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課逐字稿|精神動力取向心理諮詢:如何有效干預

大家晚上好!時間到了,我們就開始了。

今天的主題是講精神動力取向的心理諮詢,如何讓干預更加有效。談到這個議題,大家可能會首先想到諮詢師如何做得更好,讓來訪者的諮詢效果更佳。當然這是非常重要的議題,但我們今天主要想從三個方面來談一下:一個方面是諮詢師如何干預,包括自身議題的處理。但其實諮詢是不是起效,並不是諮詢師單方面的工作,是咨訪雙方互動影響的結果,所以這裡還有諮詢師和來訪者的匹配問題,這是第二個議題。而第三個議題,因為涉及來訪者自身的改變,其實還有來訪者本身自我成長的潛力,我有時候喜歡稱之為「翻盤」的能力。所以諮詢效果是三方面因素共同造成的,只是因為時間的限制,我們今天會主要談諮詢師的維度。在心理諮詢師的議題里,我們先從諮詢師的幾個不同的發展階段開始。為什麼要從這個地方開始呢?中國有一句古話叫「姜還是老的辣」,我們知道姜越老,或者說心理諮詢師在這個領域沉浸的時間越久、個案積累越多,TA自身的成長,不論是專業還是人格水平越深厚的話,其諮詢效力更強盛,這是毋庸置疑的。而心理諮詢師的成長,又分成不同的幾個發展階段。如果你自己本身是做諮詢的,可以根據我所說的幾個階段來評估一下,現在大概在哪裡,然後接下來要走向哪裡,以及如何去走。

當然就心理諮詢師成長周期而言,因為每個人的起點不一樣,尤其在中國環境下的心理諮詢師,很多都是非科班出身,當然接下來的管理會越來越嚴,很多可能是比較年長才開始進入這個領域,每個人生命積澱的厚度不一樣,人格水平不一樣,每個人的投入程度和專業積累速度不一樣,所以會有各自的差異。而我這裡要談的成長周期呢,是從大體上寬泛的、常規的角度來說的。

我們大致可以把心理諮詢師的發展分成四個階段:

第一、二年的時候,差不多是新手諮詢師,學了一些心理學基礎知識,接下來開始要諮詢實踐。但在實踐的過程中,發現雖然學了些理論知識,但好像完全在頭腦層面,等遇到來訪者的時候全忘光了,理論和臨床的連接非常弱。也不知道來訪者所說的話語裡面,究竟哪些是要抓住的,哪些是可以忽略的;究竟如何去理解這個來訪者;知道了問題以後如何來干預……可能這一大片都會非常地模糊,而模糊的不確定感勢必會帶來焦慮感。過度的焦慮通常都和我能不能勝任啊?我到底怎麼回應才能讓TA滿意啊?接下來究竟該怎麼樣去做啊?如何留住來訪者啊?……而這個時候來訪者通常也是很容易脫落的。一般來說,前一、二年是處於這樣的階段。

慢慢地在專業上不斷地累積,個案也越來越多,可能差不多到三、五年的時候,進入到第二個層面。這個時候積累了一些基本的經驗了,對自己理論上所學的如何嫁接到諮詢中,也開始能有一些連接了;能夠在諮詢當中使用一些技巧了。自己感覺作為一個心理諮詢師的勝任感比第一階段要強多了,在諮詢過程中強烈焦慮的部分慢慢下降,好像更能坐得住了,也能去聽和理解來訪者的問題了。這個過程中,有可能會影響到諮詢效果的議題,可能會是諮詢師本身沒有處理掉的自身議題,或者我們稱之為個人議題,可能會反轉影響到來訪者,這部分有可能會凸顯。並且因為學了一些理論,開始用理論去建構來訪者的問題,但理論更多地在頭腦層面,跟自己情緒體驗的連接度還不夠,也就是說還沒有沉下來。會有一些生澀,或者並不會給來訪者帶來那麼多地情緒觸動或者改變。但是慢慢慢慢地,會覺得諮詢里能夠做下來了,來訪者也能夠留下來,個案時間有可能會越來越長了。並且在這個過程中,隨著自己的個案積累,可能會慢慢覺得自己好像比較適合去走哪個領域、哪個方向,哪些客戶能夠留下來,哪些就跑掉了……對自己的理論取向有可能開始會有些選擇,並且會選擇一些長程的系統培訓。

