能,也考察了友誼關係的質量特徵的人格適應功能。儘管其中的研究有一些交叉和重疊的地方,但是從總體上說,這種研究無疑是合理的。

如果說Hartup的結構和維度模型基本上是從縱向發展的角度來考察友誼關係,那麼,Newcomb的寬類型-窄類型模型則基本上是從橫向解剖的角度來考察友誼關係的。Newcomb一方面從外在的行為活動水平,既從積极參与、衝突管理和任務活動三個領域考察友誼關係,另一方面又從內在的心理特徵水平,即從關係特徵領域來考察友誼關係。相應地,他就從社會的、認知的和情感的三個方面來探討友誼關係的人格適應功能和發展意義。這種研究既考慮了友誼關係的社會定向(social oriented)的適應,即個體的人際關係、社會地位和成就結果的達成,又考慮了友誼關係的個人定向(personal oriented)的適應,即情感滿足和認知成就的獲得。無疑這種研究也是合理的。

我國學者對友誼關係的研究不多。但是僅有的研究能夠在與國外研究對比的基礎上進行,使這種研究帶有跨文化研究的特點,這是相當可取的。

遺憾的是,對友誼關係的實證研究很多,但是迄今還沒有能夠提出一個獲得廣泛認同的友誼關係理論,這是以後研究需要努力的方向。另外,許多研究都表明友誼關係與人格適應不是一種簡單的因果關係,友誼關係與人格適應之間存在著多通道的相互反饋關係。而且,影響人格適應的因素除了友誼關係,還有其他許多因素,如親子關係,家庭環境、教育環境、氣質類型等,友誼關係可能與其他因素可能存在交互作用,因此把友誼關係與其他因素結合起來考察其對人格適應的作用,可能更有意義。

人際關係發展干預(RDI)

李朝欣

針對自閉症患者最顯著缺陷——社會性功能降礙,美國臨床心理學博土、人際關係發展中心(The Connections Center)主任史提芬·葛斯汀(DR Steven Cutstein)提出了「人際關係發展干預」(Relationship Development Intervention,簡稱為RDI)。這套干預方法是依據一般兒童習得建立情感關係能力的方式發展出來的,不同於在自閉症治療領域裡現有的社交技巧訓練計劃,近幾年來逐漸形成較為完善的體系,在實踐運用中的效果引人矚目。

RDI訓練適用範圍廣泛,包括患有自閉症、愛斯伯格綜合征等廣泛性發育障礙以及注意缺陷多動障礙、非言語性學習困難等有人際關係發展問題的兒童(2歲以上)及青少年。從更高層次來說,RDI也適用於正常兒童。但是,對於那些具有嚴重攻擊性或違抗、不服從行為的孩子而言,他們需要接受相應的行為矯治後才能進入RDI訓練。

RDI的特點

1、注重發掘內在動機

在干預之前,謹慎地評估患兒心智發展的階段,每一級的活動安排都使患者產生動機去分享正面積極的情緒與刺激,然後逐步在這些簡單的活動中加入變化,以幫助他們找到更深、更複雜的與他人分享自己覺得有意義東西的理由,內化自己的動機和技能。

RDI是一種強調主動介入的模式。因而不宜採用強制的方式,或依賴於使用物質獎勵。相反,你應該儘可能地調動孩子的積極性,鼓勵他/她接受你的引導,引起他/她對新事物的興趣,主動介入這個世界上有意義,讓人興奮的活動上。

2、活動設計體系化

RDI是一套循序漸進的系統訓練課程。首先集中建立孩子的動機,

在此基礎上系統而逐層地發展患兒的能力,整套課程包括了300多個和特定遊戲相結合的能力發展目標,非常有利於針對不同患者的發展狀況特點,制訂個別化、系統化的訓練方案。

3、強調家長的引導式參與

在RDI中,倡導家長的引導式參與有多方面的作用:其一,對於

孤獨症兒童來說,僅靠專業治療師在有限時間內進行訓練是遠遠不夠的,因此,RDI提倡在家庭中建立「RDI」式生活模式,有利於將治療訓練常態化、長期化。其二,在家長掌握了RDI最初的幾個階段之後,孩子就會表現出更多責任感來監督和調整自己的行為。其三,RDI課程將訓練要點和日常生活相結合。家長的引導式參與會在日常生活中創造更多的「訓練契機」,有利於患兒所習得技能的遷移。如果你不能將人際關係技能普及到一天中的其他時間段,這些技能可能會逐漸消退。

