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般若本體
字體 [ 大 中 小]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 『諸法』,指前面所說的五蘊,包括宇宙萬有一切現象。『空相』,是指宇宙萬有的本體,即是眾生的真心。前面說:諸法現象,不異空性的本體,亦不離空性的本體,但此空性的本體,究竟是怎樣的呢?觀音菩薩說:此『諸法空』性本體之『相』,是『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的。因為此經,是以般若真空的智慧立論,故不言真心,而言空相;其實,此諸法空相,就是諸法實相的理體,亦即是眾生的真心。一切諸法的現象,皆由此空相的真心而幻生;但空相的真心所幻生的諸法現象,反而蓋覆了此空相的真心;致使缺乏般若真空智慧的眾生,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本來具有此真心。 觀世音菩薩,既然以般若觀智,照見諸法緣起性空的原理,則如風掃浮雲,皓月當空,妄心粉碎,真心顯現。因此,發現真心的真相,就是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因為真心,真常不變,非可以作之使其生,壞之使其滅。非由般若的真理智慧照見然後有,謂之生,亦非真理智慧未照見前則無,謂之滅;因其本來不生,本來不滅,故說:『不生不滅』。 真心雖然常住不變;但無形無相,本自空寂。非可以染之使其垢,治之使其凈。眾生雖然作惡多端,真心不因被惡緣所染而污垢;眾生雖然眾善奉行,此真心亦不因被善緣所熏而清凈。真心原本清凈,猶如蓮花生於污泥而不染,出於清水而不沾,所以說:『不垢不凈』。 眾生的寶覺真心,原本各自圓滿,非可以加之使其增,損之使其減;更非修學般若,豁破無明,真心顯現時,謂之增;亦非未修般若時,真心被無明所障蔽,迷而不覺,謂之減。真心法爾天然,本來如此;非因諸佛證之而增;亦不因眾生迷之而減。所以說:『不增不減』。 可以說:真心不變故:色法現時,不隨眾生的色身而生;色法滅時,亦不隨眾生的色身而滅。真心空寂故:凡夫染於有漏惡法,不隨之而垢;聖人熏於無漏善法,不因之而凈。真心圓滿故:眾生迷之並不見其減,諸佛證之亦不見其增。故說:『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 缺乏般若智慧的眾生,於此真心不變隨緣之體,緣聚妄見其生,緣散妄見其死。因見有生有死,故貪生怕死;甚至為了自己的生,而不顧他人之死。由是損人利己,薄人厚我;鬥爭衝突,導致苦惱叢生。 眾生不知真心隨緣不變,隨惡緣之習染時,虛妄名垢;隨善緣之熏習時,虛妄名凈。既見有垢有凈,則有相形之美惡優劣;因而愛美惡劣,取捨心生,貪嗔內蘊,謀奪外馳,遂釀成人慾橫流的世界,為患無窮。 眾生不明此真心,在聖不增,在凡不減;故見諸佛菩薩覺悟時,妄以為增;當自己迷惑不覺時,妄計為減。既見有增有減,則斤斤計較於大小多寡,分疆劃界,自他分隔,人我對立;每遺憾自己之不足,常嫉妒他人的有餘。由於貪求不已,慾壑難填,故作姦犯科,禍國殃民。 如果眾生能夠運用般若的真理智慧,觀照五蘊諸法,緣生性空;通達此諸法空相的理體,原本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取消種種邪見,不生執著,既無緣起為生,緣盡為滅;亦無出障為凈,隨流為垢;更非悟時為增,迷時為減。生滅,垢凈,增減等相皆空,則因執相而分別取捨、所招致的煩惱與不幸,當然亦消滅於無形。 道元大師說:『了悟於生,了悟於死,乃佛家一大事因緣。』真的,能夠了悟生死的人,就不致為生死所囚;也唯有不囚於生死的人,始能夠真正體悟此不生不滅的空相。亦唯有親自悟證此不生不滅之空相的人,才不怕死,才肯為世界人類而死。 太史公說:『死有重於泰山,有輕於鴻毛。』