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孝敬父母的三種境界 - 弘敏的日誌 - 網易博客

引用 孝敬父母的三種境界

智慧人生 2009-09-16 09:40:40 閱讀64 評論3 字型大小:大中小訂閱

引用

wuxin20070717 的 孝敬父母的三種境界

物質奉養,豐衣足食;精神溫暖,稱心如意;靈魂救度,往生凈土。前二者是世間之小孝;勸父母學佛念佛,往生凈土,脫離六道輪迴,永遠安樂,此乃出世間之大孝。 因此,我希望大家能以佛法的利益和法寶孝敬你父母乃至前世父母,讓父母身心愉悅,離苦得樂。

出世間大孝 錄自:明·蓮池大師《竹窗隨筆》

人子於父母,服勞奉養以安之,孝也;立身行道以顯之,大孝也;勸以念佛法門,俾(使其)得生凈土,大孝之大孝也。予生也晚,甫聞佛法,而風木①之悲已至,痛極終天。雖欲追之,未由也已。奉告諸人:父母在堂,早勸念佛;父母亡日,課佛(念佛)三年;其不能者,或一周歲,或七七日,皆可也。孝子欲報劬勞②之恩,不可不知此!

世間之孝三,出世間之孝一。 世間之孝:一者承歡侍彩,而甘旨(美食美味)以養其親。二者登科入仕,而爵祿(功名利祿)以榮其親。三者修德勵行,而成聖成賢,以顯其親。是三則,世間之所謂孝也。   出世間之孝,則勸其親齋戒奉道(素食修行),一心念佛,發願往生(彌陀凈土),永別四生(胎生、卵生、濕生、化生,涵蓋一切生命形式),長辭六趣(天道、人道、阿修羅、動物、鬼魂、地獄)。蓮胎托質(往生凈土,蓮花化生,),親覲彌陀,得不退轉(大乘菩薩)。人子報親,於是為大。

【注釋】 ①風木:猶言風樹。《韓詩外傳》卷九:「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也。」這是齊國的孝子臬魚對孔子所說的話,後因以「風樹」比喻父母亡故,不及侍養。白居易《贈友》詩:「庶使孝子心,皆無風樹悲。」

②劬勞:極度勞累。出自《詩經·蓼莪》:「哀哀父母,生我劬勞。」後人據此詩,遂以「劬勞」專指父母養育子女的勞苦。

【譯文】   為人子女對於父母,能夠服侍孝養父母,使父母得到安頓,這便是世俗所謂孝了;努力提高道德修養,對社會有所貢獻,使父母因子女的美德聲譽而感到自豪和光彩,這便是大孝了;儘管如此,但不能為父母解決生老病死的根本問題,其孝心畢竟有限,所以不如勸父母修學凈土念佛法門,使父母將來得生西方凈土,永脫輪迴之苦,常受無量妙樂,長隨佛學,圓滿佛果,這才是大孝中的大孝! 我出生得晚,當我剛聞到佛法時,不幸父母都相繼去世了,我為此痛不欲生,雖然極力想要補救,但已是不可能了。因此,我奉勸世人,父母在世時,應該及早勸父母念佛;當父母命終後,要為父母念佛三年,若實在不能專心念佛三年,那麼至少要念佛一年,或專心念佛四十九日,都可以。孝子要想報答父母養育之恩,對於這種大事不可不知。

出世間大孝 道源法師 《地藏經講義》

地藏菩薩在因地就是因為要救度母親,發了甚深廣大菩提心,要度眾生,這是真正的佛門孝道。佛上天宮為母說法,也是為了要報母恩行孝道,更是為了要提倡佛門真正的孝道。蓮池大師《七筆勾》上有這麼兩句:「親得離塵垢,子道方成就。」 也就是說,只有讓父母親都脫離生死輪迴了,做兒子的孝道才算有成就。

