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中老師《精神分析治療》聽課筆記

叢中老師《精神分析治療》聽課筆記聲明:本文內容根據叢中老師講課內容整理而成,文章內容版權系叢中老師與相關輔導機構所有。七十三整理成文字,僅供個人學習、欣賞之用。任何人不得用於任何商業目的,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本作品,基於此產生的法律責任本人不承擔連帶責任之類的。

學習時間:三天

開場白

精神分析以前不被人們理解。學員可能感覺被分析是一件可怕的事情。這是對精神分析的誤解。我們需要正確的對待精神分析:精神分析能夠幫助我們面對自己、幫助自己、幫助自己成長。

對本課程要有良好的心態。因為精神分析理論很多,人的心理更複雜。學習心理學,需要一生的時間。短短兩三天課程,只是引路與引導。此外,學會不失望,也是通過本課,通過學習精神分析應有之意。本次培訓的重點,將側重於精神分析的實際運用,學習如何來會談、如何來具體運用精神分析理論。

第一章 精神分析治療的基本理論

精神分析分為兩部分:一是精神分析理論、一是精神分析的臨床、實踐(精神分析療法)。精神分析理論是在臨床實踐中提煉概括總結而成。精神分析療法是在精神分析理論指導下的實踐活動。

什麼是精神分析治療?精神分析治療的含義——精神分析治療是以弗洛伊德的心理功能原則和心理治療技術為基礎的心理治療。

幾個與精神分析治療接近或相似的名詞:探索性心理治療、深層心理治療、領悟心理治療、精神動力心理治療、精神分析性的心理治療。

第一,精神分析療法比其它療法更細膩、深刻。

精神分析強調來訪者的領悟。弗洛伊德《癔症研究》第四章中,強調:讓病人清晰地回憶起事件和喚起與事件相伴發的情感,並讓病人盡最大可能用言語把事件的細節和伴隨的情感描述出來,如果我們成功地這樣做了,那麼每個癔症癥狀就會立刻消失,而且是永遠消失。

叢中老師的第一個諮詢個案:

癥狀表現:來訪者不斷嘔吐。

癥狀產生的過程:來訪者參加單位組織的舞會。來訪者的男友在舞會上負責敲架子鼓。宣傳科長是四五十歲的男性,請女孩一直不停地陪其跳舞。女孩不好意思拒絕,但一邊跳,一邊在想自己男友的反應。科長和來訪者越跳越往來訪者身上貼得越緊。凌晨一點多回到宿舍,來訪者想喝水,沒熱水,吃能喝點冷水。後來就開始吐。

在來訪者住院期間,來訪者的母親不同意和男朋友交往,但也默認男友來看她。男友看來訪者,來訪者好轉,出院。但回家後又吐。

叢中老師的治療過程:

來訪者:我看著有廁所的蛆、我就吐。我看到暖瓶有鐵皮,我就吐。我也說不出來為什麼吐。叢中老師:投射法。讓來訪者思考一個26歲女孩,不停地嘔吐。來訪者聯想到這是懷孕的表現。又讓來訪者從蛆、小蟲子,進行聯想。來訪者聯想到了:精子、科長、跳舞……

來訪者:「你的意思是說:我想到自己懷孕了?」、「我的嘔吐,是懷孕的事兒。是我怕懷孕了。」我們能聽到超我的方面怕懷孕了。

理論分析:來訪者和科長跳舞,想推開又推不開。內心深處會有性的幻想、甚至身體會有興奮。但當時由於男朋友盯著、自己的超我,被壓抑。後來就嘔吐,就把她內心矛盾和衝突表達出來了。

精神分析對這個嘔吐的理解是:今天噁心死我啦!這個科長非得要跟我跳舞。嘔吐的背後就是性的需要沒有達成。男朋友一曲不能跳,跟科長,理性還要控制。

當來訪者理解到此,癥狀表現消失。突然明白了被壓抑的內容是什麼,癥狀就會消失。此謂領悟。

第二,精神分析通過談話的方式進行治療。

對精神分析的理解達到一定程度,就會整合。所有的療法是不分家、不分派別的。精神分析與其它療法不是對立的關係。

第三,精神分析注重深層里挖掘。精神分析認為:心理的深層有情感,情感的背後是慾望,慾望的後面是內在的需要或本能。

精神分析強調人的生物本能 ;重視人的本能。

客體關係理論對精神分析的本能理論進行了修正,強調環境、人際關係對心靈發展的作用。

探討問題一:人的心理需要全部來自於人的本能嗎?環境對人的作用,能不能變成人的內在需要?這是很深刻的一個問題。

當領導的多吃多佔,就像獅子一樣。當領導從一定意義上講,是生物需要在社會中的延伸。

有沒有脫離人的生物本能而單純的社會需要?玩遊戲機。

另一個實驗:在不給孩子餵奶的時候,媽媽做疵牙咧嘴,做鬼臉。孩子在9天的時候就會伸舌頭、明顯做出模仿動作。這說明:孩子出生後不是傻吃傻喝,是有學習能力的。媽媽會笑,孩子就會笑。得抑鬱症的媽媽的孩子,就不會笑。孩子的學習能力從出生就有。內化媽媽的表情、模仿媽媽的表情、是孩子主動的模仿,跟本能沒有關係。

人的心理的需要一部分或一大部分跟本能有關。弗洛伊德強調的是跟本能有關的心理需要。客體關係強調的是跟人際關係有關的心理需要。

精神分析是如何看人,如何進行心理治療的?兩個大方面:一個是從本能的角度、一個是從人際關係的角度。

第四,如何判斷是不是精神分析療法?弗洛伊德認為:治療當中是否處理移情。 如果重視處理移情與阻抗,這就屬於精神分析。如果不重視處理移情與阻抗,就不屬於精神分析。移情與阻抗被後來概括成治療關係。

催眠那麼快的療效,為什麼弗洛伊德還放棄催眠?因為認知沒有改變、人格沒有發現明顯的改變。在精神分析中發生的一個現象:治療時效果非常好。但一結束治療,就反彈。弗洛伊德因此放棄了催眠。

叢中因此將自己的治療定位為人格的發展。叢中老師認為,治療師是催化劑。

第五,精神分析強調遠期療效。 如果精神支持力度很大,就不是心理諮詢。心理諮詢不是鼓舞人、安慰人,而是強調讓來訪者的內心達到和諧、完美。

馬上就明白,叫領悟;一點點明白,叫修通。

精神分析強調內心的衝突,客體關係理論注重心理功能的缺損。精神分析強調以往的生活事件對當前個性的影響,幼年的經歷、特別是早期的心理創傷和現在的關係。這種人更猶豫不決、追求完美。

探討第二個問題:個性與癥狀的關係:

個性因素不是得病的充分因素,但是易感的素質。得病前的基礎是易感因素,那個性跟癥狀是什麼關係?個性引起了癥狀,把個性作為癥狀的原因。這麼說可以嗎?不可以。準確的說法應該是:個性是癥狀的部分原因。癥狀在個性之中,而不在個性之外。因為個性是個體和外界環境作用中形成的比較固定的特點。

