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平原:當代中國大學公平發展的步履與生機

當代中國大學既步履艱難,又生機勃勃,其發展的最大障礙在於其很難承受政府及公眾對其迅速「世界一流」的期待,在「急起直追」的過程中,因求勝心切而腳步變形。

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陳平原

談論當代中國大學,國內與國外、校內與校外、學界與媒體,從來都是眾說紛紜。各方之所以爭論不休,緣於各自的立場、視野及利益。我的基本判斷是:當代中國大學既步履艱難,又生機勃勃,其發展的最大障礙在於其很難承受政府及公眾對其迅速「世界一流」的期待,在「急起直追」的過程中,因求勝心切而腳步變形。

理解當下的中國大學,必須關注一個特殊的年份——1998年。那一年有兩件大事,對當下的中國高等教育影響巨大。一是1998年5月4日,時任國家主席江澤民在北京大學百年校慶紀念大會上提出了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目標。由此產生了一個我們今天都熟悉的名詞——985大學。最初確定重點支持北大、清華,後擴展到復旦、南大、浙大、中國科大、上海交大、西安交大、哈工大。雖然日後列入985工程的大學擴展到39所,但核心部分還是2+7。

二是經歷1998年的亞洲經濟危機,中央政府制定了以「拉動內需、刺激消費、促進經濟增長、緩解就業壓力」為目標的大學擴招計劃,第二年開始正式實施。1998年錄取普通高校本專科新生108萬人,而第二年擴招52萬人,變成了160萬人,增幅達48%。此後連年擴招,到2012年錄取685萬人後,才基本保持穩定。

也就是說,最近這16年,中國的高等教育其實是兩條腿走路:一是努力做強,追趕世界一流;一是盡量做大,擴大辦學規模。應該說,兩條腿都在用力,也都很有成效,可惜努力的方向不一樣,有時甚至互相拆台。

先看幾組數字:國家統計局近日發布《201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稱2014年中國普通本專科在校生2547.7萬人,畢業生659.4萬人;在學研究生184.8萬人,畢業生53.6萬人。換句話說,在校大學生及研究生總人數達到2732.5萬——這等於一個中等國家的人口。

中國人口基數大,加上原先高等教育不發達,如今突然發力,很快地在校大學生人數居世界第一,這一點都不奇怪。大學生毛入學率(即同齡人中能夠上大學的人口)迅速提升,從1998年的10%,上升到2013年的34.5%(見教育部2014年7月發布的《2013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且還在不斷攀升,這可是十分可觀的變化。

當初選擇大規模擴招,政治家考慮的是國企改制及經濟轉型導致大規模下崗(1997年全國下崗人員2115萬人),希望年輕一代能延遲就業;經濟學家的眼光則盯住老百姓的錢袋子,擴招可拉動內需,激勵經濟增長。至於教育家擔心的教學質量下降,反而顯得小兒科了。我當初批評此舉如擊鼓傳花,只是將就業的壓力往下遞送——擴招以後呢?讀完本科找不到合適的工作,那就讀碩士生;讀完碩士找不到合適的工作,那就讀博士;博士畢業還找不到工作,那就再往博士後那邊擠一擠——可這些人總有一天要進入就業市場的。過於迅猛的大學擴招,使得就業市場十分嚴酷,日後可能影響社會安定。而且,高中畢業生願意做的事,博士不見得願意、也不一定能做好。另外,這種跨越式發展思路,求量不求質,走得太快太急,很容易翻車,這實在讓人擔憂。

辦教育是需要大筆錢的,而中國經濟的持續高速增長,為此提供了可能性。但這需要觀念的轉變,即國家需要加大教育投入。1993年,中國政府發布《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首次提出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的支出在20世紀末佔GDP的比例達到4%。而實際情況呢?1998年是2.59%,此後起起伏伏,從來沒有達標,故每年兩會期間都成為重點批評對象。終於在2012年第一次實現此戰略目標,達到4.28%,2013年則達到4.30%,今年3月李克強總理做工作報告,也稱「經過努力,全國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佔國內生產總值比例超過4%」。單說比例還不夠,另一個因素同樣重要,那就是從1998年至2014年,國內生產總值(GDP)連續高速增長,最高的年份達14.16%(2007年),最低的也有7.4%(2014年)。蛋糕越做越大,最近十幾年,政府確實在教育上投入了較多的經費。而在切分蛋糕時,中國大學——尤其是進入211、985工程的大學所得到的經費支持,與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相比,幾乎不可同日而論。

今天的中國大學,有更多的錢可以蓋大樓、買設備、聘教授,以及開展各種國際合作等。因此,說近年中國第一梯隊的大學在科研上有明顯長進,我相信凡關注中國教育的人都同意。但這裡必須暫時擱置兩個問題:第一,當大學發展與地方官員政績、房地產商利益以及城市規劃目標捆綁在一起時,會出現新的偏差(如各地湧現的大學城);第二,有錢是好事,但好鋼不一定都用在刀刃上,近年中國大學頗多貪污受賄、好大喜功、效率低下等負面新聞。

