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神的黃昏:二戰中的德國國防軍
眾神的黃昏:二戰中的德國國防軍
作者:聖殿騎士團
估計已經有很多人用這個標題來描寫第三帝國的末日,但我要說的是帝國的國防軍,其實稱它為浮士德更為合適,在書中浮士德和魔鬼訂下契約,魔鬼以法力幫助他,讓他得以盡情享受生活24年,最後期限一到,浮士德的靈魂便被魔鬼帶走。在1938年的德國那魔鬼就是希特勒,而國防軍的靈魂則在1945年隨他下了地獄。在元首軟硬兼施的政治手腕面前,國防軍的獨立性蕩然無存,一批敢於直言相諫的將領被清洗出軍界,此時的國防軍已徹底淪為納粹的附庸,7.20事件算是這種精神的迴光返照,但已無力回天。
瓦爾納·馮·弗立契(Werner Freiherr von FRITSCH,1880-1939),納粹德國陸軍大將
第一個離開的是當時的陸軍總司令馮·弗立契陸軍大將,他是一個有才能的頑固的老派軍官,雷德爾海軍元帥稱他是「一個典型的參謀總部人物」,1938年被爆出同性戀醜聞,被迫離職。此事從一開始就是納粹黨人在從中作怪,陸軍同司法部合作進行的初步調查,很快就確定馮·弗立契將軍是希姆萊和海德里希所唆使的秘密警察誣陷陰謀的無辜受害人。涉案者是一位與將軍同名的陸軍上尉,後者坦然承認自己的行為,但納粹黨人利用此次機會將弗立契等16名高級將領解職,國防軍的軍官團居然平靜的接受了這一命令,波蘭戰役中將軍被發配去指揮一個步兵團時陣亡,傳言將軍背後中槍,但以這種方式結束也算是軍人的宿命,「軍人就是一發子彈,必需隨時等待擊發」。隱藏在事件後面的深層次的原因是希特勒要將國防軍收為已用,就必需將這些遠離政治、對納粹主義不冷不熱的老貴族們清除出去,換上聽話的人諸如凱特爾之流。而希姆萊的黨衛隊和秘密警察要想在今後的第三帝國立足,必需畢其功於一役,將國防軍的反抗精神徹底扼殺掉,否則他們只能步羅姆和衝鋒隊的後塵。同時離職另一個人是貝克將軍,當時任陸軍總參謀長,他將在7.20事件中再次出現。此時的國防軍與魔鬼簽訂了協議,已經一隻腳踏入了地獄。
瓦爾特·馮·布勞希奇(Walther von Brauchitsch,1881.10.4~1948.10.18),納粹德國陸軍總司令
我要說的第二個離去者是弗立契將軍的繼任人,陸軍總司令瓦爾特.馮.布勞希奇元帥,布勞希奇生性謹慎,內斂,是一個自製,有所保留和敏感的人,內斂的性格加上消極的態度註定他也只能順從於希特勒,而無法作出改變。他先後兩任的參謀長貝克和哈爾德都曾勸說他辭職並參加反抗希特勒的秘密組織,但他既被束縛於對希特勒的忠誠也無反抗的勇氣。他在弗立契將軍一案還沒查清的情況下接任陸軍總司令一職無異於挑戰軍官團的權威,因為後者提名另一位元老級人物龍德史泰特。布勞希奇元帥出任陸軍司令的4年使陸軍指揮大權逐步落入到希特勒手裡,陸軍總司令只是雞肋。甚至在解除南方集團軍群司令龍德史泰特職務一事上,希特勒根本沒有與陸軍總司令協商,非但如此,他還越過陸軍總司令直接指揮集團軍。一切終歸會有結果,1941年12月19日,希特勒突然宣布將布勞希奇解職,由他親自兼任陸軍總司令。如果說弗立契的離職和陣亡是英雄末路,那麼布勞希奇則活脫脫一個替罪羊。
卡爾·魯道夫·格爾德·馮·龍德施泰特(Karl Rudolf Gerd von Rundstedt,1875-1953),納粹德國的陸軍元帥