叢中老師對「心理」的定義:心理就是個體與環境相互適應、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界面。這個概念對心理治療有指導意義:過去跟環境是什麼關係影響到現在其與環境的關係。過去他跟環境怎麼樣,現在還跟環境怎麼樣。精神分析強調對心理癥狀的意義的探索 . 強調的癥狀的心理含義。嘔吐代表了內心什麼願望?怕懷孕。這就是強調癥狀的心理含義的運用。對夢的分析,也是強調夢的內容的過程裡面面心理含義。再如包括強迫洗手。強迫洗手的心理含義是什麼?不是手真正的臟,而是心理層面的認為臟。雷鋒叔叔幫大嫂抱孩子,抱的時候他也高興、大嫂也高興。為什麼?他能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去。人是追求生存意義的動物,所以癥狀本身的所有心靈活動,都應該具有心理意義。這是精神分析所強調的。人的身體生活在物理的環境中,而人的心理寄托在宗教的精神大廈中。

探討第三個問題:意義和價值的關係

我們聽叢中老師講課,有什麼意義?我們內心對聽課這個行為做一番自我解釋——這課對我的精神成長來講是有意義的。

心理的意義的大小,看它滿足心理需要的程度。心理的意義、癥狀的意義就是:我們是在說這個事兒跟其心理需要之間的關係。我們看案例就是看癥狀與來訪者心理需要的關係。即如何判斷癥狀的意義,就是判斷此癥狀跟心理需要之間的關係。

心理諮詢要發展,需要我們培養市場,調動來訪者的需要變成意義。中國每年自殺人數30萬左右。

從廣義上講,生活的意義在於我們去發現和拓寬。

精神分析強調既往經歷對當前的重要,這裡我們要理解成為:精神分析強調關係、強調現在。而且我們一定要把重點放在現在。我們看他過去,是為了讓他現在過得好。幫助他們看過去,是為了改變現在的心理功能,是服務於現在的、此時此地的、活在當下的。Here and now。精神分析也強調此時此地的、活在當下的。Here and now

第一章小結

什麼是精神分析治療

(1)定義:精神分析治療是以弗洛伊德的心理功能原則和心理治療技術為基礎的心理治療。

(2)特點:

第一,談話形式

第二,深層探索:情感和慾望(人本的)

第三,動力特點:力比多的分配與轉移

第四,防禦機制:自我功能

第五,處理移情和阻抗:強調治療關係,

第六,重視衝突

第七,既往生活事件和當前個性與癥狀的聯繫

第八,重視意義探索:重組信息和經驗,整合。

第二章 精神分析治療的重點

精神分析的幾個技術:

第一,沉默技術,是指由諮詢師製造出來的.都不說話的情景,沉默時,來訪者就會做自由聯想。沉默作為一種重要的技術可以在諮詢中得到運用。沉默是自由聯想的變形的使用。

第二,傾聽技術,也是讓來訪者做更多的自由聯想的表現。

第三,移情分為特意性的移情和非特意性移情。非特意性的移情,包括情感宣洩療法、暗示療法。特意性移情,包括自由聯想、夢的分析、移情和阻抗的心理意義的解釋等。

精神分析治療的時間問題:

精神分析短程20次。焦點的精神分析,只解決一個問題。精神分析50次,為中程治療。 80次以上為長程治療。精神分析最長到持續終身的治療。

精神分析治療時間長短的問題。短了,沒有時間保障是不行的,是治不好的,因為,太短不能討論太細緻的問題,心理功能建立不好。但也不是越長越好。一般認為,做三年可以把來訪者心理功能建立建全。

一位進行了40多次的來訪者對接受叢中老師精神分析治療的感受:

剛開始感覺你是皇上,你讓我去死,我都會去的。

中間過程感覺你幽默。給我說的話,50分鐘之後我才明白過來。「你在牆頭上罵我一句,我轉頭看,沒人啦。」

現在:「你是開百貨店的,你這兒好的壞的東西,都有。我只買我想要的東西。」 (21:05:此來訪者對精神分析的理解:前期——對治療師深深的依賴,治療師是權威者。中期——有所領悟與了解,諮詢師是幫助者;結束——會形成自己對治療的取捨)

從一定意義上講,治療的次數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治療關係是一個動態的衍變、治療關係是一個動態的發展過程。

個案舉例:某女來訪者,在家裡跟丈夫撒嬌。後來撒嬌,丈夫不理她了,並且有外遇了。這個表面是婚姻問題,實際上是人格發展的問題。治療到80次,終於提出和丈夫離婚了。從依賴丈夫,發展的自己尋求獨立。令治療師惱火的時候,治療到90次的時候,來訪者又要跟丈夫復婚。來訪者認為復婚是自己更加獨立的表現。

治療的長期發展,會出現一種情況:治療師沒有跟上來訪者發展速度,治療關係反而會阻礙來訪者的人格發展。也就是說,治療次數的增加應與來訪者的動態心理的發展速度相適應,若不關係協調就會有影響治療效果。這種現象在生活中的表現:媽媽沒有跟上孩子的心理發展,母子關係阻礙了孩子的發展。而解決之道在於:親子關係應與孩子的心理發展速度相適應。

個案舉例:孩子的心理發展異常,原因在於爸爸在心理功能的缺位。在孩子出生之前夫妻關係就有問題。孩子,不過是夫妻倆拿孩子說事兒,媽媽把丈夫在精神上廢了、在精神上進行了閹割。現在,媽媽這樣做,還能把孩子廢了。媽沒有跟上孩子的心理發展,母子關係還阻礙了爸爸的參與。解決的方法:讓爸爸參與。

對峙:來訪者可能無意迴避自己的問題,讓來訪者面對自己的問題。傾聽句子的內部結構與含義,句子之間的關係找出內心矛盾衝突的方面。

「你不要什麼」,說一大堆;「你想要什麼」,說不出來。

對質:你一方面厭惡那個科長,怕懷孕,另一方面你想到了懷孕。

叢中老師將性騷擾分陰性性騷擾與陽性性騷擾。諮詢師堅決不和來訪者談性的問題,有可能是對來訪者最大的性騷擾。所以,精神分析進行到一定階段,不會不談性。

精神分析的兩個維度:一、個體心理內部的自我覺察。自己的防禦機制是什麼?挖出來。二、治療關係當中有什麼內容,去改變治療關係,通過治療關係影響他自身發生相應的轉變。

這兩者的關係:第一個維度、是心理衝突的反省的意識。第二個維度:重視客體關係、強調治療中的關係。這兩者在人的心理內部是什麼關係?一個內心看不起自己的人,就會在社交當中擔心別人瞧不起。是一個投射。所有他在人際關係當中會主動表現好一點、怕露怯,焦慮、在乎別人的看法,表現為人際關係問題。人際關係問題是心理內部問題的表現。心理有什麼,人際關係就會有什麼。人際關係表現了人的潛意識。心理與人際關係兩者是表裡關係,相互影響、互為因果。人際關係的不良,會讓他更自卑,互為因果。

如何改善人際關係?

兩個辦法:第一,從促進自我認知的角度,第二,從促進人際關係改善的方向。

臨床操作技巧:如何促進人的自我覺察、自我認知?問這個問題——兩個人一個人說你好、一個人說你不好,你怎麼辦?