中國古代岳飛的盡忠報國,文天祥的以身許國,這些民族英雄之所以不怕死,只是愛國、愛民的強烈責任感所驅使,而能捨生就義而已;並不等於他們已經懂得生死。真正懂得生死的人,心中唯一的願望,就是但求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可以為眾生而生,亦可以為眾生而死。所以能夠留惑潤生,不住涅槃,而入生死,恆乘般若的慈航,於六道生死苦海中,運載眾生,由生死此岸,抵達涅槃真理的彼岸;既隨順生死,又能超越生死。這就是大乘菩薩,明白諸法空相之後的悲願與實踐。 (一)空無蘊處界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是故』,是承上起下之詞。承上諸法空相,起下文無色,無受想行識。意思是說:由於眾生的真心,原是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法爾天然,空無一物的緣故,所以在真心的空相中,根本就沒有五蘊、六入、十二處、十八界等法可得。 前說照見五蘊皆空,是約五蘊本身言;因為五蘊諸法,從因緣生,原無實性,其性即是空性,所以說:『五蘊皆空』。現在,是約真心的實相理體言。眾生具足的真心,本來空寂,實無五蘊等諸法現象可得。前是從現象推論至空相的本體;今是撥開現象的假相,但顯空相的真性。現象雖有,但其性本空,有等於無。所以真心的空相中,根本就沒有五蘊可得,故說:『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 『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是說明眾生的真心,不但沒有組織眾生身心的五蘊諸法,亦沒有內在的六根,與六根所對外界的六塵。六根又名六入,入是涉入;眾生內的六根,能涉入外界的六塵;而外界的六塵,亦能涉入眾生的六根;如是根塵互相涉入而生識。六根為識所依,六塵為識所緣,是以六根六塵,是識所生之處,亦是識所依之處;故六根、六塵,合之名為十二處。 眼等六根是人體的器官,用生理學的名詞說:眼是視官,耳是聽官,鼻是嗅官,舌為嘗官,身為觸官,意為感官,這些都是父母所生的肉體現狀;粗而濁,但有形質,全無知覺。楞嚴經形容六根的相狀是:眼如葡萄朵,耳如新卷葉,鼻如雙垂爪,舌如初偃月,身如腰鼓桑,心如幽室見,被稱為六種浮塵根。 眾生的生命,除了浮塵根外,還有凈色根,作為浮塵根的所依。可以說:凈色根,是浮塵根的實體,浮塵根是凈色根的相狀;作為六根實體的凈色根,細而凈,猶如琉璃,非肉眼所能見;等如生理學家所說的神經細胞。生理學名為:視覺神經、聽覺神經、嗅覺神經、味覺神經、觸覺神經、以及感覺神經。 眾生的色身,只有視覺神經的凈色根,而無浮塵根的眼球,則像盲人;反之,但有浮塵根的眼球,而無視覺神經,則猶如死人,是不能發生眼的作用。當知眾生眼之所以能緣色、耳緣聲、鼻緣香、舌緣味、身緣觸、意緣法,主要原因是在浮塵根之外,還加上凈色根,才能發揮六根的功能。 色聲香味觸法,是眾生六根所對的六塵境界。塵是染污的,變動的;所以色等六塵,既能染污人的真心,又常在生滅變動中。六塵又名六境,因為六塵,是六根所對之境,作為引生六識的條件。例如:色有青黃赤白,長短方圓,乃至男女等形貌,是眼根所對境。聲有琴瑟管弦、鼓樂笙歌,甚至男女苦樂等聲音,是耳根聽覺所聞的對象。香有龍麝、旃檀、沉香、脂粉等香,包括一切香臭或非香非臭等氣味,是鼻根所嗅的對象。味有甘甜、鹹淡、酸辛、苦辣,乃至一切美味或香或臭的飲食,都是舌根所嘗的東西。其餘冷暖、澀滑、輕重、柔軟、粗糙、乃至肌肉、衣服都是身根之所覺觸。至於前五塵所落射的影子(法塵),則屬於意根所緣。 例如:昨天或很久以前,我們曾經看見一些自己喜歡的東西,或聽過一些悅耳的音樂,現在雖然事過境遷,但在我們心目中,仍然留下很深刻的印象;每當清閑之際,腦海中便會影現出曾經見過的美麗影子,或悠揚的音樂。有如電影機一樣,把前塵往事,一幕一幕的放映出來,這些就是法塵。 