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如何遠離糖尿病?

如何遠離糖尿病?五嶽盟主 編輯越來越多的人剛剛三四十歲,卻已經加入到糖尿病的「主力軍」中。據WTO報道,現在全世界已經有近2億人患病,中國有2380萬人,患病人數居全球第二。糖尿病是一種終生性疾病,一旦發現即不可逆,但它又是一種慢性病,一般情況下並不致命,在糖尿病的死因中,慢性併發症佔75.6%。其中,心肌梗塞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其次為中風及腎衰竭,糖尿病併發症的致殘率是各類疾病之首。  

近年來,40歲甚至30歲的糖尿病患者越來越多。預防糖尿病,應該從中年就開始,注意監控血糖狀況,及時發現異常,嚴格控制血糖,延緩併發症的出現。  

自測,糖尿病離你多遠  

  1.你近日嗓子發乾。飲水多而口乾,小便增多嗎?

  A是 B不是

  2.你本來身體就肥胖。餐後3-4小時即感到飢餓、心慌、手抖、乏力嗎?

  A是 B不是

  3.你皮膚癤腫層出不窮、化膿性感染日久不愈、局部藥物治療效果不佳嗎?

  A是 B不是

  4.你全身性皮膚髮癢嗎?

  A是 B不是

  5.你的肩部、手足麻木,出現下肢脈管炎、足部潰瘍、感染或組織壞死嗎?

  A是 B不是

  6.你年紀尚輕已有白內障,視力減退得相當迅速嗎? A是 B不是

  7.你尿中有蛋白質,身體浮腫。甚至出現尿毒症嗎?

  A是 B不是

  8.你的父母或兄弟姐妹中有糖尿病患者嗎?

  A是 B不是

  9.你常有空腹感嗎?

  A是 B不是

  10.你什麼也不幹也會覺得身體疲倦嗎?

  A是 B不是

  測試結果選A得1分,選B得O分,將得分加起來:

  9分及以上:你患糖尿病的可能性極大,應馬上到醫院進行檢查。

  6分-8分:可能屬於輕度糖尿病,應到醫院檢查,並注意節制飲食,改善生活方式。

  5分及以下:可能性暫時不大,應該注意飲食,調整生活方式,定期到醫院進行體檢。

  糖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重要能源物質之一,但是它必須在胰島素的作用下發生一系列複雜的變化後,才能被機體充分利用。當肌體內胰島素分泌不足,以及機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降低時,糖的這種變化就會發生障礙,造成糖在體內大量蓄積而引發疾病,這就是糖尿病。

  糖尿病分為胰島素依賴型(I型)與非胰島素依賴型(II型)兩種。I型發病年齡較輕,多為20歲以下:II型是最常見的糖尿病類型,佔總糖尿病病例的85-95%,10個中老年人就有1個患糖尿病。

  糖尿病在發病初期,可以沒有任何癥狀,只是血糖超過正常值。以後隨著病程進展逐漸出現容易飢餓、口乾舌燥、飲食量增大、尿量增多、消瘦乏力等癥狀。糖尿病的典型癥狀是「三多一少」,即多飲、多食、多尿、體重下降。

  1.陽痿 據統計,男性糖尿病患者並發陽痿的高達40%-60%,中年肥胖者更應警惕。

  2.排尿困難 據統計,男女糖尿病患者出現排尿困難分別為42.3%和21.7%。

  3.周圍神經炎 表現為手足麻木,身體有灼熱或蟻行感。據統計,糖尿病患者約40%左右有上述癥狀。

  4.反覆發作的低血糖 癥狀為局部出汗多、飢餓、頭暈、心慌等。

  5.皮膚髮癢 全身皮膚髮癢。

  6.視力衰減 視力減退或早年出現白內障且發展很快。

  7.昏迷 經常出現原因不明的昏迷。

  8.間歇性跛行 走路多了下肢疼痛難忍,不能行走或手掌攣縮。

  9.疲倦、飢餓 經常有疲倦感、飢餓感、嗜甜等癥狀。

  10.遺傳 研究數據表明:父母其中一方有糖尿病,子女的發病率便介乎兩至三成,雙親都是糖尿病患者,其子女發病率更加高至五成。

  糖尿病的各種慢性併發症發生的早晚和嚴重程度與糖尿病病程、血糖控制好壞、血脂、血壓等有直接關係。因此,治療糖尿病的關鍵是早發現、早治療,嚴格控制血糖,減少併發症的出現。   

