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法師妙語3

法師妙語3

336.問:弟子是唐山大地震的倖存者,此次汶川地震,在弟子等能力範圍內,應當做哪些有意義、有智慧的事?

答:如果說有意義的事,因為距離太遠了,你就在網路上多找一些地震的圖片,越慘的圖片越好,甚至砸成肉泥的、砸成肉醬的、缺胳膊短腿的、無限痛苦的。你看看眾生這些個苦相,知道眾生的苦相,就應該知道,這些苦相、眾生的這些苦是哪裡來的,我們會說地震帶來的。那地震又是哪裡來的呢,眾生業力招感的。我們就漸漸的有深刻的認識,一切眾生都在自己的業力範圍之內,往往由於一時的貪嗔痴慢疑,說錯話的,發錯願的,詛咒別人的,甚至身行惡業、語行惡業、意行惡業的,所以招感的這些惡果累累。這些展現的時候,眾生又吃不消,當然,也是他們罪有應得,因為我們透過這些圖片看,再加上我們的智慧理解,我們就應該知道,無論什麼樣的情況下,我們都要像佛一樣,身語意不再去造惡業了,無論什麼樣的情況,就即使別人殺我們、打我們、罵我們,我們不再去造這些惡業了,因為我們去造的同時,我們受報,我們即使造,也儘可能的去造善業。即使我們造了惡業了,我們馬上懺悔,隨犯隨悔業消除,是人當得無上道。所以呢,以前就要求過大家,經常的去看一看眾生苦,到醫院去,到疾病、災難、困苦的地方去,多看一看,多想一想,我們自己就會知道該怎麼做、不該怎麼做,知道苦就好辦了,知道苦就好辦了,如果說我們自己這塊知道了,眾生那裡還不知道,這個時候怎麼辦。那這個時候,你可以用四攝法去攝化眾生,你比如說用愛語關心一下,或者你布施一點跟他結點善緣,或者說你去跟他同事,跟他共同做點事,或者做一點利他之行,用四攝法來建立緣,這個緣建立到飽和的時候,他就會聽你的,也就是說,我們建立純善緣的時候,他將來有得度的機會。當然在建立過程中,由於眾生無始以來以至到現在這一生,彼此之間也有善緣的時候、也有惡緣的時候,在惡緣展現的時候,我們多懺悔,在當下,我們儘可能的結善緣,由於有將來去幫助他的緣在,只要有緣在,將來我們會幫助他們的。如果說缺少這份緣,那你就幫不上他。那最後緣具足的時候,他向你伸出手的時候,你可以徹底的讓他離開這些煩惱困惑。我們現在多修因、多修緣,這塊很重要的,現在我們沒有能力去幫助,但是這種慈悲心,給眾生安樂、拔眾生苦,我們可以建立,現在重點還是在因和緣這塊,所以初地菩薩主要還是修布施和百萬大願,就是修因了!

337.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根是為魔業。怎樣做為好呢?

那就不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根,就不是魔業了。知道一切善根是依心體的展現的心用。一切心用如同心體一樣也是充塞虛空的.每一個概念,每一句話,每一個神態,每一個思想,都是依此來發揮,那就是正確的。

338.外道也是魔業的一種,沒有真正進入正法,於正法有偏離,有不對號的地方,而魔業是純善業的眾生才能成就的,是走偏執了的。在大家的心中常把魔業與惡業眾生相混一談。造惡業的眾生成不了魔,只會成為地獄,惡鬼,畜生三惡道種,成不了魔的!魔業眾生是純善業眾生,是佛法不全,有偏執的。再就是我們學習過大方廣佛華嚴經里有魔業佛業之分,之所以立為大家修習的功課,是怕大家分不清楚,記不牢,常常在作這些魔業!造惡業是下三惡道的業,造魔業是善業純福報的業,因為沒有安住在菩提心的體相用的覺悟上。

339.自性能感知一切,認知一切,生一切。而虛空雖然能包容一切,但沒有這些功能。這是虛空與自性最大的區別

340.有人問:圓覺經中「善男子,末世眾生將發大心,求善知識欲修行者,當求一切正知見人,心不住相,不著聲聞緣覺境界,雖現塵勞,心恆清凈,示有諸過,讚歎梵行,不令眾生入不律儀,求如是人,即得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何理解『雖現塵勞,心恆清凈,示有諸過,讚歎梵行,不令眾生入不律儀』?

