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古琴彈奏的基本概念

一、彈琴的姿勢

(一)琴的放置

古時琴家將琴頭右尾左置於膝上彈奏。宋朝以後,琴桌已普遍使用。現今一般來說,也是運用琴桌彈琴。將琴放置於琴桌之上時,應放置在靠琴者一側,琴今在右,琴尾在左。琴軫應放置在桌外。琴的頭頸部底板和兩個雁足與桌面接觸。在琴與桌的接觸處,應墊有琴墊(琴薦)。如果是右側開槽的大琴桌,則應將琴軫放於槽中。

(二)彈琴的姿勢

彈琴姿勢是有講究的。一般彈琴時,琴者的身體應離琴約半尺左右,最遠一般不超過一尺,胸口應正對五徽,或正對四徽與五徽之間。琴者在彈奏時,身體應正直,不可彎腰或偏斜身體。肩要平,不可聳肩。男士彈琴時,一般應雙膝分開,雙腳自然平放在地面上。女士彈琴時,兩膝和雙腳可以自然併攏。

二、右手常用指法

(一)基本指法

彈琴時,應雙手配合彈奏,左右手各有分工。右手主要用以彈弦。彈弦時,可運用大指、食指、中指、名指(無名指),不用小指(禁指)。右手彈弦時,要求乾淨利落,不可拖泥帶水。

右手彈弦時,若向外彈(從身體一側彈向琴徽一側),稱為彈「出」。若向內彈(從琴徽一側彈向身體側),稱為彈「入」。

右手的指法,常用的約有三十餘種。其中最基本的指法有八種,分別為:托、擘、挑、抹、剔、勾、摘、打。

(1)托:右手大指向外彈出為托。

(2)擘:右手大指向內彈入為擘。

(3)挑:右手食指向外彈出為挑。

(4)抹:右手食指向內彈入為抹。

(5)剔:右手中指向外彈出為剔。

(6)勾:右手中指向內彈入為勾。

(7)摘:右手名指向外彈出為摘。

(8)打:右手名指向內彈入為打。

(二)其他常用指法

右手的八種基本指法,相互組合為用,則形成了右手的其他指法。

(1)抹挑:右手在同一弦上先抹後挑。

(2)勾剔:右手在同一弦上先勾後剔。

(3)歷:右手由內向外連挑數弦。

(4)如一:右手同時剔相鄰按音和散音同音的兩弦,同出一聲。

(5)雙彈:右手在一按一散兩弦上,由內向外先剔後挑。

(6)抹勾:右手在同一弦上先抹後勾。

(7)圓摟:右手兩根弦上,用抹與勾同時各彈一弦。

(8)全扶:右手用食、中指同兩弦上,先連抹再連勾。

(9)輪:右手在同一弦上,摘、剔、挑依次彈出,連得三聲。

(10)半輪:右手在同一弦上,剔、挑依次彈出,連得二聲。

(11)背鎖:右手在同一弦上,剔、抹、挑依次彈出。

(12)短鎖:右手在同一弦上,先抹、勾兩聲,再接背鎖。

(13)長鎖:右手在同一弦上,先抹、挑兩聲,再接短鎖。

(14)打圓:右手在兩根弦上,一挑一勾,少息再快速挑、勾、挑,再勾,再挑,共得七聲。

(15)滾:右手名指自某弦連續摘至某弦。

(16)拂:右手食指自某弦連續抹至某弦。

(17)撥:右手食、中、名指微曲併攏,在一按一散兩根弦上,用腕力作斜勢向左內拂弦,同得一聲。

(18)剌:右手食、中、名指微曲併攏,在一按一散兩弦上,用腕力作斜勢向右外彈出,同得一聲。

(19)撥剌:右手先撥後剌。

(20)撮:右手食指挑一弦,同時中指勾一弦,稱為「小撮」。右手大指托一弦,同時中指勾一弦,稱為「大撮」。

(21)反撮:右手大指擘一弦,同時中指剔一弦。

(22)索鈴:左輕點哪一弦,右手就挑哪一弦,自內向外連續挑出。

(23)疊:右手在一根弦上,快速抹勾。

三、左手常用指法

(一)基本指法

彈琴時,應雙手配合彈奏,左右手各有分工。左手主要用於按弦。古琴的表現力極強。而要把古琴的表現力良好地發揮出來,主要要看左手的功夫。

左手按弦可用大指、食指、中指、名指(無名指),不用小指(禁指)。在琴譜中,用指按弦用「大」表示;用食指按弦用「亻」表示;用中指按弦用「中」表示;用名指按弦用「夕」表示。按弦時,要求平正堅實,取音要準確,還要靈活生動,才能發揮琴韻之妙處。

