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府養生經》釋義
天地氤 萬物醇 天人合 萬象新
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自然
【讀經點睛】《易經·繫辭》曰:「天地氤氳,萬物化醇」。宇宙混沌初開時是一片氤氳之氣,後經陰陽交合生化,剛柔成體,於是萬物開泰,一個生機勃勃的世界奇蹟般的出現在星際太空。
儒家的「天人合一」講的是人與義理之天的合一。孟子曰:「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天人合一」在孟子這裡是指人性、人心以天為本。老莊的「天人合一」思想不同於孔孟。老子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裡的「自然」就是自然而然、究竟至極的意思。「道」是最高的原則。莊子在《莊子·齊物論》說 「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這裡的「天」就是指自然,人與天地萬物之自然合為一體,人與我、人與物的分別,都已經不存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深厚的審美意蘊主要源於莊子的「天人合一」思想。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是人類與自然的發展規律;順應自然,道法自然,已成為人類生存與發展的共識。天人合一,相法相生,既是人類的終極理想,也是萬世永昌的生存智慧。
亞聖府 重養生 養生經 代代傳
修其身 養其生 興家國 聖賢風
【讀經點睛】以孔孟為代表的儒家養生是一個完整的體系。孔孟及儒家的養生之道是追求高品位生活質量及壽命的修身哲學。
孔子壽齡七十三歲,孟子壽齡八十四歲,民間始有「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請自己去」的說法。在當時的生活環境下,孟子享八十四歲的高壽,與他重修身養生有直接的關係。
孟子的養生之道主要有三點:一是寡其欲。他旗幟鮮明的提出了「養心莫善於寡慾……少嗜欲為貴,服藥十朝,不如獨宿一宵,節食以養病,寡慾以延年」的觀點。提倡做「大丈夫」,即做到「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養浩然之氣。情緒平和、樂觀了,可以延年益壽。二是有所為。孟子一生「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中年遊說天下,晚年著書「七篇」,一生以弘揚儒學為己任,將精、氣、神聚於一點,所以他才能意氣風發、健碩一生。三是健其身。生命在於運動。孟子一生周遊列國,風塵僕僕,鍛煉了他強健的體魄。遙望孟夫子遠去的背影,聖賢氣象,千古可范。
禮為表 仁為里 善為本 品立身
寡其欲 慎其獨 仁者壽 德延年
【讀經點睛】清代著名學者李漁評價說:「從來善養生者,莫過於孔孟。」儒家養生最突出的特色是「仁者壽」,其 「禮」的學說倡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孟子》云: 「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孔子提出「仁者壽」、「智者壽」。「仁」的學說強調「發奮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禮之用,和為貴」。孟子提出:「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荀子提出:「萬物各得其和以生」。西漢董仲舒將中庸思想和養生相結合,強調養氣中和。他說:「循天之道,以養其身;中者,天地之所始終;和者,天地之所生成也。能以中和養其身者,其壽極命」。
道德修養可以使人益壽延年。許多人得病原因都在慾望太重——情慾、食慾、官欲過甚。若能如聖哲所言:「養心莫善於寡慾。」(孟子語), 「常無知無欲。」(莊子語), 「少欲知足,身心自在。」(佛家語)。從中參悟,淡泊欲求,必能得大自在,進入《黃帝內經》所說的大境界——「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是以志閑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形勞而不倦。」
學養生 人人通 善養生 養一生
養有道 訪百家 蜂釀蜜 采千花
【讀經點睛】孔子曰:「德潤身,大德必得其壽」。壽,有兩層意思:其一是指人的實際壽命;其二是「死而不亡謂之壽」。老子主張「少私念,去貪心」才能養生。一個人在物質享受上貪心不足,心理負擔過重就會損害健康。
孟子提出「愛生而不苟生」的積極養生觀。他認為良好的道德修養有益於人體健康。關心幫助他人是自我能力的體現,不僅給別人帶來溫暖,也會激發自己的力量,體會自身的價值,樹立自信心。
清代養生家石天基認為:「善養生者,當以德性為主,而以調養為佐。」他認為:常存安靜心,常存正覺心,常存歡喜心,常存善良心,常存和悅心,常存安樂心,是養德的要訣。
養生之論,海納百川,洋洋大觀,孰對孰錯,何去何從?全靠自己的選擇。智者養生當如蜂釀蜜,博採百花。此是養生之道,也是做人之道。
食五穀 皆凡人 染病恙 平常心
治已病 醫未病 醫與養 結伴行
【讀經點睛】「治未病」思想發軔於《黃帝內經》,倡導惜生命,重養生,防患於未然,迄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而醫學的最高境界是「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素問·四氣調神大論》)」,強調「上醫醫未病,中醫醫欲起之病,下醫醫已病之病」(孫思邈《千金要方》)。這裡將醫學的研究對象分為「未病」、「欲病」、「已病」三種狀態,將醫學的功能分為上中下三個層次,即:「上醫」為維護健康的養生醫學,「中醫」為早期干預的預防醫學,「下醫」為針對疾病的治療醫學。
