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無知,以及思考未來(評論員隨筆)

 

發現無知,以及思考未來(評論員隨筆)

曹鵬程

《 人民日報 》( 2016年04月29日 05 版)

東方人說,人各有心,心各有見。西方人說,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對於一種事物,理解有很大不同,這是人們常常會面對迷茫的原因,卻也是人類作為萬物靈長的特性。

  今年世界讀書日,中信出版社主辦了一場名為「你,定義未來」的讀書活動。《人類簡史》的作者,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歷史系教授尤瓦爾·赫拉利與五位不同界別的中國嘉賓同台演講,席間爆發不少討論。其中最為激烈的,就是人類未來要通過什麼來得到自己的判斷。

  隨著時代的變化,人類得出判斷的方式正在迅速演變。在很長的歷史中,由於認識的限制,人們普遍相信超自然力量的存在,指導行為的,往往是一種「冥冥中」的天意。隨著科技進步,人們逐漸走出宿命論和神定論的限制。政治家都想了解大多數選民的意願,企業家到處高呼顧客才是上帝;只要不傷害別人,可以追隨自己的喜好,類似於同性戀的行為,在一些地方也被倫理逐步接受;學校一方面繼續教授前人知識、教授遵循規則,但更多的則在要求孩子們自由思想、獨立思考……在很多場合,人已經成為一切意義和權威的來源,人的情感、人的喜好、人的自由,指向大多數問題的答案。

  但最近這些年,人工智慧的跨越式發展,正動搖著人們的這種自信。我們的喜怒哀樂,可能被軟體證實僅僅是一類生物化學反應;我們對身體的感覺,已經比不上基因測量和資料庫檢索的精細;我們還不知道要買什麼,電子商務已經知道了,並且已經準備好庫存;乃至我們讀電子書的時候,機器可以記錄下讀每一個句子時的心跳、血壓、脈搏,識別閱讀每一個情節時的表情變化,從而告訴我們,別聽從你的感覺,你實際上對什麼最在乎……在數據主義看來,遵循內心也是不靠譜的,應該把判斷的權威交給數據系統和人工智慧,這樣才最接近客觀。

  在機器面前,人是否真的越來越不了解自己了?從霍金「人工智慧可能滅絕人類」的警告,到達沃斯論壇「機器取代人」的爭論,再到圍棋世界冠軍李世石被「AlphaGo」擊敗,人工智慧雖然只是掀起了未來的一個衣角,但已經給人類社會帶來了各種各樣的震蕩。蘇格拉底說過,我唯一知道的事,就是對這個世界一無所知。承認我們的無知當然是必要的,但如果就此斷言人類面對未來將無所作為、無能為力,還是應該多一點躊躇,多一些思慮。《人類簡史》把智人的崛起歸因於「認知革命」。憑藉想像力勾畫定義和故事,恰恰是人類能夠組織起複雜且靈活的合作之根源。這種獨特的能力有別於其他動物,也非今天的人工智慧所能把握。

  在電影《黑客帝國》中,議員問尼奧什麼是人對機器的「控制」,回答是關閉。但議員隨後講道,「如果那樣做了,我們就沒有燈光了,沒有取暖,沒有空氣凈化裝置……從這個意義看,這些機器在控制我們。」事實上,人確實已經無法因為擔心科技的負面效應而選擇中止科技進步,除非我們願意退回到過去黑暗的時代。只是,我們既不能迷戀既有思維方式的熱被窩,而拒絕或者輕視人工智慧的進步,也不能任由科學技術一路狂飆,讓社會進步的列車總是晚點。

  繼《三體》斬獲雨果獎之後,中國科幻作家郝景芳的作品《北京摺疊》又成功入圍。科幻文學繁榮的背後,正是中國新一代人越來越樂於去思考未來的社會變局。積極並謹慎地思考未來,就是為了避免走向全盤否定或者全盤擁抱的簡單化。在人工智慧飛速成長的今天,我們這代人,特別是年輕人,必須認真給出自己對未來社會設想的那些答案。


推薦閱讀:

現在娘文化這麼狠,中國的未來是什麼樣?
關於憲政的10個問題的思考
晨思
學會換位思考
自制力,拖延症與習慣

TAG:未來 | 思考 | 評論 | 無知 | 發現 | 隨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