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書法專題(5)】翰墨薪傳 牽手西部
翰墨薪傳譜新篇
——中國書法名城蘇州「牽手西部」中小學書法教師傳統文化培訓班印象記
趙 錕
2015年8月7日,正值盛夏,這一天是所有西部地區30名書法老師永遠銘記在心的日子,因為懷揣著對江南水鄉的憧憬,帶著對傳統書法藝術的摯愛之情,大家不約而同地從祖國的西部地區「牽手」來到美麗的蘇城。翰墨薪傳——中國書法名城蘇州「牽手西部」中小學書法教師傳統文化培訓班也在古城蘇州正式拉開了帷幕。百餘位領導、專家、學者、學員和媒體朋友們一同見證了開班儀式的整個過程。過程簡樸而熱烈,一是體現了主辦方蘇州市文聯領導及蘇州市書協的高度重視,二是此項活動得到了來自祖國西部地區全體學員一致好評和媒體的高度關注。開班儀式上,學員們見到了許多才高德重的老師,如著名書法家華人德、王偉林、潘振元、葛鴻楨、張士東等先生。其中也包括此次培訓班的其他導師以及諸多媒體的記者朋友們。
據蘇州市書協主席華人德介紹,蘇州作為歷史文化名城,有著兩千多年的文化底蘊。傳統文化的傳承和教育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尤其在書法教育方面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隨著被中國書協命名為第一批書法名城,蘇州市書協在書法創作、學術研究、書法教育等方面做到了均衡發展,並自始至終作為名城文化建設的主要抓手。特別是近幾年蘇州市書協五屆「中國蘇州書法史講壇」的連續舉辦得到了國內外諸多學者和各大名校書法專業博士生及研究生的讚譽,也多次被中國書協通報表揚。近年來,蘇州市書協舉辦的「千百工程」書法教育及培訓工作也開展得有聲有色,結出了豐碩果實,為社會培養了大量的書法師資力量和後備人才,也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經驗。為了更好地傳承和弘揚中國書法藝術,完成中國書協組織的「翰墨薪傳」書法教育工作,華人德與中國書協相關的領導達成共識,決定在蘇州舉辦2015年夏季中國書法名城蘇州「牽手西部」中小學書法教師傳統文化培訓班,免費培訓西部蘭亭學校的中小學書法教師。此舉得到中國書協有關領導的高度認可。「牽手西部」計劃體現了蘇州書法人的責任和擔當。此舉體現了品位、傳播了知識,也增進了友情,彰顯了蘇州市書協廣闊的視野和深厚的情懷。我作為一個普通的工作人員,有幸目睹了此次培訓班的全部過程,聆聽了導師們的精彩演講,獲益頗豐,印象深刻,感慨良多,許多場景和感人畫面如同昨日剛剛發生。因此,我有責任把此次活動的開展和一些難忘的場景如實地記錄下來,以便和更多書友共享。
印象一:導師團隊陣容強大,定位準確,教學理念新穎,課程精心打磨,頗受學員好評。
蘇州市書協非常重視這次對西部蘭亭學校的中小學書法老師傳統文化的培訓工作。培訓課程的核心重點是體驗文化,技能訓練僅是一個層面。為此,蘇州市書協數次組織專家及學者對培訓的內容及課程設置進行了深入討論和商榷。專家們一致認為把此次對西部中小學書法老師的培訓基調定為以深入學習傳統文化、融入書法基本技能為主,同時拓展教學課程的內容和文化視角。華人德先生和王偉林先生分彆強調了書法學習不僅限於在技法上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對傳統文化的感受與體悟。「學書在法,而其妙在人」,關鍵是運用規律去解決實際問題。在課程的具體設計和安排上更是體現了導師們的智慧和卓犖的見識。書法教學方式和理念需要不斷反思和改進。陸家衡先生強調學習書法要立足於傳統文化,要重視對古人筆法系統的學習和體會,通過大量的臨摹練習,總結各體的用筆規律。他說:「傳統文化是書法創作的源泉,有些正處於衰落或瀕臨失傳的境況。如書法的筆法,古人是非常重視的,臨帖學習古人,首先要解決的就是用筆法。