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逐漸認識到單純治療「已病」是消極被動的,是對醫學主體功能的削弱與顛倒。因之,世界衛生組織前些年提出,21世紀的醫學將從「疾病醫學」向「健康醫學」發展;從重治療向重預防發展;從針對病源的對抗治療向整體治療發展;從重視對病灶的改善向重視人體生態環境的改善發展;從群體治療向個體治療發展;從生物治療向心身綜合治療發展;從強調醫生作用向重視病人的自我保健作用發展。這昭示著21世紀的醫學將不再繼續以疾病為主要研究對象,以人的健康為研究對象與實踐目標的健康醫學,將是未來醫學發展的方向。
中醫學 國之寶 炎黃孫 離不了
人經脈 決生死 處百病 調虛實
【讀經點睛】在西醫進入中國前的幾千年,中華民族一直靠中醫來維繫健康、治療疾病。在漢朝和唐朝國家甚至設立了類似醫院、醫學院的機構,來規範和傳授中醫。中醫學是精華,也是國寶,是毋庸置疑的。
中醫養生最具中國特色。它尊重自然規律,順應自然規律,追求長壽但不追求長生不老。其一強調精神養生。精神的調養是養生的一個重要環節。避免不良精神刺激,提高自我心理調攝能力,是中醫養生遵循的原則之一。
其二防止外邪侵害。所謂外邪,是指六淫之邪(風、寒、暑、濕、燥、火)及其它外傷因素等。驅除外邪,防止外邪侵體是養生的目的,這一觀點始終貫穿於養生的整個過程中。
其三主張房事有度。適度的性生活,有利於個人健康,對民族的繁衍、社會和家庭的安定和睦都有重要意義。
其四倡導「形勞而不倦」的鍛煉方法。運動適度,循序漸進,持之以恆,老人的鍛煉保健尤不宜過勞。
黃帝經 識陰陽 王叔和 斷脈象
神華佗 五禽戲 孫思邈 千金方
【讀經點睛】科學養生必須從傳統養生文化中汲取營養。以《黃帝內經》為代表的傳統養生,彰顯出中華民族偉大的智慧。它具有如下鮮明的風格特點:
(1)天人相應的整體性。人與自然是一個統一整體,必然受到自然規律的支配和制約,養生必須保持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2)居安思危的預防觀。傳統養生的基本出發點是防微杜漸,「不治已病治未病」,針對人們因外界氣候變化、環境影響及起居飲食不當引起的失衡,及時調節,使之身體平衡,剛柔相濟,避免出現嚴重的器質性病變。這就是「節陰陽而調剛柔」。(3)形神合一的情志觀。傳統養生將精神的安和與形體的強健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用「形神一體」的觀點指導人們自我調攝,保持健康穩定的心理狀態及良好的文化修養,避免和消除不良刺激產生的消極影響。
《黃帝內經》、《脈經》等國學經典,延承千年,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它標誌著中華民族在歷史上的文明程度和醫學發展水平。
老莊術 道不玄 心抱朴 歸本原
追求道 體悟真 致虛極 守靜篤
【讀經點睛】英國的中國科技史專家李約瑟博士說:「道家思想從一開始就有長生不死的概念。」如何才能達到超然與道合一而盡天年的境界呢?莊子和老子提出了一套修真得道之法。
道家長壽思想的影響是不可估量的。道家養生不但直接影響了秦漢以後的新道家和道教,對整個中國長壽文化也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首先,它提出了真人、至人的理想境界。長壽或長生以及種種神異能力是這些真人、至人的基本特徵之一。其次,道家確立了以道—氣—陰陽來解釋生命和長壽的基礎模式。這一模式成為後世養生的基本範疇。再次,道家提出的一些修鍊求道的具體方法和原則,也為後世許多研究長壽者所繼承和發展,例如節慾避害、清靜無為、保持陰陽平和的原則,形神相安的原則和心齋、坐忘、守氣、踵息、抱神等方法,都為後世許多長壽養生家所繼承。中華民族傳統養生文化,在很大程度上一直是在道家的旗號和強烈影響下獲得發展和傳播的。
佛家語 戒定慧 能持戒 功夫深
凈六根 得清涼 都放下 生慧心
【讀經點睛】公元前6世紀末葉,正當老子醉心於「無為無不為」的宇宙之道、孔子周遊列國的時候,在巍峨壯麗的喜馬拉雅山南側,釋迦牟尼也正在恆河岸邊的菩提樹下對他的信徒宣講佛法。五六百年後,佛光終於穿過了喜馬拉雅山的濃雲密霧,照到了老子和孔子的故鄉。
佛悟到了什麼真諦呢?佛教看淡生老病死,四大皆空,並不代表否定現實;相反,因為尊重生命,佛教一向有注重養心調身的傳統。佛家認為凡事有因果,各人的身體狀況與他的心理狀況、生活習慣、客觀環境息息相關,調整心態是養生的根本。佛家主張「萬念歸一,清心滌慮」、「少欲而知足,知足而長樂」。佛家倡導的五戒——戒殺生、偷盜、淫邪、妄語、迷幻,對普通人也有借鑒意義。
《佛家養生百字訣》還會告訴你一些佛家養生的秘密:
晨起未更衣,靜坐一支香;穿著衣帶畢,必先做晨走;睡不超過時,食不十分飽;接客如獨處,獨處有佛祖;尋常不苟言,言出大家喜;臨機勿退讓,遇事當思量;勿妄想過去,須思量未來;負丈夫之氣,抱小兒之心;就寢如蓋棺,離床如脫履;待人常恭敬,處世有氣量。
生之本 天與地 養之道 陰與陽
節陰陽 調剛柔 老壽星 半郎中
【讀經點睛】陰陽平衡,剛柔有度,身體機能才能和諧。
老子講:「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剛。」剛柔是一件事兩個面。剛者必柔,柔者必剛。兒童柔弱,在學會走路的過程中無數次摔倒,但骨頭不折,柔中有剛是真剛強;中老年人骨頭很硬,可謂剛強,經常會摔折胳膊和腿。據說當年老子見師父的牙脫落光了,不由淚水奪眶而出。師父講:「看我的舌頭還在嗎?」老子答:「在。」師父講:「舌頭柔,牙齒剛,柔能克剛。」養生也是如此,保持平和的心態,柔和的行為,剛也在其中了。
《黃帝內經》曰:多吃傷胃,味厚傷氣。林語堂先生講:舊時的中國官員那時幹不了多少公事,因為一天有三頓應酬,耗掉了氣,就沒有了幹事的精力。今天,從另外一個角度上看,多吃的食物非但沒有化為能量,反而成了垃圾,傷害了脾胃。今天國人的大吃大喝,與國是害,於己則是大害啊!
寒極熱 熱極寒 寒生濁 熱生清
知而定 定而靜 靜而安 祛百病
【讀經點睛】陰寒陽熱,乃陰陽之正氣。寒極生熱,陰變為陽也;熱極生寒,陽變為陰也。邵子曰:「動之始則陽生,動之極則陰生;靜之始則柔生,靜之極則剛生。」故陰陽之理,極則變生,人之病亦然。如熱甚則發寒,寒甚則反熱。治病之道亦然。如久服苦寒之味,則反化火矣。
寒氣下凝,故生濁陰;熱氣上散,故生清陽。如清氣在下,則反上而下降,故生飧泄。濁氣在上,是反下而上凝,故生脹。此吾身之陰陽反作,氣之逆從而為病也。此乃萬物之法也。
