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覺文化時代的視覺困惑

視覺文化時代的視覺困惑

薛生健

內容提要在視覺已經成為當代文化的媒介平台時,視覺文化給我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滿足,但這種視覺又使我們陷入了深深的困惑並導致一系列生存環境的改變,如何在這種文化語言的轉型中把握機遇與挑戰,將是我們面臨的嚴峻現實。

關鍵詞視覺文化圖像語言

視覺對於人類來說不僅僅是生存的手段,而且還是思考和傳達的工具。「正是因為視覺的傳播是直接的,因此它必定在比語言更深入、更生動的體驗層次上與人們的心靈相聯結」。因此,觀看實際上是一種複雜的文化行為,「看」不僅僅是視覺的一個過程,而且是思想的一部分。從視覺藝術的發展中,我們可以看到人類思想觀念的變化所引發的觀看方式及審美方式的變化。因此,赫伯特·思德說:「整個藝術史是一部關於視覺方式的歷史,關於人類觀看世界所採用的各種方法的歷史。」在這種視覺被一次次解放,觀看被一次次改變的歷史演進中,我們越發感到從某種意義上說視覺的演進就是藝術的演進。

文化傳播的物質和技術載體在人類歷史中不斷演變,使不同時期的社會文化呈現不同的媒介特點和傳播效應。自古以來,人類就一直尋找各種方法和媒介來表達思想感情,由於語言尚未充分發展起來,視覺符號就成為人類認識世界的基礎和表現自我情感的載體,它使稍縱即逝的東西成為永恆。於是我們可以從原始的岩畫、圖騰中感受到原始的激情。因此,人類早期的文明是把視覺性認知作為最主要的認知手段,也是它奠定了文明傳承的基礎。其間圖畫逐漸簡化,約定俗成地成為一種形式圖案符號後,並與語言相對應,就產生了最原始的文字,它的目的不是美感的抒發,而是觀念的表現與傳達。人類終於能藉助於這一視覺性符號而使文明代代相傳。活字印刷術的發明奠定了依靠文字、圖符記錄的形式向大眾傳播知識信息時代的來臨,隨後人類的文明都體現在這種印刷文化中。隨著攝影、電影技術的發明開啟了人類視覺形象傳播的新時代,形象成為一種語意符號,打破了文字及語言的文化傳播方式。隨之而來的電視技術更成為大眾化的形象傳播而成為日常所需,緊隨其後是電腦的出現和互聯網技術的廣泛應用,傳統的筆、顏料等實存的「物質」,被電腦屏幕、滑鼠所替代,它們是以「比特」方式出現的信息「概念」,以數字化的方式而存在,人類世界的一切物質都可以用數字化的形式表現出來,並最終通過人機界面的形式表現出來。它打破了人們傳統的閱讀方式,而代之以「看」的方式,人的思維活動是以一個又一個連續的圖像而進行的,圖像符號構成了整個世界,圖像成為思維的主要工具。「看」上升為這個時代的閱讀方式,從電子牆、電子看版、電視、電腦、手機彩信、H 光片等成了我們信息的主要來源,圖像成了我們觀察這一世界的窗口,視覺成為文化的媒介平台。我們所處的時代也從一個基於製造和生產物質產品的社會轉變為基於服務非物質產品的社會,人們在滿足了物質生活後,更轉向了對物質屬性後精神和心理的滿足,消費代替生產成為經濟運行的主導,商品的精神價值超越了它的使用價值,當商品成為某種形象的象徵時,人們的消費心理也從商品消費轉向了形象消費,於是形象就是商品。德國社會學家楊·波德里雅說「物品要想轉化為消費品,就必須成為一種符號」人們追求的不光是商品,而是商品的符號化意義。由此,我們進入到了一個「讀圖時代」,一個形象消費的時代。