那麼沿著這個脈絡繼續前進,可能再繼續發展到六到十年,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說作為一個心理諮詢師的職業身份認同,有可能會變得越來越確定。我究竟是什麼取向,我比較適合或擅長的領域在哪裡,我主要的客戶是一個什麼樣的群體,以及對來訪者能夠進行相對而言更精準的評估和個案概念化,在個案概念化的基礎上能夠使用有效的諮詢策略,並讓諮詢策略發揮效用的能力更高。不僅如此,在處理一般個案的基礎上,開始能夠hold住或處理更加困難一點的個案,包括在所專長的理論流派取向里,也開始變得更加深入、更加專長。

隨著自己在諮詢經驗等各方面的發展,可能十年以上或者更長時間,慢慢成為自己所擅長領域的資深人士,甚或有自己的學術專長或建樹。並且能夠很好地進行評估診斷,抓到核心的靶癥狀,在這個上面工作的能力越來越高。如果大家去參加過一些大師課程,當大師們做演練的時候,可能這部分的體會會更深一點,你會覺得他好像能很輕鬆地把握住問題,能很深地深入到來訪者的內心,並且似乎更有能力鬆動來訪者的困境並向前推進,當然,這個要非同一般的功力了。

總的來講,諮詢師的成長大致會有這樣的發展脈絡,就像我們人的成長一樣,總歸是從年少不成熟慢慢走向成熟的這樣一個過程。而且我們自身作為諮詢師,隨著不管是專業還是人格水平的成熟,勢必對於技術的使用和更有效的、更針對性的干預並起效的效力會更大,這是心理諮詢師的成長脈絡。

但就像我們剛才所說的,諮詢效果的產生並不僅僅是諮詢師單方面作用,不像我們去看病,可能拍了片子抽了血,然後醫生髮現有什麼問題、開什麼葯。我們只要吃藥就可以了,藥效有沒有就看醫生葯開得好不好,基本上作用是在醫生這邊相對會更多一點。而諮詢過程可能就不是這樣,更多的是兩個人的互動影響。而兩個人互動的話,其實這裡未必說一定是權威、專家能夠怎麼樣,裡面還涉及到非常複雜的咨訪關係和諮詢互動的過程。而咨訪關係的話,裡面很重要的就是咨訪關係的匹配度。

當然有很多因素,我們可以總結來講個幾點:比如生命歷程的匹配度,你可能是一個新手諮詢師,但你突然接待了一位企業老總。你和他所經歷的生命階段和歷程可能會有很大的差異,包括力量的維度是否能hold住。包括也許你遇到一個有特別嚴重創傷的來訪,這種創傷可能是你自己相對平順的成長經歷不可想像的,那麼在這個過程當中,也可能會有不匹配或者承接不了的議題。不僅如此,還有來訪者所需要的治療策略和諮詢師所擅長的治療方式之間的不匹配的問題,比如說來了一個強迫症癥狀的,拚命在洗手怎麼也停不了,那麼TA首要解決的是洗手的問題。而如果你自己是個動力取向的諮詢師,你根本不知道針對強迫症癥狀非常有效的暴露反應阻斷治療(ERP),這個治療策略你根本就沒有學過,那麼哪怕你給TA做幾百次洗手背後動力學原因的解釋,可能也沒有辦法解決給TA帶來困境的癥狀問題,所以這個裡面還會有治療策略需要的和你提供的是不是匹配的問題。以及包括我們做精神動力學取向的諮詢,因為很多都可能是偏長程的諮詢。在這裡,我們會特別談到咨訪關係的匹配度,也就是來訪者聞著味道去尋找覺得跟TA特別合適的諮詢師。這裡就會涉及人格的匹配,人格的匹配是一把雙刃劍。因為來訪者總是循著熟悉的味道去尋找,這種熟悉感,既能讓他們建立起很強的治療聯盟,但也會帶來一個困境,也許來訪者的困境,正好就困在了和諮詢師的這樣人格類型者帶來的創傷體驗上,那麼很可能咨訪關係就卡住了,可能會困在痛苦的強迫性重複里,但卻很難掙脫出來。

