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

 按馬斯洛的理論,個體成長發展的內在力量是動機。而動機是由多種不同性質的需要所組成,各種需要之間,有先後順序與高低層次之分;每一層次的需要與滿足,將決定個體人格發展的境界或程度。  馬斯洛認為,人類的需要是分層次的,由高到低。它們是:

生 理 需 求

  生理上的需要是人們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如吃飯、穿衣、住宅、醫療等等。若不滿足,則有生命危險。這就是說,它是最強烈的不可避免的最底層需要,也是推動人們行動的強大動力。

安全的需要

  安全的需要要求勞動安全、職業安全、生活穩定、希望免於災難、希望未來有保障等。安全需要比生理需要較高一級,當生理需要得到滿足以後就要保障這種需要。每一個在現實中生活的人,都會產生安全感的慾望、自由的慾望、防禦的實力的慾望。

社交的需要

  社交的需要也叫歸屬與愛的需要,是指個人渴望得到家庭、團體、朋友、同事的關懷愛護理解,是對友情、信任、溫暖、愛情的需要。社交的需要比生理和安全需要更細微、更難捉摸。它與個人性格、經歷、生活區域、民族、生活習慣、宗教信仰等都有關係,這種需要是難以察悟,無法度量的。

尊重的需要

  尊重的需要可分為自尊、他尊和權力欲三類,包括自我尊重、自我評價以及尊重別人。尊重的需要很少能夠得到完全的滿足,但基本上的滿足就可產生推動力。

自我實現的需要

  自我實現的需要是最高等級的需要。滿足這種需要就要求完成與自己能力相稱的工作,最充分地發揮自己的潛在能力,成為所期望的人物。這是一種創造的需要。有自我實現需要的人,似乎在竭盡所能,使自己趨於完美。自我實現意味著充分地、活躍地、忘我地、集中全力全神貫注地體驗生活。

馬斯洛簡介 

個人簡介:

  他是智商高達194的天才,偉大的先知。他沒有美學專著,其美學思想卻融合在其心理學理論中。   馬斯洛的人本主義心理學為其美學理論提供了心理學基礎。其心理學理論核心是人通過「自我實現」,滿足多層次的需要系統,達到「高峰體驗」,重新找回被技術排斥的人的價值,實現完美人格。他認為人作為一個有機整體,具有多種動機和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包含愛與被愛,歸屬與領導)、自尊需要和自我實現需要。其中自我實現的需要是超越性的,追求真、善、美,將最終導向完美人格的塑造,高峰體驗代表了人的這種最佳狀態。  創造美和欣賞美,是自我實現的一個重要目標,審美需要源於人的內在衝動,審美活動因而成為自我實現的需要滿足的必要途徑。審美活動的形象性、無直接功利性、超時空性、主客體交融性,使之對完美人格的創造,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同時,審美與完美的緊密關係,使美具有真的、善的和內容豐富的性質。這樣,通過審美活動,包含真、善、美於一身的完美人格形成了,審美活動成為人的一種基本的生存方式。  高峰體驗,是審美活動的最高境界,完美人格的典型狀態。高峰體驗可以通過審美活動以外的知覺印象的尋求獲得,只要是能獲得豐富多彩的知覺印象的活動,都可能帶來高峰體驗,如愛的體驗、神秘的體驗、創造的體驗等等。高峰體驗中主客體合一,既無我,也無他人或他物;對於對象的體驗被幻化為整個世界;同時意義和價值被返回給審美主體;主體的情緒是完美和狂喜,主體在這時最有信心,最能把握自己、支配世界,最能發揮全部智能。  馬斯洛認為人的本性是中性的、向善的,主張完美人性的可以實現性,是一種樂觀主義的美學,但他離開社會實踐談審美體驗、審美活動,有抽象、片面之嫌。

主要著作:

  《動機和人格》(1954)  《存在心理學探索》(1962)   《科學心理學》(1967)   《人性能達到的境界》1970   亞伯拉罕.馬斯洛(Abraham Harold Maslow, 1908-1970) 出生於紐約市布魯克林區。美國社會心理學家、人格理論家和比較心理學家,人本主義心理學的主要發起者和理論家,心理學第三勢力的領導人。1926年入康乃爾大學,三年後轉至威斯康辛大學攻讀心理學,在著名心理學家哈洛的指導下,1934年獲得博士學位。之後,留校任教。1935年在哥倫比亞大學任桑代克學習心理研究工作助理。1937年任紐約布魯克林學院副教授。1951年被聘為布蘭戴斯大學心理學教授兼系主任。1969年離任,成為加利福尼亞勞格林慈善基金會第一任常駐評議員。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轉到布蘭代斯大學任心理學教授兼系主任,開始對健康人格或自我實現者的心理特徵進行研究。1967-1970年曾任美國心理學學會主席。是<<人本主義心理學>>和<<超個人心理學>>兩個雜誌的首任編輯。  著名哲學家尼采有一句警世格言——成為你自己!馬斯洛在自己漫長的生命歷程中,不僅將畢生精力致力於此,更以獨特的人格魅力證明了這一思想,成功地樹立了一個具有開創性的形象。《紐約時報》評論說:"馬斯洛心理學是人類了解自己過程中的一塊里程碑"。還有人這樣評價他:"正是由於馬斯洛的存在,做人才被看成是一件有希望的好事情。在這個紛亂動蕩的世界裡,他看到了光明與前途,他把這一切與我們一起分享。"的確,弗洛伊德為我們提供了心理學病態的一半,而馬斯洛則將健康的那一半補充完整。

人類價值體系存在兩類不同的需要

  馬斯洛認為,人類價值體系存在兩類不同的需要,一類是沿生物譜繫上升方向逐漸變弱的本能或衝動,稱為低級需要和生理需要。一類是隨生物進化而逐漸顯現的潛能或需要,稱為高級需要。  人都潛藏著這五種不同層次的需要,但在不同的時期表現出來的各種需要的迫切程度是不同的。人的最迫切的需要才是激勵人行動的主要原因和動力。人的需要是從外部得來的滿足逐漸向內在得到的滿足轉化。   在高層次的需要充分出現之前,低層次的需要必須得到適當的滿足。

自我實現過程中 產生出「高峰體驗」的情感

  馬斯洛還認為:在人自我實現的創造性過程中,產生出一種所謂的「高峰體驗」的情感,這個時候是人處於最激蕩人心的時刻,是人的存在的最高、最完美、最和諧的狀態,這時的人具有一種欣喜若狂、如醉如痴、銷魂的感覺。

馬斯洛得出的成功自我實現者的人格特徵

  馬斯洛根據他心目中成功人士的人格得出的自我實現者人格特徵   

全面和準確地知覺現實

  (1)全面和準確地知覺現實。自我實現者對世界的知覺是客觀的、全面的和準確的,因為他們在感知世界時,不會摻雜自己的主觀願望和成見,或帶有自我防禦,而是按照客觀世界的本來面貌去反映。與此相反,心理不健康者則是以自己的主觀方式去知覺世界的,他們試圖使世界與自己的主觀願望、焦慮和擔心相吻合。

接納自然、自己與他人

  (2)接納自然、自己與他人。自我實現者能夠接受自然、自身及他人的不足與缺陷,而不會為這些缺陷而憂心忡忡。當然,對於可以改造或可以調整的不足與缺陷,他們會以積極的態度來對待,而對那些不可改變的不足與缺陷,他們能順其自然,不會自己跟自己、跟他人和自然過不去。

對人自發、坦率和真實

  (3)對人自發、坦率和真實。在人際交往中,自我實現者具有流露自己真實感情的傾向,他們不會裝假或做作,他們的行為坦誠、自然。一般而言,他們都有足夠的自信心和安全感,這就使得他們足以真實地表現自己。

以問題為中心,而不是以自我為中心

  (4)以問題為中心,而不是以自我為中心。自我實現者熱愛自己所從事的工作,獻身於某種事業或使命,並能全力以赴。與常人相比,他們工作起來更刻苦、更專註。對他們來說,工作並非真正的勞苦,因為快樂恰恰寓於工作之中。

具有超然於世和獨處的需要

  (5)具有超然於世和獨處的需要。自我實現者以自己的價值和感情指導生活,不依靠別人來求得安全和滿足,他們依靠的只是自己。他們一般都喜歡安靜獨處.這樣做並不是因為害怕別人,也不是要有意逃避現實,而是為了在減少干擾的條件下,更好地深思,更全面地比較,以便去尋求更為合理的解決問題方案。他們平靜安詳,保持冷靜,安然地度過或頂住各種災難和不幸。

具有自主性,保持相對的獨立性

  (6)具有自主性,在環境和文化中能保持相對的獨立性。自我實現者行為的動力主要來自於自身內部發展和自我實現的需要(即B一驅動),而不是來自於因缺少某種物質或精神上的東西需要外部的補充(D一驅動),因而他們更多依賴自己而不是外部環境,能夠抵制外部環境和文化的壓力,獨立自主地發揮思考的能力,自我引導和自我管理。