RDI訓練初期注意事項:1、以家長為主——引導式訓練

2、要從遊戲中感受到樂趣——快樂的合作

3、開始時要保持簡單的周圍環境,簡化目標,保證在同一個時間內只進行一項工作

4、長期的堅持——不是短跑,要有跑馬拉松的準備

5、分階段進行:家長—能力相當的夥伴—其他群體

6、最重要的一點:所有活動均需反覆練習,有的活動需要幾個

小時才能掌握,有的需要幾個星期,切記千萬不能急於求成,當你進展得太快時孩子永遠體會不到真正的夥伴關係和能力。

RDI的目標

RDI的目標在於,通過訓練使孩子在社交與非社交的問題解決領域都具有適應性和靈活性,能與他人建立長久、真正的友誼,認識到獨特的自我,從而為他們擁有自信而獨立的人生奠定基礎。

RDI的內容

分六個水平,每個水平包括四個階段

有兩冊書。第一冊包括水平Ⅰ-Ⅲ,主要是針對2歲到8-9歲兒童的。第二冊包括水平Ⅳ-Ⅵ,主要針對較大兒童和青少年以及成人。

各部分都由重點不同的遊戲組成。每級涵蓋著層層遞進的4各階段,隨著階段的提升,所需的技巧數量及複雜度也成倍增加。

「新手」是成為良好「學徒」進入人際關係和情感世界的必經階段;(參加、參照能力、遵守規則、合作) 例《我的話很重要》

「學徒」要負起共同調控和修復溝通的種種責任;(變化、改變、同步訓練、二重奏) 例《拋球的變化》

「挑戰者」要享受即興創造和共同創造帶來的樂趣;(合作、共同創造、即興創造、維持夥伴關係) 例《球和網》

「旅行者」是集中於對世界的洞察力和主觀的經驗; (觀點、想像、團地基礎、情感調適) 例《旅行歸來》

「探險家」開始探索內心世界,包含意見、興趣、信念和情感反應;(想法、內在含義、談話、結盟 ) 例《整合思想》

「夥伴」此級集中於發展夥伴關係; (分享自我、家族、團隊關係、親密關係) 例《你覺得我怎麼樣》

人際關係心理學

第一章 緒論

1、人際關係心理學的研究對象:是人與人之間的心理關係,是比行為更為深層的東西,是個體在交往活動中所表現的行為的關聯性和必然性規律。

2、人際關係心理學研究的理論任務:就是要全面揭示與闡明人際關係發生、發展的一般規律和機制,分析人際關係的理論基礎,弄清楚個人與個人、個人與群體的交互作用的方式,以及人在人際關係體系中的運作,探討人際態度、社會知覺、自我知覺、心理控制、人際影響、人際吸引、人際衝突和群體行為等對人際關係的影響。建立人際關係心理學所獨有的概念、術語、範疇體系,為進一步完善人際關係心理學的科學理論體系提供依據,為豐富和發展心理學理論和方法積累素材,這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工作。同時,也要使人際關係心理學儘快中國化,即適合中國國情,經過"選擇-攝取-中國化"的途徑,建立符合我國國情的適合改革開放實際的人際關係心理學體系。

3、人際關係心理學研究的實踐任務:

(1)正確地處理人際關係。 (2)有效地調整人際關係。

 (3)不斷地改善人際關係。 (4)發展新型人際關係。

 (5)糾正畸形的人際關係。

4、人際關係和社會關係的關係:

 (1)人際關係和社會關係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不能混為一談。人際關係作為角色間的一種社會關係和其他任何一種社會關係一樣,必然受生產關係的制約,還要受其他社會關係的影響,因而應該把人際關係置於社會關係中加以考察。同時,也應看到,人際關係是社會關係真正的實在現象。

(2)人際關係和客觀社會關係是同時產生的,人際關係一開始就受到社會關係的制約影響,社會關係存在於人際關係之中。當然,社會關係同人際關係是兩個級別的概念,具有不同的理論概括力。社會關係強調現實關係的整體方面,非個性方面,而人際關係則更多地從個體、個性方面來表現現實方面。人際關係是在社會關係的基礎上形成的,但並不是一回事。社會關係是社會學研究的對象,它一方面研究人與物的關係;另一方面,社會關係還包括意識形態的關係,主要有法律的關係、道德的關係等等。而人際關係則是人與人直接的心理關係,它受社會關係所制約,是社會關係的反映,但卻具有某種相對的獨立性。

