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大海,信為能入,智為能度
06-14
哪怕明明看到的是庸俗虛偽、是非顛倒,遇到惡意挑釁和欺侮,心裡還是要記得一個道理:愛護自己最好的辦法是對人對事豁達和寬容。我們的身體不僅因為細菌、病毒才生病和加速朽壞,更重要還有不健康的精神狀態。悲傷、憤怒、憂慮在破壞內心安寧的同時也傷及內臟經脈,血肉之軀哪裡經得起這樣頻繁的損傷?
不存心傷人害物,正直,替別人著想...不具備不培養這些基本的良善品質,學佛就沒有基礎。但僅有這些還不夠,在賢善人格的基礎上生起出離心,努力超越在貪嗔痴慢疑的心念中無盡流轉的生命狀態,才是入解脫道。在此基礎上生起關懷濟度一切眾生的菩提心,是為大乘。當內心沒有太多貪嗔痴執,充盈著感激溫柔和慈悲,你對世界的認知(不僅僅是觀念)會改變。並不是說你一廂情願的把事物想像成美好的樣子,而是你所見到聽到的,感官所獲得的信息,真的不同了。現在的人們知識豐富,頭腦聰明,但常常缺少真正的善良。聰明才智經常是用在破壞性的事物上,或者用於相互抵消勞動成果,所以大家都很辛苦地付出,而獲得的福祉和進步卻與付出不成比例。大家工作都或直接或間接地要為他人服務、效勞,所以為什麼不把這份養家糊口的工作也看成是自己積累福德的途徑呢?工作中多替別人解決問題,讓人對生活有歡喜和希望,這是積德的事,利人利己。同樣早出晚歸地辛勞,卻往往是在增添別人的挫折苦惱,讓人怨恨,何必?
倘若不能止息內在的負面情緒,我們與他人,與周遭環境的矛盾衝突,不會止息。所以,發現自己身陷矛盾和爭鬥中時,看看自己的心。單純未嘗不是好事,尤其在缺少規則的環境中。相信凡事都有因果,自己努力向善,誠實而為就好,不去擔心、權衡結果。人生失落有時,保有有時,事事皆有時。每個人都是時代的塑造者和負荷者。關於一個時代的劫運,其實無需問別人,看看自己和周圍人們的行為就知道。共同的因緣,唯有大家一起在思想、行動上改正、凈化,才能慢慢扭轉。解鈴還須繫鈴人。心裡有慈悲,就會時刻不離布施。當你內心清凈,自在喜樂,時時刻刻連吃飯走路都能影響、幫助到別人,讓人感受到正面的信息,一種更寬廣的人生境界。人要能夠看破眼前。一時一事的得失好壞放到整個人生中看,都顯得渺小短暫。很多事情,當時覺得多麼重大,而隔著時間空間回頭看,就知道人生充滿選擇和可能性,不走這條路,可以走那條路。若心態和見地不改變,那麼儘管過程不同,生命的品質也就是你的幸福感、滿足感、人生的修養和境界不會有大的不同。有人說:「如果我不飲酒、不妄語…不做一些損人的事,就會失去工作、業務發展的很多機會。」其實不管在怎樣的環境中,如果你堅持誠信、包容地對待別人,心地善良正直,別人就會願意跟你交往,跟你合作。善緣慢慢地聚攏到你身邊,惡緣遠離,你的想法很順利就能實現,不需要傷害自己,也不用損害他人。我們所處的世界是我們內心的映射。我們的感受不離貪嗔痴,所以我們的世界叫娑婆世界,一個不離憂惱和缺憾的世界。感受,決定了我們處於怎樣的世界中。世間、出世間雖然不是兩回事,但也不能混為一事。說生活即是修行,未必全對,關鍵要看是否有出離心,也就是遠離貪嗔痴慢疑等煩惱的強烈意願和決心。如果有出離心,日常生活中的經歷、感受的確能成為解脫道上修行的助緣。佛法大海,信為能入,智為能度。信什麼?信輪迴是苦,涅槃安樂。信身世無常,幻緣虛假。信因果不虛,持戒修福。信生佛一體,心佛無二。信自性清凈,能生萬法。修行者無信心,不得門而入。「只想開悟不想學佛」的人不少。只求佛的智慧,不學佛的行願。智悲本是一體,哪有舍此取彼的道理?佛法的智慧超情離見,不是我們一般人滿心傲慢和成見隨便讀幾句經文、看幾則公案就能揣度。想開智慧先調柔相續,遠離惡業,對治煩惱。