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婆媳關係為何這麼難處理

婆媳矛盾不唯中國獨有,但唯中國突出

隨著復旦歷史系副教授徐沖長達13頁的教科書式辯白文出爐,他們一家波瀾壯闊的婆媳鬥爭史,就這樣毫無遮掩地攤在了公眾面前。具體細節,一地雞毛,這裡就不細述了。總之,按照徐沖的說法,他的妻子因結婚禮俗、撫養孩子、吃飯口味等問題,和他父母爭執、甚至動手,鬧得父親嘆氣母親哭。徐教授認為這是導致他們之間關係破裂、感情不和的關鍵因素。

復旦副教授徐沖的家庭生活悲催,和婆媳不和有一定關係

是不是只有中國夫妻會面臨這種困擾?婆媳關係,本質上還是一個人與人交往的問題,只要存在這種人際關係,矛盾一定不可避免,只是或多或少、或隱或現的差別。不論是德國進化心理學家尤勒的研究,還是美國普渡大學的調查報告,都顯示婆媳關係在母婿、翁婿(岳父和女婿)、公媳、婆媳四種關係中是最不和諧的。

但是,像中國這樣,婆媳關係成為主流話題,確實少見。不論是都市題材電視劇中的永恆主題,還是已婚婦女的閑言碎語,或是個人的親身體驗,都已昭示婆媳問題是中國最重要的社會話題之一。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這種現象級的困擾?一般而言,心理學家和社會學家都是這樣解釋的:傳統中國家庭,重親子關係,輕夫妻關係。而年輕一代(尤其是青年女性),接受現代教育,把愛情為紐帶的夫妻關係視作家庭的核心。兩種觀念,必然產生衝突。

觀念上的衝突,是一定有的。問題在於,婆媳矛盾是一件件小事堆積而成的,是一個個細節固化爆發的,是建立在父母對已婚子女婚姻生活「入侵」的基礎上的。是什麼給了大家庭「入侵」小家庭的空間?

婆媳問題的本質,是年輕夫妻經濟能力不足婚禮、買房、裝修、育兒,在這四件大事上不獨立,是婆媳矛盾得以爆發的根源

年輕夫妻在領證後,要經歷四件大事,分別是婚禮籌備、買房成家、操辦裝修、生兒育女。這四件事,不論是從物質還是非物質的角度來看,新婚夫妻都需要父母(尤其是男方父母)來承擔很大一部分責任,而這種責任的承擔,恰恰替婆媳矛盾埋下了一個巨大伏筆。

在這四件大事中,我們擇其二具體談談。先看買房。「中國年輕人過早買房」是一個普遍現象。根據社科院2013年發布的一份房地產藍皮書的數據,北京首套房貸者的平均年齡只有27歲,而在英國這一數據為37歲,在德國和日本為42歲。在北京這種寸土寸金的地方,剛畢業或者畢業沒多久的年輕人,要靠自己的積蓄完成首套房的首付款,大多數人不可能做到。所以,自然也有了下面這樣一組數據:據某市住房公積金網2013年的調查顯示,有72%的年輕人買房時受到了父母的經濟資助,而在同一年,美國只有27%的首套房購買者接受了父母的資金援助。

從舉辦婚禮開始,中國的年輕夫妻財務就已經開始不獨立

中國的父母常常對子女說「我不圖你任何回報」,這句話在說的時候,肯定是真情流露。但在具體執行時,難免會走樣,「拿人手短,吃人嘴軟」同樣會發生在父母和子女之間。具體體現在,因為父母對小夫妻的購房有充足的貢獻,可能會提出要一起合住的要求,而夫妻雙方即使都不願意合住,也喪失了回絕的底氣。

看起來,父母和子女合住會帶來麻煩,只是一個生活習慣帶來的問題,是可以化解和緩解的。但這種經濟投入的背後,其實暗含著一種更厲害的邏輯:由於小家庭最重要的資產是靠父母獲得,在面臨家庭重大事務抉擇時,父母享有重大發言權甚至決定權。比如在房市低迷時,想用賣房的錢炒股,如果當初買房的錢沒有父母的幫助,房子賣了也就賣了;可若買房的首付就是父母給的,你賣房不通過父母同意?那有你吃一壺的。

再來看育兒。也有不少父母在支持子女買房後,依然住在老房子里,不願意和小夫妻同住。但是,一旦他們生了孩子,這一關是肯定躲不過了。我們在以前的專題《中國人帶孩子,不該這麼難》中提到,孩子生下來後,除了父母自己承擔撫育之責外,往往還要由老人協助。而這個協助的工作,由男方父母參與的可能性更大。從此,因育兒理念的差異,而產生的矛盾自是不計其數。更關鍵的是,做兒子的看不慣自己父母帶孩子的方式,還可以直接說,甚至吵幾句也無妨,做媳婦的只能忍,小矛盾最後憋成一個大糾紛。

