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長恨歌》賞析(轉載)
白居易《長恨歌》賞析【背景】詩作於唐憲宗元和元年(公元806年),時作者35歲,任周至縣尉。關於這首詩的寫作緣起,據白居易的朋友陳鴻說,他與白居易、王質夫三人於元和元年十月到仙游寺遊玩。偶然間談到了唐明皇與楊貴妃的這段悲劇故事,大家都很感嘆。於是王質夫就請白居易寫一首長詩,請陳鴻寫一篇傳記,二者相輔相成,以傳後世。因為長詩的最後兩句是「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所以他們就稱這首詩叫《長恨歌》,稱那篇傳叫《長恨傳》。當時長安妓女以「我誦得白學士《長恨歌》」而自誇,並因此身價倍增。【體裁】歌,本是古代歌曲的一種形式,後成為古代詩歌的一種體裁。其音節、格律一般比較自由,形式採用五言、七言、雜言的古體,富於變化。【遺迹】華清池位於西安東約30公里的臨潼驪山腳下北麓,是中國著名的溫泉勝地,歷史記載,這裡的溫泉大約發現在3000年前的西周時代。唐代建有富麗堂皇的「華清宮」,「華清池」由此得名。據記載,唐玄宗從開元二年(714年)到天寶十四年(755年)的41年時間裡,先後來此達36次之多。飛霜殿原是唐玄宗(685一762)和楊貴妃的卧室。白居易《長恨歌》就寫道:「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格律】歌的特點是不講究格律,任由詩人創作興緻所至。抒發感情,句數多少不限,可以說是句式整齊的「自由體」詩。【原文】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侍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雲鬢花顏金步搖,芙蓉帳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承歡侍宴無閑暇,春從春遊夜專夜。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金屋妝成嬌侍夜,玉樓宴罷醉和春。姊妹弟兄皆列士,可憐光采生門戶。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譯文】漢家的皇上看重傾城傾國貌,立志找一位絕代佳人。可惜當國多少年哪,一直沒處尋。楊家有位剛長成的姑娘,養在深閨里沒人見過她容顏。天生麗質無法埋沒,終於被選到皇上身邊。她回頭嫣然一笑,百般嬌媚同時顯現出來。六宮的粉白黛綠啊,立刻全都褪掉了色彩。正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她肌膚如凝結的油脂。侍女扶出浴,正嬌懶無力,初承恩就在這一時。花一般容貌雲一樣鬢髮,金步搖在頭上顫。美好的春宵,春宵太短!太陽多高天於才睜眼,從此再不早早上朝去和那些大臣見面。追陪歡樂,伺候宴席,她總在皇帝身旁轉。春天隨從春遊,夜晚也是她獨佔。後宮美人兒三千人,對三千人的寵愛都集中在她一身。深宮的夜晚,她妝飾好了去伺候聖君。玉樓中宴會,春天和她一起醉倒了人。姐姐弟兄都封了大邦,好羨人呀,一家門戶盡生光。叫天下做父母的心腸,覺得生男兒還不如生個女郎。【原文】驪宮高處入青雲,仙樂風飄處處聞。緩歌慢舞凝絲竹,盡日君王看不足。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九重城闕煙塵生,千乘萬騎西南行。翠華搖搖行復止,西出都門百餘里。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花鈿委地無人收,翠翅金雀玉搔頭。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黃埃散漫風蕭索,雲棧縈紆登劍閣。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無光日色薄。蜀江水碧蜀山青,聖主朝朝暮暮情。行宮見月傷心色,夜雨聞鈴斷腸聲。【譯文】避暑的驪宮,高插雲霄。宮中仙樂飄,人間到處都能聽到。宮裡緩歌曼舞,徐徐地彈琴慢慢地吹簫。皇上整天看,總也看不飽。誰知道漁陽反叛的戰鼓會震地敲,把霓裳羽衣曲驚破了!皇家城闕煙塵出現,天於的大駕,一千輛車,一萬匹馬,逃往西南。才走到百來里,走走又站站。六軍不肯前進可怎麼辦?宛轉蛾眉竟死在皇上馬蹄前。她的花鈿丟在地上沒人收,還有她頭上的翡翠翹呢,她的金雀,她的玉搔頭。皇上掩著臉,想救救不了,回頭看,眼淚和血一起流。棧道插雲彎彎曲曲上劍閣,風颳起黃塵格外蕭索。峨眉道上沒多少行人,天於旌旗也沒了光彩,陽光是那樣談薄。蜀江水這麼碧綠喲,蜀山這麼青翠,皇上日日夜夜懷念情思難斷絕。離宮看見月光是傷心顏色,夜裡聽雨打棧鈴也是斷腸聲息。【原文】天旋地轉回龍馭,至此躊躇不能去。馬嵬坡下泥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君臣相顧盡沾衣,東望都門信馬歸。歸來池苑皆依舊,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對此如何不淚垂。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西宮南內多秋草,落葉滿階紅不掃。梨園弟子白髮新,椒房阿監青娥老。夕殿螢飛思悄然,孤燈挑盡未成眠。遲遲鐘鼓初長夜,耿耿星河欲曙天。鴛鴦瓦冷霜華重,翡翠衾寒誰與共。悠悠生死別經年,魂魄不曾來入夢。【譯文】總算有一天,天旋地轉聖駕得回京城,又走到這裡——叫人徘徊不忍離去。馬嵬坡下泥土中間找不著了,美人當年白白死去的那塊地。君臣互相看看,眼淚灑衣襟,向東望,信馬由韁回京城。回來看看宮苑園林,太液池芙蓉未央宮翠柳依舊媚人。那芙蓉花多像她的臉,那柳葉多像她的眉,見花見柳怎叫人不落淚。怎不感觸啊,在這春風吹開桃李花的日子,在這秋用打梧桐落葉的時辰!太上皇住南內與西宮,秋草長閑庭,不掃它滿階落葉紅。當年椒房間監青眉已老,梨園弟子頭上白髮初生。晚上螢蟲飛過宮殿,太上皇悄然憶想。夜裡挑殘了孤燈睡不著,只聽宮中鐘鼓遲遲敲響。夜這麼長,看看天上銀河還在發光。天快亮,還不亮!霜這麼重,房上鴛鴦瓦這麼冷,翠被冰涼,有誰同擁?你死去了,我還活著,此別悠悠已經隔了年,從不見你的靈魂進入我的夢。【原文】臨邛道士鴻都客,能以精誠致魂魄。為感君王輾轉思,遂教方士殷勤覓。排空馭氣奔如電,升天入地求之遍。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樓閣玲瓏五雲起,其中綽約多仙子。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膚花貌參差是。金闕西廂叩玉扇,轉教小玉報雙成。聞道漢家天子使,九華帳里夢魂驚。攬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銀屏迤邐開。雲髻半偏新睡覺,花冠不整下堂來。風吹仙袂飄飄舉,猶似霓裳羽衣舞。