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河之南》解說詞*第六集 大河之歌

《河之南》解說詞?第六集 大河之歌

一場雨水不期而至,舞陽賈湖的夏天愈加美麗。1986年6月,舞陽縣賈湖同樣一個美麗的季節,考古學家發現了一個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址。8000年前的骨笛出土了,在隨後的測音實驗中,專家們選用其中的一支骨笛吹奏我國傳統名曲,悠揚的旋律,清亮的笛音,讓我們和遠古祖先們的心瞬間接通了。賈湖的這批骨笛,採用猛禽的腿骨或翅骨製作而成,形狀固定,多為七孔。更令人驚異的是,靠近第七孔的地方還穿有一個小圓孔。測定結果表明,這些小孔都是有目的地用來調整音高的。可見,8000年前的骨笛製造者不但心中有數,而且匠心獨具。沿著音樂的河流,我們尋找詩歌的故鄉。「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這是《詩經》的開篇之詞,屬於《詩經》十五國風中的周南。西周初期,周公旦住東都洛邑,即今天的洛陽,統治東方諸侯。周南即是周公統治下的南方。《詩經》是我國古代最早的一部古代詩集,收錄了305篇詩歌,其中國風160篇,有95篇出自中原一帶。

氓之蚩蚩抱布貿絲

匪來貿絲來即我謀

送子涉淇至於頓丘

—《詩經 衛風 氓》

氓或許是一個英俊小伙,借著賣絲的機會來誘惑衛女。明知道子無良媒,衛女卻還是心生好感,忍不住將氓送過淇水,淇水是多情的,淇水邊的衛女也透明而多情。《衛風氓》的故事發生地淇水,位於河南鶴壁,春秋時期為衛國所在地。在《詩經》中,寫到河流最多的除了黃河之外就是淇河。公元220年,悠悠洛水,神情憂傷的曹植或許是思念曹丕妃子甑後,或許是寄託君臣之道,或許是祭奠流逝的感動,曹植洋洋洒洒地寫下了《洛神賦》這篇曠世奇文。

其形也,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榮曜秋菊,華茂春松。彷彿兮若青雲之蔽月,飄飄兮若流風之回雪。

——曹植《洛神賦》

賦是在漢初湧現出的一種有韻的散文,成於洛陽才子賈誼之手,鼎盛於司馬相如。就洛神而言,首次現身於司馬相如的《上林賦》,至東漢張衡、蔡邕的筆下,洛神漸漸豐滿。而至曹植之時,一個翩若驚鴻、婉若游龍的洛神成為永恆。「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這七步之中急就的詩句,撼動的不僅僅是一個帝王心頭的波瀾。河南通許縣至今還有七步村,紀念這位身世坎坷的才子。「步登北邙坂,遙望洛陽山。洛陽何寂寞,宮室盡燒焚。」一百多年的帝都,瞬間化為灰燼,曹植的感傷,顯然不獨屬他一人。生逢東漢末年這樣的亂世,詩與歌同生命個體的悲歡密切關聯,對此感受最為深切的還要蔡琰。蔡琰,字文姬,開封陳留人,東漢著名的文學家、書法家蔡邕的愛女。當董卓火燒洛陽遷都長安之後,羌胡番兵乘機掠擄中原一帶,馬邊懸男頭,馬後載婦女。蔡文姬被擄到南匈奴。

王子初(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東漢末年,亂世的中間,蔡文姬淪落到北方嫁給左賢王,後來到曹操掌權時候,因為蔡邕寫了《後漢書》沒有寫完,曹操也知道,也很佩服蔡邕和蔡文姬父女倆的才藝,所以花了重金從北方少數民族把蔡文姬給贖回來。贖回來的時候,蔡文姬已經有了兩個孩子。

一邊是親生骨肉,一邊是故國河山,社會的動亂和個人的遭遇,撕扯著女詩人的心靈,發而為聲,蔡文姬飽含血淚的五言體《悲憤詩》、《胡笳十八拍》和七言騷體《悲憤詩》,是對一個時代的控訴。

胡與漢兮異域殊風,天與地隔兮子西母東。苦我怨氣兮浩於長空,六合雖廣兮受之應不容。

——蔡文姬《胡笳十八拍》

「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青發。」曹氏父子們在行軍路上,在洛水河畔,在銅雀宮中發出的遒勁、剛健之風,延及山陽竹林七賢的正始之音。而至陽夏諸謝的田園歌唱中漸趨低回,(竹林七賢:阮籍、嵇康、山濤、劉伶、阮咸、向秀、王戎;陽夏諸謝:謝靈運、謝混、謝瞻、謝惠連、謝庄、謝脁)直到唐代又一個偉大的詩人在中原橫空出世,那就是詩聖杜甫。鞏縣筆架山南窯灣村,一座毫不起眼的窯洞,這便是杜甫誕生的地方。