當然還會有其他很多複雜的議題,包括如果大家自己做諮詢的話,可能會有很深的體會,反正我自己體會是蠻深的。如果當你自己是個不成熟的諮詢師的時候,往往來的也是一些不成熟的來訪者,你可能不知道自己的理論取向是什麼,不知道自己能做什麼,也不知道能給來訪者帶來什麼樣的效力,那這個時候很多來找你的,可能也不知道自己是什麼問題,好像聽說有心理諮詢這麼一回事情,那找個實習的便宜,去看看到底怎麼回事。這部分也會影響我們所說的干預效果和諮詢效力。而如果自己的職業發展慢慢往上提升,比如說現在很多學了心理諮詢的都需要來進行我們所說的自我體驗,尤其是動力取向。這個時候的來訪者,相對來說已經是比較成熟的來訪者,所謂成熟的來訪者,就是大致知道自己的困境在哪裡,可能想要去找一個什麼方向的諮詢師,解決的什麼樣的議題。比如說,我就是想找一個自體取向的諮詢師,希望能夠解決我的核心自體、自尊的議題,這就很清晰。TA會有的放矢地尋找信得過的諮詢師,建立咨訪關係。也就是說,比較成熟的的諮詢師遇到了比較成熟的來訪者。這種關係上的匹配以及干預效力,就會更加好,這是我們要去考慮的。

我們剛才談了咨訪關係的議題,那麼除此以外,還有來訪者自身的人格狀態。有的時候,我會喜歡用「翻盤」這個詞來形容,就是來訪者自己有沒有能力從創傷或者痛苦中走出來,重新獲得人格的成長,這部分其實對來訪者自身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從精神動力取向的角度而言,我們通常會說破除防禦。但我們知道對於來訪者來說,TA早年的那個痛,是沒有辦法去承受的,如果能夠承受住的話,就不稱其為傷痛了。那個傷痛之所以是痛,就是因為那時候的年齡和TA的承受力,接不住,所以只能用些方式去把它迴避掉。而這種迴避的方式,又使得TA的人格卡在了某個點上無法成長,困在那裡了。而這些逃離痛苦的方式,又造成了TA成年以後的困境,也就是說TA其實逃離的是生命當中不可承受之痛。如果想要從傷痛中走出來,當然我們講的是動力取向的心理諮詢等更偏人格成長的維度,因為即便動力取向的諮詢,我們有時也會說到不可逾越之痛,我們能夠做的就是把它包包好,不去觸碰它,這也是一個面向。而同時另外的面向就是,如果想逾越的話,這個來訪者TA自身必須要發展出能夠去逾越和衝破這種讓TA小時候生不如死、痛徹心扉的痛的力量,這樣成長才有其可能。

當然我們使用了一些治療策略,包括心理諮詢提供一個抱持、共情的好環境,讓來訪者能夠在裡面慢慢成長。並且在這個柔軟的環境中,能夠去觸碰那些傷痛,就像是在無菌的手術室里一樣,不至於打開以後,受到更大的創傷。但即便如此,對有的人來講,因為人格已經構築成了,這部分的傷痛會大到沒有辦法去逾越。那麼可能即便做了很多年的諮詢,每周三次、四次,甚至五次,可能改變都並不是很大。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所謂起效的部分,來訪者自身的因素。

所以講到這裡,我們談到諮詢能夠起效,其實有三因素的對吧?當然講這樣的三因素,其實從另外角度也是想說,諮詢師不是萬能的,也不是個神能夠去拯救一切。我們需要知道哪些事可為,哪些事不可為,儘力而為,接受儘力而為的結果,這可能是更現實的一種態度。

