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這些俗語出自佛教
A 一些人們常用卻不知道原意的俗語 A 在中國禮儀上,所謂不孝有三,是指:一、不娶無子,絕先祖祀(不娶妻生子,斷絕後代,這是孟子所說的最大的不孝);二、 阿諛曲從,陷親不義(一味順從,見父母有過錯而不勸說,使他們陷入不義之中);三、家貧親老,不為祿仕(家境貧窮,父母年老,自己卻不去當官吃俸祿來供養父母)。 B 人有三急:心急,手急,性急; C 七情六慾:一般地說,七情指的是:喜、怒、哀、懼、愛、惡、欲;在醫七情指的是喜、怒、憂、思、悲、驚、恐; 六欲一般指的是生、死、耳、目、口、鼻;在佛家六欲指的是色慾、形貌欲、威儀姿態欲、言語音聲欲、細華欲、人想欲 ; D 胡說八道:原指「胡人」到內地講解佛經。 胡,中國古代對西、北部少數民族的稱呼。胡說∶胡人說講。八道:不信佛的人認為,胡人講解佛經是說荒誕之言。胡人講解佛經八聖道簡作「胡說八道」。故後世以胡說、胡說八道,一派胡言等詞語喻不可信。今泛指一切沒有根據的說法。 E 五大三粗:「五大」是指雙手雙腳大再加上頭大;「三粗」指腿粗,腰粗,脖子粗; F 六親不認:當今「六親」泛指親屬。其實歷史上「六親」有特定的內容,其代表性的說法有三種:一、據《左傳》,六親指父子、兄弟、姑姐(父親的姐妹)、甥舅、婚媾(妻的家屬)及姻亞(夫的家屬)。二、據《老子》說,以父子、兄弟、夫婦為六親。三、據《漢書》說,以父、母、兄、弟、妻、子為六親。後人比較贊同第三種說法,因為此說在血緣和婚姻關係中是最親近的。 G 五毒俱全:蛇、蠍、蜈蚣、壁虎、蟾蜍五種動物為五毒,人的五毒是吃、喝、嫖、賭、抽。 H 三長兩短:「三長兩短」通常用來指意外災禍,民間多作「遇難」、「死亡」等諱詞。 「三長兩短」和以前的人死亡入棺木有關。棺木是用六片木材拼湊的。棺蓋、棺底、左梆、右梆這四片是長木材;前頭、後尾這兩片是方形的短木材。為什麼不叫四長兩短?因為屍體入棺木後才上棺蓋,所以只稱三長。「三長兩短」作為死的別稱流傳的範圍越來越寬廣,便由俗語轉為成語了。 另解:《禮記·檀弓上》有如下記載:「棺束,縮二,衡三;衽,每束一。」 「棺束者,古棺木無釘,故用皮束合之。縮二者,縮縱也。縱束者二行也。衡三者,橫束者三行也。衽(rèn),每束一者。衽,小要也,其形兩頭廣,中央小也。既不用釘棺,但先鑿棺邊及兩頭合際處作坎形,則以小要連之令固,並相對每束之處以一行之衽連之,若豎束之處則豎著其衽以連棺蓋及底之木,使與棺頭尾之材相固。漢時呼衽為小要也。」 也就是說,古時棺木不用釘子,用皮條把棺材底與蓋捆合在一起。橫的方向捆三道,縱的方向捆兩道。橫的方向木板長,縱的方向木板短,「三長兩短」即源於此。衽原本指衣服的縫合處,此指連接棺蓋與棺底的木楔,兩頭寬中間窄,插入棺口兩旁的坎中,使蓋與棺身密合。衽與皮條聯用,就是為了緊固棺蓋。發展到後來用釘子釘棺蓋,既方便又快捷,衽也就逐漸被淘汰。三長兩短的捆棺材皮條也隨之消失,但這個詞語卻一直流傳下來,在現代漢語中也經常使用。 I 十惡不赦:指罪大惡極,不可饒恕。魏晉南北朝時期,歷代都進行了法律法典的編纂,而在這些法律法典中,比較有影響的有魏時的《魏律》,北朝時的《齊律》,而後來據說的「十惡」最早也就出現在《齊律》中,當時稱為「重罪十條」。 重罪十條把這十條罪行稱為「十惡」,並且規定絕不赦免,到了隋唐就正式形成了「十惡不赦」的說法,所以說隋唐「十惡不赦」實出自於《齊律》的「重罪十條」。它的主要內容有:1、謀反,這歷來都被視為十惡之首;2、謀大逆。指毀壞皇家的宗廟、陵寢、宮殿的行為;3、謀叛。謀叛是指叛逃到其它敵對國家;4、惡逆。指打殺祖父母、父母以及姑、舅、叔等長輩和尊親;5、不道,無道。 6、大不敬。偷盜皇帝祭祀的器具和皇帝的日常用品,偽造御用藥品以誤犯食禁;7、不孝。指咒罵、控告以及不贍養自己的祖父母、父母。祖、父輩死後亡匿不舉哀,喪期嫁娶作樂;8、不睦。9、不義。指毆打、殺死長官(一般指州縣長官),丈夫死後不舉哀並作樂改嫁等。10、內亂。指與祖父、父親的妾通姦。 唐《永徽律》所列舉十惡與隋同。此後,除元代將十惡改為「諸惡」之外,明、清兩代均將「十惡」列入刑律名例篇。現今十惡多為泛指。 J 三姑六婆: 三姑為尼姑、道姑、卦姑;六婆為牙婆、媒婆、師婆、虔婆、藥婆、穩婆。 K 五光十色:五光:紅、黃、藍、白、黑。十色:赤、橙、黃、綠、青、藍、紫、黑、白、外加一個透明。 L 四體不勤、五穀不分: 四體:四體指雙臂雙腿。「五體投地」中五體是加上頭。 五穀:一說是黍、稷、麥、菽、稻;一說是黍、稷、麥、菽、麻。 M五福臨門——第一福是「長壽」,第二福是「富貴」,第三福是「康寧」,第四福是「好德」,第五福是「善終」。註:《書經·洪範》上所記載的五福是:「一曰壽、二曰富、三曰康寧、四曰修好德、五曰考終命」。『長壽』是命不夭折而且福壽綿長 。『富貴』是錢財富足而且地位尊貴。 『康寧』是身體健康而且心靈安寧。 『好德』是生性仁善而且寬厚寧靜。 『善終』是能預先知道自己的死期。