楷書有楷法,隸書有隸法,篆書有篆法,決不能信手塗鴉。」「不得筆法,終難入門」,講得深刻而又透徹。潘振元老師強調:「對書法而言,初學只能從臨摹開始,必須做嚴格的基本功訓練,走『入帖』到『出帖』這條路。」著名書法理論家葛鴻楨老師課題更具獨特的視角,他說:「本人覺得這次聽課的對象只要是西部書法老師,在書法方面已經有了一定的水平,故選擇『吳門書派代表人物取法成功經驗的啟示』為題,通過此講讓聽者明白古來經典皆可為法,博採眾長,方為大家。」論點精闢,學員終生受用。「書法學習、入門、創作都不要走老路,走老路等於走死路。懂藝術的人不會跟風,不會隨波逐流。」張士東老師用大半生的藝術實踐得來的寶貴經驗告誡學員如是說。導師徐世平創作水平很高,屢屢在國展中獲獎。他說:「書法不僅是解決技巧的問題,更是一種文化的媒介和載體。故培訓課程的設定以傳統文化為重點,十分契合。」他又說:「他們要到東部來,我們也要到西部去,那裡有著燦爛的中華古文明,我們也需要不同地域古今文化的滋潤和啟發。」文化重在碰撞,貴在交流。東西部文化的碰撞會產生火花來。東西部各地的文化精彩紛呈,需要互相融合和借鑒,藝術只有兼收並取,方能漸入佳境。在注重技能的學習中,還要注意培養書家個人的涵養。
導師許晨曦說:「縱覽古今,翰墨一道,細之則陶冶性靈,磨礪品格,涵泳氣質,提高修養;大之則言志述學,明經弘道,故書法才能歷久彌新,生機盎然。」青年書家慶旭先生在書法教學一線,出版了多部書法教學專著,近幾年在《書法報》開設書法教學專欄,他在藝術教育或觀念的取捨問題上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他說:「不論是專業教學還是業餘輔導,書法學科的教學在程序上同等重要——程序是方法論的組成部分。這涉及藝術教育或學習的觀念取捨問題。這種觀念取捨會將教學實踐直接導向迥異的教學效果。具體在教學活動中如範本的選擇、碑帖切入程序、實踐安排、評價方式等都在此列。一個良好的書法教學生態形式會將學習者引向光明的前途而不應該相反。」此番話可印證,他在教學中已形成了較為完整的教學模式和價值體系,在諸多環節逐步顯現了較為成熟的書學思想和方法論,尤為難得。年輕的書法家們正是未來蘇州書法教育薪火相傳的傳遞者和實踐者,也從另一角度反映了蘇州書法教育者群體的實力。
還是來聽聽學員們是如何評價這次培訓的。綿陽仙海安勇說:「我是一名普通教師,卻有幸參加如此高規格的培訓班,雖只短短六天,卻讓我終生難忘……蘇州市書協安排精巧,蘇州人對傳統文化的傳承,蘇州書家們對書法藝術深入鑽研……無不令人高山仰止。此等深刻、生動、充實的學習機會何時再有?」重慶永川人和街小學的朱睿說:「此次書法教師傳統文化培訓班的開辦讓我受益良多,和當前社會上一些以入展為目的的培訓不同。本次培訓展示了江南尤其是以蘇州為中心的吳門文化的人文情懷,學員們充分感受到了吳門文化在這裡的深厚積澱,這種眼界與品位的提高比起單純的技法進步無疑意義更深遠。」學員的認識高度也正是華人德先生希望看到的,也是導師們希望聽到的。同是重慶永川人和街小學的駱協宏感受頗深,他深情地說:「君子和而不同,導師們平靜謙和、循循善誘,學術上嚴謹、自信,立足於實踐,立足於教育一線的工作,將自己多年的思考與研究成果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學員。」通過聆聽導師的教誨,更加加深了對導師的印象,他這樣形容導師們:慶旭、朱樹民、陳藝等導師從書法教學的實踐中,作出了具體詳盡的指導,唐楷的教學法,書法教師的專業素質,行草書臨摹,一一擊中當前中小學書法教學的要害,使我們受益匪淺!葛鴻楨導師,細數吳門書派的領袖人物,揭示了書法藝術取法成功的經驗。許晨曦導師,儒雅俊朗、學養深厚,將篆書魅力彰顯無遺!張士東導師,以嚴密的邏輯推理,揭示隸書變化的淵源,隸變十法,讓我們見識了書法藝術研究的科學性!潘振元導師,用詩詞與書法讓我們再次感受了江南及蘇州文化的深厚內涵!