普賢行願一一隨學,漸漸能心得開解,否則僅憑世間聰明,徒增邪見。現在的人不善於建立、發展友誼,交往的圈子很小,除了同事、家人外,沒有多少朋友,而實際上朋友之間相契相投,可以分擔憂愁、分享快樂的這種關係,對我們的人生來說非常重要,也是其他很多關係的基礎。人人都希望過上幸福美好的生活,這本無可厚非,但是在追求幸福的過程中,我們要考慮到給其他人,不僅是現在生活在這個地球上的人,還包括以後要生活在這個地球上的人,以及與我們共享這個世界的動物,留出足夠的空間和可能性,去實現他們的幸福生活。作者、受者、所做之事皆為條件的產物,因緣和合的顯現。因緣具足則有現象產生,不論此現象是人是事是物。因緣無時不在變化,現象生成之時便在解構之中,故現象非固有,非恆常,作者受者所做之事都無可執著。三輪體空與見地相關,與記性的好壞卻沒有直接關係,做完事就忘了不一定就是三輪體空。為方便講解和理解,才將三殊勝分開來講,而在實踐中,發心、正行、迴向並不是截然分隔開的。發心、迴向,都需觀法如化,心不散亂;正行需不離菩提心的攝持,隨時迴向,也就是說,做事的過程中要時刻反省自己的動機是否與菩提心偏離,時刻提醒自己不可貪著功德利益。佛法中「寂靜」一詞多指遠離貪嗔痴慢疑等諸般煩惱,身心自在清凈,而非簡單外在形式上的獨處,或內心的孤僻,或修法中的頑空境界。自律不是壓抑情感,不是遵循強制的規定,也不是要做出一副道德楷模的樣子給人看。自律的動機是考慮他人的感受,是不想因為自己的不當行為給他人帶來傷害,讓他人痛苦。佛教中有法布施,即為人講解佛法使人受益。從更廣泛的意義上理解法布施,凡是符合四法印的思想都可納入佛教思想的範疇,凡是棄惡揚善的行為都是佛教倡導的行為,所以勸人行善,在別人困難時給予安慰鼓勵,幫助他們樹立積極的價值觀人生觀,從而成為更有愛心和責任感、人格更完善的人,這也都是法布施。我們不僅可以捐助財物,還可以貢獻時間和精力去幫助有需要的人,比如做義工,照顧傷者、病人、孤寡老人,幫助孤兒、殘疾人、流浪者、被人遺棄的小動物,等等。這個世界的問題不僅是貧窮和飢餓,還有孤獨和冷漠。布施是突破自我局限性的有效方法。布施不僅使受者免受匱乏之苦,也讓施者從中收穫了喜悅和自尊。布施有很多種,捐款捐物去幫助受災的人、貧窮的人和其他處境不利的人,資助那些上不起學的孩子,讓他們有機會受教育...不要覺得非得有多大的財力才能去布施,關鍵不在財物多少,而在發心是否真誠。布施的目的是學習放下對自我的執著,從而更好地幫助別人,所以布施的發心很重要,如果是為了作秀或者競爭,那麼布施反而是強化了對自我的執著,並且施者從中得到的快樂和自尊也會極其有限。外布施的同時,我們也在內布施,即把心中的煩惱慢慢舍掉。通過施捨財物、幫助其他生命、分擔痛苦壓力、分享安全和喜悅,我們內心的貪、嗔、痴、慢、疑越來越少。施者比受者有福,這話是有道理的。樂觀、知足是現代人很需要去培養的心態,否則面對競爭的壓力、各種各樣的選擇和誘惑,生活很容易便會失去平衡並籠罩在焦慮的陰影中。調整心態從來不是件容易的事,但為了自己和其他人的幸福,我們應該努力去做。煩惱與解脫是相對的。沒有煩惱自然無需解脫,若還有貪嗔痴慢疑就還有束縛,又怎能無縛無脫?學佛人要有智慧辨認哪些話在講果位境界,哪些話是講因地行願,何為勝義諦何為世俗諦。不要人云亦云,拿前輩的證悟境界當自己的境界。蓮師有言:見比虛空高,取捨因果較粉細。我輩當謹記!莫錯用心,耽誤自己。
推薦閱讀:
※###阿彌陀佛 請問供奉佛法三尊上香 上四根香對么?
※明末四大高僧-紫柏大師念佛法要◇如本上人
※請問學佛之人遇到過哪些障礙,後來是怎麼解決的?
※輪迴是如何發現的?
※《輕鬆學佛法》7 凈空法師開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