5、人際關係是社會關係的產物:

(1)任何一種人際關係總是在一定的社會關係中產生的。

(2)人際關係的根本性質是由該社會形態的社會生產關係的性質所決定的。

(3)人際關係的變化是由社會關係的變化所決定的。

(4)個人人際關係的複雜性是由社會關係的複雜性所決定的。

6、人際關係研究的必要性:

(1)有利於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2)有利於發展社會生產力,增強群體的凝聚力。

(3)有利於形成一個良好的人際關係環境。

(4)有利於提高人的素質和促進個體的發展。

總之,人際關係心理學的研究,不但是歷史的必然性,更是現實的需要。

7、良好人際關係的發展過程:注意-接觸-融合。

  人際關係的惡化過程:冷漠-疏遠-終止。

第二章 人際關係的研究、理論與方法

1、萊維特的人際溝通模式:

 (1)圓形傳遞(無核心,各成員間處於平等距離)

 (2)輪式傳遞(以一個成員或信息為中心,向四面八方傳遞)

 (3)鏈式傳遞(信息一個接一個地傳遞)

 (4)Y式傳遞(先進行鏈式傳遞,然後發生變化)

2、戴維斯的人際交往模式:

 (1)單線型(通過一連串的人,把信息傳播給最終的接受者)

 (2)集中型(把信息有選擇地告訴自己的朋友或有關的人)

 (3)偶然型(按偶然的機會來傳播信息,有些人未接受到信息,與交際面有關)

 (4)流言型(一個人主動將信息傳播給所有與他接觸交往的人)

3、人際關係結構的類型:生活型、勞動型、休息型、學習型、活動型。

4、霍桑實驗--梅奧:由照明實驗、福利實驗、群體實驗、態度調查等組成。p40-43

5、符號相互作用論--米德

 (1)把個體看作是相互作用的基本分析單元,強調在人類意義上符號和語言的作用。

 (2)研究個體、群體、社會是如何發出信息、傳遞信息以及對方對此的反應。

 (3)從人的心理特點出發,受行為主義心理學思想的啟發,提出了一個公式:即刺激→符號的意義→反應。

 (4)人與人在交往中的相互影響,可以用模式圖表示。

符號相互作用重視語言符號在交往中的作用,強調對他人行為傾向的預測、估計,要求人們按照自己在交往活動中所擔任的角色來行事,並注重行為效果的反饋,認為客觀現實是心理反應產生的源泉和內容,所有這些都是有積極意義的。但是它把整個社會關係和文化簡單歸結為符號,過分誇大了外部行為的影響力,而忽視了人的主觀能動性,人在交往過程中的積極性和主觀性,把社會中人們複雜的交往關係簡單化,有機械主義的傾向。把人的行為僅僅歸結為是對符號的理解,過分誇大交際符號的作用,這是不足取的。

6、社會交換論--霍曼斯

 (1)社會交換論認為人際交往活動具有社會性。

 (2)認為各種交往關係都會涉及謀劃者的報酬和代價。

 (3)認為交往中存在著一種"分配上的公平"原則。

這個理論把人與人的交往降低到動物水平,忽視了人的社會性,把人們之間的複雜的關係簡單化,用單一理論來解釋複雜的現象,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看成是赤裸裸的交換關係,忽視了人們間的相互幫助、支援、無私貢獻,甚至獻身的行為,貶低了人類社會中人與人的關係。這是其缺陷。

另一方面,這個理論概念表述明確,可操作性強,強調了人與人的平等關係、交往中的平衡關係,重視交往中的物質利益,重視交往的效果,這些觀點對後來的人際關係研究特別是在遵從行為、競爭過程、社會影響等領域的是有啟發的。

7、人際特質理論--修茨

 修茨的人際反應特質理論,重視人際關係的需要及其變化的分析,人助於我們對人際關係實質的了解,有助於我們預測人與人之間可能發生的交互作用,而採取適當的配合行為,這是建立良好人際關係的基礎。但是我們應該看到,這種理論忽視了階級關係、社會關係、政治關係及意識形態關係對人際關係的巨大作用,在運用這個理論觀點的同時,應當引起注意。