大指按弦要求半甲半肉,以肉按弦亦可,但不可以純指甲按弦。其餘三指,一般均以指尖按弦。

左手除一般的按弦外,其最主要的指法有四種,即:綽、注、吟、猱。

(1)綽:左手按應取音位下方少許,彈弦後迅速上至應取音位,在應取音位處得音。

(2)註:左手按應取音位上方少許,彈弦後迅速下至應取音位,在應取音位處得音。

(3)吟:按彈得音後,左手按在音位處左右往,動蕩有聲。

(4)猱:按彈得音後,左手在音位一側左右往來動蕩,幅度較吟更大。

(二)其他常用指法

古琴的指法非常豐富。左手指法除最主要的綽、注、吟、猱外,較常用的還有以下諸種。

(1)上:按彈得音後,左手不離弦帶音向上走。

(2)下:按彈得音後,左手不離弦帶音向下走。

(3)進復:按彈得音後,左手不離弦帶音向上走一位為進,再回到原位為復。

(4)退復:按彈得音後,左手不離弦帶音向下走一位為退,再回到原位為復。

(5)往來:按彈得音後,左手不離弦帶音退一位,再回原位,再退一位,再回原位,再退一位。

(6)淌:近似於下,但較慢。

(7)分開:按彈得音後,左手帶音進一位,再回原位,同時再彈一聲。

(8)落指吟:左手按弦即吟。

(9)長吟:長久的吟。

(10)細吟:細微的吟。

(11)急吟:緊切的吟。

(12)緩吟:緩慢的吟。

(13)雙吟:同一弦上彈兩聲,二俱用吟。

(14)定吟:左指不離音位,唯指節運動的吟。

(15)緩猱:緩和的猱。

(16)急猱:急切的猱。

(17)落指猱:按弦即猱。

(18)撞:接彈得音後,左手帶音向上急撞一位,再復原位。

(19)雙撞:連撞兩次。

(20)反撞:向下方反撞。

(21)逗:趁右手彈弦時,左手帶音向上走一位。

(22)滸:按彈得音後少息,左手帶音向上走。

(23)罨:右手不彈,以左手手指按弦得音。

(24)掐:右手不彈,以左手名指(或中指)按音位,大指抓弦得音。

(25)虛罨:彈弦後罨稱為罨。未彈弦而直接罨稱為虛罨。

(26)拖:掐出音後,名指(或中指)帶音向上走一位。

(27)抓起:左手大指將弦帶起得音。

(28)帶起:左手名指將弦帶起得音。

(29)推出:左手中指將弦推出得音。

(30)虛按:彈得散音後,左手手指輕點弦上,遏止餘音。

(31)對起:左手大指注至音位彈弦得音,名指再綽至音位彈弦得音。

(32)喚:左手逗上,又急速退回。

(33)放合:左手按位放出弦得音稱為放,乘放時急按次弦音位,右手彈弦得音。

四、雙手配合運用的常用指法

(一)泛音的彈法

泛音的彈法是,左手手指輕點琴弦,要正對徽位,一著即起,右手同時彈弦。在琴譜中用「」表示。

琴曲的開頭和結尾處,多用泛音。在琴譜中,泛音起始處標「泛起」,用「」表示,泛音結束處標「泛止」,用「」表示。

(二)雙手配合運用的常用指法

(1)伏:多用在一、二弦上。乘右手剌出時,迅速用左手蓋伏在弦上,遏止餘音。

(2)掐撮三聲:左手一掐一罨,右手跟上撮,左手再一掐一罨一掐一罨,右手再跟上一撮。

(3)撥剌三聲:與掐撮三聲相似,唯將右手的第一個撮改為撥,將右手的第二個撮改為剌。

(4)掐拂歷四聲:左手一掐,右手一拂,左手再一掐,右手再一歷,左再掐兩次,右手再一拂。


推薦閱讀:

《神品蕤賓意》與《獲麟》的高清
現在的古琴界面臨的最大問題:師資好的少,琴技高的少,學資貴的多問題該如何解決?
【古琴】唐人詩意——李祥霆
想跟各位音樂教育者討論下,成人學生流失率有多高?如何有效留住成人學生?

TAG:古琴 | 概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