健康的人認識自己的意見重要。有社交焦慮症的人,「那當然是別人的意見重要啦!」

重要的是自己怎麼看自己。

兩個外人加你自己,實際上是3個人,三個人誰的評價重要?健康的人認識自己的意見重要。有社交焦慮症的人,「那當然是別人的意見重要啦!」

另一個辦法:你過去見到人只是微笑,特別在意別人對你的看法。你能不能和別人說一說你自己的不足,比如我自己長得不夠漂亮、不夠聰明。敢不敢找一個好朋友把自己的心理話講一講。做一做人際關係的治療、指導他人際關係怎麼發展。

人際關係指導基本上脫離了對治療者的內心衝突的探討,強調此時此地、短程解決。對人際關係指導縮短了療程、擴展了精神分析的治療範圍。 人際精神分析療法:從人際關係中分析願望是什麼、需要是什麼、目的是什麼,如何實現的,基本上脫離了對治療者的內心衝突的探討,強調此時此地、短程解決。人際精神分析療法縮短了療程、擴展了精神分析的治療範圍。

無論是指導自我認知,或行為關係的指導。兩者無論一邊改變,另一邊也會改變,相互影響。行為更有益。從認知進行要求來訪者有自我反省的能力強。合適神經症,心理功能比較完善的人,不適合人格障礙的人。在而行為指導的可操作性強,顯而見的,方便使用。

精神分析後期學派的發展成了人際關係的精神分析療法。這時不再去找潛意識。這樣有助力與來訪者建設性發展的東西比較多。適應範圍越來越廣。

好書推薦《精神分析案例解析》 輕工業出版社

精神分析以前強調內省的方式,現在強調治療關係的動態發展。在改變的過程中,非特異性的關係都在其中悄然地起著治癒作用。表面上談性,實際上重要的是兩個人的關係,治療關係這樣一個非特異性的關係都在其中悄然地起著治癒作用。沒有治療關係,就沒有心理治療。沒有過去就沒有現在,與其說過去,不如面對未來,更重要,理正性。Possitive Psych therapy正性心理治療、積極心理治療,這也心理發展的趨勢。舉個例子,有個人左腿受傷,需要治病。我們只去治那條受傷腿,不如去利用他的好腿。病人說:因為沒有治療好所以我不出去。諮詢師改成為:用那條好腿出去走啊。在心理諮詢中,一個星期,來訪者只一天看醫生,剩下的六天你不見諮詢師時,來訪者是如何活的?詢問這六天積極的部分,可能他的恢復的更快。

所以現在諮詢師應諮詢心理健康的部分,而不是去治不健康面。這樣就發展了健康的一部分。更有利於來訪者的成長。發展健康的部分有利於不健康部分的康復。所以現在要學會兩面一起進行。學習精神分析時要把握住進的去也要出的來。

第二章小結

(一)

精神分析治療的重點:既往經歷對目前行為的作用(認知、情感、幻想、活動)

精神分析治療的目的:理解防禦機制以及病人的移情反應,特別是它們在醫患關係上的表現

精神分析治療的技術: 建立治療聯盟、自由聯想、解釋防禦和移情、經常會晤

精神分析治療的療程:數月至數年

(二)

精神分析治療的過程四階段說:

對質:當事人面對自己的心理問題

澄清:找出矛盾和重點

解釋:讓潛意識的現象進入意識。

修通:指在達到內省之後發生的一組複雜的程序和過程,包括內省、記憶、行為相互作用。

精神分析治療的過程二階段說:

主要通過兩個階段使行為發生變化

1、理解兒童期所形成的認知和情感活動模式(防禦機制)

2、理解兒童期顯現出來的衝突關係會在醫患關係中再度體現(移情)

因此,理解防禦機制和移情是治療技術的關鍵。

成功的關鍵:病人投入到治療中去,與醫生建立信任的關係。治療關係和治療聯盟的重要性。

(三)精神分析的當代特點——強調內省

近年來,「內省」的意義甚至也從多少有點靜態的概念轉向與「治療關係」相關的動態過程。

精神分析對內省的重視,可部分地歸於這樣的一個事實,即治療的雙方需要談論共同感興趣的話題,而此時,非特意性的關係因素則在悄然起著治癒作用。

……而到了「後現代」時期,內省屬於則指病人與治療師主觀上一起合作,建立良好的關係,共同創造描繪出符合患者背景和將來的藍圖——是對當前事實的描述而非對歷史的追憶。

——Nancy McWilliams 《精神分析案例解析》

第一、二章重點內容提示:

一、精神分析的產生:精神分析理論,是根據當年的臨床實踐提煉總結變成的了。另一方面:實踐活動、臨床實踐,叫精神分析療法

二、精神分析同義詞:探索性分析、心理動力的心理治療、有精神分析色彩或味道、角度、取向的心理治療--精神分析性治療

三、精神分析治療的特點

1、以談話作為治療方法。一個病人起的名稱。

2、精神分析注重深層。內心到底有什麼?慾望、本能。精神分析強調生物本能。

3、重視處理移情與阻抗,就是精神分析。

4、強調遠期療效。在精神分析中發生的一個現象:治療時效果非常好。但一結束治療,就反彈。弗洛伊德因此放棄了催眠。叢中因此將自己的治療定位為人格的發展,認為,治療師是催化劑。所以精神分析催眠那麼快的療效,為什麼弗洛伊德還放棄催眠?因為認知沒有改變、人格沒有發展。

5、精神分析強調對心理癥狀的意義的探索。如何判斷癥狀的意義:判斷此癥狀跟心理需要之間的關係。

6、精神分析的治療技術強調:治療聯盟。自由聯想的變形使用--沉默。會談時間比較長。精神分析一般80次,兩年。不應該超過三年。

7、四個階段:對峙--來訪者很容易避重就輕;澄清--把矛盾揭示出來。(傾聽技術);解釋;修通。

8、精神分析的兩個維度:一、個體心理內部的自我覺察。二、治療關係。諮詢諮詢就是一種關係。

本次聽課收穫

1、深刻性:精神分析要用一雙色迷迷的眼睛看來訪者。長期性:

2、精神分析的兩個維度:一、個體心理內部的自我覺察。第二個維度:重視客體關係、強調治療中的關係。

第三章 精神分析治療的首次訪談

首次訪談很重要。其中包括的任務有五個方面:

第一,建立關係,分析治療的開端

第二,了解情況,初步評估與診斷(精神動力學的診斷)

第三,確定治療目標

第四,為正式開始分析治療做準備

第五,選擇、轉介(有選擇的接待來訪者)

一、諮詢關係的建立:

諮詢關係包括兩個方面:第一, 現實關係。第二, 職業關係。

諮詢關係的建立:第一, 現實關係。 40歲女性在20歲男性治療師面前表現得像小女孩。

第二, 職業關係。職業關係是按時交費,按設置進行諮詢。不允許發生職業以外的關係。一位對性有恐懼的女孩,男諮詢師為了治療,開房,為來訪者獻身了。怎麼評價違規治療師的功與過?有功--充當了父親的缺位角色。 有過--不應該發生職業以外的關係。從諮詢的角度看,諮詢師可以象徵性地當女孩的父親,談戀愛動手不動口,心理諮詢動口不動手。

動態發展的觀點,以現實為基點提供治療關係。

來訪者把過去與別人打交道的方式 用與跟諮詢師身上,這就是移情。

在治療關係的初級階段,心理反應是充當來訪者的移情關係,後來以動態發展的眼光,讓來訪者越來越面對現實,讓來訪者更好的處理自己的移情。從而走進現實的關係裡面。

以現實為基礎,建立咨訪關係,處理移情關係。

治療關係是必要,不僅必要而且是充分。羅傑斯強調治療關係最重要。動態發展的治療關係,現實漸漸地發展起來,移情關係慢慢地過去。以現實的觀點來處理移情的關係。和治療之外的人更多地建立現實的關係。這樣才能比較適切地生活。

大部分的媽媽都是無證上崗,60%的人在沒有心理學知識的媽媽的帶領下健康成長。媽媽靠跟孩子的互動、共情、對孩子關注、接納、隨著孩子長大,適應孩子的發展 。

不同問題的孩子在一起如何治療呢?各用各的方法呢?還是特異性,還是針對性的治療呢?對不同問題的孩子,有沒有一種通吃的療法,是特異性的還是非特異性的?不同問題的孩子在一起如何治療呢?一鍋煮--最終促進孩子正常發展即可。 人在心理發展的路上,是一個病,走另外一邊是另外一種病。共同的機制是大路沒走通。只要讓正常的大路走通了,他就不往兩邊走了。

焦慮的孩子吃手指,怎麼治?最好的是讓孩子感受到被媽媽接納。最有效的治療是媽媽與孩子的關係互動,大於治療的方法。

二、初步評估與診斷

在首次訪談之中,我們要完成一個重要的任務,就是對來訪者進行評估與診斷。這兩個詞還是有個差別。評估和診斷之區別在於評估更全面、更細緻。整個的心理狀態,方方面面都做到心理有數。用文字來描述:他的社會功能、飲食起居怎麼樣?他的認知怎麼樣?包括自我反省怎麼樣?

