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自學掌握流利英語的具體方法(2)
「讓全中國人民不花一分錢學好英語」
自從本連載系列的第一篇發表後,我收到不少來自各位朋友的問題。本文主要對針對我已提到過的各種理念和方法做一個補充解釋。
#1 如果你不想「背單詞」,那麼你必須進行大量閱讀
有朋友問我,「按照你的方法去做了,去閱讀英語文章,不懂的詞在閱讀的過程中也查了,但整篇文章讀完之後,發現剛剛查過的單詞又忘了。是不是我的學習方法不對?」 我的回答是:這是非常正常的情況。以下我先給大家做一個比喻。
我們在生物課上都學過「雙眼效應」 – 你需要同時用兩隻眼睛看,你才會看到一個立體的東西,否則你只會看到一個平面。換句話說,你越是可以從不同的角度看同一個事物,你對它的認識就越是全面、深刻。再打個比方,如果你可以繞著某個物件拍多張照片(就相當於有多雙眼睛),那麼你就可以生成一個更全面的360度立體影像。
你之所以在閱讀時碰到一個新的單詞後記不住,原因跟你在刷APP背單詞時記不住是一樣的 – 雖然「背單詞APP」里對每個單詞提供了生動的例句,比你去記單個單詞有效,但大部分人仍然做不到「過目不忘」。最有效的方法不是通過重複讀這個單詞或例句來加深記憶,而是通過大量閱讀讓自己有機會與這個單詞重逢。
因此,當你通過閱讀學到一個新的單詞後,不必刻意把它記住。請相信我 – 你大腦的潛意識在工作,你的明意識沒有印象而已;當你一而再再而三地在不同地方碰到這個單詞的時候,你自然而然會有一種似曾相似的感覺。到時候你不用再查字典,就會突然悟出這個詞的意思,而這時候你再也忘不了這個單詞了。
#2 最有效率的學習方法是:閱讀時不查單詞
學習英語的方法成百上千,幾乎所有的方法都可以說「有效果」,但根據你所在學習階段的不同,最有效率的只有一個。如果你能像俞敏洪那樣把整本朗文字典背下來,我不敢說這樣做沒有效果,但我絕對敢說這是沒有效率的方法(不論你在哪個學習階段)!如果你已有一定的基礎,我想跟你分享一個與俞敏洪「把所有單詞都記住」完全相反的方法,就是「閱讀時不查單詞」。
大家回想一下,你小時候剛開始看書的時候,遇到不認識的字是怎麼處理的?我相信沒有人會不斷地去查字典。反正我本人是這樣:首先嘗試去猜生字是什麼意思,猜不出來就跳過;有時候讀到後面,結合故事情景就會突然悟到「哦,原來這個字是這個意思」。其實很多的漢字我們就是這麼學會的。可以這麼說:即便你語文只學到小學三年級(我印象中那個時候我已經開始擺脫拼音了),只要你是一個愛讀書的人,你這輩子看書就再也不需要查字典了。因為你只要不斷閱讀,最終都能悟出所有不認識的漢字的意思。
漢字如此,英語亦然。當你把查字典的時間省了,你就可以加大每個時間單位的英語攝入量。順便這裡解釋一下:為什麼我堅信只要大人掌握方法,學習外語會比小孩快 – 就是因為小孩只能聽,但大人可以通過「閱讀」來加快語言的攝入量。所謂語言環境,就是你的大腦被這個語言刺激時間的長短 – 為什麼有一些出國留學的中國人英語還是學不好,說白了就是因為接觸英語的時間不夠(一般課外都避免接觸英語)。不論你在國內還是國外,閱讀英語的體驗都是一樣的。因此即便你暫時沒有機會出國,只要你有勇氣去閱讀,你的英語會比那些出了國但避免閱讀的人要學得好。
這種學習方法對於有一定基礎,而且野心比較大的同學們較合適 – 因為這是真正的「放長線,釣大魚」。因為如果你決定「閱讀時不查單詞」,你要進行比一般人更大量的閱讀,這樣你才有機會與這些生詞重逢並真正學會掌握。
#3 最終決定你英文水平的是你的中文基礎及文化修養
