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笛:「九葉詩派」的「另類」詩人
作為「九葉詩派」的代表詩人,辛笛先生在中國詩壇上的地位與成就是早已獲得公認的,他的詩已然成為中國現代新詩經典的一部分。
王辛笛先生的詩向以獨特的語言風格和強烈的藝術感染力見長,特別注重個體的生命和情感體驗,主張現代主義與現實主義的結合,企求藝術性和思想性的統一。他認為詩人不應當滿足於浮光掠影的表象描寫,而應該注重保持詩與人生現實的平衡,追求對現實作出深切透徹的表現。但是,詩人的筆鋒又並不太多觸及社會現實,對黑暗社會狀況往往是痛苦的憤懣多於尖銳的抨擊,大多陷於一種苦悶焦灼的矛盾心理。面對緊迫的社會問題,有時較難顯出明朗堅實的自我拼爭,滲透其里的面對現實的那種躊躇矜持,在他身上也有明顯的體現。
九葉詩派創作上的共同特色或對新詩藝術發展的獨特貢獻,就在於既堅持新詩反映社會政治現實的一貫主張,又力求使人民心智與個人情感的書寫互相溝通;他們繼承民族詩歌(包括新詩本身)的優良傳統,借鑒西方現代詩藝,探索現代詩的中國道路,因而對新詩發展具有獨特的歷史貢獻。王辛笛先生的詩歌創作正是在這個基礎和前提之下進行的藝術突破和再創造。王辛笛先生早年留學英國,深受西方現代派詩歌和藝術的影響,勇於在詩歌藝術上進行嘗試和探索,但同時王辛笛先生也深受古典詩詞的熏陶,所以他的詩具有婉約和醇厚的氣質。也就是說,王辛笛先生具有將中國傳統的古典主義和西方現代主義結合起來的藝術自覺,他在與古典詩歌尋求對話的過程中,開始嘗試恢復與傳統詩歌精神的聯繫。因此,我們能夠看到,王辛笛先生的詩歌不僅有對意象的探索,對語言多樣化的追求,同時還融入了自己的社會使命感,以及對人生時世的深刻思考。
當然,與「九葉」詩人總體的特點相比照,辛笛先生的詩又是其中的另類。早在20世紀30年代末,「九葉」詩人受現代派詩人的影響,曾提出過從詩歌的領域「放逐」抒情。這被認為是現代派表現手法上的一條新的出路。與「九葉」詩人最後形成的追求思想感覺化和尋求客觀對應物相輔相成的象徵主義客觀抒情方式比較,辛笛先生的詩的風格既有所呼應,譬如他作品裡光色明暗的氛圍把握,抽象觀念(詞)與具體形象(詞)相互嵌合的手法,都是思想感覺化的一種實踐與表現,也是對說明式的詩的抽象傳達的反撥,同時,他的詩又因為那種古典詩的氛圍、意境的營造,而在「九葉」詩人中獨闢蹊徑,自成一格。
我以為,研究王辛笛先生以及其他九葉詩人的成就和意義,不僅應當將其放置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之下來考察,還可以與以朦朧詩發端的當代新詩的發展流變聯繫起來,從而對文學傳統的承續、變異與發展有新的體察和發現。比如朦朧派詩語言結構上出現的奇特修辭,在九葉詩派中屢見不鮮——辛笛先生在詩歌語言上就喜歡使用抽象觀念與具體形象嵌合的手法;另外,朦朧派詩人顧城與辛笛先生也有著頗為相似之處,他們的詩都好似「大珠小珠落玉盤」,從生活中摘取一片斷一情景,化煉成詩,表達出純凈而豐蘊的人生情懷。辛笛先生很多詩歌都喜用印象派手法來寫,景象明徹動人,而顧城則更注重強烈的主觀感受的抽象外化,頗為引人注目,二者的詩歌都具有天籟之音的共同氣質。我想,在語言技巧和手段的層面,倘若能夠作深入的比較研究,我們將會更細緻地體察到他們孜孜以求的一種艱苦努力,那就是使詩的意象具備知性的深度和韌性,在字詞之間支持開張力,使新詩語言更加凝練堅密。
辛笛先生的文學成就以及整個九葉詩派的創作值得我們不斷地深入研究和學習,它對當下的文學發展更具有重要的啟迪意義。辛笛先生一生筆耕不輟,其最難能可貴之處就在於能夠隨著時代的變遷,既持守自我風格,又不斷追求變化創新,始終洋溢著生命的活力。而這又是辛笛先生所一貫遵從的生活和做人的原則:即永遠保有一顆童心,一顆純凈而透明的心,一顆對生活充滿熱情與好奇的心,這是一個優秀的詩人需要具備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品質和條件。
推薦閱讀:
※精美的另類藝術作品欣賞 ------- 花瓣和樹葉拼貼的畫
※女人嘴唇:另類的誘惑
※科學家:人類或將很快實現另類形式的「永生」
※花間幽草--另類全唐詩品讀(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