8、人際激勵理論:

(1)需要理論(馬斯洛的需要層次論、奧德弗的E.R.G.理論、麥克利蘭的成就激勵理論)

(2)歸因理論(海德的通俗心理學、韋納的成就動機歸因)

(3)期望理論--弗羅姆

(4)公平理論--亞當斯

第三章 態度及轉變

1、態度的結構:(1)認知成分--基礎(2)情感成分--核心(3)行為成分

2、態度的功能:順應功能、認識功能、防禦功能、調節功能。

  態度的特性:社會性、具體性、協調性。

3、影響態度形成和發展的因素:

  人際關係、人際影響、個性心理特徵、社會群體與社會組織。

4、態度轉變的方法:參與活動法、登門拜訪法、團體規定論、全面宣傳法、溝通信息法。

5、態度轉變中各溝通要素:

 (1)溝通者 (2)溝通內容 (3)溝通對象

第四章 行動與態度

1、認知之間的關係:

 (1)認知無關:一個認知與另一個認知沒有關係

 (2)認知失調:一個認知與另一個認知相對立

 (3)認知協調:一個認知能推出另一個認知

2、認知失調的因素:

 (1)認知失調失調程度隨著認知之間的差異程度的加大而增加。

 (2)失調程度隨著有差異性認知數目的增加增加。

 (3)失調程度與個體所有的協調性認知數目成反比。

 (4)失調程度還必須考慮各個認知的重要性。

 失調程度的公式:

 失調程度=

      

3、減少失調的方法:改變認知、增加認知、改變重要性。

4、誘導服從的前提因素:自願選擇、承諾、責任感、預期的消極後果。

第五章 印象形成

1、印象形成過程中的三個成分:行動者、知覺者、交往的情景。

2、印象形成的特點:一致性、評估性、中心特質的作用、隱含的個性理論。

3、印象形成的信息整合模式:累加模式、平均模式、加權平均模式。

4、印象形成的效應:

  順序效應(優先效應、新近效應)、暈輪效應、定型、自我實現預言。

5、印象管理的理論:符號相互作用論、自我表現論、情景認同論。

6、自我表現的目的:

 (1)個體希望在他人心目中樹立一個特定的形象。

 (2)個體想要建立和維護與他自己的自我概念相一致的一種公開的形象。

7、影響自我表現的因素:情景因素、參照群體的認同、其他人的影響。

8、印象管理的作用:

 (1)印象管理是社會交往的一個基本事實。任何人都在有意識或無意識地進行著印象管理。

 (2)印象管理有助於維護我們的真面目,使他人了解我們的真實意圖、心理特點和個性。

第六章 人際知覺

1、非言語溝通的通道:

 (1)臉部表情(快樂、悲哀、驚奇、恐懼、憤怒和厭惡)

 (2)目光接觸

 (3)身體語言(常暴露出一個人情緒狀態的許多信息;可以表示某些特殊的含義;暴露出其他人的許多生理狀態。)

2、凱利的因果歸因模型的三個基本維度:

(1)實體的特異性(某個人對不同的刺激或不同的事件作出相同反應的程度)

(2)一致性(其他人對這個實體都這樣反應的程度)

(3)一貫性(個體對於這種刺激在其他時間和其他場合下以同樣方式反應的程度)

3、韋納的成功和失敗歸因理論的兩個步驟:

 (1)觀察者必須決定歸因是內存的還是外在的,即決定控制源。

 (2)觀察者必須決定成功或失敗是穩定地發生的還是不穩定地發生的。

4、控制源理論(羅特):認為知覺者之間存在著一些穩定的個別差異,這些個別差異影響了因果推論。因果歸因的一個基本維度:內控性-外控性。

5、對人的歸因偏見:

 (1)行為中心偏見-"行為"吞沒"場"

    原因:

   ①是社會規範對我們歸因的影響,這種社會規範是人們應該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②是當我們觀察另一個人的行為時,他的行為成了注意的中心,而行動發生時的情景成了背景,因此行為與背景相比,變得更為突出。

 (2)顯著性偏見

 (3)一致性反應信息利用不足偏見

   原因:

   ①是基礎概率信息的抽象性。

   ②是人們認為直接信息要比抽象信息更可信。

了解人們在他人行動的歸因中所產生的偏見,有益於糾正這類偏見 。就行為中心偏見而言,我們對其他人的行為進行分析時人僅要重視行為本身的意義,而且要注意什麼樣的環境因素促使行動者產生了這種行為,不能脫離環境來評論行為和對行為作出歸因。就顯著性偏見講,我們除了要注意經常出現的事物、現象、議論以及行動,也要對不常見的事物、現象等予以關注。也就是說,並不常見的事物、現象等也可能有著重要的含義,因此,需要我們透過現象看本質。一致性反應信息利用不足偏見告誡我們,考察一個人的行為時要放在特定的情景下,並要結合大家的反應,多聽取大家的意見。總之,要辯證地全面地看待人們的表現,切忌犯主觀主義的錯誤。

6、歸因理論的應用

 (1)心理健康 

 (2)績效評價(是評定員工過去成績的過程):歸因所起的作用:一是它影響了管理人員對下屬的評定;二是影響了他們對下屬提供的反饋;三是影響了管理人員對下屬不良績效原因的結論;四是影響了管理人員對糾正這些不良績效所採取的措施。

 (3)衝突

第七章 自我知覺

1、貝姆的自我知覺理論:認為人們常常不了解自己的態度、情感和情緒。認為我們不是從外界獲得這些知識的,而是通過觀察自己的行為來獲得的。

對自我歸因過程的限定:

(1)自願選擇。

(2)當內在線索是模糊或者微弱的時候,我們才利用外在行為來推論自己的態度。

(3)當缺乏有關個人態度的外在反饋源時,我們利用外在行為來推論自己的態度。

2、凱利的自我歸因理論:實體的特異性、一致性反應、一貫性。

3、沙赫特和辛格的情緒理論:

  情緒有兩個因素組成:(1)生理上的激起; (2)認知標籤。

4、自我知覺中的偏見:行動者與觀察者偏見、自我服務偏見。

5、行動者與觀察者偏見的原因:

(1)是行動者與觀察者得到了不同的信息,自然由此而得出不同的結果。行動者容易把行為歸因於不相同的情景,在情景中求得解釋。而觀察者只看到行動者的一種即時的行動,以此來判斷行動者。他不知道行動者在過去的不同情景下的行動。因而,觀察者常常對這種行動加以泛化,以為行動者的行為在許多情景下都是一致的。結果,觀察者往往傾向於把行為的原因歸因於行動者的內在傾向性。

(2)在於看問題的角度不同。每個人會利用最顯著、可利用性最高的那類信息。從行動者角度,行動者的注意力集中在環境方面,所以更可能利用環境提供的線索來作為歸因的基礎。相反地,從觀察者的角度來說,環境成了背景而行動者的行動成了注意的中心,行動吸引了觀察者作出因果解釋。所以,觀察者與行動者相比,觀察者更會利用行動者的行為作為歸因的基礎,來推論出他相應的內在傾向性。

行動者與觀察者的歸因偏見啟示我們要辯證地、歷史地、全面地看待一代人的行為表現和作出推論。要考察一個人在不同場合不同表現,綜合進行評價,不能就事論事;對待我們自己,則要經常進行自我反省,自我批評,要注意本人的內在特徵在歸因中所起到的作用,如果一個特定和環境引起了自己的特定結果,其原因可能是環境的,但如果在不同環境中,自己的行動是一貫的,那就應該審查自己內在特徵的作用。

6、自我服務偏見:

  自我服務偏見最容易發生的條件:

 (1)當行動者高度介入到一種活動中去的時候;

 (2)當行動者自願選擇從事一種活動的時候;

 (3)當行動者的成績公開的時候。

  自我服務偏見產生的原因:

 (1)自我服務偏見有助於保護或提高我們的自尊。

 (2)自我服務偏見有助於提高我們的公開形象。

自我服務歸因偏見告誡我們切不可犯主觀主義的錯誤,把功勞歸於自己,把錯誤推給人家或環境條件。在評功罰過時,特別是在追究錯誤的責任時,要進行客觀地分析,尤其要嚴以律己,自我批評,勇於承擔責任。

