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凈法師演講摘錄
修身的「法鏡」 學佛的基礎是建立在信仰「因果業報」。如果「因果業報」的觀念不深,就是學佛的基礎不足,因為他不會有出離三界六道輪迴的觀念;如果對「因果業報」不肯定、不深信,那就不算是真正的佛教徒。 我們這個法門是深信因果業報的同時,更進一步深信自己的根機是永遠在六道輪迴的因果。當我們真的面對自己的貪瞋痴、起心動念、言語行為,一定會發現我們罪惡很深;之所以沒有發現起心動念、言語行為惡多善少,是因為我們沒有時常反省,或者不知反省,也就是沒有常常以「法鏡」來照自己。 什麼是「法鏡」?譬如《無量壽經.下卷》的「三毒五惡」段,那就是法鏡。常常以法鏡來照自己,我們罪惡的身心就會原形顯露,曉得自己大部分是惡多善少,而認清自己是下劣的根機。我們學佛是要修正自己的起心動念、言語行為,而不是要求、指責別人。所以真正的修行人,只管自己,不管別人,只是不斷發現自己的缺點,一直懺悔改進。 《菜根譚》有一段話是我們修身很好的法鏡:「諉罪掠功,小人之事;掩罪誇功,眾人之事;讓美歸功,君子之事;分怨共過,盛德之事。」發生事情的時候,一般人通常都會諉罪,甚至是掩罪,更不用說坦誠地將自己的過失發露出來。承認過失、反省改進,是一般人應有的態度,何況是修行人?修行人有了過失,應在大眾之前表露懺悔,這樣罪障才能消除,藉由在大眾之前懺悔的力量才能使自己以後不再犯。因為業力有根,必須將根挖出來攤在陽光下,如果不從根挖出來曬太陽,只是枝葉曬太陽,日後根還是會再生長。所以一個真正的修行人,是重在懺悔自己的業障、發露自己的業障。 可是通常大部份人,都是掩蓋自己的過錯,指責對方的過失,都是在「諉罪掠功」。即使沒有「諉罪掠功」,也是在「掩罪誇功」,盡量掩蓋自己的過失。雖然說「掩罪誇功,眾人之事」,但是學佛人不可以只和眾人一樣,所以我們不要「掩罪誇功」,可是常常都做不到。我們要「讓美歸功」,可是也做不到,自己辛勤努力的成果,卻要白白將成就、掌聲讓給別人,這一點一般人做不到,這就不是君子。至於「分怨共過,盛德之事」就更難了,能夠做到表示很有修養,而且我執很淡泊,對於自己的得失不計較。照說一個修行人應該「讓美歸功、分怨共過」,可是一般人做不到,這就顯示我們的根機之低劣,罪業之深、之多。 還有另一句話:「天道虧盈益謙,地道變盈流謙,鬼神害盈福謙,人道惡盈好謙」,這二段話的內容是修行人應該效法的,但是我們也會經常感到很慚愧,因為自己一點都做不到。--摘自「法義班」第三堂開示(2006.10.22
道基 「道基」在佛法上有非常明確具體的說明,就是「五戒」和「十善」。不管是聖道門或凈土門,持五戒、修十善都是必須的,這是所有學道的基本,在這個基礎上,再進一步體會苦、集、滅、道,進而證悟苦、集、滅、道。如果連五戒、十善都做不到,根本不可能脫離三界六道輪迴。 五戒,第一就是不殺生,最根本的做法就是不食肉,還要時刻反省自己有沒有打妄語?真不真誠?其它像邪淫、偷盜,對我們來講也常常在犯,因為那不是指行為,而是心念,可是我們的念頭都在犯。五戒開展來就是十善,十善我們不但做不到,反而都是在犯十惡。凈土門因為反省自己的根機根本做不到,所以才完全依靠阿彌陀佛的救度。我們這個法門就是建立在五戒十善、因果報應之上,知道自己都是在犯五戒、違十善,永無出離之緣,才全身心都投靠阿彌陀佛的救度,在阿彌陀佛的救度當中,慚愧的、感恩的過念佛的生活。 另一種「道基」的標準,是《觀無量壽經》所講的「三福」──世間福、戒福、行福。「世間福」指是世間的善事,有了世間的善事,才能獲得世間的福報。世間的善事,就是「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持善業」;「戒福」是「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行福」是「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我們三業都是貪瞋痴、自私自利,不要說三福,連一福都做不到,如果體會這一點,也會深信自己的根機是一個「無有出離之緣」的人。--摘自「法義班」第三堂開示(2006.10.22
高深又平常的法門 有句話說:「看似平常最奇崛」。凈土法門就是最高深又最平常的法門。為什麼是「最高深的法門」?這個法門是阿彌陀佛經過五劫思惟、兆載永劫修行所成就的,佛是佛中之王,土是十方世界第一的國土,其中境界只有佛與佛才能夠互相理解,聲聞緣覺菩薩都無法推測其萬一。所以經典上說:「唯佛獨明了,二乘非所測」。 可以說阿彌陀佛的願,是十方諸佛的願當中的最高峰,行又是超越十方諸佛最廣大之行。 我們凡夫,不可能了解佛的境界,也無須費心想要了解佛高深的境界,只要很平常地、很平凡地、很平實地、很平淡地專念這一句彌陀名號就可以了!這是人人都做得到、修得起的。所以說,這個法門既高深又平常。--摘自「法義班」第四堂開示(2006.11.26)
實踐的佛法 佛法不只是哲學、理論,而是實踐的法。一個真正想修行的人,必定是將佛法當作實踐之學,並援引於生活當中對照自己的起心動念、言語行為,否則不可能了解自己的卑劣、渺小、罪惡之深。而如果沒有「因果業報」的觀念,即使是學佛,也不會把佛法當作解脫生死輪迴,甚至超凡入聖的重要方法,只是將佛法看作一種哲學思想而已。如果有「因果業報」的觀念,佛法的每一字、每一句,在他看來都是釋迦牟尼佛的心血、骨肉;每一字、每一句都流露出釋迦牟尼佛深切的悲憫之心;每一字、每一句都在提醒我們要出三界輪迴,往解脫的境界前進;佛法的每一句在他看來都有血、有淚,而不只是一種哲學、學問而已。 所以《凈土三經》文文句句都是釋迦牟尼佛的血淚,都是阿彌陀佛的骨肉。他不是白紙黑字,不是死的,是活靈靈、活潑潑,生命活躍的。--摘自「法義班」第三堂開示(2006.10.22)
凈宗宗旨與敦倫盡分信受彌陀救度,專稱彌陀佛名,願生彌陀凈土,廣度十方眾生。這四句偈語是「凈土宗宗旨」。凈土宗是講「彌陀救度」的法門,彌陀主動為我們發願,為我們建設極樂世界,主動呼喚我們接受祂的救度,接受祂的接引到極樂世界,所以在《無量壽經》就說:「心或不堪常行施,廣濟貧窮免諸苦,利益世間使安樂,不成救世之法王。」「法王」就是佛,「救世」是救度世間所有眾生。意思就是說,阿彌陀佛要成為能救度世間任何眾生的一尊佛,所以阿彌陀佛是一位救度眾生的佛,因此才稱為「救世法王」。經典上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就已經把救度世間眾生的涵義顯現出來了。對於彌陀救度的法門我們要「信受」,「信」就是相信不要懷疑,可是如果不了解道理的話,要我們不懷疑是不可能的,因為所謂的「信」,是信客觀的事實。我們道理了解了,自自然然會在心中形成「信」,而不是要我們自己去起這個信、勉強發這個信。那要如何信呢?就是多看我們出版的這一套書,多聽我們出版的光碟,這樣你不去求信,也沒有勉強自己信,自自然然的信就在我們的心中了。信了之後,就自然會去受持,所以「信」是相信,「受」是受持,也就是相信彌陀的救度,受持彌陀的救度。如何受持彌陀的救度呢?我們這個法門是易行道,沒有什麼高深玄妙、達不到、做不來的,只要「專稱彌陀佛名」,專一的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就是在接受彌陀的救度,就是在領受彌陀的功德,就擁有了往生極樂世界的身份。如果是修諸雜行,迴向往生,那就不是完全接受彌陀的救度,沒有完全領受彌陀的功德,也可以說,是對阿彌陀佛的救度有所懷疑,所以才在念佛之外,還要加上這個功課,加上那個修行,加上那個功德,然後再綁在一起做迴向,認為這樣往生才可靠,認為這樣阿彌陀佛要救度我力量才夠,否則恐怕彌陀的力量不夠救度我,如果這樣的話,就是不了解彌陀救度眾生的這個道理,沒有完全信受彌陀的救度。因為我們專稱彌陀佛名是順著阿彌陀佛的願,阿彌陀佛說,你要「欲生我國,乃至十念」,所以我們就「專稱彌陀佛名,願生彌陀凈土」。因此我們宗旨才提綱契領,開宗明義,就提出「信受彌陀救度,專稱彌陀佛名,願生彌陀凈土」。那極樂世界是什麼樣的境界啊?是彌陀的報土,這報土是無上涅槃的境界,所以善導大師就解釋說「極樂無為涅槃界」,極樂世界是無為涅槃的境界。所謂「無為」就是不需經過加功用行,自自然然的,這個叫「無為」。如果到了極樂世界,還要經過多少的時間,還要修種種的法門才能成佛,那就是有為而不是無為了。「涅槃」就是不生不滅,也就是沒有品位階級、沒有高下。既然無為就是涅槃,涅槃就是無為,所以我們只要專稱彌陀佛名,願生彌陀凈土,就能夠到達涅槃無為的彌陀凈土,就能快速成佛;那快速成佛會怎麼樣呢,就能「廣度十方眾生」。沒有說成佛不度眾生的,成佛自自然然就有佛的大慈大悲,有佛的大智大慧,有佛的大願大力,有佛的大神通,所以自自然然、不用勉強的就能夠到十方世界度眾生。因此我們凈土宗的宗旨就是「信受彌陀救度,專稱彌陀佛名,願生彌陀凈土,廣度十方眾生。」總之,凈土法門是既殊勝又容易的,可是這樣的意思並不是表示念佛人只要念佛就好了,能夠持守的戒定慧都不去持守,不是的。正確的意思是:就往生的正因來講,只要稱名念佛就圓滿具足了;但是我們是學佛的人,佛教的基本教理就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能夠持守的善業當然要盡量去持守奉行,而盡心孝順父母、恭敬師長、慈心不殺本來就是做人的本份,否則就稱不上是學佛的人了。因此,每一個念佛人都應該站在他士農工商的身份上,盡量去做他所能做的、應該做的人倫道德。其實,一個念佛人對自己機根的不堪應是更甚於其他人的,比如以孝順父母而言,我們檢討自己,我有沒有孝順父母?如果真心要去孝順父母的話,就會發現我們並沒有百分之百的在孝順父母,當嚴格要求自己要孝順父母的時候,會發現我們達不到那個標準,這時候,一個念佛人的心情會怎麼樣呢?他會跪在佛前感恩、懺悔:南無阿彌陀佛啊,如果沒有您的救度,我連孝順父母都達不到,更何況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以自己的功夫、功德,怎麼可能脫離三界六道輪迴呢?那這輩子豈不是註定要墮落地獄嗎?所以就以慚愧的心、感恩的心來念南無阿彌陀佛--對自己慚愧,對彌陀感恩。因此學佛的人、念佛的人,每個人都應該自勉,堅定地站在自己的崗位上,善盡責任義務,敦倫盡分,閑邪存誠,奉公守法,為世良民,而來念南無阿彌陀佛。--二○○八年十一月五日於重慶開示摘要
