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兵魂——唐刀的鍛造

在前朝各代的深厚基礎之上,唐刀終於橫空出世,它繼承了中國刀的優良傳統,在吸取了百鍊鋼和淬火的技術之後,再加覆土燒刃和包鋼、包鋼的技術,形成了新式的中國戰刀。

唐刀的始祖為漢刀(又稱環首刀),漢刀多為單手刀,刀柄較短,長度為30-120cm不等,並且無一例外在刀柄外側製成扁圓的環狀,環首刀也因此得名。唐刀在漢刀的基礎上發展起來,採用漢刀的「百鍊鋼」鍛造工藝,並且改善了在鍛造時對鋼材里雜質的處理方法,沿用了漢刀劍的百鍊鋼「包鋼」、熱處理和淬火技術,隋刀劍的形制、外裝及精美華麗。使唐刀劍剛烈不失柔韌,豪放不失精細,高傲不失質樸,華麗不失古雅。

首先還是先來介紹一下包鋼與覆土燒刃這兩種當時先進的制刀技術。

包鋼技術,是在對於鋼材有深刻研究與認識之後所發明出來的制刀技術,主要方法是在V字形堅硬的高碳鋼中夾入較軟的低碳鋼;夾鋼則是在兩層低碳鋼中間夾上一塊高碳鋼。這兩種技術都體現了「好鋼用在刀刃上」這一製作上等刀劍的基本思想,亦使得鋼刀擁有了極佳的韌性。由此,唐刀成為當時世界上最為優良的刀劍之一。

當然,在材料方面,唐代的中國人依然下了很大的心思。當時世界上最好的鋼材——印度烏茲鋼,即我們所熟知的大馬士革鋼(當時被稱之為鑌鐵/古代的一種鋼,把表面磨光再用腐蝕劑處理,可見花紋古代的一種鋼,把表面磨光再用腐蝕劑處理,可見花紋 近似「坩堝鋼」),被中國刀匠所青睞,成為高級鋼刀的必備原料,平均價格超過普通上等鋼刀的三倍。

覆土燒刃,說白點兒就是一種局部淬火的技術。基本方法是以特殊調配的泥土覆蓋刀身不需要高硬度的位置,然後將刀劍加熱至特定溫度。當紅熱的刀身進入水中後,赤裸的部分迅速冷卻,而有泥土覆蓋部位的溫度變化不會非常明顯,導致硬度與赤裸部位不同。這樣可以精確控制刀條不同部位淬火時的不同冷卻速度,冷卻速度與硬度成正比,與韌度成反比。

覆土燒刃

再加上百鍊鋼技術是人們在打制器物時有意識地增加摺疊、鍛打次數,一塊鋼往往需要打打燒燒、燒燒打打,重複很多次,甚至上百次。百鍊鋼碳分比較多,組織更加細密、成份更加均勻,所以鋼的質量有很大提高。

在上述技術下製造出來的橫刀在唐代戰爭中發揮了極大的作用,可以步騎兩用,在造型上分為雙手握柄以及單手握柄,造型依然繼承了漢代環首刀的直刃,但去掉了漢代的環首造型。在實戰當中基本都是單手橫刀,雙手刀一般都是用於儀仗。高級的橫刀柄部以木夾裹鐵莖,外纏絲繩,刀首包裹金屬飾件,刀柄與鞘均鑲金刊嵌玉,裹以鮫革,裝飾華麗非常,反映出了唐代雍容華貴的大國風範。

歷史上的唐朝時期,只有刀而無劍的,在當時名為劍的,實際上也就是唐刀。真正的唐刀工藝使得唐刀的成本太過昂貴,所以在中國歷史上,也就只有唐代才用的起這樣精良的兵器,有許多當時的名人,都只為弄一把上乘精良的唐刀而耗盡家財。

張葉勝大師仿古唐刀/劍

唐刀和日本刀的鑄造方法不同之處

唐刀首先打造兩塊硬鋼,採用摺疊方法打造,打造時溫度控制在750-800度之間,摺疊次數15次左右,有32768層,然後把兩塊有327687層的硬鋼,和一塊軟鋼夾在一起,加熱到1300度左右,鍛打,使三塊鋼變鋼變成一塊鋼,然後延長到刀的其本形狀,這時因為鋼刀曾經加執到過1300度,這時表面已經脫炭,硬度變小,這時還要經過滲炭處理,使表面硬度加強,之後就是前面說的淬火再後就是整形,打磨,拋光,這就是傳統的有名的三枚合。

日本刀是用一塊玉鋼打造,和唐刀打硬鋼的方法一樣,打好以後,打成20CM度左右的鋼塊,在準備做刀背的那面開一個V字的槽,深度是整塊鋼的三分之一,然後放入一條軟鋼,這時把鋼加熱到750-800度之間,和摺疊鍛打的溫度一樣,打成刀的形狀,之後就是覆土燒刃,他的覆土方法和中國不一樣,中國唐刀是一次性覆土,日本是多次覆土,每一次非常薄,還有層次的,所以日本刀燒出來就有一道非常明顯的海紋,刀紋,這不是摺疊花紋鋼的花紋,真正的摺疊花紋鋼,由於層次比較多,是很不明顯的,肉眼要很仔細才能看得到,唐刀是內軟外硬中間韌,日本刀是刀鋒鋒利硬度高刀背韌,唐刀是砍硬物的,日本刀是切肉的,本來刃口的夾角就不同,唐刀比較大,日本刀比較小,薄。如果唐刀和日本刀刀鋒對碰,日本刀一把變兩把。

關於刀,關於劍,關於兵器收藏鑄造工藝的那些事兒,歡迎刀劍、武俠愛好者加入刀劍學堂一起交流。

  • 推薦閱讀:

    戰火鍛造的富蘭克林家族|家族|骷髏會
    靈魂的鍛造:王家新論(2)
    日本刀鍛造【多圖】 Necroz Studio Forum

    TAG:唐刀 | 大唐 | 鍛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