這是圓覺經上的一段話,講善知識什麼樣的標準?在這個圓覺經里,善知識的標準,不是從表面上來看,表面上你看他象眾生一樣,因為眾生就是在塵勞狀態當中,那善知識也會展現這一切,這是表面上的。但是內在他與眾生就不一樣了,在內在境界里眾生都是煩惱的,首先是知見上的煩惱,就是無明煩惱;再一個就是思惑煩惱,他對一切人事物,有貪心、嗔恨心、有愚痴心、貢高我慢心、疑心、嫉妒心等等,也就是說心不清凈了。如果說一個人真正的心清凈了,他不會還去貪什麼,也不會還去恨什麼,也不會再有貢高我慢了,也不會有疑心,也不會嫉妒心。就象蓮花一樣,您怎麼把水往上面搞,可以挨到它,但蓮花蓮葉蓮桿是絕對不會沾水的,甚至可以與水在一起,但它就是不沾。真正善知識的心就象蓮花一樣,他不沾一切,叫心恆清凈,你從內在就可以看到。很多人說我們沒有功夫啊,他內心清凈我們怎麼知道呢?這塊兒,其實各位也很容易就能知道,因為他自然而然的會流露出來。如前面一句,雖現塵勞,也就是他會示現貪,他示現出來是造作出來的,是有意識的他才會這麼做,實際呢平時里他心裡絕對不會記住這一切,染著這一切,他是清凈的!示現諸過,讚歎梵行,如同前面一樣示現過失,讚歎梵行。但讚歎梵行誰都會做。在這一段里,心恆清凈是他唯一的標誌,在日常生活中會看得出來的;也就是他對一切絕對不會有染,也就是對一切東西,他沒有看不開的,沒有放不下的,打死他,他也不會怎麼樣,那就是心清凈了!

341.如何心清凈接收並發揮出來佛的一切功德?

真正深信了就能接受就能發揮,信為道源功德母,信是佛道的源頭,功德的生處,是一切功德之所生處。隨你信多少,你的功德就能生多少,你信有多大就會長多大。如果你對佛生信一切就會深深具足,信位不具足,你是想也想不到了!

342.在佛像前隨意走動是不恭敬的嗎?

也不能這樣說,如同古代皇帝邊的僕人也要在皇帝面前走動,但不能說是不恭敬。我們可以走動,但是要培養常恭敬的心,訓練常恭敬的心,真正的菩薩們是一切處恆恭敬的。恭不恭敬在您的心念與意識上,也就是說你心裡有沒有這個真正的恭敬!

343.念袈裟幢佛名號可以滅罪,懺悔也可以滅罪?這兩個滅罪是一樣的嗎?

不一樣的。懺悔滅罪,由於你深刻地認識到,是懺悔了,它不但滅罪了,還消磨了你造惡業的習氣,那麼呢,從你見地上習氣上都能同步地地得以消磨!這塊兒你靠念佛號就很難達到。也許你念一聲佛號,比你懺悔滅罪多幾百萬倍,但是在你知見與習氣上的消磨,是你念多少佛號難以達到的,所以說,各有各的殊勝!

344.有捷徑成佛的路子嗎?

但有彎徑。沒有一個佛是靠捷徑走出來的,現在佛也好,過去佛未來佛也好,他們都是實實在在地走過來的,想靠捷徑成佛永遠是不可能的。

345.想相為塵,情識為垢具體地如何理解?

想相為塵,就是我們的意想,胡思亂想,種種情識意想,白天的思想,晚上的做夢,都是想相。只要想一次,動一次您就是在加塵。為什麼說想像是塵?因為它本身就是塵,你六根面對的這些個六塵,你每想相一次就會加厚加重,你每看一次,想像一次,就會加一次,就會越看不清楚,越來越模糊。

識情為垢-----我們要知道識蘊習氣,包括我們的情感,是我們對塵的種種的習氣,種種貪的習氣,嗔的習氣,是多生累劫影響積累下來的,這種習氣叫識情,識習就是垢。我們的胡思亂想是塵,種種的習氣是垢。

346.怎麼樣更好地與法相應呢?