色聲等六境又名六賊,因為這些外界的境象,透過人眼等六根的媒介,使人不由自主的追逐物慾,迷戀不舍,作諸惡業;令人本身的功德法財,為之而虛耗、而消失。故楞嚴經說:『六為賊媒,自劫家寶。』 『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是說明清凈真心的空性中,本無眼識,乃至無意識。因為眼等六識,是由於上面所說眼等六根,對色等六塵境界而引生。眾生因眼緣於色境,再由色境的刺激,而產生視覺的眼識;是以眼識的生起,必有其所緣的色境。其他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等亦然。因為眾生身體中眼耳鼻舌身意等器官,受外界色等六塵的刺激,而引生的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以及感覺等作用,就是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等六種識心。 六種識心中,前五種識心,所依的是有形象的眼等五根;第六意識所依的,是沒有形象的第七識意根。前五識的功能是直覺的,全無分別作用,而且只能各緣一境,又只能緣現在境,不能緣過去或未來;相當於心理學家所說的『感覺』。第六識則專長於分別計度,同時能回憶過去,預想未來,作為一切善惡行為的主謀;相當於心理學所說的『知覺』。知覺是建立在感覺之上,還包括著很多的感覺。所以意識的功能是多方面的,有同時意識,獨頭意識,散位意識,夢位意識,以及定位意識的種種不同。 例如:當我們看到天空白色的東西時,視覺的感覺,只是那白色的一片片浮動著的東西而已。一剎那間,我們就知道那是雲,或是一團叫做雲的水蒸氣;這便是知覺。這種知覺在唯識學上,名為五俱意識,或名同時意識。因此意識,能與前五識同時發生作用;除非前五識不與外界接觸,否則,當前五識受到外界的刺激發生感覺時,此識便馬上自動幫助前五識運作。 比如:當我們的眼睛剛與外界接觸,被外界之色刺激而引起反應時,意識便立刻幫助眼識,分別那是黃色、青色,好色、不好色。當我們耳識才聞聲時,此識亦敏捷地幫助耳識分別這是男聲、女聲、動物聲、植物聲、可意聲、不可意聲。乃至身識覺觸時,此識也同樣的勤奮而又熱心幫助身識作種種分別;此是痛覺、快覺、冷覺、暖覺等,所以名『同時意識』。 獨行意識,是離開眼等五官的感覺而獨立運作的識心活動,相等於心理學家所謂想像。因為此獨行意識,離開前面五種識心,仍然可以自行分別、推理、想像,如追憶過去,想像未來等。唯識學依此獨行意識,分為夢位、散位、定位三種。 當人們休息時,或在睡眠中,前五識都已經停止活動,但此意識卻仍然在活動中;甚而憑著它的幻想,而構造種種不同的夢境,名夢位意識。 又如我們眼等五識都離開色聲等外境了,但內心仍然是情緒紛紛,思潮起伏,這種現象,唯識家稱為散位意識。至於科學家的分析,哲學家的推理,文學家的思考,藝術家的想像,革命家的計劃,宗教家的意志等,都是屬於散位意識的工作。 至於定位意識,是一種心力集中而又統一的心境。這種心境的表現,是精神的集中,寧靜、和諧的境界,非一般人所常有的經驗;必須有相當修養工夫,或如法修習禪定的人,然後有這種經驗出現。 夢位意識,是顛倒錯誤的;表面上似真,事實非真;表面上似能推理,其實非理。唯識家名之為『非量』知識。散位意識中,固有貫通前所經驗,成為推理不誤的『比量』知識;但亦有錯誤的非量知識。其中,尤以後者居多。定位意識,則很少生起主觀的作用,只是一種明朗的意境,多屬『現量』的直接知覺。 綜上,可知意識是包括現實人生的一切心理活動,同時支配著整個人生的行為和意志。因為其中包括有現量、比量、與非量的意境,所以人世間一切是非曲直的分析,善惡美醜的觀念,人我自他的糾纏,社會團體的紛擾,無一不是這個精神界的傑作。它固然可以使人成為慈悲的菩薩,亦可以使人變為兇惡的羅剎。