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風聽雨過清明:華夏傳統節日寒食、清明節

聽風聽雨過清明:華夏傳統節日寒食、清明節
來源:天漢民族文化網 百度漢服吧 國際在線文化頻道 更新時間:2006-3-24 8:29:20

 目錄: 一 「四海同寒食,千古為一人」——遠去的節日:寒食節

二 「未到清明先禁火,還依桑下系鞦韆」——寒食節之節物風俗

三 寒食已逝、清明尤存——寒食向清明的節令演變

四 「梨花風起正清明」——清明節之節物風俗

五 重建人文詩性信仰,再尋華夏明媚春光——寒食、清明節復興方案

圖:鞦韆·清明

  節日時間:寒食節於冬至後一百零五日,清明前一二日,清明節於夏曆清明日,今年寒食、清明節在西曆2006年4月4、5日。

前言

  「三月光陰槐火換,兩分消息杏花知」。華夏大地上,春日對聯上的字跡早已在春雨中模糊,如同對於寒食的民族記憶。沒有慎終、更無追遠,丟失了綿山疊嶂里的之推故事,凝固了楊柳春風中搖曳的鞦韆。「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的清明時代遠去了,失落了詩性的信仰,不再有明媚的春光,我們失去的不是寒食、清明,我們失去的,是心中的華夏。——題記

  一 「四海同寒食,千古為一人」——遠去的節日:寒食節

  寒食節的意義遠大於清明,若比做母子,寒食為母,清明為子。清明猶在,而寒食早已不存。也可以說,寒食伴隨著吹面不寒的楊柳之風,在歲時節日的演變過程中靜靜的融入了清明。寒食滋養了清明,清明由一個節氣上升為最為人們所重視的傳統節日之一,沒有寒食,幾無可能。

  寒食節亦稱「禁煙節」、「冷節」、「百五節」,在夏曆冬至後一百零五日,清明節前一二日。是日初為節時,禁煙火,只吃冷食。並在後世的發展中逐漸增加了祭掃、踏青、鞦韆、蹴鞠、牽勾、斗卵等風俗,寒食節前後綿延兩千餘年,曾被稱為民間第一大祭日。

  「之推言避世,山火遂焚身。四海同寒食,千古為一人。深冤何用道,峻跡古無鄰。魂魄山河氣,風雷御宇神。光煙榆柳火,怨曲龍蛇新。可嘆文公霸,平生負此臣。」唐代詩人盧象這首《寒食》詩,所言即是寒食節的來歷「之推綿山焚身」的故事。

  相傳此俗源於紀念春秋時晉國介之推(姓介名推,又稱介子推,之為虛詞,子為敬稱)。當時介之推與晉文公重耳流亡列國,割股肉供文公充饑。文公復國後,之推不求利祿,與母歸隱綿山。文公焚山以求之,之推堅決不出山,抱樹而死。文公葬其屍於綿山,修祠立廟,並下令於子推焚死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後相沿成俗。

繪畫:綿山之焚 綿山又稱介山,在今山西省介休市境內,這就是之推歸隱、寧焚不出的綿山。

寒食節相沿持續兩千多年,期間,歷代文人墨客追憫昔賢,寫出了數以千計的寒食詩歌,「晉陽寒食地,風俗舊來傳……」(唐 王昌齡《寒食即事》);「只今禁火悲寒食,勝卻年年掛紙錢」(唐 胡曾《綿上氣節》);「士甘焚死不公侯,滿眼蓬蒿共一丘」(宋 黃庭堅《清明》);「綿山經月火不滅……留於千年作寒食」(明 李東陽《西涯樂府》);「歲歲逢寒食,其為惆悵人」(明 謝榛《綿山懷古》);「民間禁火寒食節,綿上遺封莽未耘」(明 愈汝為《過綿山吊介之推》);「年年寒食動春愁,生不明心死便休。但使亡人能返國,恥將股肉易封侯」(明 林魁《寒食題介子祠》);「百年節歲同寒食,萬里封疆立介休」(明 呂解元《綿山吊介子》)......

「天下第三行書」蘇軾《黃州寒食詩帖》

文人墨客們自是善於比會抒情,但是眾多研究者卻紛紛指出,寒食節紀念介之推只是節日的表層現象,與其說,此節真的是為了紀念綿山之焚的故事,不如說是一種附會。寒食節真正的來歷和意義卻是與華夏民族的火崇拜和火觀念密切相關,究其初源,來自華夏文化「改火」的風俗。

  如,有考證者指出:焚火一事本與介子推無關,而且介子推並不一定死於自焚。子推燔死之說,始於《莊子》。《左傳》上只說「晉侯求之不獲」,《史記》上只說「聞其於緜上山中」,都未說到進一步的下落。《莊子》寓言十九,借事寓情,當非實錄。但是這則寓言,充分表達了清廉謙退的道德情操,符合「人能弘道」的中國人文精神,於是博得漢代人士的一再表彰,並在民間倍受崇信。人民要表達對介子推精神的紀念,需要將這種情懷落到一個實處。正如為紀念屈原精神而利用了龍舟競渡古俗一樣,要紀念子推精神,便利用了一個與火有關的古俗;這個古俗,便是「禁火」。而所以要禁火,原來是為了「改火」。