評估是全面細緻的描述。診斷在評估的基礎上抓主要的性質。診斷是在評估的基礎上,抓主要的方面,以評估者的眼光,抓主要的東西。

性質診斷和評估相對於對於來訪者的治療而言,並不是最重要。評估叫綜合性抽象,診斷叫分離性抽象。借著診斷和評估來幫助來訪者,不斷的解決問題,而不是滿足諮詢師自己的未知和探索心理的需要。心理諮詢師是藉助於診斷和評估,使諮詢關係不斷深入的進行下去,使來訪者的問題得到解決。這是診斷和評估的根本意義。

建設性關係發展比治療癥狀更重要。

精神分析的時候,弗洛伊德強調反省。而後來的精神分析理論特別是客體關係學派,強調人際關係的重要性。強調增強人際之間的信任。你能不能相信別人、相信別人是善意的、是好的?當依戀別人的時候,就敢於面對自己內心弱小、脆弱的地方。當相信諮詢是接納的,諮詢師就成為他外部的資源。人類這種動物的特點--依戀時間特別長。發展是以依戀關係為基礎的。所以,信任別人成為他解決內部的心理問題的資源。沒有這個資源,他的心理問題就得不到暴露、得不到解決。

如何對來訪者進行診斷和評估? 主動被動,是否屬實等,來訪者是否守時顯示來訪者救治心態。

我們知道,評估更全面、更細緻。整個的心理狀態,方方面面都做到心理有數。用文字來描述:他的社會功能、飲食起居怎麼樣?他的認知怎麼樣?包括自我反省怎麼樣?而診斷是在評估的基礎上,抓住哪些特徵?如何抓住重點?答案是:在比較中進行。水跟石頭相比,我們抓住這個特點:水是流動的、石頭不流動。水和汽油相比,我們抓這個方面:一個透明一個不透明。抓其中的一兩個來作為主要特徵來分辨水和汽油的差別:流動性、可燃,氣味等。

診斷和評估不是最重要的,第一重要的是幫助他、解決他的問題

評估要注意認真觀察。

求助動機評估的細節:注意觀察來訪者的求醫行為方式、是否遵守時間設置和其它設置。「醫生成為來訪者心中的客體」是否守時是一條重要的線索。不遵守時間設置,表現為阻抗。遵守時間設置,既可觀察自己,也可觀察來訪者。

來訪者是否按時就診,反映了來訪者就診的動機和願望。早來,說明咨訪關係對求助者來說很重要,反映了來訪者急切的心情,依賴。所以,諮詢師應該遵守的一個法則:固定好時間,不隨意變更。守時是一把雙刃劍,既考查來訪者,也考查諮詢師。

來訪者進門的動作、敲門聲讓我們挺害怕、挺憤怒,往往是人格障礙。敲門聲輕、猶猶豫豫的,以為沒人敲,這來的可能是神經症、抑鬱症。這些都作為線索我們去觀察。包括相貌、著裝,坐下的姿勢等。

與醫生坐的距離。距離:以能自由活動為標準,彼此互相舒展為宜。誰先坐下呢? 與醫生坐的距離,也是觀察的重要的內容。以兩個人坐位時,翹腿不接觸為自然距離。

個案:強迫症女孩的坐姿。女孩和諮詢師的距離很近,膝蓋頂著膝蓋,女孩怕諮詢師聽不清。

來訪者坐下的行為動態,都有一定的含義。

觀察夫妻治療中的距離 。夫婦諮詢couple:椅子調近一點,可能關係要近一點。椅子如果拉完點,可能不能接受這個近的距離。當他們說要為婚姻努力,可以觀察他們的頭近了遠了。如果是下意識地頭較近、兩個人看著說話,這對夫妻關係好。如果都看著諮詢師說話、身體向另一方歪著,這對夫妻話不多。

精神分析前1~4次,是前奏,主要是評估和診斷。我們要做出來訪者是否適合精神分析治療的判斷。

評估的第一點,是否有自殺傾向。抑鬱一定要寫:囑家屬,防自殺。一定要問並且寫上有沒有自殺。不然會追究法律責任。

心理治療是否是唯一治療的方式?好多因素是不可改變的:貧困、經濟、器質性問題,這些都是諮詢師無力改變的。諮詢師要知道,有些問題是自己能解決的,有些問題不是自己解決範圍的。

個案:清華的碩士生愛上了北京的女本科生。女生提出來分手,男生倒下去、絕食。同學對女生說絕食三天啦,女生不理。同學說絕食七天了,女孩提著稀飯去了、一勺勺地喂。過一會男孩就站起來了。女孩兒喂米飯的效果大於心理諮詢。

哪些是心理原因,哪些是器質性病變,我們只能談的我們能談的那部分。跟這個男孩談的時候,區別哪些是心理原因、哪些是器質性的病變。心理諮詢不能把腿談好了、聲音不清也是器質性的病變。能談的問題是:怎麼跟女孩(男孩)、跟媽媽打交道,如何減少衝突打人的行為等。

心理諮詢和其他方面幫助人的方式,起作用的性質和方面不一樣,貧窮的人,給他錢和和給他做心理諮詢,起的作用是不一樣。諮詢師要知道,有些問題是自己能解決的,有些問題不是自己解決範圍的。

戒毒的復吸率是90%、。其中原因有隻有生理戒毒,無心理、人格發展。諮詢的最終目的,是人格的完善。

精神分析前1-4次治療,主要是評估和診斷。醫生問的多一些,主動地問戀愛、上學。開放式的提問做一些傾聽、包括問病人來做心理治療有什麼顧慮、有什麼期望、有什麼要求,這也都在評估的範圍之內。

評估應用採取詢問和傾聽的方式。最好能達到息息相通的程度。運用詢問和傾聽的手段探索下面的每個病人都要涉及到的共同的方面:來心理諮詢、尋求心理幫助的理由。包括對治療的期望、想解決什麼問題。「你希望我在哪方面幫你?」來確定目標。

尋求心理幫助一般都是有原因和理由的,其中原因是客觀的,理由確是主觀的。

詢問來訪者的生活史,可以讓來訪者說好長時間。與來訪者的思維要保持同步向前走。而且是諮詢師和來訪者思維並軌。要走到這一步是很難的。諮詢師太理性,缺少情感,就達不到那種良好的狀態。來訪者把情感隔離了。

這就是講述方式也是一種線索講生活史的時候,我們會看他生活中重要的人從小到大一路走來,前面不遠的地方有棵樹,樹是什麼樹。又遇到一棵樹,生活中的重要人物就像路上的樹,一棵一棵,我們可以讓他講。