彌陀的誓願 「願」,就是所謂的志願、願望,以及目標、目的。「願」很重要,人生有願,就會努力,就會有動力;願心強大,就會全力以赴,甚至生死以之。但「願」必須是使自己與他人,甚至廣大的眾生,都能向上、向善、向凈的善凈之願,才有意義與價值,才能獲得天地鬼神的擁護,諸佛菩薩的讚歎,所謂「人有善願,天必從之;人有誠心,佛有感應」。 阿彌陀佛的「願」,是成佛之願──是廣度十方眾生,使十方眾生都能成佛的願;是主動、平等、無條件救度任何眾生的願。阿彌陀佛的本願弘廣而深重,不但動天地、泣鬼神,而且使十方諸佛齊聲讚歎,自嘆不如。 阿彌陀佛的本願,是我們的生命、我們的希望、我們的光明,是我們安心喜樂的來源。有阿彌陀佛的本願,我們今生解脫有望、成佛可期;沒有阿彌陀佛的本願,我們萬劫沈淪、解脫無期。終此一生,將仰望長天,聲嘶啞而哀嚎;匍匐大地,流血淚而悲泣。那種絕望的痛苦,語言無法形容,人心無法想像。 佛說:「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因此我們也應該發願,但發願不正,依然萬劫沈淪。我們應該發的願是出離輪迴之願,往生極樂凈土之願,自信教人信之願,弘揚彌陀本願之願,要有這樣的願心,這樣的擔當,這樣的使命感。「誓」就是決心、約定,也就是所謂的誓約、盟誓或賭注,亦即為了達成願望、目地,再苦也永不停止,犧牲性命也在所不惜。如同《大經》所說:「假使身止,諸苦毒中,我行精進,忍終不悔。」也是第十八願所說的:「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有願無誓,即使願未達成,未必需要付出代價;有願有誓,如果願望沒能達成,則勢必付出代價,甚至賠上性命。阿彌陀佛發願要度盡十方眾生,並且誓言,若不能度盡十方眾生,絕不成就佛道。阿彌陀佛是以祂佛的性命,來賭我們十方眾生的往生,因此,可以說第十八願有願有誓,而且誓願弘深。──摘自〈第十八願之義〉開示之十二(2006.3.19
隨口稱名 萬德齊圓一、佛號功德不可思議在《大藏經》第五十三冊《經律異相》第十八卷,有一段出自《譬喻經》的故事說:有一個人辭親割愛,隨佛修行,有一天他證得了阿羅漢果,得阿羅漢果就會有神通,他以神通跟智慧度了跟他有緣有恩的一些人,接下來他的母親去世了,他以神通觀看天上人間都找不到他的母親,往三惡道一看,他的母親竟然是在地獄之中,阿羅漢雖然有神通,可是沒辦法親自到地獄直接救度他的母親,怎麼辦呢?他就想著種種的方法,他以神通觀看到一個國王,原來這個國王是弒父自立,殺死了他的父王然後自己登上王位,以這種罪業也會墮落地獄,因為殺父是五逆會墮落阿鼻地獄,同時這個國王的壽命就只剩下七天而已,他所墮落的地獄跟阿羅漢的母親剛好同一個地獄,因此可說是機會來了,這阿羅漢就以神通在晚上的時候,顯像在國王房間的牆壁上,國王一看牆壁上有人,非常恐怖,立刻拔刀將他的頭砍下來,雖然頭落地了,可是身體還是如如不動。國王定睛再看,一想,唉呀!這個人是一個出家修行人,他一定有神通,立刻就匍匐在地叩頭請他原諒。阿羅漢就問這位國王:「你是不是弒父自立而當上國王的?」對方說:「是!」阿羅漢說:「你以這個罪業會墮落地獄,你的生命只剩下七天,我是來跟你提醒。」國王就哀求阿羅漢教他救度解危的方法,阿羅漢說:「如果要做其他的功德,一方面來不及,一方面也不夠救度你脫離這個地獄,你只要專稱『南無佛』連續七天不斷,就能夠免除地獄之罪。」這個國王為了救自己的生命,就至心虔誠的念「南無佛」,七天不鬆懈,七天一到,他的命就盡了、氣就斷了。他的神識到了地獄門口的時候,就稱念「南無佛」,當下燃燒的地獄之火立刻就冷卻了,地獄的苦刑立刻就停止了,地獄的人一聽到南無佛三個字,當下都離開了地獄。一離開地獄,阿羅漢就立刻跟他們說法,當然這當中包含他的母親,所以這一些地獄的罪人,不但脫離了地獄,也證了須陀洹果,證得初果阿羅漢的果報。由這件故事我們就曉得,佛號的功德是相當深廣、不可思議、很難以想像的,只是這個聲音而已,自然能夠攝取五逆之罪人,當下離開地獄的果報,如果佛號沒有那個功德,沒有超乎一般想像的威神力、不可思議力,怎麼會有這種殊勝的果報呢?「南無佛」沒有固定哪一尊佛,可是我們所念的「南無阿彌陀佛」是有固定的一尊佛,就是「西方極樂世界大慈大悲的阿彌陀佛」,這尊阿彌陀佛也是南無佛之一,也是十方恆沙諸佛的其中一佛,雖然是其中一佛,可是阿彌陀佛是諸佛之王,十方諸佛雖多,阿彌陀佛是王。所以《大阿彌陀經》說:阿彌陀佛是「諸佛中之王也,光明中之極尊也。」《無量壽經》釋迦牟尼佛也讚歎的說:阿彌陀佛的「威神光明最尊第一,諸佛光明所不能及。」二、阿彌陀佛是法界藏身阿彌陀佛的威神光明,就是救度眾生的功德力量,阿彌陀佛救度眾生的功德力量,是其他十方諸佛所不能比的、所達不到的,是最尊貴、最崇高、最第一無比的。阿彌陀佛又稱為「法界藏身阿彌陀佛」,意思是法界所有功德,不管是五戒功德、十善功德、聲聞的功德、緣覺的功德、三賢小聖的功德、十地大聖的功德、所有諸佛的功德,都在南無阿彌陀佛六字名號當中,所以叫做法界藏身阿彌陀佛。因此有一首偈說:「阿字十方三世佛,彌字一切諸菩薩,陀字八萬諸聖教,三字之中是具足。」也就是佛法僧三寶的功德,三藏十二部的功德,都在六字洪名裡面,所以說三藏十二部都是六字洪名的註腳。蓮池大師對「南無阿彌陀佛」這句名號是怎麼稱讚呢?他說:「彌陀萬德之名,無一願不包羅,無一行不體備,無一佛不貫徹。」意思就是十方諸佛的願沒有一願不在六字名號裡面的,十方諸佛的六度萬行沒有一行不在這個名號裡面,所以說「無一願不包羅,無一行不體備」。至於沒有一尊佛不貫徹,也就是十方諸佛的功德都在這一句名號裡面。所以南無阿彌陀佛這句名號,這一尊佛是十方諸佛中沒有一佛不貫徹,是貫徹到十方諸佛的功德威神力量的。三、阿彌陀佛是萬德洪名,一名才舉,萬德齊圓蓮池大師又說:「彌陀乃萬德名號,一名才舉,萬德齊圓。」阿彌陀佛這六字是萬德的洪名,只要這一句萬德洪名一稱念出來,所有萬德當下就齊備圓滿了。蕅益大師也說:「阿彌陀佛是萬德洪名,以名召德,罄無不盡。」阿彌陀佛這六個字是萬德洪名,萬並不是百千萬數目字的萬,萬是形容詞,包含、圓滿、具備,而且超越之意,總而言之,阿彌陀佛包含、具足、圓滿法界的功德,十方諸佛菩薩的功德。我們念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以這句南無阿彌陀佛感召南無阿彌陀佛當中所具備的功德是--圓圓滿滿、完完全全、沒有遺漏的,所以說「以名召德,罄無不盡」。--摘自二○○九年九月二十日「第十八願善導釋」(五
「大石乘船」的譬喻 《那先比丘經》有一則「大石乘船」的譬喻。 有位國王向阿羅漢請教佛法,國王問阿羅漢:「如果一個人一生中沒有遇到佛緣,不知道學佛修行,也沒有遇到善緣,以便行善積德,反而遇到惡人惡境,導致他一生作惡多端,十惡、五逆、謗法,無有慚愧。論理應該墮落阿鼻地獄,可是這種人臨終的時候念幾句佛號,就能脫離地獄之業而往生凈土,這種法我信不來。」 國王又說:「一個人生的時候,只是殺害一條性命,死後就要墮入地獄,這種法我也信不來。」 阿羅漢聽完國王的話就問說:「如果拿一粒小石頭放到水面上,它會浮在水面還是沉下去?」國王回答:「當然會沉下去。既然是石頭,不管多小顆也會沉到水底。」 阿羅漢又問:「假如放一百顆石頭在船上,它會沉下去嗎?」國王說:「當然不會,因為是在船上。」 阿羅漢就說:「同樣的道理,一個一生作惡多端的人,罪業非常沉重,就像那一百顆石頭,照說一定會沉入水底,不可能浮上來。可是如果他臨終時念佛,靠著佛慈悲願力的救度,而沒有墮入阿鼻地獄,這就好像把一百顆大石頭放在船上不會沉落一樣。一生只殺害過一個人,罪業相對沒有那麼重,但因為他沒有靠佛的力量,所以就隨自己的業力墮入地獄,就好像一顆石頭雖然小,因為不是放在船上,所以就隨著這顆小石頭的重力沉入水底。」國王聽完這個譬喻,恍然大悟,從此相信念佛可以往生凈土。 娑婆世界又稱為「五濁惡世」,五濁惡世的眾生,內心都充滿貪瞋痴慢疑的業力種子,只是有的善多惡少,有的惡多善少,甚或一生作惡多端,不曾行善積德,可是絕對沒有一生都行善積德,不曾做過壞事的人。因為眾生之所以出生在這個娑婆世界,都有共同的業,共同的本質。 所以學佛的人,尤其是我們修學凈土法門的人,要自覺是一個五濁惡世的罪惡眾生,就像剛才譬喻里說的大石頭,必須靠著阿彌陀佛的本願船,才能從六道苦海的此岸,到達涅槃的彼岸。任何人、任何修持,如果不是仰憑佛力,都將如石頭一般沉入海底──再度輪迴。--摘自為蓮友開示第一課(2006.3.25
佛陀「四門游觀」的故事 有一個典故叫做「四門游觀」,就是從四個城門去遊覽觀光,這是佛陀出家的因緣。 釋迦牟尼佛從小就很愛靜坐,思惟、領悟宇宙人生的道理,比較不愛虛華熱鬧。由於釋迦牟尼佛身為太子,他的父王因此非常擔心,就鼓勵他到外面走走看看。 東門遇老人: 首先從東門出去觀光。他遇到一個很瘦、很虛弱的老人,生命就像風中的蠟燭,隨時都會被吹熄。釋迦牟尼佛一看就很悲愁,心想:「唉!人生總有一天會變成這樣。」 南門遇病人: 出南門的時候,看到一個生病的人,倒在地上哀叫,痛苦的情形看了令人驚嚇。釋迦牟尼佛又想:「唉!人生總不免病苦,沒辦法永遠健康嗎?」 西門遇死人: 再從西門出去的時候,看到出殯的隊伍,送行的六親眷屬哭哭啼啼,釋迦牟尼佛覺得很哀傷,想到「啊!原來有生必有死,而生離死別是非常哀痛、悲慘的事情。」 北門遇修行人: 等出了北門,看到有位出家人,舉止安詳、平靜,好像內心充滿了喜樂、自在,一看內心非常震動。 釋迦牟尼佛因此思考──人為什麼會變老、會生病、會死亡?要怎樣才能不老、不病,甚至不會死亡?如何才能像這位修行者,這樣的安詳平靜,沒有憂愁苦惱? 這些就是釋迦牟尼佛出家以前所看到的情景,就是促使釋迦牟尼佛最後出家,領悟宇宙人生的道理,證悟佛性,達到成佛,具足三身四智、五眼六通、百千陀羅尼,而說法救度眾生的緣起。 生老病死是過程,在這個世間,無論富貴貧窮、智慧愚痴,無論是出生在天上、人間或三惡道,凡是生存的必定有死亡,跟死亡沒緣的眾生,一個也沒有。所以有首偈說:「元宰公侯,於今安在;妻財子祿,到此成空。」人若是到了眼睛一閉、手腳一伸的時候,不管身為皇帝,還是宰相、議長、部長,這些地位名望都成為過去,平生所擁有的包括丈夫、太太、子女,或是動產、不動產,都已經成空。 所以我們學佛人最基本的,就是要領悟這個世間,本來就是苦、無常,最後成空。對世間有這種認識,自然就會走入宗教信仰,求真實、永生的境界。 要怎樣才能不老、不病、不死、無有憂悲苦惱呢?這也是念佛法門的目的。我們念佛決定往生極樂世界,為什麼?因為一旦往生極樂世界,就離開了三界六道生死輪迴,就沒有老、病、死,而且無憂悲苦惱。 《阿彌陀經》為我們開示說,往生極樂世界的人「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意思是無有一切身心憂苦,唯有無量的清凈喜樂。若論我們的身、心,身是痛苦的器具,受到飢、渴、寒、熱、老邁、病痛的苦;心則有是非得失、貪瞋痴的痛苦,這是我們娑婆世界的現象。極樂世界有心有身,但是不老、不病、不死、無憂愁、無痛苦,生命永遠存在,而且又有神通願力能夠救度眾生,這才是我們人生所要追求的最高目標。 ──摘自為蓮友開示第三課(2006.6.24