視覺文化使圖像成為思維的主要工具,我們的視覺在這種視覺文化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滿足,但這種視覺又使我們陷入了深深的困惑。現代科學技術使圖像的製作傳播和複製成為便捷的手段,它為視覺文化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首先是現實世界中的網路真實性虛擬存在,它的製作以假亂真,讓你有身臨其境之感,製作中的剪輯、拼帖、合成、電腦特技的應用使影視藝術中所表現的驚險、刺激、怪異等現實中難以相遇或不存在的各種宏大場面,轉眼變為親眼目睹,人在「現場」的親身體驗和感受被人為化的視覺產品所代替。成像的剪輯技術使我們可以隨意更替人與背景的空間關係,一會可以俯視群山,進而又可以跨洋越海,視覺的真實再現造成了真實的反面,成為一種「超現實存在」,它成了「真實的謊言」,形象的真實和客觀存在完全脫離。形象僅僅是一個概念,一種信息的符號,它不斷的靠視覺的迷幻、離奇而一次次打動觀眾,而觀者也逐漸的深陷其中,分不清現實與虛幻、真實和荒誕,網路遊戲變成了現實的競技場,虛擬現實更顛覆了我們的現實世界,將我們引入數字化生存狀態中。於是「個人的生活和工作猶如被置於一個巨大的坐標系中,不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因網路的聯繫而成為與外界其它事物相關聯的部分。一個新的『人體外的』神經系統正如此地在當代社會中建立起來。」我們的視覺能夠到達我們所感知的任何一個區域,時間與空間得到無限擴展,我們的視覺被無限的放大與延伸了,因為網路賦予了我們「全球化」之軀。在網路的世界中,人們不再靠親歷世界來獲得客觀世界的認知,而是動一下滑鼠來建立自己個人的知識體系,我們憑藉視覺與外部世界相連,形象成為主要的媒介,它構成了我們的現實世界,但也壟斷了我們的視線。在足不出戶的「新的交流形式中,身體似乎完全消失了,在以往面對面的接觸中,身體是出現在現場的,然而,與此相反,電話聯繫中,身體已__經消失了,但聲音帶有某種獨特的個人特徵,還是表達了一定的情緒和個人現場感。在電子郵件的交往中,連這樣的聲音都消失了,交流在這裡減小到了只剩下視覺的標誌———符號。」在視覺文化中,身體作為個體生命的存在也被剝離開來,於是

自我分化為兩種存在方式,真實的自我和虛擬世界的自我,一個生活在現實中,另一個棲身於網路中,並且可以隨時變換姓名、身份甚至性別。自我的兩種存在,一方面帶給我們自由和快樂的同時,另一方面,自我也因分離而面臨著人性的分裂與異化的危險,並無時無刻在糾纏著。個體也因符號化而喪失了人的全部外貌特徵,年齡、體貌、性別

都全部消失,姓名更是個隨意的代號或圖片,沒有指定性,剩下的唯有字元代表著個體的生命存在,我們的思想就像靈魂出竅一樣,擺脫了來自個體的制約及社會的束縛,人的社會性特徵已全部驅除,人的本性在網路的世界中得到赤裸呈現。你可以隱身在字元中,也可以隱身在圖像中,你擁有了神仙般的百變之軀,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並沒有因此而變的親密無間,相反強化了個人私密空間的隱秘與情感的疏離,現實的空間距離在網路中已無遠近差別,在隨意「面對面」的交流中,網路使天涯成為咫尺,又使咫尺之距變為天涯之遙。

視覺文化徹底改變了圖像的生產方式,也進而導致文化內在屬性的改變。在手工技術時代,圖像的生產是通過手工技術利用各種媒體形式而發展的,人是圖像製作的主體,圖像製作中總是無可避免地打上自己的主觀烙印。進入到現代工業社會以後,照相機、攝像機及印刷機的相繼發明和推廣,圖像的製作被機器的精確逼真再現所替代,機器代替人成為主體並作為中介進行轉換,這就意味著作為具有豐富情感並創造了璀璨文化財富的人被自己所創造的機器所放逐,圖像大規模的採集和機械複製生產代替了個體性的審美創造,手工時代那種心手一體,象徵性地表達內心情感和

理念的簡約性個性表達,也被大批量逼真的機器圖像所替代,令思想和情感的滿足淪落為感官和慾望的滿足,並逐漸放棄了融匯在文字語言形象之中的理性和思考,於是我們慢慢地習慣了以機器的方式來觀察生活,這種趨勢隨著技術的進步而日漸明顯,直至徹底改變人類的生存環境和文化屬性。

視覺文化時代給我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衝擊,在人類的發展歷史中曾多次發生了這樣的文化屬性的改變,如何在這種文化語言的轉型中把握機遇和挑戰,將是我們面臨的嚴峻現實。

__

推薦閱讀:

獻給所有的情侶們及困惑於感情的女生們
然並卵的困惑
寫給被舞伴困惑的國標舞愛好者
30歲立不起來的中年職場人,這個失敗的尷尬,要怎麼治?

TAG:文化 | 視覺 | 時代 | 困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