徐世平導師,從創作實踐教學中引領我們探尋當前書法創作的門徑,實在是金玉良言。來自廣西柳城的鄧麗菊無比感慨地說:「每每想起蘇州學習的那些日子,心裡總是暖暖的,從教18載,沒有哪一次培訓策劃像此次這樣堪稱『無與倫比』,班主任是如此無微不至;授課老師是如此學術精深,治學嚴謹;蘇州的美,蘇州人的溫暖……一切的一切都在改變著我,改善著我的生活,還有什麼樣的學習能給人如此深遠的影響,只有蘇州。6天太短了!期待著下一次的相聚!」她的學校同仁黃瓏說:「千年煙雨,文化蘇州,吳道傳承,授課的所有老師都深刻詮釋了『書家重書亦重人,立品為先』的道理,他們以身垂範,講解與示範合拍且鞭辟入裡,字字珠璣。」「今年八月蘇州之行,才讓我更好地認識蘇州,那才算是真正到過蘇州,城市的美被攝入相機,而人性的美卻永遠記在心田。」看到四川綿竹吳成清老師親切的語句,頓時有一股暖流在我心尖流淌,難忘的師生情,人間自有真情在。知識可以傳授,而品質也一樣可以感染和傳遞。感謝至愛的導師和學員們親切的面龐在我記憶里留下了美好的瞬間,哪怕是短暫的,但它愈發顯得珍貴,更值得回味。
印象二:課堂延伸,設置情景教學。依託蘇城城市風貌和人文景觀,突出品位,重在感受和體驗。
「翰墨薪傳」不單單是傳承技法,更多的應是精神意蘊和風骨的呈現。千年古城,悠悠歷史。蘇城文化底蘊厚重,民風古樸。這裡的人們自古以來崇文尚雅,在繼承和弘揚歷史文化方面,蘇州人善於以精緻、秀逸的風味,展現書法藝術的神髓,將醇和唯美的品質注入到血液里貯蓄起來並隨時拿來用。因此,在這片沃土中,歷史上出現許多書法家也就不足以為奇了。如果說這裡的青山是文人手中的筆架,那麼河網密布的溝壑就是書家揮筆作畫的格子。文人在這裡可以自由馳騁地揮毫以表達胸中的意氣、豪氣。蘇城歷來以水鄉聞名,這裡的水滋養了人們的生命,更以水的純潔塑造了靈魂。於是,歷代的先賢用精巧的雙手營造了美輪美奐的蘇州園林,當然還有唯美的崑曲藝術和蘇州評彈等吳地文化。它們的存在使得蘇州更具江南的詩意和獨特的韻味而被國人倍加珍愛。
這次「牽手西部」傳統文化培訓班更值得關注的是設立情景教學,將課堂的形式及內容延伸,重在讓所有學員置身於城市濃厚的文化氛圍去體驗、感受。本次培訓班課程的設立可謂匠心獨運,總共由十二個板塊構成,分別是名家啟迪、字體探源、吳門書道巡禮、吳音清雅、古風遺韻等。在培訓期間學員們既考察了蘇州博物館、蘇州碑刻博物館、吳門書道館、高風堂美術館等特色場館,又參觀了藝圃、怡園(過雲樓)、曲園、寒山寺、小王山摩崖石刻等園林書法碑刻等,還欣賞了蘇州評彈、崑曲表演。培訓班重在引導學員們對傳統文化的體驗和感悟,激發廣大學員的學習興趣。他們的眼睛從課內移到了課外,思緒由「文房四寶」轉到了山水園林間。學員們都感嘆主辦方設定的傳統文化課程是如此的豐富和精妙,讚美蘇州的城市風貌和濃厚的文化氣息,在輕鬆愉悅的情景下慢慢品味和感受蘇州。學員駱協宏談道:「在蘇州,我們處處都能感受到江南水鄉、歷史文化名城的美學內涵。在山塘小學、寒山寺、太湖邊、蘇州博物館,在各處精美的蘇州園林,我們驚嘆傳統碑刻、楹聯、匾額的高妙藝術境界,遺迹保存規模之宏大,使書法藝術處處融於生活!」後來與我通話時他多次深情地說:「蘇州市書協情感引領,使我們陶醉於園林、碑林的古雅氣韻,寒山寺千年寂寞的鐘聲,讓我們感悟生命之美,人性之純。蘇州評彈、崑曲之美、天籟之音,是美學典範,令人動容,令人流連!」一連串的感嘆充分地表達了他的心聲。「書為心畫,言由心聲」,由眼中的物體美已升華到心中的詩意美,我讚揚他有著良好的悟性和素養,將來一定會用藝術作品來表現未來美好的人生。我想,文化的傳遞和感染力是無窮的,它最容易傾入心間併產生巨大的能量。學員們通過這次文化的洗禮,在思想和觀念上都有所改變。學員黃瓏無不感慨地說:「這是一次不同尋常的書法學習之旅,也是一次不平凡的學書精神洗禮,更是一次書法文化與意識觀念的激情撞擊。六天的培訓充實而豐富,形式嚴謹又不失活潑,使我們學員對書法文化、書法精神以及書法的書與法有了全新的認識和定位。」