  早在遠古時期,當人們懂得以太陽和月亮來指示季節以前,曾有過很長一段時期,是以恆星大火(心宿二)作為示時星象,安排生產和生活的。那時候,天上的大火和人間的火,被想像為有著某種神秘關係。每當仲春時節大火昏見東方之時,被認為是新年的開始,有一套隆重的祭祀儀式。儀式之一便是熄滅掉去年薪火相傳下來的全部舊火,代之以重新鑽燧取出的新火,作為新的一年生產和生活的起點;其名目叫作「改火」。《周禮·司烜氏》說:「中春以木鐸修火禁於國中」,所謂「修火禁」,便是禁火,是監督大家將一切舊火全部熄滅,以表示過去的一年已經全部結束,以保證全民改用新火,使人間的火與天上的火一致,使人事與天象合一。

  舊火與新火交替之時,勢必要準備出足夠的熟食來,照後來《東京夢華錄》的說法,「大寒食前一日謂之炊熟」,或者是《荊楚歲時記》上說的「造餳、大麥粥」。熟食之中,值得特別一提的是煮雞子。雞子不僅易得易存,而且更具備生生不已、一元復始(雞鳴為一日之始)的象徵特性。所以《荊楚歲時記》上還有「鬥雞、鏤雞子(染色並雕鏤)、鬥雞子」一說。這些熟食是在禁火之後改火之前(一月、七日或三日)冷吃的,所以叫「寒食」。

  火歷被陰陽曆代替以後,禁火、寒食、改火作為禮儀,漸漸失去意義;而作為習俗,當然還會延續一段時間。這時候,人民拿與火有關的介子推故事填充進來,使古俗重新具有一種與時代精神相合的人文新意,確實是一項了不起的創造,也是文化演化的一個典型事例。

  饒有趣味的是,西方基督教地域的復活節,也是定在我們的寒食節前後(春分後之月望後的第一個星期日),節中有彩繪蛋和篝火會活動。篝火會前也要熄滅全部燈與火,然後鑽木取新火點燃篝火,會後各家取篝火火種投入新的生活。弗雷澤說:「農民舉行的復活節篝火會的方式和復活節篝火會有關的一些迷信,都明顯地表示出它的性質乃是非基督教的。」

  看來,復活節也是一個改火節.他們吃彩蛋,也是一種寒食。原來許多民族都有新年改火的風俗,而新年又多與春耕鄰近,春耕又多靠晨昏觀察東天的星象而定。基督教徒們以選定這個古老的節日來紀念耶穌復活,也是為舊俗充實了新意。東西文化儘管不同,而寒食節、復活節內容之演進卻又如此相似,倒也發人深思。

二 「未到清明先禁火,還依桑下系鞦韆」——寒食節之節物風俗

  一原風俗異衣裘,流落來從綿上州。

  未到清明先禁火,還依桑下系千秋。

       ——黃庭堅《觀化十五首》

  我們先來看,《荊楚歲時記》中對寒食節物風俗的記載。 「去冬節一百五日,即有疾風甚雨,謂之寒食。禁火三日,造餳大麥粥。據歷合在清明前二日,亦有去冬至一百六日者。」「寒食三日作醴酪」「今人悉為大麥粥。研杏仁為酪,引餳沃之」「黍飯一盤,醴酪二孟」「鬥雞,鏤雞子,鬥雞子」「蹴鞠、施鉤之戲」......禁火三日、飴糖大麥粥、雕畫雞蛋、鬥雞卵、蹴鞠、拔河、鞦韆......早已逝去的寒食節,竟然擁有如此豐富的節日內容。

  1 禁煙、改火——上古時代孑遺的儀式

  自介之推事出,民間寒食禁煙就蔚然成風。禁煙時間的長短几經變化,最終定在了在冬至後第一百零五天禁煙寒食。唐宋時期寒食禁煙被當成了大事,連皇室貴族都不得例外。如韓翃《寒食》句:「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就是證明。

  改火即鑽木取火,春取榆柳之火,夏取棗杏之火, 秋取柞樽之火,冬取槐檀之火。一年之中,鑽火各異木,故曰改火。燧人做鑽燧取火後,其鑽木工具稱燧,後人又發明利用金屬向太陽取火,於是又有「木燧」和「陽燧」之分。史料顯示,改火儀式自上古時代產生,至少直到宋代宮中仍有流傳。

鑽燧取火

十運會商丘華夏文明之火鑽木表演

2 青團、桃花粥——綠意盎然的寒食節食俗

  寒食節禁火,人們只吃冷食。所以在節日之前,民間就準備了各種各樣的可供冷食的寒食食品:

  ①杏仁麥粥:《鄴中記》說:「寒食三日作醴酪」。醴酪是一種以麥芽糖調製的杏仁麥粥。一直到隋唐時,都是寒食節的主要食品。

  ②環餅:賈思勰的《齊民要術》中記載了一種寒食節的食品─環餅。「環餅,一名寒具,以蜜調水溲麵」。油炸至金黃色後即可食用,味道極為脆美,相當近似現在的點心。

  ③棗錮飛燕:宋代,除了街市上所賣的稠餳、麥糕、乳酪、乳餅等現成的食品之外,人家也自製一種燕子形的麵食,稱為「棗錮飛燕」,據說是從前用來祭拜介子推的祭品。明朝人還會留下一部分的棗錮飛燕,到了立夏,用油煎給家中的孩童吃,據說吃了以後,可以不蛀夏。