我這裡要提一點你可能沒想到的建議:你要大量閱讀的不僅是英文,還應該包括中文。我們要清楚認識一點:避免使用中文並不會使你的英文提高,相反我們應該好好利用中文來加快我們學習外語的進程。譬如說,當你用英文讀美國政治新聞 – 你不妨先用中文先了解一下時事背景,這樣你讀英文的時候,才能更容易地猜出文章的意思。語言是源自生活的 – 當你把微信的界面調成英語,你很快會學會新的英語單詞,是因為你對微信的功能熟悉 – 因此,你越是在中文世界裡見多識廣,你學習英語的速度就越快。
因此關於如何挑選閱讀的材料,我有兩點建議:第一,剛開始閱讀時,挑選自己熟悉的話題(原因就是我以上說的)。第二,盡量閱讀貼近英語世界的話題。中國的英語教育很多時候似乎是「為了學習英語而學習英語」 — 我印象中的初中英語課本都是「你吃飯了嗎?我吃了」這類的白痴對話。我也翻了一下高中的英語課本,頓時覺得高中英語老師們太不容易了– 課文內容涉及的都是一些無關痛癢的話題,難怪學生們對學習英語提不起興趣。
學習英語的時候,我們為什麼不順便學習一下美國的歷史?《聖經》的英語非常通俗易懂,這個在西方文化地位相當於四書五經的經典,為什麼我們對其了解少之又少?英國為什麼還保留著皇室?肯尼迪總統為什麼被刺殺?「貓王」為什麼風靡全球?嬉皮士文化跟越南戰爭、毒品、性解放都有什麼關係?。。。有太多太多的非常有趣的話題,都非常值得我們學習英語時多去閱讀了解。這樣不僅使英語學習變得更有趣,學到的各種文化知識更會給你帶來寶貴的人生啟發。
多年的填鴨式應試教育,把中國學生們培養成只會背誦、不會思考的 「白痴」。而眾多英語達人們為了迎合網路文化的口味,實際上讓英語學習淪為以「娛樂為主、英語為輔」。我所能看到微信上大部分的所謂「英語學習」內容主題都是以吸引眼球(賣萌搞笑、明星八卦)為主,表面上好像是讓你在「快樂中學習」,但我告訴各位:那就是一層糖衣。
很多人都覺得:到新東方上課感覺是去聽相聲的。我理解新東方的存在有它的合理之處 – 但它存在的目的並不是教會大家英語,而是教大家如何拿高分。但專門學習、練習各種應試技巧,不單只長遠來說沒有任何意義,而且是枯燥的 – 因此老師們就被逼著學會編笑話,讓大家感覺這個過程沒那麼痛苦;長期以往讓廣大的同學們以為學習英語就是應該如此。雖然我理解「考試得應付」,但我認為新東方作為行業老大,本應帶頭引導學生建立正確的英語學習觀,而不是一味迎合應試需求,才是一家盡其社會責任的企業。
為什麼那麼多同學本來對英語感興趣的,但發現學來學去學不好,甚至到最後只剩厭惡了 – 就是我們錯誤地把「應試」當做「學習」了!真正的語言學習就像一場西天取經之路,路途雖遙遠艱苦,但你不會覺得痛苦 – 因為有太多的驚喜等你去發現了。就像我在學習法語的過程中,讀懂了跌宕起伏的「法國大革命」;學習西語時,了解到美國是如何在拉美策劃「兀鷹計劃」,把一個個軍事獨裁者送上台的。而當我不斷取得階段性進步時(如:驚喜地發現突然聽懂某段新聞了),那種喜悅的感覺更是難以言語的。
#4 外語學習的「網路效應」及應有的務實態度
語言的學習跟社交平台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具有「網路效應」。比方說:當微信積累到全國100萬個用戶,就註定會達到1億個用戶;但在達到100萬用戶之前,微信隨時都有可能死掉。這跟你學習英語是一樣的,很多人考完四六級之後,幾年不接觸英語就全忘了– 因為你還沒跨過「100萬用戶」這道坎兒。但其實你只要跨過這道門檻,你不需要刻意去學,你的英語都會「自然增進」。
