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海法師:四念處禪修開示

空海法師:四念處禪修開示

2011-03-25 14:40:00|

一、身念處修行法要  從現在開始,大家要好好一步一腳印地用功,跟著佛陀的腳步走,跟著古聖先賢那些解脫者的腳步,在解脫道上一步一腳印地走。很快!你就能夠不斷地脫胎換骨。現在跟大家介紹,「動」跟「靜」兩個修習原則。  1.動態方面  從現在開始,大家就要貫徹身念處的修行。身念處的修行,那是不管你在禪堂內或是禪堂外;不管你在吃飯或是上下樓梯、或是要睡覺、或是在盥洗。這全程你 都要明覺你當下的動作——你現在正在做什麼,你要清清楚楚地覺察到。只要你有在「動」的時候,你就清楚地覺察那個比較明顯的「動」。如果你在走路,你就清 清楚楚地覺察你的每一個腳步;你要喝水也是一樣,清楚地覺察你喝水的這整個過程;你要上廁所也是一樣,這整個過程都清楚明覺。要吃飯、要穿衣、要做其他 的,你都是清楚明覺你當下正在做什麼。當下最明顯的動作,你就把你的注意力、覺察力放在這上面。凡是行、住、坐、卧、語、默、動、靜都要清清楚楚地覺察。 你不要想說:「我應該在那裡做什麼才對呀!怎麼覺察這些呢?」現在,沒有其他任何的法門比這個更重要;沒有其他任何的工作比你覺察你當下的動作更重要。  你要修行、要邁向究竟解脫,第一個關卡就是「醒過來」,清醒明覺地活在每一個當下。如果你越急,你反而越錯失掉了那個要領。現在,沒有什麼要讓你急 的;沒有什麼要讓你操心的,你在這裡這幾天就好好地大死一番——真的讓自己大死一番,全然地歸零、全然地活在當下。所以,把你的動作放慢一點,我們的時間 都很夠,不用急、不用躁,把三妙行這些都要展現出來,身心柔軟——松、柔、明、覺。你每一個腳步、每一個動作,包括你要舉手、要抓癢,這個過程都清楚明 覺。  要成為「佛陀」,第一個關鍵就是要醒過來。醒過來,最具體的就是你有覺察到當下的動作。記得!你的動作一定是存在現在;你的動作不存在過去、不存在未 來,它都是當下。你要走路、要吃飯、要洗澡、要穿衣,也都是只有當下。當你坐得腿酸想要換腿,也是當下要換腿;不是不可以換腿,而是你要清醒明覺當下的 「動」。這是身念處修成很重要的一個關鍵。  當下你比較明顯的「動」,動作的「動」,是在哪裡,你就把注意力放在那上面。這是身念處的全然開發。包括你要睡覺、要上床,這整個過程,以及你要鋪床 埝、要鋪枕頭、要攤開棉被,這個過程你都不要忽略啊!你忽略的話,你就沒有活在當下。沒有活在當下,嚴格講,你又死掉了啦!你又成為行屍走肉了。  修行很重要的第一個步驟就是全然地、全面地醒過來。修行那是遍一切處的,不一定是在禪堂內才是修行,我們整個禪堂內外,全部都是在修行啊!你真的能夠 把握到這樣的要領的話,你的法堂、你的禪堂,那是整個虛空法界啊!你每天一醒過來,不管你做什麼,那都是在修行喔!所以修行第一關很重要的就是,記得!清 醒明覺地活在每一個當下,觀察你現在正在動作的現象,如實地觀察它,是非好壞不要去論斷,你就只要覺知、覺察。不要小看這個喔!你真的好好用功一天下來的 話,那不得了喔!你這幾十萬年來的生命,你很少有一天好好的清醒明覺地活著呢!你真的能夠好好的這樣一天很清醒明覺地活在當下,那你沉睡了幾十萬年,現在 你終於要漸漸醒過來了。你很少身心合一地活在當下啊!所以,千萬不要小看這方面,真正修行很重要的方法、很重要的要領,就在剛才跟大家講的這些。  有了身念處全面性的開發,你才能夠開發後面的心念處啊!身念處沒有開發出來,你的心念處是不可能開發出來的。在這個過程中呢?假如你的心跑掉,打妄想 去了,也沒關係,只要你能夠覺察到你去打妄想的時候,那你又醒過來了。你在那裡打妄想,或是心又跑掉了,心猿意馬、心很散亂,都沒關係,把它拉回來,活在 當下。記得!不要自責、不要在那裡責備、不要在那裡拉扯,只要你覺察到之後,就是回到了當下、回到了現在。