「四不久保」的典故 釋迦牟尼佛住在祇樹給孤獨園的時候,有一位婆羅門,有個十四、五歲的女兒,生得端正、聰明,又有口才,在一國之中,可說無人可及。她突然身染重病,不久就死了。 父母非常疼愛這個獨生女,甚於自己的生命,凡有任何憂愁,見到女兒,心中的憂愁苦惱,當下就消散了。面對女兒突然死亡,父親心中的悲痛難以言喻,每天傷心啼哭,不覺竟然瘋了,整日到處亂走。 有天來到佛陀所住的地方,一見到佛陀,當下神智清醒,並向佛陀頂禮。悲傷的父親說:「我沒有兒子,只有這個女兒,愛惜她如手中珠玉,讓我忘掉一切憂愁。可是忽然重病,在我的面前舍我而亡,喚不醒,叫不答,眼睛一閉,身體就冷掉,呼吸就停止。任憑我呼天不應,叫地不靈,心中的鬱悶痛苦,無法形容,難以忍耐,唯願世尊解開我的憂愁。」他的聲音哽咽,淚流滿面,令旁邊聞者也不禁為之濕袖。 佛陀就跟他說,世間有四件事不能永久保存: 一、有常者必無常。 二、富貴者必不久。 三、會合者必別離。 四、強健者必歸死。 「有相者必無常」就是說:凡是存在的任何事物,不可能永遠不變,繼續保持原貌,它時時刻刻都在變化,本質會慢慢改變,最後就消失。例如我們的身體時時刻刻都在新陳代謝,經過生老病死,最後在這個世間消失;山河大地、地球、宇宙,也時時刻刻都在經歷成住壞空、生住異滅的過程。 「富貴者必不久」就是說:不管怎樣大富大貴的人,最後也會頹敗下來。俗話說:「富不過三代」,除非代代行善積德,才能保持子子孫孫的榮華富貴。但是我們凡夫都有慳貪的心,有了還要更多,多還要永遠。所以,沒有布施,富貴就不長久。 「會合者必別離」:六親眷屬在一起,或是親戚朋友的往來,有一天都會離散,所謂「無不破之家,無不敗之國」。尤其時代不同,孩子長大往往離鄉背景出外謀生,放年邁雙親守著故鄉田園,即使生活在一起,最後也會生離死別。 「強健者必歸死」:不管多麼年輕、強壯的身體,總是有死亡的時候;即使再長壽,也終歸一死。人不論誰,從生下來,就被判了不定期的死刑,「死」時刻在他旁邊威脅著。所以人都要在有生之年,及早解決後生大事,則生亦安,死亦安,所謂「朝聞道,夕死可矣!」 佛陀因此說了四句偈:常者皆盡,高者亦墮,合會有離,生者必死。 這位婆羅門恭聞佛陀為他開示這些偈語,心便開解,而作比丘,深觀無常,終於證阿羅漢果。 ──摘自為蓮友開示第三課(2006.6.24
「山海空市」與「四不可得」 有四個兄弟都是修行人,而且都得到神通,有一天他們預知時至,知道七天後會死亡,就彼此商量以神通力逃避死亡的方法。一個遁入山中,一個沉入海底,一個飛升空中,一個是躲到市區熱鬧的地方,不過七天一到,無常逼及,此四個修行人,終不免一死,再度隨業輪迴。 他們雖然有修行有神通,來去都知道,而且變化自在,能夠飛天遁地,但是也沒辦法永遠不死。一旦死亡,神通跟著消失,自然隨著過去的業投胎轉世,投胎後能否保持修行,再次得到神通,就不一定了! 所以,修行者最後如果沒有解脫生死輪迴,或是沒有往生極樂世界,只會在六道中輪轉,來來去去。過去的無明引起現在的果報,現在的業力又引起未來的輪迴,遇到善的因緣就行善積德,遇到修行的因緣就修行,遇到壞的因緣就造業,總之都是在六道中往返來去。 這四個修行人,一個遁山、一個入海、一個飛天、一個避入熱鬧的地方,最後還是死亡。當時釋迦牟尼佛在祇樹給孤獨園,以神通看到四個修行者的後果,當下開示世間有「四不可得」: 第一、「常少不可得」,就是說希望達成經常少年的願望是不可能的。 第二、「無病不可得」,就是希望長年健康無病也不可能。 第三、「長壽不可得」,希望長生不老也是不可能的。 第四、「不死不可得」,想要永生不死,也不可能。 總之,人都會老、會病,甚至還沒老就死亡,再長壽最後仍不免一死,就像這四位有神通的修行人一樣。 這個「山海空市」的典故,就是在比喻無常,告訴我們無常時時刻刻都在壓迫我們的身心,如影隨形,不管何時、何地,正在做什麼,無常從未離開我們,而且也沒辦法逃避或抵抗。 無常一到,非常猛烈,就像洪水、土石流,衝下來的時候,樓房、橋樑會實時崩塌或斷裂開來;也好像颱風一來,不管多大的樹木,多粗的電線杆,照樣傾倒;又好像閃電,瞬間被擊到,就立即死亡。 所以,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人生總是苦、空、無常,世間只是一時種種因緣的會合,不論夫妻、父子或眷屬,也不論此生是榮華富貴或貧窮下賤的生活過程,既然是因緣的組合,有一天因緣分散,一切就不再存在。 所以說「世間虛假,唯佛是真」。「佛」在這裡是指「阿彌陀佛」,唯有阿彌陀佛,唯有極樂世界,是永恆存在,是清凈無污染的,所以我們以佛為念,以凈為歸。「以佛為念」就是以阿彌陀佛為我們所念的對象,「以凈為歸」就是以極樂凈土做我們歸宿的目標;以阿彌陀佛為我們生命的依靠者,以極樂世界為我們安樂的故鄉。 ──摘自為蓮友開示第三課(2006.6.24
臨終三隨「臨終三隨」,就是人斷氣之後,投胎轉世所依隨的現象。「三隨」就是「隨重」、「隨習」、「隨念」。「隨重」就是「隨重業」──一個人生前所做的,若是重的惡業,一斷氣,就實時墮入地獄,甚至還沒有斷氣,神識已經到地獄受刑罰。看起來他是躺在病床上,受病苦折磨而哀叫,其實神識已經在地獄接受刑罰了!如果這個人生時做很多善事,應該升天或再出世做人,享受富貴,一斷氣就上天或出生在人間,不經過中陰身。「隨習」,就是「隨習慣」──一個人平生沒有做特別重的善事或惡業,但是他平常有某種習慣,死後自然就隨著這種習慣去投胎轉世。「隨念」──就是生時沒什麼重的善惡業,也沒有固定的習慣,但臨終之時特別想念著某種境界,那麼,他就會去那種境界投胎轉世。比如臨終時非常專一思惟善的道理,那麼他斷氣當下,就生天或繼續做人,來享受善的福報;若斷氣的時候,突然生起非常瞋恨的念頭,往往都會墮入三惡道,或是做毒蛇猛獸。如果一個人生時沒有學佛、修行,但臨終時有人為他助念,引起他念佛的心念,這樣他命終就往生極樂世界,而且阿彌陀佛也會率領著觀音、勢至等清凈海眾,來迎接他。 ──摘自為蓮友開示第三課(2006.6.24
妙好人 《觀經疏》釋言:若念佛者,即是人中妙好人、上上人、最勝人。 又言:自餘眾行,雖名是善;若比念佛者,全非比較也。 《觀經》以「芬陀利華」比喻念佛。 善導大師在《觀經疏》中解釋:「若念佛者,即是人中妙好人、上上人、最勝人」。一個念佛人,就是人中的「妙好人」,不管他在家或出家,是男眾、女眾,是善人或惡人。總之,一個人只要念佛,就是人群中、世界上的好人。不但是好人,更是妙好人。 所謂「妙」,就是難以想像、不可思議。所以,念佛人不但是好人,更是難以想像的好人;不但是上人,更是上上人;不但是上上人,而且是最勝人。 因此,念佛的功德真的是不可稱、不可說、不可思議,沒辦法以文字來形容、來稱說、來比較。所以《觀經疏》又說,其它修行法門雖然都是善,都具有功德,但和念佛相比,就不能比較了。 當然,我們也不能因為念佛這麼殊勝、簡單,就悠悠泛泛的,想到才念幾句,然後說自己是一個念佛人。如果以心的深、淺來說,這樣的心是很膚淺的。 一個真正一心歸命南無阿彌陀佛的念佛人,心是很懇切的,全身心投靠阿彌陀佛,把他的身心、性命,都歸投在阿彌陀佛的救度。 他的生命是阿彌陀佛的生命,阿彌陀佛的生命就是他的生命;念佛是他的生活,他的生活就是念佛。他跟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跟他,是一體的,是機法一體不離的,這樣才是個念佛人。──摘自「法義班」第五堂開示(2006.12.24
關於念佛念佛有兩種,一種「專心念」,一種「散心念」。在佛堂念佛,不必工作也不用動腦筋,可專心一意念佛,一句接一句,較無雜念,這叫「專心念」。「散心念」,就是在工作或需要動腦筋時,可能身體是忙碌的,但嘴巴一樣可以念佛。所以除了睡覺以及動腦筋,其餘時間都可以念佛。念多、念少,每個人情況不同;念佛時心清凈否,每個人也不同;雖然各人情況不同,但是阿彌陀佛的救度都不增不減,到極樂世界也都在同一境界,不分高低。善導大師說:人天善惡,皆得往生;到彼無殊,齊同不退。 另外念佛有四種方式:大聲念、小聲念、金剛念、默念。大聲念就是出聲開懷暢念;小聲念是聲音雖小,但附近的人也聽得到;金剛念是不出聲音,但嘴巴會動;默念則是在心中念,沒有聲音也沒有嘴巴的動作,外表看不出你在念佛。大家可以隨當時的心境及環境來決定。比如在佛堂可以先大聲念,念到累了就小聲念;平常用金剛念,比較不會累,也不會吵到他人,在家裡、坐公交車都可以這樣念,細水長流,綿綿密密,相續不間斷;如果環境不方便動嘴念佛,就在心中默念。金剛念及默念兩者相較,以金剛念較能提起念佛的心。因為從出生到死,我們的心都是妄想雜念,如果沒有刻意將念佛培養成習慣,只認為「我心裡有在念佛」,其實未必真的如此。有句話說:「熟處轉生,生處轉熟」。「熟處轉生」是說我們對妄想雜念本來就非常熟悉,就將它轉為生疏;而我們並不是一出生就會念佛,對念佛較生疏,就將他培養成習慣。這樣生轉熟,熟則生巧,習久成性,自然就成為個性、習慣。腦筋不動時,就會不假思索生起念佛,心就會在佛號上。──摘自為蓮友開示第二課(2006.5.27
萬德洪名 我們這個法門叫做「他力法門」。這個「他」,唯指阿彌陀佛的力量,並非指其它諸佛菩薩。 他力他力,完全靠他力,而且是絕對靠他力,純粹靠他力。 意思就是說,我們往生靠這句南無阿彌陀佛;現世的消災免難、增福延壽,也是靠南無阿彌陀佛;甚至往生極樂世界在極樂世界成佛,也是靠這句南無阿彌陀佛。這叫做絕對他力、純粹他力,不靠我們本身的功行。所以從生前以至往生極樂世界以後,通通靠這句南無阿彌陀佛。 為什麼?因為所有功德,通通在「南無阿彌陀佛」裡面,所以這句佛號也叫做「萬德洪名」。這個「萬」,不是數目百千萬的萬,而是具足、充滿、超越的意思。這句名號具足、充滿成佛的功德,所以叫做萬德洪名。 我們要往生極樂世界,只要念這句南無阿彌陀佛,我們在極樂世界成佛,也是靠這句南無阿彌陀佛。隨個人的根機念這句南無阿彌陀佛,不要在念佛以外去靠其它的功行。 雖然念佛以外我們有其它功行,比如孝順父母、奉事師長、敦倫盡分,去惡行善,這種世間善的功德,或者修其它禪定功夫,但這對往生來講沒有增加,我們不靠這個,也不迴向這個,因為往生功能,萬德洪名完全具足。 法照大師說:成佛不勞諸善業,華台端坐念彌陀。 意思就是說,成佛不必假藉其它六度萬行,只要念南無阿彌陀佛。 ──摘自為蓮友開示第四課(2006.8.26
光明名號 《觀經》說: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舍。 阿彌陀佛遍照十方世界的光明,有一個目的,就是要──攝取念佛眾生。從發心念佛開始,就一直照耀他,不捨棄他。 一個人若是願生極樂,一向專念南無阿彌陀佛,就蒙受阿彌陀佛攝取不舍的光明;如果他不是發自內心,也不是為了往生極樂世界,而一向專依阿彌陀佛、專念這句佛號,就不會受到光明永遠的攝取不舍。 雖然願生極樂世界,不過沒有專念南無阿彌陀佛,這樣會受阿彌陀佛的攝取不舍嗎?答案是不會。 為什麼?因為阿彌陀佛的光明就是阿彌陀佛的名號,阿彌陀佛的名號就是阿彌陀佛的光明,名號是有聲音的光明,光明是沒聲音的名號,光明、名號,名號、光明是一體的。 善導大師說:彌陀世尊,本發深重誓願,以光明名號,攝化十方,但使信心求念,上盡一形,下至十聲一聲,以佛願力,易得往生。 由這段法語可以了解,阿彌陀佛就是光明的名號,而且光明名號本身,充滿了阿彌陀佛救度眾生的願力。只要我們信心求念,往生就很容易,因為這句名號就是光明,這句名號就是阿彌陀佛的願力。 所以善導大師將《阿彌陀經》及《觀經》的經文組合,做完整的解釋說: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唯觀念佛眾生,攝取不舍,故名阿彌陀。 從這段法語可清楚了解,阿彌陀佛這尊佛,就是以光明攝取念佛眾生的佛,也因為以光明攝取念佛眾生,才稱為「阿彌陀佛」,如果不是以光明攝取念佛的眾生,就不稱為「阿彌陀佛」。 ──摘自為蓮友開示第四課(2006.8.26