  ④青精飯:《零陵總記》記載了另一種寒食節食品「青精飯」:「楊桐葉、細冬青,臨水生者尤茂。居人遇寒食采其葉染飯,色青而有光,食之資陽氣。謂之楊桐飯,道家謂之青精飯,石飢飯。」寒食清明染青飯的習俗似乎在南方較為流行。

  ⑤青團:《七修類稿》提到寒食節時吃的「青白糰子」。這種青糰子是在糯米中加入雀麥草汁舂合而成,餡料則多為棗泥或豆沙。放入蒸蘢之前,先以新蘆葉墊底,蒸熱後色澤翠綠可愛,又帶有蘆葉的清香。

  ⑥桃花粥:唐代民間寒食食品。以新鮮之桃花瓣煮粥,至明末此俗猶存。唐馮贄《雲仙雜記》:「洛陽人家,寒食裝萬花輿,煮桃花粥。」孔尚任《桃花扇》:「三月三劉郎到了,攜手兒妝樓,桃花粥吃個飽。」 無疑,在寒食節的特色節令食品中,桃花粥最令人青睞。此外,還有楊花粥、梅花粥等春日花卉入粥。

  煮雞蛋、寒食餅、寒食麵、寒食漿、棗餅、春酒、紅藕、香樁芽拌面觔、嫩柳葉拌豆腐......寒食節雖然遠去了,但留下的特色食俗卻頑強地存在於各地民間。

  3 祭陵、展墓------莊重的寒食祭俗

  寒食節本無掃墓風俗,西漢末年到魏晉時期的寒食節還只是一個單一性、地方性的民間節日,節俗活動十分單調,僅有禁火和寒食,流傳區域集中在晉地。到南北朝時,其節俗活動開始出現了掃墓,隋唐五代時期稱寒食展墓。其過程大致是寒食節這一天,一家人或一族人一同到先祖墳地,然後致祭、添土、掛紙錢。因這項活動與千家萬戶的生老死葬休戚相關,因而在民間尤為看重。但在唐代開元年代之前,民間盛行的這種拜墓活動還被視為「野祭」。唐開元二十年,唐玄宗組織官方編修五禮時,為了給世人這種追賢思孝的「野祭」正名,特敕令將寒食節上墓編入五禮之中的第一項吉禮中,使其永為恆式。此後,寒食節展墓名正言順地成為官方認同倡導的拜掃禮節。皇家從此也擠身於寒食祭陵展墓行列。

  最隆重的自然是皇家祭陵。唐貞觀時規定,皇祖以上至太祖陵寒食日設祭。宋代「禁中前半月發宮人車馬朝陵」。明代「上陵之祀,歲凡三舉,清明也,中元也,冬至也。事天下無事,天子於清明日亦時或一行。」

  除皇家祭陵外,寒食節較為隆重的祭儀為祭祀孔林。歷代規定孔林祀期為一年兩祀,即春用寒食節,冬用十月朔日,奠儀由孔子後裔衍聖公主祭。

  明洪武二十六年,國內各府州、縣皆立厲壇,禮部曾頒發有定禮及欽定祭文。按各地誌書中載敘,厲壇一般建在城北附近,每年清明日,七月望日,十月朔日晡時(申時)致祭。清明日祭祀前三日內,先由地方有司移牒城隍。到祭祀日,將城隍神奉請於厲壇內,讓其南向,無祀鬼神名位俸陪於左右兩側。按張震《邑厲壇記》文載:厲,謂古帝王無後者,好禍民,故祀以安之。文中還講:鬼有所歸便不為厲。慮其無歸而病民,故祀之。此以防民患,仁之至也。

  4 踏青、插柳-------青山綠水間的寒食活動

  唐代寒食踏青已相當廣泛普及。孟郊《濟源寒食》詩曰:「一日踏春一百回,朝朝沒腳走芳埃」;於鵠《襄陽寒食寄宇文籍》講的是水鄉的踏青:「煙水初銷見萬家,東風吹柳萬條斜。大堤欲上誰相伴,馬踏春泥半是花」;詩人杜甫也有踏青《絕句》曰:「江邊踏青罷,回首見旌旗。」

  北宋蘇轍《踏青》:「江上冰消岸草青,三三五五踏青行」北宋時期的寒食踏青是我國歷史上踏青活動的極盛時期,一些人當時甚至熱衷於踏青,淡化了祭掃。時人李之彥《東谷所見》中記載自己回鄉時,看到一些人家「置親於荒墟」,清明節拜掃只草草了事,而後「與兄弟、妻子、親戚、契交放情地遊覽,盡歡而歸。」