這樣,你可以不用其他修行法門,這是「正直捨方 便」啊!你可以放下八萬四千法門的種種方便法,直驅無上道。不一定要持咒、不一定要唸佛,你才能夠覺察當下。你就是保持明覺,你的持咒、你的唸佛、你的種 種方法——禮佛、拜懺,也都是要讓你醒過來,活在當下而已呀!如果種種方便法你可以不用,那更快、更殊勝地,能夠活起來、醒過來。所以大家放慢、放輕你的 動作,腳步保持輕柔,身心也輕柔,覺察你每一個步伐。這樣,你會全面地醒過來,三妙行也會因為你的覺醒而展現出來。這是身念處方面的開發。記得!當動態比 較多的時候,你就用身念處來修,來開發你的覺性。  2.靜態方面  在禪堂內有靜坐的時候,靜坐可以讓我們的身心更穩定、更寧靜。當你在靜坐的時候,你可以採用觀呼吸——出入息——的方法,除非你的心散亂,你才配合數 息法,或是配合深呼吸。因為數息或是深呼吸,可以讓你那散亂的心比較容易地收攝下來。如果你的心已經漸漸穩定下來,那你就只要保持客觀的覺察與放鬆。很客 觀地覺察你當下的出入息,這就是四念處配合出入息法的修行。  當你在吸氣的時候,你清楚地覺察:「我現在當下正在吸氣」;呼氣的時候,也清楚地覺察:「我現在正在呼氣」。你看喔!這也是讓你在靜坐的當下,覺察你 身體當下出入息的進出。它是一種流體,也是一種動態、動作喔!這也是身念處的貫穿啊!那是觀察更微細的「動」。知道嗎?所以你不要刻意去練呼吸,也不要刻 意去操縱呼吸,更不要去作意、想像呼吸。若是作意、刻意,你就沒辦法來到如實觀。  呼吸不要用意念去引導,除非你的心很散亂;不然,你就是保持很客觀的覺察就好。這樣,你才能夠看到當下的呼吸一進一出,在我們鼻孔這裡,一樣有氣息的 進出。你的呼吸也是在當下、也是在現在,你能夠覺察到你的呼吸,那表示你有活在現在、有活在當下。你不要修了老半天之後,然後才來跟我講:「老師!我還覺 察不到我的呼吸。」你會沒有呼吸嗎?你每一分、每一秒都一定有在呼吸的。所以這個覺察點,你要放在鼻孔這裡也可以;要放在丹田也可以;要放在胸腔也可以。 重要的是你不要去用力、不要去引導、不要去掌控。你越放鬆,越容易覺察到呼吸的進出。這個方法,比其他的八萬四千法門(種種方法)都更微細、更單純、更簡 便。你真的要覺醒過來,就是方法越單純、越簡便,越好。而出入息它是每一分、每一秒都在進行。  觀察出入息,第一個要領也是讓你清醒明覺地活在當下、活在現在。如果你已經能夠穩定地活在當下、活在現在,進一步你又可以配合去體悟——你的呼吸,它 是不斷地在生、滅、變、異啊!這時候,你也可以在吸氣的時候配合「生」,呼氣的時候配合「滅」;再來吸氣的時候配合「變」,呼氣的時候配合「異」。就在吸 氣、呼氣,吸氣、呼氣的當下,你可以去看這個生、滅、變、異的現象。你在那個現象的背後,默唸「生」、「滅」、「變」、「異」這四個字。一字一字地分開 ——吸氣的時候你默唸「生」;呼氣的時候默唸「滅」。這不是你去引導喔!而是你看到現象發生之後,才「喔!我看到『生』了!」,呼氣的時候「喔!我看到 『滅』了!」;吸氣的時候看到「變」,再呼氣的時候看到「異」。一吸、一呼,你身體裡面的風界元素已經是變異了啦!你這個「我」組成的元素已經跟一分鐘前 不相同了。  運用呼吸配合生、滅、變、異這四個字的要領,一方面是讓你的意根比較容易收攝、比較容易活在當下,對於妄念的消除會很快;另一方面生、滅、變、異這四 個字,它可以讓你除了「止」下來之外,又含有甚深的法義。你可以從中去觀、去體悟無常法印;去體悟無我的法印。所以,從今天開始到明天這一段期間,你在靜 坐的時候就把出入息方面好好地熟練、好好地明覺,開發出清楚的覺察。如果你覺得胸悶、覺得緊,你可以回來檢查自己的身體——哪裡沒有放鬆?哪裡在繃緊呢? 這時候,你要提醒自己全然地放鬆。如果你覺得胸悶,那是因為你在用力;因為你去干擾呼吸,覺察到馬上放開就好了,不要責備、不要懊惱,你只要放開、放鬆, 活在當下,如實觀。這樣就好。  3.