具有永不衰退的欣賞力

  (7)具有永不衰退的欣賞力。自我實現者能夠對周圍現實保持奇特而經久不衰的欣賞力,充分地體驗自然和人生中的一切美好東西。他們不會因事物的重複出現而習以為常,失去敏感,相反,他們對每一個新生兒、每一次日出或黃昏,都像第一次見到時那樣新鮮,那麼美妙。

具有難以形容的高峰體驗

  (8)具有難以形容的高峰體驗。高峰體驗是人感受到的一種強烈的、心醉神迷的狂喜或敬畏的情緒體驗。當它到來時,人會感覺到無限的美好,具有極大的力量、自信和決斷意向,甚至連平凡的日常活動,也可以被提升為壓倒一切的、妙不可言的活動。馬斯洛認為所有人都具有享受高峰體驗的潛在能力,但只有自我實現者更有可能、更常得到這種體驗。

對人充滿愛心

  (9)對人充滿愛心。自我實現者所關心的不僅局限於他們的朋友、親屬,而是擴及全人類。他們把幫助窮困受苦的人視為自己的天職,具有同所有的人同甘苦、共患難的強烈意識,千方百計為他人著想。在自我實現者看來,他人的快樂就是自己的快樂,他們已經把自己從滿足自身狹隘需求的牢籠中解放了出來。

具有深厚的友情

  (10)具有深厚的友情。自我實現者注重與朋友間的友誼,他們交友的數目雖然不多;同伴圈子比較小,但友情深切和充實。就對愛的理解來說,他們認為愛應當是全然無私的,至少應當是給予愛和得到愛同等重要。他們能夠像關心自己一樣,關心所愛者的成長與發展。

具備民主的精神

  (11)具備民主的精神。自我實現者謙虛待人,尊重別人的權利和個性,善於傾聽不同的意見。對他們來說,社會階層、受教育程序、宗教信仰、種族或膚色,都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他們是否掌握真理。自我實現者極少偏見,願意向一切值得學習的人學習。

區分手段與目的

  (12)區分手段與目的。自我實現者的行為幾乎總是表現出手段與目的界限。一般說來,他們強調目的,而手段必須從屬於目的。自我實現者常常將普通人看成是達到目的的手段,把活動經歷當作目的本身,因而比常人更能體驗到活動本身的樂趣。

富於創造性

  (l3)富於創造性。這是馬斯洛研究的所有對象共同的特徵之一,他們每個人都在某個方面顯示出獨到之處和創造性。雖然、他們中某些人並不一定是作家、藝術家或發明家,但他們具有同兒童天真想像相類似的能力,具有獨創、發明和追求創新的特點。

處事幽默、風趣

  (14)處事幽默、風趣。自我實現者善於觀察人世間的荒誕和不協調現象,並能夠以一種詼諧、風趣的方式將其恰當地表現出來。但他們絕不把這種本領用之於有缺陷的人。他們對不幸者總是寄予同情。

反對盲目遵從

  (15)反對盲目遵從。自我實現者對隨意應和他人的觀點和行為十分反感,他們認為人必須具有自己的主見,認定的事情就應堅持去做,而不應顧及傳統的力量或輿論的壓力。他們這種反對盲目遵從的傾向,顯然不是對文化傳統或輿論的有意輕視,而是他們自立、自強的人格的反映。  作為人本主義運動最傑出的代表人物,馬斯洛對心理健康問題進行了最為系統的研究。馬斯洛對心理健康問題的研究興趣起始於大學時代對其兩位導師即本尼迪克特和魏特海默的愛戴。他發現這兩位導師的身體外貌、文化背景等很多方面都不相同,但有許多心理特徵是相同的。他們的心理都很健康,在學術上都很有成就,其能力都得到了充分的發揮,按馬斯洛的話來說就是達到了自我實現。馬斯洛覺得從這兩位導師身上所體現出來的心理行為模式或許可以作為一般人學習和追尋的樣板。  為此,馬斯洛採用了自由聯想、心理測驗和人物傳記等多種方法去探討"自我實現者"的心理行為模式。他從歷史上的偉大人物和身邊的學生和熟人中選擇出了48人作進一步研究,這些人可分為三類:第一類他稱之為"案例",即基本符合他所設想的"自我實現者"要求的人,這些人包括林肯(A.Lincoln)、傑弗遜(T.Jefferson)、羅斯福(T.ROOsevelt) 、斯賓諾沙(B.SPinoza)、詹姆斯和赫胥黎(T.H.HUxley)等12人:第二類有10人,他稱之為"不完全的案例",或"部分的"自我實現者,與所設想的標準有一定的距離;第三類有26人,他稱之為"潛在的或可能的案例",其中既包括現實生活中朝著自我實現方向發展的年輕人;也包括歷史上一些有一定貢獻的人物。  在研究中,馬斯洛發現真正達到自我實現的人,一般都處於中年或老年,年輕的人通常很難達到自我實現。這是因為年輕人還有許多較低層次的需要,如安全、愛、自尊等等還沒有得到適當程度的滿足,沒有形成持久的價值觀、智慧、意志力及穩定的愛情關係,也未明確選擇自己要為之終身奮鬥的事業。不過,年輕人具有極大的發展潛力,他們通過積極努力,是可以逐漸接近這一水平或目標的。馬斯洛晚年的超越性人格理論的形成與影響 作者:郭永玉文章來源:華東師範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202