  明清時期,寒食節踏青依舊是國人久經不衰的活動項目之一。明代著名方誌《帝京景物略》中記載有京郊當年清明踏青時的一幕場景:「……玉泉三十里至橋下,夾岸高柳,絲垂到水。綠樹紺宇,酒旗亭台,廣畝小池,蔭爽交匝,歲清明日,都人踏青。輿者、騎者、步者、遊人以萬計……」

寒食折柳、插柳歷史悠久,《荊楚歲時記》記載:「江淮間寒食日家家折柳插門」。 不僅插柳,而且戴柳,寒食節時,人們紛紛將柳條編成環,戴於頭上。寒食插柳、戴柳風習之烈,民諺可證:「寒食不戴柳,紅顏成皓首」「清明不戴柳,死後變黃狗」。

  清明插柳戴柳還有一種說法:原來中國人以清明、七月半和十月朔為三大鬼節,是百鬼出沒討索之時。人們為防止鬼的侵擾迫害,而插柳戴柳。柳在人們的心目中有辟邪的功用。受佛教的影響,人們認為柳可以卻鬼,而稱之為「鬼怖木」,觀世音以柳枝沾水濟度眾生。

  漢民族自古就有折柳相送的風俗,《詩》曰,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灞陵折柳的風俗更是充滿了漢民族特色的優美送別。灞橋在長安東,跨水作橋,漢人送客至此橋,折柳贈別。詞云:「年年柳色,灞陵傷別。」古代長安灞橋兩岸,堤長十里,一步一柳,由長安東去的人多到此地惜別,折柳枝贈別親人,因「柳」與「留」諧音,以表示挽留之意。

  5 蹴鞠、鞦韆------楊柳春風中的輕舞飛揚

  自南北朝起,寒食節就出現了從單一的禁火寒食向娛樂化方向演變的趨勢。至強盛的隋唐,寒食娛樂活動已經蔚為大觀。華夏傳統節日中,沒有哪個節日有寒食這樣濃厚的運動色彩了。蹴鞠、鞦韆、拔河、鬥雞卵、放風箏......寒食節完全可以稱為漢民族的春日運動節。據說這是因為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來鍛煉身體。

  ①鞦韆

鞦韆圖

  盪鞦韆之於寒食節的普遍,杜甫詩云:「十年蹴鞠將雛遠,萬里鞦韆習俗同」。寒食節甚至又被稱為「鞦韆節」。

  漢族有關鞦韆的說法很多。《古今藝術圖》稱,鞦韆本是古代山戎人用於練習身手輕趫的軍訓項目。到春秋時,齊桓公出兵遠征山戎,鞦韆也隨之向南流傳,其後逐漸在中原地區傳開,並從軍訓項目演化為遊藝。《荊楚歲時記》注還具體畫出了鞦韆從山戎之戲變成漢人遊藝的線索:「《古今藝術圖》云:『鞦韆本北方山戎之戲,以習輕趫者。』後中國女子學之,乃以彩繩懸木立架,士女炫服,坐立其上,推引之,名曰鞦韆。」真正的鞦韆遊藝,很可能是中原漢族女子的創造。

  《漢武帝後庭鞦韆賦》稱:「鞦韆者,千秋也。漢武祈千秋之壽,故後宮多鞦韆之樂。」《湘素雜記》稱:「鞦韆,漢武帝後庭之戲也,本雲千秋,祝壽之詞也,語訛傳為鞦韆。」也有說法認為,「千秋」在漢語中有生死之諱,故改為鞦韆。

  唐玄宗對鞦韆之戲更是讚不絕口:《開元天寶遺事》載:「天寶宮中至寒食節競豎鞦韆,令宮嬪輩戲笑以為宴樂。帝呼為半仙之戲,都中士民因而呼之」。

  歷代的寒食詩詞中,處處可見漢家女子花叢中盪起鞦韆的美麗身影:

  王維《寒食城東即事》曰:「蹴鞠屢過飛鳥上,鞦韆竟出垂楊里」;王禹偁《寒食》曰:「稚子就花拈蛺蝶,人家依樹系鞦韆」;梅堯臣《梨花》曰:「月白鞦韆地,風吹蛺蝶衣」;文彥博寒食日過龍門,也有詩作曰:「橋邊楊柳垂青線,林立鞦韆挂彩繩」;歐陽公《漁家傲》詞:「隔牆遙見鞦韆侶,綠色紅旗雙彩柱」;陸遊詩句:「鞦韆旗下一春忙」;元代著名散曲家,盧摯寒食日新野道中創作《雙調·蟾宮曲》曰:「桑柘外鞦韆女兒,髻雙埡斜插花枝」;元代另一名散曲名手張養浩也在寒食途中作《中呂·十二月兼堯民歌》曲中曰:「三四株溪邊杏桃,一兩處牆裡鞦韆」;明代嘉靖進士朱日藩《清明揚州道中憶王端公》句曰:「水國人家種楊柳,清明士女競鞦韆」……

  ②蹴鞠

  蹴鞠是中國古代特有的類似足球的體育活動。宋人馬端臨《文獻通考》載:「蹴球,蓋始於唐,植兩修竹,高數丈,絡網於上,為門以度球,球工分左右朋,以角勝負。」反映唐代寒食節蹴球活動的詩作如王維《寒食城東即事》「蹴鞠屢過飛鳥上,鞦韆竟出垂楊里」;王建《宮詩》:「殿前鋪設兩邊樓,寒食宮人步打球」;韋應物《寒食後北樓作》:「遙聞擊鼓聲,蹴鞠軍中樂」;白居易《洛橋寒日作》:「蹴球塵不起,潑火雨新睛」 ......