小 結  在靜態方面,大家要好好地把出入息法做好;而動態方面,則全面性地展開,開發明覺。不管是靜或是動,現在的第一要務就是清醒明覺地活在每一個當下。你 這一個功夫能夠做出來,你才能夠做到初步的覺醒。有了初步的覺醒,再來你才能夠真正地見法、真正地了悟真理實相,而遠離顛倒夢想,你才會成為真正的覺醒 者。這都是可修、可證、可達。時間不在於長短,而在於你能不能隨時歸零,身心柔軟地活在當下。只要你能夠隨時歸零,身心很柔軟,一步一腳印地去做,這些都 是可修、可證、可達。一天的用功,一定會有一天的收穫跟脫胎換骨。二、修習禪定  ………(鐘聲),因為大家會昏沉,所以換一個清脆的聲音。這樣可以比較有力量來喚醒大家。現在來跟大家講一下修習禪定。  1.概 說  禪定方面,大家常常在打坐,也常聽到別人在禪修、在打坐,但是能夠真正進入禪定的卻是不多。所以我們現在跟大家介紹這方面,希望你能夠應用的得心應 手。若應用純熟,隨時你都可以處在未到地定。情況更理想的話,隨時都可以處在初禪。問題是你要先對禪定方面,要有清楚的了解。如果你已經有一些禪定的基 礎,那你也不要想說:「我聽這些好像是多餘的。」每一天都是第一天;每一次都是第一次,你要以全新的心靈品質來聽,你的心才是活的、才是流動的。禪定絕對 不是死板板的,禪定不是「定」在那裡,禪定是讓你的心全然地活起來。這個「定」字很容易讓眾生產生錯誤的聯想。「定」絕對不是定在那裡,不是僵化,心不是 成為一潭死的湖水。禪定,本來在原始佛法裡面的意思,就是「靜下來,深深地去正思惟」。禪定,那是清醒明覺地活在當下。如果你的身心不柔軟,你怎麼活在當 下呢?如果你沒有保持明覺,你怎麼活在當下呢?所以,世間法的禪定跟出世間法的禪定是不一樣的,不要把禪定變成是練功夫啊!記得!禪定,那是活潑、活動, 保持明覺,活在每一個當下。  所謂的「三界」,第一是欲界、第二是色界、第三是無色界。欲界,就是大家平常在磙磙紅塵裡面不斷地要求滿足,追逐各種欲貪、欲求、慾望,包括你每天不 斷地在忙忙碌碌,或是有的人在名利堆中打磙。這些都是在欲界的世界裡面,包括你有各種的慾望、欲求,這些也都是。來禪修,如果你沒有放下欲界,你沒辦法進 入到色界。色界,就是初禪、二禪、三禪到四禪。色界也就是你離開磙磙紅塵,單純地與地、水、火、風大自然相處,身心處在單純的環境中,讓身心逐漸地凈化。 所以在《雜阿含經》裡面就有提到:「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具足初禪。」離,就是你要離開欲界、離開種種惡念、離開種種不善法,有覺、有觀。 你看!在《雜阿含經》裡面講的,都是要有覺、有觀,不是死定啊!放下種種慾望的追求;放下種種名利的追逐;放下那些貪、瞋、痴,也就是離欲、惡、不善法。 有覺、有觀就是活在當下。「覺」就是你要清醒明覺地活在當下,「觀」就是進一步地去正思惟、去體悟。  原始佛法所講的禪定,那是有覺、有觀,簡稱「靜慮」——靜下來,有深度地去思慮、去體悟。「慮」就是去體悟,再更簡短地講,就是「止觀」。禪定、禪那 講的就是止觀雙運,有覺、有觀就是你能夠進行止觀雙運。當你的心離開磙磙紅塵、離開名利的追逐,很單純地來禪修。這樣就是離開欲界。如果你又有透過方法, 讓你的心能夠安止在當下,進行有覺、有觀,又把握到一個很重要的要領就是,全然地放鬆——你越用力,越沒辦法入禪定;你越祈求,你越沒辦法入禪定。記得! 要入禪定,很重要的要領就是活在當下,全然地放鬆。但是,你卻不要說又去努力放鬆,因為那個「努力」,它又會繃緊、又會僵硬。放鬆,只是放鬆。就好像你握 拳之後,叫你把拳放開。放開跟用力的放開手掌,那是不一樣的。如果你用力地放開,你的手會很容易疲倦;放開它,只是很輕鬆的放開。所以要入初禪,很重要的 要領就是,清醒明覺活在當下,全然地放鬆。放鬆之後,你自然會產生喜、樂覺支出來。因為你的用力、你的僵硬,那個喜覺支、樂覺支才被你阻隔了。透過有覺、 有觀,你就會產生喜、樂、一心。