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7大養生術 不生病的生活 從這幾招做起(組圖)
(本文經中西醫雙執照葉信甫醫師審稿)
一般人提到的「養生」,其實就是根據生命原有規律,採用「養護身心、保持或增進健康、減少疾病」,以延年益壽的一種措施。簡單來說,就是相當於現代醫學中所謂的「保健」活動,這也是近年來十分熱門的「預防醫學」概念。只不過,相對於西方醫學注重「形體運動健身」的概念,傳統中醫對養生的觀點,主要以「強化身心」以及「預防疾病」為主軸,亦即,所謂的「上醫治未病」,根據每個人不同的體質傾向,再配合外界環境變化,從「形、精、氣、神」等不同的層次,給予調整或修正,最終達到身心平和境界。
7大中醫養生法
小動作預防疾病
中國古代養生家們,根據各自的實踐和體驗的角度不同,衍生出調節飲食起居、服用藥物、採用醫術(針灸、按摩、推拿等)、練習武術氣功、修養精神、節制慾望、修養品德??等不同的養生活動。以下,介紹幾種最流行的中醫養生的方法:
1.經絡養生:
中醫認為,經絡是遍布人體全身的網路系統,它就像道路一般,聯繫各臟腑與頭身四肢的關係,運載著人體內氣的運行流動,以保證各組織系統的正常功能。因此,只有在經絡通暢的時候,氣血才能夠川流不息地運行於全身。根據《黃帝內經》的說法,經絡具有「決生死、處百病、調虛實」的作用。因此,歷來的古代養生家們都認為,疏通經絡就是一種重要的養生方式。其中,最簡便的方法就是經常刺激、按摩、針灸合谷穴、內關穴和足三里穴等3個重要穴位。其中,合谷穴可以防治顏面以及五官方面的疾病,內關穴有助於防治心臟疾患,足三里穴則對於五臟六腑虛弱,特別是對於消化系統疾病,最為有效。
2.葯膳養生:
這裡面的「藥物」,主要是養生藥劑的選配調製,就是中醫所謂「葯食同源」的概念。藉由純天然的食性植物葯進行加工,達到調理人體偏盛或不足的情形,讓身體趨向健康的境界。中醫學講求飲食養生,根據食物的性質和功能,合理地調配、膳食,從而達到保健強身、益壽抗病的目的。中醫學認為食物有四氣五味(四氣─溫、涼、寒、熱;五味─甘、咸、辛、酸、苦),適量的攝取食物,可以調整人體陰陽平衡與臟腑功能。所以,如果一般人平日能均衡地進食各類型食物,在身體平衡出現狀況時,選擇適當的食物調補陰陽,就可改善身體素質。此外,更要減少不良的暴飲暴食習慣,飲食不節也是現代人容易罹患糖尿病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中醫養生方法中的「飲食」,特彆強調一定要「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又要重視五味調和」,否則會因營養失衡、體質偏頗、五臟六腑功能失調而致病。
3.順時養生:
古人認為,天有四時氣候的不同變化,也就是「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規律,或是太陽下山就睡覺、太陽升起就起床。一般人如果能順應這樣的規律作息,就容易達到健康的境界,這也就是「順時養生法」的主要精神。例如,之前日本動物研究就曾發現,當生理時鐘錯亂時,就會影響身體荷爾蒙的分泌,引發多種疾病,甚至讓血壓飆升,最終將嚴重危害心血管功能。而從中醫的觀點來看,晚上11點至凌晨3點,營氣流經中醫的膽、肝系統,此時身體如果能完全得到休息,就能修復肝功能、恢復體力和思考能力。此外,古代中醫也認為,如果人體的五臟六腑、陰陽氣血的運行,都能與四時相適應,就有助於健體防病。否則,逆春氣易傷「肝」、逆夏氣易傷「心」、逆秋氣易傷「肺」、逆冬氣易傷「腎」。
4.靜神養生:
這裡面包括了精神心理、情趣愛好,以及道德品質調養等方面,更融合了傳統中醫、宗教和民俗文化等相關內容。中醫所謂心藏神的「神」,指的是人體高級中樞神經的機能活動,主宰了整個人的生命狀態。一旦人們能夠保持神氣清靜、心理平穩,就能夠達到「保養元氣,使五臟安和」的境界,並有助於預防疾病、增進健康和延年益壽。相反的,如果違背了這樣的目標,則「大怒」會傷肝、「過喜」則傷心、「憂思」會傷脾、「過悲」則傷肺、「驚恐」易傷腎,進一步將誘發種種身心疾病。
5.修身養生:
裡面包括了衣、食、住、行和性生活??等生活起居行為的調養。中醫向來就認為,情緒過度起伏,尤其是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會損害身體健康。所以,養生最重要的一步,就要先從「養心」開始做起。例如有「藥王」之稱的孫思邈曾說過:「心誠意正思慮除,順理修身去煩惱」。養成良好品行,常做有利於他人的事,可使自己心胸開闊、心情愉悅。《黃帝內經》也曾提到:「恬惔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所以,想要追求健康、長壽的人,首先要從修身養性做起。平日應排除各種妄念,多說好話、多行善事、不計較、不怨恨、少生氣,如此一來,身體才可能趨向健康。
6.調氣養生:
古人認為,人體的氣有「化生」精血、「防禦」病邪、「推動」機體功能、「固攝」臟腑津液、「營養」全身組織、以及「溫煦」產生熱量等作用。而當人體內部營養失衡、勞逸失當、情志失調、病邪夾擊等諸多因素之下,將會導致人體氣血的虛、陷、滯、逆等癥候,進而使機體發生病理性變化。所以,古人通常會透過「慎起居、順四時、戒過勞、防過逸、調飲食、和五味、調七情、省言語、習吐納、行導引」等一系列措施,調養人體元氣,以達到「祛病延年」的目標。
7.進補養生:
除了傳統中醫在氣血津液嚴重衰弱不足時會使用滋補藥物,來調理陰陽、補益臟腑、滋養精血外,從「醫食同源」的角度出發,飲食與各種藥材的適當搭配,不但可祛病、防病,更有合理進補及強身的功效。一般來說,進補養生也會同時考慮「順應四時」,例如冬天進行「溫補」、夏天「涼補」。
4大原則在家簡單養生
雖然中醫養生有以上各種方法,但簡單來說,都不脫「天人相應、道法自然」、「形神皆養」、「動靜結合」,以及「審因施養」4大原則與精神。
1.天人相應、道法自然:
簡單來說,就是順其自然,以體現「天人合一」思想。在養生過程中,特別要符合自然規律、養成規律的生活好習慣,而不可違背自然規律。並且要「飲食有節、各取所需」,盡量吃當季與當地的食物。
2.形神兼養:
在養生過程中,既要注重形體養護,更要重視精神心理方面調攝。也就是說,除了身體健康,也同時要注重心理健康,做到「精神樂觀、積德行善」。
3.動靜結合:
現代醫學主張「生命在於運動」,中醫也主張「動則生陽」,主張運動健身。只不過,中醫養生也同樣主張「動中取靜」、「不妄作勞」,並且強調要依據不同季節、年齡與時間,從事適合及適量的運動而非勞動。
4.審因施養:
中醫所強調的養生方法,從來就不拘一法或一式,都是依照「形、神、動、靜、食、葯」等多種途徑與方式來進行養生活動。而除了以上不同方式之外,中醫養生也同樣注重要「因人、因地、因時」不同,使用不同的養生方法,以符合「審因施養」與「辨證施養」的原則。近年隨著民眾對自身健康重視度的提升,各式各樣的養生方法應運而生。但根據許多中醫師實際觀察來看,絕大多數民眾都是採取「人云亦云」角度,看待這些養生資訊。
其實在這些各式各樣的中醫養生方法中,也需要依體質及不同「證」狀而有不同的差異。如果選擇不正確,這些養生方法也可能會造成身體負擔甚至反效果。所以,建議民眾在聽取資訊的同時,也應詢問適合的養生學者或正統中醫師的意見,進而尋求最適合自己的養生方案。
責任編輯:宋雲 來源:財訊趨勢特刊
推薦閱讀:
※多才多藝不值得羨慕
※28 歲那年你正處在哪個狀態?
※為什麼喜歡夏天?
※深夜的車,卻始終駛不出這座城
※生活不容易,盡量開心過;人生不簡單,盡量簡單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