雖然此識能支配人生,但亦不過是因第七識私我因緣而產生的知覺而已;因緣生法,既無自性,當體即空,在真心的空相中,根本就沒有這些錯訛複雜的現象存在,因此說:『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眼等是內在的六根,色等是外界的六塵,眼界等是中間的六識。六根有六根的界限,六塵有六塵的界限,六識有六識的界限;如眼根以色塵為界,色但為眼界所緣,眼所見唯色,非聲香味等。耳以聲塵為界,聲但為耳所緣,耳唯聞於聲,非以色味觸等為所聞。……乃至意識亦只是以法塵為界,法塵但為意所緣,意所緣不能超越此法塵。此外,眼識的引生,亦必限於眼根,非眼根不能引發眼識。故眼識亦唯以眼根為界;其他五識亦然。總之:六根,六塵,六識,各有各的界限不同,故合之名十八界。 經中的『無』字,含有兩種意義: 一是由於因緣假合故說:『無』。因為眾生的眼等六種識心,是由六根與六塵,互相對立,互相牽引的因緣而產生,若然離開眼等六根,與色等六塵,那麼,依之而有的六種識心,根本就不可能存在,故說:『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意識界』。即是說:因緣生法,都無自性,都是空的。所謂:『一切皆空』。有智慧的人聽說:『一切皆空』,立刻就會明白是甚麼一回事了;但對於還未能理解真空意義之人,就要首先為他說明五蘊皆空。如果對五蘊皆空還不明白,就要再說:六根與六塵的十二處都是空的;假如仍然不明白,就要更進一步說明:六根、六塵、六識的關係,是彼此互相為因,互相為緣而生起,完全是在相對依賴的關係下存在,本無自性,當體即空,所以說;『無』。 其次是:不起妄念分別故『無』。當我們六根對六塵時,若果不起妄念分別,自然『無』根與塵種種虛妄的境界。此非孔夫子所說:『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而是當我們徹底明白般若真空妙理時,心正在焉,如皓日當空,明察秋毫之際,而能夠視而不貪色,聽而不戀聲,食而不愛其味。不貪則不取,不取則不為物所轉,反能轉物,於是內而忘我,則無六根;外而忘境,則無六塵;於其中間,不起分別取捨之心,即無六識。根塵識三俱皆空寂,自然靈光獨耀,內外中間,融歸真空之性。至此,還有甚麼六根、六塵、六識可言呢?所以,為了破除凡夫因根取境,由境牽心,而產生妄想識心的執著。故說:『無眼耳鼻舌身意,…乃至無意識界。』 傳說:洞山禪師自小出家,師傅教他念心經,每念至無眼耳鼻舌身意時,心生疑惑,不覺摸摸自己的眼睛,拉拉自己的耳朵,又捏捏自己的鼻子,心想,明明是有眼耳鼻舌…,為甚說無呢?因此請教師傅。可惜他的師傅,是個老實修行的人,只知道誦經,但不求甚解,被小徒弟一問,真的不知如何作答。但覺得這個孩子,宿根深厚,將來必成大器,因此,特別用心栽培他,及長,鼓勵他遊方參學,終於成為一代禪師。 (二)空無緣覺法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般若真空,不但無凡夫迷執的境界,亦無二乘聖者覺悟的境界。此中所說無無明等十二因緣,是辟支佛所修的法門。梵語辟支佛,譯名緣覺,或名獨覺。生逢佛世,親聞佛說十二因緣法而悟道的人,名緣覺;或生不逢佛世,只憑自己宿植善根,獨宿孤峰,『春睹百花開,秋觀黃葉落,』觀察萬物,緣生緣滅,生滅無常之理而悟道的人,名獨覺。無論是緣覺或獨覺,都是從因緣而悟道的聖者。 經文在無明與老死之間,簡略了行等十支,應該加上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等,共成十二支,名十二因緣。此十二因緣,有流轉門與還滅門的不同。 流轉門,是說眾生輪迴六道生死的因緣,其中包括過去,現在,未來三世流轉的因果。由於眾生的生死無窮無盡,如水的川流不息,又如車輪的旋轉不停,故名流轉門;屬於污染的緣起,是迷情眾生的苦因苦果,亦是順觀的十二因緣。 還滅門,是教導人解脫生死輪迴的方法,若能依之逆觀十二因緣,就可以滅除煩惱生死,還歸真理的故鄉,因此名為還滅門。