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醫學博士看太極


太極拳運動對身體、神經的要求正是對大腦良好的自我調節,它可以改善大腦皮層及皮層下中樞,得到有益的興奮和抑制相協調狀態,讓大腦入靜,回歸自然。


文I歐陽雁玲

太極拳是武術,也是文化,更是藝術。太極拳極具養生意義,在鍛煉身體的同時還可以做到靜心修身的作用。太極動作慢,但慢得有道理。有研究指出,太極與慢跑一樣對心臟好,但前者消耗體力較少,適合任何人(包括病人)練習。練太極要集中精神,練習過程中必須調整心態,放下壓力。太極拳內外兼修,既養身又養心,既養性又養神,是最好的強身健體,養生育美,祛病延年的運動。

太極拳的特點

太極拳的特點用七個字可以概括,就是松、柔、緩、勻、靜、圓、穩。

(1)松:太極拳要求全身放鬆,具體為心神意念松,四肢關節松。松是太極拳的品格和靈魂。

(2)柔:柔中帶剛,「柔」指太極拳動作運行時應主柔,肌肉與肌腱的柔韌,有利於提高肌肉的收縮力。剛勁的蓄髮,多由「柔起而剛至」,又回柔,如「掩手肱捶」等,均為以「柔」求「剛」,這是符合運動規律的。僵硬則反之,易顯力拙,是太極拳運動極為忌諱的,主柔可防此弊病。但過柔則軟,「柔軟」不利於勁力的充盈,不可取,而應為「柔韌」,方可「柔求剛」,或為「剛柔相濟」。

(3)緩:太極拳講以柔克剛,以緩制快,以守為攻。所以練太極拳要不急不躁,不慌不忙,輕輕地摸,緩緩地動,以意識來引導肢體運動。緩是指太極拳的某一動作路線在運行時要緩慢,這是對過程的要求,但在意識上要注重動作由「緩慢」轉為「快速」的變化。如「摟膝拗步」的前推掌時「坐腕」動作雖為動作過程之未,但要有意識地引導「緩」中求「速」,擬掌指觸物的瞬間,「坐腕」,使勁力順達掌根之擊意。

(4)勻:在練太極拳時,要求舉手投足之間,轉腰發力之際,其收、放、開、合、都保持均勻平衡,上下相隨,一氣呵成。勻是指一動作中有二種不同技法,或與下一動作間,以至數個動作間的銜接運行時技法雖變,但動作要勻均,不要忽快忽慢、忽高忽低,尤不可斷,但也應有意識地引導,在技法轉變間,動作雖「勻」,仍應有求「變」之意。如「雲手」的過程是勻均的,兩手臂之「外掤」運行至「釆手」這一變化瞬間,、動作雖仍勻均如前,但應有「勻」中求 「變」的意識,使「掤」翻為「采」擊。

(5)靜:內心清靜,內心平靜,習練太極拳必須制煩、制燥、制怒、制哀。要一心一意,全神貫注,動作平穩,內心平和,呼吸平順,心曠神怡,全身舒暢。

(6)圓:太極就是一個永無止境的圓,太極拳的運行,以圓弧形為主導,綿綿不斷,生生不息,周而復始,圓而神通。

(7)穩:練拳必須沉穩,沉穩要求身姿尾閭中正,精神內斂,穩如泰山,翩翩大度,飄逸雅緻。太極拳要求立如山、行如水。

太極拳與神經系統

現代人的工作整日忙碌,神經系統每天都處於高度緊張的狀態中,得不到放鬆,長此下去人就易患抑鬱症或神經衰弱症。練習太極拳要求做到心平氣和,精神內守,用意念引導動作,處處柔緩圓活,速度均勻而有規律。同樣太極拳運動對身體、神經的要求正是對大腦良好的自我調節,它可以改善大腦皮層及皮層下中樞得到有益的興奮和抑制相協調狀態,讓大腦入靜,回歸自然,放鬆大腦。