若對現在講的法不感興趣,就是缺少因,沒有這個因,就想辦法成就因,再就是緣,與法的緣差些,對法生不起心,怎麼辦?就禮拜,供養,尊重,那這樣就生起這種法的緣,除緣外,還要有前因的問題,有沒有修過這個因,佛菩薩的念佛三昧法,您都願意成就.如果說沒有這個因,沒有這個緣,大家在這個學經過程當中,及時發現自已的問題沒有因的把因修好,沒有緣的把緣結好,我們這一期學習過後,最低限度因緣種下,不管哪生不管哪劫,只要有因必然結果,那也就無悔這期學習,若在這一期因也種下來,緣也結下來就好了.

347.什麼叫自然造作?就是無心,自然的展現,自然的發揮,自然的產生作用。產生什麼作用?如同太陽的陽光對植物界的光合作用,太陽的光明作用屬不動念的自然作用。眾生沒有不動念的作用,都是動念了,要麼動的是八識田中的種子,要麼動的是現行。人的一向行為都是由種子現行的動才造作,由意識想引發的現行,和不由意識想而由八識田中的種子引發的現行!/2008-5-28

348.菩薩云何得知我見。云何復當得離斯見------這一段非常至關重要,我們可以常常依此修行,這是不空見菩薩的慈悲請法,佛也說了,這個是障礙,修行最大障礙是我見,眾生我見堅固,只要有它在,不要說佛的功德,甚至37助道品也修不了,甚至信佛都不信了,當時不空見菩薩對佛說,菩薩怎麼知道什麼是我見?我見是禍害!第一問題什麼是我見這個賊。第二個問題,怎麼樣得以離開我見,離開這個障礙,離開這個賊啊,因為它生生世世搞得我們錯亂,菩薩想舍離我見,這樣的菩薩應注意了:不要執著住處,當依靠無依靠的,因為眾生都有依靠,依靠人,依靠事,依靠物錢依靠兒女,依靠的多了.真正這些依靠可靠嗎?事實上是不應該依靠的點,如海市蜃樓! 我們應該依靠無依靠的心,就是不去依靠!因為靠什麼都靠不住,如果菩薩想依法明白一切,想吹法鑼,想吹法鼓,想建法橋,讓眾生度過生死苦海,渡這些眾生,讓這些眾生離開生死流.眾生生死如流水,因為眾生認為世界的一切是實有的,就是有流,眾生在有流中生死不得度過,菩薩想依法利益眾生,讓眾生在生死有流中得出離.如果菩薩想觀眾生身相,眾生在有流中為什麼會相續,就知道相續的相是什麼,那你就不應該再去相續了,在這塊,佛先說這些,佛回答的正是根本處,沒有直接回答我見,什麼是我見?有流啊,有依靠的是我見,認為世界任何一點是實有的就是我見,佛教我們如何觀身相,由於觀身相觀透了,你就不去相續,因為你對身體不了解,這塊大家不能tao避啊,身體事實上就是這樣,永遠離不開它,應按佛所說來觀,應徹底來觀,知道這個身體是不凈的,為什麼是不凈的呢?大家不要tao避啊,要正確面對啊,事實就是這樣不凈,是不是所有穢惡都充滿?好東西到裡面都變壞?九孔常流這些不凈,就是好東西吃進去,都變成不好的.佛菩薩把不好的變成好東西,而我們把好的變成臭的,事實是這樣,而且是身體是無常,不停地在變,叫無常,不變是常.而且是壞敗的,往敗壞的變,越變越壞,越變越敗,沒有病變得有病,好好地就得要死,是瞬間無的,是從來無停止地變化,而且是身體是危脆的,如這次地震,身體是危脆的,經不起一碰,而且是身體是難可相信的,你再怎麼相信它,好東西都變壞的,是不可愛樂的,哪塊有點好呢,而且這個如嬰兒一樣,如嬰兒說的話一樣,虛妄無知,嬰兒說爸爸媽媽時,不知是爸爸媽媽,也叫別人爸爸媽媽,雖然會說,但不知道,話虛妄無知,我們每個人如嬰兒虛妄無知,確實我們不知道,真什麼都不知道,但每一個眾生都認定自已知道,說他不知道還不服氣,甚至說比佛還要強,事實上是虛妄無知,我們無知在什麼地方,我們看身體是不是虛妄?不是實的,無常變化,身體,心裡也是這樣,確實無知.各位知道將來的死法嗎,如何知道?知道父母嗎,知道夫婦,知道兒女,知道身體有多少蟲?妄想有多少知道嗎.你說人無知,他就生氣,事實上來講人確實是無知,大家說,那科學家是有知的吧?科學是無止境,現在是正確的,那科學就沒辦法發展了,正因為如此,科學才有發展,從發展角度來講,現有的知識也是無知,照此來看,什麼是真正有知的?如有知,世界就走到頭。如小孩一樣,個個無知的,要觀察透,必須這樣觀。這身體不實的如水聚沫一樣,一碰一破,這個身體藉助衣服,飲食,還要用香,寶來裝飾,必須藉助這些,隨心所欲藉助東西裝飾它,就算你用無盡的東西裝飾它,他也會衰老,該得病一樣得病,對他恩德多好,它不會給你帶來利益,如此深性,用這個性表真實,如此這個身體真實來講是生死法,由生到死的過程,不管你對它多好,同時身體必然為蟲禽所吃,在沒有死時,身體有多少蟲在吃你,知道嗎?同時在生死過程當中,生生世世被業力牽引,在地獄,畜生道,餓鬼道,閻羅王道那裡,要受無量的苦,沒有一絲毫的樂,在三惡道里受無量的苦,從來未曾暫時停息,在永劫中處於生死,不停的生,不停的死,在過程中不停地受,每個就是奴才相,受身體驅使,聽話,冷了要衣,飢了要吃,你就是傭人,你在感受種種苦惱,但眾生無知啊,煩惱來了怪這怪那,是自己無知,身體是什麼?知道嗎?眾生從來沒有開始知道這些是苦,甚至這些是樂,眾生還沒有開始斷無知的習氣,不知道這些是苦,習氣,眾生還不能滅這些苦,不能去修道,不能去行諸功德,為什麼呢,就是因為被身體累了,就是我見之一。身體雖小,但受污甚多,從無明到80煩惱沒有一點好東西,所以就應該布施這不好的東西,假若有人珍惜這個身體,就不可能這樣做,只有真正認識透的,才真正捨身,實際死了本身也是修,別人需要你幫忙布施力氣給他,假若有人需要身上的肉,你就布施他,別人需求就布施,若別人不求你不可以給的,別人想要,你就布施他,不求勿給,不求你施了,不會得到真正利益,或者你這樣做對別人沒有利益,自己也沒利益,想捨身也要有因緣,一切法要因緣而生啊,沒有因緣想捨身,也不成就,藉助捨身因緣除掉我見的迷惑,真正除迷惑我見後,就真正的無我,真正安住捨身境界中,就觀察思維,不再惑於我見的迷惑,同時要清清楚楚知道,以不堅固的換取堅固的一切,現在依不堅固的修堅固的佛的身!