貴族氣很重的卡爾·魯道夫·格爾德·馮·龍德施泰特元帥是第三個離開的人,他出身軍人世家,家族的軍人生涯已經延續了850年之久。應該怎樣評價這個人呢,老元帥在德國國防軍中的資歷足以使他成為重望所歸的標誌性人物,他就是國防軍在二戰中的縮影,對政治不冷不熱,對戰爭有自己獨到的見解,曾幾起幾落,他的軍事生涯同希特勒有爭吵,也有親近。他有捍衛軍隊榮譽的勇敢,也有政治上對希特勒的懦弱。有時表現得很齷齪,在「7.20」事件中的所作所為就是一例;有時又很高尚,如戰後不久,當英國入1949年在漢堡審判龍德施泰特昔日的參謀長曼施泰因元帥的時候,龍德施泰特請求准許同他的朋友站在一起接受審判,並承擔主要罪責。陸軍總司令弗里奇受納粹秘密警察捏造的「生活醜聞」誣告,突然被解職,龍德施泰特曾立即要求見希特勒,並與其激烈爭辯。他要求法庭澄清控告弗里奇的事實真相,要求宣布弗里奇無罪。可以說他是一位受人尊敬的老派職業軍人。老元帥曾於1938年、1941年、1944年、1945年四次離職,但他始終站在一個職業軍人的立場上提出自己的見解,這已經足夠了。不知是誰曾說過:「當狼在門外嗥叫時,最安全的就是跟著一起叫」。
最值得國防軍驕傲的第四人是克勞斯·馮·施道芬貝格上校,7.20事件的主角。儘管他在這些將星閃爍的人從中並不起眼,但他卻是代表了國防軍的良知和僅存的反抗精神,當眾多的將軍選擇順從時,一個上校站出來以一種震憾的方式為國防軍挽回業已粉碎的名聲,相比之下許多將領事後的表現令人失望,他們選擇了忠於自己的誓言,或者說他們根本沒想過要反抗。希特勒的血腥鎮壓當晚就開始,施道芬貝格及其首要分子的屍體被火化,骨灰被胡亂撒在農田裡。這次大清洗約7000人被捕,498O人被判處死刑。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陸軍元帥隆美爾。法新社的評論說,刺殺希特勒未遂事件被視為20世紀的重大悲劇之一。暗殺雖然失敗,但施道芬貝格的壯舉卻一直留在德國人的心中。施道芬貝格因此被人們稱為「試圖將德國從道德淪喪中拯救出來的愛國者」。
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Heinz Wilhelm Guderian,1888.6.17~1954.5.15),納粹德國陸軍一級上將
最後一個離開的人是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大將,德國裝甲兵之父,國防軍鐵拳的締造者,正是他的大力倡導,戰爭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時代,其影響一直延續至今。古德里安大將也曾幾起幾落,他性情剛烈,是為數極少的敢於頂撞希特勒的將領之一,他的直言不諱使他數次被解職,以至於他最終只是一名大將。1944年他出任陸軍總參謀長,在此期間他與希特勒發生多次激烈爭吵,尤其以1945年3月28日在柏林的總理府地堡中那次最為激烈,雙方甚至是破口大罵,在場人無比震驚,當時古德里安的副官甚至認為如果不立即把他的長官拉出去,希特勒有可能會槍斃他。會後希特勒單獨留下了古德里安,平靜的宣布:「古德里安大將的健康問題需要6個星期的病假」。後者平靜的接受了這一解職後轉身離去。自此,國防軍失去最後一絲理性的判斷,它的靈魂將隨魔鬼一起墜入地獄。
溯古追風,網聚歷史人的力量! - www.xhistory.net
推薦閱讀:
※二戰時期,德國強大無比,為什麼卻打不過正值變革動蕩的蘇聯?
※家有二十五萬英畝封地,卻衝殺在二戰前線:英國洛瓦特勛爵傳奇
※焦點視野——二戰舊照圖集:巴巴羅莎行動
※【佳片U約】德國二戰電影:《尋找扎克》
※澳總理聲稱欽佩二戰日軍榮譽感 被指忽視上萬澳軍戰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