關於重要人物的問話:你感覺這個世界上,誰是最心疼你的人?誰是對你生活照顧最多的人?誰是最理解你的人?當你遇到困難的時候,你最先想到的是找誰?第一、第二、第三……我們就可以把他身邊的重要人物,姥姥、奶奶,戀人……讓他排序。可以細談哪些人物到底重要在哪些地方?重要的是人物嗎?關係。在關係的再深層呢?是來訪者的情感。所以,是重要人物重要?不是,是關係重要,關係背後是來訪者對重要他人的情感。

(1) 生活中的生活中的重要的人,這個世界上誰是最心疼你的人,你最信任的人。。。以此看生活中的關係,最深層的是情感。每一次問一個人物,你想這個人物是怎麼回事?你和他的關係是怎麼回事?他給你的感覺是怎樣的?當他說了一種感受時,他說了一種感受一種關係,接著問。

當治療關係不夠穩固的時候,要小心問短的方面。

個案:我和那個女同學可好啦!我們上小學穿 一樣的衣服、用一樣的鉛筆盒、不是我考第一就是她考第一。然後她考上重點大學,我沒考上。我考上研究生的時候,她到國外學研究生。我考博士的時候,她和外國人結婚。我博士畢業時,她和外國人離婚了。「我倆可好啦」這個好裡面暗含著競爭。很容易講出來的是我對她很好。但人的情感一定是複雜的。這個好裡面,有什麼問題嗎?暗含著競爭、競爭當中的你挫敗我、我挫敗你。既認同對方又感到威脅。你和她除了可好啦,還有什麼嗎?多追幾句話,「還有呢?」我們要追著問,注意先問正性的,再能夠承受時再問負性的情緒。我們先問積極的情緒。開始:你跟她之間有沒有鬧矛盾呢?心裡既喜歡她、又生她的氣的時候?「既喜歡她、又恨她。」先把她愛她的情感表現出來。這樣問,也不能保證她把負性情緒說出來。即使這樣也不一定全能問出來。我們每個人最早的記憶是愉快的多,還是痛苦的多?痛苦的記憶比愉快的多,是因為幸福的東西再多我們也不會嫌多。幸福這個事兒太順暢了,沒有挫折,就刻不下痕記。

一次挫折都給我們增加一個新的心理功能。(靈註定在創傷中前行,曾奇峰)

什麼樣的人適合做心理諮詢師?心理創傷太多,自己都救不了自己,做不了諮詢師。一個人從小到大很順利、也沒摔倒過,也沒撞過南牆。心理很健康的,沒法理解痛苦,做不了諮詢師。一生中沒有挫敗、從小到大沒遇到了障礙、沒拐過彎。這樣的人在做諮詢時,會有一種感覺:來訪者活得真累,真不理解!所以假如有這種心理十分健康的,做不了諮詢,會嫌這個麻煩。

有關早期記憶主要是負性的為主。最早的記憶,有的時候是因為我們經常複習,所以記得。為什麼最早的記憶跟現在有關係?如果只有一次這樣的體驗,既使是痛苦的、也不一定能記住。所以能記住,不僅是當時的體驗,而且我們之後的生活中又多次複習那時的感受。精神分析師要了解:他的最早記憶是不止一次的強迫回憶重複著。如果這個問題一直沒有很好的解決,是一個活火山。所以這樣問:最早的記憶是什麼?諮詢師就可以判斷:他從小到大一直會遇到同樣的困難沒有得到解決。

詢問內容還包括:經常做的夢和最早做的夢。

學員的夢:總往深淵掉,掉不到底兒。分析:是離開媽媽的懷抱,那個依戀不上的時候的失落感,自己沒把握、恐懼的失落感。失落感是分享客體化階段,這個階段依戀的心理需要未達成出現的失落感。

學員的夢:被別人追趕。分析:追別人,是競爭對象,特別我們小時跟父親認同之間、誰更強,這個叫閹割焦慮的夢。

學員女生的夢:被壞人追、被日本鬼子追、追得挺近的、害怕。對夢的分析:醒之前的瞬間做過什麼?沒有。馬上就要追上了就要完蛋了。完蛋的時候,原來還跑呢,嚇醒之前的瞬間什麼都沒有了。什麼動作都沒有了、什麼反抗都沒有了。這個夢是一個性病。夢裡面保持著超我。性的被喚醒在這個夢裡面。

有壓力的時候,就做高考的夢,拿到卷子,不會做。醒來發現是夢,不是壓力大。

做夢吵架,說明最近壓抑了。

分析夢應該注意的問題:事物都有兩面性,心理諮詢師要在生活中多吸取知識,書本上的是有限的。所以,我們通過一人夢來理解一個人。錯誤的傾向:對夢感興趣,卻對做夢的人不感興趣。

比如,夢到什麼東西,代表什麼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出現這個東西的時候,我們的感受是什麼。做夢表面上是看壓抑的內容,實際是不想接受情感。

壓抑與防禦

壓抑的結果是心理功能的受損害,心理功能不完整,會讓一個人的生活熱情就會下降。

心理創傷,讓我們受了一些刺激、特別是一些不良刺激。我們壓抑它、排斥它,結了一個大疙瘩,即心理創傷會給人留下一些情結。它的外殼是防禦機制,內容是癥結。

本我肯定在潛意識中,自我和超我大部分在意識中

《三種心理學》書

防禦機制屬於ego

心理防禦用的各類最多拐彎最多是強迫症,拐彎最少的是抑鬱症。心理防禦機制的變形是人格不成熟的表現。說明一個人還沒有形成一個固定的方式、比較成熟穩定的心理防禦機制。

焦慮和防禦機制的關係是這樣的:為了處理焦慮情緒,人們用了防禦保護措施。焦慮的深層、背後是什麼?焦慮是危險的信號,是跟環境適應性的表現。焦慮,內心一定有一個力量來推動它。力比多怎麼心理能量在背後起作用。心裡能力是內在的力量,變成他的願望。內在的需要變成了他的願望,焦慮一定伴隨著內心末達成的願望。某個女生如喜歡班裡的男生又剋制不住,這個焦慮本身也是他享受自娛自樂的一種方式。如果克制自己不想,又不可能。沒有行為的情況下又想得多。想得多,又不允許自己想。所以形成心理衝突。因為所有的東西都是來訪者內心所具有的!

叢中老師認為學好心理諮詢的標誌——看到各種培訓廣告,不再感興趣。 因為這時,你已經體會到心理諮詢的真諦。

精神分析是一項琢磨人的活動。精神分析是琢磨自己,還是琢磨別人?琢磨自己好!艾賓浩斯遺忘曲線是琢磨自己的結果;霍尼也是琢磨自己比較多。

自戀性移情的表現:大夫,你是我遇到的最好的醫生--大夫,我是否是你最好的來訪者?