我們現在就來介紹尋、伺、喜、樂、一心。  2.尋、伺、喜、樂、一心  尋,顧名思義就是「尋找」,因為我們的心如同一匹野馬,它是到處闖蕩、到處飄動。心,又稱為「心猿意馬」,它就如同在大海中一直飄蕩不安的船,不知如 何安其心。為了要安其心,多少修行人跋山涉水、尋師訪道為參禪;為了安其心,真的你花費幾十年,都未必能夠找到安心之路啊!「尋」就是找尋一個可以讓你的 心安止在上面的方法,如果你越向外、越向心外去找,你越找不到,越不容易安其心。如果你所使用的有為法越複雜、越多,那你也越不容易安其心,頂多只是讓你 的心暫時地麻醉下來、暫時地止痛下來。真正的安其心,那是不用麻醉劑、不用止痛劑的,那是回到很自然、很單純、很樸實的原始狀態。所以記得!修行的方法那 是越單純、越簡便,越好。不需花錢的最好;隨時都可用的最好;最省力、最不用力的最好(而這也必須你要去比較過,或經過一番尋尋覓覓)。佛陀跟我們介紹的 就是出入息法,這是最殊勝的。  把你的心安止在出入息上面。這個點,你要放在人中、鼻頭,或是鼻腔裡面都可以。每個人的敏感度、每個人的敏感地區不一樣,如果你覺得這個地區很容易讓 你覺察到出入息的進出,那你就把你的注意力安止在鼻頭、人中這裡。如果你覺得在鼻孔附近不容易覺察到,而腹部丹田的起伏比較容易覺察得到的話,也可以把你 的注意力、覺察力,放在丹田、小腹這個地區。因為不管你再深睡、不管你多麼放鬆,只要你有在呼吸,你的丹田就會隨著你的吸氣而自然地凸起;會隨著你的呼氣 而自然地凹下去。丹田,它會隨著你的呼吸而起伏。那個起伏,也都是當下在發生。你能夠看到這樣的動態的過程,這就是你有活在當下。所以,不管你是系在鼻頭 或是丹田,第一階段的重點就是,讓你的心能夠有一個很不錯的所緣的對象;讓你的心能夠安止下來;讓你的心能夠漸漸地清醒明覺地活在每一當下。這是有覺,也 就是「止」的過程。  當你尋找到這樣的點,覺得這個地區不錯;覺得這個方法很省力(禪修方法越省力越好);覺得這個方法很不錯,那你繼續在這個方法上面用功。這就是尋伺的 「伺」。這個「伺」就是,你繼續在這個方法上面用功。打個比方,如果你打坐一小時,前面三十分鐘你都在那裡尋尋覓覓,換這個方法、換那個方法,或是有時候 妄想、昏沉很多,你沒辦法安住其心,那都是在「尋」的過程。好!慢慢地發現找到安止點了,你就把心安止在上面,那就是進入「伺」的階段。  經過尋、伺之後,再來你又能夠把握到放鬆的要領。這樣,喜覺支就會產生。當喜覺支產生,你不要去迎或是抗拒,都要不迎不拒,繼續就會有樂覺支的產生。 喜覺支它是比較粗,它的頻率、興奮度比較高;樂覺支那是比較微細、比較持續。所以喜覺支後面跟著持續而綿延的,那就是樂覺支。這就是進入「禪悅為食」。當 你有禪悅之後,你就能夠更加安止在你的禪定中;當你一心一意地在尋、伺、喜、樂、一心的境界,有覺、有觀。這樣,就是來到了初禪的境界。  3.進入初禪  當你進入初禪,你的身心會很穩定、很柔軟;會有禪悅;會很安祥,安止在當下。你不會煩躁、不會覺得用力、不會覺得枯坐。如果這一兩天,你能夠慢慢地練習進入到初禪的話,那已經是不枉費此行了。包括這一年多來的聞思基礎,也都會在你的禪定中漸漸地消化。  當你有了初禪的這些體驗之後,除了可以再繼續開發更深的四念處的修行,如心念處、法念處外,因為有了初禪的這些基礎,在我們跟大家分享一些更深的法 義、真理、實相,那你的震撼也會越強。如果沒有到初禪也沒關係,你能夠有未到地定的話,那也已經相當好了。所以大家不要氣餒,也不要去跟別人比較,修行不 要在那裡自責;不要在那裡渴求、渴盼要得到什麼境界。你越想得到,你越得不到。你的精進用功就是要來到歸零,很放鬆、很清醒明覺地活在當下,全然地放開。 注意喔!那個松、緊要拿捏出來,不是放縱、不是懶散,也不是那種松趴趴的,更不是繃緊、僵化、僵硬,那些都是不對的。過與不及都沒辦法來到禪定的世界,所 以它是精進用功,但卻是很放鬆的。