臨命終時,沒有遭到橫禍,身體沒有病痛,心裡沒有掛礙和煩惱,安詳而且自在地離開人間。 五福合起來才能構成幸福美滿的人生,一分開可就不美妙了。比方說,有的人雖然長壽而沒有福氣,有的人長命百歲而貧賤度日,有的人富貴而短命,有的人富貴而健康情況不佳,有的人為貧賤而煩惱,有的人雖然富貴但十分操心,有的人滿足於過貧賤悠閑的生活,有的人貧賤而善終,有的人富貴長命而最後卻遭橫禍不得好死。。。人生境遇多得不勝枚舉。這些只是,單就五福的變化來說,只有五福全部臨門才是十全十美的,其餘的各種情況都是美中不足,是有缺陷的福,是美中不足。 五福當中,最重要的是第四福——「好德」。有著生性仁善、寬厚寧靜的德,這是最好的福相。因為德是福的原因和根本,福是德的結果和表現,以此敦厚純潔的「好德」,隨時布施行善,廣積陰德,才可以培植其它四福使之不斷增長。 後來由於避諱等原因,「五福」也有了變化,如東漢桓譚在《新論·辨惑第十三》中就把「考終命」更改為「子孫眾多」,因此,後來的「五福」也就變成了「壽、富、貴、安樂、子孫眾多」了。
B 「彈指一揮間」到底是多長時間? "一剎那為一念,二十念為一瞬,二十瞬為一彈指,二十彈指為一羅預,二十羅預為一須臾,一日一夜有三十須臾。" 一晝夜為24小時,為480萬個「剎那」,或24萬個「瞬間」,1.2萬個「彈指」,30個「須臾」。而一晝夜有8.64萬秒,那麼一「須臾」=2880秒,一彈指=7.2秒,一「瞬間」=0.36秒,一「剎那」就=0.018秒。
C 「八拜之交」是指哪八拜? 八拜之交:語出《紫釵記·吹台避暑》:「俺二人以八拜之交,同三軍之事。」元曲《凍蘇秦》:「你不知這張儀和我是八拜交有朋友。」又《西廂記·張君瑞鬧道場》:「與小生同郡同學,當初為八拜之交。」俗稱結拜兄弟為八拜之交;按古無八拜的禮,以互相四拜算為八拜 .八拜之交應該是指對結義雙方長輩行八拜之禮,正式結為金蘭之好。但據說這八拜是沿襲過去八個著名的金蘭典故,涉及到16位古人。他們分別是哪些故事呢?1)知音之交--伯牙子期 2)刎頸之交--廉頗相如 3)膠膝之交--陳重雷義 4)雞黍之交--元伯巨卿 5)捨命之交--角哀伯桃 6)生死之交--劉備、張飛和關羽 7)管鮑之交--管仲和鮑叔牙 8)忘年之交--孔融和禰衡(范雲和何遜)
D 被誤傳了幾千年的八句俗語
1、「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原為「嫁乞隨乞,嫁叟隨叟」意思是一個女人即使嫁給乞丐或者是年齡大的人也要隨其生活一輩子。隨著時代的變遷,這一俗語轉音成雞成狗了。
2、「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皮匠」實際上是「裨將」的諧音,「裨將」在古代是指「副將」,原意是指三個副將的智慧合起來能頂一個諸葛亮。流傳中,人們將「裨將」說成了「皮匠」。
3、「不見棺材不落淚」,本是「不見親棺不落淚」,並不是見了任何棺材都落淚。訛變為「不見棺材不落淚」,如果不管誰的棺材,只要見到就落淚,那就有點太莫名其妙了。
4、「有眼不識金鑲玉」,本是「有眼不識荊山玉」。荊,指古代楚國;「荊山玉」,是玉匠在荊山發現的玉。春秋時楚國人卞和得美玉獻給楚文王,琢成璧,稱為「和氏璧」。此璧冬暖夏涼,百步之內蚊蠅不近,乃價值連城的稀世珍寶。秦統一中國後,「和氏璧」被秦始皇所得。始皇令人將其雕成玉璽,鐫李斯所書「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字,再雕飾五龍圖案,玲瓏剔透、巧奪天工,始皇自是愛不釋手,視為神物。漢滅秦後,「和氏璧」落劉邦手中,劉將其作為傳國玉璽世代相傳,一直傳了十二代。至西漢末年,兩歲的孺子嬰即位,藏玉璽於長樂宮。時逢王莽篡權,王欲脅迫孝元皇太后交出玉璽。太后不從,一怒之下取出玉璽摔在地上,將之摔掉一角。 王莽見玉璽受損,連聲嘆息,忙招來能工巧匠修補,那匠人倒也聰明,想出用黃金鑲上缺角的奇招,修補後竟也愈加光彩耀目,遂美其名曰「金鑲玉璽」,這便是「金鑲玉」的由來。可惜,這個稀世國寶「金鑲玉璽」後來幾經轉手,到三國時代就不知去向了。但金鑲玉的製作工藝卻被傳承下來,並由宮廷走向民間,達官貴人中出現各種金鑲玉飾物甚至金鑲玉筷子等。自古民間還有「有眼不識金鑲玉」之說,比喻見識短淺、孤陋寡聞。 值得一提的是:與金鑲玉同音的還有一種尤物叫金香玉,此金香玉與彼金鑲玉是截然不同兩碼事。金香玉乃是一種能散發迷人香味的美玉,它出於天然,外表古樸、質地細膩,呈紅褐色或深褐色半透明狀,其香氣獨特、回味悠長。更為奇者,觸摸過金香玉的手也會粘上芳香,且能保持相當長時間。現代科學研究認為,金香玉是滄海桑田億萬年變化的產物,乃火山爆發後炙熱的岩漿融合吸納附近芳香植物而冷靜沉積下來的結晶,堪稱純自然的傑作。金香玉還有藥用價值,其粉末入膚,可使肌膚增香、滑爽細膩,老人佩戴可防中風,日含此玉能生津止渴潤聲喉,還可治黃水瘡等。因金香玉外觀貌不驚人,故民間也有「有錢難買金香玉」之說。 由於卞和獻玉的故事在後世流傳很廣,「有眼不識荊山玉」也就隨故事的流傳而成為一句廣為人知的俗語典故。如《金瓶梅》第二十一回:「我西門慶一時昏昧,不知你之良言,辜負你之好意,正是『有眼不識荊山玉』,拿著頑石一樣看。」 至明代以後,或許是因為人們覺得「荊山玉」之說不夠通俗、其所牽涉的典故也不是人人都能說得清楚的緣故,這一俗語中的「荊山玉」一詞在口語中漸漸地被發音相近的「金鑲玉」所代替,「有眼不識金鑲玉」一語就這樣在民間以訛傳訛地流傳開來。
