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修要選擇一個傳承,深入了解,精進修持(希阿榮博堪布)

2014年,伏藏大師索南嘉措尊者撰寫的一些授記引起人們的關注。其中一篇附於伏藏法《紫瑪護法儀軌》後面,預言了扎西持林道場的興起。

文中有一句寫道:「無畏持明之僧團」。「無畏」,藏文是晉美。持明,指密法的成就者。與顯宗修法一樣,密法的修持也有道地,稱持明果位。全知麥彭仁波切在《光明藏論》中這樣寫道:「持明的釋詞:梵語"布雅達繞』引申,"布雅』即是明,具足妙慧本質的本性,是密宗的真如;"達繞』是持的意思,自相續受持、具備如此之義。」共有四種持明,按無垢光尊者的觀點,資糧道和加行道為異熟持明果位,見道為壽自在持明,修道為大手印持明,無學道為任運持明。「無畏持明之僧團」即是預言,將來扎西持林會建立起一個晉美法脈下的持明成就者輩出的僧團。

晉美法脈。我希望所有在扎西持林聞思修的人都牢記自己是法王如意寶晉美彭措法脈里的一員,我們修學的是法王如意寶一脈而來的寧瑪巴法教。

現在有一些人,學藏傳佛教,卻說不清自己主要學修的是哪一派的哪種法門。也有人主張「平等」,說:「我不分,所有的都平等學修。」我想,對初學者來說,這兩種情況都很可能意味著他還沒有真正開始修持。

佛法浩如煙海而吾生有涯,所有都學,這一輩子恐怕是辦不到的,時間、精力都不允許。以清凈心平等開放地對待所有法門,沒錯,但真正實修起來,還是需要選擇一個傳承,在上師的引導下,依靠上師的竅訣修持,才會有成效。好比一城有九門,理論上你有九種選擇,真進城時你也只能走一個門;否則,想同時從九門入,結果就是你進不了城。

法門平等,不同宗派之間互不相違,然而確實又是有區別的。

因為經典翻譯時間的先後,藏傳佛教有前譯(又稱舊譯)和後譯之分。

法王如意寶曾說:藏地的教派因為各自主要基於不同的續部來修持而有區別。「比如依據《密集金剛》來修持的新、舊噶當派;依據《喜金剛》道果法來修持的,一般稱為薩迦派;依據方便之道的那諾六法、解脫之道的大手印而修持的噶舉派;依據《時輪金剛》生起次第,外內別的竅訣和圓滿次第六瑜伽修持的,叫作覺囊派。這些派別根據世尊所傳的不同密續來作為主要的修持,而有了不同的名稱。」

「顯密所有教法都圓滿完整地翻譯過來的,唯獨是前譯寧瑪派,所以《密集金剛》、《喜金剛》等修法在寧瑪派里也有,而同時前譯教派有其他派別根本沒有提到的不共的無上竅訣,即以方便為主的生起次第父續瑪哈約嘎,以智慧為主的圓滿次第母續阿努約嘎,以無二本具的智慧為主的大圓滿阿底約嘎。這三種密續是寧瑪不共的密續。」

麥彭仁波切在《定解寶燈論》第四個問題里也寫道:「如是一切無上續,第四灌頂諸智慧,大圓滿中無分類,然而彼等一切法,源泉大圓滿續部,分為心界竅訣部,深廣殊勝之要點,零散竅訣實修法,他宗未說有許多,堪為特法何須言?」

作為寧瑪巴弟子,我們應該明白這些,知道自己所屬傳承的殊勝之處在哪裡,自己的修學依據的又是什麼。

這不是偏執自宗或者自贊毀他。我們不用去評論其他宗派,作為初學者,我們對他宗的見解和修行不太了解,根本沒有資格評論。如果要說什麼的話,我們只能讚歎,因為都是佛陀傳下來的勝妙法教,是佛弟子的頂禮皈依處。雖然現在由於因緣和自身的局限,我們沒有修學那些法,但法門無量誓願學,我們可以發願等以後自己有能力了再去一一修持,所謂「普門遍入大乘力」即是這樣。

而對於自宗呢,我們要深入了解,精進修持,並因這種了解和修持而生起由衷的讚歎。我不知道現在有多少人真心喜愛自己所學的法。恭敬,是有的。喜愛呢?那種發自內心的意樂,一想到就幸福?就像麥彭仁波切在《前譯教法興盛願文》里傳達出來的對自己所學法脈傳承的純凈意樂,那樣細細地訴說其殊勝美好,那樣反覆反覆地「祈願蓮生大師教法興」。每次念這篇願文,我都會淚水盈眶,心裡很自豪,覺得跟蓮師親跟傳承祖師們親,心裡有莫名感慨和大志。

法王如意寶以前常對大家說:「寧瑪巴的弟子要好好護持自宗。寧瑪的法教廣博、完備、超勝。我們手裡已經有了如意寶,不要把它當成普通的石頭。對其他的宗派,我們應該平等恭敬、讚歎,而對寧瑪自宗,我們要傾盡畢生之力去受持、維護和弘揚。」

在喇榮五明佛學院,法王如意寶和他座下的堪布、活佛們傳講各種顯密經續論典,尤其是前譯自宗外內密等無上法部。他老人家對寧瑪巴法教的愛敬,感染著每一個在他座前聽受教法的人。

法王如意寶總是說:這一世能夠入於舊譯寧瑪巴教下,自己感到太榮幸了。尤其能從上師那裡聽聞到大圓滿法,自己能思維大圓滿的法義,能真正修持大圓滿法,他真是開心極了。有時候晚上躺在床上想:不說別的,僅僅是每天能把大圓滿的法本帶在身邊,自己都一定是清凈了無數的業障、積累了巨大的資糧才能這樣。想到自己的福報,他高興得簡直要從床上跳起來。

如果我們有法王如意寶萬分之一的智慧和見識,也會高興得每日裏手舞足蹈吧。

「釋迦牟尼佛傳下來的一切乘的極頂,超勝之法就是大圓滿阿底約嘎,是徹底呈現佛所傳一切法的總釋。」

然而我們當中太多人不知道所學法門的可貴,不懂珍惜。倒將容易得當作等閑看。卻不知這「容易得」是傳承祖師們大願大行默默承受無數障難換來的。

「容易得」,其實也只是因緣具足時的暫時顯現,不珍惜,過後或許再難有機會了。大家總覺得,反正法本就在那裡,上師也在那裡,我什麼時候想學了,隨時可以開始學嘛。看看自己幾十年的人生。有幾件事是隨時可以開始做的?

來源:http://www.jiuchisu.com/FoJiao/2017/03/35094.htm

推薦閱讀:

曾子與《孝經》的關係,我們該如何傳承孝道呢?
寧瑪傳承上師多芒楊塘仁波切圓寂朴告
一口氣十遍《離騷》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皇氏三墳
帝位傳承製度
看懂漢字就看懂人生!五千年的文明都傳承在漢字里!

TAG:選擇 | 傳承 | 了解 | 進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