蹴鞠

   ③牽鉤

牽鉤即拔河。寒食拔河戲據說由水上舟戰「牽鉤」演變而來,至唐代始稱拔河。寒食節拔河之最,當數唐中宗導演的梨園拔河戲。據《景龍文館記》:「唐中宗(李顯)景龍四年清明節,帝幸梨園。命侍臣為拔河之戲,以大麻絚兩頭系十餘小索,每索數人執之。以挽六弱為輸。時,七宰相、二附馬為東朋,三相五將為西朋。僕射韋巨源,少師唐休因年老,隨而踣(倒),久不能起,帝以笑為樂。」

  ④鬥雞、鬥雞卵

  我國鬥雞習俗歷史悠久,鬥雞之戲久經不衰。寒食節鬥雞大約起自隋代。隋代杜台卿著《玉燭寶典》載:「寒食節城市尤多鬥雞斗卵之戲。」到唐代,寒食節鬥雞已成為皇宮中不能缺少的娛樂項目之一。宋代之後,宮廳鬥雞戲依然為國人樂不可支的節日休閑娛樂項目,自然,這當屬於一種節俗的陋習。

  有些不同的是鬥雞卵,《荊楚歲時記》說, 寒食節有鬥雞、雕畫雞蛋和鬥雞卵的風俗。古時富勢的人家,講究的吃食是畫有圖形的雞蛋。當時還有在雞蛋上染上藍紅等顏色,仍象雕刻的一樣,輾轉相互贈送,或者放在菜盤和祭器里。至於斗卵的遊戲就不知道出自哪裡,具體的做法無考。

  ⑤放風箏

《帝京歲時紀勝》記載:「清明掃墓,傾城男女,紛出四郊,提酌挈盒,輪轂相望。各攜紙鳶線軸,祭掃畢,即於墳前施放較勝。」古人還認為清明的風很適合放風箏。專家指出,在古人那裡,放風箏不但是一種遊藝活動,而且是一種巫術行為:他們認為放風箏可以放走自己的穢氣。所以很多人放風箏時,將自己知道的所有災病都寫在紙鳶上,等風箏放高時,就剪斷風箏線,讓紙鳶隨風飄逝,象徵著自己的疾病、穢氣都讓風箏帶走了。

三 寒食已逝、清明尤存_寒食向清明的節令演變

  上巳、寒食的消失和清明節地位的上升,是華夏歲時節日演變中的重要現象。對此,民俗專家們做過多年的專門研究,讓我們來看專家們是如何看待這一現象的。

  著名民俗學家黃濤先生指出,與其他傳統節日相比,清明節的特色有三個:一是兼有節氣與節日兩種「身份」,二是以戶外活動(掃墓、踏青等)為主,三是兼有肅穆(或悲傷)(在掃墓祭奠活動中)與歡樂(在踏青等遊玩活動中)兩種情感氛圍。這種特色的形成與其來歷密切相關。從起源和形成的角度看,清明節是「清明」節氣、寒食節、上巳節三者融合而成的節日

  在二十四個節氣中,既是節氣又是節日的只有清明和冬至.清明節的名稱與此時天氣物侯的特點有關。西漢時期的《淮南子·天文訓》中說:「春分後十五日,斗指乙,則清明風至。」「清明風」即清爽明凈之風。《歲時百問》則說「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凈。故謂之清明。」雖然作為節日的清明在唐朝才形成,但作為時序標誌的清明節氣早已被古人所認識,漢代已有了明確的記載。

  清明時處早春三月,春光明媚,萬物復甦,氣候宜人而到處生機勃勃,是春遊和郊外娛樂的好時光,所以清明前後自然成為人們樂於到戶外、郊野嬉遊的的好時光。

  寒食節在農曆三月,清明之前一兩天。漢代以前寒食節禁火的時間較長,以一月為限。漢代確定寒食節為清明前三天。唐宋時期減為清明前一天。從先秦到南北朝,寒食都被當作一個很大的節日。唐朝時它仍然是一個較大的節日,但已開始式微,逐漸為清明節所兼并。

  寒食節增加掃墓、遊樂活動的準確時間,目前尚未見到明確的記載。但從北宋王溥所撰《唐會要》的記載,可以得知唐朝初年民間在寒食節掃墓並郊遊的習俗已經蔚成風氣並引起朝廷的注意。唐高宗李治龍朔二年(622年),朝廷發布了一道詔令,禁止民間「臨喪嫁娶」和「送葬之時,共為歡飲」,也禁止寒食節上墳,更不許在悲傷地掃墓之後又歡快地郊遊:「或寒食上墓,復為歡樂。坐對松檟,曾無戚容。既玷風猷,並宜禁斷。」(《唐會要》卷二三)顯然朝廷認為民間這些做法是矛盾、不可思議的行為,是對亡靈、鬼神的不恭,是不嚴肅的、傷風敗俗的。但是,民間習俗並不因朝廷的禁令而衰減,反而越來越興盛。所以,過了一百多年,到玄宗李隆基開元二十年(732年),朝廷又頒布敕令,准許寒食上墓行拜掃之禮,並定為常式。