【作者簡介】郭永玉 武漢大學哲學系,華中師範大學心理系,武漢 430079【內容提要】馬斯洛晚年的思想是一個薄弱的研究領域。人們熟悉的是作為人本主義者的馬斯洛,但對他晚年為超越人本主義或後人本主義所做的研究所知甚少。馬斯洛晚年致力於一種新心理學的創建,他稱其為「超個人心理學」或「第四勢力心理學」。他修訂了著名的需要層次模型,在深入研究自我實現者的基礎上研究了超越性人格的特徵,並探討了將這種新的人格理論應用於社會生活的可能性。這些研究為超個人心理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也成為後來一些重要理論模型的先導。【摘 要 題】域外視點【關 鍵 詞】馬斯洛/晚年思想/超個人心理學【正 文】 馬斯洛(Abraham H.Maslow,1908-1970)是眾所周知的人本心理學創始人,但他晚年的思想發展卻未受到足夠的重視。隨著馬斯洛去世後30年來心理學的發展,特別是隨著超個人心理學與後現代思潮的興起,馬斯洛晚年的思想日益顯露出其前瞻性、原創性和深遠的影響力。   一、馬斯洛與超個人心理學的誕生 馬斯洛早在1950年代就越來越對東方文化感興趣。特別是1959年以後,他越來越多地涉及東方的觀點。①對東方文化的研究促使馬斯洛反思他自己已經創建的人性觀,結合他對自我實現的人的精神生活與行為方式的深入研究,他發現人類天性中還有一種固有的精神維度,那就是作為最高需要層次的精神的自我實現或超越的自我實現。於是馬斯洛便將人本心理學視為心理學發展的一個過渡性的階段,它應該被一種更高階段的心理學所代替。馬斯洛開始將這種新心理學稱為「超人本心理學」(transhumanistic psychology),隨後又提議用「超個人心理學」(transpersonal psychology)這一術語。他還提出了這一新的研究領域的許多新觀念②。 馬斯洛的思想越來越超出人本心理學的範疇,走向超人本心理學的方向。他認為這種新的研究領域為人提供了一個新形象、新概念或新界定,可同時包容人性中的深度層面和高度層面。他越來越意識到人本心理學的局限,並有意修正第三勢力心理學。有時他稱這新的心理學為「高度心理學」,有時稱其為「第四勢力的革命」或「第四勢力心理學」或「第四心理學」。他說他嚮往的是超越性心理學,這種心理學有很好的發展前景,也就是超人本的或超個人的心理學。1967年,馬斯洛就在學術界公開宣稱這種新心理學及其刊物的誕生。談到他資助各種學術機構和學術活動的情況,他說:「我一直大力支持美國人本心理學會和《人本心理學雜誌》,現在它們都可以自立了,因此我該轉而協助新興的《超人本心理學雜誌》(本文作者註:正式出刊時名為《超個人心理學雜誌》)。」③ 1968年,馬斯洛在他的著作《存在心理學探索》第二版前言中寫道:「我認為人本主義的、第三種力量的心理學是過渡性的,為『更高的』第四種心理學,即超個人或超人本心理學做準備,這種心理學以宇宙為中心而不是以人的需要和興趣為中心,它超出人性、同一性和自我實現等概念。」④ 1969年,馬斯洛因心臟病發作而大幅度減少了工作量,但他仍然為《超個人心理學雜誌》創刊號提供了兩篇文章:《人性能達的境界》和《超越的種種含義》。他在第一篇中寫道:「第三勢力逐漸讓位給第四勢力,『超人本心理學』著眼於超越性的經驗和價值……這新運動的另一個特色是重新神聖化,重新精神化。價值中立的科學有意剔除神聖性,將一切東西中性化,力求實證性。它只取可用的部分,也就是感官可以捕捉的材料。超人本思想則為我們帶來了嶄新的一面。當你打開了價值及高峰體驗或超越性體驗的那扇門,整個嶄新的可能性便出現在眼前,等待著你去發掘……我們所面對的是人的新形象,這是關鍵所在,其餘一切會隨之開展。」③   二、需要層次模型的修正 眾所周知,1954年在《動機與人格》一書中,馬斯洛提出了著名的需要層次理論。人的基本需要,從低級到高級,依次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歸屬與愛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實現的需要。但隨著對自我實現的人的研究的深入,馬斯洛也在不斷完善其需要理論。他先是將需要區分為缺失性的和成長性的,前四種是缺失性的,而自我實現的人則是成長性的。