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被英宗搗毀的景泰陵:建於十三陵之外的明皇陵

位於海淀金山陵園的明朝景泰帝的陵園:景泰陵

得重病後被英宗奪位死後謚「戾」

和兄長比起來,朱祁鈺頗具治國才能。但是,在處置帝王家事時,他卻處理得不太周全。明朝的第一家庭本來是達成這樣的利益平衡:英宗安居南宮,衣食無憂,不預朝政,景泰帝居帝位,但不易儲君,百年後仍傳位給侄子皇太子朱見深,使帝位的傳承重回英宗一系。但景泰帝認為「父有天下必傳於子」,在帝位鞏固後便開始打破這一平衡。他先是禁錮英宗,不得與外界接觸,時刻監視,在生活上也缺乏關照,使英宗過得有些窘迫。然後又不顧朝臣的反對,改易儲君,廢皇太子朱見深為沂王,改立自己的兒子見濟為皇太子,在見濟夭亡後仍拒絕復立見深為太子,失去了緩和矛盾的最後機會,為自己種下了苦果。

後人無法推測出景泰帝心中的真實想法,不少歷史學家對景泰帝的做法持批評態度。但是,會不會存在一種可能,那就是在景泰帝內心裡,對這位差點葬送了祖宗基業的兄長極度不滿,這才連兄長的生活都缺乏關照呢?當然,景泰帝還是比較厚道的,給事中徐正為了討好景泰帝,曾密奏把英宗和故太子朱見深遷到山東沂州軟禁起來,景泰帝聽後很是憤怒,立刻將其貶謫雲南,他想用嚴懲來警告那些奸佞小人,做到了「讒間之言罔入」。

景泰七年的年底,景泰帝得了重病,朝中以石亨、曹吉祥、徐有貞等奸佞為首的一股暗流在涌動。景泰八年(1457)正月十六日,他們聚眾打破南宮的宮牆,擁英宗奪東華門而入紫禁城,政變成功,英宗復辟,史稱「奪門之變」。據說,景泰帝聽聞英宗復辟後,連說「好,好」,精明的他,對自己的悲劇結局已經很清楚了。英宗複位後,在奸佞們的挑唆下,開始了一系列的倒行逆施,殺害了忠正剛直的大臣于謙、王文,為王振平反,廢景泰帝仍為郕王,移居西內永安宮。英宗還指斥景泰帝「不孝、不悌、不仁、不義,穢往彰聞,神人共憤」。二月十七日,景泰帝去世,死因不明,據《病逸漫記》說:「景泰帝之崩,為宦官蔣安以帛勒死。」

明萬曆年間《入蹕圖》局部,

描繪了明神宗萬曆皇帝從昌平謁陵歸來

到金山謁拜景泰陵的場景,

圖中最左側的黃琉璃瓦建築就是明代的景泰陵。

景泰帝的皇后汪氏,順天府人,正統十年為郕王妃。景泰帝即位後被冊封為皇后。汪皇后為人善良,念及死於戰爭中的軍人和平民暴骨荒野甚是可憫,特令官校予以安葬。景泰三年,景泰帝欲改易儲君,汪皇后力執不可,汪皇后觸怒了景泰帝,後位隨即被廢。景泰帝立兒子朱見濟為太子,又立太子的母親杭氏為皇后。景泰帝去世後,英宗令景泰帝的貴妃唐氏等妃嬪殉葬,還打算讓被廢的汪皇后殉葬,幸得大臣李賢勸解才作罷。

不久,英宗令汪皇后遷回郕王府,降為郕王妃。恢復了皇太子地位的朱見深知道汪皇后因為反對改易儲君而丟掉了皇后的位置,非常感激她,對她十分恭敬。汪皇后遷居郕王府時,朱見深又在英宗面前為汪皇后說好話,允許她把在宮中的所有用品帶出宮去。

汪皇后和朱見深的母親周氏相處得很好,常常入宮探望周太后,得以敘家人之禮。某次,英宗問太監劉桓:「我記得我曾經有一個玉玲瓏的腰帶,怎麼找不到了?」劉桓說,被汪氏拿走了。英宗派人去索要,汪皇后將玉玲瓏腰帶扔到井裡,對來索要的人說,腰帶沒有了,找不到了。然後,她又對旁邊的人說,我夫君當了七年天子,難道不能擁有這區區幾片玉么?可見,汪皇后雖被景泰帝廢黜,但還是很維護已故夫君的尊嚴的。不過,明英宗後來就借故罰沒了汪皇后的全部財產。

正德元年(1506),汪皇后去世。當時的明武宗召集大臣商議祭葬的禮儀,大學士王鏊建議說,按照王妃的規格安葬,但是按照皇后的規格進行祭祀。武宗表示同意,於是,汪皇后終以嫡妻的身份與景泰帝合葬景泰陵,被謚為貞惠安和景皇后。皇后在皇帝生前就被廢,去世後卻仍以嫡妻的身份與皇帝合葬,不要說在明朝歷史上是僅有的,就是在中國這五千年歷史上也是獨此一人。