5、「不到黃河心不死」,本是「不到烏江心不死」。烏江,項羽他老人家自刎的地方。烏江訛變成黃河,真是讓人無從解釋了。《俗語典故精選》(仁赫主編,農村讀物出版社,九一年版)說:「不見黃河心不死」是從「不得橫禍心不死」演變而來。因「橫禍」與「黃河」古字音上有相似之處,久而久之,人們為了表達得更直接、形象,並避開貶義,遂把「不得橫禍心不死」變成「不到黃河心不死」。據晚清小說《掃迷帚》第五回中寫到崑山通人汪梧凰,辨析蘇州諺語時說:「弗到黃河心弗死,到了黃河死不及。」其中之「黃河」仍「橫禍」之誤,言人不犯橫禍,則不肯死心塌地;及犯了事,則身為囚犯,欲死不及,乃勸人及早改過之意。現則,被用來比喻不遠目的不罷休。
「黃河」並非真指黃河,而是橫禍之諧音。久而久之,人們為了表達直接,避開貶謫的原意,遂把「不得橫禍心不死」演變成了「不到黃河心不死」。與此語相近的俗語有「不到烏江不死心」則取自項羽被困垓下,烏江自刎之典。
6、「捨不得孩子套不住狼」,本是「捨不得鞋子套不住狼」意思是要打到狼,就要不怕跑路,不怕費鞋。不過這個我還能理解點,因為好像四川那邊管鞋叫孩子。如果真的拿活生生的孩子去套狼,也太恐怖啦!
7、「狗屁不通」,這個成語最初是「狗皮不通」。狗的表皮沒有汗腺,酷夏,狗要藉助舌頭來散發體內的燥熱。「狗皮不通」就是指狗的身體這個特點,「屁」是污濁的象徵,對於文理不通的東西,以屁來喻,也就將就吧!
8、「王八蛋」這是民間的一句罵人話。實際上,這句話的原來面目是「忘八端」。古代「八端」是指「孝,悌,忠,信,禮,義,廉,恥」,此八端指的是做人之根本,忘記了這「八端」也就是忘了基本的做人根本,可是後來卻被訛變成「王八蛋」。
E 原來這些俗語出自佛教
頭頭是道
原是禪語,指開悟以後的境界:心境融合,內外打成一片,乃至吃飯穿衣、挑水打柴、一舉一動、開口閉口,無一事不與「妙道」冥合。所謂「頭頭皆是道,法法本圓成」(《續傳燈錄慧力洞源禪師》)。
對牛彈琴
譏笑講話不看對象或對不明事理的人講道理,白費唇舌。如《鏡花緣》第九十回:「對牛彈琴,牛不入耳,罵的狠好,咱們一總再算帳。」這句俗語出於中國第一篇佛教論文,即漢代的《牟子理惑論》:「公明儀為牛彈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聞,不合其耳矣。」禪宗亦用此語,如《續燈錄汝能禪師》:「對牛彈琴,不入牛耳」。指的是禪師說法不對根機,達不到效果。又如毛澤東《反對黨八股》:「『對牛彈琴』這句話,含有譏笑對象的意思。如果我們除去這個意思,放進尊重對象的意思去,那就只剩下譏笑彈琴者這個意思了。為什麼不看對象亂彈一頓呢?」。
有口皆碑
形容對突出的好人好事,引起人們普遍讚美;眾人的口,便成了座座無形的豐碑。《五燈會元》卷十七:「(師一日)上堂良久云:『勸君不用鐫頑石,路上行人口似碑。』」這裡是指所有的人都講說他的功德。《書齋夜話》有一聯集句,上聯是「娶妻不用求良媒,書中有女顏如玉」;下聯是「有名何必鐫頑石,路上行人口似碑」,可謂切對。又如《老殘遊記》三回:「老殘道:『宮保的政聲』有口皆碑,那是沒得說的了。」
如入寶山空手回
比喻在良好的機遇、條件下卻一無所獲。語本《心地觀經離世間品》:「如人無手,雖至寶山,終無所得。無信手者,雖遇三寶,無所得故。」此中「寶山」,比喻佛法寶藏;「信手」,比喻對佛法的信仰之力。有手,才能入山探寶而回,同樣,有信力,才能得到佛法的真諦。佛法的實踐以「信」為前提,分信、解、行、證四個階段。好比入山取寶,必須用手。
自欺欺人
是用自已都未能置信的話或手法來欺騙別人。《法苑珠林》卷七五引《佛說須賴經》云:「佛言:夫妄言者,為自欺身,亦欺他人妄言者,亡失一切諸善根本,於已愚冥,迷失善路。妄言者,一切惡本。斷絕善行閑居之本。」此以犯「妄語戒」者為「自欺欺人」。後沿用為成語。《朱子語類》卷十八:「因說自欺欺人曰:欺人亦是自欺,此又是自欺之甚者。
衣缽相傳
「衣」指「三衣」,即僧尼不同場合所穿用的三種法衣。「缽」即僧尼所用的食器,由梵名缽多羅而來。「衣缽」代表僧人隨身所有之物。佛教禪宗師徒間傳法,常以衣缽為信,稱為衣缽相傳。如《壇經行由品》:「三更受法,人盡不知,便傳頓教及衣缽。」後以衣缽相傳指師徒之間以技術、學問相傳授。金王若虛《滹南遺老集》卷四十:「魯直開口論句法,此便是不及古人處。而門徒親黨以衣缽相傳,號稱法嗣,豈詩之真理也哉!」也比喻前人的學術思想或藝術手法對後人的影響。蘇淵雷《袁中朗全集序》:「後來如卮言日出的莊周和銜杯責子的陶潛,以及唐之白居易、宋之蘇軾等,都是衣缽相傳的一系。」也作「衣缽相承」 郭沫若《十批判書韓非子的批判》:「《韓非子》書中屢次引用申子,正表明其衣缽相承。」