能夠這樣,你隨時都可以處在初禪或是未到地定的境界。  尋、伺、喜、樂、一心的初禪,先有這些基礎之後,那你要進行覺、觀、喜、樂、一心,有覺、有觀,止觀雙運的初禪,那就比較容易。如果你沒有定力,我們 到戶外禪修的話,你的心馬上就跑掉了,你的心跟一般人、一般眾生郊遊的心態沒有兩樣。如果你有定力的基礎,你有初禪或未到地定的基礎,你能夠清醒明覺地活 在每一當下。這樣的話,你處處都可見法,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那不是哲學名相、不是抽象,那是實相,但是必須你的智慧眼打開,你才看得到。所以對開 悟;對開智慧、斷結、證果,最有益助的是覺、觀、喜、樂、一心——能止觀雙運的初禪或未到地定。  4.善待昏沉與妄念  在禪修的這個過程,因為大家平常都有在工作,事務也比較繁忙,如果一坐下來,不是昏沉;不然,就是妄念很多,沒關係,你不要在那裡拉扯。如果你在那裡 拉扯,你的生命力是在互相廝殺、互相拉扯,那反而是負面的影響、負面的走向。如果昏沉,需要休息,你就用愛心、用慈悲心,讓你這個疲倦、疲憊的身心能夠充 分地恢復。如果它需要睡覺、需要休息,在我們休息的時段,你就好好讓它充分地休息。如果你在禪堂內會昏沉,也沒關係,你就用愛心、用慈悲心來愛護這個眾 生,讓它能夠好好地休息。當你的昏沉經過你的愛心消化之後,它會很快地消失。消失之後,你就能夠清醒明覺地活在每一當下。如果你不讓你的昏沉穿流而過,你 會第一天在那裡拉扯,第二天、第三天仍然是在那裡拉扯。如果你能夠用愛心來關懷它,這個昏沉的境界,它很快就會消失。昏沉它也是個眾生,它是不得已的,它 也是無我啊!你用愛心、用包容心來善待它,這個昏沉的力量,它就會轉換成為你解脫的助緣。如果你用責備的心去對待它,那它永遠都一直在被譴責、被壓抑,它 會繼續跟你的生命在那裡拉扯、抗爭。  對妄念(種種念頭)方面,你也是一樣,不要去譴責它,你只要保持明覺——虛空不礙白雲飛,虛空也不礙烏雲飛。你只要保持明覺,你的心就像虛空一樣,那 些念頭就像白雲、就像飛鳥、就像風聲、就像鳥聲,讓那些念頭穿流而過,不要去譴責它。如果你去譴責那些念頭的話,你會變成「頭上安頭」,你是拿著一把劍在 砍那個自我所產生的影子。這個影子你怎麼砍得了?你怎麼砍得完?你越砍,你會越累啊!越累,那個妄念的報復力就會越強啊!你只要保持明覺,包容它。這個妄 念,它會像空中的白雲,它也會莊嚴這個法界的。但是不是放縱喔!不是說我看到我在那裡編故事、在那裡聯想很多事情,然後「老師說不用去砍它,好!那我就繼 續再想下去,繼續再做白日夢。」如果這樣,人家來這裡禪修,是會體悟法、見到法,而你呢?會繼續做你的白日夢。這個分寸的拿捏大家要好好去體會,不要只聽 一半。  對妄念不要去譴責它,也不要去隨順它。當它生起,就讓它自然生起,你只要保持明覺,它就會自然生、滅、變、異。你不期待白雲過來,也不要阻擋烏雲過 來;不要期待烏雲趕快消失,也不要去追逐白雲讓它不消失。你就保持客觀的明覺、覺察,包括念頭,它也是當下在發生啊!這個念頭也是在生生滅滅變化啊!所以 它也是個動態、也是個動作、也是個眾生啊!如果你能夠清醒覺察你當下的念頭,那也是個很好的所緣對象啊!很快地,只要你活在當下,不迎不拒,這個念頭,它 不再是你的敵人;不再是你要對抗的對象,它會化成美麗的白雲來點綴這虛空法界,會莊嚴法界。所以,只要你能夠保持清醒明覺,如實觀察,接納它。這樣的話, 你很快就能夠沉澱,能夠安住在每一個境界,你也隨時都可以處在未到地定,或是初禪的境界。  5.小 結  全然地活在每一當下,放鬆、放鬆,保持客觀明覺,歡喜心地接受一切境界,就像看白雲飄過、就像觀鳥飛過。這樣,你的身心就能夠很放鬆,法喜無限地活在 每一當下。能夠這樣,你隨時可以活在初禪或未到地定;能夠這樣,你就能夠把禪定的精髓掌握到;能夠這樣,你會勝過那些在那裡苦修一、二十年的老參。好好把 握禪定止觀雙運的精髓,活在每一當下。