通過嘗試性的解釋看他對自己的反省能力,看他是否有能力來理解自己生理上,身體上的聯繫。具有心理學的眼光,對自己的反省能力比較強的人,比較適合做精神分析治療。比如一個考試焦慮的患者。他對考好的的強烈願望。但同時,他的擔心自己考不好。如果他具有能夠把強烈的願望和自己自己的擔心,這兩項掛鉤整合,這樣的人接受心理治療比較合適。

不能和有效地和醫生建立治療聯盟,只希望諮詢師把自己治療好的,是不正確的治療態度。要通過我們的詢問,讓來訪者感受到被尊重、讓他在初始階段熟悉我們的方式、環境,對病人進行教育與培訓,讓他知道什麼是心理諮詢,減少由於他不知道而失去治療的機會。

首次會談最重要的事情是建立關係——想盡辦法「勾引」來訪者下次再來。50%在第五次前就脫落了(常見現象)。案例的脫落是常見的現象,也是一種阻抗,移情的表現。其具體原因有: 1, 對治療抗拒,不喜歡醫生,移情反反應,認為精神分析不合適,主觀認為不合適,不一定不合適。還有癥狀緩解就不來了。2, 評估階段太短,不能掌握證據,偏差太大。評估太長,來訪者都發展出移情 (19:48:28)

醫生落在來訪者的後面,跟不上來訪者也不好。一般4次就需要評估一下咨訪關係,進行必要的。我們一般的諮詢也有一次性解決問題的,很常見。一次性解決。難度高。50分鐘內掌握心理破解的入口,只一次就讓他有所收穫,有所改變。

一般精神分析會談一次50分鐘。

第三章小結

一、首次訪談的重要性

建立關係,分析治療的開端

了解情況,初步評估與診斷

確定治療目標

為正式開始分析治療做準備

選擇、轉介

二、首次訪談的主要技術

1、治療關係的建立:移情關係、現實關係、職業關係

2、創建安全感的談話氛圍:

無條件積極關註:接納、尊重

共情、興趣、投情

坦誠一致

鼓勵自由聯想:重視內心

保密承諾

意義:增強信任,減少壓抑,暴露衝突

三、

1、比較:精神動力的診斷與評估

差異與聯繫:

評估是診斷的基礎,更細緻、全面。以很多條目、維度及其程度或整段文字描述來體現。相對更是動態的

診斷是在評估基礎上進一步抽取主要特徵,以某個名詞來標示(貼標籤?)相對靜態

共同點:

推進心理治療與諮詢的過程走向深入;互動過程最重要!

2、病人的評估

注意觀察:

病人來診的方式

是否守時

進門的動作

相貌、著裝

坐立的姿勢

與醫生的距離

開始評估:

告訴病人評估的過程,一般用1- 4次會談時間

評估危及生命的行為:自殺等

評估疾病的器質性原因

精神病學診斷

治療者運用詢問和傾聽

詢問和傾聽病人對開始治療有何顧慮

傾聽並探索:

發病及尋求幫助的原因

生活史

既往生活中的重要人物

最初的記憶

經常和近來的夢

對先前治療及治療者的體驗,求治的動機與願望

觀察病人如何與治療者建立、發生關係

嘗試性解釋

要求病人共同理解

本次聽課收穫:

1、諮詢關係的建立:現實關係。職業關係--不允許發生職業以外的關係。

2、諮詢師應該遵守的一個法則:固定好時間,不隨意變更。守時,即可觀察自己,也可觀察來訪者

3、生活中的生活中的重要的人,這個世界上誰是最心疼你的人,你最信任的人。。。

第四章 叢中老師現場個案演練(一)

這位諮詢師說:來訪者有精神分裂傾向。缺少父愛。特別希望得到父愛,一直逃避,第一年的精神分析發現,對父愛的壓抑,就出去尋找。現在矛盾即渴求父愛又無法交流父愛的一種困惑。

初步的印象:包括大家聽到的、我們想到的父親的問題。來訪者一開始就把這個主題給說出來了。這或許是一個重要的事件。為什麼是或許?剛開始能輕鬆說出來的,往往不是重要的。所以我們是一開始就抓父親這個事兒,還是放過去這件事情?我們只看到一部分的時候,先別著急做結論、下判斷、或揪那一點。急著揪,會讓來訪者覺得給我的自由自主空間太小。太著急處理問題,會讓來訪者有壓迫感,會讓來訪者感到不自由、不舒服。要進行到二三十分鐘、四五十分鐘的時候,看到開始的時候緩和一點,開始不揪對我們後來看全了,會好一點。所以,開頭的時候要多放出來一些。如果來訪者主動談,就順著來訪者的思路往下走。諮詢師可以好多構想,隨著他的話問,把點都記在心理,有機會再收集資料,例:你跟爸爸的關係怎麼樣?

諮詢開始沒有提轉介的。只有在會談結束,才能提出轉介

來訪者訴說,她與父親的關係不好。母親對她說了爸爸許多不好的方面,不給撫養費了,不關心等等。母親會讓來訪者去要向父親要生活費。來訪者還訴說自己的回憶:母親在喊叫,父親在打母親,自已感覺很小,用力去推卻沒有起用。母親被打得全身都腫了,住院,在眼科。來訪者說:我覺得世上的人都是騙子,我媽也是騙子。沒有人聽到我的聲音、沒有人幫我。世界上沒有人認識我、真正聽我。我不知道下一步,會發生什麼?

叢中老師:現在基本上50分鐘進行了一半,是不是來訪者的情緒方面有了很大的改變?

即使我們聆聽,也應該聽到來訪者的表情的線索。她說的憤怒的事情,聲音挺小的。後來說著說著聲音就大一些了。先說了憤怒比較有力量,後來有眼淚了,然後是慢慢地平靜下來了。大家聽後面的那幾句話:哪個字拖得長一些,都變得短平了。最後字的尾音比較長、話比較平。聽起來像是畫外音。我們聽的時候,就聽他什麼時候進入內心、什麼時候又出來了。像潛水似的,潛到5米……聽到情感波動的過程。聽到情感波動的時候,也是角度在切換。 「我不知道該怎麼辦?」也是旁觀者的角度,理性的成分過去了,感性出來了。我們要聽出這些非語言中的信息。

聽爸爸的關係是最重要的嗎?不是。聽到後來我們就知道來訪者與媽媽的關係是最重要的。跟媽媽的關係是什麼樣的?依戀、糾結。

媽媽被打的時候,去救媽媽。這個地方的共情做得好。共情不在於多,而在於準確、恰當。我們可以聽到來訪者的情緒中的無助,對媽媽的怨恨,對父親的憤怒。無奈、憤怒。憤怒什麼呢?對爸爸用了憤怒這個詞。對媽媽用的詞不是憤怒,而是怨恨。為什麼咱們要區分這種詞呢?因為,它們的程度、深淺不一樣。恨的是和無奈在一起,憤怒跟無力在一起,憤怒是年齡大才有的。恨是年齡小一點的時候,帶著無助和被拋棄感。怨裡面不僅是抱怨,還經常有哀怨的成分。即來訪者對對媽媽的依戀、共情、感到自己無助、怨恨

我們再聽:這句,我寧願認為他們都是騙子,加「寧願」一詞。加「寧願」,就把內心愿望加在其中,他有一個內心愿望,她有一個願望,然後她有衝突。沒有願望,就沒有情緒反應了。所以我們理解一個人的時候,不僅要理解她的無助、受傷害,還要理解她的願望。我們強調她的願望,他的願望是得到愛,還要幫助別人。

我們還可以注意到,她表達中還有「應該」這個詞。我應該……關心別人……說了好幾個關心,關心別人,唯獨沒說關心自己,關心別人對自己卻是理性的要求,我們接下來的諮詢可以關注她怎樣關心自己。

如果我們聽的細一點,會聽得清楚:來訪者自己提的目標很好。我們可以思考,對人的理解不能只強調恨。我們還有看這個的心理動力特點,比如她說「寧願他們都是騙子」。「寧願」是把內心愿望加入其中,它的內在願望是什麼才會有傷害和無助的感受?所以理解一個人的時候不止理解她的情感:恨啊,還要理解到背後的心理動力原因——願望,願望得到愛。