玉容寂寞淚闌干,梨花一枝春帶雨。含情凝睇謝君王,一別音容兩渺茫。昭陽殿里恩愛絕,蓬萊宮中日月長。回頭下望人寰處,不見長安見塵霧。唯將舊物表深情,鈿合金釵寄將去。釵留一股合一扇,釵擘黃金合分鈿。但教心似金鈿堅,天上人間會相見。臨別殷勤重寄詞,詞中有誓兩心知。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譯文】京城有位修鍊過的臨邛道士,能以精誠把亡魂招致。可感動的是上皇輾轉懷念的深情,使方士殷勤地去把她尋覓。他御氣排雲像一道電光飛行,上了九天,又下入黃泉,可是都沒見到她的蹤影。忽然聽說海上有座仙山,那山在虛無縹緲中間。仙山樓閣玲瓏似朵朵彩雲,有許多美妙的仙子。其中有位叫太真,雪樣肌膚花樣容貌,聽來好像是要找的人。方士到了仙宮,叩西廂的門,報捎息的是仙人小玉和董雙成。她聽說漢家天於派來了使臣,不由驚斷了仙家九華帳里的夢。推開枕穿上衣下得床來,銀屏與珠簾都依次打開。只見她頭上雲髻半偏,剛剛睡醒,花冠還沒整好便走下堂來。風吹著她的仙衣飄飄旋舉,還像當年她的霓裳羽衣舞。玉容寂寞一雙眼淚落下來,好似春天一枝梨花帶著雨。她含情凝自感謝君王:自從生離死別難見面,音信兩茫茫。昭陽殿里的恩愛從此斷絕,蓬萊宮裡的日月這麼漫長!往下看人間,只看見雲霧看不見長安,只能將舊物表表我的深情,把金釵鈿盒兩樣東西帶還。金釵留一股,鈿盒留一扇,我們一家分一半。只要我們的心像金和鈿一樣堅牢,雖然遠隔天上與人間,總還能相見!臨走叮嚀還有一句話兒緊要,這句誓言只有他和我知道。七月七日長生殿,半夜裡沒人我們兩個話悄悄:在天上我們但願永做比翼鳥,在地上我們但願水做連理枝條。天長地久也有一天會終結,這恨啊,長久不斷,永不會有消除的那一朝。【評析】這首詩是作者的名篇,作於元和元年(806)。全詩形象地敘述了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愛情悲劇。詩人借歷史人物和傳說,創造了一個迴旋宛轉的動人故事,並通過塑造的藝術形象,再現了現實生活的真實,感染了千百年來的讀者。詩的主題是「長恨」。從「漢皇重色思傾國」起第一部分,敘述安史之亂前,玄宗如何好色、求色,終於得到了楊氏。而楊氏由於得寵,雞犬升天。並反覆渲染玄宗之縱慾,沉於酒色,不理朝政,因而釀成了「漁陽鼙鼓動地來」的安史之亂。這是悲劇的基礎,也是「長恨」的內因。「六軍不發無奈何」起為第二部分,具體描述了安史之亂起後,玄宗的倉皇出逃西蜀,引起了「六軍」駐馬要求除去禍國殃民的貴妃「宛轉娥眉馬前死」是悲劇的形成。這是故事的關鍵情節。楊氏歸陰後,造成玄宗寂寞悲傷和纏綿悱惻的相思。詩以酸惻動人的語調,描繪了玄宗這一「長恨」的心情,揪人心痛,催人淚下。「臨邛道士鴻都客」起為第三部分,寫玄宗借道士幫助於虛無縹渺的蓬萊仙山中尋到了楊氏的蹤影。在仙景中再現了楊氏「帶雨梨花」的姿容,並以含情脈脈,托物寄詞,重申前誓,表示願作「比翼鳥」、「連理枝」,進一步渲染了「長恨」的主題。結局又以「天和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深化了主題,加重了「長恨」的分量。全詩寫情纏綿悱惻,書恨杳杳無窮。文字哀艷動人,聲調悠揚宛轉,千古名篇,常讀常新。令人丁毅、方超在《(長恨歌)評價管窺》一文中認為,此詩是白居易借對歷史人物的詠嘆,寄託自己的心情之作。文章說,詩人年輕時與出身普通人家的姑娘湘靈相愛,但由於門第觀念和風尚阻礙,沒能正式結婚。分手時,詩人寫了「不得哭,潛別離;不得語,暗相思;兩心之外無人知……彼此甘心無後期」的沉痛詩句。文章指出,《長恨歌》作於作者婚前幾個月,詩人為失去與湘靈相會之可能而痛苦。為此,丁、方二人認為,《長恨歌》並不是對歷史的記錄與評價。「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正是詩人借前代帝妃的悲劇,抒發自己的痛苦與深情。從「詩言志」,「詩傳情」上說,丁、方二人之說不無道理。但就作品所反映的歷史真實和社會意義以及千百年來的影響而言,不能不說它是歷史的記錄和對歷史事件的評價。至於白氏自身有愛情悲劇的經歷,無疑有助於他對李楊愛情悲劇的體察和分析,才使其詩寫得肌理細膩,情真意切,賦予無窮的藝術魅力。【拓展】清 平 調李白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台月下逢。一枝紅艷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檻桿。哀 江 頭唐 杜甫少陵野老吞聲哭,春日潛行曲江曲。江頭宮殿鎖千門,細柳新蒲為誰綠。憶昔霓旌下南苑,苑中萬物生顏色。昭陽殿里第一人,同輦隨君侍君側。輦前才人帶弓箭,白馬嚼嚙黃金勒。翻身向天仰射雲,一箭正墜雙飛翼。明眸皓齒今何在,血污遊魂歸不得。清渭東流劍閣深,去住彼此無消息。人生有情淚沾臆,江水江花豈終極。黃昏胡騎塵滿城,欲往城南忘南北。【賞析】:少陵野老:杜甫自稱。曲江:在今西安市附近。「歸不得」:當時楊貴妃縊死馬嵬坡。【簡析】: 本詩作於至德二年(756)春天。在這前一年詩人去靈武投奔肅宗的途中,被安祿山的叛兵俘虜帶到了長安,後來逃出。詩中所寫的就是當時在長安所見到的荒涼情景,回想起從前的盛況,悲憤之情貫穿全篇。【唐玄宗和楊貴妃】第一場 定情冊封唐玄宗李隆基,文治武功,精通音律。在位二十餘載,嘔心瀝血,且喜塞外風清萬里,民間粟賤三錢,太平世界,勝於貞觀之年。便將年號開元改為天寶,每日笙歌宴樂,快慰平生。在宮廷宴樂中,他發現跳霓裳羽衣舞的楊玉環非但有傾國傾城之貌,而且藝術稟賦極高,便將她納為貴妃。第二場 安楊交惡楊玉環的義兄楊國忠也受到重用,逐步進爵至左相之位,他善於理財,可是也貪污受賄。野心家安祿山在右相李林甫去世後企圖取而代之,遭到楊國忠的阻攔,二人交惡,互相攻奸。第三場 華清池賜浴李隆基從此不早朝,與楊玉環日日游宴。春暖花開,他們到驪山踏青。唐明皇在華清池賜浴,以此地特有的溫泉水,洗盡楊玉環的民間凝脂,使之具有貴族氣息。第四場 安祿山認乾娘楊玉環與李隆基常在宮中探究音律,鸞鳳和鳴。他倆到李隆基創辦的梨園,也就是演藝班子里去演習。梨園裡長滿梨樹,梨花盛開。梨園弟子為皇帝和貴妃表演各種舞蹈和參軍戲、角抵戲。說笑話的丑角演員常有諷諫之言。唐明皇楊貴妃不在乎禮儀。原來楊玉環出身教坊,也有梨園生涯,她為自己遇到唐明皇這樣的知音深感幸運,也為唐明皇開創梨園、發展藝術的業績所折服。她帶頭下拜,眾梨園弟子隨之下拜,在梨樹之下,拜認李隆基為梨園祖師爺。安祿山學過舞蹈,他趁唐明皇和楊貴妃玩得高興時趕到梨園,表演了拿手的胡旋舞,贏得皇帝和娘娘的青睞和讚歎。安祿山抓住貴妃口中的一個讚詞,不失時機地認楊玉環為乾娘;在唐明皇的促成下,楊玉環被動地認了這個義子。第五場 貴妃醉酒唐明皇有三宮六院,偶爾也去別的妃子處。此日楊玉環與唐明皇約好在百花亭飲宴,誰知唐明皇中途駕轉西宮梅妃處,楊玉環只得一人在百花亭獨飲,酩酊大醉,趁醉發泄苦悶和不滿。他在太監的啟發下,割下一縷青絲,托高力士捎給唐明皇,以表心跡。第六場 長生殿唐明皇收到楊貴妃的青絲,特地去探望貴妃。時值七月初七,楊玉環到長生殿對月乞巧,以雙手在金盆中捧月,並傾訴她對唐明皇的思念,對純潔和永恆愛情的追求。