願生──是智慧的結晶宋朝有位有名的出家人,也是一位高僧,就是「元照律師」。元照律師小時候出家,學問智慧都很高,對戒律的修持很嚴格、很清凈。他有次看到北朝時代慧布禪師的傳記,慧布禪師本身有修持也很有願力,他說往生極樂世界在那裡享樂,不如發大悲心,在三惡道救度痛苦眾生,豈非更符合佛陀的本懷,符合學佛的意義呢?元照律師受到這段文章影響,也發願不要往生極樂世界,願在三惡道救度眾生。從此以後,元照律師如果看人念佛求生極樂世界,就毀謗、輕視對方,認為這是逃避、是小乘。有一天他自己身染重病,非常痛苦,神識茫茫渺渺,這時自己既沒辦法起大悲心,也沒辦法思惟所謂不增不減的空義。元照大師這才發現多年來那種願心,其實是很脆弱的。那種想法並不符合自己的根性,法不應機,當時假如自己斷氣了,不知道能去哪裡?病好之後,他對以前的觀念深自懺悔,很自責、痛苦。後來他看到天台宗智者大師的《凈土十疑論》,其中寫道:「初發心的菩薩還沒得到無生法忍,需要經常跟在佛的身邊。」意思是說,要先往生極樂世界跟隨阿彌陀佛,這樣不但不會退失,而且會上進。又看到《凈土十疑論》里說:「具足煩惱的凡夫,雖然有大悲心,願意出生在娑婆世界救度痛苦眾生,但這是做不到的。就像剛出生的嬰兒要好好撫養,如果離開父母,嬰兒就沒辦法成長會死亡;或像一隻剛出生的小鳥,必須依靠樹枝,不能因為牠是一隻鳥,就把牠拋到空中去。」元照律師非常認同,知道自己過去是錯誤的,就盡棄所學,此後專看凈土經論,專念彌陀名號,終此一生沒再離開過這個法門。後來又看到善導大師所寫的:「凡是專修念佛,十人即十人往生,一百人即一百人往生;但是如果雜修,那恐怕一百人不到一二人往生,一千人不到三五人往生。」元照律師就依據善導大師的開示,專念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這樣說來,專念南無阿彌陀佛,往生極樂世界,便是元照律師一生學佛智慧的結晶。佛法看人的價值與世俗不同。世俗往往以賺多少錢、什麼地位、或什麼樣的學位來衡量,但佛法看人生的標準剛好相反。佛法看人生就是說,要知道有因果報應、六道輪迴,把解脫生死輪迴,當成人生最重要的事,如果這樣,就算沒受過教育不識字,佛陀也會稱讚他是有智慧的人。否則就算有好幾個博士學位,佛陀也會說他是個愚痴的人。──摘自〈小經三段文兩重因果〉(2004.2.23
無限的慈悲 《無量壽經》說:為諸庶類,作不請之友;荷負群生,為之重擔。以不請之法,施諸黎庶。如純孝之子,愛敬父母;於諸眾生,視若自己。 這段經文很貼切、很淺顯地,顯示阿彌陀佛對十方眾生的悲心。 首先說:「為諸庶類,作不請之友」,是主動來當我們的朋友。 我們跟阿彌陀佛、法藏菩薩根本不認識,可是法藏菩薩主動的、毫不嫌棄我們的,就來當我們的朋友。所以說「為諸庶類,作不請之友。」 世上有真正的朋友嗎?可以說很少,因為我們的心無常。其實這個世界上,不管精神界或者物質界,有形或無形,都是無常的。既然無常,就沒有所謂「真」這個字;能夠稱得上「真」的,就是六字名號,就是阿彌陀佛的本願。 再好的朋友,也可能因意見衝突或攸關利害,而分道揚鑣。甚至,一方困苦潦倒、生意失敗,或負債纍纍的時候,另一方就躲起來了。對我們永不舍離,長相同在的,就是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主動而來,不嫌棄我們,對我們極盡體貼包容,一點都不計較。親人都未必能如此,何況朋友?人生在世,都是獨生獨死,獨去獨來,有阿彌陀佛做我們的朋友,能夠與佛同在,這是何等的幸福? 更進一步,阿彌陀佛「荷負群生,為之重擔」,也就是,荷負群生的重擔。 我們的債務,朋友都嚇得跑開不見人影,誰能幫我們承擔?我們承擔不起,也沒有人來協助,只有阿彌陀佛!祂主動而來,承擔我們生生世世所造的罪業,我們還不起的罪業。 所謂「殺人償命,欠債還錢」,累生累劫以來,我們不曉得殺了多少人,欠了多少債,《華嚴經》裡面說,「假使罪業有形體,盡虛空不能容受。」這些罪業雖然沒有形體,可是它有一股力量,時間到了,一定要受那個果報,而我們承受不起。 這個時候,十方諸佛當中,只有阿彌陀佛主動來承擔我們的罪障,負起我們的重擔。所以在我們還不知道的時候,阿彌陀佛就預先為我們準備了;在我們乞求之前,阿彌陀佛就主動給我們了!這就是第十八願,也就是真正的「荷負群生,為之重擔。」 而且是「以不請之法,施諸黎庶」。我們不曉得要求,也不曉得追尋,阿彌陀佛主動地迴向給我們,布施給我們,已經送到我們的面前來了。 為了將這個法門送給我們,使我們了解,來觸動我們的心,進一步,阿彌陀佛說:「如純孝之子,愛敬父母」。 就好像虔誠恭敬的兒子,純一無二,毫無二心地對待父母親一樣。父母的任何言語舉動,任何需求,兒子都不會拒絕,毫無難色的去完成。這種純孝之子,在世間上是很難得的。而阿彌陀佛把我們十方眾生都看成祂的父母,而祂自視為純孝的兒子,來孝敬十方眾生。 再進一步,阿彌陀佛把我們看成祂自己,所謂「於諸眾生,視若自己」。 既然我們是祂,祂也是我們,那麼,罪惡眾生所受的六道輪迴,以及在六道輪迴當中所負的債務,豈非阿彌陀佛都有責任要替我們償還?我們再大的業障,在阿彌陀佛的大功德寶海裡面,就如同滄海之一滴而已。 所以我們念佛,念「南無阿彌陀佛」,就能夠斷除八十億劫生死大罪,也就是說整個生死輪迴的大罪,在稱念名號當下,就完全斷除了。原因是什麼?因為這六字洪名,真的是萬德洪名,是能卻除所有業障的功德寶海。罪業再深的眾生,只要依靠這一句名號,都能得到救度,往生成佛。──摘自〈第十八願之義〉開示之一(2004.7.18
「劫」的譬喻「劫」,在經文當中常常看到,是印度用來計算時間的單位,而且是很長的時間單位。怎樣長呢?是不能想像的長。所以釋迦牟尼佛就用譬喻。有「芥子劫」的譬喻,也有「盤石劫」的譬喻。所謂「芥子劫」,就是有一座四十里見方的大城(高、長、寬都是四十里),裡面裝滿了芥子(就是芥菜籽),芥菜籽可說是很細小的,四十方里的大城裡面,裝滿了芥菜籽,可想見這個芥菜籽之多。有天界長壽天的天人,每一百年來取一顆芥子,直到芥子全部被取完,「劫」還未結束。可見時間是多麼的長。而且,劫還有「小劫」、「中劫」、「大劫」,這只不過是「小劫」,還不是「大劫」。再說「盤石劫」的譬喻。就是一塊四十里見方的盤石,高、長、寬都是四十里,那麼大的石頭。天上的天女用所穿衣服的袖子,來撫摸這個石頭。袖子很薄很輕,直撫摸到石頭都平了,沒有了,才算一小劫。你看,「劫」的時間有那麼漫長,不止超越我們的計算,更超越我們的想像。阿彌陀佛為了救度我們十方眾生,祂所發的四十八願,是經過「五劫」的時間去思惟。我們稱念四十八願願文,只不過幾分鐘,阿彌陀佛卻是以五劫的時間,才思考出四十八願,這麼殊勝的內容。為什麼需要那麼久的時間呢?因為阿彌陀佛要以最方便、最容易的方法,來救度十方所有一切苦難眾生;讓十方眾生一旦到了極樂世界,就能夠當下進入涅槃,跟阿彌陀佛同光同壽,擁有相同的境界。──摘自〈第十八願之義〉開示之二(2005.2.20
心如太虛空 我們身處地球,看不到邊際,而從外層空間看地球,就像一粒沙。可以說,我們人類渺小到微不足道。即使我們這麼渺小,地球如同一粒沙,太陽好像一顆球,恆河沙數的世界無量無邊,可是我們的心還比它廣大得多。 佛經說:「介爾三千」、「量周沙界,心包太虛」,就是說,我們凡夫這麼渺小、卑微的一念,其實是涵蓋虛空法界的。我們的心如太虛空,整個大宇宙中所有恆河沙數的世界,在我們心中,只不過是一片雲而已。我們的心量廣大無邊際,包含整個宇宙,究竟如同虛空。《楞嚴經》說宇宙萬物在我們心中:「猶如片雲,點太虛空」,真的不可思議。 也就是說,我們的心體和佛的心體是一樣的,所謂「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佛的心量、心體有多大,我們的心量、心體就有多大;只是佛的心量、心體已經開發出來,已經證悟,已經超越了,而我們的心量、心體還被蓋住,還沒開發,還不能超越。 宇宙中不論有形、無形的一切,都是我們眾生心造出來的。所以說「三界唯心造」,又說「一切唯心造」。既然唯心造,當然就包涵三千世界,乃至恆河沙數世界,都是我們眾生的共業所形成、顯現出來的。 所以一個證悟的人,就有神通了,他看地球,不是有形的,可以出入。可是從我們凡夫的意識看,牆壁就是牆壁,柱子就是柱子,我們穿不過去,因為本性被蓋住。如果本性沒被蓋住,那麼物就不是物,就能夠彼此出入,彼此融合。(2006.12.17
明來暗去 暗去明來 凡夫經常會以凡夫之見思考,認為我們生生世世所造的業,可說無窮無盡無量無邊,怎麼可能只念這句「南無阿彌陀佛」,就可以離開三界六道輪迴,往生極樂世界? 這是以可思議來推測不可思議,這樣阿彌陀佛的法,就不是不可思議的法,祂的功德,就是可思議、有範圍的,這是錯誤的想法。 我們做個譬喻,就如一間房子已經黑暗了百千萬億年,人們會想:這房子如果要光明,應該也需要很久很久的時間吧?豈知電燈開關一按,千萬年的黑暗即刻大現為光明;或者窗戶一開,陽光照進來,黑暗立即消失。當下明來暗去,暗去明來,為什麼?再多的虛假,也無法與絲毫的真實比較。 又譬如有間很大的倉庫,裡面放很多萬元大鈔,這樣倉庫里的錢是不是很多?但是這整間屋子裡的錢,竟然不及我們身上的這張萬元鈔票,為什麼?因為我們身上這張是真鈔,而倉庫里的錢都是假鈔。 以上譬喻,就是說我們生生世世以來所做的業,皆是虛假,唯有這句「南無阿彌陀佛」是真實的。 為何我們所做的業都是虛假?因為諸法無常、無我、空性,既然如此,我們萬古以來身口意所造善惡之業,皆是無常、皆是無我、皆是空性,真實、永恆不變的,就是這句「南無阿彌陀佛」。這句佛號,是從阿彌陀佛清凈不變的真如佛性所顯現,所以萬古不變。過去如此,現在如此,盡未來世,也是如此。 所以完全依靠阿彌陀佛的名號,領受阿彌陀佛不可思議的功德,自然可以消除我們生生世世以來黑暗的業障,使我們當生離開娑婆業報輪迴,往生極樂世界,顯現自我真如的佛性。因為一切眾生皆有佛性,雖然因貪瞋痴而造業造罪,不過佛性並未消失,也永遠不會消失。 我們下地獄,佛性隨我們下地獄;我們上天堂,佛性也跟隨我們上天堂。佛性跟隨我們起起落落、出出入入,永遠不離開過我們。佛性只是受到虛假貪瞋痴的業所覆蓋,未能顯現,一到極樂世界,無明黑暗的業障,實時消散,當下佛性的光明立即顯現。 所以說,明來暗去,暗去明來。是當下當時,不必經過幾日、幾年、幾世、幾劫,是一剎那,光明一現,黑暗就消除,不論黑暗已經盤據了百年、千年、萬年。 曇鸞大師在《往生論注》上卷最末,形容說:譬如千歲闇室,光若暫至,即便明朗;闇豈得言,在室千歲,而不去耶! 意思是說,眾生累劫累世以來,都曾犯五逆十惡謗法之罪,但只要今生一向專念這句「南無阿彌陀佛」,念念不舍,甚至今生今世沒遇佛緣念佛,臨終時只念了十念,甚至只念了一念,當下離開六道生死輪迴的黑暗,往生極樂世界,顯現光明。 「光若暫至」的「光」,是比喻阿彌陀佛名號的功德;「暫至」就是說念十念、一念的佛號,或一輩子,不是長時長劫的時間所累積;「即便明朗」,就是當生脫離輪迴,往生極樂,罪業黑暗,不因生生世世、千生萬劫的累積,而不能當生消除,並不是這樣。 所以,這段話形容得很好,文句也很美妙,但要領會其意,囫圇吞棗,就體會不出它的滋味。──摘自為蓮友開示第五課(2006.9.23
