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器的生命豐富多彩
後刻紋飾的「熟坑」良渚文化玉三叉形器(台北故宮博物院藏品)
蔣衛東
1989年畢業於北京大學考古系,現為浙江省良渚博物院院長、研究員、中華玉文化中心專家委員,長期從事浙江北部地區史前文化遺址的考古發掘與研究工作,與良渚文化結緣尤深。
玉器是有生命的,尤其是入過土的古玉,常因埋藏環境與自身成分結構等方面的原因,受沁形成豐富多樣的外觀性狀,構建起玉器由盛而衰的生命之歌。然而,沒有哪個史前考古學文化或歷史時期的玉器,能夠像良渚文化玉器那樣,呈現出如此豐富多彩的生命景象。
目前所知總量約2萬件的良渚文化玉器,總體上可劃分為「生坑」與「熟坑」兩大類。其中,因考古發掘或其他原因出土的「生坑」玉器為其大宗。「生坑」玉器最初的顏色為淡湖綠、黃綠、青綠或碧綠色等,半透明,硬度基本未失。受沁之後,其透明度、顏色、硬度、光澤等生命體征會漸次變化,呈現為由盛而衰直至死亡的諸多漸變階段:由大部半透明、綠色多白色少→部分半透明、綠白色參半→局部半透明、綠色少白色多→不透明、白色、有玻璃光澤→不透明、白色、無玻璃光→不透明、白色、表皮略有剝蝕,直至玉器器型被土銹咬蝕殘損,甚至完全被泥土替代,生命體征無可挽回地喪失殆盡。
「雞骨白」是良渚「生坑」玉器中最為常見的品類。所謂「雞骨白」,實際上泛指良渚玉器受沁後失去透明度和失去顏色後的外觀性狀,其呈色沒有純凈的「白」,而有黃白色、青白色、淡黃色、深黃色等多種,色彩豐富,相互糾纏,宛如人生步入中年後的糾結。良渚「雞骨白」玉器表面,常有肉眼可以看到的一些小如芝麻、大至豆瓣的晶點,這些大小不一的晶點通常呈紅褐色,用手電筒光貼在玉器邊沿部位的晶點上,可看到透光。這一特徵,是良渚「雞骨白」古玉獨有的,也是作偽者迄今尚未攻克的關隘。
目前,瓶窯鎮一帶仿製良渚「生坑」玉器,仍以「雞骨白」類為主,所用玉材主要是來自遼寧岫岩的各類蛇紋石,但高仿作偽者,在玉材選用上則頗費心思,由於硬度較低的蛇紋石難以拋磨出明亮的玻璃光澤,作偽者大多選用硬度較大的岫岩「河磨料」、青海料或俄料中較次的玉材來仿「雞骨白」。有時甚至也選用「河磨料」中較純凈的青綠色玉料,利用其色澤、硬度的材質特點,稍作染色仿沁,來仿製嘉興、蘇南一帶出土的未受沁或受淺沁玉器,但五千年生命的滄桑烙印,是作偽者很難簡單「克隆」的。
與「生坑」玉器在悠悠歲月里總體呈現為年華老去、生命漸失的趨勢不同,出土玉器在經過愛玉人長年的盤摸和貼身佩戴後,竟然又呈現出一番鳳凰涅槃般的生命重生。海峽兩岸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清宮舊藏玉器中,有一批被盤摸得紅潤(即所謂「熟坑」)的良渚古玉。這批玉器原是清代乃至更早時期出土的「生坑」古玉,有些甚至表皮剝蝕,行將走向生命的終點,但愛玉人長年悉心的盤摸和貼身佩戴,竟使它們起死回生。雖然不能重回青綠的最初,但五彩斑斕的紅潤或如漆似膠的油黑,足以印證生命的重歸。
推薦閱讀:
※中國近代丟失的最寶貴的九件玉器,每一件對於中國都是無價之寶
※唐、五代時期玉器
※翡翠鑲嵌為什麼用18K?
※你願意隨手摸掉「幾十萬」翡翠嗎?
※[轉載]曾侯乙墓出土玉器之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