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節日何以復甦?
本文選自《鳳凰周刊》第298期
2008年,清明、端午、中秋成為了國家法定假日。在保護傳統文化名義下推行的新增假日,觸及了13億中國人的平凡生活,亦引發了學者們關於傳統文化復興的諸多思索。
就像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馮驥才所說的,將傳統節日規定為國家法定假日,本身就是對傳統文化的一種有效的提倡與弘揚。無論在哪裡,傳統節日都是一個民族的老百姓生活的高潮,是那個民族對於理想、願望和終極價值觀的集體追求;而「放假」則通過給予節日文化生命所必需的生存空間,構成了對於傳統節日最為有力的保護。
傳統節日幾度沉浮
在傳統節日成為國家法定假日之前,傳統節日淡出國人的生活,已經將近百年。
不少人將這一現象歸咎於新中國成立後的各項政策,這並不公平。從中華民國1912年成立、國民政府引進西方紀元的時候起,傳統節日已被逐漸逼入歷史的死角。1928年,國民黨政府下令,所有的公務員都不能過春節。第二年春節來臨的時候,許多賣年貨的攤位被抄。上世紀30年代的「新生活運動」中,政府關於壓制傳統節日的法令嚴酷而徹底,弄得全國上下民怨沸騰。倒是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共產黨恢復了老百姓過春節的習慣。
然而好景不長。從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開始,傳統節日又在「極左」思潮中遭受到毀滅性的重創,直到上世紀80年代才重現東山再起之勢。然而即使有復甦的跡象,傳統節日中也只有春節被列為國定假日,其他節日普遍帶有一種「妾身未明」的尷尬。
大約是在進入新千年以後,中國民間關於重視傳統節日的呼聲越來越高。這一呼聲的重要代言人、中國人民大學校長紀寶成告訴記者,2004年的時候,他在中國社會發展政策高層論壇上提出建議,希望將部分傳統節日確定為國定節假日,隨後又把這一建議作為提案提交給「兩會」。此後連續3年,他都在「兩會」議案中提出類似的內容。到2007年的時候,相關部門開始就國家法定節假日的調整方案開展問卷調查。就在那一年的12月16日,國務院正式頒布了修訂後的《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他的心愿、眾多民俗學家的心愿、萬千華夏百姓的心愿,終於得以實現。
紀寶成指出,中國假日制度在上一個世紀的演變和改革,體現出的是它背後的政治背景和時代特徵。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時任政府一心只想與世界接軌,標榜自己與傳統決裂的姿態,傳統節日因此被硬性取消;建國之後春節的恢復,對於肯定新生的國家政體,將這個現存政體神聖化、合法化和固定化起到很大作用;「文革」時期,傳統節日作為傳承文化記憶的重要載體,首當其衝地淪為「破四舊」的受害者;而改革開放以後,國家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發展成為第一要務,黃金周長假制度為了刺激消費應運而生。而清明、端午、中秋被確定為法定假日,則是在政府提出構建「和諧社會」的大背景下實現的。
中國民俗學會會長劉魁立相信,中國傳統節日一定能在全民構建和諧社會的過程中發揮巨大威力。無論是清明、端午還是中秋,都具有重要的社會功能和道德教育功能。在這些節日里,人們的情感會趨向平和,幸福感程度上升,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更加協調。而事實上,節慶活動從來就是民眾暫時進入全民共享、自由、平等和富足的烏托邦的第二種形式。
重新認識人與自然
在過去的百年間,中國社會劇烈動蕩,多次的政治運動對傳統文化造成了較大毀壞,而近年來深刻的社會轉型與飛速的經濟發展,又對人們固有的價值觀念造成巨大衝擊。進入新千年的中國,其社會文化體系遭遇到基礎不牢、重心不穩、結構失衡的多重危機。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亟需振興,而傳統節日文化的復興與創新,無疑是弘揚民族文化的一個重要契機和有效方式。
不過,除卻「傳承文化記憶」、「增強民族凝聚力」這些宏大意義之外,這些傳統節日的恢復對於普通的中國老百姓,究竟有沒有切身的關係?有觀點指出,中國的傳統節日植根於農業社會,其節俗的形成與人們對農業的認知息息相關。而隨著中國從事農業人口的減少、城市化進程的推進,那些習俗在現代化生活中自然而然地消失。從這個角度來說,傳統節日被人們淡忘是很正常的事,硬是要「復甦」它,似乎有形式主義之嫌。