法照大師的念佛奇緣 法照大師也是唐代高僧,因其思想與行持,皆與善導大師相似,後人認為他是善導大師再來示現的,所以尊稱他「後善導」。 法照大師出家不久,有次在他心很寂靜的時候,看到自己的缽顯現一種聖境:高山中有間寺院,寫著「大聖竹林寺」五個大字。寺院輝煌莊嚴,金光燦爛,全為七寶所成。近處有花園、樹林,也如《阿彌陀經》所說:「黃金為地、眾寶殿堂、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的境界。法照大師很感動、很驚奇,他想:這應該是在娑婆世界,但到底在什麼地方?他向前輩請教,人家聽他的描述後,告訴他這應該是在五台山文殊菩薩所顯化的地方。法照大師就到五台山尋訪這個聖境,暫住五台山佛光寺。 有一晚四更(一點到三點之間),一道光芒突然射到法照大師身上,法照大師循著這道光往前走,來到一個地方,看到兩位童子,據說就是善財童子與難陀童子,在此等候法照大師。兩位童子引導他進入一個寺院,寺院寫著五個大字──「大聖竹林寺」,原來這就是缽所顯現的境界。 寺院為諸寶所莊嚴,樹也是七寶行樹。法照大師進入寺院後又登入講堂,果然看到文殊菩薩在講堂西邊,普賢菩薩在東邊,都坐在獅子座上,周圍有無數菩薩圍繞,而文殊菩薩與普賢菩薩,正對這些圍繞的菩薩大眾說法。 法照大師恭敬來到兩位菩薩面前,虔敬頂禮,並請兩位菩薩為他開示。 法照大師問:「末法時代眾生,距離釋尊在世期間已經很遙遠了,智識淺薄、根器下劣、業障深重、煩惱熾盛,本來具足的清凈佛性,無法顯露出來,而佛法如大海廣闊無邊,不知其中有何佛法,適合這種根基?不知修那種法門,容易達到成佛的境界?」 文殊菩薩首先開示說:「你要修習念佛法門。唯有念佛法門,才適合末法時代;一切修行法門中,沒有比念佛及供養三寶更殊勝的。如果這樣做,自然能快速圓滿,成就福慧雙修。我文殊師利在過去世中,就是因為念佛、供養三寶的緣故,才能成就佛的智慧。所以你應該知道,一切諸法波羅密及甚深禪定,乃至十方諸佛,都是從念佛成就的。故知念佛法門,是一切法門之王。」 法照大師再問:「如何念佛?」 文殊師利菩薩開示說:「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彼佛說法願力不可思議。你要念念不舍,臨命終時,決定往生極樂世界,永不退轉,快速成佛。」 說完文殊菩薩與普賢菩薩同時伸出金色的手,摸法照大師的頭頂,授記說:「你因念佛之故,不久就可證得無上正等正覺。若有善男子善女子,期望快速成佛,沒有比念佛更好的,只要一心念佛,自然能快速證得無上菩提。」 法照大師得到兩位菩薩摩頂授記,以及這麼微妙的開示後,踴躍歡喜,再三頂禮,告辭出了講堂。 兩位童子又親送他走出寺院,他回頭一看,寺院已經不見了!法照大師就在一堆石頭上做記號,後來發心在此建「大聖竹林寺」,並將這一段經歷寫下來,流傳後世。 法照大師此後即專修凈土法門,專念阿彌陀佛,往生極樂世界,後人因此尊法照大師為凈土宗第四位祖師。──摘自為蓮友開示第 五課(2006.9.23
慧日法師弘揚凈土始末 唐代有位法師受皇帝封為國師,稱「慈愍國師」。之前,他曾前往印度取經,當時的法名是「慧日法師」。 他到印度參拜釋迦牟尼佛的聖地,並尋求梵文經典,帶回中國翻譯弘揚。他來回印度、中國,大約經歷了十八年時間,其間翻山涉水、忍飢受凍,可謂備極艱辛。慧日法師心中因此有一種體悟:「娑婆世界究竟是痛苦的世界。」從而對世間產生很深的厭離,希望今生永遠脫離輪迴之苦。 到底有什麼世界是純粹安樂,沒有任何身、心的苦痛?有什麼修行法門,可以快速成佛、面見佛? 慧日法師每到一個地方參訪,都會問這個問題。當時通達經律論的三藏法師,一致向他推薦「凈土法門」,說念阿彌陀佛往生極樂世界,就可以達到這個願望。慧日法師聽了踴躍歡喜,開始用心思考與奉行凈土法門。 他即將回國時,經過當時印度北邊的健馱羅國,是弘揚佛教的國家。這個國家王城東北方有座大山,山上有尊觀世音菩薩聖像,傳說非常靈驗,凡來此祈求,往往能夠看到觀世音菩薩現身,為他開示。 慧日法師來到這裡,七天不吃不睡,頂禮祈禱,希望觀世音菩薩現身指導他,今生可快速成佛,當生成就的法門。 果然人有誠心,佛有感應。在第七天晚上,觀世音菩薩突然顯現空中,金光閃耀,有一丈多高,坐在七寶蓮花上面,向慧日法師開示、安慰,並伸手摩頂授記。 觀世音菩薩開示說:「你願心很大,非常令人讚歎。你想弘揚佛法,自利利他,唯有專念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真心發願,願生阿彌陀佛極樂世界。到了極樂世界,不但能見到阿彌陀佛,也會見到我,可得無上利益。當知凈土法門超過其它法門,是任何法門中最殊勝、最簡易的法門。」說完這些話後,觀世音菩薩就在空中消失。 七天沒有吃睡的慧日法師,原本身心很疲累,經過觀世音菩薩伸手摸頂、光明照耀,又對他開示後,慧日法師頓然感到無比振奮,身心疲累豁然消除。 回到長安城,此後慧日法師翻譯經典,一生弘揚念佛往生極樂世界的法門。 由於慧日法師很有智慧、學問、修持,弘揚這個法門,利益了當時很多的眾生,因此唐朝皇帝就拜他為國師,稱為「慈愍三藏法師」。──摘自對蓮友開示第五課(2006.9.23
報冤行與隨緣行 有誠心,佛有感應,冥冥之中,都會有佛的加持。當然有事情的時候,要看事辦事,當盡心儘力之後,就是隨緣,平常心看待,不患得患失。 所以,為人處事當然要有責任心、榮譽感,也要有所謂的「報冤行」和「隨緣行」。 「報冤行」──就是當遇到逆境,譬如東西被偷、事業失敗或人家欠債不還,要想到這不是沒有原因的,一定是過去世我們虧欠人家,現在因緣到了,別人自然會來討債。錢財是這樣,感情也是這樣。推而廣之,婚姻如此,事業也是如此。所以說,逆境惡緣來的時候,我們要有一種「報冤行」。 「隨緣行」──既然是償還過去我們虧欠別人的,那就要有一種償報冤債的觀念,隨今生今世的緣去償還人家。不應該有不平、不滿,甚至積忿在心中,想要報復的心,這不是學佛人應有的心態。所謂「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未來果,今生做者是。」這是就逆境來說的。 順境的時候,要想這都是因緣和合所成就的,不是我有能力,才有如今的順境、成功。所以感恩一切,包括宿世所累積福報,也更加培養福德、創造福德,然後加倍愛惜福德。 所以無論順境或逆境,都要有一種三世因果的觀念。順境要珍惜,進一步再去培養,而不起驕慢;逆境的時候,就要有一種償還冤債,隨順因緣的觀念。 總之,凡事都抱持積極樂觀的態度。有責任心,有榮譽感;不要氣餒、不要悲傷、不要不平,即使在最後無可奈何的時候,也任憑彌陀的安排。──摘自〈輔仁大學宗教系所師生參訪慧凈法師記 〉(2007.3.16
極樂無為涅槃界不歷階位,證入涅槃極樂世界是無為涅槃的境界。無為就是涅槃,涅槃就是不生不滅,所以無為也就是不生不滅、不增不減、不垢不凈。不經過人工的造作,不經過人工的加功用行,自自然然地就能夠到達涅槃的境界。這個地方,就是極樂世界。所以,到極樂世界去,我們就能夠快速地成佛,不必再經過多久的修行時間。所謂修行時間,比如說從初住菩薩的境界,到達初地的境界,要修一大阿僧祇劫;從初地到七地,也要一大阿僧祇劫;從八地到十地,進入等覺的時間,也要經過一大阿僧祇劫。所謂「三祇修福慧,百劫種相好」,之後才能夠成佛。像這樣有時間的過程,經過一劫、二劫、三劫,然後由十住進入十行,十行進入十迴向,然後初地、二地、三地,一直到八地、九地、十地,進入等覺。這樣經過一級一級、一層一層的,如果是這樣的話,是有為還是無為?這就是有為。有一種錯誤的觀念,認為說「極樂世界是無量壽的境界,我們到了那裡就壽命無量,所以再怎樣根器低劣,總有一天會修行成佛。由十住然後經過一大阿僧祇劫,就會進入初地;然後再經過一大阿僧祇劫,就會由初地到七地;又經過一大阿僧祇劫,就會由八地到等覺」。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就不是極樂世界了,這樣很明顯地就是有為,不是無為,這樣的境界就有生有滅了。當我們從初地加功用行,進入二地的時候,初地就滅了,二地就生了;由二地到三地,一直到九地、十地、等覺,過程中有生有滅,不斷在變易之中,如果這樣,就不是涅槃的境界啊!極樂世界,彌陀示現的善導大師在這裡解釋是無為涅槃的境界,既不是凡聖同居土,也不是方便有餘土,也不是一般所說的實報莊嚴土,而是等同法身境界的常寂光凈土。而這個常寂光凈土,也跟一般的常寂光土不一樣,因為這是阿彌陀佛經過五劫的思惟,又經過兆載永劫的積植菩薩無量德行而成就的凈土,跟其他諸佛只是經過三大阿僧祇劫所成就的法身、報身是完全不一樣的。所以,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可以說是實報莊嚴土、是報土,可是卻超越一般諸佛的報土。當然,所謂「法身」、「常寂光」,是無形、無相、無聲的,我們凡夫,乃至等覺以下的菩薩,是不可能想像、形容、述說的,因為祂是法身。阿彌陀佛這個法身,還有這個常寂光土,是能夠救度所有凡夫到祂那裡快速成佛的,所以也超越一般的常寂光土。也就是說,阿彌陀佛的彌陀凈土不是凡聖同居土,到了那裡通通超凡入聖,沒有凡夫;也不是方便有餘土,到了那裡都是菩薩,沒有阿羅漢、聲聞、緣覺這些小乘;到了那裡都進入涅槃的境界,所以超越了一般的實報莊嚴土。極樂世界是涅槃的境界,所以我們到那裡,不需要再加功用行,經過多久的修行,初地、二地……九地、十地、等覺,之後才成佛。不是這樣的。就像我們凡夫,如果要想有神通,必須持戒清凈,能夠入定就有神通。因此,要想得到神通,就必須有持戒、修定這一種加功用行的功夫和時間。可是有一種眾生,是不必經過這樣的修持,自然就具足五種神通的。是哪種眾生啊?是天界眾生。天人不必修行,自自然然就有五種神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所以,如果生在天界的話,不需要入定就有五種神通,因為那是他的果報。又像有一種境界,可以在天上飛,不用學習。那是什麼境界?鳥的境界。如果出生為鳥的話,很自然就會在天空上飛。像大鵬金翅鳥,一展翅就能飛出幾千幾萬里。如果是我們人的話,即使學習,也無法在天上飛,因為我們沒有那個果報。如果我們生而為豬的話,就有豬的性情、豬的脾氣,喜歡吃餿飯,喜歡髒的地方。為這是它的果報。那我們往生極樂世界的話,我們的果報是什麼呢?是涅槃的果報。因為無為涅槃是彌陀凈土的境界啊!就像五種神通是天的境界,不必學習,那是他的果報;鳥自然就會飛,也是它那種境界跟果報。到了彌陀凈土,無為涅槃的境界,我們就能快速證入涅槃,不需要經過多久時間、經過多少階級。《無量壽經》說「必至滅度」,又說「超出常倫諸地之行」;曇鸞大師解釋說「不從一地至一地」,又說「言『十地階次』者,是釋迦如來於閻浮提一應化道耳;他方凈土,何必如此?」說明往生彌陀凈土都是不經劫、不經地,往生剎那,頓超十地,快速成佛。再說我們一切眾生都有佛性,佛性中自然具足佛的功德、功用,佛性是無為的,佛性是涅槃的,佛性是不生不滅的。不是說經過加功用行才有佛性、沒經過加功用行就沒有佛性,不是的。人人都有佛性,不管善人、惡人,甚至一切動物都有佛性。我們的佛性跟釋迦牟尼佛的佛性、跟阿彌陀佛的佛性、跟十方諸佛的佛性都是一樣的,沒有差別的。十方諸佛的佛性沒有增加一點點,我們的佛性沒有減少一點點,十方諸佛的佛性沒有更加的清凈,我們的佛性沒有些微的污穢。