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孩子但不結婚!!!四分之一美國人竟選擇這樣,背後的原因值得警惕!
這才是美國出品,ID:MIGUO-1,作者:Gretchen Livingston、Jing。
一直以來,擁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都被看作是實現「美國夢」的必要條件。然而在今天的美國,隨著結婚率的下降,以及婚外生育率的上升,育有子女的伴侶之中有四分之一併沒有結婚。回首半個世紀前,只有不到7%的父母處於未婚狀態!到底為什麼會發生這樣巨大的變化呢?
「在美國,四分之一的家長並沒有結婚」
傳統核心家庭遭遇巨大挑戰
根據美國皮尤研究中心對人口普查數據的分析,未婚父母的組成情況發生了顯著變化,單身媽媽已經不再佔大多數,因為單身爸爸也開始加入行業,在過去50年中,單身父親的比例翻了一倍還多。
現在,獨自撫養子女的單身爸爸佔了29%,而1968年還只有12%。在1968年,未婚父母中有88%的都是單身媽媽。到1997年,這一比例下降到68%,2017年,單身媽媽的比例下降到53%。與此同時,同居伴侶的比例逐漸上升了。現在,在所有的未婚父母中,有35%與伴侶生活在一起。
「未婚父母中,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同居」
已婚夫妻通常比未婚男女的經濟狀況更好,但未婚人群的經濟狀況也存在差異。例如,與同居男女相比,獨居的單親家長貧困率更高(27% vs. 16%)。同居男女通常年紀較小,受教育程度較低,結婚的可能性也更低。而且,單親父母的平均子女數量也比同居父母更少。
隨著未婚父母人數的增長,和單身媽媽或者單身爸爸同住的兒童人數也增加了。1968年,在900萬兒童中,有13%處於這種狀況之中,到2017年,這一比例增加到32%,即2400萬名兒童。
然而,考慮到美國家庭的流動性,與單親父母共同生活的兒童的比例可能會更高。有人估計,父母已婚的兒童之中,有超過20%的孩子會在9歲之前經歷家庭破裂。而在父母未婚的兒童之中,有超過50%的孩子會在9歲之前經歷父母分手。
「四分之一的兒童和單親媽媽生活在一起」
家庭穩定性的下降與同居伴侶的增加也有關,主要因為同居關係往往不如婚姻持久。據2017年統計數據,有52%的單親父母和35%的同居父母曾經有過婚姻經歷,但最後還是以離婚告終。
儘管近幾十年來這種現象已經變得越來越普遍,但許多美國人認為未婚父母的增加,特別是單身媽媽的增加,是一個負面的社會趨勢。
在2015年皮尤研究中心的一項調查中,三分之二的人認為,單親媽媽的增加對社會有害,48%的人認為未婚父母的增加會對社會不利。白人,大學畢業生和共和黨人對未婚父母的接受程度非常低。
但也有數據表明,社會接受度總體上略有上升。根據社會調查的數據,1994年,35%的人認為單親父母可以像已婚父母一樣很好地撫養子女。到2012年,這個比例已經上升到了48%。
「從1968年起,未婚父母數量增長到了原來的四倍」
1968年,美國所有家長中,單身父親只佔1%,該比例現在已上升至3%。與此同時,單身母親的比例已經翻了一番,從7%上升到13%。
自1997年以來,同居父母的比例從4%上升到9%。總之,現在美國有超過1600萬名獨居父母,他們沒有伴侶,和自己的未成年孩子生活在一起。從1968年到1997年,這一人群從400萬增長到了1400萬左右。
總體上來說,未婚父母的增長受到幾種人口趨勢的驅動,其中最主要的可能是已婚人口比例的下降。 1970年,約有70%的美國成年人處於已婚狀態;在2016年,這一比例下降到50%,晚婚和離婚人數的增長進一步推動了這一趨勢。
1968年,男性第一次結婚的中位年齡為23歲,女性為21歲。2017年,男性的初婚中位年齡為30歲,女性為27歲。同時,離婚率也在增長。例如,在20世紀80年代後期結婚的男性中,約有76%在10年內沒有離婚,然而在50年代後期結婚的男性中,這個比例是88%。
不僅結婚的人減少了,而且非婚生子女也越來越普遍。1970年,在15至44歲的未婚女性中,每1000人會生育26個寶寶。而到了2016年,這一比例升至每1000人42個寶寶。同時,已婚婦女的生育率正在下降,從每千人生育121個寶寶降至約每千人90個寶寶。2016年,出生人口的四分之一是來自單身母親和未婚伴侶。