缺失性需要起源於實際的或感知到的環境或自我的缺乏,本質上是有機體身上的赤字所形成的需要。個體會努力從環境中尋求能使其需要得以滿足的東西,無論是物質上的、人際關係的還是社會地位的。這些需要的滿足,完全依賴於外界。例如,人要吃飯就要有食物。愛的需要的滿足,依賴於得到別人的愛。成長是導致自我實現的種種過程。成長性動機就是被自我實現的趨向所激發的動機。馬斯洛將成長性動機也稱為超越性動機,是從超越缺失性動機的意義上講的。 1967年,馬斯洛發表《自我實現及其超越》和《超越性動機論:價值生活的生物學根基》兩篇文章,他一方面在超越缺失性動機的意義上使用超越性動機這一概念,另一方面又對這一概念進行了重要補充。他將自我實現概念中的「自我」不僅僅局限於作為「小我」的個體存在,而是已經擴大到包括世界的各個方面在內,並超越了自我與非我之分的「擴大了的自我」。超越性動機的根本內涵是受存在價值的激勵。 因此,馬斯洛又將缺失性需要與他所稱的存在性需要相對照。存在性需要包括創造、美、率真(simplicity)、意義、服務、學識的長進和社會的進步。個人在生理的、安全的、人際關係的和自尊的需要得到充分滿足之後,就會追求存在性需要的滿足。 但這時的馬斯洛也承認,很難回答清楚什麼是「超越自我實現」的問題。到1969年,《超越的種種含義》和《Z理論》兩篇文章分別發表在《超個人心理學雜誌》創刊號和第2期上,標誌著馬斯洛超越性動機理論的成熟。他指出,超越指的是人類意識最高而最廣泛或整體的水平,超越是作為目的而不是作為手段發揮作用並和一個人自己、和有重要關係的他人、和一般人、和大自然、以及和宇宙發生關係。⑤ 因此,在馬斯洛的晚年,其動機理論已經得到重大修正,最高層次的需要已經不是他早年所說的那種自我實現的需要所能涵蓋的了。有人指出,實際上,馬斯洛的需要層次模型的完整表達應該是六個層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歸屬與愛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和超越性需要。超越性需要也可以稱為精神性需要或超越自我實現的需要。③ 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提供了一種超個人的發展模型和人格理論。作為一種發展模型,馬斯洛的理論顯示出每一個體的生命歷程的發展都要經過從低層次需要到高層次的順序,到最高層次就是超個人的或精神性的。但不是每個人都能發展到最高層次,很多人的發展都只能停留在歸屬與愛和自尊的層次上。   三、自我實現的超越性 馬斯洛對自我實現進行了長期的自然主義的研究,發現自我實現的人與傳統上對覺悟者(enlightened persons)的描述有著驚人的相似。他報告說,自我實現的人是真實取向的(realityoriented)、能接受自己和他人、能享受孤獨、自立自強、對生命懷有感激之情。這種人經歷過合一的與他人血肉相連的高峰體驗。自我實現的人是謙卑的、超然的(非自我中心的)、幽默而富於創造性的。他們能夠接受不完整性,並超越理智與情感、自我與社會、神秘與現實、男性特質與女性特質等二元對立狀態。他們樂於助人,工作效率高,並且自發地致力於社會問題的解決。② 然而,馬斯洛在提出「自我實現」這一概念之後不久,就對這一概念的使用產生了憂慮。他意識到,這一術語除了從文學觀點看來顯得笨拙以外,還容易因語言習慣而導致如下一些誤解:(1)似乎它含有利己而不是利他的意思;(2)似乎它忽視了對人生的義務和貢獻;(3)似乎它忽略了與別人和社會的聯繫,忽略了個體的實現決定於「健康的社會」;(4)似乎它忽略了非人的現實所具有的需求特性及其固有的迷惑力和影響;(5)似乎它忽略了無私和超越自我;(6)似乎它強調的是能動性而不是接受性,等等。④此外,在人本主義廣泛傳播的過程中,自我實現的概念遭到誤解,似乎成為一些人自我中心傾向的理論依據。③ 馬斯洛是一個科學家,很在乎他的工作不被誤解和誤用為支持放任的思想、自我中心和自我膨脹,因此他強調自我實現的人與自戀者的區別。他認為自我實現的人傾向於服務社會而不是專註於自我,而對他人的看法或批評過於敏感。