剛才把三個重要的因素講了,接下來我們就要談從諮詢師的角度上來說,如何讓干預能更加有效,或者說在干預的過程中,哪些因素是至關重要的,非常需要我們去關注和學習的。

這次微課我們講的是精神動力取向的心理諮詢,因為這個是我自己的理論取向,所以我們就這個問題探討一下。關於究竟選擇什麼樣的理論取向,可能大家剛入行的時候啥也不知道對吧,看見什麼就去學什麼。我最初也是聽說認知行為治療(CBT)很紅、很有效,那就去學CBT,然後就是有什麼新的招數,或是技術的課,也都去聽一聽,就是早年可能都不清楚自己要什麼。然後,在慢慢學習的過程中,我會覺得CBT不是我終極想要的,但我有一個好朋友,她的CBT做得特別牛,很棒!但CBT好像不是我的菜,而精神動力似乎最能觸碰我自己內心的某些議題。

在這裡面也想跟大家做一個分享,包括大家自己可以問自己一個問題,可能不是用頭腦來回答,而是用感覺來回答。就是在你所接觸的理論流派,包括精神分析,其實是有很多不同的分支的,到底哪個分支最能觸碰到你,就是最能觸碰到你自己內心感覺的,可能是和你自己內心很深的那些東西進行連接的,而只有這樣才能激發你很多體驗性的東西,而不僅僅只是頭腦層面的。並不是說短焦起效快、效力大,所以我去學這個,這樣可以快速解決來訪者的問題,一刀見效。這樣是學不好的,哪怕學短焦,你要對它背後的原理和信念要認同。我們知道所有的技術,它是建立在如何理解和建構問題的基礎之上的。我們知道心理諮詢,主要是偏病態心理學一點,處理更多的還是神經症以下的心理困境。而不同的理論,對於不同的病理心理,有它自己的理論建構,也就是如何理解這個問題,有它自身的生命哲學。而在這個基礎之上,再發展出所謂的治療技術。我們需要去相信,觸碰自己內心深處,覺得和這部分相一致的東西,然後才能夠論及更表層的技術問題。

大家如果去看一些理論流派的創始人的話,就會發現不同理論流派的發展,其實是和創始人內心生命中很深的體驗相觸碰的。包括我最近看科胡特的東西會多一點,就是這已經不是一個秘密了,他自己本身的成長環境,我們會發現他的有些個案裡面的父母跟他自己的父母其實都挺相像的。相信在他理論創建的過程中,不僅對他的來訪者,對他自己,也是尋求自身療愈的一個很重要的途徑。所以我們自己內心勢必會有最打動我們的東西,而這些東西是最能觸動我們自己情感的認同和理解,那在這個領域深入的話,勢必能夠有更深的體會,並且我們散發的氣息,可能也會吸引跟我們自己相類似的來訪者,或者對這個議題特別觸動的來訪者,大致的提前是這個樣子。

在這個基礎之上,我們再來講如何干預。我們可以將如何干預大致分成三個部分。一部分是屬於基本的介入策略,可能你不論屬於哪個理論流派,都是需要去遵循的。比如說一些基本的設置,包括時間、地點、頻率、如何收費,諮詢中如何開始,如何建立良好的氛圍去傾聽,聽的過程中如何搜集資料,哪些是重要的、哪些是特別要去問的,以及搜集資料的過程中,如何在提問的部分去評估;如何開始話題,讓話題能夠展開,並且能夠在規定的時間裡,把諮詢結束掉;包括我們通常所說的諮詢倫理守則的遵守等等。不管你屬於哪個流派,都是需要我們去做到的,這是屬於我們一般意義上的基礎干預的,它是打底子的,可能不會起到一個立竿見影的效果,但至少能夠確保不傷害。