前面,是從感性方面來理解來訪者,叢中老師現在要求諮詢師從理性來分析這來訪者。

這是共情的時候進到來訪者的內心,關注她的感受,接下來站在諮詢師的角度,看看她的整體的狀態,她人格的部分,看看在來訪者的內心和父母的關係。

「要強」是來訪者最根本的願望,還是「得到愛」是她最根本的願望?一方面覺得要強,另一方面又覺得內心沒有力量,要得到關愛。我們兩邊都說出來。說出來:一邊方面怎麼樣,另一方面怎麼樣。將二者劃為並列的關係,揭示了她的矛盾和衝突。但我們分析就會發現:只有當愛需要滿足之後,才能強大。所以將來治療的方向永遠是幫她如何尋求愛,這是我們治療的根本

然後談完願望呢,說:你正在努力。你正在努力把你的工作做得更好。這就是積極正面的。

如果修復她心靈的恐懼,這種恐懼是母親帶給她。怎樣給她修復?這是個重要的任務——借外界來解決內心的事情。母親是一個外在的人,而心中還有一個母親

這兩個不完全一致。我們怎麼來揭示這個不一致性,剛才有一些資料——同學們都羨慕我,媽媽讓我寫蘋果。可以用來完善自己內心對母親的感受。

我們還聽到她前面的口誤,找父親要醫藥費,後來改成了生活費。這個口誤的道理在什麼地方?是這樣的:離婚之後呢,媽媽有病,女兒去照顧她。所以要生活費為了誰?要醫藥費為了誰?這個女兒到底跟媽媽是什麼關係?這個口誤表明了一種既認同,又不認同。處於向媽媽認同的一個矛盾的心理。在感情上又愛又恨。用心理學的名詞:存在著向媽媽認同和不認同。認同是生活費和醫藥費是分不開的。生活費是包含自己的。先說的醫藥費,是媽媽得病,是在女兒心理看得更重要的,才會有這個口誤。

怎麼去轉變來訪者的這個認識?媽媽愛的方式,讓你看來是自私的。我們把媽媽的愛細化一點,媽媽愛孩子、媽媽愛孩子的方式,讓你看起來是怎麼的。這個地方可以建構一下愛。你對媽媽的愛是真心的,就算別人都是假的,起碼你的愛是真的。你對媽媽的愛,包括你跟爸爸打交道多的時候,怕媽媽會生氣。拿愛心起頭,和織毛衣似的。治療從愛開始,無論她多麼痛苦、多麼受傷害。愛別人、同時愛自己。

50分鐘我們可不要以把來訪者內心的問題都處理完了?來的時候「人都是騙子」走的時候,陽光普照?沒有

最後10分鐘,如何來結束。我們有很多內容來不及談,後面就不以收集資料為主要的目標了。我們就開始要收尾了,寫作為要結束了。複習的時候,10分鐘怎麼給她一點建設性的幫助、讓她嘗到一點甜頭,有點啟發,好下回再來。這就是結束前的10分鐘怎麼做。隨著她的情緒出來,我們一步步地結束,但是同時還有一些緊張。而且我呢,在這個當中,我沒有遇到這種對自我辨別這麼不全的來訪者。這是我沒有過的。對我我感覺有一種我自己就要敗下來了。

叢中老師:這麼好的來訪者、配合得那麼好。我沒做什麼,主要是她對自己的態度、分析,我好像沒有太多的工作,我感覺這個來訪者比較適合這樣的方式。

神經症的來訪者,我們去傾聽,要給更多自由的空間。人格障礙、邊緣人格,說著說著就看著窗外不看人、要撕病歷,(那個憤怒出來的)這個時候,我們要有一些反饋的技術。(邊緣人格那個憤怒出來的)出門之後,「呸」「呸」「呸」,我會注意主動的反饋會多一些。我做這個反饋的意思是說:傾聽肯定是對的,傾聽不是一程不變的。諮詢師要根據不同的來訪者、不同的主動的方式來取得配合。這樣的要求可能偏高一點,只是告訴大家:將來你知道努力的方向、知道傾聽不僅只有一種方式、傾聽有不同的方式。

諮詢師的問話別緊咬著來訪者的不留尾巴,就不會出現沉默的場面。諮詢師每次問話,稍微留一點空檔,給來訪者思考、他還要往下說、給他話語權、機會。諮詢師要養成職業的習慣,等一等,看他接下去是不是要說?諮詢師應該堅持的一條基本原則:諮詢師永遠讓來訪者。

打斷是另一個技術。來訪者重複說一個問題,說得太理性、佔用太多的時間,我們為了轉話題,可以去強行打斷。打斷的技術,是在治療的後半段,他就是不停,我們的治療策略完全被他給擠佔掉了就可以用。

如果來訪者具有傾聽諮詢師的能力了,這個來訪者已經不錯了。

最後我們的談話,可以是:這次談話你的感受是什麼?這幾個談話你的感受是什麼?你對我有什麼要求?有什麼建議?

我們當時的觀察作為我們調節的辦法、去討論也是一個辦法。都是有效的。「你恨你爸,是嗎?」「你恨不得把他殺了」表面上是說的有些過了,但實際上給他一個反駁我的機會,調動他的主動性。故意說一些差的,作為調動主動性的一個辦法。諮詢師說出了他的道德感不允許他自己說的話,連想都不敢想的話,雖然看起來共情有點過頭,但這時候,諮詢師在前面十米的地方提前等著他。他前面的空間就大了。所以利用共情出現的這種對來訪者做引導。

「恨不得把他一刀砍了」這個可能共情過頭了,但仍可說出去,調動來訪者的主動性,讓他反駁我。有時雖然他理性的反駁,但我說的是情感上的,我是衝擊了他的道德感,探測他的深度,他聽到諮詢師把這話都能說出來,他反而有更大的發揮空間了

我們的會談不要偏離大方向。

諮詢師目前培訓的傾向好像是來訪者哭的越強烈越好,有時過於強調有些極端了。內心深處有創傷,我們帶他去接近創傷,就像我們帶他去潛水,一下子潛水太深,你要考慮他的接受力,承受力,有沒有處理創傷的能力。如果他大哭,我們就要往理性挖,帶他往理性走。火候:讓他的痛苦情緒出來,邊說邊哭,邊哭邊說。理性沒喪失。說的時候,眼淚能出來,意味著感情能上來。這是我們火候的把握。所以,我們要考慮的一個是承受力、一個治療關係。操作中掌握火候,挖到他有感情反應,包括感情,語調,眼淚,如果她的眼淚在圈裡打轉,我們就煽煽情;如果她嚎啕大哭,不可控制,我們就要往理性拉拉。她的痛苦情緒出來,邊哭邊說,哭的時候語言功能不喪失,意味著理性不喪失;說的時候有眼淚,意味著也有感性。這就是火候。來訪者邊說邊哭,諮詢師也會很緊張:是不是碰觸到的我的無力感?我是不是有未處理好的情感?