我用我自學法語的經驗來舉例 – 我中學的時候自學過法語,但後來上大學、工作後都沒有機會用,以至於慢慢就淡忘了。我是2014年夏天的時候,才開始下決心要把(已經荒廢了6年的)法語重新拾起來。由於我法語的閱讀水平退化較少,因此我決定把絕大部分的時間花在「聽」上面,直到訓練出較靈敏的耳朵 – 當我聽到某個不熟悉法語詞,我能夠在腦海里顯現出這個單詞是如何拼寫的,然後根據上下文去領悟出這個單詞大概的意思。當我的法語思維逐漸形成,我只需要「聽」,就可以不費力地學會新的單詞和表達方式,而且學習速度越來越快。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我的語言自學框架的三大元素是 「單詞,閱讀,聽」, 並不包括 「聽說讀寫」 里的 「說」 和 「寫」 。在我第一篇文章《我是如何通過自學掌握英、法、西、葡語的?》發表後,其中招來比較多批評的,是我說的「最不重要的就是說」。我這裡解釋一下我這麼說的原因。
如果你的目標是讓你的英語流利程度達到足以參加辯論比賽的水平,那麼「多說」是非常重要的。我並不反對多說會讓你的英語提高,但我關心的問題是 – 任何的學習方法都有時間成本,「說」跟其他的學習方法相比,是否是最有效率的?
首先我們得清楚認識我們為什麼學英語,從而決定你需要達到什麼樣的程度。其實對於我們絕大部分在國內生活的人來說,我們的英語並不需要達到老美那樣的口語水平。這並不是我們對自己要求不嚴格,而是一種務實的學習態度。老實跟大家講,我由於沒有在說法語的環境生活過,我並不會講「地道的法語」 – 但我仍可以不費勁聽懂語速很快的標準法語,看懂任何題材的法語紀錄片,並且多次用法語跟頂尖的金融機構進行面試。
(要成為翻譯官,你要上高翻院。但如果你只想學會流利外語,你完全可以靠自學)
#5 不必追求所謂「純正地道的英語」
學習語言的目的是為了使用,不是為了學習而學習。我自學法語的目的很明確 – 就是為了可以看到另一個世界,豐富自己的人生,至於流利水平,達到可以在自己熟悉的工作領域上運用就夠了。就像很多駐華外資企業的老外高管,他們的普通話發音也不一定標準,也不懂太多的成語,但並不阻礙學會中文能給他們帶來的事業機會以及人生樂趣。
因此我給大家分享的這套學習方法的目標也很明確:我希望幫助大家在最短時間內達到 「聽懂BBC英語新聞」 這個水平,而不是讓你成為BBC新聞記者。而為了基本聽懂英語新聞,「說」 和 「寫」 是不必要的 – 但如果你已經到達這一水平了,那麼這個時候你就應該花更多時間在 「說」 和 「寫」 上面了。
由於中國的英語學習者普遍嚮往可以操一口「純正地道的英語」,因此催生了很多以「地道英語」為賣點的口語課,以及一批擁有「純正口音」的網紅級英語老師。但我告訴大家:真正決定你英語口語水平的,不是你懂多少「地道表達方式」,更不是「純正口音」,而是你是否真正掌握英語思維。
「純正地道的口語」是建立在紮實的英語功底上的。即便這個老師確實很牛,他也不可能真正教會你「純正地道的英語」(即便他很願意這樣做)。因為你必須自己去進行大量「閱讀」和「聽」,才能最終練就這種真功夫 – 老師真正應該做的,是在你自學過程中為你指點以及鼓勵,而不是讓你坐在課堂上聽他講。
為了再次避免大家誤會,請讓我最後再重申一次 --「說」本身不是錯誤的學習方法,只是在初學階段,你並不需要花大量的時間去單獨練口語。譬如當你「閱讀」的時候,你完全可以大聲朗讀某一段英語;當你「聽」英語新聞的時候,你可以跟著播音員去讀,等等。雖然我不認為「說」是最有效的學習方法,但是不代表你不應該「說」。
#6 為什麼我說「最重要的就是聽」