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知道來訪者怎麼回事,我們能夠把更多、更深入的工作展開,我們能夠維護穩定的一個設置等,這些都是基本的議題,就不多談了。當然在這個過程中,也是有很多的東西會被打破,比如說倫理被打破,是吧!比如說結束不了,是吧!我以前就是這樣,本應該五十分鐘結束的諮詢,一小時十五分了還結束不了。還有也包括問題到底該怎麼問,怎麼問這個來訪者才能夠回答等等的基本議題。

有了這些基本的設置和工作能力之外,接下來非常重要的就是我們所謂的診斷評估以及相應的干預策略。這部分,是諮詢過程中非常重要的議題。這個應該很容易理解,就像我們去看醫生,哪裡病了去掛什麼科,那麼醫生看了你的問題,針對特定的問題有特定的藥丸。這個特定的葯,治感冒的葯和治胃病的葯,應該是會有不同的成分和不同起效的部位,以及起效的效力吧!如果你說你牙痛,醫生給你治胃痛的葯,但兩個痛可能並不相同啊!當然,這個例子可能不太恰當,因為我不太了解醫學,但我想效力是會有差異的吧!因為並沒有真正抓住核心議題,並且在這個議題上進行工作,也就是打蛇沒有打到七寸上。

而在診斷評估和治療策略的角度上來講,通常診斷分成兩部分,一個是我們所說的現象學診斷,更偏外顯癥狀的診斷;還有一個是精神動力學診斷,更偏內在的精神動力學理解。我覺得不管我們做不做動力性的心理治療,如果我們對一個人的人性有更多動力性的了解,也就是從TA癥狀背後的心理動力、情緒衝突,或者是早年的生命歷程對目前癥狀的影響等,有更深的理解的話,我們會對來訪者有更多的同理和接納。我個人覺得,不論你做任何流派的治療,能夠有動力學的診斷視角,都會是一個延展。

而從精神動力學的診斷來講,對我自己影響最深的是兩個人,一個是南希·麥克威廉姆斯,她的診斷系統;以及有一本台版書《動力取向精神醫學》,它的作者叫葛林·嘉寶。當然就歐洲來講,他們有OPD(操作化心理動力學診斷)手冊。我個人非常喜歡葛林·嘉寶,我覺得他的動力評估診斷的系統還是非常乾淨利落,很清楚的。

就我自己的偏向,會更多認同,並不是某一個技術或流派有多好多好,而是對於這個人來講,在綜合全面地理解TA以後,你知道TA的困境在哪裡,就TA的這個困境,TA力作能及的、接下來的發展階段和可以到達的地方,用什麼樣的技術,幫助TA在這個維度上前進是有效的。技術的使用,是看來訪者的綜合評估以後,其困難所在,目前的階段和要到的階段,是階段性地起作用,而並不是說一個技術包治百病的,是要因人而異的。就我自己來講,更傾向於我們使用不同的視角,對這個人有綜合的理解,然後在這個基礎之上,選擇適合的干預策略。治療策略起效,並不僅僅是因為技術本身,而是因為這個人的問題正好卡在了這個點上,而這個技術在這個階段,恰恰是一個助力,可以幫TA渡過難關,那麼這個時候是有效的。就像我們渡河一樣,渡過去之後,這個舟可能就沒用了,接下來也許要爬山了,爬山的過程中,也許要的是拐杖,而不再是一條船。這個一直以來都是我的信念,所以我會覺得,包括診斷,其實都是動態的,在動態的診斷基礎之上,再使用動態的技術。當然了,這個前提,對於諮詢者會有更多的要求,需要有更偏整合的評估和干預能力。

精神動力的診斷來講

我以葛林·嘉寶整理的系統,跟大家簡短地講一下:

一個是自我的特質。我們知道精神分析經典的驅力理論,接下來弗洛伊德的女兒安娜·弗洛伊德就創建了自我心理學,後續也有了很多的發展。裡面涵蓋了很多議題,包括自我強度,一個能hold住大企業、穩定運營的人,雖然有很大的痛苦,但和沒有辦法維持穩定的工作、穩定的關係的人的自我強度是有很大的差異的;心理悟性,也就是內省力的領域,這部分是有否可能進行精神動力學治療所特別要評估的,因為有這方面匱乏的話,也許不適合進行探索性的治療,可能用其他技術會更有效。包括自我的防禦功能,這個是我們最要談的,以及自我和超我的關係等。當然這部分如果大家沒有很深入地了解精神分析的主要的理論流派的話可能會有點困難,所以我就大致過一遍。