唐明皇趕到長生殿,在楊玉環身後聽聞,大為感動。於是二人重歸於好,對天盟誓。適逢嶺南新鮮荔枝送到,楊玉環更加笑逐顏開。唐明皇在荔枝宴上擊羯鼓,為楊玉環表演自己的絕活。楊玉環也以自己新創的盤舞回報。誰知樂極生悲,探馬來報,被封為漁陽節度使的安祿山造反,大兵正向長安進犯。荔枝宴大殺風景,慌亂不堪。第七場 馬嵬坡唐明皇被迫在御林軍的護衛下,攜楊貴妃逃離長安,南下西蜀,途中駐紮馬嵬驛。御林軍統領陳元禮誅殺了楊國忠,於是發生了唐明皇、楊貴妃和陳元禮之間的爭論。次日六軍不發,狂呼要殺楊貴妃。唐明皇與陳元禮緊急磋商,就戰亂的責任問題,堅決為楊貴妃辯護,並要以身抵擋欲闖貴妃營帳的軍士,這一切,都讓楊玉環看見了。在陳元禮實在控制不住局面、危及皇帝生命安全的關鍵時刻,楊玉環挺身而出,甘受白綾,做安史之亂的替罪羊。她與唐明皇訣別,唯一的要求是把她葬在梨樹之下。她以自己的死,換來了御林軍繼續前進。第八場 迎像哭像數年之後,安史之亂平息,但唐朝從此由盛而衰,歷史發生重大轉折。李隆基下野,立太子為皇。失去皇帝的權力後,人性在他身上復歸,愛情變得更加貞潔起來。他日夜思念楊玉環,檢討荒淫誤國以及往日種種過失,浩嘆人生不能兩全。他以神思,上窮碧落下黃泉,追尋楊玉環的幽靈而不可得,遂請來楊貴妃的畫像作祭。他老淚縱橫,昏然誰去------恍惚間,到了月宮,去叩楊玉環的門環。第九場 仙境續緣楊玉環宛如嫦娥,盛裝來迎。二人在天上,永續人間之緣。
閱讀全文(550) |回復(10) |引用通告(0) |上一篇:福建省實施普通高中新課程後高校招生考試改革方案 下一篇:《湘夫人》賞析No.1 討論:白居易《長恨歌》賞析[ 2008-7-31 9:51:00 | By: xinqi(遊客) ]關於唐玄宗寵愛楊貴妃你看:晚年的唐玄宗不僅重用壞人,而且特別貪戀女色。他最寵愛的妃子武惠妃,在天寶三年死了,他就把他兒子壽王的妃子楊氏霸佔過來,取名太真,封為貴妃。接著又給楊貴妃的父親、叔父、兩個堂兄都升了大官,把楊貴妃的三個姐姐接到京城長安居住。楊貴妃還有個堂兄叫楊釗,原先在四川當縣尉(縣令的助手)。有一年,楊釗受四川地方長官的委託,帶了大量名貴特產,進京結交楊貴妃一家。楊氏姊妹引著楊釗來見玄宗,玄宗便把楊釗留在皇宮裡當差[這裡念chāi],不久就把他提升為禁軍的參軍(相當於現在的參謀)。從此,楊貴妃全家受到唐玄宗無比的恩寵,一個個都成了顯貴的人物。有了楊貴妃陪伴,唐玄宗更加縱情享樂,過著異常奢侈豪華的生活。他們吃一頓飯,山珍海味總要有幾十盤菜。一盤菜的價錢,等於十戶中等人家的產業。那些皇親國戚,都爭著向皇帝和貴妃進獻價值最昂貴的食品,一次進獻也是幾十盤、上百盤的。皇宮裡設立了「檢校進食使」的官職,專門負責評比各家食品的精美程度。有一次,一位公主進食,從公主府第到皇宮的路上,幾百個少年拿著棍棒在前面吆喝開路,軍官們騎著馬在兩旁警衛巡行,差役們抬著一個個食物盒子,列隊行進。老百姓和一般官員們見了,得趕快讓路、躲避,不然,就要挨棍棒,受處罰。唐玄宗把楊貴妃住的地方叫作「貴妃院」。專門給貴妃院製作衣料的絲織匠和繡花匠,就有七百人之多。官員們把從老百姓身上搜刮來的奇珍異寶、名貴服飾和新奇玩藝,源源不斷地運到長安,貢獻給楊貴妃和唐玄宗。凡是貢獻最多最好的人都升了官,或者從地方上調到長安來作京官。楊貴妃想要什麼東西,玄宗一聲令下,就得想盡一切辦法弄來。有一年夏初,楊貴妃忽然想吃生荔枝。荔枝產在嶺南(今廣東省)和川東(今四川省東部),離長安幾千里,那時候最快的運輸工具是馬。這命令一傳下去,地方官員就派出最善於騎馬的人,騎上最快的馬,從生產地帶著荔枝,一站一站地換人換馬,接力傳送。生荔枝很快被送進了長安皇宮裡面,剝開一嘗,顏色和味道都還保持著新鮮,一點沒變。至於浪費了多少錢財,累壞了多少人,跑壞了多少馬,唐玄宗自然不會計較的。從自楊貴妃進得宮來,唐玄宗沒日沒夜地吃喝玩樂,一刻也離不開她。有一天早晨,楊貴妃因事觸犯了玄宗,玄宗一氣之下,叫人把她送到了她哥哥家裡。可是這一來,玄宗立刻顯得六神無主,丟魂失魄,吃不下飯,也沒心思玩了。想把楊貴妃接回宮來,又不好意思。大宦官高力士摸透了玄宗的心思,提出把貴妃院里儲存的東西,統統裝車送到楊貴妃哥哥家裡去,給楊貴妃使用。玄宗一聽,正好下台階,就欣然同意,並且親自把自己吃的「御膳」分出一部分,派人一起送給貴妃吃,表示和好。到了晚上,索性把楊貴妃接回宮裡。打這以後,唐玄宗對楊貴妃,更是百般順從和寵愛。他的皇后、妃子一大群,宮中美女幾千人,他都一概不理,心中只有一個楊貴妃,真是「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啊!唐玄宗把楊貴妃的三個姐姐,分別封為韓國夫人、秦國夫人、虢[guó]國夫人,對她們也是十分寵愛。他甚至打破君臣之間的規矩,不叫他們的名字,親昵[nì]地稱他們為「姨」。他們可以自由出入皇宮。在他們面前,連公主也不敢坐。楊家的勢力壓倒了滿朝的人。凡是楊氏兄弟姊妹要辦的事情,官員們不敢說半個不字。那些吹牛拍馬想向上爬的人,都爭先恐後地到楊家送賄賂,楊氏各家的門口像市場一樣熱鬧。送賄賂必須五家(楊貴妃的兩個哥哥、三個姐姐)一起送,多少都一樣,不許有輕有重。唐玄宗給賞賜,也是五家一起賞,賞得一樣多。楊家兄弟姊妹,在京城裡建築了許多豪華的府第,一個比一個人建築得富麗堂皇。光是蓋一個廳堂,就要花費千萬錢。當時,一擔米還不到二百錢呢。一次,虢國夫人看到一條街上有處地方,位置特別好,想要在這裡建造一座府第,可別人已經在這裡蓋上房子。她就帶領一幫人闖進這戶人家,拆毀了這所房子,然後蓋上自己的新房。楊氏一家仗著唐玄宗的寵愛,就是這樣為非作歹、橫行霸道。楊貴妃的堂兄楊釗,因為親屬關係比較遠一些,所以開始的時候,唐玄宗只讓他擔任個不大的官職。可他精於賭博,又很會迎合唐玄宗的心意。每逢玄宗玩賭博遊戲的時候,他就在一旁計算輸贏,管理籌碼,做得分毫不差。唐玄宗越來越喜歡他,打算提拔他。楊釗乘機討好說,自己的名字「釗」字,是由「金」「刀」二字組成的,這「刀」字有些冒犯皇上,請求改個名字。玄宗一聽滿心歡喜,更認為楊釗對自己一片忠心,就讓他改名叫楊國忠。楊國忠到長安的第三年,玄宗提升他當了京兆尹、御史大夫(中央最高監察官),還兼了二十多個其他的重要職務。楊國忠當了高官,大權在握,就放肆地胡作非為起來。誰要是對他吹牛拍馬,跟他一條心,他就給誰好處;誰要是不附和他,不奉承他,他就排擠、打擊。有一年,關中地區接連發生了水災和旱災,大部分農作物都死了。消息傳來,唐玄宗也有些發愁。楊國忠卻叫人拔了些長得好的禾苗拿給玄宗看,他說:「雖說有些災害,可沒什麼關係,您看,這些莊稼不是都長得挺好嗎?」玄宗信以為真,再也不過問災情了。然後,楊國忠又反過來誣陷發生天災是京兆尹李峴(xiàn,這時候楊國忠已經不擔任京兆尹了)的責任,把李峴貶到外地去了。另外一個地方官說了點水災的真實情況,楊國忠就來個殺雞給猴看,問了這個官員的罪。這一來,朝廷上下,誰也不敢談論災害的事了。有一年,唐玄宗要發兵去侵掠西南邊境的南詔國(在今雲南省境內),楊國忠推薦自己的親信鮮於仲通擔任統帥,帶兵八萬去跟南詔打仗,結果唐軍犧牲了六萬人。楊國忠卻謊報軍情,把失敗說成戰勝,欺騙唐玄宗,還替鮮於仲通邀功請賞。