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從「城市群」到世界級灣區

隨著香港回歸20周年紀念日到來,坐標珠三角,可以與紐約灣區、舊金山灣區以及東京灣區世界三大灣區相媲美的粵港澳大灣區藍圖已基本繪就。

這個由廣州、佛山、肇慶、深圳、東莞、惠州、珠海、中山、江門9市和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構成的粵港澳大灣區,是國家建設世界級城市群和參與全球競爭的重要空間載體,未來將成為世界第四大灣區,並在以「一帶一路」為代表的國際貿易新秩序中,引領全球經濟發展。

承載了新的使命,粵港澳大灣區將從「世界工廠」向「灣區經濟」轉變。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院長樊綱近日表示,未來,大灣區將面對兩大轉型,一是從單一的城市向城市群轉型;二是從原來的以香港為代表的金融中心,以及服務業中心、製造業中心,向科技中心轉型。

從「城市群」到「大灣區」

6月29日,廣東省發改委副主任吳維保透露,廣東省發改委已會同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等國家高端智庫,初步明確了粵港澳大灣區的目標定位、發展方向、重點任務,配合國家發改委形成了《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發展規劃》上報稿。

事實上,粵港澳大灣區發展醞釀已逾10餘年。在2015年3月的「一帶一路」戰略規劃中,粵港澳大灣區概念首次被明確提出。2016年,粵港澳大灣區又被寫入國務院《關於深化泛珠三角區域合作的指導意見》和國家「十三五」規劃中。

2017年3月5日,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推動內地與港澳深化合作,研究制定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發展規劃,發揮港澳獨特優勢,提升在國家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中的地位與功能。至此,粵港澳大灣區從區域合作層面提升至國家發展戰略層面。

在粵港澳大灣區提出之前,全球已有東京灣區、紐約灣區、舊金山灣區三大世界公認的灣區。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的提出者之一,廣東省政協委員譚剛認為,如果說紐約、舊金山、東京是全球灣區經濟發展的典範,那麼可以認為粵港澳大灣區正在成為中國發展灣區經濟的先行者,粵港澳大灣區將建設成為世界灣區經濟的新高地。

在建設世界級灣區的國家戰略面前,珠三角各大城市積極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並加緊任務部署。廣東省發改委主任、黨組書記何寧卡表示,廣東將對標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把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成為全球創新發展高地,全球經濟最具活力、世界著名優質生活區,世界文明交流高地和國家深化改革先行示範區。

與此同時,粵港澳大灣區中的各個城市開始對自身進行重新定位。其中,曾以代工起家的「世界工廠」——東莞,興於製造又不止於製造,其在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又對自己提出了更明確的發展目標。

據悉,東莞近日召開全市商務暨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綜合試點試驗工作推進會議提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脊樑」是製造,而東莞是國際製造名城,將藉此契機加快推進交通一體化、產業市場化、環境國際化,努力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的國際製造中心。

從世界製造名城到世界製造中心,藉助粵港澳大灣區規劃升級為國家戰略的東風,東莞將進入下一個轉型期。東莞定位的變化,不僅見證了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之間「從競爭到融合」關係變化,也見證了粵港澳大灣區從城市群到建設世界級灣區的變化歷程。

「一帶一路」最重要的巨型門戶樞紐

「粵港澳大灣區有能力成為『一帶一路』最重要的巨型門戶樞紐。」廣東海上絲綢之路研究院執行副院長鄧江年表示,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必須創新區域合作機制,以利益共同體為目標,以提供覆蓋全區域的公共產品為重點,進一步改善區域的軟硬發展環境,實現粵港澳的共同繁榮。

隨著粵港澳大灣區概念持續升溫,區域融合與對接已經在不斷提速推進。6月28日,東莞清溪鎮人民政府與深圳市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攜手共建「大灣區清溪科技生態鎮」項目。

在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中,各個城市還主動發揮自身優勢,助力粵港澳大灣區一體化發展。據深圳前海管理局副局長唐紹傑披露,2017年前海預計出讓土地面積27萬平方米,超過此前三年出讓總面積的一半,其中至少三分之一將向香港註冊企業「定向供應」。