葛曉音(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天寶六載的時候,杜甫參加科考,當時李林甫是一個奸臣,雖然舉行了一次科舉考試,但是他對皇帝說野無遺賢,就是說這個朝野之間已經沒有遺漏的賢才了,一個都沒有錄取,所以杜甫這次精神上打擊是非常大。

「至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政治抱負破滅了。長安遇到的冰冷現實,令杜甫生出「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的感慨。杜甫後來還做過三次小官,但加起來的時間不超過四年。詩人本色註定無法與官僚角色兼容,於是杜甫告假回鄉。

華峰(河南大學中文系教授):他請假回家的時候,這個路上他經過了華清池,這個時候他聽到了唐玄宗、楊貴妃正在沐浴溫泉,他想到了自己的生平,想到了百姓,於是作了一個《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著名的詩句「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就是這首詩的名句。實際上杜甫的詩作從這首詩之後才真正充滿一種博愛的精神,一種憂國憂民的觀念。

杜甫也許不是最窮的詩人,但肯定是窮詩人中最偉大的一個。「惜我命之窮,顛倒不見收。青山老更斥,餓走半九州。」這是杜甫對自己的真實寫照。民間疾苦、社會離亂、天道不公,杜甫有著最切身的體驗和感受。所以「三吏」、「三別」所達到的詩歌高度,決不是偶然的。

葛曉音(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我們知道,在西周《詩經》的詩裡面,鳳凰是作為天下太平的象徵。孔子都說「鳳兮鳳兮」,就是鳳凰是儒家所理想的太平盛世的象徵,所以杜甫多次表示他的理想,他的圖騰就是鳳凰。那麼後來到安史之亂以後,杜甫從甘肅進入四川的路途,他有一首詩寫鳳凰台,那首詩寫得非常感人。

晚年的杜甫盼望著北上回到故鄉,可詩人卻未能如願以償,而是孤苦伶仃地死在長沙到岳陽的一隻飄零的小船上,被人草草埋葬。43年以後,杜甫的孫子才將詩人的遺骸遷回故里鞏縣安葬。杜甫顛沛流離的行蹤里,疊映著另一個雲遊四方的身影,那就是詩仙李白。李白的詩歌一如其為人,疏狂不羈,汪洋恣意,逍遙洒脫。據說當年李白在長安寫了一首詩,其中有「可憐飛燕倚新裝」一句,因此得罪了楊貴妃,在長安呆不下去了。李白鬱鬱寡歡來到了洛陽,公元744年的洛陽,中國詩歌史上最璀璨的時刻到來了。那就是杜甫和李白的相識,兩人一見如故,惺惺相惜。

思君若汶水,浩蕩寄南征。----李白《沙丘城下寄杜甫》

三夜頻夢君,情親見君意。----杜甫《夢李白》

今天我們可以想像,杜甫領著李白穿街走巷的身影。而白馬寺的佛光,河圖洛書的傳說,國色天香的牡丹,千年古都的興衰,這些一掃李白心中的鬱結,使李白遊興倍增。

古都開封,李杜二人又與浪走天涯的邊塞詩人高適相遇古吹台。那是據說創作了陽春、白雪的大音樂家師曠演奏的地方,正所謂詩人興會更無前。三人推杯換盞之際,詩興勃發,古吹台從此有了別樣的陽春、白雪。「氣酣登吹台,懷古視平蕪」,這是杜甫的沉鬱與開闊。「暮天搖落傷懷抱,倚劍悲歌對秋草」,這是高適的豪邁與蒼涼。「人生達命豈暇愁,且飲美酒登高樓」,這是李白的瀟洒與浪漫。三個困頓落魄的流浪詩人,一次千載難逢的文人雅集,「盛筵難再,蘭亭已矣」,這次聚會終成絕響,化為三賢祠永遠的訴說。

「洛都四郊山水之勝,龍門首焉。龍門十寺觀游之勝,香山首焉。」這話是唐朝的另一位大詩人白居易說的。龍門、香山隔河相望,一個春暖花開的日子,武則天率百官來到龍門,她將在此地舉辦龍門詩會,獎品:錦袍一襲。於是,天下詩人云集龍門。詩會結果,自然是宮廷內的人拔得頭籌。完成最快的為第一,那是東方虯。詩作最佳者,那是宋之問。自龍門詩會開始,有唐一代的中原詩人沈佺期、杜甫、白居易、元稹、劉禹錫、韓愈、李商隱、李賀等先後來到龍門,更有孟浩然、李白、韋應物等詩人,從他鄉趕來,成就了龍門的華彩片斷。其中,白居易更為痴迷,將其晚年18年的時光留在了龍門香山,江州司馬的名號,也被香 山居士所取代。白居易的祖籍是山西太原,因祖父白湟任河南鞏縣縣令,舉家遷移到新鄭,生長在滎陽,少小辭鄉曲,在白居易十二歲的時候,為躲避戰禍,又舉家東遷,迢迢四十載復到滎陽宿。四十多年後,當白居易從蘇州卸任返回洛陽時,途中特地取道新鄭,探視故居,並作《宿滎陽》。此次回歸故里,白居易決定終老洛陽。