接著,他又派了另一個將領統率七萬唐軍去征伐南詔,結果也吃了大敗仗。楊國忠又假傳捷報,說是打了大勝仗。就這樣,一次接一次地對南詔用兵,唐朝軍隊先後一共損失了將近二十萬人。對這種不義的戰爭,奸臣們都附和楊國忠,跟著他弄虛作假;正直的臣子十分氣憤,卻敢怒而不敢言。為戰爭出錢出力犧牲性命的老百姓,都怨聲載道。喜歡炫耀武功而又一直被蒙在鼓裡的唐玄宗,還真的以為唐軍打了許多勝仗呢。楊國忠還是個貪得無厭的財迷。他殘酷地剝削著老百姓,聚斂了成千累萬的巨額財產。他家裡光是用雙絲織成的細絹,就有三千萬匹。要是按當時全國人口均分,每人能分到半匹多呢。對楊國忠這樣的人,唐玄宗越來越寵愛和信任。天寶十一年(公元752年),李林甫一死,玄宗立即提升楊國忠當了宰相,還兼任四十多個其他的職務。由於出了一個楊貴妃,楊氏一家煊赫一時,真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當時,民間流傳著兩句歌謠:「生男勿喜女勿悲,君今看女作門楣。」封建社會本來是重男輕女的,這歌謠卻說,生了男孩子且莫喜歡,生了女孩子不用悲嘆,你們看,楊家不就是因為有了個女孩子,才門庭光大了嗎?個人主頁 |引用 |返回 |刪除 |回復No.2 討論:白居易《長恨歌》賞析[ 2008-7-31 9:53:00 | By: xinqi(遊客) ]年代:唐作者:元稹作品:連昌宮詞內容:連昌宮中滿宮竹,歲久無人森似束。又有牆頭千葉桃,風動落花紅蔌蔌。宮邊老翁為余泣,小年進食曾因入。上皇正在望仙樓,太真同憑闌干立。樓上樓前盡珠翠,炫轉熒煌照天地。歸來如夢復如痴,何暇備言宮裡事。初過寒食一百六,店舍無煙宮樹綠。夜半月高弦索鳴,賀老琵琶定場屋。力士傳呼覓念奴,念奴潛伴諸郎宿。須臾覓得又連催,特敕街中許然燭。春嬌滿眼睡紅綃,掠削雲鬟旋裝束。飛上九天歌一聲,二十五郎吹管逐。逡巡大遍涼州徹,色色龜茲轟錄續。李謨擫笛傍宮牆,偷得新翻數般曲。平明大駕發行宮,萬人歌舞塗路中。百官隊仗避岐薛,楊氏諸姨車鬥風。明年十月東都破,御路猶存祿山過。驅令供頓不敢藏,萬姓無聲淚潛墮。兩京定後六七年,卻尋家舍行宮前。莊園燒盡有枯井,行宮門閉樹宛然。爾後相傳六皇帝,不到離宮門久閉。往來年少說長安,玄武樓成花萼廢。去年敕使因斫竹,偶值門開暫相逐。荊榛櫛比塞池塘,狐兔驕痴緣樹木。舞榭欹傾基尚在,文窗窈窕紗猶綠。塵埋粉壁舊花鈿,烏啄風箏碎珠玉。上皇偏愛臨砌花,依然御榻臨階斜。蛇出燕巢盤斗栱,菌生香案正當衙。寢殿相連端正樓,太真梳洗樓上頭。晨光未出簾影黑,至今反掛珊瑚鉤。指似傍人因慟哭,卻出宮門淚相續。自從此後還閉門,夜夜狐狸上門屋。我聞此語心骨悲,太平誰致亂者誰。翁言野父何分別,耳聞眼見為君說。姚崇宋璟作相公,勸諫上皇言語切。燮理陰陽禾黍豐,調和中外無兵戎。長官清平太守好,揀選皆言由相公。開元之末姚宋死,朝廷漸漸由妃子。祿山宮裡養作兒,虢國門前鬧如市。弄權宰相不記名,依稀憶得楊與李。廟謨顛倒四海搖,五十年來作瘡痏。今皇神聖丞相明,詔書才下吳蜀平。官軍又取淮西賊,此賊亦除天下寧。年年耕種宮前道,今年不遣子孫耕。老翁此意深望幸,努力廟謀休用兵。個人主頁 |引用 |返回 |刪除 |回復No.3 討論:白居易《長恨歌》賞析[ 2008-7-31 9:55:00 | By: xinqi(遊客) ]詞牌名:好時光詞作者:李隆基寶髻便宜宮樣,蓮臉嫩,體紅香。眉黛不須張敞畫,天教入鬢長。莫倚傾國貌,嫁娶個,有情郎。彼此當年少,莫負好時光。[今譯]插戴珠寶的髮髻才是宮中流行的式樣,臉蛋像蓮花般的嬌嫩,肌膚粉紅散發著幽香。秀眉無須張敞來畫,天生象春山一樣入鬢長。不要依仗傾國傾城的美貌,應該嫁個有情有意的新郎。你我正值青春年少,莫要辜負了美好的時光!(二)詞牌名:阿那曲詞作者:楊玉環羅袖動香香不已,紅蕖裊裊秋煙里。輕雲嶺上乍搖風,嫩柳池塘初拂水。[今譯]長長舞動的羅袖飄香不已,宛如搖曳的紅蓮裊裊漂浮在秋煙里。就像嶺上祥雲舒捲乍起在清風之中,好似池塘邊上的嫩柳婆娑撫慰著碧水。個人主頁 |引用 |返回 |刪除 |回復No.4 討論:白居易《長恨歌》賞析[ 2008-7-31 9:56:00 | By: xinqi(遊客) ]清平調李白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台月下逢。一枝紅艷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檻桿。有關李白的這三首《清平調》,是李白在長安期間創作的流傳最廣、知名度最高的詩歌之一。據說在唐玄宗開元年間,宮中曾經在興慶池東面的沉香亭畔,栽種了不少名貴的牡丹,到了花開時節,紫紅,淺紅,全白,各色相間,煞是好看。一日,唐玄宗騎著心愛的照夜白馬,楊太真,即楊貴妃則乘了一乘小轎,一同前來賞花,同時帶著當時宮中最著名的樂師,即大名鼎鼎的李龜年。李龜年看到皇帝與楊玉環興趣盎然地在賞花,便令他那班梨園弟子拿出樂器,準備奏樂起舞為皇上與貴妃助興,唐玄宗卻說到:「賞名花,對愛妃,哪能還老聽這些陳詞舊曲呢?」於是急召翰林學士李白進宮,李白進得宮來,略一思索,便有了主意,很快下筆如飛,一揮而就,在金花箋上寫了三首《清平調》詩送上,唐玄宗看了十分滿意,當即便令梨園弟子奏起絲竹,李龜年展喉而歌,楊貴妃拿著玻璃七寶杯,倒上西涼州進貢的葡萄美酒,邊飲酒邊賞歌,不覺喜上眉梢,唐玄宗一見愈發興起,忍不住也親自吹起玉笛來助興,每到一首曲終之際,都要延長樂曲,重複演奏,盡興方止。楊貴妃飲罷美酒,聽完妙曲,遂款款下拜,向唐玄宗深表謝意。這段出自《楊太真外傳》的傳奇故事,也許有不少誇張、虛構的成份。但是不容置疑的是,雖然歷史上描寫皇帝身邊女子的詩歌數不勝數,但是要論起既能夠得到當事人的喜愛,又受到後人一致好評的卻不多,而其中最著名的恐怕非李白這三首《清平調》莫屬了。李白對於他這次突然被召入宮,所要寫的特定題材有著一種非同尋常的準確把握,即緊緊抓住了唐玄宗當時的特殊的心理,從「賞名花,對愛妃」這一特定的角度切入,從而一下子就使得全詩不論在立意謀篇上,還是在修辭手法上,都顯得遊刃有餘,又得心應手。不過,要在創作時事先想得如此周全完備,絕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首先,這要得益於李白與生俱來的那種「視同儔為草芥,戲萬乘(sheng 音剩)若僚友的」氣質。清人趙翼說得好:「揮灑萬乘之前,無異長安市上醉眠時,此何如氣也」(《原詩》)。李白本來是帶了一腔的抱負奉召來到西京長安的,「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南陵別兒童入京》)。他本來以為這次到了首都就可以實現他「使寰區大定,海縣清一」的偉大政治理想,可是萬萬沒想到的是,唐玄宗只不過把他當做了太平盛世的一種點綴而已,所以對於這種強加的御用文人的角色,李白的內心感到非常痛苦與失落。杜甫曾在《飲中八仙歌》一詩中活靈活現地描繪了李白醉卧長安的放浪生活:「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李白以他極為特殊的「待召翰林」的身份,再加上他天生的傲骨,所以哪怕是在皇帝與貴妃面前,也從來都是自在從容、不卑不亢的,唯其能夠如此,才不會在這種事先毫無準備,突如其來,又只能寫好不能寫壞的即時創作前忙了手腳,亂了方寸。