在三乘教法中,是辟支佛乘的解脫道,屬於清凈的緣起。 十二因緣的流轉門,是詳述眾生的生命,由細至粗,自高而下的過程。迷途眾生,最初因無明不覺,迷失真心,走向黑暗的苦惱世界。無明是甚麼呢?無明,可以說是一切煩惱的祖宗,是眾生流轉生死的根本。本來,眾生的真心,是純潔無瑕,清凈本然,妙明覺照的。無奈眾生一念妄動,產生欲有所明的妄覺,這妄覺,就是『無明業相』。 由於無明妄覺欲有所明,於是幻覺內有能見的見分,外有所見的相分;能所對立,輾轉迷執,由三細而六粗,遂有迷理無明,迷事無明;根本無明,枝末無明;塵沙無明,見思無明;執法無明,執我無明;生育出無窮無盡的煩惱子孫;於是,真心被重重無盡的無明黑幕包裹起來,失卻原來的靈明覺照。自此,眾生不再認識真心,反而認妄作真,以為妄想識心就是自己的心,遂被妄想識心所支配,所驅使,胡作非為,由業感果,輪迴六道,流轉生死,求出無由。所以,無明是兩種生死的根本,亦是一切罪惡的源泉。 行:行是行動,即是眾生心識的活動,亦可以說是妄想識心盲目的衝動;屬於思心所的主體,是五蘊中行蘊所攝。由此『行』的思心所,令眾生做作或善或惡,或不善不惡的行為,由是引生下一期的生命,叫做行。 識:是指第八阿賴耶識。此識是眾生的精神主體,生命開始,是被過去業力所牽,挾持著過去生命所造作的善惡業種子去投胎,隨業受報;當眾生壽盡命終時,此識最後離開生命體,所謂:『去後來先作主翁』。因為投胎時,男的中陰身,憎父愛毋,女的中陰身,則憎母愛父;就憑此一念憎愛的分別心,被稱為識。 名色:是指由心物和合而成的胎相。眾生的心識,被業所牽,投入母胎時,由一念憎愛之心,攬父母的精血而成胎。胎相雖然具足心物兩種元素,可是受想行識等心法是無形無相,不可以示人,而且初投胎時,六根未成,識心不能發揮其功能,但有心之名,沒有心的實際作用,所以不稱為心,只稱為『名』。初投胎時,形體未全,五官未具,不便稱身,但稱為『色』。故合稱『名色』。 六入:即是眼等六根。名色在母胎中,漸漸長成,具足眼等六根,於出胎之後,對外面的六塵境界,有互相涉入的作用,故名六入。 觸:觸是觸覺,是嬰兒初出母胎,與外界接觸時,產生冷暖澀滑的感覺。雖然,但六根與六塵,只有接觸的機會,還沒有能力分別美惡好醜,而產生起愛惡之念。即使是兩、三歲的嬰孩,仍然是天真純樸,根塵接觸,亦只有單純的知覺而已。 受:受是領受。是人的五官與外界事物接觸的反應情緒。當小孩年紀稍長,四至十歲時,知識漸開,開始感覺到環境的優劣,而嘗受到或苦或樂的滋味。這完是情感的作用,是五蘊中的受蘊。 愛:愛是貪愛,當人由少年進入青年時期,慾望既開,對財色名食睡等五欲塵境,心生貪戀執著就是愛;愛,包括喜怒哀樂等各種不同感覺的情緒。例如:這是我所愛,即心生歡『喜』;若被他人奪我所愛,便生嗔『怒』;若然喪失我所愛,一定悲『哀』不已;或能盡情享受我所愛,便感覺快『樂』。若是順我所愛,便生『愛欲』之心;或違我所愛,便生厭『惡』之念。時刻都在喜怒哀樂愛惡欲的圈子中打滾,消耗了寶貴的生命而不自覺,故古人說:『愛河千尺浪,苦海萬重波』。這就是愛的煩惱。 取:是一種佔有慾。人生由青年轉入壯年時期,愛欲熾盛,對於名利財富,貪求不已,諸般百計,欲據為己有;甚至不奪不饜,是名取。 有:有是有因有果。由於前際愛的追求,取的佔有,不覺造了很多或善或惡的業因;有了業因,非受生死輪迴的果報不可。所以招致後際的生、老死之果報體。 生:是生命,亦是接受果報體的開始。眾生現在所造作的善惡業力,必然招致未來受生的果報體。但受果報時再造業,業再感果。所以生字,通因通果。若對前的愛取有言,則屬未來受生之果;若對後的老死言,則屬於未來感果之因。 老死:諸根衰頹是老,身壞命終是死。有生必有死,這是現象界必然的定律。眾生的生命亦然,自出母胎後,由幼而少、而壯、而老,匆匆數十寒暑,一期報盡,終歸於死。本來死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死了又生,生了又死,生生死死,永無了期。