自我實現的人是愛他人的、謙遜的,並不將自己視為先知先覺者,以為只要人們採納了他們的觀點,世界就會發生革命。到他晚年提出超越自我實現的思想,馬斯洛就更明確地將他自己的價值取向與利己主義區分開來。 即使是個人水平上的自我實現,也不是利己主義的,因為自我實現的主要途徑是工作,是為社會創造物質和精神財富。馬斯洛發現,自我實現者無一例外都獻身於一項事業,專心致志地從事某種工作,似乎命運安排他們去做這種工作。同時他們也喜歡這種工作,他們通過工作實現自我潛能的過程,也是為社會作出貢獻的過程。 馬斯洛認為,刻意去尋找高峰體驗是徒勞無益的。自我實現的精神生活不是由無止境的一系列強烈的、高度興奮的高峰體驗所構成。儘管自我實現的生活包含時而經歷到的高峰體驗,但它更多地是由日常生活中的神聖感所構成。在日常生活中體驗到的神聖的平和與寧靜,馬斯洛稱為「高原體驗」(plateau experiences),以區別於高峰體驗(peak experiences),高原體驗在自我實現者的生活中也佔有重要地位。 馬斯洛指出,精神成長通常來源於痛苦的經歷,而不是來源於肯定的、美麗的、可愛的經歷。因此他提出「最低點體驗」(nadir experience)的概念以強調面對死亡的體驗對自我實現者的意義。他試圖糾正人們對高峰體驗以及產生高峰體驗的技術的過分強調和過分的興趣。②   四、超越性人格的特徵 在《Z理論》中,馬斯洛區分了僅僅健康型的自我實現與超越型的自我實現。僅僅健康型的自我實現是指個人意義上的自我實現,它是這樣一種過程:不斷地實現潛能,完成天職、命運或稟性,承認個人的內在天性,在個人內部不斷趨向統一、整合。這種人是更實際、更現實、更入世、更能幹和更凡俗的人,他們更多地生活在此時此地的世界。超越型自我實現則是指超個人意義上的自我實現。這種人更多地意識到存在的王國,生活在存在水平即目的水平或內在價值水平,更明顯地受超越性動機支配,經常有統一的意識或高原體驗(plateau experiences),也曾經有高峰體驗(peak experiences),並伴隨著啟示或對宇宙人生的領悟。 因此,在馬斯洛看來,有兩種不同水平的自我實現者,一種是個人水平上的,另一種是超個人水平上的,前者主要是人本心理學的研究對象,後者主要是超個人心理學的研究對象。馬斯洛對超越水平上的自我實現者(以下簡稱超越者)的人格特徵的描述,是他為超個人心理學所做的奠基性工作之一。 馬斯洛發現,超越者不僅存在於宗教界人士、詩人、知識界人士、音樂家之中,而且也存在於企業家、事業家、經理、教育家、政界人物中。他詳細訪談和觀察過三、四十人,對另外一、二百人也進行了一般的交談和研究。他承認,他對超越者的研究只是初步的接觸而不是審慎的、最後的研究,不一定合乎正規印證的科學的要求。其樣本也只集中於他所認為的最好的樣本上,不一定有很高的代表性。故而其研究結果只能算作前科學的。但他強調,他的每一個論點都是可以加以驗證的。 兩種水平的自我實現者均具有前述自我實現者的全部描述特徵。不同的是,高峰體驗、高原體驗與存在認知在超越者身上存在著或較多地存在著,而在個人水平的自我實現者身上則不存在或只有較少的存在。除此以外,超越者還較多地具有下列特徵:(1)對於超越者,高峰體驗和高原體驗成為他們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是制高點,是生命的見證和生活的最寶貴的方面。(2)超越者生活在存在水平,能自如、自然地說出存在語言。能較好地理解寓言、修辭手段、悖論、音樂、藝術、非語言交流和溝通等。(3)超越者能在實際的、日常的缺失水平上觀察事物的同時,也看到一切事物中神聖的一面,能隨意地使每一件事物神聖化,即從永恆的方面觀察事物。(4)超越者更自覺地和有意識地受超越性動機的支配。存在價值,如真理、完善、美、善良、統一、二歧超越等是他們的主要或動機。等等。馬斯洛共列舉了23種特徵。⑤在馬斯洛看來,人具有一種積極的、以生物學為基礎的、在精神上自我實現的本性。精神具有自然主義的意義,無需任何宗教的或形而上學的假設。 馬斯洛的工作和生命歷程本身就是人本心理學如何向超個人心理學自然發展的見證。馬斯洛以研究成為一個充分發展的人(fully human)意味著什麼開始,以探索超個人問題結束。關注人的充分發展是人本心理學的靈魂,而超個人正是人性充分發展的結果。