三、禮佛的意義

1.概 說

這一節本來是禮佛時間,但因為有一半的學員還沒辦法正確體會禮佛的意義,所以我們在這次禪修禮佛的第一 次,再把禮佛的意義說一遍,讓大家能夠正確而清楚地體會禮佛的意義。首先要提的一點就是,一般眾生的心是很僵硬的,可以說是身心僵硬,不柔軟,又常常充滿 著我慢。這個心要怎麼樣讓它柔軟下來呢?透過禮佛是非常好的一個方法。有學員來報告,提到說他覺得他不容易放鬆。為什麼不容易放鬆呢?最深層的原因就是, 因為我們的心綳得很緊。你身體的僵硬是來自你心裡的僵硬,所以等一下就告訴大家打開心的方法,讓你的心能夠打開;讓你的心能夠柔軟。還有,也有學員來報告 心不容易靜下來,一靜下來就容易昏沉。那是因為欠缺慈悲心、欠缺感恩的心,還有學佛的力道還沒有發揮出來;還沒有真正用生命去求法、用生命去了悟生死大 事。像這些都是可以透過我們不斷地聞、思、修、證,而漸漸地沉澱、漸漸地澄清。所以也不用氣餒,面對真實的自己,如實面對自己。唯有你如實面對自己,願意 接受自己的臉黑;願意接受自己的醜陋,你才能夠改變;你才能夠成長;你才能夠脫胎換骨。所以你有看到自己的身心僵硬,很好!有看到自己心靜不下來,容易昏 沉,很好!用慈悲心、用愛心來包容它,它會在你的包容、會在你的愛心的關懷之下,它會成長、會脫胎換骨的。不要用挫折、不要用嚴厲責備的心去對待它。如果 你用嚴厲的心去對待它的話,它又會隱藏起來;又會躲起來;又會縮進那黑暗的世界裡面,也會躲進你那個潛意識裡面,那你就更看不到,錯失改進的機會。一開始 有跟大家講,慈悲要從善待自己開始,一定要先對自己慈悲,你才能夠真正對別人慈悲。對自己慈悲,包括讓這個有苦難的眾生,讓它漸漸地出離苦海。你要用你的 愛心、用你的毅力讓這苦難的眾生,早日出離苦海而解脫自在。你必須有自助的魄力、決心,別人才能協助你。我今天也只是扮演一個協助你成長的角色而已,主角 是你自己。佛陀也只是扮演協助我們成長的一個角色而已,你沒有比佛陀卑微,你跟佛陀也都完全平等。佛陀只是大慈大悲,協助我們去認清這些真理實相,遠離顛 倒夢想而已;協助我們出離苦海。