  1 減去腰圍,減去危險  

  10個糖尿病患者中至少有8個超重或者肥胖。對於超重的人來說,減少當前體重的7-10%能使患病風險減半。

  腹部脂肪的堆積尤其能增加糖尿病和併發症發生的危險。通過測量腰圍可以知道腹部脂肪的多少。量腰圍要量最下面一根肋骨和髖骨上部之間中點所在的位置。男性腰圍小於90cm、女性小於80cm時發生糖尿病的風險較低。對於腹部脂肪較多的人來說,糖尿病發生的風險隨著腰圍的增加而增加。   

  2 增加運動,降低風險   

  久坐的人通常更容易得糖尿病,進行體力活動能使發生糖尿病的危險降低一半。肌肉活動能促進肌肉吸收血糖、動員胰島素,推薦採用有氧運動、力量訓練和柔韌性練習相結合的運動方式。

  有氧運動 推薦每周至少運動5天,每天大約30分鐘。如果你需要減肥,最好多做運動,在增加運動量之前先諮詢一下你的醫生。

  力量鍛煉 肌肉變得強壯能使糖尿病患者消耗更多的熱量,增加機體自身降低血糖的能力。負重訓練是增加力量的好方法。

  柔韌性鍛煉 伸展運動能夠保持關節彈性,減少鍛煉中受傷的可能性。  

  3 飲食最重要  

  少吃糖分 除了少吃甜食,還應減少主食攝入量。為此,可每周減少主食量100-200克,一般1個月左右限制到每日300克左右。但應該指出的是,有人將主食控制很嚴格而放寬其它食物,雞、鴨、魚、肉、蛋等多為高蛋白、高熱量食物,長期食用不利於控制體重,且易導致各種併發症的出現。

  少食多餐 應該定食定量。科學的餐次為每日4-5次,如果突然增加體力勞動,還需臨時加餐。不妨在每次進餐前先吃些清淡的蔬菜,增加飽腹感,然後再進正餐。兩餐之間飢餓時,可吃些黃瓜、西紅柿等。用花生米、瓜子、豆製品甚至用牛肉、雞蛋充饑有百害而無一利。

  減輕飢餓感 調整飲食結構可以減輕飢餓感。應多吃低熱量、高容積的食品,如黃瓜、大白菜、豆芽、菠菜、冬瓜、南瓜、韭菜、青椒、萵筍、茄子、菜花以及海藻類、磨菇類、豆腐渣等。

  要粗糧不要細糧 選擇全穀物、高纖維素的粗糧,限制細糧的攝入。粗糧吸收慢,能夠限制血糖水平的升高,降低胰島素的需要量。不妨選擇黃米、糙米、燕麥、全穀物麵包、半熟的麵條、綠豆粉、大多數豆類、堅果和干麥。如果不喜歡粗糧的口感,不妨循序漸進,粗糧伴著細糧吃,紅豆粥、莜麥面以及三合面、玉米面製作的饅頭、麵條等都是不錯的選擇。此外,苦蕎麥有降血糖、降血脂作用,可以適當多吃。

  要植物油不要動物油 菜籽油、橄欖油、花生油、葵花子油和玉米油等植物油含不飽和脂肪酸,能預防糖尿病。動物油、可可果油、棕櫚油、棕櫚核油含飽和脂肪酸高,有可能加速糖尿病及其併發症的發生。   

  Tips:糖尿病的確診  

  空腹血糖≥7.8毫摩爾/升或任何時候血糖≥11.1毫摩爾/升則可確診為糖尿病。如果你的空腹血糖<7.8毫摩爾/升,75克葡萄糖耐量試驗時兩小時血糖在7.8-11.1毫摩爾/升之間,則應診斷為糖耐量低減。糖耐量低減的人發生心腦血管疾病的危險性較正常人明顯增加,且相當一部分患者數年後會發展成糖尿病。根據世界糖尿病基金的糖尿病分布圖,全球有超過5%的成年人患有糖尿病,超過8%的成年人糖耐量低減。


推薦閱讀:

關於糖尿病的十個常見誤解-鳳凰新聞
聽說這種東西與糖尿病息息相關
它是最適合糖人的飲品,每天250克是打敗糖尿病必需的
美羅產品調治糖尿病
吃豆類能夠預防糖尿病嗎?

TAG:糖尿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