  但同時也規定掃墓之後不得就地飲食作樂「食餘饌任於他處,不得作樂」。開元二十九年(741年),唐玄宗又下敕令:「凡庶人之中,情理多闕,寒食上墓便為燕樂者,見任官典不考前資,殿三年,白身人決一頓。」(《唐會要》卷二十三)而在墳前享用祭品本是民間自古以來的習慣,雖有朝廷嚴令也難以禁除。

  從此以後,寒食掃墓之俗更為盛行。後來,因官吏回鄉掃墓,時有耽誤職守的事,朝廷又頒布幾個政令解決假期的問題。開始規定寒食節放假四天,按大曆十二年(777年)詔令,唐朝衙門依例放假五天,到貞元六年(790年),假日加到七天。這樣官員們可以從容地進行掃墓祭奠之事。由此可見,當時寒食節已經成為唐朝一個很隆重的全國性節日。唐朝王冷然的《寒食篇》中說:「秋貴重陽冬貴蠟,不如寒食在春前。」即寒食節的重要程度超過了重陽節和年終蜡祭。宋代的寒食節也放假七天。

  那麼,這時的寒食節與清明節是什麼關係呢?如上所述,此時寒食節的習俗主要有三項:禁火、掃墓、郊遊。唐宋時期人們所過和所說的「寒食節」其實是現在所說的清明節與寒食節的混合。寒食與清明只差一天,三日禁火完畢,到清明這一天要換新火,以柳條或榆木乞取新火。這樣清明與寒食就連在一起,清明的換新火活動成為寒食活動的一部分。其實,唐宋時期清明前後的一系列活動是連成一片的,在當時人們的觀念里清明節是寒食節的一部分,作為換取新火的一天也被當作重要的日子。因為清明前幾天是禁火的,到墓地上燒紙上供也應該是在清明這一天。有些詩文所記載的寒食掃墓燒紙的事其實是在清明之日。在名稱上,稱「寒食」的居多,如唐梅堯臣詩《湖州寒食陪太守南園》寫郊外游春的盛況;有稱「清明」的,如杜甫《清明詩》描寫唐代大曆五年長沙清明節游春的熱鬧場景:「著處繁華矜是日,長沙千人萬人出。渡頭翠柳艷明媚,爭道朱蹄驕嚙膝。」也有並稱「寒食清明」的,如白居易《寒食野忘吟》:「烏嘀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有些詩文將二名混稱,有的詩題為「清明」,下面的詩句又說成「寒食」;或題為「寒食」,詩句說成「清明」。據《唐會要》,在大曆十二年二月十五日,朝廷有敕令:「自今以後,寒食同清明」。晚唐、宋代以後,禁火食冷之俗轉衰,到元代此俗大體消亡,「寒食」的名稱自然越來越少被人提及,而本來是節氣名稱的「清明」突顯出來,以之概括這一段節期的人漸多。到明清,「清明」之稱多於「寒食」,成取代後者之勢。到現代,大多數地方的百姓只知「清明節」,不知道「寒食節」之名了。但還有少數地方有禁火或食冷之俗,如山西、山東的一些地方。

  清明節與原本意義的寒食節在習俗內容上共同之處並不顯著,二者主要的聯繫有兩點:一是時間相連,二是都有懷念、祭祀前人的情感訴求。這兩點聯繫最終使清明節置代或兼并了寒食節。由寒食節的禁火到清明節的祭奠的置代,是民眾在時間鄰近的條件下在生活中自然而然完成的。

  關於上巳節與清明節的關係,黃濤先生認為,由於時間與清明鄰近,又都是在郊外的活動,上巳節的踏青飲宴與清明掃墓後的春遊娛樂開始尚分頭而行,後來逐漸合而為一。上巳節重交遊踏青的特點被整合到清明節習俗之中。可以說,清明節盛行春遊的習俗主要是繼承上巳節的傳統。

  綜上所述,黃濤先生指出,根據現有資料,清明在唐朝之前還沒有成為節日;從唐代開始,清明節逐漸成為一個融合了寒食節與上巳節習俗的重要民俗節日。王維在《寒食城東即事》一詩中說:「少年分日作遨遊,不用清明兼上巳」,是寒食、清明與上巳三者融合為一體的有力佐證。在唐朝前期,雖然這一段時間的習俗多被稱為「寒食」,但在實質上其主體部分已經是今天所說的清明節。到宋代以至明清,清明節發展到最盛行的時期,其後綿延不絕。 

  四 「梨花風起正清明」——清明節之節物風俗

  如本文所述,清明節的風俗基本繼承自寒食節,所以,完全可以說,所謂清明節風俗,實際上就是歷史上已經形成的寒食節風俗。祭俗、食俗、娛俗,大體上別無二致。不過在食俗方面還是稍有不同,寒食節食俗,皆為冷食事先準備好的食品。而清明節則要寬泛許多,大量春日時新菜蔬、美味,皆可入食,而根本不問冷熱。

