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次貸危機?

【讀者·原創版】都是「次貸」惹的禍
2008年1月22日,因受美國次貸危機的影響,全球股市暴跌:印度股市跌到停市一小時,香港恆升指數狂瀉2061點,創下歷史紀錄;上證指數狂跌355點,加上前5個交易日,共下跌一千多點,也是滬指史上僅有的一次。   從2006年年底開始,由於美國房市疲軟,房價下跌,次貸危機浮出水面。2007年3月14日,美國第二大次級債機構新世紀財務公司宣布破產;6月22日,華爾街大投行貝爾斯登兩個對沖基金巨額虧損,貝爾斯登總裁隨即引咎辭職,引發美國股市高位下跌;接著是美國大金融機構一個個報出巨額虧損,如全球最大金融集團花旗銀行高達百億的虧損,使得CEO普林斯黯然退出……   可直到2007年8月9日,因有難言之隱,美聯儲依然宣稱對美國經濟有信心,堅決不降息,結果導致房價繼續大幅下跌,次貸危機愈演愈烈。其間雖有GIC等主權財富基金進場救火,如阿聯酋阿布扎比投資局和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各向花旗銀行集團和瑞銀集團注入巨資,之後的12月19日,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斥資50億美元購買摩根斯坦利集團可轉換股權單位,但畢竟杯水車薪,次貸危機依然「蝴蝶效應」般地影響到了全球,造成全球股市暴跌。   什麼是「次貸」   那麼,「次貸」究竟是什麼呢?   大家知道,住房問題是地球人最關心的事情之一,擁有自己的房子也正是物化的「美國夢」中最大的一個夢。但直到20世紀末,由於金融機構對消費者的信用要求嚴格,加上房貸高額的利息和首付,依然有很多美國人無法實現這個夢想。21世紀伊始,隨著DOT-COM泡沫的破滅和「9·11」事件的雪上加霜,致使美國經濟陷入困境。為了使美國經濟避免衰退,布希政府決定採用低利率和減稅措施來鼓勵老百姓購房,希望通過房地產市場的興旺來振興經濟。美聯儲連續11次降息,加上從股市裡退出來的資金進入房市,使得從1989年起沉寂了十多年的美國房市開始回升。   此刻,各個金融機構看準了時機,將購房貸款分為兩個等級:信用度高、有固定收入、償付能力強的消費者,銀行向他們發放的是優惠級貸款,貸款利率低,還能鎖定利率;而那些信用度低、償還能力差的消費者(俗稱的「窮人」),也能貸到款,但貸款利率要高兩三個百分點,而且利率不能鎖定,這就是所謂的次級貸款(簡稱「次貸」)。這一招果然奏效,「冬眠」了十多年的美國房市漸漸復甦,隨即金融機構對於發放次級貸款的條件限制越來越松,其中有兩項政策非常大膽:一是購房無須提供首付,全部資金皆可從銀行貸款,前幾年還可只付利息而不用償還本金;二是對借款人不做任何信用審核。   舉個例子來說明這兩種貸款的不同吧:同樣是一筆20萬美元、期限30年的貸款,如果是優惠級貸款,年利率為7%,則貸款者在30年間連本帶利付給銀行的總額約為50萬美元;要是次級貸款的話,貸款利率為10%,則貸款者在30年間連本帶利付給銀行的總額接近65萬美 元(按北美金融機構計算方式計算)。兩者相比,銀行在次級貸款那兒多賺了15萬美元。而且,次級貸款的利率是不鎖定的,隨著市場利率的上升而上升,實際利息收入會更高。而購房者,也就是所謂的「窮人」,則在信用不完全的情況下貸到了款,實現了「美國夢」,這真是皆大歡喜。也正因為如此,美國的金融機構在發放次級貸款方面越來越積極。   然而,房市和股市一樣,人們買漲不買跌。隨著房價上升,人們看到買房子就能賺,而且還能做「無本的買賣」,於是進入房市的人越來越多,不但原來無房的「窮人們」首次買房,連有房的人也開始買第二套、第三套,反正可以借次級貸款嘛。這樣一來,所謂的「虛擬需求」越來越強勁,就像滾雪球一般。2001年至2005年,美國住房次級貸款額發放逐年大幅增加,到了2005年,已達6250億美元,比2001年足足漲了5倍!   談到這兒讀者有可能要問,金融機構所做的「次貸」不是一直在放債嗎,而且「次貸」多半兒都是長期的,至少25年,他們哪來那麼多錢呢?
作者: 小小bin