懺悔
對自已的過錯或罪惡進行反省並決心改正,謂之懺悔。這是一個梵漢並舉的詞。懺,是梵語Ksama(懺摩)的省音,意為悔過。懺悔原為僧團每半個月舉行一次的誦戒儀式。在儀式上,讓犯戒者披露自已的過失。南朝梁蕭子良《凈住子滌除三業門》說:「懺悔之法,當先潔其心、靜其慮、端其形、整其貌、恭其身、肅其容,內懷慚愧,鄙恥外發。」指出懺悔時必須至誠懇切。懺悔有一定的程式,往往都要念長短不等的「懺悔文」。中國的懺法始於梁武帝的「慈悲道場懺法」,後又有「觀音懺」、「法華懺」、「金光明懺」等。有注重程式的「事懺」,也有注重諦觀的「理懺」。懺悔可以拔除罪苦。如《心地觀經》卷一謂:「發露懺悔,罪即消除。」
當頭棒喝
禪門認為佛法不可思議,開口即錯,用心即乖。為了打破學人的迷執,不少禪師或用棒,或用喝,或者「棒喝交馳」,作為一種特有的施教方式,以促人領悟佛理。 「棒」始於德山宣鑒。僧來參問,「道得也三十棒,道不得也三十棒。」(《臨濟錄》)雪峰禪師曾說:「我在德山棒下,似脫卻千重萬重貼肉汗衫。」(《圓悟心要》卷三)頗有切膚之痛。「喝」當始於馬祖。百丈禪師回憶說:「佛法不是小事,老僧昔被馬大師一喝,直得三日耳聾眼黑。」(《景德傳燈錄》)最善於「喝」 的,無過於臨濟義玄,他有四種「喝」法,門下「棒喝交馳」。「德山棒,臨濟喝,留與禪人作模範」(《五燈會元》卷十七)。遂成為禪林的風氣。後以「當頭捧喝」、「當頭一棒」泛指警覺迷誤。
投機
徹悟的意思,合乎佛祖心機謂之投機。據說佛陀度生,應機說法,根據不同根機,宣說不同法門。《法華經·普門品》:「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這是指觀世音的三十二應,也就是他的應機說法。觀世音尚且如此,佛陀當然更是這樣。《續傳燈錄·法光禪師》:「使言言相副,句句投機。」如果話不投機,多說無用。所以俗話說:「話不投機一句多。」(見《古今雜劇》)。(今多作「半句多」)「投機」還有見解相同、意見一致、氣味相合之意。後引申為「投機倒把」、「投機取巧」等,對那些不堅持原則、看風使舵的人,稱之為「投機分子。」
拋磚引玉
《五燈會元· 趙州東院從諗禪師》:「大眾晚參,師云:『今夜答話玄也,有解問者出來。』時有一僧便出,禮拜,諗曰:『比來拋磚引玉,卻引得個墼子。』」意謂原來自已拋出一塊磚是想引出一塊玉,卻不料引出一塊磚坯。後世將此為謙詞,比作用粗淺的看法,引出成熟高明的意見。
求人不如求已
宋代詩人蘇東坡曾與方外交佛印禪師同游杭州寺院。東坡見大殿上的觀世音菩薩手持數珠,東坡覺得奇怪,便問道:「彼自是觀音,自誦其號,未審何謂?」佛印答道:「求人不如求已。」見宋·蘇軾《問答錄》。本來,觀世音菩薩是人們求拜的對象。佛印就「自誦其號」而借題發揮,答了一句頗含機鋒的話:「求人不如求已」謂求別人幫忙還不如靠自已努力。
作繭自縛
此句表達了佛教的「自因自果」的觀點,正如《楞嚴經》卷八所說:「如是惡業,本自發明,非從天降,亦非地出,亦非人與。自妄所招,還自來受。」苦果、逆境,都是自已的惡業造成的,不必怨天尤人。本於《妙法聖念處經》:「業果善不善,所作受決定;自作自纏縛。如蠶等無異。」後俗語中用作繭自縛比喻自已做事不慎而使自已陷於困境。
作賊心虛
「賊」是盜竊分子,是危害社會治安的罪犯。當他行竊時,表面上膽大包天,但實際他心裡是害怕──害怕別人發現,害怕被抓受到法律制裁。所以稱之為「作賊心虛」。此語出自宋代悟明編《聯燈會要·重顯禪師》。師問侍者:「過來有人看方丈么?」侍者答:「有。」師云:「作賊心虛。」他為何說這句話?可能是禪家的機鋒。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常用這句話作為譴責之詞。
味同嚼臘
《楞嚴經》卷八:「我無欲心,應汝行事。於橫陳時,味同嚼臘。」謂修行人清心寡欲,淡於世味。後世以此比喻寡淡無味,了無情趣。如《儒林外史》:「但世人一見了功名,便舍著性命去求他,及到手之後,味同嚼蠟。」
單位
指禪林僧堂中,僧人坐禪的座位。在座位上方貼有各人名字,故稱單位。如《敕修百丈清規·日用軌範》謂:「昏鐘鳴須先歸單位坐禪。」此詞以後用於計算事物數量的標準。如「米」為計量長度的單位,「時」為計算時間的單位,「克」為計算重量的單位,等。機關、團體或其所屬的某一部門稱為工作單位。
空中樓閣
出於《百喻經三重樓喻》:謂昔有富翁,欲造三重樓。木匠依吩咐,開始在地面上砌磚。富翁驚問何故?木匠答道:「作三重樓呀!」富翁急忙說:「我不要下面二重,只要最上一層!」木匠不勝驚異,說明不造下二重就不能造最上一層的道理。但是,富翁還是執迷不悟,引來了眾人的嘲笑。佛教用這個比喻說明修行者應築好根基,循序漸進的道理。今多用以比喻虛幻的東西或空想。
現身說法