  比如,民間在清明時常吃炒螺螄。有「清明螺,賽只鵝」之說。螺螄價廉物美,很受百姓歡迎。清明節這天,還要辦社酒。同一宗祠的人家在一起聚餐。沒有宗祠的人家,一般同一高祖下各房子孫們在一起聚餐。社酒的菜肴,葷以魚肉為主,素以豆腐青菜為主,酒以家釀甜白酒為主。

五 重建人文詩性信仰,再尋華夏明媚春光——寒食、清明節復興方案

  由於寒食與清明之間的繼承與融合的關係,兩者互為一體、難解難分,故我們對寒食、清明兩節不做嚴格的區分,將其視為一個節日的整體,統稱「寒食清明」之節。

  (一) 寒食清明節在當代中國的流傳現狀

  直到今天,清明仍然是中國人比較重視的傳統節日,但是這種重視幾乎完全出於一種風俗慣性和文化流失的本能反應,嚴重缺乏實質性內容,更多的只是本能地堅守模糊的風俗底線。換言之,寒食早已煙消雲散,而清明也幾近空洞無物。如果這種趨勢繼續下去的話,那麼華夏傳統的清明節很可能步上巳與寒食的後塵,成為又一具只留下節日名稱的文化空殼。

  當代中國人,幾乎完全不知寒食為何物,更遑論什麼寒食風俗了。寒食清明的幾大風俗中,只有掃墓之風殘存,而踏青與春日遊藝幾乎完全消失。這也與我國不合理的節假制度有密切關係,如前所說,唐時寒食清明節,休假日最長高達七天,而現在,寒食清明皆不放假,忙碌的城市人能設法祭掃已屬不易,又何來踏青的閑情雅緻。

  殘存的祭掃風俗也已經嚴重異化。一方面,由於殯葬制度的變遷,土葬已被廢止,掃墓之俗很大程度上失去了依託;另一方面,由於社會風氣的惡化,清明時節各種違背清明慎終追遠、懷念親人與先賢本意的現象也大量滋生,有的人甚至用「紙二奶」「搖頭丸」等所謂的「另類祭品」進行祭掃。

  公祭方面,對黃帝、孔子等的祭祀存在著許多不規範的現象,比如,清明祭黃帝時,禮儀小姐身穿大開衩的旗袍,露著大腿紀念人文先祖,失去了應有的莊重和肅穆。參加公祭的人群著裝也非常混亂,西裝、夾克、「唐裝」、中山裝、牛仔褲,五花八門什麼樣的都有。

  許多地方還在清明日組織大中小學的學生祭掃烈士墓,這本是一件好事,但是卻常常出現諸如學生騎在烈士頭上嘻鬧、祭掃之後垃圾遍地等不應有的現象。

  以上種種清明亂象,令華夏文明古國蒙羞,令華夏兒女汗顏。寒食清明節延續了兩千多年,它本該是一個華夏國民慎終追遠、莊重地紀念先人的最文明的節日,本該是中國人最肅穆、最優雅、最安靜的一個節日,而現在卻弄得充滿喧囂、浮躁之感。

  我們的「清明」哪裡去了?

  浮躁源於信仰的不再,源於儀式的流失。大把大把的祭品燒過,心中卻沒有一絲對先人真正的敬意和懷念。各種公祭廣場人山人海,旅遊與經濟的炒作卻是最強烈的意念與心思。而真正的信仰,反倒在清明之祭中變得非常稀薄,成為了無關緊要的東西。

  有人說,幾千年來,人們在這個「氣清景明」的節氣中,進行「祭之以禮」的追遠活動,為已逝的親人、祖先,莊重地送上自己的思念與敬意。這神聖的生命交流儀式,一年年輪迴、一代代傳承,構成了人們頑強生存和追求幸福的重要動力,是中華文明生生不息、續展開新的有機構成。 國家與文明的歷史,靠個人與家庭的傳續來完成;沒有個人與家庭的傳續,歷史將是蒼白、抽象而沒有人情味的;清明節的祭奠儀式是個體與歷史連接的精神臍帶,使今人的身份清晰而神聖。「追遠」不僅有「民德歸厚」的教化意義,還會讓我們獲得面向未來的力量,確定個體與時代的歷史位置。在崇拜「新」與「未來」的今天,這是必不可少的儀式。我們緬懷先人,祭祀先祖,因為他們是自己的來源,他們的辛勞和奮鬥乃是我們繼續前行的起點。這是尊重生命與敬畏歷史的不絕之流。 清明之祭,是道德的詩性信仰。

  而事實上,我們這個民族,已經基本喪失了這種面向生命與文明的敬意,喪失了這種詩性的信仰。

  該「靜」時「鬧」,而該「鬧」時卻「靜」得一塌糊塗。如前所言,寒食清明節有歡樂喧鬧的另一面,有充滿春日動感與活力的踏青、插柳、鞦韆、蹴鞠、牽鉤、風箏等充滿漢民族特色的春日運動和遊藝活動。而到了今天,踏青、鞦韆等風俗已難覓蹤跡,忙碌的人們終日身心疲憊,在清明來臨時,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了在網上上香祭掃一下了事,那些漢族風格的春日運動,很少有人知曉和問津。