2.培養感恩的心再來,要講的就是禮佛的意義。禮佛,我們一般常常都是把佛陀變成一位超級的大力神;把 佛陀變成一位很厲害的神。好像你欠缺錢跟佛陀祈求,佛陀就會給你錢;你欠缺名、欠缺利,你就跟佛陀祈求;你生不出小孩子,你也跟佛陀祈求,請佛陀幫助你生 個小孩。眾生常常有無窮的慾望,你那不能夠實踐的慾望,你就不斷地向佛陀祈求。所以我們如果沒有真正去了解禮佛的意義的話,我們會把智慧型的佛教變成信仰 型的宗教、變成迷信型的宗教。這樣,佛法的精髓會盡失,佛陀在人間示現渡化眾生的這一種意義,也會喪失掉。所以我們要正確地了解禮佛,而不是要你像個乞丐 一樣,以次等人民不斷地向佛陀乞討、祈求。不是這樣啦!禮佛,也不是在求感應;禮佛,也不是在求加持。本來佛陀在世的時候,他都是要大家好好地去體悟,他 所跟我們開示的法義,如理地去體悟、去實修、去求證。這個「如理」,就是如同萬事萬物的真理實相去體悟啊!所以佛陀只是一個手指,指引你去看到真理實相。 我們對佛陀這樣的一位智慧者、一位協助我們出離苦海的慈悲者,我們對他充滿著感恩的心。所以禮佛的第一個意義是感恩佛陀、感恩善知識大慈大悲,協助我們出 離苦海;協助我們遠離顛倒夢想。這個意義如果沒有掌握到的話,那禮佛的意義盡失啊!如果你能夠體會到佛陀是一位智慧者;一位大慈大悲的導師、善知識,我們 以感恩的心來感謝他、頂禮他,可以培養出我們的謙虛以及柔軟的心。有一句話說:「男兒膝下有黃金」,也就是一般所說的不要隨便向人下跪。這裡,我們不用自 卑,你不是次等人民,你也不是乞丐。今天我們跟佛陀頂禮,這是一種感恩的心;這是我們身心的柔軟、我們的謙虛,知道我們自己的不足,願意跟善知識看齊、學 習,成為一位解脫者。所以禮佛的第一個意義,就是培養感恩的心。

3.培養慈悲的心

禮佛第二層意義是培養慈悲的心。要知道!成佛,成為一位解脫者,他絕對不是自私自利。沒有自了漢的阿羅 漢,絕對沒有啦!如果你自私自利,你要證到初果都不可能,不要說證到阿羅漢啦!把阿羅漢認為是自私自利、自了漢,那都是錯誤的批判;那都是不正確的。沒有 自私自利的解脫者啦!所以我們是向佛陀看齊、學習,也發願將來要「眾生無邊誓願度」,願意像佛陀一樣,自渡、渡人;自利、利他。所以禮佛的第二個意義,就 是展現慈悲的心,願意跟佛陀、願意跟那些善知識一樣大慈大悲愍眾生,只要自己有能力,都願意學習著無條件、無所求地,來回饋這世間、回饋眾生。我自己曾經 是苦海浮沉的眾生,透過佛陀的協助讓我出離苦海,我也願意協助苦海中的眾生,讓他們也早日出離苦海,來到解脫自在的世界。修行要有成,一定要有慈悲的心, 為什麼我們的身心會僵硬呢?因為我們的心沒有打開;因為我們欠缺感恩的心、欠缺慈悲的心。感恩、慈悲的心,這是四無量心裏面的「慈、悲」。你要具體地去體 悟而展現出來啊!你的心量真的會來到無邊無際,你的身心會很柔軟。

4.見賢思齊禮

佛第三層意義就是見賢思齊。見賢思齊就是學習著「舜何人也?禹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佛陀絕對不是要 讓你認為他很崇高、他很偉大,然後讓你一直拜,不是這樣啦!本來沒有佛像啊!原始佛法以及距離佛陀滅度後一兩百年內都沒有佛像,大家都只是扣住法義的核心 實修實證,佛像是後來才演變出來的。在我們第一堂課跟大家講解﹁佛教流變史﹂的時候,有跟大家介紹過。今天如果你又把那個佛像當作一個偶像在拜的話,那你 距離佛法的核心就會越遠。佛像,它是一個方便法,讓我們能夠見賢思齊,所以不要把佛像當作神像一直在拜啊!若是這樣,佛陀坐在那邊也會覺得:「枉費我跟你 們講了那麼多的法義,你們卻這樣捨本逐末。重要的沒有掌握到,然後在支流末節上面繞。」佛像只是個方便法,讓我們透過看到這樣的一位聖賢者、一位智慧者、 一位慈悲者,他是如此地在利益眾生。讓我們看到他就願意跟他學習;看到這樣的聖者,我們願意跟他學習。學習什麼呢?學習這一生、這一世就要邁向究竟解脫; 學習去普渡眾生;學習做到無我、無私,來到體證無我的世界。所以禮佛的第三個意義,就是「見賢思齊」。如果你不成佛,那你是在我慢的世界裡面喔!成佛的 人、解脫的人,那是貪、瞋、痴、我慢斷盡;那是沒有我慢的。所以不要再聽別人說:「發願此生此世要成佛,那是我慢。」絕對不是這樣啊!大家要把這些觀念矯 正過來,你才能夠體會到禮佛的意義。