我在初次發表的《我是如何通過自學流利掌握英、法、西、葡語的?》一文中提的另一個收到較多的批評跟疑問的理念 -- 就是「最重要的就是聽」。關於這點,我確實因為措辭不當給大家帶來一個「學習英語靠聽就行」的錯覺,因此我也對這篇文章做了較大的修改後並重新發表。但我這裡解釋一下我這麼說的原因。
當我說「最重要的就是聽」,我其實真正想表達的意思是:你應該花最多的時間在「聽」上面。但是,「花最多的時間」並不等同於「最重要」。因為三大元素的 「單詞,閱讀,聽」 對於學會一個語言是同等重要的。而說到這兒,我需要再澄清一點:當我說「聽要佔你的學習時間的90%」的時候,我指的是你的英語達到「基本流利」之前所需要花的時間。但如果你已經達到基本流利程度,想再往上提高的話,你就應該多花時間在其他方面了(就像很多「文盲」也能說流利的母語,但是要再往上提升就不能只靠「聽」了)。
譬如說我本人學習法語的經歷 – 在前期階段,我「聽」占的比例相對少一點(更多的時間分配到了「單詞」和「閱讀」);到了中期,我基本上100%的時間都在「聽」(看電影、紀錄片也包括在內);而到了後期,我會花更多時間進行法語的閱讀。因此大家在分配學習時間的時候要自我判斷,設計合適自己的學習方案。
#7 傳統的 「聽說讀寫」 不適用於學習英語
雖然我們常說學習語言要「聽說讀寫」,但並不代表我們從一開始學習就應該同時兼顧「聽說讀寫」。我認為「聽說讀寫」的學習框架更適用於學習中文,而中國英語教育的失敗,就是錯誤地把學習中文的理念地硬搬到英語學習上面。
我的第一篇文章發表後收到的一位英語老師給我的反饋。她認為「跟讀」和「寫作」(兩點我都沒有提過)對學習英語還是很重要的。她給我舉了個例子:很多在美國出生的第二代華人,因為在家裡跟父母說中文,聽和說都沒問題,但是完全讀不了,更寫不出來,因此也不能說他們真正掌握中文。這位老師的觀點其實忽略了很重要的一點 – 中文是象形文字,而英語是拼音文字。
有一次我跟一位加拿大的朋友一家人去爬山。途中遇到任何標示,我會問他的(上小學二年級)女兒,看她能不能讀懂上面的字。然後我發現小姑娘沒有一個單詞不認識的 – 因為英語是拼音文字,只要你掌握髮音規則,是不會出現這位英語老師講的「不會讀」的問題的。同樣的,因為英語是拼音文字,只要你會說,就一定會寫。英語的「說讀寫」三者是完全相通的,這點跟中文是不一樣的。
那為什麼這三者中我特彆強調閱讀呢?很簡單,因為「說」和「寫」是語言的輸出,而閱讀是語言的輸入– 你必須肚子里有墨水,你才能說的出來;你必須讀書破萬卷,才能下筆如有神。因此「讀」是三者中是提高英語的最有效的方法。「多說」和「多寫」對你提高英語會有幫助嗎?當然會。但正如我之前說的,幾乎任何的學習方法都有效果,但最有效率的只有一個。
在不考慮「應試」的前提下,我認為所有英語學習者的目標應該是最短時間內「達到100萬微信用戶」(過了這道坎兒,你就可以愛咋學咋學);而為了達到這一目標,你並不需要太多的「說」和「寫」。
#8 「聽寫」是學習英語的錯誤方法
用學漢語的方式學英語不僅效率低下,而且讓英語學習變得枯燥乏味。我這裡要特別抨擊的,就是「聽寫」。我記得以前我上小學是這樣記單詞的 – 譬如「dog」這個單詞,我會不斷地念:D-O-G, Dog! D-O-G, Dog! … 不斷重複直到可以一想起Dog這個詞,就想起D-O-G這個拼法。因為英語考試里有類似於學習漢語的「聽寫」這一部分,要求學生們必須準確地拼寫出單詞。
因為中文是象形文字,每一個字都需要去記如何寫,所以「聽寫」這種學習方法是完全合理的。但把這種方法搬到學習拼音文字的英語就大錯特錯!老師應該教會學生的,是如何靈活拼讀26個英文字母,而不是死板地去記如何拼寫。傳統的英語教學理念是:把基礎的單詞學會並且拼寫正確,再學習新的更複雜的單詞 – 這種「打基礎」的學習方法就是我之前抨擊過的「攻關」式的學習法。那麼以下給大家分享的,是我本人的「農村包圍城市」學習法。