  漢民族服飾的喪失更讓這些活動失去了味道。穿著西裝,如何踏青?穿著牛仔褲,頭戴柳環更是缺乏韻味。鞦韆是要女孩子穿著飄逸漢服才真正能盪起來的,風箏也需要與飄揚的裙裾搭配才更有靈性。

  清明時節,北方最多的不是紛紛春雨,而已經是來勢洶洶的沙塵暴。每年春季,北方的中國人常常弄得「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忽然風起沙塵來,京城到處賣碳翁」,就是當代中國北方城市春季的寫照。環境的持續惡化讓億萬中國人很難真正體驗到春光的明媚。

  清明的綠色變成了灰色,清明的靈動也凝固了,我們這個最善於感受的民族,已經不再能感受到真正華夏春天的清新與嫵媚,詩意沒有了,漢民族的心靈已經變得乾癟枯澀。

  「四海同寒食、千古為一人」,這是多麼美好而真誠的文明信仰。功名與利祿,在我如浮雲。其實子推的故事是真是假甚至是有是無,都無關緊要,寒食的紀念,是一個民族樸素的道德情感和跨越數千年的堅守。由此,漢民族慎終追遠的文明性格有了一個最適合表達的節令時間,華夏第一祭日,意義即在於此。

  立春時節,乍暖還寒。陽春三月,方景物清明。花朝、上巳、寒食、清明......如果說,從臘祭到上元,是漢民族冬日裡最歡樂最溫暖的狂歡,而立春開始至寒食清明,則是漢民族迎春的綠色樂章,那是一個心中充滿浪漫和詩意的民族才會有的優美節日。寒食的鞦韆飛過,你聽到立夏荷塘的蛙鳴了嗎......

  失落了詩性的信仰,不再有明媚的春光,我們失去的不是寒食、清明,我們失去的,是心中的華夏。

  (二)寒食、清明之節復興方案

  1 放假

  寒食清明假日法定化,已是普遍的社會共識和起碼的人文常識,也已經是人大代表業已提出的正式法律議案,此處不再贅述其意義。

  綜合考慮,呼籲國家對寒食清明節進行如下的假日安排:

  取消或縮減五一長假,將節日時間轉移至上巳、寒食、清明三節,加上周末,形成大清明春季長假。給人們留下祭掃、踏青、運動的充分休息時間,恢復漢民族清明春遊和運動的習俗。寒食日定為國家公祭日和烈士紀念日。植樹節轉移至清明日。

  2 公祭及民間祭祀活動

  公祭如祭黃帝、孔子、革命烈士等,公祭黃帝、孔子時,宜採用正規的祭禮,民間人士應著本民族的正式禮服。對於漢族,即玄端一類。

  民間祭祀,則需殯葬制度的進一步改革完善。此論題此處無法詳細展開,但「既尊重傳統又符合國情、節約土地、優化生態、文明、肅穆、節儉」當為進一步完善的方向。而在祭祀禮儀方面,則需以莊重、意誠為本,鮮花、果品、上香、祭酒即可,無須鋪張浪費。祭服應採用漢民族傳統的玄端、深衣類正式祭祀禮服。

  3 恢復「寒食」的節日食俗

  建議寒食日前,按照前面的介紹,舉家親手製作麥粥、棗錮飛燕、青精飯、青團、桃花粥、煮雞蛋等寒食特色食品,備寒食日食用。自然,寒食一天即可,清明便可恢復正常飲食。而且,體質較弱的兒童、老人、孕產婦等仍應進用熱食。

  雕畫雞蛋、鬥雞卵也是一種有趣的節日活動。

  4 舉行改火等節日儀式以為民眾娛樂。

  宜由政府為民眾組織表演,鑽木取火等改火儀式趣味性強,也有一定的文明教育意義。家長也可以帶小孩子自己嘗試鑽木取火(提示:鑽木取火並非易事,需要一定技巧,適當的鑽具、足量的易燃物是關鍵)

  5 恢復踏青、插柳、戴柳等寒食節俗

  踏青時,宜穿適合郊野運動的輕便舒服的襦裙、直身一類漢服。

  6 鞦韆、蹴鞠、拔河、風箏......重溫漢民族特色濃厚的春日運動

  服飾方面,皆宜穿輕便的漢服,具體建議同上。蹴鞠,在古代是開展廣泛的民族體育活動,需著漢服、制皮球進行比賽,建議政府為民眾進行表演,團體、社區、單位等也可自行組織比賽。

  當清明時節華夏大地到處是穿著民族服飾漢服蹴鞠的人群、拔河的少年、盪鞦韆的姑娘和放風箏的孩子,那將是怎樣一幅美麗的華夏春日踏青遊戲圖?那種全民健身,我們不是早就擁有了么,為何要讓它流失呢?

推薦閱讀:

今年,你吃清明果了嗎?什麼餡呢?
清明節小百科
清明節前哪種鬼夢最可怕 
清明節三天小長假,帶著您的孩子一起來雪狼玩耍吧!
日本人也過清明節嗎?

TAG:節日 | 傳統 | 清明 | 華夏 | 清明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