7、自我障礙的性質是,行動者在情景中導入一定程度的不確定性,通過引起人們影響行為的多種可能的原因,從而使每個原因在行為歸因中所起的作用打上折扣。如果行動者失敗了,失敗必然不會只歸因於行動者的能力。雖然能力低是對失敗的一種可能的解釋,但它必然會由於障礙的存在而打上折扣;另一方面如果行動者成功了,由於障礙的存在,對於作出能力的歸因的可能性就大大地增加了。

8、習得無助使人們在心理上產生三個問題:

(1)是動機上的,無助的人不再努力採取必要的步驟來改變這種結果;

(2)是認知上的,無助的人不去學習能有助於擺脫不良結果的反應;

(3)是情緒上的,習得無助能產生輕微的或嚴重的憂鬱症。

9、自我歸因的應用:

(1)痛苦歸因(通過改變自我歸因中的一些因素,研究者可以使被試增加或減少其對痛苦的知覺和忍耐力。)

(2)"錯誤歸因"治療

(3)習得無助與心理健康

10、歸因治療概述了可以利用認知上的重新評價策略進行干預的四種方法:

(1)可以引導他改變對結果的評價。

(2)改變認知的目的指向性。

(3)改變一個人的期望,使之從不可控的期望,改變為可控的期望。

(4)能改變一個人對失敗作的歸因,將對內部的、整體的、穩定的歸因改變為尋外部的、特殊的、不穩定的歸因。

第八章 自我導向

1、卡羅利區分了自我調節變化的四個階段:

(1)問題識別;(2)承擔義務;(3)擴展自我管理;(4)習慣形成。

2、尋找目標的過程:

(1)確定目標(以肯定的方式確定個體的目標是可取的)

(2)選擇目標(一個合適的目標應該是通過個體的努力可以實現的)

(3)記錄行為(記錄個體的行為,對於改變個體傳統習慣和落後的行為模式,保持有效行為的穩定性和持久性是很有價值的。)

3、自我實現:指的是使個人潛能獲得最充分的發揮。在人際關係方面,該詞用來指代良好的、積極的人際交往,恰當、完美、令人嚮往的人際關係。

從以下幾方面來把握:

(1)要了解自我實現概念的發展歷史。

(2)要了解馬斯洛提出的"自我實現"概念的本義--指代獲得更高層次的功能和滿足過程。兩層含義:其一是豐滿人性的實現,其二是個人潛能或特性的實現。

(3)要了解自我實現的有關研究。基礎研究有兩種方式,一是馬斯洛50年代早期對自我實現者的研究,一是肖斯特羅姆(1996)進行的人格定向測驗。

4、有效的強化必須服從以下三個原則:

(1)它必須能加強個體的某種行為。

(2)個體用過的強化方式是否切實可行?--方便且可立即使用。

(3)強化方式必須是強有力的。

5、強化方式的運用:

  在運用某種強化方式時,比較理想的做法就是在個體剛完成一次比較令人滿意的行為後馬上就加以強化。--食物獎勵和金錢獎勵。

  非馬上見效的用以下幾種方法來填補強化與直接經驗之間的空隙:(1)是利用視覺的幫助;(2)是運用記號。

  實行快速強化的最好辦法是利用計劃。它是一種連續性的正確評價方法即利用強化物循序漸進地進行強化,使其行為不斷地向目標行為發展。

第九章 人際影響

1、遵從行為的分類:

(1)群體中個人行為的分類(遵從、非遵從①反模仿即反遵從②非模仿即獨立)

(2)群體中遵從行為的分類(簡單的服從、內心接受、認同)

2、遵從的理論:個性理論、群體理論

3、影響遵從的因素:個體的特點、群體的特點、任務的特點

4、偏離和獨立的理論:

(1)對抗理論(如果個體完成這些行為的自由受到威脅或被減弱了的話,他就會體驗到要重新獲得這種自由的一種動機上的"激起",這種動機上的激起稱為"對抗")

(2)去個性化(指處在群體中的個體不是以個人的方式來行動而是溶化於群體中,喪失個體可辨別性的一種狀態。)

(3)個人特質信任學分理論

5、發生感染的四個條件:

 (1)觀察者受到激勵,想要以一定的方式行動;

 (2)觀察者知道如何完成這種行為,但是沒有完成它;

 (3)觀察者看到了一個榜樣完成了這種行為;