我用我自學俄語的經歷來舉例。(俄語里使用的西里爾字母自成一體,因此初學過程跟初學英語26個字母的過程比較相似。)我找到了一個學習俄語的網站,用了很短的時間把西里爾字母過了一遍,然後就開始跟著錄音學習俄語單詞 – 我的學習目的並不是要把這些單詞記住,而是了解熟悉西里爾字母的拼寫發音規則。這樣過了大概50-100個單詞後,我就開始了一段最激動人心、最有趣的學習過程 – 聽歌。
(圖:西里爾字母表)
#9 最有娛樂性並且最有效率的「聽歌」學習法
通過在網上隨便一搜,我找到了《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喀秋莎》、《俄羅斯國歌》等經典歌曲的俄語歌詞,然後我就一邊放著俄語音樂,一邊看著歌詞跟讀。我這樣做的最終目的是:鍛煉大腦對西里爾文字的拼讀能力,最終使自己可以完全不費勁地看著文字發音。
大家如果也試過像我這樣做的就會知道:一開始由於對文字的結構不熟悉,要把歌詞跟歌聲對上是非常吃力的。但這同時也說明了你的大腦正在高速運行,在努力地熟悉這個陌生的文字,因此學習效果也是最好的。我認為學習語言完全不應該是枯燥的過程,而是挑戰智力的大腦運動。但請大家注意:「挑戰」不是「自虐」。
由於這樣的學習方法比較「燒腦」,因此一旦我感覺到有點累了,就會立刻停止。如果我覺得跟不上,就聽一段停一段,或者挑一首慢一點的歌來聽。我會把一首歌聽三遍之後就換另一首(因為對我來說,再怎麼經典的歌曲,聽過了三遍之後也會開始有點膩了)。為了保證最高的學習效率,我會頻繁地讓大腦休息 – 譬如說在「高強度聽歌」之間,花點時間研究一下每首歌背後的歷史,畢竟學習俄語不是僅僅為了學習這個語言本身,而是它背後的文化。
按照「農村包圍城市」的原則,我們要追求的是「最大化每個單位時間的學習效率」。因此當你感到累了,就應該停止,因為你的學習效率正在開始下降。同時,當你放棄「攻關」,把一個你本來可以一天學會的東西,分成幾天去學,其實學習效率是最高的。因為這給了你大腦通過睡眠對新吸收的知識進行鞏固處理的機會。比方說,俄語的「你好」(Здравствуйте – 英文發音:Zdravstvuyte)發音比較複雜,如果你現在重複念10遍,到了明天你也未必還記得。但如果你每天只念這個詞一次,過3-5天你就學會這個詞了。
當你不斷地「轉換角度」(就像我不斷換聽俄語歌曲),會加深你對這個語言的認識 – 就像一個習武的人,光是跟A單練直到最終打贏A,武藝當然也會提高;但如果他是跟B, C, D, E 都練完一輪後(即便一個都沒贏),再跟A去打,他就能更快打贏A。就像我聽完三遍《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後,並不能讀著歌詞唱出來;但當我把另外七八首俄語歌曲都過三遍後,再回來聽《莫》,發現莫名其妙地就能跟上大部分歌詞了。說白了,這其實就是因為「閱歷」的積累。跟我們在平常生活中看到的「越是經歷豐富的人普遍工作能力越強」的道理是一樣的。
#10 「維基百科」是你最好的外語學習教材
最後回答一個大家常問我的問題:對學習英語有什麼推薦的教材?我最誠實的回答是:沒有任何單獨的教材可以教會你英語。雖然我本人很喜歡並且也學過《新概念英語》1 - 4冊,但再怎麼好的教材,也是浩瀚英語世界裡的一滴水。其實互聯網就是你最好的教材 – 因為當你學會了基本語法,教材無非就是「閱讀」。(但如果你要找一套教材心裡才踏實,那麼我會推薦《新概念英語》– 所有的課文和錄音都可以通過 「可可英語」 kekenet.com 免費下載)。