只是我們的佛性被貪瞋痴蓋住了,所以我們佛性的功德、功能就展現不出來。十方諸佛已經斷除了貪瞋痴,已經破除了塵沙惑跟無明惑,所以祂們的佛性能夠完全地展現出來。所謂「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如果我們也破除了貪瞋痴和見思二惑,也破除了塵沙惑、無明惑,豈不是跟釋迦牟尼佛都一樣了?釋迦牟尼佛是以自己的力量,經過生生世世的願行圓滿才成為釋迦牟尼佛。而我們沒有,我們即使要修行也有心無力。但是,只要我們能夠專稱彌陀佛名,到達無為涅槃的極樂世界,就會快速成佛。我們的煩惱——見惑、思惑、塵沙惑、無明惑,就完全消除了。為什麼到極樂世界就能斷除種種惑業呢?這就是《金剛經》所講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因為那些都是假的,我們在娑婆世界要去假成真不容易,到了極樂世界則是易如反掌。到了極樂世界,我們的六根面對極樂世界的六塵,就能夠當下證悟,因為那裡是無為涅槃的境界。有形有相而等同涅槃照說所謂「涅槃」,是不生不滅的,當然也無所謂有形、有相、有聲。可是萬德莊嚴的極樂世界有黃金鋪地,有七寶樓閣,有眾鳥說法,可說是有形、有相、有聲、有色(有物質),怎麼能說是涅槃界呢?是的,極樂世界的殊勝微妙不思議就在這裡。《無量壽經》說:「其佛國土,清凈莊嚴,超逾十方,一切世界。」天親菩薩《往生論》也說:「彼無量壽佛,國土莊嚴,第一義諦,妙境界相。」有形象、有聲音等莊嚴(國土清凈莊嚴),可是等同涅槃(第一義諦,妙境界相)。使我們眼見凈土之色、耳聽凈土之聲,就能夠開悟,就能夠證得佛性(妙境界相),如善導大師所言「自然即是彌陀國,無漏無生還即真」,又說「六識縱橫自然悟,未藉思量一念功」。所以,極樂世界的高妙就在這裡。不然極樂世界就不特別殊勝了,就跟一般的凈土一樣了。一般的凈土,就是所謂的凡聖同居土、方便有餘土、實報莊嚴土、常寂光土。如果是一般的報土,我們反而是到不了的,必須要初地以上才能到達。(摘自2008年11月16日於凈土宗廣州念佛會的開示
苦海眾生曇鸞大師是一個老實修行的人,在他的《贊阿彌陀佛偈》裡面,有首偈子說:我從無始循三界,為虛妄輪所迴轉,一念一時所造業,足系六道滯三塗。曇鸞大師說,他從無始以來就循著三界,也就是在欲界、色界、無色界輪迴,所以說「我從無始循三界」。「為虛妄輪所迴轉」,三界就是六道輪迴,而六道輪迴本身是虛妄的,不是真實的,我們居然把虛妄當做真實,一直在輪迴,永無休止,直到今天。到了今天,「一念一時所造業,足系六道滯三塗。」一念一時,也就是心心念念,現在的心心念念都在結業、造業。雖說業有善業跟惡業,可是曇鸞大師說,這個業「足系六道」,足夠被綁在六道裡面;同時,被堵在三惡道之中。意思是說,曇鸞大師自認是一個造罪造業的凡夫,他念念所造的不是善業,反而是讓他停留在三惡道之業。釋迦牟尼佛說六道是苦海,這個「海」就顯示無邊無底。六道的輪迴,是無邊又無底。我們在六道裡面,所謂「頭出頭沒」,頭出就是偶而生而為人,在大海裡面露出頭來,呼吸幾口空氣,之後又沉下去了。連曇鸞大師都自認是在六道裡面頭出頭沒,而且是滯留在三惡道比較多,遑論我們!曇鸞大師在南北朝時,梁武帝都要向他所在的方向頂禮,尊稱他「鸞菩薩」;北朝的北魏皇帝,又尊稱他為「神鸞」。這樣的人,還自認是罪惡眾生,何況我們呢!以此而言,我們可說沒有出離六道的能力、機緣。若沒有阿彌陀佛為我們發下第十八願,我們就永遠地在六道輪迴,永無出期了。眾生起心動念都是如何呢?在《凈度菩薩經》里說:一人一日中,八億四千念,念念之所為,皆是三塗業。每個人在一天當中,念頭有多少呢?有八億四千。這個八億四千,不是數目字,是一種表法。也就是無量無邊,數不清的念頭。這念念之所為,卻不是讓我們可以生而為人,上升天堂,或脫離六道輪迴的,反而都是在造三塗業,造地獄、餓鬼、畜生之業。我們心心念念居然是這樣,想來是很恐怖的。誠如《地藏經》所說:南閻浮提眾生,舉止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也就是說,我們的起心動念、言語行為,身口意三業行為,都是業,都是罪。《地藏經》又說:業力甚大,能敵須彌,能深巨海,能障聖道。眾生的業力,「能敵須彌」,宇宙最高的山是須彌山,而我們的罪業比須彌還高;「能深巨海」最深的是大海,而我們的罪業比大海還深。像這樣的眾生,如果沒有阿彌陀佛,「設我得佛」的願的話,就只有永遠在三界六道輪轉了。這個「三界」,曇鸞大師如何來形容呢?曇鸞大師說:三界是「虛假的,是污染的,是顛倒的,是破壞的,是輪轉的,是無窮的」。也就是說,三界眾生他的因與果,都是虛假,不是真實的;都是污染,不是清凈的;都是顛倒,而不是正知正見的;都是破壞,念念都在無常轉變,不是永恆存在的。而且是一直在輪轉,不是地獄,就是餓鬼,就是畜生,一直在輪轉,無有窮盡。這真是非常恐怖,非常可怕。又說:「三界是生死凡夫流轉之暗宅」,三界就好像很廣大的屋子,而這屋子卻沒有一點點光明,非常黑暗。等於是說我們三界六道的凡夫,都是迷而不悟的。又說:「三界皆是有漏邪道所生,長寢大夢,莫知悕出」。也就是說,永遠在大夢當中,不曉得出離。輪轉在三界裡面,如果沒有遇到佛法,或是遇到佛法,沒有遇到彌陀的救度,就永遠沉淪在黑暗的三界,在大夢的六道裡面,不能脫離了。──摘自〈第十八願之義〉之三(2005.3.20
彌陀的救度彌陀的救度就像太陽。太陽一出來,可說是陽光普照,既照了高山,也照耀平地;照大樹,也照小草;照善人,也照惡人。完全沒有分別,遍照大地上的所有動物、植物、礦物。真正是平等,沒有差別,沒有條件。彌陀的救度又像月亮。月亮一出來,月影就顯現在千江萬水之上。同一時間,月影映照在大海、江流,也映在小溪;映著井水,乃至臉盆的水、杯中的水。人往東邊走,看到月亮,看見東邊海上映現的月影;這個人到了西邊,一樣看到月亮,以及在西邊江流顯現的月影。月亮沒有差別,完全平等,所謂「千江有水千江月」,每個人都覺得月亮與我同在。阿彌陀佛的救度,也是這樣。念佛眾生,阿彌陀佛的光明就永遠攝持他,護念著他。這一種平等,沒有差別,沒有簡擇,就像大圓鏡一樣。鏡子沒有分別心,白色的人來,顯現出白色;黑色的人來,顯現出黑色。不管美麗、醜陋,不管善人、惡人,賢、愚、智、不肖,鏡子都同時照出他們,既不嫌棄,也從不拒絕。阿彌陀佛的救度,也像葯一樣。不論男女老幼,不管是主動歡喜吃下去,還是被迫不情願地吃下去,葯都自自然然地、沒有差別地,在每個人身上產生功能。當然,也可以說阿彌陀佛的救度如同大地。大地普載萬物,高山也好,大海也好,都承載在大地之上;動物、植物、礦物,善人、惡人,清凈的、不清凈的,大地都毫無簡別,也毫不嫌棄。《易經》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阿彌陀佛的德,可以說是萬德,功德無量無邊,愛心無窮無盡,包容所有眾生,救度所有眾生。希望我們也能學習厚德載物,包容其它的人。有緣相處,要盡量給對方溫暖,給對方歡喜。自己一句話,或一個神情,是不是給對方帶來了溫暖,帶來了歡喜呢?我們要多注意。佛心廣大,究竟如虛空,廣大無邊際。佛心之所以這樣廣大,是因為佛心無心,而我們眾生都是有心,有心就狹窄,無心才能廣大無邊。雖然佛心無心,卻是以眾生之心為心,以眾生之境為境,也就是時刻以眾生為念。只要能給眾生帶來利益,為眾生拔苦與樂的,佛就會與他同在。──摘自〈第十八願之義〉第四課(2005.4.17
帝釋天三皈依的故事《法句譬喻經》說到,有位忉利天的天王,叫帝釋天,將臨命終。他曉得命終之後,會墮落在畜生道,生為驢子,因此感到非常悲愁。他想到能救度苦厄的只有佛,就立刻來到佛的面前,向佛頂禮,至誠懇切地三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正頂禮時,即是命終之刻,神識立刻投胎在驢腹當中。驢子不小心踏破主人家的陶器,主人一生氣,就拿鞭子打驢子,驢子因此傷了胎氣。同時間,帝釋天的靈魂又回到自己身上。所以,低頭三皈依,再舉起頭來,他又回復了帝釋身。這時佛陀就讚歎說:「善哉!善哉!帝釋天,你能夠在臨終時皈依三寶,實在很有福報。」佛陀就為他講經說法,這帝釋天的天主,當下就證得須陀洹果。──摘自「第十八願之義」之六(2005.6.19)
人天皆苦《折伏羅漢經》里,也談到一位忉利天的天人,也是壽命將盡,天人都有神通,知道自己下輩子將投生到畜生道當豬,因此很憂愁、也很恐懼。其它天人跟他說,佛陀現在忉利天為母親說法,這正是你得救的機會。天人立刻來到佛陀面前,至誠頂禮,懇切祈求救度。佛陀為他授三皈依:「皈依佛,不墮地獄;皈依法,不墮餓鬼;皈依僧,不墮畜生。」七天當中,他都誦念三寶;七天之後,壽命盡了,投生到人間一位長者家裡。長大後遇到舍利弗,由舍利弗接引,聽聞佛陀講經說法,也證到了果位。由此可知,人、天皆苦,皆不究竟。佛陀出現世間,為我們講經說法,並不是希望我們所修的善因,去追求人天果報,而是希望我們直接往生極樂世界,邁向無上菩提。所謂菩提,就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往生極樂世界可說是釋迦牟尼佛的本懷,在《無量壽經》里,釋迦牟尼佛的「本懷文」就說:如來以無盡大悲,矜哀三界,所以出興於世,光闡道教,欲拯群萌,惠以真實之利。釋迦牟尼佛,乃至十方諸佛出現世間的目的,就是要告訴我們,唯有念佛往生極樂世界,才是真實的利益,其它不是真實的利益。──摘自「第十八願之義」之六(2005.6.19)
長劫輪迴《付法藏經》裡面有一則故事:有位阿羅漢叫闍夜多尊者,有天他帶領弟子們進城。到城門時,尊者不覺流露悲愁的神情;繼續往前走,看到一隻烏鴉,尊者不禁又苦笑了出來。弟子們覺得很奇怪,尊者何以剛剛悲愁,現在又苦笑?就請問尊者其中緣由。尊者說:「剛剛入城時,在城門下我看到一鬼子,就是鬼道的小孩子,小孩告訴我,母親為他入城乞討食物,已經過了五百年還沒有出來,請我入城後,如果見到他的母親,跟她說孩子餓得很苦,快要昏死了,請她趕快出來。」尊者進城見到了鬼母親,就跟鬼母親講,她的兒子很飢餓、很苦的事。鬼母就說:「我進城來已經五百歲了,要找一口痰都不容易,尤其我剛生產不久,身體很虛弱,即使遇到一口痰,也被其它的鬼搶走。剛剛好不容易撿到一口痰,就要帶去跟我的兒子一起吃,可是城門下有很多大力的鬼神,我不敢出去,請尊者帶我出去。」於是尊者就帶這個鬼母出去,跟她的鬼子吃了這口痰。尊者又問鬼母:「妳出生到現在多久了?」鬼母答說:「我出生到現在,已見這座城七成七壞。」也就是說,這城七次毀壞,又七次被建起來。可見她墮入鬼道時間之長久。尊者因此想到輪迴之痛苦與長久,不禁悲愁。後來尊者又見到一隻烏鴉。尊者說:遠在九十一劫前,有位佛陀出世,叫毗婆尸佛,我當時出生在一位長者之家。長大後我想要出家,如果那時能跟隨毗婆尸佛修行,是能夠證得阿羅漢的。可是父母阻止我出家,說我還沒有結婚,至少要娶個媳婦,才讓我出家。結完婚後,父母又說還沒幫他們生孫子;等到我的孩子已經六歲,我想出家修行,父母讓孩子抱住我的大腿說:「爸爸,如果你要舍離我出家,不扶養我,不如把我殺死才離開。」我因此動了憐惜之情,就跟孩子說:「我不離開你了,要一直把你扶養長大,跟你在一起。」就這樣,九十一劫以來,在六道裡面輾轉輪迴,一直都沒有見面的機緣。今天看到這隻烏鴉,原來,他就是我九十一劫之前的孩子,憐憫他的愚痴輪迴,不知不覺就苦笑出來。所以,如果沒有往生極樂世界,就永遠在輪迴,再深愛的親人也會離散,即使見面也不相識。就像烏鴉並不曉得眼前這位羅漢,就是他往劫以前的父親;羅漢雖然曉得這隻烏鴉是他的孩子,也沒辦法救他,因業力障礙故。──摘自「第十八願之義」之六(2005.6.19