佛菩薩均有法身、報身和化身。化身是法身的妙用,能夠自在變現,度化眾生。化身能夠根據眾生的機緣,隨時隨地應現於世,所謂「千百億化身」。佛菩薩出於大悲心,不住於涅槃寂靜中,出生入死,方便宣教,普渡眾生,稱為「現身說法」。釋迦佛昔在兜率天為菩薩時,「於十方界,現身說法」(見《五燈會元》卷一)。觀世音菩薩自稱:「我與彼(眾生)前,皆現其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楞嚴經》卷六)所現之身,包括人、天、龍、鬼乃至禽、鳥,花、樹;所說之法,多至「八萬四千法門」。後來,人們用自已的親身經歷和行為去勸說別人,也叫做「現身說法」。
皆大歡喜
原為佛經結束語中的習慣用語。如《維摩詰經· 囑累品》:「一切大眾,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又如《法華經· 普賢菩薩發品》:「一切大會,皆大歡喜,受持佛語,作禮而雲。」謂參加法會的大眾聽佛講經說法後,都感到身心愉悅,無比欣喜。後泛指大家都很高興。
掛羊頭賣狗肉
《晏子春秋·內篇雜下》曾說到:「君使服之於內,而禁之於外,猶懸牛頭於門而賣馬肉於內(市)也。」但形成現代流行的這則(掛羊頭,賣狗肉)諺語,則是佛教禪宗。《五燈會元· 衛州元豐院清滿禪師》說:「有般名利之徒為人天師,懸羊頭,賣狗肉,壞後進初機,滅先聖洪範。你等諸人,聞恁么事,豈不寒心?」後來用「掛羊頭,賣狗肉」比喻用好的名義做招牌來兜售低劣的貨色。
順水推舟
順著水流的方向推船,比喻順應某種形勢而說話、辦事。原為禪語,見《續燈錄》卷七:「到這裡喚著順水放船。」又如金·萬松老人《從容錄》:「本要以毒攻毒,長慶只解順水推船。」「順水推舟」在禪宗那裡比喻隨順眾生的機緣,開示說法。
看風使帆
原為禪語,意為隨緣,對機。語本《五燈會元》卷十六:「看風使帆,正是隨波逐浪。截斷眾流,未免依前滲漏。」這是法雲法秀禪師上堂開示的法語。法秀屬禪宗雲門宗門下。該宗祖師文偃有「雲門三句」,名噪叢林,即「函蓋乾坤句,截斷眾流句,隨波逐浪句」。「看風使帆」是解釋「隨波逐浪句」的。後變為「隨風倒舵」、「看風轉舵」、「見風轉舵」等,比喻順著勢頭行事,多含貶義。
前因後果
因是能生,果為所生;有因則必有果,有果則必有因。這就是佛教講的因果關係。同時,佛教又說因果必通於過去、現在和未來這「三世」。如《因果經》說: 「欲知過去因者,見其現在果;欲知未來果者,見其現在因。」《涅槃經·陳如品》說:「善惡之報,如影取形,三世因果,循環不失,此生空過,後悔無追。」這就是說善因必有善果,惡因必有惡報,有原因必有結果。後來以「前因後果」指事情的整個過程。
借花獻佛
佛說法時,諸天散花。佛國凈土也有晝夜雨花的祥瑞。釋迦佛涅槃時,大眾持香花、寶幢等供養。以獻花、焚香禮敬佛等三寶,稱為「香花供養」,是佛門習見的儀規。「借花獻佛」典出《過去現在因果經》卷一。釋迦佛過去世為善慧仙人,聞普光佛出世,欲覓名花供養。遇一位青衣,密持七支蓮花而過,蓮花感善慧之誠,踴出瓶外,青衣大驚。善慧「為欲成就一切種智,度脫無量眾生」,願以五百錢購取五支蓮花。青衣見其誠心,即以五花相贈,願結生死之緣,又「請寄二花以獻佛前,使我生死不失此願」。善慧旋至普光佛所,「即散五莖,皆住空中,化成台;後散二莖,亦止空中,夾佛兩邊」。普光佛懸記善慧當來作佛,號釋迦牟尼。後因以「借花獻佛」比喻借別人之物去做人情。
家賊難防
本為禪語,見《五燈會元·梁山緣觀禪師》:「問:家賊難防時如何?師曰:識得不為冤。」按佛教以色、聲、香等「六塵」為「外六賊」,以眼、耳、鼻等「六根」為「內六賊」。家賊即指內六賊而言,謂六根的貪慾。如《雜阿含經》卷四三謂:「內有六賊,隨逐伺汝,得便當殺,汝當防護…… 六內賊者,譬六愛欲。」六根以其內在的貪慾,追逐聲色等塵染,劫掠人本性中的善法,故稱「家賊難防」。後因以指家庭內部的小偷或內奸最難防範。
森羅萬象
即紛然羅列在眼前的一切事物,指天地萬物。如魯迅《華蓋集續編馬上日記》:「在宇宙的森羅萬象中,我的胃痛當然不過是小事,或者簡直不算事。」森羅萬象一詞出於三國時譯出的《法句經》:「森羅及萬象,一法之所印。」 這兩句經偈怎麼理解呢?原來,森羅萬象是「色」,即一切物質現象,而物質現象是剎那生滅、虛幻不實的。馬祖道一禪師指出:「森羅萬象,一法之所印。凡所見色,皆是見心;心不自心,因色故有。」(《五燈會元》卷三)所謂「一法」,即指能現森羅萬象的「一心」而言。佛教主張「三界唯心」,反對「心外取法」。 「森羅萬象」也作「萬象森羅」。
聚沙成塔
把細沙聚成寶塔,也作「積沙成塔」。語出佛典。《妙法蓮華經·方便品》:「乃至童子戲,聚沙為佛塔。如是諸人等,皆已成佛道。」這段偈子的意思是:甚至於小孩子做遊戲,也能聚沙為佛塔。象這樣的各種與佛結下善緣的人都已註定將成就佛果。後比喻積少成多,常與「積腋成裘」合用。例:要懂得聚沙成塔、積腋成裘的道理,注意節約一滴水、一度電、一滴油。
醒醐灌頂