長期在內地投資發展的全國政協委員、全國工商聯副主席陳經緯感嘆,以前說粵港澳合作,更多的是考慮三個地方如何攜手;如今講大灣區,意味著將粵港澳作為地域性經濟體考慮,像一家人一樣。

目前,粵港澳大灣區各城市群分工明確,形成了東岸知識密集型產業帶、西岸技術密集型產業帶、沿海生態環保型重化產業帶。另外,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為灣區提供成熟的資本支持;澳門力圖打造休閑旅遊城市,對接葡語系國家。

從香港的角度看,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梁振英認為,如果說過去30年,內地的改革開放成為香港發展的一隻「翅膀」,那麼香港現在擁有了第二隻「翅膀」,那就是大灣區。香港和粵港澳大灣區內的其他城市互補性很強,香港高度國際化的金融、貿易和專業服務都是強項,能在大灣區的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

目前,在對接港資企業中,東莞累計吸收合同港資近550億元,2016年,兩地的貿易總額達1730多億元,同比增長6%,佔全市進出口總額的15%。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大灣區將會成為一個強大的經濟引擎,引領區內城市並輻射周邊地區快速發展。

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首部大灣區研究報告顯示,粵港澳大灣區呈現發展空間大、經濟密度小、發展速度快等特徵,與紐約灣區、東京灣區、舊金山灣區等世界三大灣區相比,粵港澳大灣區在面積、人口、GDP規模上都可等量齊觀。2016年,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的GDP總量已達到1.36萬億美元,超過了美國舊金山灣區,接近紐約灣區水平;出口貿易額約是東京灣區的3倍以上,區域港口集裝箱吞吐量是世界三大灣區總和的4.5倍。

在香港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譚志源看來,粵港澳大灣區將像紐約灣區、舊金山灣區以及東京灣區一樣,成為帶動全球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和引領技術變革的領頭羊,更有望成為中國參與全球競爭、建設世界級城市群的重要載體。

如何拉動創新經濟產業鏈

自被提升到了「國家戰略」的層面後,這個對標世界三大灣區的粵港澳大灣區,開始承擔起引領和拉動全國乃至全球創新經濟產業鏈的重任,致力於成為世界第四大灣區。

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發展規劃研究課題組副組長、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產業部部長王福強分析認為,典型的灣區發展歷程,包括港口經濟、工業經濟、服務經濟、創新型經濟四個階段。東京、紐約和舊金山灣區基本處於服務經濟向創新型經濟的轉軌中。

對比國際一流灣區,其均具有開放的經濟結構、高效的資源配置能力、強大的集聚外溢功能和發達的國際交往網路,並發揮著引領創新開放的核心功能。而粵港澳大灣區雖然各個城市的優勢高度互補,但與世界三大灣區相比,有專家認為其在競爭力、資源的充分利用,以及規模效益等方面,還存在一定差距。同時,還面臨著「一國兩制」和三個獨立關稅區的複雜經濟體制。

對此,深圳市發改委區域規劃處處長盧文彬認為,在這一涉及11個城市諸多方面的區域性規劃中,關鍵在於如何在「一國兩制」的制度框架下,促進灣區內各城市間人流、物流、資金流與信息流等要素的真正高效便捷流通。

目前,港珠澳大橋主橋海底隧道已經對接,深中通道也在緊鑼密鼓的建設當中。未來,連接香港的高鐵建成後,粵港澳城市群形成的物理基礎將得以建立,粵港澳三地之間的聯繫將得到進一步加強。

除了基礎設施上的互聯互通外,民間交流也如火如荼。在6月20日的首屆粵港澳大灣區論壇上,騰訊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建議,發展大灣區,首先要更重視發展科技。其次,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要創造獨立創新的氛圍。「搬大樹,引鳳凰」,吸引更多的人才留在大灣區。此外,三地政府也要建立常態的協調機制。


推薦閱讀:

一個 PM2.5 超標的城市,騎自行車上下班的危害比公共交通大多少?如果佩戴3m的活性炭口罩能保護自己么?騎起來會很憋么?
那些天津城建大學的校友們你們還好嗎?
到美女多的城市去!

TAG:城市 | 世界 | 港澳 | 城市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