人三十 思自立 心氣甚 易傷脾
淡一淡 榮與辱 放眼量 腳下路
【讀經點睛】孔子千年不衰的名言「三十而立」,強調的是一個「立」字。對於孔子所言的「三十而立」,錢穆先生在《論語新解》中解釋為:「立,能確有所立,不退不轉,則所志有得有守。」一個人衡量自己三十年的人生時光,然後收穫教訓與堅定,才是「三十而立」在今天最好的闡釋。
「三十而立」面臨的最大挑戰,一是「立」的慾望太強,傷脾傷身;二是一旦「立」不起來,沮喪失望,消極頹廢。其破解之法便是榮也忍、辱也忍,抱定一顆平常心,風物長宜放眼量,路在腳下有信心。
四十歲 不惑年 起居衰 鬢毛減
小毛病 不小看 大毛病 細查驗
【讀經點睛】《黃帝內經》曰:「年四十而陰氣自半,起居衰矣」。人到中年,自身的陰陽平衡極易打破,腎的陰精不足,難以濡潤臟腑,導致未老先衰,面容憔悴,鬚髮早白,耳鳴耳聾,胸悶心慌,神疲健忘失眠,不耐勞乏等。顯而易見,年屆四十人生已進入多事之秋,應該注意養生了。關鍵之點就是「小毛病不小看」,養生不懈,謹記蟻穴潰堤的教訓。
古漢語中的「惑」有三種涵義:一是疑惑;二是迷惑、蠱惑;三是佛教里稱煩惱為惑。我的理解是人到了四十歲,應該是清醒的時候了。二十歲看歷史,如看明細賬;三十歲看歷史,如看分類賬;四十歲看歷史,如看胡塗賬,時常發現有些是假賬。二十歲想立功,三十歲想爭功,四十歲想推功。眼前功名可能成為日後牽絆。二十歲被人中傷嚇一跳,三十歲被人中傷咬住鬧,四十歲被人中傷哈哈笑。二十歲廣交朋友,三十歲廣交摯友,四十歲盤點友誼。
年五十 知天命 弱其志 萬事寧
有所為 安心經 樂知足 笑春風
【讀經點睛】「五十而知天命」,語出《論語·為政》。「天命」含有上天的意旨、自然的稟賦與天性、人生的道義和職責等多重含義。從積極角度來看,「五十而知天命」,可以理解為五十歲懂得自己的命運,認清並承擔社會賦予的使命。
首先,合適定位。人的一生,所處的不同階段有其不同的特徵,五十歲可謂人生成熟的年齡段。同時,對未來六十、七十歲,它又是發展的基礎。人到五十,不能盲從,要看到自已處於一個什麼樣的年齡階段。第二,升華境界。五十歲的人生季節,是創造的季節,也是收穫的季節。有所作為是最大的安心之法。第三,注重積累。「知天命」不會從天上掉下來。人生欲「知天命」有一個過程。知識和經驗積累到一定程度,「知天命」猶如水到渠成。
曾有一個年輕多病的年輕人,向一位百歲老者打聽長壽之道:「您老何以長壽?秘訣何在?」老者說:「我自信『三不知』:一不知世事,二不知生死,三不知有身。」年輕人不由得笑而嘆服。細究起來, 「三不知」就是一種真正的「知天命」,它既是老年人的修身養生之道,也是老年人的健康長壽哲學。
壽六十 耳順年 耳不聰 心自閑
老來瘦 金不換 心腸寬 養生丹
【讀經點睛】何為耳順?朱子曰:聲入心通,無所違逆,知之之至,不思而得。程子曰:耳順,所聞皆通也。就是耳的功能已經通順自己以及他人的心理,故能聞其言知其心,而擁有寬廣、包容、博大的胸懷。
耳順之年首先要有一種胸襟。60歲的人經過大半輩子的修鍊,對他人能以一種包容的心態去理解和體諒,這就是一種高度,一種境界。其次還要有一定的方法。聽別人的講話能從多角度、多側面、甚至是講話人的立場上去聽,容易包容、欣賞、接受別人。要做到這一點,趙朴初老先生的「寬心謠」是最好的藥方:
日出東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
遇事不鑽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
少葷多素日三餐,粗也香甜,細也香甜。
心寬體健養天年,不是神仙,勝似神仙。
七十叟 古來稀 胡塗蟲 不胡塗
享天倫 常包容 童心回 鶴顏生
【讀經點睛】七十養生的內容多多,其中之一就是「心不老」,讓自己常存年輕的心態。秘訣就是:一、看淡自己的時序年齡。不要把「老了,不中用了」掛在嘴上、印在心上,更不要去考慮什麼「人生七十古來稀」之類的話題。可將自己的時序年齡暗減10歲,心理上不言老、不服老,更不畏老;二、做個「童心不泯」之人。要保有一顆「童心」,對新事物有點好奇心。宋代詩人陸遊存有「花前自笑童心在,更伴群兒竹馬嬉」的心態,結果他壽高85歲。
大量研究和實踐證明,老人是可以「童化」的。老年人不妨經常追憶童年時代的樂事,比如捉迷藏、放風箏、捉蟈蟈、堆雪人、唱歌謠、猜謎語等,使童心再度萌發。三、注意外貌的修飾與著裝。國外研究者曾對1438名60歲-80歲的老人進行過調查,發現「老來俏」中的90%,看上去要比時序年齡年輕,而且「老來俏」者的高血壓、潰瘍病、癌症、精神性疾病等的患病率,要比不修邊幅者減少30%以上。
八十翁 效聖賢 懷天下 養浩然
腦不閑 還童丸 活百歲 若等閑
【讀經點睛】 「八十不算老,九十年尚小,人生過百歲,風光無限好」。這是文化名人廖沫沙的風趣詩。
人到八十應該 「四會」:一會「找樂」。人到80 想些什麼?一要有個寬廣的胸懷。古人云:「將軍額頭能跑馬,宰相肚裡跑開船」,什麼事都能想得開、裝得下。二要有一個樂觀的心情。馬克思說:「一種美好的心情,比十副良藥更能解除生理上的疲憊和痛楚」。人在心情舒暢、喜笑顏開、載歌載舞時,機體會產生一種內啡肽。這種物質能刺激調動全身的免疫功能,增強身體的免疫力——抗病能力。
二會「吃飯」。一個人偏食會患「營養不良症」,吃得太好又會患「富貴病」。所以,吃飯不能只講「吃的好、吃的飽」,更重要的是要「吃的科學」。
三會「走路」。有兩句話要記住:「運動是健身之王」,「走路是長壽之本」。
四會「做事」 。即勤勤懇懇學習,堂堂正正做人,兢兢業業做事,快快樂樂生活。活到老,學到老,干到老。
天之道 日月轉 地之道 春秋換
順四時 適寒暑 天人應 得禪悟
【讀經點睛】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作為萬物之靈的人應該順時養生。正如《黃帝內經》所言:「故智者之養生也,必順四時而適寒暑……如是,則僻邪不至,長生久視。」意思是說,聰明智慧的人,都該順應四季寒暑的變化,與自然界陰陽的變化相統一,即「春氣之應,養生之道;夏氣之應,養長之道;秋氣之應,養收之道;冬氣之應,養藏之道」。順應了四時陰陽特點,才能頤養天年!
可是,有的人偏好與天斗、與地斗,該睡不睡,該吃不吃,該靜不靜,該動不動,結果使身體遭受無謂的消耗。這是聰明嗎?不是,這是愚蠢!