「醒醐」是從牛乳中反覆提煉而得到的甘美食品。印度人不但視為「世間第一上味」,而且認為它有較高的藥用價值。佛教常用「醒醐」比喻「無上法味」(最高教義)、「大涅Pan」、「佛性」等。至於「灌頂」,原來是古印度新王登基時的儀式:取四海之水裝在寶瓶中,流注新王之頂,象徵新王已享有「四海」的統治權力。密宗沿用此法,在僧人升任阿She黎(規範師)時,「以甘露水而灌佛子之頂,令佛種永不斷故。」(見《大日經疏》卷十五)後來,詩文中多以「醒醐灌頂」比喻灌輸智慧、佛性,除卻疑慮,從而心地清涼。如唐.白居易《嗟落髮》詩:「有如醒醐灌,坐受清涼樂。」又如《西遊記》第三十一回:「那沙僧一聞孫悟空三個字,便好似醒醐灌頂,甘露滋心。」
鏡花水月
亦作「水月鏡花」。《大日經》等佛經載有十喻:幻、陽炎、夢、影(謂鏡中之形像)、乾達婆城(海市蜃樓)、響、水月(水中所現之月影)、浮浪、虛空花(病眼昏花,於空中所見的種種花狀幻象)、旋火輪。密宗以此十喻觀想此世界虛幻不實,而離貪染執著。故此中「鏡」乃指鏡像,「花」指虛空花。《景德傳燈錄》卷十四:「三界六道,唯自心現,水月鏡像,豈有生滅?」後來人們多解作鏡中花,水中月,用來比喻詩文中空靈的境界。宋.嚴羽《滄浪詩話.詩辨》:「故其妙處,透徹玲瓏,不可湊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鏡中之像,言有盡而意無窮。
鸚鵡學舌
《景德傳燈錄.葯山惟儼和尚》:「有行者問:『有人問佛答佛,問法答法,喚作一字法門,不知是否?』師曰:『如鸚鵡學人語話,自語不得,由無智慧故。 』」禪宗強調直指人心的「頓悟」,反對在語言文字上拾人余唾。「鸚鵡學舌」,即使學得維妙維肖,也無補於事。後因以「鸚鵡學舌」比喻人云亦云,沒有自已的見解。
一絲不掛
「一絲不掛」之「絲」有兩解。一解為一縷衣飾。《五燈會元》卷十二:「諸上座終日著衣吃飯,未曾咬著一粒米,未曾掛著一縷絲。」另一解為一根釣絲。《五燈會元》卷十四:「僧問:一絲不著時如何?師日:合同船子並頭行。」意思是說,「一絲不著」,便達到了船子和尚超脫的境界。船子和尚有詩偈云:「金鱗不遇空勞力,收取絲綸歸去來……釣竿斫盡重栽竹,不計功程便得休。」可見「一絲不掛」本是禪語,比喻超然洒脫,絕無患得患失的念頭,絲毫不受塵俗的牽掛,是很高的修持境界。後用以泛指毫無牽掛。亦乾脆直指赤身裸體。
一瓣心香
瓣香,形似瓜瓣,上圓下方,內外條狀排列。心的形狀略似瓣香,故有「一瓣心香」之說。禪寺中開堂說法,往往先敬香給開山祖師等,如《古尊宿語錄·慈明禪師》:「此日一會,不是小緣。將一瓣香為我無得禪師。且道:諸人還識無得禪師么?」佛家認為,內心的清凈、慈悲和虔誠,是「真供養」,比形式上的敬香要重要得多,故稱「心香」。後極言心中虔誠致敬為「一瓣心香」。
七手八腳
謂人多而手忙腳亂。出於《續燈錄》卷三二:「七手八腳,三頭兩面;耳聽不聞,眼覷不見。」原意是:不管環境如何嘈雜,人來人往,我自耳不聞,眼不見,心中泰然。後俗語中常用「七手八腳」指動作忙亂。
八字沒見一撇
源於禪宗。《續燈錄》卷二九:「若問是何宗,八字不著丿。」意為不露端倪。後作「八字沒見一撇」、「八字還沒有一撇」,意為不露端倪。
口頭禪
禪宗以「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為宗旨,提倡直截了當的「頓悟」,甚至說:「道個佛字,拖泥帶水;道個禪字,滿面慚惶。」(《碧岩錄》第一則)禪宗還認為「開口即錯,用心即乖」,「等你開口,堪作何用!」(同上,評唱)禪宗的末流,好取現成的經語、公案、掛在口頭上,作為談助,被斥為「口頭禪」。「口頭禪」完全違背了禪宗「頓悟見性」的宗旨。後來,把口頭上經常說的一些沒有實際意義的話,也稱為「口頭禪」。
門外漢
指外行人,是說他對某項知識或技能還沒有入門。《五燈會元·天竺證悟禪師》:「謁護國此庵元禪師,夜語次,師舉東坡《宿東林偈》(原偈中云:溪聲便是廣長舌,山色豈非清凈身),且曰:『也不易到此田地。』庵曰:『尚未見路徑,何言到耶?是門外漢耳。』師通夕不寐,及曉鍾嗚,去其秘畜,以前偈別曰:『東坡居士太饒舌,聲色關中欲透身,溪若是聲山是色,無山無水好愁人。』特以告此庵。庵曰:『向汝道是門外漢。』師禮謝。」東坡欲從溪聲山色了悟真性,而不知聲色與見聞等如虛空華(花),本無所有,原是妙明真心,正如《金剛經》所說:「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故說他是「門外漢」。至今廣泛用以稱外行人。
開眼界
「眼界」即「眼根」,為六根之一,大致相當今天所說的視覺器官,包括眼球和視神經等。因為六根屬於「十八界」中的一類,所以「眼根」亦名「眼界」。能夠維持自相,不與他相混淆,稱為「界」。眼界與色界相對,產生眼識界(視覺)。如《心經》:「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楞嚴經》中有「開眼見明,名為見外」之句,「開眼」,猶睜眼。為佛菩薩像畫眼點睛,也稱為「開眼」或「開光」(光、光明,指眼)。如《禪林象器箋·垂說門》謂:「凡新造佛祖神天像者,諸宗師家立地數語,作筆點勢,直點開他金剛正眼,此為開眼佛事,又名開光明。」眼不但是人身的傳神處,而且還是智慧的象徵。如佛教中有慧眼、法眼、佛眼等說。在禪宗那裡,「開眼」常用作開語、覺悟的代稱。如《五燈會元》卷二十:「汝解心已極,但欠著力開眼耳。」看到了以前未見到過的東西,開拓了視野,增長了見識,俗語謂之「開眼界」。