因為此時皇帝的興緻正高,貴妃娘娘也在一旁翹首等待,換了別人,恐怕也只有寫出一般的應景文字而交差而已。所以說從容構思,立意獨到,坐等可待,文思敏捷,正是《清平調》詩最主要的,也是常人望塵莫及的難能可貴之處。這組詩一共寫了三首,其中第一首最為出色,「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台月下逢。」而這其中最令人拍案叫絕的又是一開始的「雲想衣裳花想容」,所有立意、構思都是從這一句實際逐漸展開的。句中兩個「想」字,化實為虛,虛實結合,把唐玄宗此時最為得意的「名花」與「愛妃」非常巧妙地聯繫起來,天上那多姿的彩雲,猶如貴妃翩翩的霓裳(chang 音常),而眼前嬌艷無比的牡丹,恰似貴妃的花容月貌,盛開的牡丹和美艷的妃子,正所謂是「國色天香」,就這樣被李白輕而易舉地用短短的七個字,一行詩天衣無縫地聯繫在一起,真是遐想聯翩,妙不可言。既然第一句是一筆兩到,以花喻人,那麼接下來的詩句自然也就筆筆是花,又句句寫人了,「春風拂檻露華濃」,可是哪個又能分得清,在明媚的春風中,亭檻下,那風華正茂、光采照人、洋溢著無窮生命魅力與展示造物絕妙手筆,又使唐玄宗心馳神往的到底是迎風怒放的牡丹?還是儀態萬方的美人?抑或是兩者相得益彰,互相媲美?這可真是集良辰美景、賞心樂事於一時一處呀。難怪唐玄宗會說「賞名花,對愛妃,哪裡還能老聽陳詞舊曲呢!」而我們也就不難想像,這種含而不露、將花擬人的手法在那種特定的場合所能收到的事半功倍的藝術效果了。試想這種詩如果不是像李白這樣寫,而分別直接描繪牡丹的嬌艷和楊玉環的美貌,哪怕再寫得長篇累牘,惟妙惟肖,和這首詩比起來恐怕都會落得畫蛇添足、吃力不討好的下場的。接下來的兩句,作者已是欲罷不能,索性乾脆放開筆墨,一氣呵成:「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台月下逢。」仍然是比喻手法,只不過從眼前實際的景物移開,轉換成天上仙境,群玉山,是西天王母娘娘所居之處,據說山上多產美玉,因以為名;而瑤台,傳說在昆崙山上,也是王母娘娘的仙宮。若非,會向,均為當時口語,和如今口語中「如果不是」和「應該就在」的意思差不多,也就是說,(這樣美若天仙的女子)如果不是在群玉山中見到,也只應該在瑤台仙境碰上。言外之意,這種難得的盛事,即「賞名花,對愛妃」所帶來的極大的感觀享受與心靈美感,豈是一般的俗人所能想像的?這就不僅僅是在讚美楊玉環驚人的美艷了,而且也分明是在說唐玄宗身為大唐一代的太平天子,既然使得眼前這人面與花光渾融一體,讓其同蒙恩澤和雨露,而使其煥發出生命的美好與韻味,自然理所當然地應該享有和獨佔這一切!並且還不露痕迹地表達了自己能夠有機會參與這種盛事,在內心由衷地感到榮幸。所有這一切意思,包括對貴妃美貌的驚嘆,對唐玄宗功德的稱頌,以及對自己身逢盛事的慶幸,在詩文中絕對沒有一個字的正面提及,卻無一遺漏地、恰到好處地表達得淋漓盡致,而這隻在短短四句二十八個字中,除了從容鎮靜,大氣包舉的天上謫仙,地上詩仙李太白,誰能有這樣的本事?誰會有如此的手筆?名花、美眷、賢君、詩仙,這一次興慶宮中沉香亭畔可真稱得上是「天下四絕」,當然當時在場的還有歷史上最著名的宮廷音樂家李龜年和他的那班梨園弟子,不過在這四美並集的場合,他們註定只能是扮演陪襯的角色了。第一首詩寫得如此得體,圓滿,以下的二首就很容易落筆了。第二首是「一枝紅艷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首句不但描繪出牡丹的艷麗色彩,而且用「露凝香」三個字進一步刻划出它的神韻,仔細體會,似乎比上一首的「露華濃」更顯得含蓄內在。我們知道,再好的花,也都有一個由含苞到怒放到衰敗的過程,而「露凝香」則正是她生命中最燦爛的階段,所以也就越發叫人疼愛與珍惜。如此花中極品,人中尤物,比起傳說中那每每叫人浮想聯翩卻又可望而不可及的「巫山雲雨」要強過百倍了。這是用的楚襄王的故事,據宋玉《高唐賦》所描寫,楚襄王與宋玉同游於雲夢之台,遠望高唐之觀,只見上面雲氣蒸騰,須臾萬變。楚襄王就問宋玉,「此何氣也。」宋玉答到:「所謂朝雲也。昔者先王嘗游高唐,怠而晝寢,夢見一婦人曰:『妾,巫山之女也。為高唐之客。聞君游高唐,願薦枕席。』王因幸之。婦人臨去時,告辭說,『妾在巫山之陽,旦為行雲,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台之下。』」楚襄王聽了不覺心思神往,但到頭來,所謂的巫山雲雨,不過畢竟是虛無飄渺、枉斷愁腸而已。的確,楚王夢中的神女,哪裡及得上唐玄宗眼前的國色天香,看得見摸得著,比比古人,看看眼前,於願已足,夫復何求!緊接著,李白又用了一個與巫山雲雨同樣使人艷羨不已的掌故,漢成帝宮中的趙飛燕,可稱得上是絕代佳人了吧,據說她身輕如燕,能夠站在由人托著的盤子中跳舞。不過,她的美貌還得依靠濃妝淡抹,方敢面君,哪裡比得了楊玉環不施粉黛,便花容月貌的「天生麗質」呢!這第二首詩著重從傳說與歷史兩方面,抑古尊今,令人信服地說明楊玉環真乃是天下絕色,而唐玄宗當然也就是天下最有福的天子嘍。第三首詩是這組詩的最後一首,自然要下一番布局安排乃至點題的功夫,於是從仙境回到了眼前的現實,「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李白在這裡不再借用比喻、傳說、神話等手法,而是直接放筆直書,牡丹乃國色天香花,玉環是傾城傾國貌,詩歌直到這裡才下筆點題,引出楊玉環,但仍用「兩相歡」將其與盛開的牡丹相提並論,因為沒有牡丹的盛開,也就沒有今日的歡聚。而「帶笑看」三字又將唐玄宗融入其中,使得名花美女與君王三者合一,渾然無間,缺一不可。誰都明白,如果沒有君王的關愛與恩澤,花草也罷,花容也罷,哪來如此的風光和體面?「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闌干。」春風一詞歷來可以用作君王的代名詞,所以這裡又是一個雙關語。沉香亭在興慶宮的龍池東面。這一句是說君王哪怕心中再有多大的煩惱,只要和貴妃一起來到這沉香亭畔的牡丹園中,也會被化解得無影無蹤了。人倚闌干,花在闌外,春風拂來,絲竹入耳,何其風流蘊藉,令人艷羨呀。古人對李白的這三首《清平調》好評如潮,稱其為「語語濃艷,字字葩流」(周《唐詩選脈會通》),清人沈德潛也說:(《清平調》)「三章合花與人言之,風流旖旎,絕世丰神。」(《唐詩別裁》)都不是溢美之詞,三首詩,時而寫花,時而寫人,言在此而意在彼,語似淺而寓意深,無怪乎深受唐玄宗和楊貴妃的喜愛。文/田南池個人主頁 |引用 |返回 |刪除 |回復No.5 討論:白居易《長恨歌》賞析[ 2008-7-31 9:57:00 | By: xinqi(遊客) ]楊貴妃,名玉環,華陰人,後隨家遷至永樂縣(今山西芮城)。自小習音律,善歌舞,姿色超群。她原為玄宗第18子壽王之妃,後經大臣推薦,唐玄宗見她有傾城傾國之色,後招入宮做女官,天寶四年封為貴妃,從此楊門一族權貴顯赫。天寶十五年安祿山起兵造反,沉迷於酒色歌舞之中的唐玄宗倉皇南逃。