眾生的生命,就是這樣一期又一期的延續下去,演變成無窮盡、無止境的生死洪流,而眾生的苦惱,也就無量無邊。 十二因緣,不外是惑、業、苦三道。無明和愛、取三支屬於煩惱惑道(無明為過去惑,愛取為現在惑)。行和有二支是屬於業道(行是過去業,有是現在業)。識、名色、六入、觸、受、生、老死七支屬於苦道。古人偈言:『無明愛取三煩惱,行有二支屬業道;從識至受並生死,七事共成一苦道。』 『惑、業、苦』三道,為一切有情輪迴生死的總綱。依過去世『無明、行』的惑業;招感現在『識、名色、六入、觸、受』的苦道。復由現在世的苦道,引生現世『愛、取、有』之惑業。再依現世的惑業,受未來世的苦道『生、老死』。如是依惑造業,由業引生苦道,依苦道再起惑,再造業,再受苦。惑業苦三,如連環鉤鎖,循環不息,故招致無盡的生死輪迴,起信論名之為:『流轉門。』我們欲想截斷生死洪流,登涅槃彼岸,擺脫惑業苦的束縛,必須修學十二因緣的還滅門。 十二因緣的還滅門:是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生滅則老死滅。因為無明,是生死的根源。眾生自從無始以來,一直都在『惑業苦』的軌道上兜圈子,不能跳出生死輪迴。辟支佛這一類聖人,卻能夠觀察到這點,心生畏懼,厭離生死,故揮智慧的寶劍,斬斷無明與行的惑業,於生死的洪流中,掌握生命之舵,駛向涅槃彼岸,終於拋棄生死,登陸真理之邦,獲得生命的自由與解脫。 因為辟支佛的智慧,知道人生的憂悲苦惱,是由於無常轉變的『老死』而來;老死則因『生』命而有;導致生命的延續,皆因『有』業力的牽引;而業又因妄『取』生。為什麼要妄取呢?原因是眾生被貪『愛』的心所驅使;愛又從何而來?是從感『受』的妄情而來;受因何而有?是因六根與六塵接『觸』。觸又因『六入』而生。六入又因『名色』;名色的生長,則由『識』心投胎;識心投胎的主因,是由過去『行』為造作的業力所驅使,業力牽引識心投胎,等如憑罪狀而入獄一樣。若無業力,識心就不會被逼去投胎受報。業又從何來而來呢?業是由『無明』而生。由於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如是追究生死根源,罪魁禍首,實是無明。 我們想取消人生的『老死』,就要不去受生;要不受生,首先就要消滅無明。欲想消滅無明,必須反妄歸真,舍識用根;遠離一切顛倒妄想,破除我法二執。如是妄盡情空,真心顯現,無明自然消滅。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名色滅則六入滅,…直至生滅,則老死皆滅。前因既滅,後果不生,即可永斷生死,回復真心的清凈,就是十二因緣的還滅門。 流轉門是觀察世間生死的緣起,還滅門是進修出世解脫的法門。雖然以『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為原則的十二因緣流轉門,能令有情流轉生死;但依據『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為原則的十二因緣還滅門,亦可使人超越生死。這是辟支佛所覺悟而又證得的境界。 但在菩薩的般若正智,照見諸法皆空時,不管是流轉門,或是還滅門,一律都不存在。何止無明空無自性,無明以下的行、識、名色、六入,…乃至生、老死,無一不是空無自性;除了妄想執著,根本就沒有實質存在。所以說:『無明實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然則,在真心的空相說:不但沒有凡夫流轉門的十二因緣法,同時也沒有聖人還滅門的十二因緣法。這樣,當然是沒有無明,乃至沒有老死,亦沒有無明盡,乃至老死盡,故說:『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三)空無聲聞法 無苦、集、滅、道。 苦、集、滅、道四諦理,是聲聞人依之修行而悟道的法寶,屬於原始佛教的基本教義。梵語舍罪婆迦,義譯聲聞。