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成為一名合格的心理諮詢師,要經歷哪些磨礪?

我是應用心理學專業一名普通的本科在讀學生,我十分熱愛心理學。但就就業來說,我們將來一出校門大概只能從事人力資源管理方面的工作。而我由於家境並不十分優越,會選擇工作穩定以後再繼續深造。所以現在特別希望哪位專家能指點一下方向,我好規劃一下前路。對您的不吝賜教我將感激不盡。

 就你的問題本身,指向是不清晰的:「要成為一名合格的心理諮詢師」、「我們將來一出校門大概只能從事人力資源管理方面的工作」。都是你提的問題,到底哪個是你要追問的?簡單說,二者的共同點,都是從事「人的工作」。不同點是,心理諮詢師要比人力資源工作對自身的要求或者心理素質要更「精高」一些。  回答——王智

謝謝這位「學心理學」的同行提出一個非常有意義的問題,因為這恐怕是許多學心理學專業的學生,以及想轉行做「心理諮詢師」職業的人的共同困惑。  我覺得先得認清「心理諮詢師」這一職業的工作內容、工作方式和內涵意義,再比照這個職業的需要,以確定自己的內在需求和它的距離。然後,才是談怎樣實現做好這一職業的方法或策略。  就「應用心理學」來說,是一個應用型的交叉學科,什麼意思?即是跟什麼都沾點邊,卻不甚了了,這也許時下許多熱門專業的困惑:學的也雜,應用的也廣,似乎任何工作任何領域都和心理學挨邊,卻從未「唯它是舉」。相對來說,心理諮詢專業或職業就「明確」多了——即是服務於人心的「助人」工作。  我暫且假定你的目標是要畢業後從事心理諮詢職業吧。心理諮詢師的價值意義我毋庸贅言。我想強調的是心理諮詢職業的能力要求或素質標準有三大要件。  心理諮詢師職業素質=對人性的熱情(A)+相對健康的人格(心理健康)(B)+必須的知識(C)。  要件A、對人性的熱情。  對人的內心充滿好奇心和悲憫心,並且相信人性是積極的、善良的,信任人可以通過學習和反思而更負責任、更有能力去面對人生的困境和挑戰。或許這是成為一名優秀的心理諮詢師最重要的「軟體」了。為什麼將它排在第一的位置,因為這是「首要」的要件。要達成這首要的要件,須要你有意識的訓練自己的想像力,培養對生命和任何事情的好奇心。簡單說,就是不以簡單的對錯的價值標準去評判人的行為;學習「標註」與「欣賞」人的行為背後的善意動機;以及相信人及世界的有更大的豐富性與可能性。  要件B、相對健康的人格。  佛學裡有談到助人者的心理狀態為「慈悲而不沾身」。這句話相當的精到。如果一個心理諮詢師,不能先「自我的成長」,完成自己內心旅程中的痛苦、壓力及創傷經歷;換句話說,他(她)若不能時時的「活在當下」,就很難對來訪者(咨客)的內心有更人性的連結、接納、支持、欣賞和協助。他(她)或許會有自己的分別心、是非心甚至評斷心,導師無法和來訪者在當下「共情」與「同在」,從而起不到協助、陪伴來訪者穿越生命傷痛的歷程,達到健康的未來。一句話概述,心理諮詢師的健康體現為:活在當下+開放包容+積極希望。  要達到「相對健康的人格」,需要我們積极參与成長型的心理學體驗式的訓練,尋求到安全、開放、包容的學習環境去直面內心的「幽暗面」和「脆弱面」,在導師的引領和同學的支持下,「轉化」那些「幽暗」和「脆弱」包裹的「生命的潛能」。當然,須要指出,未必任何的學習主題或課程都適合你。也沒有所謂「客觀的標準」,惟有——感覺到自己想去學習的熱情,足也。  要件C,必須的知識。  為什麼「知識」放最後一條呢?因為知識相對容易獲得,具體有框架,不似前面二者「務虛」;再者,這裡的知識是「必須的知識」,而非「全部的」、「所有的」知識。要知道,一位優秀的心理學博士未必是位優秀的心理諮詢師。原因是二者的內在要求和現實需要大相徑庭。前者是頭腦的、邏輯的、抽象的,後者是當下的、感性的、互動的。所以,要成為合格的心理助人者,自然不需要你博覽群書,而有些知識和概念是必須要掌握的。否則,你會一腔的熱情吸引來精神分裂患者求詢,那時,惟恐不能助人反要傷己。關於「必須的知識」的範圍(可參照《國家心理諮詢師職業考試指南》的建議)。  最後,羅嗦一句,按照目前學校心理學體系和國家心理諮詢師職業考試培養出的「專業人士」,或偏重於「要件C」的考核,而嚴重的忽略或缺失「要件A」和「要件B」的訓練。可想,這樣的專業人士,前者或許可以成為專業的心理學研究人員;後者更可怕了,「速成的心理專家」將令人汗顏。  因而,可以斷言,中國職業心理諮詢師的培養之路,將很漫長,卻充滿美好的希望。  祝你心理學的職業道路越走越順!


推薦閱讀:

如何拋棄自殺的念頭,堅持活下來?
為什麼自殘/自殺的人經常會受到周圍的人譴責?
有人了解視雪症么,這種癥狀是否需要就醫?是否會產生別的眼部疾病?
人為什麼會因為貧窮感到自卑?
為什麼dota2玩家這麼在乎輸贏?

TAG:心理諮詢 | 心理 | 諮詢 | 經歷 | 心理諮詢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