同居父母數量的增加也是一個重要因素。 1997年,未婚父母中有20%與伴侶生活在一起,共同撫養孩子,現在這一比例上升到了35%。
「未婚爸爸的比例增長了一倍多」
這種趨勢也提高了未婚父親的比例。1968年,未婚父母中只有12%是單身父親;到1997年,這一比例上升到了22%,2017年達到了29%。但是,在單親家長中,女性依然佔大多數。1968年,單親家長中有88%是母親,2017年有81%。
「在單親父母中,有十分十三是黑人」
在單親家長中,81%是母親,只有19%是父親。這種性別差異在黑人中更為明顯,其中89%是母親,11%是父親。
而且,總體而言,單親父母和同居父母的種族構成也存在顯著差異。單親父母中42%是白人,28%是黑人,而同居父母中白人佔55%,黑人佔13%。
這些差距主要是由於單親媽媽之間的種族差異導致的。單身母親中黑人的比例是同居母親的兩倍(30% vs. 12%),大約是已婚媽媽的4倍(其中7%是黑人)。白人占單身母親總數的四分之一,在同居媽媽中佔58%,在已婚媽媽中則佔61%。
和母親們相比,父親之中幾乎沒有種族差異。白人大約佔一半,黑人15%,西班牙裔約25%,還有一小部分亞洲人。但是,比起未婚父親,已婚父親中白人較多,約61%,而黑人較少,約8%。
亞裔在獨居或同居父母中只佔3%,而在已婚父母中佔9%。亞裔父親和母親的情況基本相同。在所有不同類型的父母中,西班牙裔的佔比沒有明顯變化,西班牙裔母親和父親之間也沒有太大區別。
「同居父母中大學畢業生更少」
同居父母的中位年齡為34歲,單身父母是38歲,已婚父母是40歲。他們的受教育程度通常較低,一部分原因是因為他們相對年輕。
54%的同居父母只有高中文憑,有的教育程度更低,而這一比例在單身父母和已婚父母中分別為45%和31%。另一方面,15%的同居父母有學士學位,而單身父母的比例為20%。
相比之下,已婚父母擁有學士學位的可能性比未婚父母高兩倍,這反映了婚姻中教育水平的差距越來越大。而同居父親的教育水平低於單身父親。大約61%的同居父親只有高中學歷或教育程度較低,單親父親中則只有51%。相反,同居父親中只有12%擁有學士學位,而單身父親則有21%。
由於同居父母相對年輕,所以大部分(65%)從來沒有經歷過婚姻,這也意味著他們的孩子大多都是非婚生子女。與之相比,單親父母中只有大約一半的人(48%)從未結過婚。
在同居父母中,雙方都有可能沒有婚史。 然而在單親父母中,從未結過婚的女性比男性更多(51% vs. 36%)。這也表明,雖然最後都選擇了單身,但是單身媽媽和單身爸爸也許有著不同的人生經歷。
「約四分之一的單親父母處於貧困之中」
儘管同居父母比單身父母年輕,受教育程度也更低,但他們並沒有那麼貧窮。同居父母中有16%生活在貧困線以下,單身父母中約有27%。
相比之下,已婚父母中只有8%處於貧困之中。在單身父母中,母親的貧困率幾乎是父親的兩倍(30% vs. 17%),但同居父母的貧困率沒有性別差異。
單身父母和同居父母的就業率差不多,分別為72%和73%。然而,53%的同居父母都是雙收入家庭,所以兩組人群的貧困水平仍然存在差異。
由於未婚父母在美國越來越普遍,公眾接受度也越來越高。儘管如此,大部分人仍然認為這種趨勢對社會有害。
美國人對單身媽媽的增加尤為擔憂,66%的人表示,單身媽媽撫養孩子會對社會有害,只有4%的人覺得有利,剩下的29%覺得沒有區別。同時,48%的人覺得未婚父母撫養子女會對社會不利,只有6%的人覺得有利,45%認為沒有多大區別。
不同種族之間的看法差距也很大。53%的白人認為未婚父母撫養孩子不是一件好事,而在認同這一觀點的人群中,黑人和西班牙裔比例分別為37%和32%。
還有一些其他數據表明,社會對未婚父母的看法更加寬容了。根據社會調查,2012年,有48%的成年人認為,單親父母也可以很好地撫養子女,並不一定會比已婚父母差。
而1994年,只有35%的人這樣認為。同時,總體上來說,不認同單親父母的人也從48%降到了41%。
- END -
推薦閱讀:
※要相信,這個世界總有一人為你而生
※倆人結婚是命中注定的,還是自己決定的呢?
※謙虛使人結婚
※辰戌談談結婚擇日
※一直單身狗?命理告訴你何時結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