2008-2-21 13:33   回復此發言


2 【讀者·原創版】都是「次貸」惹的禍
  大家知道,為了融資,金融機構一般發行兩類證券,一是股票,二是債券。而次級貸款因其具有固定收入的屬性,正適合包裝成債券(簡稱「次債」)出售。美國的債券市場巨大,是股票市場的3倍。在美國,「富人買債券,窮人買股票」,因為債券具有保值功能,回報率雖低但很穩定。而「次債」,既屬於債券,回報率又高,投資者自然趨之若鶩。這樣,「次債」在全球的發售,受到追捧,確保了巨資能夠不斷湧入。於是,美國的房市泡沫便像氣球一般越吹越大。   次貸危機是怎樣形成的 可以這樣說,是次級貸款促成了美國這兩年的房地產大泡沫,那麼次貸危機究竟是怎麼形成的呢?   按說金融機構是不肯做賠本買賣的。在正常情況下,消費者向銀行貸款時,一定要有抵押品和首付。在做房屋貸款時,房子本身就是抵押品,而20%以上的首付確保了即使房價跌個20%,銀行也不會虧本。而次級貸款雖然能賺得高息,但由於沒有首付,一旦房價下跌到不足以成為房貸的抵押品時,即成了所謂的「負資產」時,要是同時貸款利率再上升,一旦突破貸款人所能支付的極限,銀行就只能將房子收回,在市場上拍賣了。那樣的話,房貸者被掃地出門,無家可歸; 而絕大多數房子被拍賣也資不抵債,銀行也將虧本。所以,發放次級貸款的基礎是建立在房價只漲不跌的假設上的。   如果房價真是只漲不跌,如果貸款利率穩定不變,那一切都將會風平浪靜。但往往事與願違,由於種種原因,美聯儲不得不在2004年至2006年連續17次提高基準利率,漸漸導致本就還款能力不強的美國次級貸款消費者陷入困境。就像多米諾骨牌一樣,在房地產急跌後,由於資產縮水,使得次級房貸由利率風險產生信用風險,繼而引發利率風險,最終導致信用市場的債券相關投資商品被大量拋售。這就是次貸危機的來源。   再舉個實例吧。美國人鮑勃,向銀行借了20萬美元,分30年還。借的時候利息是7%,每月還給銀行1400美元,余錢家用,已經捉襟見肘了。一旦利息上升到10%,每月還給銀行的錢漲到1800美元,頭幾個月還能撐著,靠信用卡借債度日(按北美金融機構計算方式計算)。可不久利率再次上升,鮑伯終於撐不住了。房子被銀行收去拍賣,依然資不抵債。前些年,國內流傳一個段子,就是拿美國老太太和中國老太太做比較,那時大家都很「羨慕」那個美國老太太吧,遺憾的是,現在那個美國老太太可能也要睡大街了。鮑勃一家欠了信用卡公司的債,又欠著銀行的債,連套房子都租不到,只能到政府提供給無家可歸者的避難所住著,甚至露宿街頭。   次貸危機對美國及全球經濟的影響   根據日本綜合研究所的估算,次貸產品及其證券化後形成的各類金融產品可能發生的損失最高將達1420億美元。而如果算上與次貸產品沒有直接關係的其他證券商品的價格下跌,次貸危機所致全球金融機構及投資家的損失最高將達4636億美元。很顯然,這個泡沫的破滅 將會比DOT-COM泡沫破滅帶來的損失更大!   次貸危機對美國的影響顯而易見,目前被金融機構收去房產而無家可歸的老百姓已經超過了百萬。據估計,今年會有更多借了次貸的家庭破產。隨著房地產的下跌,所有相關產業迅速縮水,失業率上升——華爾街就已經大幅裁員。隨著大裁員,消費者信心下降,一環扣一環,美國很有可能陷入二戰之後最大的經濟衰退,有些經濟學家甚至稱目前美國經濟已經開始衰退。   大家都知道美國最富,可能還不知道每個美國人平均欠債三萬多美金,目前這些債務通過發行債券由全世界扛著。這樣看來老美最窮了,只是他們「會玩兒」而已。他們現在用的是全世界人民的錢,也就是靠他們的美元在世界上的「信用」支撐著。   現在全球經濟一體化,作為全球第一大經濟體的美國一旦陷入衰退,全球經濟肯定深受影響。間接影響暫且不提,單說直接的影響吧,由於全球主要金融機構都或多或少購買了美國的次債,有的還為那些次債做了擔保,它們都將大面積遭受損失,壞賬率居高不下。這種糟糕的情況至少要延續到今年下半年。   可以想見,2008年將是處於次貸危機中的全球金融形勢的轉折年。事實上,從這一次全球性的股市暴跌中就可窺見端倪。
作者: 小小bin

2008-2-21 13:33   回復此發言


3 回復:【讀者·原創版】都是「次貸」惹的禍
本來是為求發展而刺激經濟,結果反而受害。 看來還是要遵循一般經濟規律,加強預見。 股市暴跌,我可是這一事件的受害者啊。 哎……
作者: 一枝風流

2008-2-21 16:20   回復此發言

推薦閱讀:

一個母親的危機處理
第一批90後都禿了?5招教你預防「禿頂危機」
小心你的婚姻出現危機
東南亞金融危機——徐彪
清代:儒學的繁榮與危機

TAG:危機 | 次貸危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