儘管有諸多不如人意,但近年中國大學的國際排名在迅速提升,這也是毋庸置疑的事實。2004年,《泰晤士報高等教育增刊》全球大學最新排行榜,北京大學名列亞洲第二,全球第十七,國內媒體蜂擁而上,北大也很是得意。我馬上寫文章稱這個排名所肯定的,不是北大的科研成果,而是中國在變化的世界格局中所具有的重要性。中國在崛起,而且在全球事務中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學者們在關注中國的同時,也在關注中國的高等教育。這就有意無意地提高了中國大學的學術聲譽。第二年,北大跳了兩級,排世界第15位,超過了東京大學,亞洲第一。這連北大都感覺不太對勁,不怎麼宣傳了。2006年,北大更上一層樓,排第14位;2007年,從第14位跌至第36位,像坐過山車一樣,驚心動魄。而去年10月公布的2014—2015年最新世界大學排名,北大第48位,清華第49位,大家都已經麻木了,連議論都懶得議論。對於大學排名,教授往往嗤之以鼻,校長們則不敢掉以輕心。不談中國大學的教學及科研是否真的有那麼好,我關注的是其「聲譽」確實在迅速提升。

擴招以後呢?讀完本科找不到合適的工作,那就讀碩士生;讀完碩士找不到合適的工作,那就讀博士;博士畢業還找不到工作,那就再往博士後那邊擠一擠——可這些人總有一天要進入就業市場的。CFP圖

回過頭來看這100多年的中國現代大學史,有兩處路走得比較順暢,一是1928—1937年;再就是1998—2014年。其他的年份雖也有若干亮點,但往往是起伏不定。最近16年的爭創一流與大學擴招,二者高低搭配,各有各的道理。身在其中者,很容易發現諸多積弊,因而怨聲載道;但若拉開距離,其雄心勃勃與生氣淋漓,還是很讓人懷念的。

之所以如此立說,因我隱約感覺到,今年很可能是個轉折點;中國大學接下來的走向,有四個看點:第一,此前強調與國際接軌、向世界一流大學邁進;近期則重提「社會主義大學」,以及要求審查各大學使用的西方原版教材,不知有無更多的後續效應。第二,教育部最近一兩年在積極推動600多所地方本科高校嚮應用技術以及職業教育轉型,這大方向是對的,可惜慢了好幾拍;前些年學校紛紛升級時沒有攔住,如今積重難返,才來個急轉彎,不知會不會出現動蕩。第三,對於政府切分教育經費時過分傾向於高等教育(尤其是名校),輿論批評很強烈;基於教育公平的考量,接下來政府很可能調整策略。第四,民辦(私立)大學的未來值得關注——這最後一點容易被忽視,因而想多說幾句。

由於中國特殊的國情,人們談論大學時,往往只關注國立(公立)大學,很少將最近30年逐漸崛起的私立大學(或曰民辦大學)納入視野。而這一習慣思維,在我看來必須糾正。先看去年7月教育部發布的《2013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全國共有普通高等學校2491所(含獨立學院292所);其中本科院校1170所,高職(專科)院校1321所。在另一個地方,公報提及「民辦教育」:全國共有民辦高校718所(含獨立學院292所),在校生557.52萬人,其中碩士研究生335人。這裡有幾點值得注意:第一,今天中國,十個大學生中有兩個以上是在民辦(私立)大學讀書的;第二,民辦大學也在逐漸升級,如今出現可招收碩士生的民辦大學(雖然剛起步,數量很少);第三,292所「獨立學院」被明確劃為「民辦教育」,不再說是「公有民辦」了;第四,前景很好的中外合辦大學目前數量很少,故還沒有進入統計。

此前中國的民辦(私立)大學,「全靠學生學費,加上銀行貸款,這樣的財政狀況,不可能在學術研究上投入過多,因而也就很難迅速提高教學及研究水平」。隨著獨立學院的轉型,會出現一批教學質量較好的民辦(私立)大學。

而中外合作辦學,不再局限於具體項目,而是擴展到獨立辦學,如寧波諾丁漢大學(2004年)、西交利物浦大學(2006年)等。這一模式,近年有較大的推進,如上海紐約大學(2011年創辦,2013年新生入學)、崑山杜克大學(2013年設立,2014年正式開課)、香港中文大學(深圳)(2014年創辦並正式招生)等。崑山杜克大學號稱「世界一流研究型綜合大學,主攻精英教育和前瞻科研」;而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則是「培育具有國際視野、才德兼備的創新型高層次人才,並為國家高等教育體制改革探索新路」。

所謂「探索新路」,包括自主確定課程(開設或不開設政治課)、學費(與境外大學持平)及薪酬(招聘優秀教授),規定董事會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不設黨委)等。此類理念及體制的中外合辦大學,目前正在積極籌辦的還有好多所。未來若干年,這些大學若進展順利,將很有可能攪動一池春水。

本文轉自澎湃新聞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中國自研大飛機AG600首飛?
揭秘中國六大城市新貴族的奢靡生活[組圖]
中國十大毒蛇!你見過幾種?
童裝加盟:中國童裝市場前景廣闊
林語堂《中國人》(節選)

TAG:中國 | 大學 | 中國大學 | 公平 | 發展 | 當代中國 | 陳平 | 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