吳信叟 歸去來宋代有位居士叫吳子才,字信叟,博學多才,在朝廷當大官。雖然位居高官,卻並不貪慕榮華富貴。他當官之後,請人預作一口棺木,每晚就睡在棺木裡面,且令家僮一邊敲擊棺木,一邊唱道:「吳信叟,歸去來!三界無安不可住,西方凈土有蓮胎。歸去來!」吳子才一聽,就起來靜坐念佛。有一天,他在靜坐念佛當中,請家人靜靜地聽,一時天樂鳴空,他就在那時候,安然往生極樂世界。這就是「三界無安不可住,西方凈土有蓮胎。」所以我們要曉得,人間、天上都充滿了不安恐懼,不是究竟的皈依處。唯有極樂世界,才是我們的究竟皈依處。《無量壽經》說:設有大火,充滿三千大千世界,要當過此,聞是經法,歡喜信樂,受持讀誦,如說修行。大火充滿的三千大千世界,我們也要越過,不怕大火的燃燒。為什麼?因為現在超越大火,聽聞彌陀的救度,就能夠解脫,否則將永無窮盡地受三千大千世界之大火所燃燒。所以,寧可現在辛苦、痛苦,也不願將來受永恆無盡的三界之火的燃燒。善導大師在《往生禮讚》有一首偈子,很有警惕性,善導大師說:人間匆匆營眾務,不覺年命日夜去;如燈風中滅難期,忙忙六道無定趣。未得解脫出苦海,云何安然不驚懼;各聞強健有力時,自策自勵求常住。意思是說,我們今天忙這件事,明天忙那件事,一直到老,煩忙不斷。不知不覺間,壽命隨著日夜而消減,好像風中之燈,隨時都會滅掉。燈滅了,就繼續輪迴六道,永無窮盡。可是我們卻茫茫然地,悠悠忽忽地,不知道害怕,也無所驚覺。今天既得人身,又聞佛法,就要把握現在頭腦清醒,身體健康,好好自我勉勵,追求不生不滅、不受輪迴、永恆常住的法門。──摘自「第十八願之義」之六(2005.6.19
一失人身 萬劫不復有句話說:「一失人身,萬劫不復。」學佛的人,常聽到這句話,可是聽入耳中,如果沒有深映入腦中,也等於聽而不聞。「一失人身,萬劫不復」,失去了人身,萬劫不能再得人身,這是非常恐怖的!想當年,須達尊者發心為釋迦牟尼佛建造祇園精舍,在挖土、蓋地基的時候,釋迦牟尼佛看到地上的螞蟻,當下機會教育地跟須達長者說,這些螞蟻從七佛以來,就一直都是螞蟻。「七佛以來,猶為蟻子。」一尊佛出世,要經過多少時間?甚至是多少劫呢?何況七佛以來,那麼漫長的時間都當螞蟻。第八位佛就是彌勒佛。祂還要再經五十六億七千萬年,才會到這個世間成佛,龍華三會。到那時候,這些螞蟻已經脫離螞蟻之身了嗎?能夠得到人身嗎?所以說「一失人身,萬劫不復」。「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七佛以來,猶為蟻子」,後半段是:「八萬劫後,未脫鴿身。」也就是有一天,釋迦牟尼佛看到一隻鴿子,當下對弟子說,這隻鴿子的罪業,即使八萬劫後,仍然是鴿子。過了八萬大劫還當鴿子,到底什麼時候才能獲得人身?得到人身後,又是什麼時候才能遇到佛法!所以我們既然生而為人,得聞佛法,尤其是聽聞到百千萬劫難遭遇的凈土法門,就必須當下掌握,誓必今生今世求生凈土,無有退轉。──摘自「第十八願之義」之七(2005.8.21
佛光是佛智慧之相《往生論》(八、七三頁)言:稱彼如來名,如彼如來光明智相,如彼名義,欲如實修行相應故。如彼如來光明智相--《論注》(七四頁)釋此言:「佛光明是智慧相也,此光明照十方世界,無有障礙,能除十方眾生無明黑闇;非如日月珠光,但破空穴中闇也。」「智相」者,佛之光明,佛光明是佛智慧之相。佛智是體,佛光是相,破闇是用(無礙故)。如來光明智相,「智」是指阿彌陀佛的佛智,是就體本身來講;「相」是指阿彌陀佛的光明,因為有體必有相,有相也必定有用。阿彌陀佛光明功能作用是無礙的,因為無礙,所以能破我們的無明,能夠斷我們的生死輪迴,能救我們離娑婆到極樂,能讓我們快速成佛,這些都是佛智光明的作用。佛智者,彌陀之五智,如《大經》(一○六頁)言:「佛智、不思議智、不可稱智、大乘廣智、無等無倫最上勝智。」彌陀這五種智慧總的來講就是第一句--佛智,「佛智」涵蓋下面四種智,而四種智當中又以「不思議智」為體,「不可稱智」是就阿彌陀佛的自利來講,「大乘廣智」是就阿彌陀佛廣度眾生來講,「無等無倫最上勝智」是就阿彌陀佛威神光明不可思議來講的。又,《小經》言:「光壽無量,故名彌陀。」此唯舉光,壽體光用,舉 用攝體故。也就是說,《阿彌陀經》對阿彌陀佛這句佛名的解釋是以阿彌陀佛「光明無量、壽命無量」來解釋,所謂:「彼佛何故號阿彌陀?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是故號為阿彌陀。」又說:「彼佛壽命,及其人民,無量無邊阿僧祇劫,故名阿彌陀。」但是曇鸞大師在《往生論注》里只有舉出光明,沒有舉出壽命,為什麼?是因為壽體光用--壽命是彌陀之體,光明是彌陀之用,這是就壽跟體來論體用,所以壽體光用,在這裡只要舉出光明之用就自然涵蓋壽命之體。智慧--實相身,法性法身,真實功德相,彌陀自利之德,彌陀成佛因果,無礙光自體。光明--為物身,方便法身,不虛作住持,彌陀利他之德,眾生往生因果,無礙光照用。這些名相與教理在曇鸞大師《往生論注》里都有,剛好這裡智慧的體、光明的用就是涵蓋以下這些教理。「智慧」是屬於二種佛身當中的「實相身」,也就是「法性法身」,同時也是阿彌陀佛的「真實功德相」,不是人天凡夫的虛假功德相。阿彌陀佛由於成為正覺而有巍巍殊妙的威神智慧光明,因此智慧是屬於彌陀的自利,彌陀成佛的因果,也就是無礙光明的自體。「光明」是智慧的外相,是「為物身」,就是救度十方眾生的光明名號,在二種法身當中就屬於「方便法身」,也就是曇鸞大師所講的「不虛作住持功德」,意思是永遠能夠以遍照光明攝持念佛眾生直到成佛,不虛假,不空過,這叫做不虛作住持。所以光明是彌陀利他之德,有了這光明我們就能往生成佛,所以光明是無礙光之照用。或許有人會疑惑,既然阿彌陀佛的光明是照十方世界無有障礙,為什麼我信受彌陀救度,專稱彌陀佛名以來,卻從沒有看過阿彌陀佛的光明?日本的源信大師有一段法語形容的很好:「極重惡人,無他方便,唯稱彌陀,得生極樂。我亦在彼,攝取之中,煩惱障眼,雖不能見,大悲無倦,常照我身。」就是說我們這種沒有出離之緣極重濁惡眾生,只要專稱彌陀佛名,就可以往生極樂世界,同時在今生今世也蒙受彌陀無礙光明的照攝,所以說「我亦在彼,攝取之中」。只是煩惱障眼,所以不能見,雖不能見,但「大悲無倦,常照我身。」阿彌陀佛大慈大悲,不會倦怠、不會厭舍我們,還是不斷地照攝念佛之人。在十二光德當中,剛剛提到無量光就是貫通過去、現在、末來;另有不斷光,不斷光就是過去、現在、未來分分秒秒永恆不斷的照射著念佛之人,只是我們還是貪瞋痴凡夫見不到。要見佛也是要有某種因緣,有那種因緣?有兩種因緣:一種就是佛力加持;另一種就是臨命終時就能看到佛身佛光。佛力的加持就如同《觀無量壽經》第七觀所講的,當釋迦牟尼佛要為韋提希夫人講說除苦惱方法的時候,當下阿彌陀佛就現身在空中。因為《觀無量壽經》主要是應韋提希夫人所請,要求釋迦牟尼佛為她講除苦惱的方法。當釋迦牟尼佛要為她開示出苦惱的方法時,阿彌陀佛就顯現在空中,經文描述說:「彌陀佇立空中,光明熾盛,不可具見。」阿彌陀佛雖遙遙出現在空中,但祂的光明熾盛,我們凡夫肉眼沒辦法面對,沒辦法清楚的瞻仰。簡而言之,韋提希夫人之所以得見彌陀,這是由於有釋迦牟尼佛佛力加持的緣故。就我們來講,我們臨命終時,阿彌陀佛就會與諸聖眾現在其前,那時就會看到。總之,光明就是名號,名號就是光明,當我們信受彌陀救度,專稱彌陀佛名時,時刻就蒙受彌陀無量光、無礙光、不斷光的照射。--摘自二○○九.十二.廿「第十八願善導釋」(六
人在世間愛欲榮華,不可常保,皆當別離,無可樂者。意思是世間的恩愛再深,擁有再多榮華富貴,也只是一時的因緣和合,時間一到,就各自離散。人愈是貪戀,因緣離散時就愈痛苦。我們要了解,世間的本質就是如此。人在世間,愛欲之中,獨生獨死,獨去獨來。當行至趣,苦樂之地,身自當之,無有代者。這兩段話,都是從《無量壽經》摘錄出來的。人生世間,因為貪圖五欲,所以都在「愛欲之中」;但其實都是「獨生獨死,獨去獨來」。這並不意謂我們死的時候,才是「獨死」,才是「獨去」,包括活著的時候,也是「獨生」、「獨來」。雖然我們有親近的家人朋友,但內心深處依然是孤獨的,難得有可以談心的知交。有句台語說「心事誰人知」,想來大家都有同感吧!所以即使與眾相處,真相也不出「獨」字。何況「當行至趣,苦樂之地,身自當之,無有代者。」當我們臨終受果報的時候,不管是到苦的地方,或是樂的地方,是善道或是惡道,都要自己承擔,沒有人可以替代;即使想替代也替代不得,這就是「自因自果」、「自作自受」。除非是阿彌陀佛來承擔我們罪業的重擔,救度我們於輪迴,否則八萬四千無量法門,沒有一個法門,沒有一個人,能夠代替我們的生死輪迴。《地藏經》言:父子至親,歧路各別;縱然相逢,無肯代受。「父子至親」,父子的親情是天性,在人世間,自然會彼此慈愛、孝敬,可是一旦死亡,到了地獄就各走各的路,因為每個人三業行為都不一樣,所以死的時候,就隨各自的業去受果報,不能相逢。所以「歧路各別」。即使有百千萬分之一的機會相逢了,也「無肯代受」。為什麼?地獄之苦自顧尚且不及,如何能夠彼此代替! 此亦客也,不可以久;圖久遠者,莫如西歸。這段話有個典故。有一對父子,居無定所,今天乞討到這個地方,明天又到另一個地方。好不容易安頓下來了,父親又告訴兒子,這也不是我們的「家」,到了這裡還是作客,不能長久。當初看到這段典故時,內心有著深沉的傷悲。我們在這個三界六道,娑婆世界是客,能夠長久的只有極樂世界,所以「圖久遠者,莫如西歸」。世間眷屬,緣盡則離;圖久遠者,當結佛緣,同念彌陀,同生極樂。世間眷屬雖然恩愛相處,但這個緣份也十分短暫,幾十年過了,緣盡了,就彼此離散,不能再相聚。人生就是這樣無奈、這樣悲哀。希望再相聚,就要結佛緣,彼此都「專稱彌陀佛名」,彼此都「願生彌陀凈土」,如此,今生為六親眷屬,未來也能繼續和樂相處。──摘自〈第十八願之義〉第五課(2005.5.15