②   五、超越性人格理論的應用 馬斯洛也特別重視他的人格理論在理解社會組織上的應用。在《Z理論》中,他進一步將其需要層次理論加以精鍊,變成一種三重模型。這要從麥格雷戈(D.MeGregor)的管理學講起。麥格雷戈根據馬斯洛早期的需要五層次理論,將管理理論區分為X理論和Y理論。Y理論是專制主義的管理理論,這種理論假設人們工作是受生理和安全需要的驅使,工作只是滿足低層次需要的手段,人在本性上是厭惡工作的,因此管理者對工人必須採取指導、控制、逼迫,甚至懲罰的方式。麥格雷戈反對這種理論,提出了他的Y理論。他的假設包括:(1)在工作中花費體力和腦力同遊戲和休息一樣自然。一般人並不是本能地討厭工作,究竟工作是一種滿足(因而被自發地完成)還是一種懲罰(因而被盡量避免),取決於可以人為控制的條件。(2)外部控制以及懲罰的威脅並不是使人們努力完成集體目標的唯一手段。人們會為了他們努力的目標而自我指導和控制。(3)為一定目標獻身是獎勵成就的一種結果。最有意義的獎勵是自我以及自我實現的需要得到滿足,它可以成為為集體目標而奮鬥的直接結果。(4)只要有合適的條件,普通人不僅能學會承擔責任,而且能學會追求責任。(5)使用較高程度的想像力和獨創力來解決集體問題的能力為人類的多數而不是少數所具有。(6)在現代工業條件下,普通人的聰明才智只有一部分被發揮出來。⑥作為Y理論基礎的是馬斯洛需要層次中的歸屬與愛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實現的需要。 馬斯洛一開始很讚賞麥格雷戈的理論,但隨著超越自我實現的思想的形成,他就感到這種理論的不足,從而提出了Z理論。Z理論是在X理論和Y理論的基礎上,強調超越性需要。基於這種需要的管理就要考慮到超個人的價值、存在價值或宇宙價值的激勵作用,假設人具有為比自我更大的目標而獻身的需要和自我犧牲的精神。 在工商組織中,X理論水平上的管理是權力取向的,僱員為工資而做被分派的工作。Y理論水平上的管理則是相互尊重的,僱員有權儘可能充分地參與組織的管理,權威被假定存在於每個人的內部。Z理論層面上的管理假設所有僱員都熱心於服務,業務的目的是儘可能地服務客戶或消費者,權威被假定為對每一個體都是超然的和在倫理上顯而易見的。 馬斯洛試圖顯示他的三重模型的需要理論如何能應用於廣闊的社會生活領域,包括商業、治療、政府管理、人際關係、宗教和哲學等。例如,X理論水平的心理治療遵循的是傳統醫學的模型,治療家是知識淵博的權威,向當事人提供指導,告訴當事人該做什麼和怎麼做。Y理論水平的心理治療是幫助當事人了解其同一性,治療家創設可靠的醫患關係或咨訪關係,與當事人建立同事或兄弟關係,一起探索命運,尋求價值。Z理論水平的心理治療關注的是自我超越,在這種治療關係中,治療家對於當事人就好比一位智慧而慈悲的導師,這種治療具有道家的特點,尋求自然的聲音,以「任其自然」為治療原則和目標。 同樣,基於X理論水平的宗教的神是專橫的,專制主義的;基於Y理論水平的宗教的神是人道主義的,斷言人性是善良的;基於Z理論水平的宗教是超人道主義的,以宇宙而不是以人為中心,這種宗教可能沒有人格神的概念,也可能有一個無所不包的、矛盾的和難以言傳的神的概念。 馬斯洛的這一三重模型以及不同層次結構相應於不同的病理和治療的觀點預示著當代超個人心理學的結構觀點,如後來的維爾伯(Ken Wilber)的意識譜(the spectrum ofconsciousness)理論,以及維爾伯的三個水平的發展模型,這種模型將人的發展劃分為前個人(prepersonal)、個人(personal)和超個人(transpersonal)三個水平。②需要強調的是,馬斯洛所言的超越性體驗是他所研究的自我實現的人,即人類傑出分子的體驗,這種體驗是人格發展到超個人水平的根本特徵。由於這種體驗帶有神秘性,因而具有非理性的色彩。但在超個人心理學的理論中,必須區分兩種不同的非理性(non-rational)狀態,一種是前理性(prerational)狀態。一種是超理性(transrational)狀態,二者在表現形式上有相似之處,如自我與外部世界的界限的消失、某種強烈的情緒反應等等。在當代超個人的人格發展理論的架構中,二者的區分是明確的。一個基本的區分標準就在於,當事人的自我和理性是否建立起來。