中國傳統的儒家怎麼行孝呢?「生事之於禮,死葬之於禮,祭之以禮。」就是父母在世的時候,好好侍候衣服飲食,死了依禮好好埋葬,逢年過節依禮祭拜,這就是儒家的孝道。孔子說:『未知生焉知死!』儒家只講人間活世的事,他不講六道輪迴,像地藏菩薩因地當婆羅門女,他母親墮地獄受大苦,若依儒教則無法盡孝於亡親之後,更何談了脫生死呢!縱使上升天上,天福也有享盡的一天,還是要再輪迴,所以一定要度父母出三界,徹底擺脫六道輪迴,才是真正盡孝道。

度父母親出三界,已盡了孝道,為什麼還要發廣大的菩提心去度眾生呢?佛門中的盡大孝,不光是度這一世的父母。《梵網經.菩薩戒》云:「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世世無不從之受生……」單講人道吧,有前生前世的父母親,有多生多世的父母親,更有多生多劫的父母親,累劫以來互相做過父母兒女眷屬,所以一切眾生都曾經做過我的父母,度眾生就是度父母,更何況六道輪迴中,有多少眾生都曾是我們的父母眷屬。這樣才是行大孝!真正的佛門大孝之法。

《梵網經》又說:「孝為至道之法,孝名為戒,亦名制止。」『至道』就是至高無上之道,也叫佛道,要想求佛道,就得先修孝道。如果對父母都不孝順,還能修學佛道嗎?戒者:防非止惡、制止,就是不許為非作惡,所以受菩薩戒,先行孝道,孝就是菩薩戒,如果連父母都不孝,還能當菩薩嗎?當菩薩先不要殺生,菩薩戒第一條就是不殺生,六道眾生多生多劫都是我的父母眷屬。殺生不就是殺前生前世的父母了嗎?吃肉不就是吃前生前世父母的肉了嗎?所以行孝道自然就不殺生害命,自然就不吃眾生肉,慈悲心才能長養。佛陀先為母說法,再找這位行大孝發大願廣度無量眾生的地藏菩薩,託付度生重任,也就是為了報一切父母之恩。

佛教如何報恩孝親 作者:煮雲法師 來源:http://bookgb.bfnn.org

  在講正題以前,首先對諸位說明,社會對佛教有一種誤會。這大概是唐朝韓愈引起的,因為他寫了一篇《原道》的文章,攻擊佛教說:「臣焉而不君其君,子焉而不父其父。」他認為,出家人就是無父無君,大逆不道的罪人,恨不得要「人其人,火其書,廬其居」。因此後來那些一知半解的偏見文人,也就以為和尚是大不孝的罪人,並以韓愈的謬 語來大罵佛教,遺毒之深,實深哀痛!

  雖然社會上也還不斷上演佛教故事「目連救母」等有關佛教報恩孝親的片子,可是一些無知之徒仍然沿襲韓愈的話來譏笑佛教。我也曾有遇見過那些所謂知識分子和我討論這個問題:「和尚出家,既不孝養父母,又不報效國家,不但對社會無貢獻,簡直無父無君,難怪韓愈要主張『人其人,火其書』。」

  社會既有這種錯誤的認識,所以我今天不能不把這問題加以分析和說明,佛教是否如他們所說,以及和尚對國家社會如何的貢獻,本人過去曾在《人生月刊》上發表一篇《和尚與國家的關係》的文章,已經詳細說明過了。現在專門說明佛教報恩孝親,引證經文,根據事實,加以述明,以解世人對佛教的疑竇。

  世俗的孝親法

未談佛教以前,我們先來看看一般世俗人,他們是怎樣孝養父母的。我們中國儒書上記載,歷史上最大的孝子,莫過虞舜。孔子在《中庸》、《論語》等書上,也一再提到「舜其大孝也與」。我想大舜任其怎樣孝道,也沒有能夠令父母超凡入聖,了生脫死,這是我可以斷言的。再說一句,即使《二十四孝》上的孝子,也還沒有一個是能夠令其父母跳出三界、永脫輪迴、常享安樂的大孝行者!