還包括客體關係,這也是一個很大的維度。其中涵蓋客體關係模式,也就是人際關係模式,比如說來訪者早年經歷中,他爸總是罵他,成年以後他在關係當中也總是處於被罵的角色,到了咨訪關係中,也總是唯唯諾諾,擔心諮詢師會罵他。也就是說這三種類似的關係模式,從他的早年經歷,到當下外部生活、到咨訪關係過程中都呈現出來了。而諮詢師在跟他互動的過程中,對他的體驗和感受幫助諮詢師更深地理解了他,那麼也在這個關係的層面幫助他有了更多的改善,這也就是我們經典的說到移情和反移情的問題。以及在跟諮詢師的模式里除了嚴厲的父親和懦弱的兒子以外,還有沒有其他不同的關係模式,在咨訪關係中呈現;也包括客體關係的成熟度,是要麼這個人好的、要麼就是壞的,還是能夠比較整合地看待別人,包括整合地看治療師,也許不夠好,但也不夠賴,對吧!也包括客體恆常性,這是生命前三年建立的。是不是諮詢師在的時候,TA覺得在,諮詢師一出差,就覺得諮詢師死掉了等等。這些跟客體關係相關的緯度,能夠幫助我們評估這個人內在的客體關係模式及其成熟度。

從兒童發展的角度來講,不管是自體的、客體的、自我的、還是心智化的,都有從不成熟到成熟的發展特點,讓我們可以知道來訪者現在在哪裡,接下來要去到哪裡。因為去到哪裡通常是去相對來說更成熟、更穩定的人格狀態。這樣的話,治療方向就開始變得清晰。當然,並非一一對應,生活的複雜性是遠遠大於理論的單一性的。

當然還有自體。科胡特特別說過自體的脆弱性,也就是自尊很不穩定,自體很容易破碎,也就是我們稱之為自體的凝聚度,或者是韌性;不僅如此,還有自體的延續性或者說自體的身份認同穩定嗎,性別身份認同、職業身份認同等,包括內在自體表徵的身份認同,抑或像多重人格一樣,今天這樣、明天那樣,很不穩定;以及自體的界限,是覺得你說的話,就像我說的一樣,不分彼此,還是你是你、我是我,或者從身體上來講,沒辦法把自己身體的邊界跟別人界定開來。

除此以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議題就是關於依戀及心智化。依戀是安全的嗎,還是不安全的?不安全的裡面是屬於那哪一類不安全的依戀模式呢?心智化水平發展到什麼樣的狀況呢?這些精神分析從弗洛伊德之後所發展出來更多議題,其實包括還有很多我們沒有納入進來,但是在國內其實也發展得越來越蓬勃的,比如說榮格學派、拉康學派等等。

從這些不同的精神動力學的角度,我們如何看到來訪者目前所處的狀況,而這其中,克恩伯格的三軸診斷,是我自己比較認同的,就是精神病性-邊緣性-神經症性的臨床譜系。我剛才談到的這些類別,比如說防禦機制,有從最原始精神病性的防禦一直到相對來說比較健康的神經症性的防禦。在這個裡面,我們就可以構建一個立體的人格譜系,對於這個人的人格水平或內在困境,困在哪裡,我們可以有一個相對清晰的評估。我們有時候經常會說一個人的心理疾病,本質上是人格之病,是在先天和後天共同形成的,早年的心理創傷所帶來的人格弱點,在遇到相應的刺激以後,就爆發成為一種癥狀。所以從精神動力的角度來講,怎樣從動力學的角度理解其人格困境在哪裡,現在所在的緯度,以及接下來工作的方向,就是往下一個更健康的維度去發展。而這個向下一個維度去前進的過程中,針對這個問題,特定的治療策略是什麼。比如說針對自體碎裂,科胡特的治療方法、當然還有克恩伯格的,比如科胡特的治療方法里,會有特定的評估手段和治療技術,我們可能就需要從自體心理學中尋找理論支持了。如果是前三年的依戀創傷帶來的客體恆定感不強,可能也需要從依戀理論去尋求支持。