景泰帝不僅被降為郕王,去世後還被加惡謚「戾」,是終身為惡,死不悔改的意思,稱郕戾王。成化年間雖被恢復帝號,謚為恭仁康定景皇帝,但比起明朝皇帝普遍十七個字的謚號差得很多,且沒有廟號,在禮儀上無疑是被貶抑的。直到南明弘光元年(1645),景泰帝才有了廟號:代宗,同時被追加十七個字的全謚:符天建道恭仁康定隆文布武顯德崇孝景皇帝。

壽陵被毀草草葬於金山陵園

早在景泰七年二月,肅孝皇后杭氏去世,景泰帝即命在昌平營造壽陵,又為壽陵設五十守陵戶,並改武成中衛為壽陵衛。六月,葬杭氏於壽陵。壽陵建築雄偉,明樓高聳,可與長陵、獻陵媲美。英宗複位後,於天順元年(1457)五月,派工部尚書趙榮率長陵等三衛官兵五千人,將壽陵搗毀,僅余空蕩蕩的玄宮(地宮),留下了「景泰窪」的地名。直到一百多年後,生前沒來得及營造陵寢的光宗朱常洛(在位僅29天)被葬入壽陵所遺的玄宮,「景泰窪」才被慶陵這個新地名取代。而杭氏靈柩的去向,文獻缺乏記載。

景泰帝去世後,以親王禮被草草葬入金山陵園,與許悼王及懷獻世子園寢共處。起初的景泰陵非常簡陋,它能有後來的規模,與當時朝廷官員的努力有關。景泰帝身後凄涼,朝野上下為其平反昭雪的呼聲不斷。身為未入流小官的荊門州訓導高瑤冒死上書朝廷,要求追復景泰帝謚號,為其恢複名譽。憲宗朱見深終於在成化十一年(1475)十二月下詔恢復景泰帝號,並下令按帝陵的規格修飾陵寢。但實際上僅對陵寢略加增飾,陵宮建築仍按王陵的級別覆以綠瓦,陵碑也是按王陵之制立於陵宮門外偏東的位置,徒具帝陵之名,實際上仍是王陵。

嘉靖十五年(1536)三月,明世宗拜謁景泰陵。同樣是以藩王身份繼承帝位的世宗自然對景泰帝多了一分同情,他認為景泰陵全然不符合帝陵體制,命改易黃瓦。又認為陵碑偏置門左且無覆蓋,也不是帝陵的體制,十一月,命在陵門之外、大門之內的正中位置建陵寢碑亭,移陵碑於亭中,使之略具帝陵之制。直至明亡,景泰陵再未改建增飾,成為明代陵墓中的一個特例,故而後人乃有「景皇帝陵在帝與王之間也」,成為最獨特的帝陵。

景泰陵在盛時是什麼樣子呢?結合梁份的《帝陵圖說》和顧炎武的《昌平山水記》等文獻和現存的建築遺迹,可對陵寢面貌做如下合理推想:景泰陵陵宮朝南向,後以金山為來龍,前以玉泉山為朝案,略具風水吉壤格局。陵門外參天松柏夾道,陵門兩側左右分列宰牲亭、祠祭署、內官房。陵寢內分為三進院落,整個陵寢呈前方後圓狀。景泰陵未砌寶城,未建明樓,加上地勢偏側,規制狹小,氣脈不佳。終明一代,景泰陵的規制都在帝與王之間,而且始終未上陵號,名雖稱陵,卻遠未達到帝陵的標準。

景泰陵的外牆

祭祀典禮與帝陵一致

景泰陵的玄宮(地宮)制度文獻從未語及,據當時的玄宮制度推測,應該是三主室二配室三壁龕的五室玄宮。即前、中、後三室依次排列,呈十字形,中室的左右兩側各有一個配室,後室的後壁和左右兩壁各有一個壁龕,平面布局和十三陵的定陵一樣,但要小得多。玄宮前室擺放萬年燈和數目龐大的木雕彩繪儀仗車馬俑群。

中室擺放石制的帝後御座,兩旁的石台上放著數個盝頂寶盒,內裝謚冊、謚寶。中室兩側左右配室中的棺床上是殉葬的貴妃唐氏等人的棺槨,棺槨前放置著壙志石,圍繞棺床擺放著盛放隨葬品的紅漆木箱,文獻中沒有交代下落的肅孝皇后杭氏的棺槨估計也在配室中。後室的須彌座棺床上放置著景泰帝和汪皇后的金絲楠木棺槨,帝後的壙志石放在各自棺槨前,棺床下排列著裝隨葬品的紅漆木箱和木、竹、銅、錫、陶制的明器,後壁和左右兩壁的壁龕里放著殯儀木牌。

玄宮裡的文物如今是否安然無恙呢?據《古物保管委員會工作報告》載,1933年11月17日,古物保管委員會曾「函宛平縣政府,請調查平北金山口景帝陵是否被盜」,但結果沒有下文。北京市文物局負責人曾表示:「景泰陵沒有過被盜的記載,據我們推斷,景泰帝下葬時政治上很受排擠,陵墓被盜的可能性不太大。」