轉苦為樂人間苦樂事縱橫,達者須尋徑路行,福報天宮猶有死,神棲佛國永無生。「人間苦樂事縱橫」,人間之苦,有所謂四苦、八苦。「四苦」就是生、老、病、死苦。除此之外,還有愛別離苦,恩愛的人終究要分離;求不得苦,當我們追求的時候,患得患失,即使求到了,最後終將失去。小時候,為求學而苦;長大了,為求偶而苦。獨身,覺得孤獨,很想有個伴;有了伴侶,不能恩愛,不能和諧融洽,所以結了婚的又想離婚,也是苦。此外,兒女不成就是苦,家庭不美滿是苦,事業不順是苦,人事不和是苦,是非得失、恩愛情仇都是苦。天氣太熱、太冷是苦;尤其現在天災地變,有地震、海嘯、風災、水災、火災,交通事故,甚至人世間的詐騙、搶劫、放火、綁票、殺人,還有SARS、禽流感等等,這些天災人禍,充滿人間。再者我們本身,煩惱熾盛很苦,業障深重很苦,妄想多是苦,念頭雜也是苦。所以說,「人間苦樂事縱橫」。「縱」是直線,「橫」是橫線,縱橫就像一張網,人生之苦是如此錯綜複雜。再者,這個「縱」是時間,「橫」是空間,也就是說,人生世上,無論何時、何處,都是苦。由於人生的本質是苦,與苦同在,所以釋迦牟尼佛一開始講經說法,就說「苦、集、滅、道」,而不是說「樂、集、滅、道」。當然,人間之苦有一個根本的苦,簡單講就是「無明」。無明就是不知生從何來、死往何去、不知將來會如何?無明是正體,我們現在看不到,臨終時,我們阿賴耶識里的業浮現了,含藏著無量無邊的罪惡、黑暗、無明、不安;臨終的時候整個黑暗現前,而且充滿罪業,成為火團,墮落地獄,那個就是無明的正體。我們平常孤獨的時候,不苦也不樂,但是莫名其妙地有一種無聊的、寂寞的,略微不安的感覺,那就是無明正體所顯現的影子。我們看到的只是影子,正體在臨終時才會浮現,那個就是根本的苦。「人間苦樂事縱橫,達者須尋徑路行」,「達」,就是通達的人。通達什麼?通達宇宙人生的實相。當然,這個「達」以世間來講,就是聰明智慧。一個人,相信有善惡報應、三世因果、六道輪迴,有佛菩薩的感應現象,而且,對這些現象很有興趣,願意深入,可稱為「達者」。這種人才會進入宗教,尋求真理,走向解脫之道。而這種人往往也比較有佛緣,就會來學佛;進一步,八萬四千法門當中,如果他選擇凈土法門,那就是真正的「達者」。「達者須尋徑路行」,「徑路」就是快捷的,安穩的,容易到達的途徑。有一首偈子也說:修行無別修,只要識路頭;路頭若識得,生死一齊休。也就是說,修行,只要找到解脫的法門,生跟死當下都能一齊了斷。這個法門就是──凈土法門。「福報天宮猶有死」,就算有福報往生天宮,還有天人五衰的現象。「神棲佛國永無生」,人生是苦,死後入三惡道,也是從苦入苦,從一個黑暗進入另一個黑暗。但是往生極樂世界,就永遠離開了生死輪迴,已超越人間的苦,從苦入樂,轉苦為樂。──摘自「第十八願之義」之七(2005.8.21
轉識成智善導大師《般舟贊》言:微塵故業隨智滅,不覺轉入真如門;大小僧祇恆沙劫,亦如彈指須臾間。第一句顯示「隨智滅業」。「微塵故業隨智滅」,我們無量劫以來所累積的罪業非常多,所以說「微塵故業」;以前多如大地微塵的故業,一旦往生極樂世界就會「轉識成智」;一旦轉識成智,罪業就完全消滅了。如同百千萬億無量劫的黑暗從來沒有光明過,可是一旦光來,暗立刻消除,是剎那間的。並不會因為黑暗太久,即使光來了也要漸漸的明亮,並非如此。同樣的,我們數不盡、算不完的微塵故業,也是當下隨智而滅。第二句顯示「任運入真」。「不覺轉入真如門」,「不覺」有「無作、自然」二義,就是不須任何的造作、修行,離覺觀之作意,不用尋思等加行,是無作、自然的轉入了真如門。真如就是一真法界、真如實相、第一義諦,就是佛的果位。前面是消除業障,接下來是開顯佛的真如智慧的功德。第三、四句顯示「時分無礙」。「大小僧祇恆沙劫,亦如彈指須臾間」,「大小僧祇恆沙劫」就是大劫小劫、阿僧祇劫、恆河沙數劫;阿僧祇就是「無央數」,沒辦法想像計算的;恆沙就更多了。「亦如彈指須臾間」,本來需要經過小劫、大劫、恆河沙劫才能累積的功德,我們一彈指間就具備了。所以到了極樂世界都是超越性的,一旦到極樂世界花開見佛,顯現真如實相之佛智的時候,都是證入不生不滅;既然是不生不滅,哪還有大劫、小劫、恆沙劫呢?不生不滅就是動靜一如,不增不減,無有來去。在時間上,長時和短時都是自在無礙相融相入的,也就是「一念攝劫,劫攝一念」,一念之間能夠涵蓋大小恆沙劫,大小恆沙劫能夠融入一念當中;最初的一念已經包含前際後際,前際後際都在一念當中。極樂世界的正報依報都常住不變,既然如此,怎會有生滅、來去、增減呢?以世間人來講,受苦時覺得時間漫長,歡樂的時候又覺得時間過得很快,所謂「苦則以短為長,樂則以長為短」。又如同入禪定之人,當下心是寂靜的,甚至是寂滅的、不起心動念的,即使經過了十年、百年、千年,也等同沒有時間,一剎那而已。──摘自「法義班」第八堂課(2007.8.5
專稱名號至西方善導大師《往生禮讚》有首詩偈說:六方如來舒舌證,專稱名號至西方;到彼華開聞妙法,十地願行自然彰。這首偈很清楚的顯示「因」跟「果」。因--專稱彌陀佛名,果--到達西方極樂世界,花開見佛聞法,十地的願行功果,當下就自然彰顯獲得了,不必假藉任何的加行、工夫。「到彼華開聞妙法」,到了極樂世界當下都是花開的,當下就能聽聞彌陀說法,我們六根面對極樂世界的六塵,當下都能夠悟道。好像釋迦牟尼佛坐在菩提樹下,「夜睹明星,徹底大悟」,是剎那間的。當然釋迦牟尼佛也曾經過六年的苦行,再推尋過去,祂是從兜率陀天來,要示現八相成道的一位佛。釋迦牟尼佛是有祂因地的過程,而累積等待瓜熟蒂落的時刻。我們沒有經歷這些過程,但阿彌陀佛有,而且已經完成,並且把功德送給我們。在哪裡?統統包裹在六字名號中。所以這六字名號是彌陀成佛之果,以此果覺功德賜與十方眾生往生成佛。所以彌陀凈土法門不是從因向果的法門,而是從果向因的法門,所謂「以果地覺,為因地心;因賅果海,果徹因源」。「六方如來舒舌證」,六方如來就是指十方如來,指大宇宙中的十方恆沙諸佛如來。善導大師《觀經疏》〈散善義〉就舉出十方諸佛有「四同」:縱令釋迦指勸一切凡夫,盡此一身,專念專修,捨命以後定生彼國者,即十方諸佛悉同贊、同勸、同證。何以故?同體大悲故。一佛所化即是一切佛化,一切佛化即一佛所化。也就是說,即使只有釋迦牟尼佛在娑婆世界勸導一切善惡凡夫,這輩子只要專念南無阿彌陀佛,不夾雜其它的法門,捨命以後,必定往生極樂世界。十方諸佛也同樣在讚歎這個法門,勸導眾生修這個法門,證明只要專念就必定往生彼國。為什麼「同贊、同勸、同證」呢?因為「同體大悲」故。所謂「佛佛道同」。《華嚴經》說:「一切諸如來,同共一法身,一心一智慧,力無畏亦然。」《占察經》說:「一佛身即是一切諸佛身;所有作業,亦皆共一。」可知「一佛即一切佛,同體無二」;因此「一佛所化即是一切佛所化,一切佛所化即一佛所化」;釋迦牟尼佛這樣的化導,就等同十方一切諸佛也這樣化導。因此說:「六方如來舒舌證,專稱名號至西方;到彼華開聞妙法,十地願行自然彰。」--摘自法義班第八堂課(2007.8.5
教念彌陀專復專善導《法事贊》言:極樂無為涅槃界,隨緣雜善恐難生;故使如來選要法,教念彌陀專復專。種種法門皆解脫,無過念佛往西方。「極樂無為涅槃界」,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為我們愚痴、罪惡、苦惱的凡夫,所發願、修行、成就的清凈無染的報佛、報土。極樂世界又名「安樂世界」或「贍養世界」,因為極樂世界充滿平安、喜樂與清凈,是無憂無苦、自由自在、無掛無礙的世界。《阿彌陀經》說:彼土何故名為極樂,其國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極樂世界何以名為極樂?因為往生到極樂世界的眾生,就不再有痛苦,只是感受到無盡的快樂。《阿彌陀經》有兩個譯本:一部為鳩摩羅什翻譯,一部是玄奘大師所翻譯的。剛剛所引用,是鳩摩羅什翻譯的《佛說阿彌陀經》。玄奘大師對這段經文的翻譯如下:何因何緣彼佛世界名為極樂,由彼界中諸有情類,無有一切身心憂苦,唯有無量清凈喜樂,是故名為極樂世界。也就是說,在極樂世界裡面,沒有一切身心憂苦,唯有無量的清凈喜樂,所以才叫極樂世界。我們身體的苦,有「老、病、死」苦;心裡的苦,則有「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之苦。但其實身心是互相影響的,身體的病苦會影響心裡的愉悅、舒適;心中有不平、不滿,有憂愁、瞋恚的話,也會影響到身體。身心苦的根源,在我們「五蘊熾盛」,這個虛假的五蘊熾盛,導致身心受苦。而極樂世界是:無有一切身心憂苦,唯有無量清凈喜樂。極樂世界的菩薩,壽命無量。《阿彌陀經》說:彼佛壽命,及其人民,無量無邊,阿僧祇劫。「無量」是超越的、永恆的意思。量有四種含義:空量、時量、重量、無量。「空量」指空間,如長、寬、高;「時量」包含過去、現在、未來;「重量」就是幾斤重、幾噸重。有量就有限,壽「無量」,就是壽命無限,超越時間。極樂世界沒有老、病、死,因為都是三十二相好,都是金剛那羅延身。極樂世界都是聚會一處,所以沒有「愛別離」;都是諸上善人,所以沒有「怨憎會」;而且思衣得衣,思食得食,要什麼,心念一動,當下現前,所以沒有「求不得」苦。「極樂無為涅槃界」,「無為」就是涅槃,「無為」就是沒有造作,天性自然叫做無為。所以《無量壽經》說:彼佛國土無為自然。無為自然就是涅槃,簡單講,就是它沒有無明、沒有煩惱、沒有憂苦,隨順法性,清凈無漏,真如自性全現的本具之樂,這個名為無為涅槃之樂。這種樂,超越相對,是絕對性之樂,是無量清凈的喜樂,因此叫做「極樂」。這種境界,《無量壽經》說:皆受自然虛無之身、無極之體。也就是我們煩惱凡夫一旦往生極樂世界,就能夠證入無為涅槃,享受無為涅槃的喜樂。身是自然虛無之身、無極之體,廣大無邊遍一切處。極樂世界不管是依報--國土所住的環境,或者是正報--阿彌陀佛以及所有的菩薩,通通都是無為涅槃的境界,不可思議的境界,故名「極樂無為涅槃界」。我們六道凡夫又是怎樣的境界?我們凡夫身心都是煩惱的結晶。我們的身體,每一滴血、每一寸肉,都充滿著煩惱的罪惡。一切修行都是有為有漏的,不是涅槃的真性。身體有分段生死,也就是新陳代謝、生老病死、生死輪迴。而我們依什麼為心呢?以六識為我們的心性。六識就是六根對六塵所產生的六識,既是根塵和合所產生,就是因緣所和合的,因此生滅無常,沒有本體、沒有自性,所以是虛妄的。根塵相對的既然是虛妄的境界,當然所產生的六識,也是虛妄的心性。由虛妄的六境產生虛妄的六識,由虛妄的六識之心(妄心),產生虛妄的境界,就是所謂的「種子生現行、現行熏種子」。因此,往來六道,永無休止。凡夫若以此無常生滅,求不生不滅的真常,就好像煮沙要成飯,緣木欲求魚,是永無可能的。所以我們不可以執著過去、不可以執著現在、不可以執著未來。只能專念名號,一心一意向著凈土前進。「隨緣雜善恐難生」,「隨緣」就是隨眾生各自的因緣所學的法門,即八萬四千無量諸善萬行的法門,都是「隨緣」,也都是「雜善」。這是隨自己的緣,而不是隨彌陀的緣,如果隨彌陀的緣,就只有念佛。這些雜善要往生極樂世界,善導大師說:很難。「故使如來選要法」,「要法」就是本願念佛的法。往生的正因,叫做要法,不是往生正因的都非要法。「教念彌陀專復專」,「專復專」是在解釋《阿彌陀經》核心的經文「一心不亂」。「一心」就是「專」,因為一者不二,不二就是專;「不亂」就是不雜亂,不雜也是專。意思是只要隨我們的根機,專念這句名號,見思二惑有沒有降伏,有沒有念到功夫成片、夢寐一如,都沒有關係。這就是往生的要法,往生的正因,除此都是隨緣雜善,往生就困難。「種種法門皆解脫,無過念佛往西方」,「種種法門」扼要來講,就是四諦、十二因緣、三學、六度、大小顯密、頓漸,皆屬種種法門的範疇。當然廣義來講,「種種法門」也包括念佛。這些法門雖然都能夠解脫,可是「無過念佛往西方」。為什麼?因為那些固然也是解脫的法門,但我們做不到,唯有念佛這個法門,我們做得到。所以《大集經》說:末法億億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如乘船渡海,不勞功力。--摘自〈第十八願之義〉第十課(2005.12.18
推薦閱讀:
※聆聽世尊一切智的開示:邪淫之果報(經典摘錄)
※《通玄眞經》驚世嘉言摘錄
※素黑的《在愛中修行》摘錄
※名言摘錄
※摘錄佛言禪心的微博(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