春三月 陽氣生 驚蟄動 百鳥鳴
寬衣帶 爽性情 去踏青 莫殺生
【讀經點睛】《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曰: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卧早起,廣步於庭,被發緩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逆之則傷肝,夏為寒變,奉長者少。
中醫認為,春季陽氣始生,氣血漸趨於表,毛孔初開,血氣稍減,有「困」的感覺。夏季陽氣流溢,氣血通達於表,毛孔開,汗大泄,常 「昏昏欲睡」。而秋季陽氣始衰,陰氣始生,氣血漸趨於里,但充而不實,所以仍有「乏」的感覺。這就是「春困、秋乏、夏打盹」的原因。
春屬木,與肝相應,「養肝之體用酸,舒肝之氣用辛」。春季陽氣初生,宜食辛甘發散之品,清淡可口(如黃豆芽、綠豆芽、柑橘、蔥、蒜、香菜、蜂蜜之類),忌油膩、生冷、粘硬食物,以順應春季陽氣之升暢。
夏三月 陽氣旺 山河秀 花木盛
卧花陰 茶一盅 冰雪心 快哉風
【讀經點睛】「春夏養陽,秋冬養陰」是夏季應該遵循的養生準則。《黃帝內經》說夏季應該「夜卧早起,無厭於日。使志無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泄,若所愛在外,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
夏季養生重在清。一、食物宜清淡。清淡的飲食能清熱、防暑、斂汗、補液,還能增進食慾。多吃新鮮的蔬菜瓜果,既可滿足人體所需營養,又可預防中暑。二、頭腦宜清靜。盛夏酷暑蒸灼,人容易煩躁不安。要「靜養勿躁」,避免因情志誘發疾病。三、環境宜清涼。夏天不能整天倚賴空調,要趁著早晚氣溫稍低時,將門窗打開通風換氣,盡情享受大自然賜予的精華。四、運動要清心。心靜自然涼。伏天不宜長途跋涉,以免傷津耗氣。
秋三月 陰氣長 緩秋刑 收為綱
聞雞舞 早起卧 和為貴 肺氣清
【讀經點睛】秋天是「陽消陰長」的過渡階段,被稱為「多事之秋」。因此,秋季養生應注重一個「和」字。
宋代養生家陳直說過:「秋時凄風慘雨,老人多動傷感,若顏色不樂,便須多方誘說,使役其心神,則忘其秋思。」可見,秋季注重調攝精神為養生之要務。「立秋」過後,「一場秋雨一場寒」。我國自古以來流傳的「春捂秋凍,不生雜病」的諺語,符合秋天「薄衣禦寒」的養生之道。
從防病保健的角度出發,應循序漸進地練習「秋凍」,加強禦寒鍛煉。正像《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所說:「使志安寧,以緩秋刑。收斂神氣,使秋氣平。無外其志,使肺氣清。此秋氣之應,養收之道也」。因此,對中老年人來說,應有「心無其心,百病不生」健心哲理,養成不以物喜,不為己悲,樂觀開朗,寬容豁達,淡泊寧靜的性格,從而收神斂氣,保持內心寧靜,減緩秋季肅殺之氣對精神的影響,方可適應秋季容平的特徵。
冬三月 陰氣升 龜蛇藏 冰雪封
冬眠蟲 身心靜 讀經典 詩雅頌
【讀經點睛】《黃帝內經》之素問篇講:冬三月,此謂閉藏。冬季是萬物生機潛伏閉藏的季節。當此,水寒成冰,大地龜裂,人們應當早睡晚起,使神志深藏於內,安靜自若,嚴守而不外泄,以為來年的「春生夏長」做準備。冬季養生很重要的一點是「養腎防寒」,務必重視保持精神上的安靜,及時調攝不良情緒,當處於緊張、激動、焦慮、抑鬱等狀態時,應儘快恢復心理平靜。
冬季飲食養生應以「藏熱量」為主,宜多食羊肉、狗肉、核桃、栗子、白薯等。同時,還要注意「少食咸,多食苦」。冬季應適度鍛煉強身,俗話說:「冬天動一動,少生一場病;冬天懶一懶,多喝葯一碗。」參與室外活動,可使身體受到適當的寒冷刺激,有益健康。若能利用冬季多靜少動的特點,圍爐夜讀,更是一件愜意之事。
人五臟 心為君 欲養生 正其心
君主正 蒼生幸 心入定 四海平
【讀經點睛】心為人的精神、理智與一切行動之主宰。古人云:「養心乃養生之道」。「養心」可以讓人除去焦慮和浮躁,得到積極而又從容的生活態度。養身也養心,近年來已是人們的共識。
養心之道在平靜,靜可以養成,心靜如水不憂,久而澄清,洞見其底;靜可以固元氣,元氣固則萬病不生,壽命長矣。一有妄念則神馳以外,血隨氣行,精氣昏亂,於是百病相攻。屏息妄念,節制衝動,就沒有這些毛病,所以說:「心靜可以通神明」 。
古人對修養身心的重視可謂傳統深厚。士人在面臨浮沉進退時,常用孔孟或老莊的思想化解精神上的困厄。清代內閣大學士張英的《聰訓齋語》今天仍可借鑒,他認為:「凡喜怒哀樂、勞苦恐懼之事,只以五官四肢應之。中間有方寸之地,常時空空洞洞,朗朗惺惺,決不令之入,所以此地常覺寬綽潔凈。予制一城,將城門緊閉,時加防守,惟恐此數者闌入。」
人五臟 肝為將 十有七 肝火旺
少發怒 勿熬夜 知節勞 肝火泄
【讀經點睛】肝臟是維持生命活動的最重要的器官之一。肝臟不僅參與食物的消化過程,同時還擔負著重要的解毒和排泄廢物的任務。但是,肝臟面臨著 「四大天敵」 即病毒、藥物、酒精和脂肪的威脅。
養肝護肝有「22字法則」可學——多飲水:多喝水可補充體液,增強血液循環,減少代謝產物和毒素對肝臟的損害。少飲酒:少量飲酒有利於通經、活血、化淤和肝臟陽氣之升發。但不能貪杯過量,多飲必傷肝!飲食平衡:食物中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維生素、礦物質等要保持相應的比例;同時保持五味不偏,不暴飲暴食或饑飽不勻。心情舒暢:由於肝喜疏惡郁,故生氣發怒易導致肝臟氣血淤滯不暢而成疾。要學會制怒,使肝火熄滅,肝氣正常生髮、順調。適量運動:經常開展適合時令的戶外活動,既能使人體氣血通暢,吐故納新,又可怡情養肝。服飾寬鬆:寬鬆衣帶,披散頭髮,形體得以舒展,氣血不致淤積。肝氣血順暢,身體必然強健。
人五臟 肺為相 防寒熱 潤為上
