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陳兵教授:四祖禪述略--依《文殊般若》一行三昧

依《文殊般若》一行三昧

與達摩至僧粲三代祖師不同,道信不僅依《楞伽經》「諸佛心第一」,而且宗依《文殊說般若經》的一行三昧,作為證悟佛心的修持之道甚或主要倡導的修行法門。據後來神秀答武則天之言,《文殊說般若經》是道信、弘忍師徒「東山法門」的主要經典依據。此經所說一行三昧,是一種以法界、實相為繫念對象的大乘禪定,經云:

法界一相,系緣法界,是名一行三昧。

這種三昧其實就是《楞伽經》所說四種禪中的第三「攀緣如禪」。繫念、思考真如或法界,遠離執人、法為實有的妄想,修到離一切妄想而證悟真如法界亦即佛心時,便可進入「自覺聖智」的「如來禪」。《文殊說般若經》謂修一行三昧者,「當先聞般若波羅蜜,如說修行」——即通過聽聞、閱讀、研習《般若經》,得聞思慧,理解經中所言緣起性空、空亦復空、真空妙有的義理,依此正見及經中所示「無所住」、「無所得」等訣要調心,令與真如、法界相契合。這是一行三昧基本的修持法則。經中更提供了一種由稱念佛名而入一行三昧的門徑:

欲入一行三昧,應處空閑,舍諸亂意,不取相貌,繫心一佛,專稱名字,隨佛方所,端身正向。能於一佛念念相續,即是念中,能見過去未來現在諸佛。何以故?念一佛功德無量無邊,亦與諸佛功德無二,不思議佛法等無分別,皆乘一如成最正覺,悉具無量功德、無量辯才。如是入一行三昧者,盡知恆沙諸佛法界無差別相。

道信在《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門》中引用了這段經文,經文所述入一行三昧的方法大略是:面朝某一佛的方向端身正坐,專心稱念彼佛的名號,念念相續不斷,便能於如是念佛之念中進入一行三昧,盡知諸佛法界無差別相——真如、法身、佛性,亦即證悟自己心性。

由稱念佛名以進入一行三昧之說,僅見於此經。佛教禪定,一般主要從觀想、數息兩門入手修止,於止的定心上修觀,在修十遍處等觀想特定境相的禪定時,常用曼荼羅(模型)幫助觀想,並稱念所觀想的對象如地、水、火等的名字,以作語言暗示,使所觀想者容易顯現。當今南傳佛教即有稱念「佛」(budha)修「佛隨念」而入定之法。1按大乘教理,佛與真如、實相、法界、法身同體異名,十方諸佛同一法身,專心稱念一佛名號,以暗示、提醒自己心繫彼佛,以名招德,以期所念佛的形象乃至法身、心性明白顯現。這大概是由稱念佛名入一行三昧而證悟心性的設計原理,當然,如此修持的前提,是籍《般若經》而得聞思慧,深解法界之義。在念佛名號時,不無在意識深處的如理尋伺,與後世禪宗之參究同一功用。

據《楞伽師資記》,由念佛名而證見本心之法,出於劉宋時來華譯出四卷《楞伽》的天竺三藏法師求那跋陀羅,求那曾教人:

念佛極著力,念念連注不斷,寂然無念,證本空凈也。

此念佛,當指稱念佛名。早在道信之前,天台宗智者大師便奉《文殊般若經》一行三昧為本宗所修四種三昧中的「常坐三昧」,判屬「出世間上上禪」。道信曾住依止過智者大師習禪的智鎧所建廬山大林寺,當受過天台宗的影響,他採用《文殊說般若經》一行三昧,可能出自天台宗。《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門》從「即念佛心是佛,妄念是凡夫」的見地出發,對一行三昧的具體修法和證入次第,作了明晰的指陳,首先:

併除三毒心、攀緣心、覺觀心念佛,心心相續,忽然澄寂,更無所緣念。《大品經》云:「無所念者,是名念佛。」何等心名無所念?即念佛心名無所念。離心無別有佛,離佛無別有心,念佛即是念心,求心即是求佛。所以者何?識無形,佛無形,佛無相貌。若也知此道理,即是安心。

以離卻煩惱、攀緣、覺觀的心念佛,念到忽然離念,意識之流打斷,即體認這澄寂無念、無形無相、無能念所念的空白心體就是佛,明白了這個道理,便會知道如何了脫生死、成就佛果,從而安定了被生死大事困擾不安的心,此即達摩二入四行之初門「安心」。這種安心,按後世禪門的一般標準來衡量,大概僅屬「解悟」,「知此道理」,即解悟之意。