景泰陵的祭祀初期用少牢(一豬一羊),由宦官行禮,恢復帝號後,改為遣駙馬或皇親致祭,典禮同於帝陵。據沈榜的《宛署雜記》:每年的正旦、清明、霜降、中元、冬至、萬壽節、帝後祭辰,凡八祭,祭之先十日,太常寺題,請遣官行禮。

萬曆年間的祝版格式為:「維某年月日,孝玄侄孫嗣皇帝御名,謹遣某官某,謹昭告於恭仁康定景皇帝、貞惠安和景皇后曰:節序流邁,時維某節,追慕親親,良增傷感,茲以牲醴,用修時祭,伏惟尚享。」據《酌中志》記載,景泰陵有「掌府官一員,僉書十餘員,以供洒掃,看守香火,凡有祭祀,即本處掌府官行禮」。

景泰陵的祾恩門

明清至今多次修繕

進入清朝後,景泰陵仍屬保護之列,設有守陵內臣一人,守冢陵卒二人。祭祀事務由禮部掌管,陵寢地畝由戶部管理,禁約樹株的責任屬於工部。後來陵禁漸漸廢弛,到康熙四十二年(1703)學者梁份考察景泰陵時,見到的是松柏被伐、建築圮壞的慘狀,「門及牆屋皆毀盡,所存惟石基、石階耳」。稍後的《長安客話》則說:「陵前坎陷(作者註:坎陷,坑窪不平之意),樹多白楊及樗。」乾隆二十一年(1756)五月,進一步裁撤守陵人員,只設陵戶二名。乾隆三十四年(1769),乾隆帝對景泰陵進行了簡單維修,又命人在陵碑的碑陰刻上御制詩《明景帝陵》及按語,陵碑也從此前後倒置,改變了朝向。本來是景泰帝的聖號碑亭,現在因為刻了乾隆帝的御制詩,就此變成了「御制詩碑亭」,成了三山五園的一處點綴。

自此之後,景泰陵再度荒廢,光緒二十二年丙申(1896)九月初九日(10月15日),兩代帝師翁同龢來到景泰陵前,見到的是「坯土之外,悉為麥隴,僅有一石碑矗立」的景象。他將此事告訴給了恭親王奕,不久,恭親王又將此事上奏給了慈禧太后。光緒二十三年丁酉(1897)翁同龢在日記中記述道:「昨(八月廿六日)慈駕(慈禧太后)駕幸玉泉山,以遠鏡視之,惻然興嘆。今晨,邸(恭親王奕)令文侍郎琳查奏,邸屬檢《日下舊聞考》及《會典》示之。」。

這之後不久,慈禧太后出內帑銀,下令依照乾隆年間的樣式重修了景泰陵,並在祾恩門外的左側增建了一間供守陵人居住的小屋。我們今天所能見到的景泰陵的主體建築如碑亭、祾恩門實際上就是這次重修的遺存,真正屬於明代的建築遺存恐怕只有部分陵牆和那一方刻於明成化年間的石碑了。

民國初年,日本人宇野哲人來此探訪,看到的是碑亭、陵冢尚存,「陵之周圍已化作耕田,近有小屋,為守陵者所居」。1955年,為配合定陵的發掘工作,北京市副市長、明史專家吳晗和國家文物局局長鄭振鐸一起尋找景泰陵,他們在西郊整整跑了一天,終於找到了破敗不堪的景泰陵,隨即派人修繕,將其建成一個小小的公園,加以保護。

在這次修繕後不久,陳毅元帥於1957年3月28日遊覽了景泰陵。他看到了碑陽乾隆帝的詩,認為乾隆帝在詩和按語中對景泰帝所做的評價很是不公,這位元帥詩人寫下了《游明景泰陵》的詩對乾隆帝的詩予以了反駁:

十三陵外有孤丘,走訪知是景泰陵。能任於謙挽危局,豈料石亨竟奪門?汝非篡逆無慚怍,彼是歸俘太不仁。封建制度固應爾,何必片面責朱明。

「文革」中,景泰陵遭到破壞,陵冢被平毀,陵碑被推倒,建築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損毀。上世紀80年代中期,景泰陵的祾恩門被改做棚舍,享殿和陵冢舊址上建有軍鴿房和簡易公廁,陵牆以內分布著幾畦菜地和一個糞池,令人不勝感慨。

2001年,景泰陵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北京市財政撥專款修復。如今,景泰陵是正在建設中的「三山五園歷史文化景區」的組成部分,期盼這座歷經五百多年滄桑、飽經磨難的海淀區的唯一皇帝陵能得到人們的關注。

來源:北京晚報


推薦閱讀:

明十三陵挖掘之後發生的詭異事件,邪氣重重,至今沒人能夠解釋
北京明十三陵導遊詞
十三陵,究竟葬著哪十三位皇帝?
深度解密北京明十三陵無字碑的來歷
柿肥葉紅十三陵

TAG:十三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