另外,從學員們熱愛傳統書法藝術以及治學嚴謹和厚積薄發的內在潛質上,我們看到了未來的希望。這些老師平日潛心於翰墨,勤奮耕耘,善於感悟和總結。有的老師回去後用詩詞來表達對蘇州及對導師們的讚美。重慶永川人和街小學的蘇勤文筆俊美,她寫道:「乙未仲夏,千里相邀。翰墨薪傳,齊聚蘇州。其間,感吳越文化之厚重,觀前輩書道之盛傳,攬園林之巧奪天工,聞崑曲之天籟傳音,評彈之韻味悠長。此行,開眼界,長見識,受禮遇,心感激。心所向,再相聚……」文風古雅,情感真摯,讀之讓人心動。甘肅慶城的朱宏亮在培訓期間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和他的表兄一起前來蘇州參加培訓,其間互相砥礪和幫助,態度誠懇,用心至純,讓人羨慕。他眼中的蘇州是:「自古吳越多佳麗,小橋流水天堂景。依湖傍水浸靈氣,人傑地靈涵養性。今載盛夏逢幸事,有緣千里來此地。親睹姑蘇之文化,瞠目若鈍口若痴。園林勝跡古城鎮,街坊民居絲綢綉。崑曲蘇劇評彈調,吳門書畫脈承繼。翰墨薪傳牽西部,師者傾囊真情敘。雖只屈指一周余,男才女貌猶心記。」詩書俱佳,有此境界,令人讚許!
印象三:「依於仁,游於藝」。學員技能和精神品質皆有提升,薪火相傳,後繼有人。
檢驗一個培訓班的教學成果主要體現在教學理念、教學方法是否新穎,課程設置是否合理、科學,如果是特色鮮明,很具針對性,學員感興趣,教學合宜,那麼效果就很好。還有一個重要的考量指標,即是經過一段時間,學員的教學思路及創作水平是否有長進和突破。藝術要遵守循序漸進的規律,關於這一點,導師陳藝見解頗為深刻,他說:「通過書法教育的推廣,循序漸進地勤學苦練,多方面文化的修養,方能達到心手相應的愜意境界。」潘振元老師也再次闡述了良好學習方法的重要性。他指出:「關鍵在『察之者尚精,擬之者貴似』,通過認真臨摹,真正掌握其筆墨技巧和點畫結構;同時,臨摹貴在『悟』,就是要多動腦,多思考,認真將自己的臨摹與碑帖作比較,特別注意細節,找出自己的欠缺與不足。只有在經典碑帖中不斷發現其規律與妙處,才能提高自己的審美能力。」導師朱樹民謙和儒雅,在與學員的交流中,他說:「西部地區的老師們刻苦好學的精神讓我感動。作為此活動的一名教師,感受到自己身負的責任。因此,自己能做的就是繼續努力,不辱使命,為傳承書法文化貢獻自己一份力量。」
古人講:「傳道,授業,解惑。」傳道就是將中華民族優秀文化中的精髓提煉出來,發揚光大,傳給我們的後代。文化是整個中華民族的命脈,道德與品質是每一個中華兒女必須堅守的東西。因此,當代的藝術工作者承擔著時代賦予的重任,理應不辱使命,堅持不懈,高高舉起宏揚傳統文化的大旗。通過舉辦這樣規模的文化培訓班,蘇州市書協找到了自己的坐標,擔當起社會的責任,並且在東西部文化交流與發展中架起了一座友誼的橋樑。學員們通過學習,感受到了導師們親切的教誨,同時也對這座千年文化古城留下了深刻的記憶,紛紛表示願為發展西部中小學書法教育事業貢獻一份微薄之力。
學員駱協宏寫道:「蘇州書家們從歷史的高度、理論的深度、學養的厚度、人情的溫度向西部學員展現了江南水鄉的深厚情誼,每念及此,潸然淚下!我們不僅從書法理論上得到提升,書法技能上得以錘鍊,更是在文化涵養方面得到升華!感謝唯美蘇州,感謝文化蘇州,感謝至情至性的蘇州人師!」愛在傳遞,情在流淌。來自新疆沙灣縣第三小學的李新霞說:「蘇州書家們無私奉獻的精神深深感染了我。我要讓這種精神在新疆這片沃土上生根、發芽,茁壯成長。」四川什邡雙盛中學的白華東說:「唯有根植於傳統文化的沃土上,書法才會盛開最美麗的花朵。蘇州正是這一方沃土。而在遙遠的西部,你們辛勤播灑下的種子,明天定會生根發芽,茁壯成長!」廣西柳城的學員黃瓏說:「感謝中國書協、蘇州市文聯給了我們這次深入書法歷史名城的學習機會!願我們不辜負老師的殷切希望,在今後的書法道路上立古探新,做好書藝的傳承。」傳統書法事業後繼有人,因為有這些辛勤的園丁們在用實際行動踐行翰墨薪傳的藝術真諦!