童子能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

文章已滿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愴然。

——唐宣宗 李枕

龍門東山,白園墓前,一塊巨大的石碑,上面刻寫著醉吟先生傳。白居易有酒仙之稱,但在詩中卻並不如李白那樣言必稱酒,而是於樸素的言辭里,含蘊深深的蒼涼,一種穿透時空,消弭物我的蒼涼。「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在一個琵琶女的演奏中,白居易卻聽出了個體命運的悲歡。而相逢何必曾相識,同是天涯淪落人的感喟,又遠遠超越了一己之痛。與元稹一起,白居易力挺中唐詩壇新樂府運動,一挽大唐詩歌的頹勢。

文起八代之衰,孟州人韓愈,大唐的文壇巨擘,一掃六朝以來講求對偶,以浮華為能事的駢文風氣,發起了影響深遠的古文運動,登上了一個時代的文化高峰。唐代詩歌最後的餘暉落在了一位中原詩人的身上。1200多年前的一個黃昏,一位年輕的書生來到了太行王屋山學道,書生與山中靈都觀一對年輕貌美的姐妹產生了戀情,但為禮教所不容,最後只能是撕心裂肺地痛苦分手。這個書生便是原籍沁陽,出生滎陽的李商隱。「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曲陽湖邊,晚唐的李商隱,為這段沒有結果的愛情留下了幽怨凄迷的佳句。曲陽湖也因此被後人稱為愛情湖。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李商隱

李白的豪邁,高適的悲壯,杜甫的冷峻,白居易的通俗,直到其後李商隱的晦澀,唐詩,一個以時代命名的詩歌,一個直接記錄了唐王朝精神標尺的詩歌,在李商隱「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的吟唱聲中徐徐謝幕了。

北宋王朝是一個崇尚文教的時代,開國之初,宋太祖就定下了不得殺士大夫及上書言事人的祖宗家法。這給了讀書人以極大的尊重和言論的空間。

張鳴(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蘇東坡的弟弟,就是蘇轍,他就講他十九歲到東京來考試,原來在四川的時候,那個地方比較閉塞,對外面的情況不了解。這樣到東京來考試的時候呢,他才和歐陽修接觸,他知道原來天下的文章都聚集在這,他感覺到非常的振奮。

隨著北宋工商業的繁榮,勾欄瓦肆的民間唱曲脫胎換骨,慢慢演變為宋詞。一時間,作為文化中心的開封唱曲四起,那些有名望的大文豪,也對填詞樂此不疲。

張鳴(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柳永,他和東京的關係就太密切了,他雖然是福建人,但實際上他主要大部分時間都生活在東京,是在汴京長大的。不過這個人,他有點特別,就是從年輕的時候就不大守禮法的規矩,基本上留戀於在市井當中混的那種人,就有點浪子的作風。他把這科舉考試看作是一種浮名,我現在沒考中,我把浮名換淺斟低唱,就是在歌伎酒樓,就是和歌伎、樂工交往,去寫詞、唱詞。度過自己的一生,這樣的一種。當然是一種開玩笑的一種自嘲,但是這個自嘲。據說就是傳說,也被人到處,因為他太有一點反禮教、反傳統的這樣一個特點,在當時話流傳得很廣,據說有一次,他已經考中了,然後被宋仁宗看到他的名字了,說是且去淺斟低唱,何要浮名,把他的名字給勾了。這個事情據說他以後再寫詞的時候,他就要向人家標榜了,因為宋仁宗說的那話是聖旨了,所以他說自己是奉聖旨填詞柳三變。

儘管失意無聊,但開封的酒肆勾欄卻為柳永提供了另一片天地,凡有井水處,即能歌柳詞。在不勝枚舉的柳詞中,《雨霖鈴》是流傳最廣的佳作之一。

多情自古傷離別,

更那堪冷落清秋節!

今宵酒醒何處?

楊柳岸曉風殘月。

-----柳永《雨霖鈴》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髮征夫淚。」宋仁宗康定、慶曆年間,范仲淹鎮守西北邊塞,邊防盛傳,軍中有一范敵人聞之驚破膽。1043年,范仲淹這位文韜武略的詩詞大家,因為《十事疏》慶曆新政的失敗而辭職,回到南陽花洲書院(鄧州)。1044年的春天,岳陽好友滕子京來信,要范仲淹為重新修竣的岳陽樓寫一篇美文。手握一捲圖紙,從未去過岳陽的范仲淹思接千載,在花洲書院的春風堂上,揮筆而就了《岳陽樓記》,留下「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千古絕唱。

推薦閱讀:

痣的解說
分別解說十重戒
對解說已沒有新鮮感 黃健翔放言將不再解說足球
宋之韻解說詞第十九集
(太極拳秘境)第六集(全集) 記錄解說詞

TAG:解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