這裡鄭重地跟大家分享一個學習語言的最佳資源 – 就是「維基百科」(我認為這是21世紀出現的最偉大的非盈利機構)-- 我學習各國語言的90%的閱讀材料都來自於它。另一個與維基百科結合使用的工具,就是「谷歌翻譯」。我使用的是谷歌的Chrome瀏覽器,然後通過安裝「谷歌翻譯」的插件,當我在維基百科上用外語閱讀時,可以用滑鼠輕輕一點就查出單詞的意思。(大家是應該可以在國內登陸英文版「維基百科」的,而你也可以下載「百度翻譯」插件到你的網路瀏覽器)。
就像我一直說的,外語學習里並不存在邏輯性。因此當你使用外語教材的時候,你並不需要像小說那樣從頭看起。如果你對某個語言是零基礎,那麼任何的入門教材對你都有用的,因為基礎語法的內容不管哪個教材都是一樣的。如果是比較主要的語種,我認為你根本不需要買教材,直接上網搜,總能搜到符合你的免費資源。跟單獨的書本教材相比,通過互聯網學習還有另一大優勢,就是你可以從多個網上的資源了解同一個東西。就像我本人學習法語時,如碰到有語法上的疑問,我並不會到一套常用的教材去查答案,而是到網上去搜,搜到哪個就看哪個。
雖然「語法」都是一樣的,但這就像你用兩隻眼睛更有立體感一樣,當你通過多個網路的資源去學習(哪怕是完全一樣的東西),你對它的認識會更加深刻。打個比方,假如你對某個明星不熟悉,然後你只有她的一張照片。即便你盯著這張照片看很久,你也很難在街上碰到她後把她認出來 – 因為你只看到一個平面,你對她容貌的認識缺乏立體感。相反,因為我們在多個不同場合(電影,海報)里見過章子怡,因此不管她再怎麼素顏,也很難不被大家在街上認出來。
其實這也解釋了為什麼中國學生感覺英語聽力困難。我上初中的時候,每個學期的英語課本也就薄薄幾頁,整個課本一個錄音帶就能放得下,很多的單詞只在錄音帶里出現那麼幾次(而且發音清晰,語速較慢)。因此也難怪考聽力的時候,口音稍微一變,語速稍微加快,我們「缺乏閱歷」的大腦就認不出這個單詞了。這就是為什麼我一直那麼強調「多聽」,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增加你的「閱歷」。(下一篇文章談「聽」的理念)。
沒有任何的老師,也沒有任何的教材,可以真正教會你英語。你只有自己通過大量的「閱讀」和「聽」,才會真正掌握英語。不要迷信任何的「英語速成法」,學習外語有方法,但是沒有捷徑。也不要高估老師的作用 – 很多價格昂貴的英語課給你各種學習成果的保證,但前提都是:你回家後得多練習。學習英語就像練詠春,真功夫是需要自己下場練出來。即便你師父是葉問,但你整天在看他台上精彩表演,自己沒機會練也白搭。
作者評語:
因為我從來沒有對我的學習理念進行過系統化的整理,所以寫這些文章對我本身來說也是一次學習的過程。因此也感謝大家給我分享自己知識的機會!
在下一篇文章里,我打算對「聽」的理念和方法做一個深入的探討。如果你有任何關於語言學習的問題,請通過後台給我留言– 我會盡我能力為你解答。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對你有用,請轉發擴散。再次感謝大家對我這份事業的支持!
推薦閱讀:
※《紅砂掌》練習方法
※胃痛治療方法錦集
※〖情感探秘〗判斷老婆出軌的方法 妻子出軌的表現
※尋龍的方法(10)
※七星陣的使用及啟動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