途經馬嵬坡,大將玄禮和部下認為楊家禍國殃民,怒殺楊國忠,迫使玄宗賜楊玉環自縊。貴妃死時,年38歲。楊貴妃是中國古代四大美人之一,她的逸聞趣事引起文人墨客諸多感慨。晚唐詩人羅隱在平亂返長安途徑馬嵬坡時作詩:「馬嵬楊柳綠依依,又見鸞輿幸蜀歸。泉下阿環應有語,這回休更罪楊妃。」清人趙長令有詩云:「不信曲江信祿山,漁陽鼙鼓震親關;禍端自是君王起,傾國何須怨玉環。」.歷史上咱們的《唐書》上記載的,說是六月十三號,當然這指的是陰曆了,天寶十五年六月十三號,天剛剛亮的時候,因為安祿山造反,潼關已經破了,皇帝攜同嬪妃,包括楊貴妃和他的皇子皇孫,包括六軍代表陳玄禮,帶領他這個大軍一塊出了長安的延秋門向西跑了。往西是哪兒呢?就是咸陽,去過西安的同志可能都知道,咸陽離西安是非常近的,現在要是走的話,大概汽車二十多分鐘就能到咸陽,咸陽和西安兩個城市現在已經慢慢接起來了,很難分清楚了。但是在當時,四十里路,這一行人走了半天,到中午的時候到咸陽了,本來是想叫咸陽縣的縣令接待他們,但是咸陽縣的縣令一聽那邊造反了,嚇的比誰都跑得快,跑沒影了。同時皇帝悄悄跑出長安城,誰都不敢告訴,因為皇帝逃跑這是一件非常不道德的事情,所以到百官上朝的時候,發現皇上怎麼不見了,才知道皇上跑了,於是長安城裡大亂,搶店鋪、放火、打家劫舍,於是都出來了。那麼在這種情況下,唐玄宗到了咸陽連吃飯都吃不上了,當時記載的是什麼?高力士從街上買了一點帶芝麻的蒸餅給皇上吃,士兵也要飯吃,這實際上是一個契機,是造反的一個最直接的由頭。那麼真正操縱造反的是太子,他是想篡奪皇位的,於是殺了楊國忠,也殺了楊貴妃的姊妹,包括楊國忠的兒子。楊國忠的媳婦逃出這個是非之地,據說是走到寶雞也不知道走到漢中,到底還是被殺了。於是呢,殺了以後,陳玄禮就作為代表跟皇上接觸,要求處死楊貴妃,為什麼處死楊貴妃?因為士兵把楊家全家都殺完了,貴妃還在皇帝身邊,你這個士兵心裡不安,這是一個禍害。儘管她說是不問朝政,但是你畢竟對我們是一種威脅,於是要求處死楊貴妃,否則的話,不走。在這種情況下,唐玄宗是忍痛割愛,殺吧。那麼對於這段日本藍皮的書上是怎麼記載的呢?它是這麼寫的:「高力士將貴妃從寢室中叫出,於廟堂前樹下縊死,著六軍代表陳玄禮驗看,確認貴妃已死。」這個記錄好像和我們的記錄沒有太大的出入,有人分析說,陳玄禮強迫皇帝處死了楊貴妃,這件事情實在有損於皇帝的尊嚴,一個皇上讓把媳婦殺了你就殺呀,這臉面上確實是有損於臉面,那麼呢,陳玄禮這件事情是犯上,大不敬。他也非常明白,自己做的這件事情是違背皇帝意願的,皇帝是非常不高興的,所以他心裡也非常膽怯,咱們的史書上也有這樣的記載,說「四軍將士聞楊貴妃死訊,即歡呼,陳玄禮免甲胄而拜。」他把自己軍裝內的甲胄脫了,脫了幹嘛,請罪呀!把皇上的媳婦殺了,請罪了。那麼在這種情況下,說明了他就沒有驗看楊貴妃的遺體,在這種情況下,還能驗看楊貴妃遺體,已經大不敬了,還要去看娘娘的屍體,他敢嗎?他不敢,而且縊死楊貴妃執行的是誰執行的呢?實際上是內侍把她勒死的,那麼縊死楊貴妃,在逃亡的過程中根本就不可能找到專門縊死人的專家吧,就讓內侍把人給勒死了,勒死一個人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不是說人一勒就死了。更何況這個內侍們稍稍有意,甚至是無意,都可以致死楊貴妃氣絕而未斃命。軍隊皇帝都走了,這個楊貴妃慢慢的復甦,但是她就是復甦了,也沒必要再勒一遍,沒必要了,這個事情已經平息了,都解決了,她活了,那就活了吧。楊貴妃醒來的時候,周圍只有處理她殯葬的內侍和宮女了,是這麼分析的,有人分析楊貴妃沒有死之所以留下來,原因有四點,第一點:是說據說楊貴妃待人非常寬厚,所謂的禍水也是一個厚道人,在宮裡邊可能也不得罪人,這個大家對她是非常有感情的。第二點:在逃難的過程中,調節唐玄宗和軍隊和各面關係的這是誰呀,是他的兒子叫壽王李瑁,李瑁是何許人,李瑁是楊貴妃的前夫,唐玄宗看上兒子的媳婦,於是將兒媳婦據為己有,李瑁也獻出他的愛妻,那麼愛妻遇到這樣的事情以後,你說他能不幫一把嗎,他肯定要幫一把。第三個理由:高力士幫助。高力士和楊貴妃的關係更不必說,這個高力士設計楊貴妃先當女道士,再改嫁唐玄宗,這都是他設計的,他不可能把她再勒死。最後一點:楊貴妃的侄子幫助,她的侄子叫楊暄。她有幾個侄子,其他幾個侄子都在被士兵殺死了,只有這個楊暄在當時是沒死,楊暄是什麼人呢,楊暄是駙馬,楊國忠的兒子,是萬春公主的丈夫,官居鴻臚卿。鴻臚卿的官是個什麼官,是外交部長,這位唐朝的外交部長,和那些遣唐使們的情誼是非常深厚的,在隨行的隊伍當中,大家記得不,還有遣唐使呢,外交部長的姑姑出了這樣的事,那麼這些危難之中遣唐使們相助也是情理當中的事情。那麼楊貴妃到日本必須藉助船,怎麼到了海邊?這就給我們提供了一個楊貴妃不死的話,她走的是什麼樣的道路?俞平國先生在解釋《長恨歌》的時候也提出了貴妃不死的說法,楊貴妃逃亡只有一條道路,到陝西周至,到周至怎麼走,她不可能追隨著唐玄宗走寶雞走汾州到劍閣,到四川,她不能這麼走。跟著皇上後邊走,那危險太大。但是她也不可能在退回來回到長安去,那長安是一片混亂,她所走的道路只有一條,就是周至的儻駱道。儻駱道從周至縣的駱口驛,現在叫駱口村,進山,穿越秦嶺,從陝西洋縣穿出來。她是從這樣的這麼一條蜀道,這條蜀道修建的最早,最近便,所有的蜀道都是在山谷裡邊穿來繞去,沿著河谷,但是這個儻駱道它是遇山翻山,遇水過河,直上直下,今天從漢中飛往西安的飛機航線還是沿著儻駱道飛,大家就可以想見這是一條什麼樣的道路,它是最險峻的最近的一條道路,這條道路我從八十年代一直到2000年大概前後走了六次,把它給考察了一遍,因為它荒廢得最早,所以保留得最完好,沿途有各式各樣的石刻。所以就是說,楊貴妃她是有可能沿著這條儻駱道從駱驛口進來,洋縣出去,沿著漢江南下,然後到長江,再往南到海邊。當然這只是一種說法,中國的正史和日本的文字記錄完全不同,誰是誰非我們姑且不去評判,歷史給我們留下了這樣一個故事,楊貴妃看不見的美麗,和馬嵬坡以後的這種讓我們抓不住的虛幻,這是藝術的張力,這給了文學藝術發展擴張的一個餘地,所以,歷史上自從天寶軼事以後,不管是詩歌,還是傳,在馬嵬坡的楊貴妃墓留下了歷代文人墨客的詩篇,還有一些戲劇《長生殿》、《大唐貴妃》、《唐明皇》等等之類的這些藝術上的東西,是非常多的,這是老祖先給我們留下的一筆財富,我們說楊貴妃從霓裳羽衣舞,到宛轉娥眉馬前死,一直到油谷町里望家鄉,這是一個故事,可是在故事的背後,它的內涵是太豐富了。楊貴妃抓不住,這種撲朔迷離,或許正是楊貴妃的本意!個人主頁 |引用 |返回 |刪除 |回復No.6 討論:白居易《長恨歌》賞析[ 2008-7-31 10:01:00 | By: xinqi(遊客) ]楊玉環之死楊玉環之死個人主頁 |引用 |返回 |刪除 |回復No.7 討論:白居易《長恨歌》賞析[ 2008-7-31 10:02:00 | By: xinqi(遊客) ]馬嵬坡鄭畋玄宗回馬楊妃死,雲雨難忘日月新。終是聖明天子事,景陽宮井又何人。玄宗回馬楊妃死,雲雨難忘日月新。終是聖明天子事,景陽宮井又何人。楊妃死後玄宗鑾駕又回帝京,夫妻難忘思念之情與日俱增。馬嵬賜死雖非情願終屬聖明,景陽宮井陳後主又是什麼人?這是一首詠史詩。