呼與吸 做一做 癮君子 不可學
【讀經點睛】肺主氣,司呼吸,開竅於鼻。秋令與肺氣相應,秋天燥邪與寒邪最易傷肺;呼吸系統的慢性疾病也多在秋末天氣較冷時複發,所以秋季保健以養肺為主。
一是固護肌表。肺主一身肌表,風寒之邪最易犯肺,誘發或加重外感、咳嗽、哮喘等,故注意天氣變化,及時增減衣服,適當進補,增強機體抵抗力,預防風寒等外邪傷肺,是肺臟養生之首要。二是滋燥潤肺。秋天氣候乾燥,人們常有皮膚乾燥、口乾鼻燥、咽癢咳嗽、大便秘結等症。因此,中秋後氣候轉燥時,應注意室內保持一定濕度,避免劇烈運動使人大汗淋漓,耗津傷液。三是防憂傷肺。驚思驚恐等七情皆可影響氣機而致病,其中以憂傷肺最甚。因此,秋天應特別注意保持內心平靜,以保養肺氣。四是補脾益肺。中醫非常重視培補脾胃(土)以使肺氣(金)充沛。故平時虛衰之人,宜進食人蔘、黃芪、山藥、大棗等葯食以補脾益肺。五是通便宜肺。
人五臟 脾為倉 常健脾 血氣旺
滋脾陰 補脾陽 陰陽平 免疫強
【讀經點睛】脾和胃相表裡,二者要相互配合缺一不可,這就是我們常說的「脾胃不和」。
現代社會競爭激烈,人們精神壓力大,加之煙酒刺激,飲食失節,過食肥甘,常誘發胃腸消化科疾病,導致脾胃功能紊亂、失常,出現進食障礙,反胃呃氣,上腹灼熱、飽脹、脅下與臍周腹痛、腸鳴、腹瀉或便秘等一系列癥狀。
脾喜燥,惡濕,怕生、怕冷、怕撐。吃飯過飽傷脾,腹脹時再繼續吃飯會使病情加重。健脾宜吃具有補脾氣作用的食物,宜吃性平味甘或甘溫之物,宜吃營養豐富、容易消化的平補食品。忌吃性質寒涼,易損傷脾氣的食品,忌吃味厚滋膩,容易阻礙脾氣運化功能的食品,忌吃利氣消積,容易耗傷脾氣的食品。
人五臟 腎生精 養元氣 十年功
腎陽虛 手腳涼 腎陰虛 腰腿瓤
【讀經點睛】「精者,生之本也」。腎有藏精、主生長、發育、生殖、主水液代謝等功能,被稱為「先天之本」。腎虧精損是引起臟腑功能失調,產生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故許多養生家把養腎作為抗衰防老的重要措施。養腎可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養精保腎。人體衰老與壽命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於腎氣的強弱。《壽世保元》云:「精乃腎之主,冬季養生,應適當節制性生活,不能姿其情慾,傷其腎精。」
食葯粥溫腎元,填補表髓。腎中精氣有賴於水谷精微的供養,才能不斷充盈和成熟。補腎食品有多種。冬天一般可以選用核桃、枸杞、狗肉、羊肉、黑芝麻、龍眼肉等溫性食物。腎陽虛可選服羊肉粥、鹿腎粥、韭菜粥等溫腎壯陽之物;腎陰虛宜選服海參粥、地黃粥、枸杞粥等滋補腎精之品。
適當運動,健腎強身。散步、慢跑、做健身、打太極拳都是健腎強體很好的運動方式,貴在持之以恆。
人六腑 膽為先 致中和 六腑安
人有識 膽氣壯 膽越清 腦越明
【讀經點睛】哲人言:「節飲食以養胃,多讀書以養膽」。這句話講的很對!讀書入靜,世間一切喧囂蕩然無存;讀書入理,有與無,得和失,生與死,都讓人隨風付諸一笑。
養護肝膽最重要的就是別熬夜。夜晚是人體滋陰潛陽,進行睡補的最佳時段。肝血的凈化、再生,肝汁的新陳代謝都需要在這個時間段完成。肝作為疏通人體氣機的通道,非常嬌氣而敏感,一遇到不順心的事,體內氣機就會不順暢。《黃帝內經》中說「百病生於氣也」,「怒則氣上」。不止大怒傷肝,喜怒憂思悲驚,七情太過,都是傷肝的病因。
肝氣不足,體寒的人可以多吃些補氣血的食物。比如,燙過的熱酒,辣椒,紅參,蜂王漿,當歸,阿膠,紅棗,桂圓,黑糯米粥等溫補食物。有內熱的人,溫補易燥熱,適宜平補的枸紀,黑豆,紅豆,蓮子等食物,可以用小米加山藥、花生、黃豆熬粥健脾養肝。
人六腑 胃為源 水與谷 胃來擔
早飯好 午飯飽 晚食少 胃口好
【讀經點睛】胃病「三分治七分養」。「七分養」應該在「三分治」的基礎上進行。另外,高度精神緊張也是胃病多發的重要原因。
保持有節制的飲食是治療胃病的關鍵。養胃應從生活作息上做起,最起碼一天三頓要定時定量,最好「有粗有細、不甜不咸、三四五頓、七八分飽」。有粗有細,就是要粗細糧搭配。不甜不咸是說不要凈吃甜的,或不要吃太多甜的;也不要吃得太咸。三四五頓,是指每天吃的餐數,一般人都是三四餐,怎樣安排「五餐」呢———早餐與午餐中間加一頓點心餐,下午四五時吃一頓,晚飯吃得晚一些,這樣總量不變而不是越吃越多。七八分飽是指吃飯要七八分飽,食物以軟、松為主。入睡前兩三個小時都最好不要吃東西,否則容易影響入睡,如果覺得肚子空可以多喝水。
人六腑 腸為導 順小腸 通大腸
夜便頻 小腸擾 便秘結 大腸鬧
【讀經點睛】小腸位於腹腔,通過胃消化後的飲食水谷進入小腸,進行進一步消化,吸收其中的營養,排除其糟帕。小腸有了問題就會出現消化吸收功能障礙,大小便異常,如腹痛、腹瀉、少尿等癥狀。
心與小腸互屬表裡,心屬里,小腸屬表,心之陽氣下降於小腸,幫助小腸區別食物中的精華和糟粕。如果心火過盛,可移熱於小腸,出現小便短赤、灼痛、尿血等癥狀,反之,小腸有熱,也可引起心火亢盛,出現心中煩熱、面紅、口舌生瘡等癥狀。
大腸的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排泄槽帕。肺與大腸構成表裡關係。大腸的傳導有賴於肺氣的肅降,肺氣肅降則大便傳導如常,糞便排出通暢。若大腸積滯不通,反過來也影響肺氣的肅降。
人六腑 膀胱勞 常提肛 不憋尿
人六腑 三焦連 通則生 塞則病
【讀經點睛】膀胱的主要功能是貯尿和排尿。膀胱的排尿功能和腎氣盛衰有密切關係。腎氣充足,尿液可以及時分泌於膀胱並排出體外,若腎氣虛而不能固鑷,就會出現小便頻繁、遺尿或失禁,腎虛氣化不及,則出現尿閉或小便不暢。
三焦也是人體六腑之一。三焦不是一個獨立的器官,而是指人體部位的劃分,即橫膈以上為上焦,包括心、肺;橫膈以下到臍為中焦,包括脾與胃;臍以下為下焦,包括肝、腎、大小腸、膀眺等。