對此,中國民俗學會副理事長陳勤建教授認為,此話聽起來有理,但實際並不嚴密。只需舉一個例子:日本、韓國這兩個與我們一衣帶水的鄰國,它們的現代化程度高於我國,但它們的傳統節日不見凋零,反見昌盛。由此可見,傳統節日與現代化生活並非一定矛盾。然而這類觀點也反過來給了我們一個提醒,那就是要認清我們的傳統節日在今天的生存意義。如果只是空談「恢復」,而缺少對其存在意義的發掘和整理,那麼這股熱勁早晚都會過去。
陳勤建指出,中國的傳統節日和西方國家的節日很不一樣。西方許多重大的節日都以宗教為核心,而中國傳統節日大多是在處理「人與自然」的關係;和西方人動輒就想征服自然、利用自然的心態不同,中國的古人往往傾向於利用自然來解決問題,思索如何與自然相處,與之合為一體。我們的節日往往與地球的運行、農業的規律息息相關,可以說是宇宙的運行、植物的生長、人類生命的節律這三者的交界點。比如,清明前後有了季風,於是清明會有放風箏的習俗;端午時節氣候異常,民間便積累下許多有助於人們清熱解毒的節日儀式這些節日其實包含著深層的智慧,是我們的祖先在時間的長河中,根據自己與自然的相處經驗悟出的道理。而在今天這樣的時代,我們也許比過去的任何時候都需要這種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心態與意願。
中國民俗學會名譽會長烏丙安也有類似的看法。他告訴記者,中國民俗日曆的節日與「月」的朔望圓缺和諧一致,與農業耕作和自然季節時令融合得非常完美,幾千年的中國文明史充分證明,這些節日具有極為重要的歷史、文化、科學價值。他希望,傳統節日的復甦,能讓現在的人們重新認識到「農曆」的高明。
傳統如何真正蘇醒
當然,要讓這些傳統節日真正成為人們約定俗成、廣泛參與、投注情感的國家性節日,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為了增進全民對傳統節日的了解,烏丙安建議,以政府為主導,在全國建立一定數量的「傳統民間節日文化遺產保護基地」,對於具有當地濃郁節日特色的文化遺產作整體保護。此外,所有關於民俗節日的口頭或非物質遺產的文化多樣性資訊,不僅應當進入媒體的傳播系統,而且還應當納入大中小學和學前教育的知識體系,進行生動活潑而有效的傳習。「繼承中華民族悠久的傳統文化,內涵比形式更為重要。」烏丙安認為。
北京師範大學蕭放教授則提供了一個頗為新穎的意見。蕭放認為,要讓中國的民俗節日深入人心,應該適當增強它的娛樂性。畢竟,節日是為了讓人們歡樂、愉悅而存在的,中國的諸多傳統節日,在古代都是人們歡歌笑語、走親訪友的好日子。但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一些傳統節日被抹上了嚴肅而凝重的色彩。以清明為例,「掃墓」幾乎成了它唯一的主題,但事實上,古人有一種「生死相依」的思想,在這個日子總是要出門踏青,在追悼祖先的時候慶祝新生的美好。如果我們能適當恢復傳統節日中原有的那些娛樂內容,或者創造一些新的娛樂活動,人們過起節來也許就有了更多的意趣。
上海復旦大學葛劍雄教授則認為,對於傳統節日的恢復可以採取「兩條腿走路」的辦法:一方面,將它們一些具有文化歷史價值的東西原汁原味地保留下來,在博物館陳列展覽,在節日或平時向公眾表演;而另一方面,要對傳統節日進行「創造性轉化」。就後一點而言,韓國人做得就非常好。他們的江陵祭,雖然日子是在端午,但早已被注入新的內容,不但有以舞蹈為主的戴假面具跳舞和各種歌唱比賽,還有各種各樣的遊戲和體育活動。我們應該學習這種思路,為我們的傳統節日想出一些全社會大多數人都可以參與的慶祝活動。比如,如果中秋之夜天色晴朗,不妨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將城市的多數電燈關掉,讓大家感受一下真正的月色。這樣,一方面繼承了古人的望月傳統,另一方面又迎合了環保、節能的現代理念。
至於具體怎麼創新,葛劍雄認為,大家不妨群策群力:政府給予行政支持,民間進行各種實踐,學者專家提出各自意見。不要指望那些新點子會一下子形成全國統一;假以時日,大浪淘沙,自會有全民認同的方式、活動與習俗。
查看博主原文>> 2轉載 喜歡 1 閱讀(781)┊ 評論(7)┊ 收藏(0) ┊轉載(2) ┊ 喜歡▼ ┊列印┊舉報
推薦閱讀:
※求學海外:從過傳統節日到傳播中華文化
※4· 節日快樂|今年,我有新代號—「齊天大剩」。
※解放前,國共兩黨是怎樣紀念三八節的?
※淡定之妙湛精舍的文件夾【佛教節日】
※端午節快樂(可不可以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