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歷史寫錯了袁世凱》連載(133)

第八章 鐵血民國

三、府院之爭與千古迷案

(5)沒有宋教仁,就沒有國民黨 (二)宋教仁的民主實驗(上)

1)民初的政黨有600多家,但大多都是小黨。

那時候創建一個黨派或加入一個黨派,門檻都比較低。

比如,中國社會黨是中國第一個成立的黨派,創建者名叫江亢虎;此人算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社會主義者」,李大釗即是該黨的天津支部幹事。

再比如,張謇、伍廷芳、章太炎則成立統一黨;黎元洪則是「共和黨」的理事長,湯化龍又弄出個「民主黨」,清末的立憲派人物均集中在這三黨之中。(後來這三個黨一併併入「共和黨」。)

總而言之,只要你表現出熱心政治,大小是個人物,那你就可以創建黨派,或是同時加入多個黨派,成為蠻牛逼的跨黨人士。

由於黨派多如牛毛,你如果不橫跨幾個黨派,你可能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比如,內閣「代」總理趙秉鈞自己都搞不清楚自己到底加入了多少個黨派。

反過來看,像樣的黨派實在是不多。

2)對這些個小黨來說,有個非常現實的問題:

要想在不久之後將要召開的國會中,爭取到一個席位,除了併購重組(或自己併購別人或被別人併購),並無二法。

宋教仁便在這些「牛毛」當中,甄選出四個稍大一點的政黨予以收編,將同盟會改組為民國第一大政黨國民黨。

由此處亦可看出,自國民黨誕生之初,就不純粹,就是一個雜碎,有著嚴重的先天不足!

先天決定了其內部派系林立,政見極其難以調和,統率起來難度太大。

或許可以再直白一點作一個未必恰當的比喻:

它根本就不是一個精子造就的受精卵,而是一個雜糅在一起的怪胎!

國民黨後來的得天下又失天下,與此關係甚大,幾乎是命定的。即便是龜縮到台灣、100多年之後,地盤小了,執政權柄最終還是握不牢靠。

3)由於臨時約法規定最晚在1913年2月,袁世凱就必須舉行國會選舉,所以時間上非常緊迫。

也因此,宋教仁相當著急,這就要求他,動作節奏必須得快!

而為了儘快將同盟會由革命黨改組為普通黨,宋教仁不得不遷就其他四個黨的政見,將男女平權的主張刪除。(就是說,國民黨在開張之始,就吃到內部政見難以調和的苦頭。)

不料宋教仁的「歧視女性」,激怒了同盟會裡首個女會員唐群英(曾國藩的弟媳,和鑒湖女俠秋瑾是鄰居)。

她不知也不管,宋教仁是出於什麼動機才有此舉。在一次公開大會上,她衝到主席台揪住宋教仁就是一大耳刮子。

對宋教仁來說,這一耳刮子倒也沒什麼,一個真正的政治領袖從不苛求所有人的理解,他也能承受得起這點犧牲;他也斷不會再返回頭去,就此再去和那四個黨掰扯不清,儘快將黨造起來才是最重要的。

因為他至死都未放棄都沒有動搖自己的主張,或是絲毫懷疑過自己的政治信仰。

在他看來,一種合理的社會政治制度,比任何個人的力量都要強大千萬倍;而為了建成這樣一種制度,個人縱使付出多大代價也不過分。

這是一個富有政治理想又執著堅定的人。

4)就關係上來說,孫文與宋教仁顯然關係更近;但就政治主張上,孫文卻與袁世凱不謀而合一拍即合。

按照孫文在其《革命方略》中的設計,要想成就憲法之治,必先經歷「軍法」和「約法」兩個階段,也即分別實行「軍政」和「訓政」。

這種主張,換個詞語,其實也就是梁啟超詞典里的「開明專制」。

當然,對孫文來說,最理想的局面是,由他自己來做這個威權領袖。

但問題是,此時的中國,是一輛缺電少油還頂棚漏風輪胎撒氣的破車,連特么袁世凱都駕馭不好,憑你孫文能搞得定么?

孫文也正是認識到自己是真的搞不定,所以不得不寄希望於袁世凱,並諄諄告誡國人:「袁總統可與為善,絕無不忠民國之意。」

從孫文的角度來看宋教仁,妄圖以內閣制替代總統制,內閣總理架空總統,根本就不可理喻,而且,在當時之中國,根本就不具備條件,是相當不靠譜的,也是斷不可行的。

因此,當宋教仁四處奔走呼號,並在全國各地颳起所謂「宋教仁旋風」時,孫文依然不看好,且多次勸阻宋教仁不要一意孤行一條道走到黑。

但因骨子裡的理念不同,宋教仁這時候是嚴重不屑於聽孫文叨逼叨的。

5)他有這個信心,也似乎有這個實力!

信心來自於,他在全國各地的演講所受歡迎度。比如,他在武漢的演講,就曾一度出現「萬人空巷」的盛況。

摘錄一段他演講的核心觀點:

世界上的民主國家,無一例外,權力都是集中於國會的。

在國會裡,佔得大多數議席的黨,才是有政治權威的黨。

因此,我們當前要停止一切運動,來專註於選舉活動。

選舉的競爭是公開的,只要在國會裡獲得半數以上的議席——

進而在朝,就可組成一黨的責任內閣;退而在野,也可嚴密地監督政府,使其有所忌憚而不敢妄為。

那麼,我們的主義及政綱,便能夠得以貫徹了。

宋教仁說的都對!迄今來看,也仍是值得不懈追求的理想政治。

不過,這僅僅是一種理想狀態的政治。

在這樣一個國家,這理想可以有!數百年之後,萬一實現了呢?

6)應該說,宋教仁一開始的心態那還是相當平和的。

他經常在演講中諄諄教育國民黨的同志們:

「如能實現政黨內閣,縱使他黨出為總理,亦當贊助之。」

這當然是一種高姿態。

彼時,國民黨已成為規模第一大、黨員人數第一多的政黨,宋教仁自感勝券在握!

他的高姿態,其實透露出的,是一種獨孤求敗的自信和天下無敵的自得。

這很容易理解。

姿態的高與低,從來取決於形勢。

(待續)


推薦閱讀:

原來茅台酒,五糧液,劍南春,國窖1573,老白乾的名字是這樣來的啊?
如何評價《喜劇總動員》?
《花仙子》舊花鑰匙有什麼用?
不痿說野史:曹操為何喜歡有夫之婦?
781.讀歷史37~開爾文爵士

TAG:歷史 | 袁世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