 (4)觀察了榜樣之後,觀察者完成這種行為。

6、班杜拉認為模仿有三種功能:

 (1)使原有的行為得以鞏固或改變;

 (2)學到新的、原來不會的行為動作;

 (3)使原來潛伏存在的而未表現的行為得到表現。

7、時尚的特點:在於它的時間性強,在於它的變化的方向,在於新、奇、特。

8、時尚現象按其發生髮展的過程,分為陣熱、流行和時狂。

9、研究時尚具有現實意義:

(1)時尚現象的形成與發展過程,從某種意義說,乃是群體新思想、新價值觀和新行為方式的形成過程。因此,它是我們了解、研究群體心理與行為的一面窗子。

(2)研究時尚現象,對於弄清時尚的概念、特點、時尚文化的機制和規律,豐富人際關係心理學和社會心理學的理論也是一個重要的課題。

(3)時尚現象特點和規律的掌握,對發展商品生產、調節市場需求有一定參考價值。

10、時尚現象的表現形式:

 (1)文化態度(外語熱、經商熱等)

 (2)裝飾(長發熱、古玩熱等)

 (3)風度禮儀(握手擁抱、Bye-Bye等)

 (4)生活行為方面

11、時尚現象的特點:

 (1)包含的內容很廣。 (2)表現的方式獨特。

 (3)變化的速度很快。  (4)受崇拜對象影響。

 (5)時尚的象徵作用。  (6)時尚的層次高低錯落。

12、社會對個人的影響:

 (1)社會輿論(認知成分、情感成分和意志成分)

 (2)牢騷現象(特點:第一,現實針對性強。第二,認識的片面性。第三,宣洩性和煽動性大。)

 (3)社會風氣

 (4)社會助長與社會惰化

第十章 利他行為

1、決策過程的五個步驟:

 (1)對緊急事態的注意。

 (2)正確地解釋情景。

 (3)對個人責任的決定。

 (4)對恰當介入方式的決定。

 (5)執行助人行為。

2、影響利他行為的情景因素:

 (1)旁觀者效應  (2)情景的模糊性  (3)榜樣人物的作用 

 (4)求助者的特點(依賴性、親密關係和吸引力、類似性、責任)

3、影響利他行為的助人者個體因素:

 (1)助人者的心境 (2)同情和內疚 (3)責任和承諾 (4)個性

4、利他行為的理論:

 (1)生物學理論 

 (2)社會規範理論(社會責任規範:指我們對於需要幫助和人負有社會責任,我們應該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回報規範:也稱互惠規範,指人們應該幫助那些曾經幫助過他們的人,不應該傷害曾經幫助過他們的人。)

 (3)學習和模仿理論(改變利他行為的概率、利他行為作為強化來源、獎勵和代價、模仿)

第十一章 人際吸引

1、人際吸引理論:

 (1)強化理論:以強化概念(指行為與影響行為的環境之間的關係,也就是通過不斷地改變環境的刺激來達到增強、減弱或消失某種行為產生頻率的過程)為核心,揭示情感強化和人際吸引之間的關係。

 (2)相互作用論:著重探討交往雙方間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對人際吸引的影響,這是西方社會心理學互動理論的一種,是一種"真相倚"情形。

 (3)得失理論(先貶後揚的吸引效應)-阿倫森。

 (4)相等理論(認為以最小的代價來換取最大的報酬是天經地義的事,是一般人所孜孜以求的行為目標。然而,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往往是以代價和報酬的相等來衡量自己周圍的人際關係的。)

2、影響人際吸引的因素:

 (1)情景因素:時空距離(距離、交往頻率)、結群、體驗)

 (2)個人特質因素(外表和容貌、才華和能力、個性品質)

 (3)類似和互補(類似性、互補性)

3、為什麼相似性能導致吸引?