天寶十五年(756)六月,安史亂軍攻陷潼關,長安危及,玄宗倉皇逃蜀,道經馬嵬坡,六軍駐馬嘩變。殺奸相楊國忠,逼玄宗賜死貴妃。即為馬嵬事變。詩的首兩句寫玄宗「回馬長安」時,楊妃死已多時,意謂「重返」長安是以楊妃的死換來的。儘管山河依舊,然而卻難忘懷「雲雨」之情。「雲雨難忘」 與「日月新」對舉,表達玄宗欣喜與長恨兼有的複雜心理。後兩句以南朝陳後主偕寵妃張麗華、孔貴嬪躲在景陽宮的井中,終為隋兵所虜的事,對比唐玄宗馬嵬坡賜楊貴妃自縊的舉動,抑揚分明。詩對玄宗有體諒,也有婉諷。玄宗的舉動雖勝陳後主,但所勝實在無幾。個人主頁 |引用 |返回 |刪除 |回復No.8 討論:白居易《長恨歌》賞析[ 2008-7-31 10:05:00 | By: xinqi(遊客) ]華清池(Huaqing Hot Spring)位於西安東約30公里的臨潼驪山腳下北麓,是中國著名的溫泉勝地,溫泉水與日月同流不盈,不虛。每天都有很多遊人在這裡洗溫泉澡。據歷史記載,這裡的溫泉大約發現在3000年前的西周時代。漢代曾在這裡建造帝王貴族的行宮別墅。唐代建有富麗堂皇的「華清宮」。「華清池」由此得名。經歷代戰爭,原來的建築都已毀塌。現在的建築都是按照歷史記載的布局於1959年重建的。自古以來,華清池為遊覽勝地。華清池溫泉共有4處泉源,在一石券洞內,現有的圓形水池,半徑約1米,水清見底,蒸汽徐升,腳下暗道潺潺有聲,溫泉出水量每小時達112噸,水無色透明,水溫常年穩定在43度左右。四處水源眼中的一處發現於西周公元前十一世紀——前771年時代,其中三處是解放後開發的。總流量每小時為100多噸,水溫43℃。水內含多種礦物質和有機物質,有石灰、碳酸鈉、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鋁、氧化鈉、硫磺、硫酸鈉等多種礦物質。驪山溫泉、千古涌流,不贏不虛。溫泉水不僅適於洗澡淋浴,同時對關節炎、皮膚病等都有一定的療效。浴池建築面積約3000平方米,華清池有各類浴池一百多間,一次可容納近400人洗浴。這裡作為古代帝王的離宮和遊覽地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周,秦,漢,隋,唐等歷代帝王都在這裡修建過行宮別苑,以資游幸。冬天溫泉噴水,在寒冷的空氣中,水汽凝成無數個美麗的霜蝶,故名飛霜殿。相傳西周的周幽王曾在這裡建離官。秦、漢、隋各代先後重加修建,到了唐代又數次增建。名曰湯泉宮,後改名溫泉宮。到了唐玄宗時又大興土木,治湯井為池,環山列宮殿,此時才稱華清宮。因宮在溫泉上面,所以也稱華清池。唐代華清池是帝王妃嬪游宴的行宮,每年十月到此,年終返回。唐天寶六年(747)擴建後,唐朝第七個皇帝玄宗每年攜帶楊貴妃到此過冬沐浴在此賞景。據記載,唐玄宗從開元二年(714年)到天寶十四年(755年)的41年時間裡,先後來此達36次之多。飛霜殿原是唐玄宗(685一762)和楊貴妃的卧室。白居易《長恨歌》就寫道:「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華清池大門上方有郭沫若書寫的「華清池」匾額。進了大門就見兩株高大的雪松昂然挺立,兩座宮殿式建築的浴池左右對稱,往後是新浴池,由新浴池往右行,穿過龍牆便是九龍湖,湖面平如明鏡,亭台倒影, 垂柳拂岸,湖東岸是宜春殿,北岸是飛霜殿為主體建築,沉香殿和宜春 殿東西相對,西岸是九曲迴廊。由北向南過龍石舫,再經晨旭亭、九龍橋、晚霞亭,便到了仿唐「貴妃池」建築群。「蓮花湯」池形如石蓮花,供皇帝沐浴;「海棠湯」池形如海棠,供貴妃享用;「尚食湯」是供大臣們沐浴之處;「星辰湯」傳說原址上面及四周無遮物,沐浴可見天上星辰,故名。在星辰湯後面還有溫泉古源。出了貴妃池向前行便進望湖樓,先見荷花池然後經飛霞閣,傳說此閣是貴妃浴後觀景及涼發之處。 現在的九龍湯是唐玄宗洗浴的池名, 貴妃池是楊貴妃沐浴的地方。接著來到五間亭,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西安事變」也發生在這裡。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發生時蔣介石曾在此居住過。後面驪山的半腰間虎斑石處還有一座「兵諫亭」,高4米,寬2.5米,水泥鋼筋結構,兵諫亭匾額是用貴重的藍田玉製成。走出望湖樓,向右可沿著一條磚砌的台階上行,直登蒼翠蔥綠、美如錦繡的驪山遊覽。經近年來考古發掘,在唐華清宮保護範圍內發現了唐梨園遺址,清理出「蓮花湯」(御湯)、「海棠湯」(貴妃池)等五處皇家湯池遺址及大量建築材料。同時在唐、漢文化層下發現了新石器時代的夾砂泥質陶片,為研究華清池的歷史提供了珍貴的實物依據。1936年12月12日,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就發生在這裡,這次事件直接引起了第二次國共合作,是中國抗戰史上重要的轉折點。「西安事變」的遺址在華清池風景區,內有五間廳和兵諫亭等。今天的華清池,名山勝水更顯奇葩,自然景區一分為三,:東部為沐浴場所,設有尚食湯,少陽湯,長湯,衝浪浴等高檔保健沐浴場所,西部為園林遊覽區,主體建築飛霜殿殿宇軒昂,宜春殿左右相稱。園林南部為文物保護區,千古流芳的驪山溫泉就在於此。近年來,為了適應旅遊形勢的發展,華清池內又新添了中外書法碑林、梨園及其它藝術展館。構成了集旅遊、文物、園林、沐浴、娛樂、餐飲、為一體的綜合性文物遊覽場所。堪稱北方皇家園林之典範。2007年5月8日,西安市華清池景區經國家旅遊局正式批准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個人主頁 |引用 |返回 |刪除 |回復No.9 討論:白居易《長恨歌》賞析[ 2008-7-31 10:12:00 | By: xinqi(遊客) ]名家名劇 之 《長生殿》《長生殿》 傳奇劇本。清初洪昇作。歷十餘年始成,曾三易其稿,初《沉香亭》,繼改稱《舞霓裳》,三稿始定今名。有稗畦草堂本、文瑞樓刊本、《暖紅室匯刻傳奇》本等流傳。寫唐明皇李隆基寵幸楊貴妃,任其兄楊國忠為相,政治日趨腐敗。安祿山攻長安,明皇倉皇出走,至馬嵬坡,將土嘩變,殺楊國忠,楊妃自縊。後半部寫明皇對楊妃懷念不已,並以神話形式寫他們二入在天上相會。劇本從多方面反映社會矛盾。將百姓的困苦和宮廷的奢華生活作了對比,愛憎分明。清宮內廷嘗演此劇,北京的聚和班、內聚班等班社都以演此劇而聞名。二百餘年來,崑劇經常演出的有《定情賜盒》、《密誓》、《驚變》、《埋玉》、《聞鈴》、《哭像》等單出。劇寫唐明皇與楊貴妃的愛情故事。共五十齣。有稗畦草堂原刊本,及1958年人民文學出版社排印的徐朔方校注本(1983年新版)。劇情是:唐明皇繼位以來,勵精圖治,國勢強盛,但他卻從此寄情聲色,下旨選美。因發現宮女楊玉環才貌出眾,於是冊封為貴妃,兩人對天盟誓,並以金釵鈿盒為定情之物。楊玉環自冊封為貴妃,榮耀及於一門,其兄弟姊妹俱有封賞。這年春日,唐明皇與楊貴妃游幸曲江,秦、虢、韓三國夫人隨駕,唐明皇因愛虢國夫人不施鉛華的淡雅之美,特命她到望春宮陪宴並留宿。楊貴妃知悉後,醋性大發,言語間觸怒了明皇,明皇一怒之下,命高力士將她送歸相府。