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齊觀】普陀山印象

大約是在十四五年前,具體的年份與時間已經遺忘,我曾先後兩次登臨了普陀山。

普陀山作為觀音菩薩的道場,最令人不解的是觀音菩薩稱南海觀音,普陀山所在的東海怎麼會被稱為南海?

這個疑問應該存在於很多人的心中,因此衍生出許多似是而非的解釋,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解釋是:中國大部分朝代的政治中心在北方,因此北方以南的海域,包括東海,都被泛稱為南海。

其實這個疑問對於檻內人來說根本不是一個疑問。原因是在古印度佛教中,觀世音菩薩的道場補怛洛伽山(普陀洛伽山)位於印度的南海,因此觀世音菩薩被稱為南海觀世音。觀世音菩薩東來後,其中國化的道場因為各種機緣被指認在東海上。既東海又南海,是因為觀世音菩薩本來的稱號是南海觀世音,並不是因為東海又被稱為南海。

但無論如何,既東海又南海的事實確實令人糾結。或許正是為了化解這個糾結,上世紀九十年代由已故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先生親自選址,在海南三亞興建了規模宏大的南山寺,並塑起了巍峨的南海觀音像,大有糾正歷史誤會,還南海觀音道場於真正南海的架勢。三亞南山寺,我於七八年前曾有幸參觀過,修建得十分精美堂皇。但修建得再精美,在當下及可預見的將來,舉世公認的觀音菩薩道場恐怕還是浙江的普陀山,而不是海南三亞的南山寺。

下面言歸正傳,說說我對普陀山的印象。因為時隔十數年,很多細節在腦海中已渺不可尋,在這裡只能述其大端,並不得不借用一些網上的資料和圖片。

普陀山給我留下的第一個印象是「富貴」。

這個很俗,但普陀山給我留下的第一個印象確實是有錢。雖然在其之後,我又先後見識了包括杭州靈隱寺、三亞南山寺、峨眉金頂及大佛禪院、九華山麓大佛景區等諸多當代佛教的新建宏大巨制,但首次見識「有錢」則是在普陀山。印象最深的是某段青石板步道,不論是道側的護欄還是腳下的石板,都極盡精雕細刻、奢華鋪陳之能事。還有新建的不肯去觀音院、三十三觀音塑像、觀音立身銅像等等,無不富麗堂皇,給人以花錢如流水、把錢不當錢的感覺。

作為見慣古寺無華、相關道路陳舊簡樸的五台山人,我首次登上普陀山時如同劉姥姥進了大觀園,驚嘆之餘,心底多次發出了觀音菩薩真有錢、文殊菩薩太窮酸的感嘆。這或是因為江浙一帶經濟發達,或是因為普陀山信眾供佛給力,或是因為普陀山僧眾和當地政府組織有方。不論如何,普陀山給我留下的財大氣粗的印象太深刻了。

普陀山給我留下的第二個印象是「廟少」。

普陀山是我平生較全面見識的第二座佛教名山,依五台山的經驗,普陀山理應也是寺廟林立、僧侶摩肩才對,不料情況完全不是這樣。

普陀山歷史上擁有的寺院有「三大寺、八十八庵、一百二十八茅蓬」之說,但依我當年參觀時所見,似乎只有三大寺和不肯去觀音院等為數很少的幾座。這有我遊覽不夠深入的原因,但更重要的原因是普陀山被歷史摧殘得太嚴重了,保留下來的寺院古建幾近於無。在四大佛教名山中,不論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還是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普陀山的數量都是最少的。「舊的不去,新的不來」,這也正是當代普陀山給人以嶄新奪目、靡費良多印象的根由所在。

普濟寺,又稱前寺,普陀山的核心寺院,位列普陀山三大寺之首,2013年才被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普濟寺前的「海印池」,當年參觀時印象深刻,特別是對海印池上的三座橋以及建於中間橋上的御碑亭印象深刻。但記憶中是乾隆的御碑亭,實際卻是雍正的御碑亭,慚愧了!

據資料,在普濟寺的東南、海印池的附近,有多寶塔,又名太子塔。

多寶塔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但在我的記憶中卻印象全無。

法雨寺,又稱後寺,建於白華頂左、光熙峰下,普陀山三大寺之一,與多寶塔同屬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法雨寺中有九龍藻井。

九龍藻井(明代)與多寶塔(元代)、楊枝觀音碑(明代)並稱為「普陀三寶」。但可嘆的是在我的記憶中似乎都全無印象。

內存楊枝觀音碑的楊枝庵就在法雨寺的近旁,我參觀時絲毫沒有留意到,或者其時楊枝庵還沒修復也未可知。

慧濟寺位於普陀山的佛頂山上,俗稱佛頂山寺,為普陀山三大寺之一。記得兩次參觀中的某次在就要進入慧濟寺的哪進院落時,有兜售香燭者力勸我請香拜佛,我隨口說了句「只要心中有佛,燒不燒香並不重要」,這句話得到了在院門口休憩的一位禪師的大力頌揚。禪師的讚賞讓我對普陀山的好感成倍增加。