是指一類因聞佛說法的音聲而悟道的聖人。 諦是審實義、觀察義。意思是說:聲聞人得聞佛說四諦法,而知道眾生輪迴六道生死,的確是苦(苦諦),同時又了解生死苦惱的根源,皆因眾生內心積集貪、嗔、痴等煩惱,策動身口意三業,造作殺、盜、淫、妄等罪惡行為而形成的(集諦);若然能夠取消內心貪嗔痴等煩惱的積集,就可以解脫生死的苦惱,證得涅槃究竟的快樂(滅諦);但欲想離苦斷集,一定要切實修道(道諦)。所謂『知苦斷集,慕滅修道』。由修道的功力,斷除見思煩惱,就可以轉凡成聖,證得我空真如之理,所以亦名四聖諦。 苦諦:苦是逼迫性。眾生自從迷真逐妄以來,就與苦結下不解之緣。不管壽命長短,都一直在苦難中度過。不是八苦交煎,就是三苦光臨。我們的身心,除了常常受到內在心理上、與生理上的八苦逼迫外,還要接受來自人事界或自然界的種種侵襲與惱害。例如,人事界的刀兵盜賊,侮辱侵害,威脅壓迫,譏誚怒罵,妒害讒謗,怨毀仇殺,拘禁刑罰等種種侵犯的困擾;以及自然界的水火雷電、寒暑風雨、旱潦瘟疫、蛇蠍虎狼等禍患的傷害,此外,隨時隨地都可能發生種種意外,令人苦上加苦,這就是三苦中的『苦苦』。 即使有人能夠倖免『苦苦』的襲擊,但世事無常,好境不永,賞心樂事,轉眼成空。或因事業失敗,宣布破產;或因家境衰落,不堪回首話當年,所謂樂極生悲,面對『壞苦』,能不黯然神傷,感慨奚之? 就算你是個擁有名利財富,健康快樂,享用如意的幸運兒,既無天災人禍之憂,亦無慘敗之苦;但寒暑遷流,歲月不再來;世界有成住壞空,物有生住異滅,人有生老病死,一旦死神降臨,即成永訣。最慘的是:『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這種『行苦』逼人,能不悲哀? 所以,凡是有生命的動物,尤其是人,無論是男女老少,或是富貴貧賤,身邊永遠散布著苦惱的影子;何止三苦、八苦,簡直是無量之苦。法華經說:『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畏。』眾生困居三界,恆受眾苦逼迫惱害,令人恐怖畏懼,故佛說:此是苦,真實是苦,不可令樂。 集諦:集是積聚義、招感義。人生之苦,究竟是從何而來?佛說:『集是苦因,苦因集有。』何謂集?集就是積集。積集甚麼?積集根本無明煩惱,積集枝末無明煩惱,積集無量無邊的煩惱。因為眾生心中積集煩惱,策動身心,造諸惡業,作為感果之因;是以人生之苦,皆因煩惱集諦而來。既非天降地生,亦非神賜人與;完全是自作自受,自食其果。 滅諦:滅是消滅煩惱的苦因,就可以取消生死的苦果,而證得涅槃寂『滅』的快樂,因名滅諦。雜阿含經說:『貪慾永盡,嗔恚永盡,愚痴永盡,一切諸煩惱永盡,名為涅槃。』故知涅槃,是斷盡見思煩惱,解脫生死束縛後,所證得我空真如的生命。聲聞人證此,精神上獲得寂靜與輕安,清涼與自在,內心再不為煩惱的束縛,所以滅,又名解脫。 道諦:道是通往涅槃解脫的管道。我們既然已經知道人生是苦,而且找尋出集是苦因,同時又知道真理生命之所在,那麼,我們就應該放棄五欲,實行修道。佛陀指示給我們通往涅槃的道路很多,在小乘言,廣則有三十七道品,略則是八正道,再略,就是『戒定慧』三無漏學。依戒修定,因定發慧,自然可以斷除煩惱,解脫生死,到達涅槃快樂的彼岸;由苦惱的凡夫世界,通往聖人自由自在的涅槃城,因名道諦。 概括而言:現實人生畢竟是痛『苦』的,致苦之因,是從貪等煩惱惑積『集』而來:如果我們想到達寂『滅』解脫、安樂自在的世界,就應該一心修行辦『道』。 苦是集的果,集是苦之因,滅為修道之目的,道為證滅和斷苦的工具。苦集二諦是現實世界的苦因苦果;滅道二諦屬於真理世界的樂因樂果。世出世間一切諸法,都逃不出因果的定律,然而果不離因,無因不受果。若畏苦果,當斷苦因;好愛真理生命,自當修學三無漏道。這是佛陀最初教化凡夫與小乘的善巧方便。 昔日釋尊成道後,即往鹿野苑為五比丘說這四諦法。一共說了三遍:一名示轉:『此是苦逼迫性,此是集招感性,此是滅可證性,此是道可修性。』