什麼時候讓來訪者進入哪一段情緒?前十分鐘就進得比較深?結束前十分鐘進得比較深?有一個總體布局的問題。諮詢的經驗積累是這樣的:在30分鐘左右,內心情緒進入得比較深,是比較合適的。

每個人都要維持內心的秩序。來訪者者「自己的強大」與「成為同性戀的自強」在鬥爭。同性戀既破壞了自己的強大,又有些認同同性戀的強大。

在會談中存在著思維路線。這個思維路線是諮詢師和來訪者共同作用的結果。叢中老師在本次會議中的思維路線,是按照「憤怒」這條線往下走。先從6歲的時期開始談起。整個的路線是越來越往幼年走,中間討論和爸爸的關係——爸爸養家糊口,玩捉迷藏爸爸跑的慢。來訪者一直說父親的不容易,但卻突然說了一個貶低父親的,這是為什麼?這是不太佩服爸爸。一個男孩子被父親打趴下,徹底打服了,會影響其成長。在同性戀中容易找高大、威猛的男性來陪伴。

來訪者的憤怒可能不是源自父親,還有別的來源。這時開始討論他的性身份,來訪者對自己性身份的認同可能稍微弱了一點。在愛情中,問情緒、感受時,身體的反應是最準確的。和來訪者開始討論他的感情,問他的身體反應,身體的反應最忠於感情。想到同性戀的時候身體感受是什麼?身體的反應是什麼?來訪者對同性戀中身體反應不是很強烈,所以不是真正的同性戀,可以斷定是心理問題。所以性本身的問題不是突出大問題。

第五章 叢中老師個案討論與回答

理想化是超我的內容之一。超我的三成分:道德感、理想化自我、服從現實。媽媽為什麼打孩子?我們的猜想是媽媽與父親的關係問題。媽媽過於強大。媽媽的形象應該是和藹的、包容的,但現在變成了帶稜角的、不舒服的。孩子有些認同了媽媽,但還是有些反抗的、有此仇恨,這沒有被消除。所以在潛意識中,來訪者就會仇視女性。我們可以這樣認為,將來來訪者結婚么,找一個什麼樣的太太?這可能顯現為對母親的一種間接反抗。找一個和媽媽截然相反的女性,可能會改變一些。而找一個和媽媽一樣的女性,則會失去愛的能力,失去對女性的興趣。

認同的爸爸的對家庭負責任的部分,也認同了爸爸的懦弱的部分。所以,媽媽的因素是孩子同性戀的首要影響因素,而爸爸因素是其次的。爸爸的懦弱、不夠男子漢氣概,沒有修正這位孩子的問題。

把握這些才能理解、深刻分析理解來訪者的「憤怒」。

還要注意來訪者的思維特點——跳躍性比較明顯。跳躍性思維反映了內心的思維被割裂、碎裂。形成原因的探討:這與媽媽這個客體關係對象的不連續有關。他小時候媽媽跟他的客體關係不夠連貫,由於這種割裂,所以來訪者就會表現出破壞性的、攻擊本能的突然爆發,而建設性方面表現沒有足夠好。

在諮詢關係中,移情的表現。來訪者會和諮詢師的互動可能會表現出:來訪者對諮詢師百依百順、接近得讓諮詢師受不了。所以對此做諮詢,要做到warm,即不可太熱和太冷。具體做要注意,先討論與父親的關係。然後在關係保持的同時,討論對媽媽的感受、來訪者的無助和弱小感。

將來治療關係的發展,會談內容,層次程序,以及如何建設,始終不要忘記怎麼面對眼前的現實,做點認知的指導,行為的指導。在精神分析的治療中,進行綜合治療。

學員問題1:諮詢師的性別對治療的影響是否有關。

諮詢師的外表,例如頭髮長短與母親相似性,可能會引起來訪者的心理反應。比如孩子認為媽媽是長頭髮,爸爸是短頭髮,後來遇到女治療師,長頭髮,可能更容易喚起對媽媽的認同,女諮詢師的一些語調,肢體言語的一些引起對媽媽的聯想。但隨著諮詢關係的建立,諮詢師的身體性別關係不大。

學員問題2:如何處理與來訪者的關係

不要急於了解諮詢師想知道的內容,而是順著來訪者。特別是開始的時候,要順著來訪者思路走。

學員問題3:如何處理來訪者的思維中破裂

可以用來訪者談到的內容,諮詢師來為其組織成具有邏輯性故事。串起來,把他前面的話跟現在串起來,或者把細節擴展,組一個故事時。這時,就可能會把他的情感整合起來。

學員問題4:關於來訪者與父親的關係問題。

讓來訪者有更多的情感體會。要避免諮詢師的強勢。把干預和尊重平行對待。

學員問題5:如何採用諮詢技術

諮詢技術不要脫離精神分析這個大框架。所有的技術是在精神分析這個框架中做。否則單純用技術沒有多大意義。這是因為人的心理是整體的。局部要與整體協調,各種辦法要服從與來訪者整個心境和精神狀態。

夢的解析:

學員講自己的夢:自己在大運河邊上玩水,姐姐在右邊想把自己推河裡去,回頭看到媽媽來了,就不害怕。背景是橋、藍天等。這個夢給自己的印象很深。

學員的分析:媽媽可能是榜樣的象徵;自己弱小;表達了擔心的情緒;河水、母親代表女性方面……

叢中老師的分析:請來訪者根據夢做自由聯想。來訪者談到根據這個夢說,媽媽對自己溺愛、被爸爸否定。自己送母親坐車走,就會很傷心、很傷心。當爸爸抱著她送母親走時,就會跑、離開父親。

叢中老師:根據來訪者談到這個方面,我們如何重新來解釋這個夢。

所以解夢的精髓在於:夢的含義的答案在於來訪者!如果不顧這個基本的原則,就是野蠻的精神分析,蒙古大夫。

叢中老師:夢是願望的滿足。所以,要透過夢,分析出來訪者沒有滿足的願望是什麼。夢有故事情結,夢是被修飾過的,因為夢也有超我。夢真正表達的是內在的願望。所以精神分析是找到內在的願望、創傷是什麼。沒有願望,就沒有創傷。

夢是願望的達成,是進入潛意識的線索,藉助故事情節表達真正的願望。

總之,夢的分析就是找出他的願望。順著夢這條線我們去找出他內在的願望是什麼。

分析夢,是引導來訪者探索自己內心引子。

如何分析出被壓抑的內容?第一,通過象徵的方式來認識。第二,通過內在的感受來認識。

怎麼找到被壓抑的願望,有兩條途徑,就是媽媽代表誰、姐姐代表誰、橋代表什麼……但是,夢到水,代表什麼。根本就沒有答案。離開了做夢者的感受,解夢就無從做下去。所以,更重要的是我們更看重水象徵什麼並不重要,更加重要的是夢見水,感受是什麼。反過來,順著夢中的感受找下去,很容易找到象徵是什麼。而我們分析感受的深層,還是願望。夢中的故事情節是虛假的,夢中的情感是真實的。我們需要用情感的主線來統一內容。夢中的情感是真實的。所以,解夢是分析人,而不是猜。總在,分析解夢重點在於來訪者被壓抑的情感是什麼。把壓抑的東西借著談夢給他分析出來。夢只是一個由頭或是一個素材。分析夢,永遠不要離開做夢的人。精神分析永遠不要離開來訪者這個人!

時間是客觀的。但潛意識、心理的時間是主觀的、非客觀的。

夢中涉及了母親,她聯想到對母親的不舍,這時可以擴展問問她對媽媽是否還有別的情感,猜測可能是壞媽媽的投射,夢中有。

精神分析是手段,生活是目的。


推薦閱讀:

伯陽父對《《靈素商兌》與《群經見智錄》》的筆記(4)
[轉載]風水筆記之五十九
甜美的女童春季休閑麻花開衫,馬上織起來,附教程筆記
傷寒學習筆記 35
《大風歌·王立群》筆記(31—40集)

TAG:精神分析 | 精神 | 筆記 | 治療 | 聽課 | 分析 | 老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