三焦的生理功能主要是人體的氣化作用與水谷的運行通路。這些生理功能,實際上是肺臟宣發衛氣,散布津液,脾胃運化,腎與膀胱調節水液和排泄尿液等幾個臟腑生理功能的綜合,而不是指單一臟腑的功能。
三分養 七分練 知與行 好習慣
動亦動 靜亦靜 得其神 取中庸
【讀經點睛】中庸之道是做人之道,也是強身之道。養生學當以中庸為重要的原則。「度」,是中庸之道的具體化,是具有東方特色的養生智慧。它講究不及不過,過猶不及。無數長壽老人的養生實踐證明,只有認識了這個「度」,把握住這個「度」,運用好這個「度」,才算學到了養生的秘訣、悟出了養生的真諦。
首先,起居規律,作息有度。我國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形成了一套較為完整的「天人合一」頤養生息的起居之道,即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順應自然,同步天地。其次,有動有靜,動靜適度。「生命在於運動」。所以,不管是動還是靜,都要適度, 「過動則損,過靜則廢」。科學養生,應是以動養身,以靜養神,腦體並用,亦動亦靜,動靜結合。第三,葷素搭配,營養適度。「養生之道,莫先於食。」古人總結了「五穀為養,五畜為輔,五果為助,五菜為充」的科學飲食方法。營養學家認為,科學的飲食原則是平衡,平衡的營養才是健康長壽的關鍵。第四,心態豁達,喜怒有度。人有七情六慾,喜怒哀樂為正常表現,但也要講究「陰平陽秘」。「大怒不怒,大喜不喜。」如《黃帝內經》所言:「恬淡虛無,真氣從之。正氣內存,病安從來。」
飢而食 渴而飲 晝而興 夜而寢
知天理 順天命 逍遙遊 大聰明
【讀經點睛】《禮記·中庸》開頭說:「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率性是道,順乎自然同樣是道,這道即通常說的人生之道。蘇東坡的長壽四味葯深得此理:
一是無事以當貴。人不要把功名利祿、榮辱過失考慮得太多,如能在情志上任性逍遙,隨遇而安,無事以求,這比大富貴更能使人終其天年。
二是早寢以當富。吃好穿好,財貨充足,並非就能使你長壽,惟有養成良好的起居習慣,尤其是早睡早起,對老年人來說,比獲得任何財富更加富貴。
三是安步以當車。講求安逸,肢體不勞是養生大忌,而應多以步行來替代騎馬乘車,多運動才可以強健肢體,通暢氣血。
四是晚食以當肉。人應該用「已飢方食,未飽先止」代替對美肉佳肴的貪吃無厭。餓了以後才進食,雖然是粗茶淡飯,但其香甜可口會勝過山珍;如果飽了還要勉強吃,即使用牛羊等美肉製作的佳肴擺放在面前也難以下咽。
蘇東坡的長壽四味葯,實際上是強調了情志、睡眠、運動、飲食四個方面對養生長壽的重要性,其實也是這個道理。順其自然,該吃就吃,該喝就喝,不必刻意強求,反倒能得大聰明。
餚與酒 腐腸膏 聲與色 伐命刀
財多藏 人厚亡 氣窩心 後悔葯
【讀經點睛】說到酒色財氣,人們多有辨識,有個故事值得一提。相傳蘇東坡有一日於京都相國寺和佛印和尚對飲。酒意正濃,佛印和尚便揮毫題寫了一首「酒色財氣詩」來:
酒色財氣四堵牆,人人都往牆裡藏。
誰能跳出牆垛外,不活百歲壽也長。
蘇東坡看著別有情趣的「酒色財氣詩」即度和道:
飲酒不醉最為高,見色不迷是英豪。
世財不義且莫取,和氣忍讓氣自消。
後來宋神宗皇帝和王安石一同游相國寺,看到牆上的「酒色財氣詩」頗感新鮮。神宗要王安石和詩,王安石稍加思忖,便吟道:
世上無酒不成禮,人間無色路人稀。
民為財富才發奮,國有朝氣見生機。
三首詩是禪悟,也是哲學,個中深意大可一嚼。
人為善 氣不傷 淡名利 得圓方
三省身 神和暢 忘憂草 春滿堂
【讀經點睛】中醫的七情指「「喜、怒、憂、思、悲、恐、驚」,這七種情志一旦激動過度,就可能導致陰陽失調、氣血不周而引發各種疾病。例如大喜大悲、過分驚恐等,就會使陰陽失調、氣血不周。
那麼,什麼是六欲呢?東漢哲人高誘對此作了注釋:「六欲,生、死、耳、目、口、鼻也。」可見六欲是泛指人的生理需求或慾望。人要生存,生怕死亡,要活得有滋有味,有聲有色,於是嘴要吃,舌要嘗,眼要觀,耳要聽,鼻要聞,這些慾望與生俱來,不用人教就會。後來有人把這概括為「見欲、聽欲、香欲、味欲、觸欲、意欲」六欲。
由此觀之,七情六慾是人人皆有的本性,但人與人並不一樣。正因為如此,養生之道就成了人與七情六慾的搏殺。生之為人不可能沒有七情六慾,但關鍵是放到什麼位置上,控制到何種程度。若能淡泊名利,樂而忘憂,與人為善,人間也就滿目春色了。
喊一喊 運丹田 扭一扭 筋骨柔
笑一笑 十年少 跳一跳 人不老
【讀經點睛】「生命在於運動」。一語揭示了生命的規律。
醫學認為精、氣、神為人體的「三寶」,與生命息息相關,而運動養生則緊緊抓住這三個環節,使人形神兼備,百脈流暢,內外相和,臟腑諧調,機體達到「陰平陽秘」的狀態,從而增進機體健康,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動則不衰,用則不退」,是中華民族養生健身的傳統。《呂氏春秋》載:「流水不腐,戶樞不蠢,動也」。動則身健,不動則體衰。身體的經久比美麗更好,健全的思想富於健全的身體,此話雖短,卻道出世上何為幸事的真諦。
健康是智慧的條件,快樂的標誌,是富人的幸福,窮人的財富。
睡得著 勝補藥 睡得香 神仙覺
不洗澡 毒瘡咬 多開窗 保安康
【讀經點睛】養身三大事,一睡眠,二便利,三飲食。三事中睡眠第一。睡以安神為主,神以心安為主,應配合年齡,壯年至多七小時至八小時,多睡則智昏頭暈眼紅脹,四肢疲軟。童年必睡足八小時,或過九小時勿礙,老人或病者至多六小時已足。
現實生活中,「神仙覺」難得,不少人不僅入睡難,而且睡眠質量不高。睡眠不好是一個綜合性的問題,如肝火過盛,睡覺警覺;胃火過剩,睡覺不安;肝陰不足,睡覺勞累。睡眠不好的人應注意以下幾點:(一)睡眠宜早,勿過十時,老年人以八點為正,勿過九點。(二)枕上切忌思索計算繁瑣事,睡時宜一切不思,鼻息調勻,自己靜聽其氣,由粗而細,由細而微細而息。視此身如無物,或如糖入於水,化為烏有,自然睡著。(三)如有思想,不能安著,切勿在枕上轉側思慮,此最耗神,可坐起一時再睡。