當然不是非此即彼的,當我們對理論了解得越來越深,我們會發現,不同的理論流派里既有殊途同歸的,又有術業有專攻的,是既分又和的。

這是我們所說的評估診斷的部分,當然也是並不容易掌握的。就像我以前上CBT,老師說如果一個人有個案概念化的能力,就已經到了比較高階的水平了。但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可能需要知道自己在哪個階段。通常來講,這個階段可以再有所細分,剛開始時是看不到,究竟什麼問題,如何干預,除了像居委會大媽一樣,還能有哪些更專業的理解。接下來可能知道但做不到,知道是什麼問題了,可能也知道該使用什麼技術,但是就是無法做到。看不到了,就要先看到,看到了做不到,就要慢慢發展能力去做到,也就是知道也做得到。看到了又做到了,那麼就要向下一個高度前進,讓技術更精湛,或者在其他的維度上進行拓展。這個也是有階梯狀發展的過程。

第三個議題是諮詢師的個人議題,可能是個人沒有處理好的問題,涵蓋在諮詢師的反移情裡面,也包括專業領域內不太熟悉的議題等等。那麼反移情的話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是來訪者帶給我們的,我們通過來訪者帶給我們的體驗理解TA、幫助TA;還有一個是我們自己沒有處理好的議題,譬如我么自己害怕衝突、擔心別人覺得自己不夠好,而來訪者在諮詢的過程中,就像小孩的成長,不可能總是對父母理想化,總是要有失望、有攻擊的時候,而這個時候又會有擔心,會不會把「父母」搞垮掉,或者自己被「父母」滅了,而如果我們自己很難面對衝突,

來訪者一說什麼,馬上去撲火,那麼這部分會因為我們自己沒有處理好的議題,而影響到來訪者。這裡所指的個人議題,主要聚焦在動力取向,聚焦在我們自己人格中的困境。有一句俗話:諮詢師能走到哪裡,就能把來訪者帶到哪裡。就是這樣,包括在養育的環境中,父母的人格處於什麼水平,也只能把孩子的人格到什麼樣的程度。如果小孩兒想要超越,可能需要到外部去尋找一個能引領的力量了,在父母這邊恐怕就得不到了。因為小孩畢竟會很小,力量太弱,很難去影響大人,而會更多地被大人所影響,所以會有這部分的議題。

關於提升

好,既然說到這裡,我們其實看到,從干預能力的提升或如何讓干預有效的角度來講,比較核心的兩個議題,一個是個案概念化,或者我們說評估和干預技術的議題;另外的內容是個人議題的處理,比較重要的是反移情的議題。而如果這方面要想提升的話,會有三部分的內容:

一個是理論與技術的學習,包括去聽理論課,然後技術的學習當中,有可能授課老師會做技術示範。主要是掌握學習知識,學習的過程中,可能是先進入腦子,但光進腦子還不行,還需要能使出來。而在使出來的過程中,就需要去臨床實踐。實踐的過程就是從頭腦下沉到心靈的過程,這個過程就需要督導的幫助。只是對督導的需求,就像小孩對父母的需求,在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需求度。