349.又不空見。汝以何法能得無上菩提道耶。為以身得為以心得---不空見菩薩,你用什麼方法能得無上菩提道的呢?是以身得菩提道,還是以心得菩提道的呢?若以身得菩提道,此身不凈的,是無所覺知的如草木瓦礫,沒有辦法用身體來得,菩提沒有形相,沒有實質,不能以色法來得菩提道,此身如草木無知的,怎麼樣得菩提道?以身得菩提道是錯誤的,若以心來得,這個心是幻化的,這個菩提是無心的,亦無色法的容貌,心如幻如化,妄想心,以這個妄想心怎麼樣能得呢?這塊是非常重要的點!

大家說,身體有知覺的,怎麼是無所知覺的呢?現實生活中身體是有知覺,實際這是顛倒見,以顛倒的見來認為.事實上身體確是無有知覺的,你看死人身體好好的,為什麼沒有知覺?現在說身體,但沒有說是活的還是死的身,要是死的身體沒有知覺,那人活著,是誰?有知覺的就不是身體啊,現在說的是身體啊,身體無知覺,能知覺的不是身體.若有菩薩能得如此解,那他就知道,非身體能得無上菩提,也不是心能得無上菩提,雖然不是身也不是心得無上菩提,也不離開身心得無上菩提,那到底是身心能得,還是離開身心能得?我們說,不是身心能得,也不是離開身心能得,明白這點很重要!你應如是觀佛,這樣地觀佛,這樣的觀叫正觀,若不按佛的方法去觀不叫正觀.不空見菩薩啊,菩薩就這樣相繼地觀有為法相,而且心不動搖,不是觀到50%,90%不觀了,要連續地觀,才生成德能力,要心不動搖,一氣呵成,菩薩就應這樣深深地理解,明白佛說的是什麼,這樣理解,這一段,要說難一點不難,初學難點,學久了不難,如果能深深地理解這法,就得不退轉了.我們要常離開半途而廢,離開不相續的,這樣的人,必得到無上菩提,大家說,做不到啊,做不到啊,就要修基礎,有五根五力的前基礎就能做到,若沒有前基礎,就做不到了,想無因計果就沒有辦法了.念十二因緣調心得見佛,這個十二緣,有的法師認為是十二因緣法,但究竟是不是十二因緣?因為十二因緣是聲聞緣覺法,不是真正的菩薩法,要是依十二因緣沒有辦法生成佛的功德,這點隨大家的因緣,你認為是聲聞緣覺的十二因緣,或認為十二緣,你有什麼因緣就信什麼,根性不同,隨個人.