二名勸轉:『此是苦汝應知,此是集汝應斷,此是滅汝應證,此是道汝應修。』三名證轉:『此是苦我已知,此是集我已斷,此是滅我已證,此是道我已修。』是名三轉四諦十二行法輪。 為什麼要連續說了三遍呢?因為眾生的根性利鈍不等,初轉是直接開示四諦的真相,利根的人一聞即悟,自然知苦斷集,慕滅修道。但佛又顧慮及那些根性稍純的人,初次聽法,未能直下省悟;因而重說一遍,警省勸修,使中等根機的人,信受奉行。最後又恐一般劣根性的眾生,不能信解;因而引己為證,諄諄善誘,鼓勵勸勉,使聞法眾生,見賢思齊,因此不得不說三遍。 小乘人依苦集滅道四諦法修行,即可獲證阿羅漢小乘極果,所謂『我生已盡,(證苦諦智),梵行已立,(證滅諦智),所作已辦,(證道諦智),不受後有,(證集諦智)。但這只是小乘聖人,未解法空的修證,是佛昔日曲就凡夫程度,所設立學佛的初級課程,屬於化城,未到寶所,非究竟的佛法。現在本經的宗旨,是破有顯空,所以在般若真空的理體言,既無生滅之苦集,亦無修證之道滅;即是說,真心的空相中,並沒有生死『苦』的感覺,沒有貪愛『集』因可斷,亦無寂『滅』的涅槃可證,更無解脫之『道』可修。所以說:『無苦、集、滅、道』。是空聲聞法,令小乘人破除法執,而能回小向大,廣學般苦,趣向佛道。 (四)空無菩薩法 無智亦無得。 菩薩修學六度法門,上求佛道,下化眾生,趣向佛道,是有智亦有得。但本經獨說般若:所以智,是指觀照般若能觀之智,得,是指觀照般若所證得的空理。菩薩以般若智,照見五蘊、十二處、十八界、十二因緣、四諦等法,皆緣生無性,當體即空;而從現象界,深入諸法的本體,證得諸法的空相。智是能觀、能證,諸法空相是所觀、所證。能證之觀智是般若(觀照般若);所證之空相,亦是般若(實相般若)。觀照般若,是依實相般若的本覺理所起的始覺智,故始覺智的觀照般若,不離所證得實相般若的本覺理。能證所證,原同一體,不可分割;只是始本合一,智理一如而己。既無能證之觀智,亦無所證得的空理。故說:無智亦無得。 佛在金剛經說:『我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至無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大般若經亦說:『無智無證,即是證佛法身。』是以真正通達般若真空妙理的菩薩,是不會見有能觀之智,及所證空理之得,否則,便是能所未亡,法執未空,怎可以進趣佛道? 或說,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等諸法、是眾緣所成,屬生死染污之法,理應遣除。為什麼連聲聞、緣覺、乃至菩薩所修聖人之法,也要抹煞呢?當知般若真空理體,凡聖情盡,智慮都亡,根本不立一法;非但沒有凡夫染緣而起的蘊處界,也沒有二乘凈緣而起的四諦、十二因緣法,就是菩薩能觀的般若『智』,以及由觀智所證『得』的真空理,通通都是沒有自性,其性就是諸法空相。故說:『無智亦無得』。 事實上,在俗諦理言,是有生死,也有涅槃;有凡夫法,也有聖人法。所謂:有事有理,有因有果,有修有證。而且是如來藏性的一部份,屬於不空如來藏;但不空如來藏,只是性之用,非性之體。藏性之體,是真空的真諦理;藏性之用,是妙有的俗諦理。本經宗旨,是顯般若真空的理體,所以是不空而空。凡情聖智,一切皆空,不獨空凡夫法,連三乘聖人之法亦空;不止破凡夫的我執,亦破三乘聖人的法執。二執破,妄情盡,真心顯,才是實相般若的畢竟空,亦是本經所說的『般若波羅蜜多心』。
推薦閱讀: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組圖
※(6)清音輕唱佛樂:般若泉
※法如道長 解讀《般若波羅密多心經》
※金剛般若研習報告(121-124集)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講義-14
TAG:般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