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期 春秋戰國史(五)
周慎靚(讀「境」)王元年(前320年)。秦魏之間的小國衛,經不起兩個大國蹂躪,國力衰退,自貶號為君,此君非彼君,是比侯還要次點的稱號。
二年(前319年),魏惠王薨,子魏襄王繼。這個魏襄王被孟子罵過「望之不似人君」。當時魏襄王向孟子諮詢,怎麼統一天下,孟子說不好殺人自然就能統一天下。雖然說孟子生時並不如蘇秦張儀般受器重,但是,孟子所繼承和發揚的儒家精神,仍舊是戰國那個視人命為草芥的時代一縷人性的光輝。在讀戰國史時,經常會看到征討殺伐,動輒斬首數萬,其間百姓顛沛流離不得其時而死的雖是不見於史,但可想而知。也許吧,從古至今,普通老百姓的生命在上層看來就是不值一提的,在他們心裡似乎總有所謂更重要的事。可是,儒家說,成聖為王,最重要的就是生民,就是要保障民眾能夠生生不息。老百姓不能安居樂業,你無論別的什麼做得再好,都不會稱得上仁君。
三年(前318年),楚、趙、魏、韓、燕六國相約伐秦,但是不敵而走。大漲秦人之志氣。
四年(前317年),蘇秦遭人嫉妒,死於刺客之手。同年,張儀又開始新一輪遊說魏王,上期說到,張儀從秦到魏出任丞相。看起來,張儀深諳囚徒困境的道理,知道六國結盟,如果背叛盟約私下裡討好秦國,收益更大,因此就按這套路勸說魏王。他跟魏王講,親兄弟還要明算賬,兄弟不和也是常有的事,更何況六國之間只是拜把子結乾親。現在,中間人蘇秦也死了,以後變數會更大,還不如趁早去討秦國的歡欣。魏王這回聽了張儀的話,也可能是被秦軍打慫了,然後派張儀出使秦國。張儀一去就沒回來,又官復原職當了秦國丞相。
五年(前316年),巴、蜀混戰,這是倆小國家,都來求助秦國。在這個時候,韓國來攻打秦。秦惠王猶豫不決,怕蜀道難,伐蜀不利。秦惠王徵求大家意見,但大臣司馬錯和張儀意見不一。張儀覺得還是伐韓比較好,因為伐韓有更大的好處,一旦把韓搞定了,周王室所在地就等於被包圍了,這時候只要挾天子而令天下(看來不是曹操首創),就能成就王業。司馬錯以為不然,他覺得還是把地盤子弄大些,再廣積糧,富民強兵,現在蜀地亂正可趁機取之,而且圖謀周室容易造成天下反對征討。司馬錯之言其實是為成就霸業。那麼,秦國到底想幹嘛呢?稱王還是稱霸?你猜。目前,秦惠王覺得時機上說,更傾向於採納司馬錯的計謀,於是下令伐蜀。用了十個月平定蜀亂,把蜀王稱號貶為侯,並且任命自己人當了丞相,這實際上就是立了個傀儡政權。
蘇秦死了,蘇秦的弟弟蘇代、蘇厲一看他哥學縱橫術那麼厲害,於是也去學了。然後蘇代來了燕國,這時,燕國發生了一件很有戲劇性的事情。當時燕國丞相子之擅權,知道蘇代能言善辯,就跟他結為兒女親家。子之想取燕王而代之,於是找蘇代去遊說。蘇代見了燕王說:「您知道嗎,齊國之所以不敢稱霸天下,是因為他不信大臣。」言下之意就是,您要多多信任大臣,尤其是子之這樣的人。燕王一聽,也成,就把大事都交給子之決斷。有個會見風使舵的小人,叫做鹿毛壽,趁機拍燕王馬屁說:「大王真是英明啊!堯帝之所以天下稱頌,就是因為讓出了自己的地位,您現在跟堯差不多了呢。」旁邊人也幫腔說:「您看禹讓位給了益,可是大家都跑去聽禹的兒子啟了,您看您雖然器重子之,但是大家都跑到太子那去了,您差一步就能成為聖王了。」燕王也是老糊塗,竟也聽信了,收了太子的印信。於是,子之就行王事,人家一大權在握還容得了你在他頭上?於是老燕王不得不臣服於子之。真是不作就不會死。
周慎靚王六年(前315年),王崩,子赧王立。