嬰兒與外部世界是一體的,因為他(她)還沒有建立自我概念,更沒有理性可言,還不具備將自己與外部世界區分開來的能力;超越者也經常體驗到與外部世界融為一體,用中國傳統的表達就是天人合一,這是建立在自我和理性已經確立的基礎上的體驗,它以穩固的自我和理性為基礎和前提,但又不是停留於清晰的、理智的、現實的考量上,用維爾伯的話說,它超越並包含(transcends but includes)理性和自我。⑦前理性與超理性的區別就好比嬰兒與聖哲的區別。某些心理疾病,某些受他人教條或觀念的控制而產生的幻覺、迷狂甚至毀滅自己和他人生命的行為等,可以被解釋為人格的退化,向前理性和前自我的狀態退化,甚至向前生命(死亡)狀態的退化,這種人還沒有形成成熟的自我,沒有發展出健全的理性,因而不能與超越者相提並論。總體上,退化者與超越者的區別在於:退化者是向後的、破壞性的、敵意的、對抗生命的,而超越者是向前的、創造性的、友善的、熱愛生命的。如果將超越與退化混為一談,就陷入了維爾伯所稱的「退化與超越的謬誤」(thepre/trans fallacy)。⑧ 馬斯洛心理學特別是他晚年的著作為超個人心理學奠定了理論基礎。他關於自我實現的人以及超越者的人格特徵的研究促進了心理學對意識狀態的經驗研究。他晚年修訂了的需要層次模型是當代超個人發展理論的先導。馬斯洛將這種需要層次理論應用到工商管理、宗教、哲學和政治等領域,為後來超個人心理學的應用研究開闢了道路。【參考文獻】 ① A.J.Sutich,(1976).The Emergence of the Transpersonal Orientation:A Personal Account.Journal of Transpersonal Psychology,8(1),pp.5-18. ② J.R.Battista,(1996).Abraham Maslow and Roberto Assagioli:Pioneers of Transpersonal Psychology.In Scotton,B.W.et al(Eds.).Textbook of Transpersonal Psychiatry and Psychology.BasicBooks:A Subsidiary of Perseus Books,L.L.C.,pp.52-61. ③ [美]李安德著,若水譯:《超個人心理學》,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第170-171、172、173、188頁。 ④ [美]馬斯洛著,李文tián@①譯:《存在心理學探索》,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6、9-10頁。 ⑤ [美]馬斯洛著,林方譯:《人性能達的境界》,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198年,第271、275-288頁。 ⑥ [美]戈布爾著,呂明、陳紅雯譯:《第三思潮:馬斯洛心理學》,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87年,第105-106頁。 ⑦ K.Wilber,(1989).God Is So Damn Boring:A Response to Kirk Schneider.Journal of Humanistic Psychology,29(4),pp.457-469. ⑧ K.Wilber,(1993).The pre/trans Fallacy.In Walsh,R.& Vaughan,F.(Eds.)Paths beyond Ego:the Transpersonal Vision.New York:Jeremy P.Tarcher/Putnam,pp.124-129. 字型檔未存字注釋:   @①原字氵加恬


推薦閱讀:

郝金陽口訣資料》的命理論斷
八字理論:天干關係精解(一)
學人評解段氏盲派命理論壇命例之「短命女孩」
新派理論斷婚姻
關於婚姻的理論闡述

TAG:理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