有些學員在培訓結束後還與導師進行聯繫和互動,通過不間斷地思考和總結,書藝水平大增。四川綿竹大西街小學肖靜敏這樣描述道:「蘇州之行回來後,老師們所授之課猶歷歷在心,蘇州人文景觀不曾忘懷,回家後好長一段時間不斷思考,自己接下來當如何進行臨摹和創作?讀帖、實臨、意臨,按照老師所講,果然效果顯著。創作最頭疼,問題在哪裡?拿出筆記,仔細閱讀,回憶老師講的章法組合規律,霧水漸退……從前三字開始,定基調,知靜動,再至一行,軸線動蕩,緩急有別,擴展多行,疏密成片,起承轉合,分組而行。就這樣慢慢練習,由生硬到自如,從一點變化到多點變化,似乎老師們的鼓勵化作動力在筆尖流過,我不禁感嘆:受益良多,不虛此行啊!感謝我敬愛的老師們!」讀著這樣的話語,學員們認真伏案作書的情景彷彿就在眼前顯現。學員的進步是對老師最好的回報。答案有時在紙上,更多的是在每個人的心裡,隨著時光的流逝,會變得越來越清晰。
在我的記憶里,發生在培訓班中感人的事迹頗多。在培訓班結束的倒數第二天,陰雨連綿。從駐處到培訓班的地點需走一大段路程,為了節約時間,不耽誤上課,山塘小學的校長和老師冒雨親自駕車來回數次接送學員,讓大家感動不已。他們的後勤保障工作也做得非常出色,得到導師和學員們的充分肯定。通過短短六天的相處,導師和學員結下了深厚的友情,有一個場景可以通過學員黃瓏的描述來印證,她說:「在最後一天的作品點評及總結會上,班長譚立彬代表我們學員發言時,叫大家給在座的老師深深地鞠一躬,道一聲『謝謝』!當我們整齊地彎下腰道謝時,回想起在這六天里各位領導對我們無微不至的關心,授課老師的諄諄教導,班主任的細心周到,學員們結交留下的深厚友誼,我的淚水再也忍不住,模糊了我的雙眼……」其實,流淚的何止是她,導師和大部分學員也都流下了淚水。不過流的是喜悅的淚水,真情的淚水,養顏又養心!在離別的最後一個晚上,學員送給蘇州市書協一把扇子以示感謝,田利榮跪在地上,在木質的大扇子上深情地寫道:「牽手西部結情緣,相聚蘇城鑄夢魂。」十四個大字表達了他們的感激之情。數位男教師現場手拉手齊聲高喊:「蘇州是我們的家,重慶是我們的家,四川雅安是我們的家,祖國各地都是我們的家,我愛我們的家!」這聲音整齊、有力,久久地迴響在我的耳旁,心中頓時有溫暖的感覺。我想他們的心聲和願望已經遠遠超過了培訓本身所代表的意義。我的耳邊突然又響起了已故書家瓦瓮先生曾經說過的一句話:「凝聚產生力量,團結產生希望。」凝聚著我們心中的最愛,用手托起希望,朝著朝陽繼續前行。
開班儀式
考察小王山摩崖石刻
觀看展覽
陸家衡先生點評
推薦閱讀:
※歷史必修一專題九:美蘇爭鋒
※中華名山煙標專題欣賞之五嶽與佛道名山
※益生菌與酵素專題問答
※【中國文物專題】第四期:「內有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