這就需要在與人體各個肌群相應的運動神經中樞之間,以及運動神經中樞與植物神經中樞之間達到高度的協調。這種有規律的調節過程,能改善各種器官的功能。

太極拳與呼吸系統

太極拳運動中的開、合、虛、實動作,要求與呼吸相結合,即實為呼,虛為吸。練習太極拳時,要氣向下沉,即「氣沉丹田」。

人體在正常狀態下往往採用的是胸式呼吸,而太極拳在練習過程中要求氣沉丹田,改變原來的胸式呼吸為腹式呼吸。實驗測量表明,採用腹式呼吸法能大大加強肺交換的氣體量,橫膈肌每下降1厘米可增加通氣量250?350毫升。太極拳運動的輕、柔、勻、細、長的呼吸,非常適合於人體生理有序的節律,對健身十分有利。對那些患有呼吸道器官疾病的人,在練習過程中既達到鍛煉身體的目的,又達到治療的效果。由於肺的通氣量加大,交換的氣體量相應加大,於是吸進的氧氣量增加,提高了血液中的含氧量,從而滿足組織細胞的氧消耗,又有利於維持體內的氧儲存,促進人體新陳代謝的進行。

這樣可以保持胸寬和腹實的狀態,使得胸部舒適、自然,腹部松沉,從而能有效地放鬆緊張的呼吸肌,改善肺通氣量,增強肺臟的代償功能,延緩肺腑呼吸系統的衰老。因此,練習太極拳能有效地防治氣管炎、肺氣腫等呼吸道疾病。

太極拳與消化系統

練習太極拳,要求做到呼吸深長、「氣沉丹田」,這樣能增加膈肌和腹肌的活動幅度。腹式呼吸使腹肌做著有節奏的收縮和伸展,這種運動能夠壓迫和放鬆腹腔的胃及腸道,對胃腸等器官起著一定的按摩作用,進而增強胃腸蠕動,由胃及腸道的運動來促進食物糜團的形成和營養物質的吸收。另外,胃、腸還能夠刺激消化腺體消化的興奮,使其產生更多的消化酶,促進消化液的分泌和胃腸等內臟器官的血液循環,最終提高胃腸道的消化和吸收功能。

太極拳與循環系統

太極拳運動是一種輕、柔、緩的放鬆運動,同時又是一種鍛煉方法,它講究內外兼修、連綿不斷如春蠶抽絲。這種運動促進了血液循環,對心臟血管、毛細血管都有很好的作用。在練習時要求含胸拔背、虛胸實腹、氣沉丹田,這就給心臟活動提供充分的空間,心肌、心臟收縮力大,排出血量多,脈搏輸出量大。收腹、氣沉丹田使下腔靜脈血迴流較快,減少淤血現象。由於它的動作輕柔、緩慢,可使肌肉組織的毛細血管開放得多,開放口徑大,從而保證了肌肉組織的供血,促進了內環境的物質交換,保證了內環境的理化因素恆定。

太極拳的練習又要求全身肌肉的放鬆,從而反射性地引起血管舒張,最終減輕心臟負擔,使高血壓得以下降。

因此,經常練習太極拳可以明顯提高心肌的機能,改善心臟的泵血功能,降低血管阻力和血黏度,從而對心、腦血管系統的疾病起到良好的防治作用。

另外,緩慢輕柔的太極拳運動,能鍛煉骨骼肌纖維的彈性度及血管平滑肌的彈性度。血管運動神經的穩定能力提高,能促使血液循環處於良好狀態,不因外界的冷刺激極度收縮,使血液通暢,新陳代謝穩定於一定的適宜水平,以提供組織細胞的營養和氧的吮吸活動。

原文刊載於《武魂 · 太極》2016年6月號


推薦閱讀:

原始太極十三勢
第676期:陳式太極拳技擊之「聲東擊西」
「太極起勢」的練法
太極陰陽揭示十神真義二(上)
球的【太極站樁】2

TAG:醫學 | 博士 | 生物 | 太極 | 生物醫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