比如說剛剛做諮詢的前一兩年,想像下有沒有類似於一兩歲的小孩兒開始走路、開始說話的狀態,這個時候路還走得不太穩,媽媽想把手放開,但他就會抓著,或者是你把他放到床沿上,手鬆開你在前面,想讓他過來,他可能就死死地抓住床沿不敢放,會害怕、擔心,怕一松就倒掉了;但他又想去嘗試,發現還能站起來,就屬於這樣有一點點細微的技能,但是比較弱小的階段。這個時候對督導的需求,可能就像對父母的需求一樣,更多需要支持。如「哎呀,寶寶好棒啊!」之類的,像小孩學步的時候能站起來了,「噢噯,寶寶好利害哦!」類似這樣的情境。需要鼓勵性的以及指導性的東西,也包括具體怎麼做,有時候可能要示範一下。然後覺得好像有人可以去依靠了,就像小孩兒自己的自體,或者自我不太強大的時候,需要藉助父母強大的自體,來讓自己獲得穩定。對於新手諮詢師也一樣,首先需要督導強大的自體,讓TA能夠穩定下來,能夠不那麼焦慮地跟來訪者工作,這是最初的時候。

那麼隨著諮詢師慢慢地發展,例如三五年後,像小孩一樣長得更大一點時,諮詢水平有一些,但真的有多高吧,也未必。但就自己的體驗上來講,開始有自己的主張了,這個時候也不像最初的時候,願意完全順從督導師的意見了。可能會頂嘴,或有不同的看法,但這時很多看法可能還不是特別成熟,或是還需要督導者給他更多的指導及帶領。這個時候的關係,就不像我們所說的母嬰關係時那種完全依賴了。

而當我們慢慢成長,我們長得更大的狀況時,比如說可能到了成年初期、高中、快上大學了之類的,這時跟父母的關係會不太一樣,包括父母對孩子的態度也會不一樣,可能更多會有討論的、面質的、探討的,更多會有這部分的議題在裡面。因為此時自己的能量已經會越來越強了,而督導關係又會出現不一樣的心智類型,對督導的需求也會不一樣。隨著督導支持自己成長的過程中,可能我們最後是希望能夠對部分人來講,能夠發展出自我督導的能力。也許並不需要有個老師樣的督導一直在那兒,也許可以自我督導,或去建一個同輩督導,我們互相幫助。就像我們成人以後,更需要同輩關係,而不是和長輩的關係。那麼這個時候就是自身能力越強,依賴就越低了,發展勢必都是這樣的一個軌跡。

這裡稍微說兩句同輩督導,同輩督導我現在越來越深的體會,就是尤其我想起自己早年啥都不懂的時侯,組建各種同輩團體的悲慘命運。同輩督導對個體的要求其實是最高的,就相當於我們都是牙牙學語的小孩兒,互相在一塊兒,會有亂成一鍋粥的情境,當你自助都助不了時還怎麼助他呢?但隨著自身慢慢成熟,也許後期就並不一定非得需要一個督導。也許可以同輩督導,這個時候大家如果是不同理論取向的,那會更好玩。因為不同的理論取向,對一個個案它會有不同的理解和干預,可以更豐富我們自己的臨床視角,這點是非常棒的。

這個就是我們在對督導的運用上。包括對於所謂理論或技術課程的運用上,其實也是一樣,慢慢總歸要走向一個更成熟的階段,就像我們成人要離開父母,我們能夠自我消化、自我學習、自我成長,在和同輩的關係當中獲得更多的樂趣。做為心理諮詢師的職業發展其實也一樣,就像一個小嬰兒、小孩開始成長的過程,當然這裡談的是督導部分。

最後談的很重要的是個人議題對於諮詢的影響,也就更偏個人反移情這部分。那自我體驗就成為處理個人議題非常重要的途徑。就是這部分,我剛才講我們從事動力取向,那動力取向就特別談到,諮詢師如何運用自己。包括自己的人格狀況,對來訪者或者咨訪關係都會起到很大的效力。而這部分,自我體驗是個很重要的議題,這裡就不展開了。

好的,講到這裡就把我們今天要講的主題講完了。謝謝大家在現場的收聽!


推薦閱讀:

服裝加工廠必須知道的驗廠常識
培養諮詢師的素養要求
心理學愛情課PK諮詢師手記,你選哪個?
顧問訪談 || 「在路上」系列訪談之張志威老師
離開體制6年,重遇職業瓶頸,我很欣慰

TAG:心理諮詢 | 心理 | 諮詢 | 精神 | 干預 | 動力 | 有效 | 微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