周赧王元年(前314年),秦人攻下義渠二十五城,魏人叛秦。燕國的那個權臣子之當了三年王,結果還是HOLD不住,燕國大亂。趁此時機,燕國太子平就跟將軍市被一起謀劃著攻打子之,可是寡不敵眾,沒打下來,市被一看情況不對,反倒回過頭來攻打太子平,一來二去死傷無數,民眾整天被恐怖氣氛籠罩。此時,齊國派兵伐燕,燕國將士無心戀戰,竟然城門大開讓齊軍長驅直入。齊軍殺了老燕王,把子之砍成了肉醬。齊王可能覺得趁人之危,道義上過不去,就找孟子來詢問。孟子說:「如果您取了燕同時燕地民眾都能夠稱道您的仁義,您就可以取,如果不然就不可取。」齊王覺得自己應該是前者。諸侯看到齊要吞併燕,就謀劃著救燕(早跑幹嘛去了!),齊王有點方,於是又找孟子來,孟子說:「您這麼大地盤還怕他們啊?我看,您本身平定燕國內亂是救民於水火,沒啥錯,現在只要立燕國太子為王,重整朝綱然後班師回朝就好了。」這回齊王卻沒太重視孟子意見,到手的肥肉哪能說丟就丟。過了一段時間,燕國人還是覺得有寄人籬下之感,於是叛齊。齊王悔不當初,覺得自己沒臉再見孟子了。不過,齊王也真的沒再見孟子了,因為閻王召他去了。齊宣王薨而子齊湣王立。
周赧王二年(前313),秦國想要伐齊,但是忌憚楚國,齊楚有縱約,如果從中幫忙那就不好了。於是張儀出使楚國。張儀跟楚王說:「您只要能跟齊國斷絕關係,我們就把商於六百里地盤劃給您,再把秦國美女嫁過來,這樣我們就親上加親了。」楚王一聽大喜,這等好事,寡人從了就是。楚國大臣都來稱頌,說這是大王德行好所以有此回報,楚王感覺美滋滋。但是,大臣陳軫卻哭喪著個臉,楚王感覺很晦氣就質問他,你這是盼不得寡人好嗎?陳軫是個明白人,他說:「您知道秦對你這麼好嗎?就是因為有齊楚縱約在,齊楚兩家只要好,秦就沒辦法,您現在答應張儀,這不是自取滅亡嗎?」楚王在興頭上,哪聽得進去。於是,楚王重賞張儀,還派使臣去齊國辱罵齊王。齊湣王剛即位就聽到此番羞辱,實在是氣不打一處來,就與楚國絕交了。
楚國派人跟張儀回去拿地,半路上張儀佯裝著從車上掉下來,說自己受傷了傷,傷筋動骨一百天,所以三個月沒上朝。
三個月後,張儀上朝看見楚使說:「你怎麼還在這兒?你不該拿地走人嗎?」
楚使說:「你答應的你不露面,誰給我地?」
張儀說:「好吧,既然這樣,我答應的這廣袤的六里地就給你吧。」
楚使一聽,卧槽?!你是不是摔糊塗了?不是說好的六百里嗎怎麼成了六里?楚使怒而回國。楚王一聽,如此羞辱寡人,就要派兵攻打秦國。這時,又是陳軫站出來勸他:「大王啊您既然都得罪齊了,還不如攻打齊,秦國現在勢頭正猛,打他恐怕吃不到甜頭。」楚王真是個情緒化的人,這會兒又在氣頭上,沒聽,還是派兵打秦。
周赧王三年(前312),秦迎楚軍,大敗之,斬首八萬多,連主將屈丐都抓了,又把楚的漢中之地盡收囊中。楚王還不罷休,集合全國之力攻打秦國,結果仍舊大敗,韓魏知道楚國此時受困,就引兵南下,楚王這時才慌了,只好對秦割地求和。
燕國立太子平為王,就是燕昭王。燕昭王賢德,知道燕就是沒有人才治理才有了那麼多災難,於是下令廣收天下人才。大臣郭隗跟燕王講「大王您現在要是重賞我,天下人知道了,就會覺得我這樣的人您尚且能厚待,比我賢良的肯定都會更受器重。」燕王允之。於是,各國賢良紛至沓來,這其中有個從魏國來的牛人,叫樂毅,一來就被委以重任,可見這人的確有兩把刷子。
更多《行知版中國通史》內容請點擊以下鏈接閱讀:
1.第一期 中國通史簡說
2.第二期 孔子——即凡而聖
3.第三期 春秋戰國史之商鞅變法
4.第四期 春秋戰國史(三)
5.第五期 春秋戰國史(四)
推薦閱讀:
※田橫五百壯士:春秋戰國最後的貴族精神
※鐵血時代——以霸業為主線的春秋戰國史(長篇連載) / 醉罷君山 / 第99頁
※中國禮法關係新論——以春秋戰國至唐代為中心
※春秋戰國著名君王錄
※第七期 春秋戰國史(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