350. 問:大悲法師,吉祥如意!關於念佛,您曾經提到優婆塞經中的息惡品,華嚴經中的諸天贊佛。但最近我們又學習了菩薩念佛三昧經也有念佛,這些都是屬於念佛吧?它們的側重點分別是什麼呢?請慈悲指點!

答:非常正確。不同的方式引導我們來念佛啊!

問:弟子剛剛看了息惡品,真是感慨萬千,現在能夠感受到佛功德的種種氣息與芳香了!真誠感恩您的無上加持!/"善男子,若人受持優婆塞戒,欲凈戒者,當作如是修念佛心。若修念佛,是人則離內外諸惡,不凈因緣,增長悲慧;貪、嗔、痴斷,具足成就一切善法。"/總覺得我們是不是太便宜了,這樣念就能離內外諸惡,不凈因緣,增長悲慧;貪、嗔、痴斷,具足成就一切善法。"/法師啊,怎麼辦呢,太多太多的點需要列為日常功課來修啊!

答:我們現有是日常功課都依這樣的正智慧再升華一步,去建立就是一樣了。但是要記得,講的明白就最好了。

問:善知識力不可思議!佛力不可思議!法力不可思議!當願眾生,遍一切時空,都能得到這些不可思議的神力加持啊!

351.如何安住慚愧恐畏之法?

護法滿願問: 經典里沒有把慚愧恐畏說得更為詳細,請師佛能夠專題地細解!

答:實際這個也用不到太專題地細解,這個慚愧,大家都知道,真正的慚愧的人,就是不好意思的這個現象,真正知道自己錯了,真正知道自己不如人.慚愧,就和菩薩的卑下精神是一連的.由於慚愧,他自然地就趨向卑下,那卑下是你慚愧最終走到頭的一個結果現象,就是菩薩的行為了.

那麼恐懼,就會導致你時時小心,時時謹慎,謹言慎行,就不犯律儀.從這一塊看呢,你基本上,都能理解,就夠了!實際這塊呢,用不到太多,越多,越難記. 我們少一點,精練一點,好記一點,好把握一點,好做一點,就是了!

352.瀟瀟暮雨 :我女兒剛高考完,不知選什麼專業才好.她想學法律.不知師兄怎麼看?

我:慚愧,這些我都不內行啊。可以請教法師啊。

師:要對社會、國情、人心、專業有充足的認識話再根據自己的綜合情況來對號。千萬不可以依情識、意想去確定啊。

353.大悲法師啊,無限感恩您的真實祝福!弟子感受到了經書中所講的確不虛啊!同樣是佛加持,華嚴的十迴向就沒有感受到這麼兌現真實不虛的加持啊.是當時弟子的因緣之量沒到嗎?還是有別的什麼原因?勞駕您慈悲指點!

答:在這個法上的特殊願力是不可思議的啊!