 (1)類似與相符本身具有一種增強作用。

 (2)類似與相符能保證態度正確的基準。

 (3)類似與相符能得到預期的報償。

 (4)類似與相符驗證了自身的能力和才幹。

4、自我暴露的相關因素:回報、喜歡、社會贊同、非語言行為、自我暴露的速度。

第十二章 人際合作與衝突

1、社會交換理論--用來考察人際合作與衝突的理論基礎之一。

  社會交換理論是互動理論取向中的一種觀點。(所謂互動是指一方或多方的反應取決於或依賴於另一方所說所做的程度。)霍曼斯等人的社會交換理論(1961)就是用來解釋人際交互作用的原因的。按照這個理論,每次人們彼此打交道時,必須付出某些代價,也獲得一定的獎勵。互相作用的結果可以用這樣一個公式來表示:結果=獎勵-代價。按照社會交換理論,對於任何一種人際交互作用,都可以從代價、獎勵和結果來考察。這個理論認為,一個人可以考察他所獲得的結果從而決定交往會延續多久以及令人滿意的程度。

不足:

首先,該理論的出發點是人們交往的目的是為著付出較少的代價而獲得較大的獎勵,人們的交往是某種形式的交換。這無疑反映了資本主義社會中人們之間赤裸裸的交易性質和冷酷的人際關係本質。在我們社會主義國家裡,人際關係的本質並不是這樣。

其次,在交往結果=獎勵-代價,比較水平以及選擇比較水平等論述中,也有著機械主義傾向。這些不足使社會交換理論的實用意義有了明顯局限。

2、研究合作與衝突的情景類型:

(1)社會兩難情景(模擬社會兩難的遊戲、公共利益兩難情景)

(2)囚徒兩難情景

3、合作的理論:

(1)權力理論--卡普羅 p353-355

(2)合作的協商理論--科默利達和切科夫 p355

4、影響合作的因素:(1)回報  (2)對他人動機的知覺 (3)溝通

          (4)威脅  (5)群體規模  (6)個人傾向性

5、在社會交換情景中有四類行為形式:

 (1)競爭者(動機是為了取勝)

 (2)合作者(動機是社會交換中涉及到的所有人獲得的獎勵能達到最大)

 (3)個人主義者(動機是不僅使自己取勝而且主要使自己的個人利益達到最大)

 (4)平衡者(動機是在特定社會交換情景中如何縮小所有人所得獎勵之間的差異,使之平衡。)

6、衝突的形式:

 (1)個人內部的衝突(接近-接近型、迴避-迴避型、接近-迴避型、雙重接近-迴避型)

 (2)人際衝突("零-總和"衝突、"非零-總和"衝突)

7、衝突的原因:

 (1)對稀有資源的競爭 (2)歸因 (3)報復 (4)信息溝通不良 

8、衝突的管理和解決:

(1)威脅的作用

  ①多伊奇和克斯的模擬研究:多伊奇和克斯提出,利用威脅將會損害衝突的解決,並且,當衝突雙方擁有權力和威脅時,解決衝突變得困難了。把這種現象稱為"衝突的螺旋式上升"

  ②影響使用威脅的因素:個性、挽回面子、衝突的強度

(2)協商:

  決定能否達成一致的解決辦法的因素:

①最初的立場     ②讓步

    ③通過代表解決衝突  ④減少緊張的逐漸回報策略

(3)仲裁:

  ①中間人調解法:

   首先,中間人被看成是中立的,其任務是幫助協商者達到一個公正的解決。使得協商者在不失面子情況下作出讓步從而促進談判的進行。

   其次,中間人必須有一定的權威性,否則仲裁解決的辦法可能無效。

   再次,中間人有助於衝突的解決,並且當解決衝突有時間限制情況下,衝突雙方更樂意中間人作仲裁。

  ②權威解決法(這是仲裁的一種特殊形式):當衝突的雙方通過協商不能解決衝突,而且也不服從調解者的仲裁時,可由上級主管部門作出裁決,按"下級服從上級"的原則強迫衝突的雙方執行命令,這就是權威解決法。

(4)建立超越衝突雙方的共同目標(該目標應是符合雙方的共同利益的,也是雙方所追求的。)

總之,衝突不一定導致損害。衝突也有積極的一面,關鍵是對衝突如何管理。管理得當,解決得法,同樣可以滿足衝突雙方的利益。


推薦閱讀:

新華網評:順應黨和國家事業的發展需要
胚胎移植是如何發展起來的?
淺析坦培拉畫種在日本的發展
綜藝報:娛樂節目發展趨勢:人文、「辛聞」領航
發展力量素質的注意事項

TAG:意識 | 人格 | 友誼 | 發展 | 干預 | 關係 | 重要性 | 共享 | 夥伴 | 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