在1983年公布的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名錄中,普陀山僅有普濟寺、法雨寺、慧濟寺三座寺院被列入其中。實事求是地講,參觀三大寺並未讓我感到有多少新奇。普陀山讓我驚喜的,是有一座不肯去觀音院。

關於普陀山開山起源於日本僧人請觀音像於五台山的故事,我早年在五台山聽得耳朵都起了繭子。但內心總懷疑這是五台山自我吹噓,覺得普陀山未必認這個賬。不料普陀山不僅完全認同這一說法,而且還專門建有一座不肯去觀音院,讓人大感欣喜。

不肯去觀音院內或附近的三十三觀音塑像長廊,我第一次參觀時還沒有,是我第二次參觀時才有的陳設。

普陀山佛教道場開山於唐代,以觀音道場的身份聞名於全國始於宋代,寺院與僧侶的數量在歷史上曾蔚為大觀。但因為特殊的地理位置,先有明清海禁,後有「大革命」,倍經磨難,幾毀幾建,最慘的時候甚至落到了片瓦無存的地步。目前看到的寺院,雖然有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實際大都是改革開放後重修的。

十四五年前,普陀山的寺院稀稀落落,不知而今的普陀山是否已重修恢復到歷史上最鼎盛時的氣象?

普陀山給我留下的第三個印象是「景美」。

普陀山懸于海外,說是一座山,實際是一座島。所謂「海天佛國」,其景色之美,在四大佛教名山中獨樹一幟。

關於普陀山的美景,歷代的讚美詩文車載斗量,我就不在這裡饒舌了。

普陀山給我留下的第四個印象,也是最深的印象,是「慈悲」。

這一多半是來自立於龍灣崗墩上的觀音銅像。

普陀山南海觀音立像總高33米,其中,台基高13米,銅像高18米,蓮花座高2米,落成於1997年,建造時間早於峨眉山金頂的普賢銅像和九華山麓的地藏銅像。如此高大的當代銅造佛像,我平生第一次見到,當時被震撼得目瞪口呆。

普陀山觀音銅像令人印象深刻,並不完全是因為她的高大,還因為菩薩的面部表情被塑造得異常生動。菩薩像目視下方,站在銅像下仰望菩薩,菩薩的面容與目光中發出一種我從未領略過的無邊慈悲。我雖然不是佛教徒,但那種親切、那種慈祥、那種悲憫、那種關愛、那種溫暖,浸人心脾,動人魂魄,讓我兩次參觀時都久久不願離開。

普陀山觀音銅像的感染力是巨大的。記不清是第一次參觀還是第二次參觀時,我親眼見到一名隨團的年輕女子,在剛登上台基時還若無其事,當她第一眼仰望菩薩像時,立刻淚流滿面,一下就委座於地上,泣不成聲。

直到現在,我都堅持認為,普陀山觀音銅像是我見過的塑造得最成功,也是最具感染力的佛像。

普陀山讓人倍感慈悲,還因為慈悲乃觀音菩薩的標征。佛教中的菩薩無數,著名者也很有幾位,但即使在最著名的四大菩薩中,觀音菩薩也是最為獨特的一個存在。據說觀世音菩薩在印度本是男身,但經過中國人的長期改造,觀音菩薩以溫潤的女相活在了中國人的心中。觀音菩薩是西來的菩薩,更是中國人自造的菩薩。

中國人的民族神祗都是暴戾且不近人情的,包括女媧、西王母等女性神祗,都很難讓人獲得溫暖感。多虧有大慈大悲的觀音菩薩,苦難的中國人才平添了許多人生慰藉與生活下去的勇氣。中國的勞苦大眾說起菩薩,指的實際只是觀音菩薩,並不關文殊、普賢等其他菩薩多少事。

四大菩薩的道場,為什麼普陀山經受的歷史創傷最深最重?或許正是因為觀音菩薩大慈大悲,把中國人的苦難都一體承擔了吧!

慈悲為懷,救苦救難,南無觀世音菩薩,但願普陀山不再經受磨難,不再遭遇政治風暴的摧殘,永遠能夠保持海天佛國的美好盛景!


推薦閱讀:

蔡我的作家記5 張煒印象
明朝印象之四:崇禎
【旅遊攝影】龍門石窟印象
旅遊印象之:海龜島
為什麼說話刻薄會引起好感?這麼神奇?

TAG: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