354.問:有人這樣說:希望所有的人發願時,不是什麼願都可隨自己的情識意想來發願!當願眾生,遍一切時空,拿出智慧,勇氣與魄力把自己的一切身口意業甚至八識田中的業種子供養給法師三寶,速得清凈。這是一個多麼可怕的願啊,讓一切眾生都來把業種子供養三寶.法師.想一想我們的恩師接受眾生的還少嗎?都已經這樣了,難道引領眾生的目的是讓他們把智慧.勇氣與迫力把八識田中的業種子,來供養三寶?我們的智慧勇氣與魄力是來對治煩惱的,是用作來懺悔業種子的.不是拿來供養業種子的.如果是初發心的菩薩請您發心為三寶多承擔代眾生受業,而不是來供養業,如果是眾生,還是發願多以清凈的福德善根來作供養吧.否則因地不真,果招污曲/請法師印證:此願是滿願菩薩當初發的,弟子覺得很好的,就借鑒過來了。弟子的依據是地藏經中的玩物都要供養的,那麼自己的一切身口意業甚至八識田中的業種子都是我們的玩物啊!還有密宗講究身口意圓滿的供養,甚至跛腳的老山羊都要供養上師三寶啊。現在有人說,要以清凈的福德善根來作供養。天啊,眾生哪有什麼清凈的福德善根啊?弟子認為佛菩薩決定有這個能力接納眾生的一切啊,但還是感到有些自私,但我們想快速成就,也只有這樣了!請大悲法師除我疑惑,直言不諱啊!

答:我們自己有佛法依據成就自己就可以了,不是每個人都可以理解的啊!

問:法師說得極是!弟子繼續當依佛智慧前進,不受一切人事物的影響!謝謝您及時的提攜與印證!

答:(大笑歡喜)

355.什麼叫得法,得到了法?

由於對一切事情依佛智慧觀察後,達到能不信它,這是至關重要的話。你這個學法,學沒有學到?學佛的智慧,學沒有學到?這一句話含蓋所有的一切。真正能信佛的人,學到的人就能不信它!這個它,是指什麼?山河大地,男女老少,包括自己的這個身心。真正也不相信它了,也不相信貪嗔痴慢疑也不相信無明,也不相信身體和心理。真正不信它了,---那你就真正得法了!好多人這樣修,那樣修,得法沒得法,關健就看你信不信它.要是你還能信它,信無明妄想,信自己那一套,那你根本沒有得法.

什麼叫得法?能不信它了,就是得法了.真正不信它了的人,就好辦了,就皆得漏盡.

這個不信它有二種:第一種理論上的不信它,一種上實踐上的不信它。理論上的不信它,知道是錯的不對的,是假的,是錯的,是不好的。在理論上是知道,但有時候由於業習的推動,又去信它了。實踐上真正達到不信它的人,真正達到所有漏盡,不再相信它是實有,認為它是有,就是有漏;不認為它是有,就漏盡了;沒有任何一點你再相信它了,那就是漏盡。比如說貪嗔痴慢疑思惑煩惱,這些煩惱,你不再信它了。你知道它不是個好東西,不再信它,不跟它惹了,不再跟它走了,你就漏盡了,真正破除我執了,那就是阿羅漢了。不再相信我,破除了我執,就成阿羅漢,

所以說能真正不信它,這個至關重要!關健是我們大家現在,好多人都知道,自己這個身體和心理是不可信的。但是往往還要信它,那就是理論上你做到了,但實踐上沒做到。如果把這種理論放到實踐當中在日常生活當中經常練一練---完全不信它,完全依佛智慧辦事,一旦練熟,諸漏已盡,成阿羅漢了。各位難理解,阿羅漢就這麼容易,不是要修禪定,要修念佛嗎?那僅僅是幫助,能起真正能起根本作用的,就是現在所學的,這是智慧法!藉助《大般涅般經》上講,就是不管你做多好,前五度在第六度沒得度時,前五度永遠是不得度。不管你修幾萬大劫,若智度過了。前五度自然過關了,縱然你做得差點,你自然得度。各位難理解,為什麼呢?事實如是。因為法本如是!所以不管念佛多高,禪定多高,不藉助這樣的智慧,想得度永遠不可能。真正藉助這種智慧,甚至你有沒有禪定,如《楞嚴經》里的二十五聖中的富多羅尼子,他說法說成阿羅漢。他沒修禪定,沒念佛,光說法成阿羅漢嗎?不一定。但是他依託智慧,時時安住在智慧當中,就能成就。說法,禪定,念佛僅是方法,智慧才是本錢。所以說各位真正做到能不真信它,只是早一天晚一天你必然成就。

356.讀經的功德和聽經的功德比例如何?