道信所示念佛,不以佛的相貌、光明、功德等為所念的境相,只以離三毒、攀緣、覺觀(尋伺)的清凈心持佛名號,以期見到佛的心性、法身,此即《大般若經》等所說以「無所念」為要的念佛,應屬後人所謂「以實相心念實相佛」之實相念佛。道信指出,端坐念佛時,須對自心保持高度的警覺,「坐時當覺識心初動,運運流注,隨其來去,皆令知之。」念念明察自心運作的狀態,這是佛陀四念住中心念住的修習法要。道信強調,在此基礎上,還要用猶如金剛的般若智慧「徵責」,明白心的本性,此名「菩薩一相法門」。徵責,為追究之意,即是後來宗門常說的「參究」,屬於唯識學所說進行深度思察以圖證得所理解之實相的「伺察毗婆舍那」,被禪宗強調為開悟的關鍵。一相法門,與一行三昧意思相近,指由系緣一相或無相以證得實相的修行方法,後來惠能名曰「一相三昧」。道信指出,這種念佛,須經常修習:

常憶念佛,攀緣不起,則泯然無相,平等不二。入此位中,憶佛心謝,更不須徵,即看此等心,即是如來真實法性之身,亦名正法,亦名佛性,亦名諸法實性、實際法,亦名凈土,亦名菩提、金剛三昧、本覺等,亦名涅槃界、般若等。名雖無量,皆同一體。

由時常憶念前所解悟的佛(心),而修一相三昧,修到憶念佛之念亦自然不起,只有一個沒有佛與我、能念與所念分別,平等無相的清凈心,此時不須再參究,轉為「看」(後來北宗謂之「看心」)——略同「照」,即以直觀觀照,體認無相心體即是法身、佛性。念佛、看心,體認佛性,皆須離能觀所觀、能悟所悟等二元對立,「亦無能觀所觀之意」,離一切意識、意根的分別妄想,方為真悟。大乘經論中玄妙深奧、可望而不可即的法身、實相、涅槃,由這一切實可行的法門,成為不再是「難於上青天」的事。

如此獲得真悟,按《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門》之說,尚非真正成佛,須時時念念保任,令所悟佛心「常現在前,一切諸緣不能幹亂。何以故?一切諸事,皆是如來一法身故」。念念不失所悟,將生活、日用與法身打成一片,謂之「一心」,即所謂一行三昧。「住是一心中,諸結煩惱自然除滅。」此可謂悟後漸修,其實亦修無所修,只不過保持所悟佛心不令迷失而已。修到一切煩惱自然不起,大概才是見道、證果意義上的開悟、見性。《壇經·般若品》云:

若開悟頓教,不執外修,但於自心常起正見,煩惱塵勞常不能染,即是見性。

與道信之說如出一轍。圓滿見性,據《入道安心要法門》之說,應該是實證《華嚴經》中所述「於一塵中具無量世界,無量世界集一毛頭端,於其本事如故,不相妨礙」,即華嚴宗所謂「事事無礙法界」。道信描述說:如來法性之身清凈圓滿,一切萬法皆於中現,「而法性身無心起作」,猶如明鏡高懸,映現萬象,而鏡自無心。此佛果境界,依大乘通常教理,非僅修明白自己心性的一行三昧一行即可達到,須力修萬行,普度眾生,圓滿福慧,方能成就。而只有到成就佛果,按《大般涅槃經》等說,才是真正明見佛性,十地菩薩雖見佛性,猶不了了。

道信依《大般若經》的實相念佛法,對《文殊說般若經》一行三昧修持方法和證入次第所作的具體詮釋,簡單易修,切實可行,能令各種根器的人都能趨入禪宗之門徑,尤其適合於大眾集體共修。後來北宗神秀一系及同出弘忍門下的法如、宣什、無相等,皆傳行此法,具體由齊聲稱念「佛」之一字入手,被南宗貶為「法門是漸」,現代學者亦多判為漸悟漸修。實則頓漸之別,只是與南宗所傳通過禪師「解粘去縛」而令學人「言下見性」之頓教相比,是要顯得漸些,但就大乘經一大阿僧祗劫勤修方能見性的通常教義而言,道信所傳一行三昧,仍屬頓悟之道。

道信所傳一行三昧,流傳了百餘年,主要由北宗所傳行,後來南宗鼎盛,北宗衰絕,禪宗門下修《文殊說般若經》一行三昧者遂漸無聞。到北宋,隨凈土宗的日益興盛,禪凈雙修成風,真歇清了禪師等倡導將阿彌陀佛名號當作話頭提撕(參究)之實相念佛,亦名參究念佛,凈土宗人修此念佛者亦不少,元釋普度,明釋蓮池、憨山等皆甚為提倡。另有以融入禪宗參禪法的直下念、理持、追頂念等念佛方法。延及近今,實修融禪、凈於一爐之念佛者更為普遍,影響廣及于越南、朝鮮、日本。雖然重溫四祖禪者不多,但實際上表現出某種回歸四祖禪的傾向。道信,可謂禪凈雙修之門的開啟者。

(載《黃梅四祖寺與中國禪宗》,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

摘自:?佛法正道論 ?陳兵教授

十一、四祖禪述略

未完待續

作者簡介


推薦閱讀:

道源長老: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講記(基隆海會寺)
【般若修鍊】六度修鍊
理解、貫通大小乘佛法的核心思想:緣起性空(即般若)--學佛網經咒頻道
《靜心光明語~「無所得的脫胎換骨」》
金剛經讀經淺得(63--31)般若波羅蜜,話中有話

TAG:教授 | 般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