天花亂墜
傳說佛說法時,諸天感動,撒下香花作為「供養」和皈教。如《心地觀經. 序分》云:「六欲諸天來供養,天花亂墜遍虛空。」又傳說梁武帝時,雲光法師講經時感動上天,香花從空中紛紛落下。後多形容講經說法,有聲有色,極其動聽。亦指言談虛妄,不切實際,或用甜言密語騙人。
無事不登三寶殿
佛教有三大內容,即教主釋迦牟尼為「佛寶」,經籍教義為「法寶」,弘揚佛法的僧團為「僧寶」,合稱「三寶」。「佛」,梵語佛陀之路,意為覺者,特指釋迦牟尼。「法」,梵語達摩的意譯,泛指經、律、論三藏和戒、定、慧三學。「僧」,梵語僧伽之略,意為僧團、和合眾,即受戒出家的佛教徒。「三寶」泛稱佛教。如南陳. 徐陵《東陽雙林寺傅大士碑》:「紹隆三寶,弘濟四生。」「三寶殿」即佛殿。寺門中的規矩,上佛殿時必須恭敬肅穆,進行禮拜、誦經、供養等,不得隨意在佛殿里閑逛、閑聊。所以俗語中有「無事不登三寶殿之說。
不可思議
《大智度論》指出:「不可思議」是大乘佛教的特徵。「心思路絕」,故「不可思」;「言語道斷」,故「不可議」。《五燈會元》卷十六載,光孝禪師臨終時只說了 「不可思議」四個字,便合掌而逝。一般認為,「佛力」是最「不可思議」。各部經對「不可思」的具體內容有不同說法。例如:《仁王經》說三種「不可思議」: 「佛不可思議,眾生身不可思議,乃至世界不可思議。」《增一阿含經》種說四種「不可思議」,增加了一個「龍不可思議」。「不可思議」一詞還用於佛、法、僧三寶。如:阿彌陀佛又稱「不可思議光如來」,《維摩詰經》又稱「不可思議解脫經」,唐代靈妙寺有僧名「不可思議」,系善無畏弟子,曾注《大日經法供養品》,人稱《不思議疏》。後用「不可思議」謂事物之難以理解,不可想像。
方便
梵語paya的意譯,猶言善巧、權宜,是利益他人、化度眾生的智慧和方式,「方便」與「真實」相對而言,亦即隨時設教、隨機應變的「權智」。語本《法華經. 方便品》,佛謂:「吾從成佛以來,種種因緣、種種譬喻,廣演言教,無數方便,引導眾生令離所執。」經疏對方便的解釋很多,如謂「理正曰方,言巧稱便」;「眾生所緣之域曰方,如來適化之法稱便。」方便是導向真實之法。如唐. 白居易《僧院花》詩:「細看便是《華嚴》偈,方便風開智慧花。」後因以泛指機會、便利。如唐. 韓*《偶見》詩:「小疊紅箋書恨字,與奴方便寄卿卿。」天台宗認為,《法華經》的要義是「開權顯實」。隋. 智者大師謂:「開方便門,示真實相。(《法華經文句》卷三)凡用善方式說法,亦謂之「開方便門」。《景德傳燈錄》卷二一:「海眾雲臻,請師開方便門,亦真實相。」後來稱提供機會便利為「大開方便之門」。
火燒眉毛
源於《五燈會元》卷十六:僧問:「如何是急切一句?」蔣山法泉禪師答:「火燒眉毛。」《心地觀經》卷五指出:「精勤修習,未當暫舍,如救頭燃。」謂佛教徒俗求出離生死苦海,當以急迫之心精進修持,不容懈怠。火燒眉毛之意與此相似。情勢緊迫,必須立即設法去解決眼前的困境,俗謂之「火燒眉毛,且顧眼前」。如《鏡花緣》第三五回:「小弟此番揭榜雖覺孟浪,但因要救舅兄,不得已做了個『火燒眉毛,且顧眼前』之計,實是無奈何。」也指缺乏長遠的眼光,只圖眼前的利益,得過且過。如李六如《六十年的變遷》第八章:「(他)何去何從,沒有了主意,背著手,踱幾步,咳!火燒眉毛顧眼前嘛。」
心心相印
心者,佛心;印者,印可、印定。謂不立文字,不依言語,直以心印心,故曰「心印」。以此佛的心直印於眾生之心,謂之以心傳心,以心印心。意在開示迷途,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祖庭事苑》卷八:「心印者,達摩西來,不立文字,單傳心印,直指人心,見性成佛。」《黃檗禪師傳心法要》卷上:「自如來付法迦葉以來,以心印心,心心不異若能契悟者,便至佛地矣。」《金石萃編. 圭峰定慧禪師碑》:「但心心相印,印印相契,使自證知光明受用而已。」後多用以指彼此思想感情完全投合。
心猿意馬
心神散亂,把握不定,俗謂之「心猿意馬」。《大日經. 住心品》分析六十種心相,其中之一為「猿猴心」,謂躁動散亂之心如猿猴攀緣不定,不能專註一境。「意」則猶如奔馬,追逐外物,故稱「意馬」。佛經上關於 「心」和「意」的論述很多。簡言之,「心」是精神現象的總稱,能變現物質現象。「心」在佛學上有真、妄之別。「心猿意馬」之「心」顯然是指「妄心」。就 「心」的生滅流變而言,稱為「意」。佛家把「心猿意馬」視為入定修道的障礙。如唐代玄奘法師上唐太宗表文謂:「願托慮於禪門,澄想於定心。制情猿之逸躁,系意馬之奔弛。」最早把「心猿」和「意馬」連用的例子是唐代《維摩詰經變文》:「卓定深沉莫測量,心猿意馬罷顛狂。」又如元. 關漢卿《望江亭》第一折:「俺從今把心猿意馬緊牢栓,將繁華不掛眼。」
以毒攻毒
這是我國傳統醫學中的一個醫療手段,謂以帶毒性的葯來治療惡性疾病。禪師用以比喻對方使用過的手段來制服對方,或以其錯誤邏輯克服其妄想。如宋. 釋正受《普燈錄》:「以機奪機,以毒攻毒。」魯迅《且介亭雜文二集. 從「別字」說開去》:「對於這些打著古文旗子的敵軍,是用古書作『法寶』,這才打退的,以毒攻毒,反而證明了反對白話者自已不識字,不通文。」