答:正等無餘,無有差別,就看讀經的是怎麼讀,聽經的是怎麼聽?如果讀經的人,讀得義理現前,自己透達,也力求讓別人透達,那他功德非常殊勝的。那聽經的人呢,也一方面能義理透達的聽,聽清楚,再一方面有成就別人的心。你比如說,我現在聽,聽你讀經,是想成就你這種法施捨的利益,那麼讀經的人真正起著法施捨的這種心,那麼讀者,聽者,都是受著無窮盡的利益。所以說呢,會修行的,無論是去讀,去聽,都是非常殊勝的。

357. 問:何為無功用行?

答:八地以前的菩薩,都叫有功用行。八地以後的菩薩都叫無功用行。也就說他都養成了習慣。比如說,我們遇到事,未加思索,就反應了。比如說,你騎自行車的時候,什麼時候該手動,什麼時候該腳動,未加思索,就動了,那個就可以叫做無功用行。在菩薩位上呢,那所有的菩薩,在七地以前,所修的每一點一滴達到純熟了,不需要思索了,就可以自然發揮了。你比如說:十善業自然成就了二地菩薩,養成了習慣了,別的不會了,遇到事情只有十善道了,那就是二地菩薩達到無功用行,但禪定他還沒有設立,只能說他某一點達到無功用行。那經過二地、三地、四地、五地、六地、七地,在所有的點上都達到無功用行了,那就到八地了。在八地以及八地以後都是無功用行了。大家說八地達到那麼高了,那他還要修什麼嗎?當然要修了,我們說所有的點上都建立了,是橫向的;但是縱向的還都沒有建立起來。橫向所有的點他都建立了,縱向的點他還沒有完全建立起來,所以說他要從縱向去建立,要與佛看齊,每一點都要達到橫向縱向都是圓滿的。

358.證得了八地的菩薩,所有的習氣都斷了嗎?

答:那是必然的啦,按理來講,在三地的時候,也幾乎斷得差不多了。我們說破五陰,《大佛頂首楞嚴經》講破五陰,色受想行識,這個色陰就是習氣。那透達五陰的人,習氣基本上斷了。更何況是八地菩薩呢?那真正禪定都是在三地完成。那八地的時候,他還有多少習氣呢?但是呢,並不是斷除所有習氣,這個話也不應該這樣說,我們說輪迴的習氣,煩惱的習氣,苦的習氣,這些是要斷除,那麼菩薩的善業習氣,智慧習氣,功德習氣,這塊不能斷除的,而且這塊還要漸次地去圓滿它。不是要斷除所有的習氣,是斷除不好的習氣,還要建立好的習氣。二乘人的教法,是斷除所有的習氣,是因為他也沒有想發揮什麼用,他是要出三界的,是要入涅般的,所以說,這個時候他不能再有縱的根本。那麼菩薩呢?要不住涅般,也不著世間。他不住涅般的時候,你想,在世間利益眾生,那你要有純熟的善業習氣。記住,這塊是有差別的,二乘是要斷所有的習氣,大乘是要斷不好的習氣,要建立起來所有好的習氣。

359. 我們是修佛道?是修魔道呢?我們說最低的驗證人,最低驗證一個修行人是高,是低?那就看你煩惱有多少?如果你貪心比誰都大,嗔恚心比誰都強,等等,貪嗔痴慢疑,還有無明呀。那這樣一來,你多高,也不是佛道上的人。如果你這些煩惱很低很低。就算是你沒有福報,就算你象馱背比丘一樣被餓死,那你也是聖者!也是被佛所認可的聖者!那縱然你有他自在天的智慧,神通,福報。但你時時抱著煩惱不放,那你也是輪迴界的眾生。所以呀真正會修行的人,是藉助佛法降伏煩惱。不會修行的人呢,是藉助佛法培養煩惱。這塊大家一定要記牢啊!會修行的人是藉助佛法降伏煩惱,不會修行的人是藉助佛法培養煩惱。