  儒家只知道說「父母恩重,無法報答。」如《詩經》上說:「哀哀父母,生我劬勞,欲報之恩,昊天罔極。」孔子對他的門人也說了幾種孝親的方法,但那全是世俗之情。如對樊遲說:「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對子遊說:「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父母),何以別(犬馬)乎?」對子夏說:「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這都是養口養體的孝道。孔子自己表示他的意見說:「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從這些話上,就可以知道儒家孝親的主張。 總之,父母對兒子的希望是:「積穀防饑,養兒防老。」兒女對父母所盡的孝養是:「晨昏定省,福祿侍養。」做父母的對子孫最大的希望是子孫能夠做官發財,榮宗耀祖,光前裕後,揚名聲,顯父母。這就是世俗人最了不起的孝親報恩了。

  以佛教的眼光看來,上面這些榮宗耀祖,顯親揚名,還是微不足道的,因為這些對父母未必有什麼福樂。縱然眼前有一點快樂,可是那種快樂,種下的是受苦的因。因為快樂享受,奢華,浪費,就是造罪作業;造了惡業,將來就要受苦果。這是不變的定理。

  世俗人反對佛教最大的理由是:「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一點我也順便說一說,有了兒女固然是好,可是我們也要知道,父母和子女的關係,無非是前世的冤家債主,緣遇會合。例如明朝的方孝儒,他父親因為有了官位,遷移祖墳,掘出了八百多條紅蛇。蛇王事先曾經託夢,請求他放過它們家族八百多條生命,不要殺害它們。可是方孝儒的父親不信這一套,竟然把八百多條紅蛇活活燒死。後來蛇王托生方孝儒,成為一代名臣,可謂耀祖榮宗了。誰知燕王之叛,孝儒不肯投降,十族盡遭誅戮,剛剛也是殺死了八百多口家親眷屬。這說明冤家債主而成父子。如果再遇見逆子貪官,犯了國法,不但家破人亡,而且遺臭萬年。不肖子孫把三代之財敗光,不善而終,斷嗣絕後,那又怎麼辦呢?所以說,以無後為不孝,是很不合理的。

  佛教的孝親觀

  佛教里報恩孝親的經典和事實,真是不勝枚舉。在佛說的經典中,有關報恩的有《大報恩經》七卷,專門記錄佛陀在往昔因地中報恩孝親的故事。又有一本《父母恩重難報經》,上面詳細描述了做母親十月懷胎、三年哺乳、推干就濕、咽苦吐甘的苦處!以及做兒女的應如何去報答父母養育深恩。 過去古德還著了一本《釋門真孝錄》,完全依據佛法指示孝養雙親,那才是真正的大孝。世俗之孝,不過稍盡人子之心,四時八節,買一點酒肉之類,養其口體罷了。死後用五鼎三牲,祭之以禮,就是罕見的孝子了。例如世俗人為父母做壽,就要大開屠場(殺生),賀客盈門,座上客滿,肉肥酒暖,這似乎是天經地義的孝親之道,果能如此,鄰里就會說某人很有孝心。但如果以佛法智慧的看法,那不是孝親,而是在為父母造孽,本來父母所擔的罪擔子,只有五十斤重,你惟恐還不能下地獄,就再替他加上一百斤,壓得父母透不過氣來,死後有還不完的命債。這樣的孝子,真是可憐愍者!

佛教報恩孝親的目標很積極遠大,就是要使父母能夠解脫輪迴,離苦得樂,把父母從罪惡深淵裡救出來,脫離生死苦海,這才是大孝!蓮池大師說:「父母恩重,過於山邱,五鼎三牲未足酬,親得離塵垢,子道方成就。」換句話說,沒有把父母超生極樂,脫離輪迴,子道就還沒有成就,不能算是孝子!舍俗出家,表面上看起來是背井離鄉,割愛辭親,實際上,行的是一種大孝道,所以佛說:「一子出家,九族生天。」不但報答今世父母的恩德,而且報答生生世世的親恩,使九族之親皆得離苦,這是多麼大的孝道啊!