老人來承擔很大一部分撫育孩子的責任,很多時候也會成為婆媳矛盾滋生的緣由

目前看來,這一問題還無解。在高福利社會,尤其是在以個人為單位的福利制度下,政府承擔了傳統家庭的大部分功能,故傳統家庭存在的意義減小,家庭平均規模縮小到夫妻二人,家庭成員互助的必要性也減小。但中國沒有這樣的福利保障,年輕夫妻也沒有充足的資金僱人給自己帶孩子,由父母輔助的模式,還會持續下去。

年輕夫妻若渴求更簡潔的家庭關係,從經濟獨立做起

很多自由,是需要付出代價的。首先,為什麼中國年輕人特別喜歡在很早就買房?除了房產是為數不多的投資渠道外,最主要的原因是「房子是結婚的必需品」。在上文提到的那份社科院報告中,就指出中國年輕人過早買房的第一因素就是「結婚需要」。

結婚需要,顯然更多是指向女方的。「丈母娘推高房價」不是戲言,我國自2003年前後出現的住房需求高漲現象,與發端於1980年並一直持續到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期的「嬰兒潮」有關。「80後」在住房市場化改革之初成年,並在2003年左右開始準備成家立業,成為住房剛性需求的主體。

父母輩對年輕夫妻個人生活的「入侵」,往往建立在物質幫扶的基礎上

沒有房就不結婚,是女性給自己找的一個最大的婆媳矛盾根源。一個人不可能把什麼好全佔了,既想男方父母爽快掏錢買房,又想婚後生活不受干預,這很難做到。要想完全不受婆媳矛盾困擾,唯一可能的解決方式,是經濟完全獨立。

除此之外,還有折衷一點的辦法,但這需要把責任往小夫妻這邊多壓一點。具體來說,如果夫妻不能放棄來自父母的經濟支持,則需要做到兩點:1,降低對「婆媳矛盾」的敏感程度,以避免爭端擴大化;2,用禮物式的小經濟投入,回報父母的大額資金支持。

不要過分強調婆婆和媳婦之間的親密關係媳婦就是媳婦,婆婆就是婆婆,不要硬把兩者扯成「母女關係」

2015年中央台元宵晚會,有一首歌叫《婆婆就是媽》。歌詞是「感謝您老人家,報答您老人家,你為兒媳送來一個疼我、愛我的他,婆婆您就是媽,真的辛苦啦,兒媳我讓您享享清福,安度好年華」。感謝是應該的,說「婆婆就是媽」,則無必要。

「婆婆就是媽」,說說就罷了,千萬別當真

媳婦不太可能把婆婆當成自己的親媽,婆婆也不太可能把媳婦當成自己的親女兒。沒有婆媳願意承認這句話,但現實就是如此。可以想像一下,一個二十多年來,沒有和你見過面的人,你會把她當作親媽嗎?說出來,自己也不信吧。婆婆是你老公的媽媽,是你孩子的奶奶,但不是你媽媽。

社會心理學研究表明,每個人對社會關係通常採用的是一種雙維度的標準,一個維度的出發點是兩個人身份角色的距離,另一個維度的出發點,是關係中兩個人真情的交換與義務履行的均衡。著名心理專家李建學認為,母子的關係因有親近血緣關係,彼此之間是「應有之情」(即第一個維度),而婆媳關係應該定義為「真有之情」(即第二個維度),夫妻之間的關係也是「真有之情」。

媳婦對待婆婆的方式,是靠「真有之情」來推動的,但這種「真有之情」,往往是因為丈夫對他母親的「應有之情」隱射了過來。對這種隱射,不能抱有過高期待。兩者之間的差別是,「應有之情」是根據角色規定的情感,屬本能性觸發,不會輕易變化;而「真有之情」雖是真實情感的流露,卻可能時過境遷。一旦婆媳雙方混淆了「應有之情」與「真有之情」的區別,就很容易導致矛盾的產生:婆婆希望媳婦像子女一樣孝順,媳婦期待婆婆像對自己女兒一樣無私。

但這往往是做不到的。做不到和期待之間產生落差,就容易產生矛盾。有人打過這麼一個比方來形容婆媳關係,可能還比較恰當:婆婆和媳婦都是好相處的人時,兩者最好是同事關係、朋友關係(關係較好的那種);不好相處時,媳婦把婆婆當成領導就可以了,留一份敬重,少一點接觸。


推薦閱讀:

被狗咬傷如何處理
顧客投訴的原因和處理技巧
竊取信用卡信息資料後偽造信用卡並使用的,如何處理?
ADAS處理器晶元現狀如何?要從這些最火的晶元找端倪
如果雷洋事件發生在香港,香港是如何處理的呢?

TAG:中國 | 婆媳 | 婆媳關係 | 關係 | 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