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今天為何讀《簡·愛》

  夏洛蒂·勃朗特  蔡華偉繪

  《簡·愛》

  「我們的精神是平等的,就如你我走過墳墓,平等地站在上帝面前。」

  英國文學名著《簡·愛》1847年問世時,主人公為追求女性獨立和尊嚴所發出的呼喚振聾發聵。時空穿越一個多世紀,簡·愛的聲音今天仍在人們的耳畔迴響。今年,適逢《簡·愛》作者夏洛蒂·勃朗特誕辰200周年,英國多地舉行各種紀念活動,緬懷這位被馬克思稱為以狄更斯、薩克雷為代表的「出色一派」的女作家。

  在位於倫敦國家肖像陳列館二樓一間偌大的展廳里,正在展出夏洛蒂·勃朗特生前的手稿、私人信件、日記、肖像、繪畫等珍貴文物,以及她穿過的衣服、雨鞋和其他生活用品。觀展的人很多,但展廳里靜悄悄的,人們都沉浸在她的世界裡,彷彿在與這位19世紀的女小說家進行著心靈的對話。

  夏洛蒂·勃朗特1816年4月生於英國北部約克郡山區霍沃斯村一個窮苦牧師家庭,自幼喪母,一生經歷坎坷。8歲時,她被送進柯文橋女子寄宿學校學習,過著孤苦無助的生活,並不時遭受體罰。冬天,約克郡山區潮濕陰冷,寒風怒號,氣候惡劣,她的兩個姐姐先後染上肺病而死去……這些經歷,成為她創作《簡·愛》的生活素材。

  《簡·愛》是一部具有濃郁自傳色彩的作品,講述一位孤女在磨難中堅持自我、維護自由和尊嚴,最終獲得幸福愛情的故事。小說出版前,英國著名作家、《名利場》的作者薩克雷收到一家出版公司寄來的樣書。薩克雷隨手翻了翻,本想浮光掠影地看一下,孰料竟被迷住了,一口氣讀完,禁不住潸然淚下。

  當時,英國文壇著名評論家喬治·路易斯也被作品「動人的故事、豐富的情感和深邃的精神所陶醉」,稱《簡·愛》是一部「靈魂與靈魂對話」的作品。小說轟動一時,好評如潮,但也遭到一些人的惡意詆毀,指責這是一部「不良作品」,「宣揚有失道德規範的思想」。

  其實,傾心讚賞也好,大力貶損也罷,背後都涉及《簡·愛》的主題和作者的創作思想。19世紀的英國,工業革命如火如荼,但婦女的社會地位仍受到傳統束縛。一位參觀展覽的英國中學語文老師告訴筆者,那個時代的英國女性地位低下,被邊緣化並常常受到歧視,女子創作的作品鮮有人問津,發表困難重重。為了能夠成功,夏洛蒂·勃朗特用了一個男性筆名「柯勒·貝爾」,才使《簡·愛》得以問世。

  「你以為我只是一架沒有感情的機器嗎?你以為我貧窮、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沒有靈魂、沒有思想嗎?」在作品中,夏洛蒂·勃朗特借主人公簡·愛之口質問,發出了女性追求地位平等和自由獨立的時代強音,賦予作品以時代的新氣息、新色彩。有評論指出,《簡·愛》在維多利亞時代的小說中是「獨一無二」的,它是英國第一部,也是迄今最有力、最受歡迎的描寫追求自由平等、刻畫具有反抗精神婦女的世界文學作品之一。

  曲折起伏的故事情節,個性鮮明的人物性格塑造,豐富細膩的情感描寫,質樸無華卻充滿張力的語言……這些都是《簡·愛》經久不衰的藝術魅力所在,而貫穿作品始終對女性自由和個性解放不遺餘力的吶喊和追尋,更是作品成功的思想支撐。

  雖柔弱卻堅韌,雖平凡卻脫俗,雖生活困頓卻精神富有……透過近兩個世紀的時光塵埃,充滿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色彩的簡·愛這一文學形象仍然熠熠生輝。孤獨、卑微的個體在現實中痛苦掙扎,但主人公內心卻一直洋溢著入世的人文精神。夏洛蒂·勃朗特想告訴我們,女性要學會自強、自尊、自愛,勇於直面困難,而不是消極適應環境和社會。這一思想具有普遍性,今天,仍是文明社會竭力提倡和踐行的。人們紀念她誕辰200周年,其意義大約就在這裡。

展開
推薦閱讀:

今天,舉國同悲!國慶不忘祭先烈,讓我們一起向2000萬英烈致敬!
如何在經濟不景氣的今天存點錢?
從不做飯的我,今天做了這10道菜,老婆大人都驚訝我的廚藝!
今天,我給你發個紅包
今天七夕節,萬年一遇的好日子(2組)

TAG:今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