360. 什麼叫唯識所變?------你這生命形式就是隨你識有什麼業就會變現什麼相。這個早在講大佛頂首楞嚴經,講兩次我們特彆強到了三句話:唯心所現,唯業所感,唯識所變。現在專門講識,變是變現,怎麼樣變現的,就是這麼變現的。變現了之後就有感受,有感受以後再配合著你貪嗔慢疑,就開始造,感受好的就繼續培養貪,感受惡的就嗔恨,這貪嗔慢疑慳貪嫉妒就在你這塊兒開始造,造完了以後新的業形成了。舊的業又了了,新的業發芽了,好,下一期生命形式又展現了,就是這樣。大家看一看你日常生活中你究竟在幹什麼?一定要看啊,不看不行,不看你永遠覺悟不了。什麼叫覺悟?這就叫覺悟啊,這就叫明白,你明白了你覺悟了,你就知道該怎麼辦啊?你要不明白不覺悟,就由性子造吧,造也不要緊誰受報,自己受報啊。自己可憐啊。希望永遠記住,命運掌握在自己手裡,不管你現在遇到什麼人什麼事什麼物---不要管,你藉助這一切人事物為自己修個好因,這個至關重要,修一個自在因修一個解脫因修一個無限的福德因,多好呢?你管它遇到的什麼人、什麼事、什麼物,幹什麼呢?那個不相干,我們就藉助它修,好多人說我們遇到的都是壞的怎麼修呢?壞了也可以修的啊,就象大智文殊菩薩教我們那樣對境發願,那就叫修嘛,不要因為這些人事物,影響我們的心情,還藉助它來修,那就是修嘛,命運就從此轉了。好多人說我在這兒念佛,我在這兒禪坐。那你試試看你那樣搞快,還是由對境發願搞的快,你那樣輕鬆容易還是這樣修輕鬆容易。你要不是明白這些個唯識所變的現象,任憑你在那兒念多少佛,遇上了不好的人事物出現,你一動嗔恚心,什麼業都造,你就等著下地獄吧。還以為你在念佛持佛名號呢。真正你造業的時候把什麼都忘了。但是我們這樣學習這樣修行,我們生成這樣的智慧遇到了什麼樣人事物,我們不會生成新的這種強大的造業力量,不會形成新的造業力量我們還可以轉業,我們消化吸收這些業的同時,我們可以塑造更完美的未來。什麼叫修,這就叫修。希望大家都有這樣的因這樣的緣來接受如來的這些教法。如果實在接受不了,大家多懺悔啊,這是因不夠,緣不夠,才導致這樣比較艱難的進入。如果你有很好的因很好的緣現在感受這樣好的教法,並不是很困難的啊。

361. 實際說白了這個念力非常大的,也就是說一切都由念力而形成,你夢中的一切由你念力而形成,夢中的一切你念力能形成,你念力能感受到它,你念力能回記它。我們再說,我們現實中的一切也是由於過去強大的心念力而造作的不同業,現在你感受著不同的果報。在感受不同果報的同時你心裡還能用強大的心念力來,記憶它,我們能用憶念力來感受這些,也能用憶念力來回憶這些。佛藉助盲人的事,來充分地說明了我們現實生活中的憶念力的作用。憶念力造就了這我們這一期的生命形式,憶念力讓我們去感受這些個業果。我們的憶念力還能讓我們去記憶這些業果。這就是憶念力。同樣是憶念力,會修行的人他就會去念佛。不會修行的人他會去念倒霉的事!

362.如果修行是自己唯一的興趣點,而並不是為了達到世間的什麼目的修行,那就是菩薩。時時刻刻要想怎樣利益眾生,不能光想自己,我們應該讓大家一起入佛智。真正的菩薩是做小孩子,不是做大人,真正的菩薩把眾生看成父母,未來的佛!說話的時候停下來,觀察內心是與下意識潛意識相應,還是與煩惱相應,是與尋求解脫相應還是蔓延煩惱!

363.講法的目的是為了轉眾生心態,與佛是一樣的才是目的,如果講的目的不是這個目的,就不是按規則行事了。

364.空即是色,識本身就是您空靈自性,帶著您的善惡業信息。信息並不是實物,所以它是空,但是可以開始展現這些所有的實物,所以空即是色,它就是能展現這些色物甚至包括你的眼,眼識,耳,耳識等等一切。

365.怎樣懺悔都好。當眾對境懺悔消業較快,因為惡業惡果的形成要有緣有境方真正形成業果。因為它不僅對當事人懺了,同樣的業還當其他眾都一一懺悔了,這樣懺悔也就同時懺悔了眾多的業,就可以快速消除惡業,並能消除自己的慢心。

推薦閱讀:

經典妙語168:條條讓人無語
《人民日報》(二)新聞早班車妙語摘錄
妙語
妙語(238)夫妻之間
【男女詩篇】難忘的人生妙語(之四)

TAG:法師 | 妙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