少見多怪
見識不廣的人見到新鮮的事物,就以為怪誕,不可信,俗語謂之「少見多怪」。源於中國第一篇佛學論文,漢末牟融的《理惑論》。當時佛教傳入未久,有人問:說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恐怕只是說得好聽,未必是事實吧?牟子用了一句俗諺回答:「少所見,多所怪,睹駱駝言馬腫背。」意思是說,少見多怪的人第一次看見駱駝,就說是背腫的馬。
水到渠成
比喻條件成熟了,事情自然成功。《景德傳燈錄》卷十二載,僧問仰州南塔光涌禪師:「文殊是七佛師,文殊有師否?」師曰:「遇緣即有」。又問「如何是文殊師?」師豎拂子示之。又問:「如何是妙用一句?」師曰:「水到渠成。」後在文章中運用者如宋蘇軾《與章子厚書》:「恐年載間遂有饑寒之憂,不能不少念,然俗所謂水到渠成,至時亦必自有處置。」
水乳交融
佛教常以水乳來比喻事物結合之緊密或難於分辨。《最勝王經》六:「上下和穆,猶如乳水。」《正法念處經》:「譬如水乳同置一器,鵝王飲之,但飲其乳汁,其水猶在。」此喻也常為禪師所借用。《五燈會元》卷九:「師呵呵大笑:『如水乳合。』」同書卷十七:「玄黃不辨,水乳不分。」後常用來比喻結合緊密無間,關係十分融洽。
水漲船高
水位升高,船也隨著上浮。比喻事物隨著它所憑藉的基礎的增長而提高。此語出於宋. 圓悟《碧岩錄》第二九則:「水長船高,泥多佛大。」是引用繼徹禪師的話。原意為修福、修慧的功力越深厚,則悟境越高,成就越大。
平等
這個常用詞源於梵語upeksa,意譯為「舍」,意為捨去一切差別相。佛教認為,一切事物在性體(即本質、共相、空性、心真如性等)上是沒有任何差別的。在時間上,稱為「三世平等」。如《圓覺經》卷上說:「三世悉平等,畢竟無來去。」在空間上,稱為「大小平等」如《華嚴經》說:「大世界即是小世界,小世界即是大世界。」從佛性而言,眾生平等。如《涅磐經梵行品》說:「如來亦爾,於諸眾生非不平等,然於罪者心則偏重,於放逸者佛則慈念。」不但眾生平等,而且怨親平等。如唐顧況《從江西至彭蠡道中寄齊相公》詩云:「本師留度門,平等冤親同。」佛教指出,頑固不化的「我執」和自以為是的「我見」實為造成不平等和紛爭的罪惡淵藪。學佛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把我見轉化為平等性智,達到人我平等,自他一體,從而興起慈悲救世的精神。
電光石火
「電光」是閃電之光,「石火」是擊石所迸發的火星。俗用「電光石火」比喻事物稍縱即逝、轉頭成空。如元姬翼《恣逍遙》詞:「昨日嬰孩,今朝老大,百年間電光石火。」禪宗好用「電光石火」比喻機鋒敏捷,忽然觸發,有所悟入。如宋朱熹也談到「禪家所謂石火電光底消息」(《答張欽夫書》)。在佛經上,「電光」常用作比喻世間事物生滅變幻,無常迅速,「猶如夢幻與泡影,亦如朝露與電光。」(《心地觀經》卷一)把「電光」和「石火」連用為一個俗語的,較早見於唐代敦煌變文,如《無常經講經文》說:「人生一世,如石火電光,豈能久住。」
葉落歸根
「樹高千尺,葉落歸根」,已成為客居他鄉的人對故土的懷念而發出的心聲,也是客居他鄉的人終要回到本鄉本土的心愿的歸宿。此語出自《壇經》,惠能大師將入涅磐時,曾對他的門人說他想回歸新洲老家,要門人們迅速給他準備舟楫,弟子們向六祖苦苦哀求挽留。惠能大師說:「諸佛出現,猶示涅磐,有來必去,理亦常然;吾此形骸,歸必有所。」六祖又對門人說:「葉落歸根,來時無口。」後來把「葉落歸根」比喻事物總有一定的歸宿。現僑居美國的李漢魂先生,1934年8 月曾為供養六祖真身的曹溪南華寺撰書一聯:「衣缽真傳,明心見性;菩提無樹,落葉歸根。」1982年6月4日,李漢魂先生不遠萬里回國觀賞舊聯,感慨萬千。由此,彌見他鄉客子眷戀故土的綦切心情!
四大皆空
佛教把一切物質現象(色法)歸納為四種基本要素,即堅性的「地」、濕性的「水」、暖性的「火」、動性的「風」,謂之「四大」。四大可分為內、外兩大類:同心識和合而形成眾生肉體的為「內四大」;不同心識和合而形成山河大地等的為「外四大」。通常從前者的意義引申,稱人身為「四大」,如清李斗《揚州畫舫錄虹橋錄上》:「六十歲來一夢輕,飄然四大御風輕。」後因稱看破紅塵,身無牽掛的超脫態度為「四大皆空」。如《水滸後傳》第三一回:「胞胎渾沌,四大皆空,沒甚姓名。」
《俗語佛源》選摘
推薦閱讀:
※佛教有什麼非常糟粕的東西(理論,經文,思想等)嗎?
※佛陀的覺知是否比他大腦里產生的念頭更快?
※自己比較愛生氣,負面情緒很多也很明顯,希望學佛可以修行一下這方面,各位前輩可以指教一二嗎?
※佛教中所說的得神通是否真的存在?大圓滿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隱僧連載——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