食與醫 出一源 欲療疾 食為先
菜與肉 各有性 小雜糧 勝郎中
【讀經點睛】醫食同源是中國養生文化的一個鮮明特色。食療養生,歷史悠久,源遠流長。
自古以來,中國就有「食用、食養、食療、食忌」之說。很早以前,原始人類就發現有些動、植物既可充饑又可保健療疾。《禮含文嘉》中記載:「燧人氏鑽木取火,炮生為熟,令人無腹疾,有異於禽獸。」祖國醫學第一部總結性的經典著作《黃帝內經》中就已論及「美飲食」與「飲食有節」能夠防病延壽,文中記述的「虛則補之、葯以祛之、食以隨之」和「谷肉果類,食養盡之」,把以葯治病和以食調養緊密結合在一起。
《黃帝內經》提倡的「不治已病治未病」,以「五穀」、「五果」、「五畜」、「五菜」恰當搭配的日常飲食,能夠達到營養培元,蓄精益氣,預防疾病,延年健身的目的。唐代養生家孫思邈在《備急千金要方》中強調:「不知食宜者,不足以生存也」;「夫為醫者,當須先洞曉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療不愈,然後命葯」。
食愈少 心愈開 食愈多 心愈塞
七分飽 精神爽 十分飽 催人老
【讀經點睛】公元前5世紀的周代,出現了專門掌管飲食營養保健的「食醫」。此後,醋、醬、糖、豆腐等調料及食品也相繼出現。
《黃帝內經》主張:「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無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養盡之,無使過之,傷其正也。」書中高度評價了食療養生的作用,也是食療養生理論的重大進步。
東漢名醫張仲景治療外感病時服桂枝湯後要「啜熱稀粥一升余以助藥力」,在服藥期間還應禁忌生冷、粘膩、辛辣等食物,可見其對飲食養生及其輔助治療作用的重視。
多食咸 血脈凝 多食甜 骨頭疼
多食苦 皮毛枯 多食酸 口唇乾
【讀經點睛】隋唐時期更多食療專著問世。如孫思邈的《千金要方》卷二十六專論食治,主張「為醫者,當曉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治之,食療不愈,然後命葯」,體現了「葯治不如食治」的原則。此後《食療本草》、《食性本草》等專著都系統記載了一些食物葯及葯膳方。宋代的《聖濟總錄》中專設食治一門,介紹各種疾病的食療方法。宋代陳直著有《養老奉親書》,專門論述老年人的衛生保健問題,重點談論了飲食營養保健的重要作用。
元代飲膳太醫忽思慧編撰的《飲膳正要》一書,繼承食、養、醫結合的傳統,對健康人的飲食做了很多的論述,堪稱我國第一部營養學專著。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收載了穀物、蔬菜、水果類藥物300餘種,動物類藥物400餘種.皆可供食療使用。此外,盧和的《食物本草》、王孟英的《隨息居飲食譜》及費伯雄的《費氏食養三種》等著作的出現,使食療養生學得到了全面的發展。
小米粥 人蔘湯 常食粥 滋陰陽
大白菜 菜中王 吃半年 藥鋪荒
【讀經點睛】中醫對飲食的認識與中醫傳統醫學理論融匯貫穿,創立了完整的食療理論。「葯食同源」,食物與藥物同樣,有寒熱溫涼、辛甘酸苦咸以及食物歸經之說。就拿西瓜來說,中醫認為西瓜性寒,能解暑熱、止瀉、利小便,但吃多了容易腹痛、腹瀉;荔枝性溫,能養血、生津、理氣止痛,但多吃荔枝容易導致上火,口舌生瘡,重者流鼻血,同樣都是水果,對人體造成的影響卻截然相反。
食物的五味,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腎、甘入脾。五味入口,各有所走。如辛辣的食物易入肺經,如受寒涼時,吃些辛辣的食物能使寒氣散發,不易感冒、咳嗽,可是辛辣過度,反倒引起躁咳,並因為肺主皮毛,肺熱太重,皮膚上易生癤瘡。
冬蘿蔔 夏生薑 經常吃 勝藥方
魚生火 肉生痰 菜豆腐 老少安
【讀經點睛】中醫對食物的認識更細緻、更人性化。將食物的性格、脾氣、特長以及存在的缺點都作了條分縷析,使人們可以根據自己身體的特點去選擇對胃的食物。
中醫非常注重天人合一。人活在天地間,要不斷地去適應氣溫變化所帶來的溫熱寒涼,也就是春夏秋冬。天熱多吃一些清涼的食物,天冷了多吃一些溫熱的食物,始終與自然保持著一種平衡和諧。如果天熱了你去吃狗肉,那馬上就會熱出病來,造成鼻冒火、咽喉疼痛、大便乾燥、胸悶心煩;如果天冷了你去吃西瓜,輕者胃痛、腹痛,重者腹瀉、腰痛,這就是順者昌、逆者亡的道理。
半塊瓜 葯不抓 四季蒜 病不沾
桃養人 杏傷人 李樹下 埋死人
【讀經點睛】食療養生,方法多多,各具特色。下面的《養生食療歌》便是其集中的體現——
穀物菜畜養身寶,四性五味任君調。
鹽醋防毒消炎好,韭菜補腎暖膝腰。
蘿蔔化痰消脹氣,芹菜能降血壓高。
胡椒驅寒又化濕,蔥辣薑湯治感冒。
大蒜抑制腸炎發,綠豆解暑最為妙。
香蕉通便解胃火,健胃補脾食紅棗。
蕃茄補血美容顏,禽蛋益智營養高。
花生能降膽固醇,土豆消腫又利尿。
魚蝦能把乳汁補,動物肝臟明目好。
生津安回數烏椒,潤肺烏髮食核桃。
蜂蜜潤燥又益壽,葡萄悅色令年少。
勿妨勸君多食療,定必少提藥包包。
站如松 坐如鍾 走如風 卧如弓
寫大字 繪丹青 聞書香 氣自雄
【讀經點睛】書畫藝術不但是一件雅事,而且是一項寧靜身心、平衡心態的體育活動。寫字作畫,不「靜」不能為,惟有「靜」,方能怡情,方能養性。忘情筆墨,不思聲色得失,不想榮辱進退,心頤則體暢,體暢則身心俱安。
書畫最直接受益的是手臂肌肉能得到多方位的鍛煉,調節呼吸功能,進而使氣血流暢,延緩大腦和身體其它零部件的衰老,減少疾病。