   佛典引證孝親

有人妄說佛教不講孝道,這是他與韓愈犯了同樣的毛病。記得韓愈貶到潮州的時候,與大顛和尚談起佛教不孝親的話,大顛和尚問韓愈說;「你看哪些佛書上載有不講孝親的話呢?」他說:「我何暇看此書?」既不看佛書,怎知其不孝?顯然是武斷栽贓!如果當時韓愈真正看過佛經,他肯定不敢毀謗佛法了!可以說三藏十二部,處處都有載明報恩孝親的經文。 所以我說這些謗佛之徒根本沒有看過佛書。

  還有我們念經迴向文中就有「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或者是「四恩總報,三有均資」等願文。「四恩」就是:一、父母養育恩(孝親);二、師長教導恩(尊師);三、國主水土恩(愛國);四、眾生護助恩(愛民)。   其中最大的師長就是佛法僧三寶,《華嚴經》上說:「如來無量劫,勤苦為眾生。云何諸世間,不報大師恩?」因為佛陀是我們法身父母,除去佛法沒有其他方法能夠了生脫死,我以為眾恩當以佛恩為重。

   我們的教主釋迦牟尼佛就是第一位躬行實踐的大孝子,所謂:「大孝釋迦尊,累劫報親恩。」一部《地藏經》就是佛陀為報母恩,在仞利天為佛母摩耶夫人說的。

  懶殘和尚養親

  古代有一個懶殘和尚,因為他母親就生了他一個獨子,所以他責無旁貸地要負起孝養母親的責任。他奉養母親,不是把十方施主舍於寺廟的財產金錢拿來作養家孝親之用,而是用他自己省吃減用積攢的一點積蓄來養活母親。有時身上窮得一文錢也沒有,可是又不能讓年老的母親挨餓,只有把自己的袈裟典去,買米回來養親。我們可以從他懷念慈母的四句詩中感受到一片赤忱的孝心:「霜殞蘆花淚濕衣,白頭無復倚柴扉,去年五月黃梅雨,曾典袈裟糴米歸。」寥寥二十八字,道盡懷念悲痛之忱,令人讀之泫然涕出。

  虛雲朝山報恩

  當代禪宗泰斗虛雲老和尚,母親生他下來是一個血球。母親晚年無子,因此一氣而終。翌日有賣葯翁,破開血球,現出小兒,即虛雲和尚,由其庶母撫養成人,十九歲出家,勤修道業。他常常說:「我生不見母,母親因生我而死,大恩不能忘懷。」後來為報母恩,一心發願朝拜五台山禮文殊菩薩,以此功德,迴向母親,早脫輪迴。大師三步一拜,不計年月,兩次凍卧冰雪中,感得文殊菩薩化身為文吉乞者,兩度救他脫險,三年而達五台,滿其初願。後來又念未見母親現身,不知是否離苦得樂,又在阿育王寺拜釋迦舍利。每天禮懺若干拜,一心求見母親一面,又在阿育王寺燃去指頭供佛,求見母親。結果一天在夢中見母現身。夢中有人對他說:「你求見你母親,這就是你的母親,你快看——」老和尚抬頭一看,只見空中有一夫人,騎在龍身上,有很多龍神護佑,飄然上升而去。

虛雲老和尚為報母恩,吃盡了千辛萬苦,冰天雪地、置死不怨,目的是救拔母親超生極樂,這種偉大的孝心,真是驚天地而泣鬼神。

  度父母脫生死

  世俗人孝親以享受俗樂為榮,食以太牢,住以華堂,這就是奉養之厚,人子之孝了。

  佛教孝親的目的是度父母宗親遠離塵垢,了生脫死,往生凈土,不受六道輪迴的痛苦,方是盡了孝道。只要達到此目的,甚至自己替父母受罪吃苦。因有迷悟的不同,所以各人所見也就不同了。總之,不依佛教孝親的方法,都是不究竟的孝親。愚人顛倒迷惑,以造業為孝親,以苦因圖樂果,很荒謬,我們為他可惜。我誠懇地告訴諸位,只有依佛教孝親的方法,才能真正報答親恩,孝養父母。 

——轉載

2人| 分享到: 閱讀(64)| 評論(3)| 引用(0) |舉報
推薦閱讀:

爸爸去哪兒給青年父母帶來哪些啟示?
該如何看待父母對兒女的「佔有」或「私有化」?
發生了什麼事情,讓你在一瞬間真正知道了父母賺錢的辛苦?
做父母的最高境界,是放手
眼看著父母去世是怎樣一種體驗?

TAG:父母 | 網易 | 博客 | 境界 | 引用 | 網易博客 | 日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