此後,唐明皇坐立不安,後悔不已。高力土將此情景報與貴妃。楊貴妃遂剪下一縷青絲,托他獻給明皇,明皇見發思情,命高力士連夜迎接回宮,兩人和好如初。失機邊將安祿山按律當斬,卻因賄賂楊國忠,不但免於一死,反而升了官,從此驕橫於朝廷,唐明皇失策竟將他調任范陽節度使。安祿山一到范陽,招兵買馬,妄圖進兵中原,奪取天下。此時,唐明皇還沉湎在聲色之中。楊貴妃新譜《霓裳羽衣曲》壓倒梅妃《驚鴻舞》。自此,三千寵愛,集於一身。唐明皇為她,不惜勞民傷財,從海南運來荔枝。安祿山反叛,唐軍節節敗退。唐明皇奔逃蜀中避難,在馬嵬坡,軍士嘩變,殺楊國忠,更逼楊妃。唐明皇無奈,被迫賜楊妃自盡。自此心灰意冷,傳位於太子,自己當了太上皇。後大將郭子儀奉旨征討,大敗安祿山,收復長安。唐明皇以太上皇身份自蜀中歸來,仍是日夜思念楊妃。有一天做了一場惡夢後,訪得異人為楊玉環招魂。臨邛道士楊通幽奉旨作法,找到楊玉環幽魂。八月十五夜,楊通幽引太上皇魂魄來到月宮與楊玉環相會。玉帝傳旨,讓二人居忉利天宮,永為夫婦。《定情賜盒》,原本第二出《定情》,演出本後半場自[綿搭絮]以下的戲碼稱為《賜盒》。唐明皇時,國勢強盛,遂不免寄情聲色。偶見宮女楊玉環才貌雙全,就冊封為貴妃,在金殿上舉行冊封典禮。楊玉環盛裝之下,嬌艷無比。唐明皇走下金階,端詳妃子的花容月貌。他從袖中取出金釵鈿盒,賜於楊玉環作定情之物。《春睡》,原本第四齣。楊玉環受封后,其兄楊國忠即升為右相,二位姐姐被冊封為秦國夫人、虢國大人、韓國夫人,一門榮寵,達到極點。這一天春田,楊貴妃梳妝後復又睡下,唐明皇來到後宮,欣賞她的嬌懶之態,帶她到前殿消遣。適逢楊國忠入奏安祿山之事,唐明皇聽信國舅之言,免了安的死罪,並授職留京。《酒樓》,原本第十齣《疑讖》。長安東西市之間的新豐大酒樓上,來京待命的武舉人郭子儀靠窗自斟自飲,眼見外戚專寵,胡將安祿山得到重用,又見牆壁上術士李遐周所題讖詩,不免憂心忡忡。《聞樂》,原本第十一出。廣寒宮主嫦娥,吩咐引楊玉環之魂魄前來月宮,聽取《霓裳羽衣》仙樂。曲終之後,仍將楊妃送歸。《制譜》,原本第十二出。楊妃回憶夢中在月宮中聽來的仙樂,譜制《霓裳羽衣》新曲。唐明皇是音樂行家,一聽就知是千古奇章,即命梨園弟子練習演奏。《權哄》,原本第十二出。安祿山加官進爵後,驕橫跋扈,連楊國忠也不放在眼裡,每每出言頂撞,在萬歲爺面前互相攻訐。唐明皇見將相不和,難以同朝共事,特命安祿山為范陽節度使,剋期赴鎮。楊國忠去了心頭患,卻又擔心安祿山造反。《偷曲》,原本第十四齣。樂師李龜年率領梨園弟子排練楊妃譜制的《霓裳》新曲,笛師李暮於月明之夜,偷聽新曲,並以笛聲相和,領會曲中妙境,陶醉不已,直到曲終人散,方才離去。《進果》,原本第十五齣。唐明皇見楊妃喜吃鮮荔枝,便下令涪州、海南兩地派專人進貢,路上不得超過七日。為此,驛使們晝夜兼程,累死馬匹,踏壞莊稼行人。《舞盤》,原本第十六齣。唐明皇與妃子避暑驪山,恰逢楊妃生日。因命設宴長生殿稱慶。席中,百官進賀,奏起《霓裳》新曲,楊妃於翠盤中翩翩起舞,好比天仙,唐明皇大為高興,親自把盞,盛讚楊妃。《合圍》,原本第十七出。安祿山一到范陽,即招兵買馬,籠絡蕃將,妄圖進兵中原,奪取李唐天下。這天在圍場射獵,炫耀軍威。《夜怨》,原本第十八出。楊妃因聖上夜不回宮,心底生怨,打發永新、念奴去打聽,知悉皇上贈一度冷落的梅妃以珍珠,井與梅妃睡在翠華西閣,不由怨怒辛酸之極。《絮閣》,原本第十九出。楊妃得知聖上幸臨梅妃,拂曉趕來,高力士正在閣門外望風,見楊妃來到,立即向唐明皇報警,唐明皇驚惶失措,命梅妃從夾道中出閣。楊妃拾得梅妃遺下的翠鈿,撒嬌使性,賭氣將金釵鈿盒交還明皇,並要求出宮。唐明皇陪笑臉,說好話,承認過錯,才平息了這場風波。《偵報》,原本第二十齣。靈武太守郭子儀派人探得安祿山收買前來監督的太監,蒙蔽朝廷,勾結蕃將,假借獻馬之名強行搶劫等事,反狀已露,心中甚為幽憤。《窺浴》,原本第二十一出。驪山華清池溫泉里,萬歲爺和楊娘娘同浴,宮女們偷窺其萬種風情,感嘆不已。《密誓》,原本第二十二出。牛郎織女於七月七日乞巧節渡河相見。唐宮中,楊妃在長生殿上乞巧。唐明皇來到,遂與楊妃一起,面對天上的牛郎織女星,焚香設誓:「願世世生生,共為夫婦。」《陷關》,原本第二十三出。安祿山以清君側為名,起兵進犯。潼關老將哥舒翰宣告投降。潼關淪陷,京師告急。《驚變》(《小宴驚變》),原本第二十四齣,演出本前半場自[粉蝶兒]至[撲燈蛾]的戲碼稱為《小宴》,後半場稱為《驚變》。唐明皇和楊貴妃在御園中盡情遊樂,楊妃醉酒。此時突然傳來安祿山叛變、哥舒翰投降的消息,唐明皇大驚失色,急擬離宮出奔。一般連演《埋玉》。《埋玉》,原本第二十五齣。一支由右龍武將軍陳玄禮指揮的護駕軍隊來到馬嵬坡,突然嘩變,以「私通土蕃」的罪名殺了奸相楊國忠,接著逼駕,要求賜死楊妃。高力士見局面難以挽回,也勸萬歲割愛。楊妃知大勢已去,也自求請死。唐明皇無奈,賜以白綾,讓貴妃自盡,埋在馬嵬坡。京劇有《馬嵬坡》(一名《哭楊妃》,汪笑儂編),題材均與此相同。《罵賊》,原本第二十八出。安祿山稱帝,國號大燕,定都洛陽。一日,他在凝碧池中大宴臣僚。席間,樂工雷海清當殿痛哭,大罵安祿山恩將仇報,罪惡滔天,並將手中琵琶向安祿山擲去。可惜未中,遂被亂刀砍死。《聞鈴》,原本第二十九出。唐明皇一路上見雲山重疊,孤雁哀鳴,觸景生情,悔痛萬分。在劍閣避雨時,雨打樹葉,風吹檐鈴,更使他心情凄然,悲痛腸斷。《迎像哭像》,原本第三十二出《哭像》,演出本前半場自[端正好]至[幺篇]的戲碼稱為《迎像》,後半場稱為《哭像》。唐明皇到了成都,日夜思念妃子,特選高手匠人,將香檀雕成妃子像,迎進宮來,送入廟中,唐明皇對像傷情,痛哭悔恨,竟至雕像也流下了淚。《神訴》,原本第三十三出。天孫織女俯視塵衰,見馬嵬驛地界一道怨氣直衝霄漢,喚來土地詢問,知道了楊玉環的怨情。於是織女立意保奏天廷,令楊玉環復歸仙位。《彈詞》,原本第三十八出。當年梨園教習李龜年流落江南,彈唱天寶遺事,慷慨悲涼,聞者唏噓。恰逢當年宮牆外偷曲的李暮前去聽彈詞,二人敘談,更加感慨萬端。《見月》,原本第四十一出。唐明皇以太上皇身份自蜀中歸來,路經扶風,夜宿鳳儀宮,明月當空,想起前情,又念及妃子骨冷荒丘,甚是傷感。《雨夢》,原本第四十五齣。唐明皇回到長安,面對一庭苦雨,朦朧入睡。忽見內侍來說,楊娘娘有請,唐明皇欣然前往。半路上忽遇陳玄禮阻攔,唐明皇勃然大怒,命內侍將他砍了。隨後來到驛亭,卻是一片空曠,人影全無。—會兒又變成曲江池頭,一片大水,水中湧出一豬首龍身的怪物向唐明皇撲來。唐明皇驚叫,原來是一場惡夢。夢醒後,唐明皇命遍訪異人,要為楊玉環招魂。《覓魂》,原本第四十六齣。臨邛道士楊通幽奉旨作法,上天入地,遍訪楊玉環幽魂。經人指點,得悉楊玉環居住在蓬萊仙境,遂踏雲去尋。《重圃》,原本第五十齣。八月十五之夜,楊通幽引太上皇魂魄來到月宮,與楊玉環相會。兩人執手相看淚服,盡訴相思。此時玉帝傳旨,敕諭唐皇李隆基與楊玉環居忉利天宮,永為夫婦,於是天宮奏起《霓裳羽衣曲》,團圓終場。
推薦閱讀:
※渭川田家原文、翻譯及賞析
※宋詞精選詩詞(原文 譯文 賞析)2
※古典詩文名篇詩意賞析-登飛來峰
※美文賞析之十六:西雅圖宣言(印第安索瓜米西族酋長
※《春夜喜雨》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