蘇東坡說:「筆硯紙墨皆精良,亦自是人生一樂。」陸遊也說:「一笑玩筆硯,病體方知輕。」經常習書作畫,方能體味樂在其中。如畫林、竹、山、雲,「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使人有成仙脫俗之感。現代書畫家王學仲的行書「硯墨醉一生」,言及了書畫的真諦。
頭頂天 陽之首 經絡通 勤梳頭
早中晚 三百梳 日月明 開天目
【讀經點睛】頭是五官和中樞神經所在,經常梳頭能加強對頭面的磨擦,疏通血脈,使頭髮得到滋養,牢固髮根,防止脫髮;能聰耳明目,緩解頭痛,預防感冒;有助於降低血壓,預防腦溢血,防止大腦老化,延緩腦衰老。
梳攏頭髮可使硬發變軟,使軟發挺起。正確的梳攏方法是,首先從梳開散亂的毛梢開始,用刷子毛梢輕貼頭皮,慢慢地旋轉著梳攏。用力要均勻,如用力過猛,會刺傷頭皮。先從前額的髮際向後梳,朝相反方向,再沿髮際從後向前梳。然後,從左、右耳的上部分別向各自相反的方向進行梳理,最後讓頭髮向頭的四周披散開來梳理。在梳頭時,同時將身體向前屈或向後仰,以促進血液循環,這樣效果會更好。一處每次梳5~6次,平均一天梳攏300下左右為宜。
人雙眼 精之窠 目生輝 體健碩
熨眼法 天天練 遠看山 不花眼
【讀經點睛】「養生先養眼」。眼睛是人體感受器中最敏感、最精細的器官。當身體任何一部分出現問題時,都對眼睛產生直接或間接的影響。經常看計算機、電視,使我們長時間目不轉睛,眼睛肌肉就容易衰弱衰老,視力很快退化。經常給眼睛做做按摩,對改善視力、保持健康、緩解壓力都有功效。
患有青光眼、白內障、結膜炎、麥粒腫、乾眼症等眼疾的人平時最好少吃蒜。中醫認為,長期大量地食用大蒜會「傷肝損眼」,因此,眼病患者應盡量不吃大蒜,特別是身體差、氣血虛弱的病人更應注意,否則時間長了會出現視力下降、耳鳴、頭重腳輕、記憶力減退等現象。除了要少吃大蒜外,得了眼病,最好多吃點養眼的食物。
人要老 腿先老 練腿功 宜趕早
晨與夕 健步走 日三千 九十九
【讀經點睛】由於年老體衰,生理功能減退,許多老年人往往靜多而動少,習慣於久坐、久卧,動靜嚴重失衡。老年養生,貴在動靜結合。俗話說,人老腿先老。老年人由於血管硬化,肢體末梢血液循環不良,雙腿的功能也隨之減退;老年人骨質疏鬆,骨骼肌肌力減弱,腿腳不靈,步履緩慢;老年人平衡機能減退,雙腿行走也遠不如年輕人穩健。要改善這些不良狀態,加強腿部的鍛煉勢在必行。
「健康長壽始於腳下」。古人云:「竹從葉上枯,人從腳上老;天天千步走,活到九十九。」人活著就要運動。有事沒事,早晚外出走走,以步代車,時而快步、慢走及「花樣行走」。花樣行走有倒退行走、橫向行走、八字行走、腳尖行走等。持之以恆地穩步健走,有利於精神放鬆,減少焦慮、增加食慾,有利睡眠。經常步行鍛煉還有利於防治關節炎及許多腳部疾病。行走時腳部肌肉的收縮和鬆弛,使靜脈血管的流速增強,確保血液循環和回心血液的暢通無阻,將營養物質不斷輸送到全身各個器官和組織,使其得以濡養,有益健康。
樹有根 人有腳 樹要枯 根先竭
湧泉穴 熱水泡 拇指搓 筋骨活
【讀經點睛】「樹老根先竭,人老腳先衰。」醫學研究認為,腳是人體重要的組織部分,與身體健康息息相關,稱為人的第二心臟。人的雙腳有成千上萬的神經末梢與所有器官的組織相連。腳遠離心臟和受體重的壓迫,容易出現供血不足和靜脈迴流障礙,誘發多種疾病。
我國古代醫生和養生者,早就認識到下肢血液循環的重要性,發明了相應的保健操。源於宋,興於明,盛於清,現在仍為不少人操練的八段錦中,就有背後七顛百病消的踮腳運動。
俗話說:「睡前洗腳,勝似補藥。」中醫認為洗腳能起到按摩腳掌的作用,睡前用熱水洗腳益處多多。「春天洗腳,昇陽固脫;夏天洗腳,暑濕可祛;秋天洗腳,肺潤腸濡;冬天洗腳,丹田溫灼。」要養成每晚睡前用40~50度溫熱水洗腳的習慣。洗腳時應先泡後洗,同時用手搓腳,起到推拿按摩腳的作用,可舒筋活絡,活血化瘀,促進氣血運行,故能祛病強身,減緩衰老。
仁樂山 智愛水 享地利 選風水
風水好 子孫昌 安其居 洪福廣
【讀經點睛】一方水土養育一個人。傳統養生理論強調「選風水,安其居」,不是迷信,而是有其科學依據。風水最簡潔的表述是建築的時間和空間、形勢和方位不同,其所秉之氣也不同,從而對居住者的生存狀態產生不同的影響。
現代風水理論不再與封建迷信相提並論。現代風水學已經是一個包容環境學、地質學、建築學、健康學在內的綜合性學科,它的功能主要在環境保護、城市規劃、家居環境、辦公環境等方面達到人與環境、人與建築的完美相處,實現人的可持續發展。而這個風水概念中的環境不僅僅是自然環境,還包括外部自然環境、社會環境,內部的生理環境(含中醫的經絡氣血)、精神心理環境。一個採光好、陽光明媚的居室環境會讓你陽光燦爛,心情愉快。一個採光差、陰沉的居室環境則會給人一種陰森恐怖、沉悶的感覺,讓人無精打采,沉默寡言,不利於身心健康。
環境風水影響著我們的方方面面,選好環境風水會讓我們身心健康,好運連連。
亞聖府 養生堂 傳經義 授偏方
養生湯 勸世銘 養生經 繼世長
【讀經點睛】 「慈悲心一顆,寬容一尺,道理三分,慎字一升,忠義一斗,孝順十分,老實人一個,好心腸要緊。」——「孟府養生湯」作為養心修身的秘籍世代相傳。它味平、性和、守中,具有鮮明的儒家特色。
慈悲心,講究「愛」字當頭,有了愛,天下才有溫暖,人生才有意義;寬容是中庸之道,亦是和諧的基石,人有寬容之心才能入祥和之境;道理人人會講,但是不少人講的是歪理,人講正理才會走正道;人不慎難成君子,不忠不義不孝順,連做人的資格都沒有;從古到今,老實人不吃虧,好心腸有好報。與其說這是「養生湯」,還不如說這是「聖賢湯」,依此做人,即是得道。
推薦閱讀:
※《八字愛好者必備40個常用「術語」釋義》
※《千字文》—求古尋論— 原文、譯文及釋義
※六祖壇經釋義——第一品(二)
※天元連山卦釋義
※《道德經》全文及釋義(第十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