5.回歸法界

再來,禮佛還有很重要的意義。因為佛陀他是一位法界的代言人;佛陀他是協助你回歸法界,佛陀也明白地跟 我們宣說:「我跟大家講的這些真理實相、這些三法印以及緣起法,那都不是我佛陀所發明、所創造,不管我佛陀有沒有出生,這些真理實相它都是永遠存在,跟整 個法界、跟整個大自然永遠存在。不管過去、現在、未來,這些真理實相都存在;不管我佛陀有沒有出生,這些真理實相都存在。」佛陀出生,了悟這些真理實相, 然後遠離顛倒夢想,出離了苦海。看到眾生因為不了悟真理實相,不知心靈的家在哪裡,而在苦海中浮沉,於是大慈大悲的來協助我們,回歸這心靈的家、回歸這法 界。所以,佛陀他決不會跟你們說:「你們要來頂禮我;你們要來拜我;你們要把目標朝向我。」絕對不會這樣的。佛陀了悟到他自己是法界之子;了悟自己是這整 個大自然、整個法界的一份子啊!當佛陀徹底開悟之後,知道他跟這整個法界是一體的,並且了悟了生死大事,於是便來協助大家也回歸法界啊!成佛,是成為一位 覺悟者,也就是覺悟到你跟整個法界是一體的;跟整個眾生、跟所有的眾生都是一體的。所以禮佛更進一步的就是,你要去看到佛陀所跟我們指引的那個真理、實 相、法界,目標不是鎖定在佛像上面;不是鎖定在佛陀身上。

6.小 結

佛陀他是善知識,也是個指月的工具呀!月在哪裡?真理在哪裡?你就坐在道的上面;你就浸泡在法界的懷抱 裡面。沒有佛陀,你還不會死;沒有法界的養育,你不可能活著。所以,我們感恩佛陀,讓我們能夠逐漸地回歸法界、回歸涅槃界。當我們頂禮佛陀的時候,我們更 進一步地要去看到法界對我們生命的重要,你才會來到「自依止,法界依止」啊!如果你沒有發現到法界對我們生命的重要的話,你怎麼回到自依止呢?佛陀涅槃之 後,糟糕了!我們的偶像、我們的目標就失去了,你就又不知要再抓哪一個目標;你又不知道要何所依。所以,佛陀都一再地跟我們講:「你要回到自依止,法界依 止。」不要抓住佛陀。如果你抓住佛陀,你沒辦法解脫自在的,不要一直只是看著那個手指,要看到那個手指所指引的月亮——真理、實相;看到整個法界、整個大 自然。如此,你才能夠真正了悟生死大事。

四、身念處修行關鍵解析  1.概 說  請大家先看手上這份資料,也是在《阿含解脫道次第》書裡面的第二○○頁,各位手上資料是5b。我們先把這一段看一下。佛陀告訴眾生說:「比丘、比丘尼 (我們現在把這個稱呼改為各位精進用功的修行者),七年立心正住四念處者,彼必得二果,或現法得究竟智。」也就是你有可能此生此世就證到阿羅漢果,在七年 內。「或有餘得阿那含」,至少你也可以證到三果。「置七年」,也就是說不必到七年,甚至六年、五年、四年、三、二、一年都還不必。你如果有好好地精進用 功,「七個月立心正住四念處者,彼必得二果。」二果是說有兩種果位,而這兩種果位呢?就是證到三果或是四果的阿羅漢。甚至不必到七個月,如果大家能夠好好 地精進用功,「七日七夜立心正住四念處者,彼必得二果,或現法得究竟智,或有餘得阿那含。」這都是立竿見影,可修、可證、可達,絕對不是空談。  佛陀甚至進一步再跟我們講,如果你沒有因緣七天七夜,那你只要有一天一夜的用功呢?就會有一天的成長與收穫啊!如果你「少少須臾頃,立心正住四念處 者,彼朝行如是。」早上精進用功,到傍晚黃昏,你就會覺得有成長、有進展。如果你傍晚黃昏用四念處的方法好好用功,明天早上你就會覺得在成長、在突破,這 也都是可立竿見影的。  再請大家看前面「四念處」的最前面,也就是《中阿含》九十八經,大家手上資料的第四頁。第一段佛陀很明白地跟我們講:「有一道凈眾生,度憂畏,滅苦 惱,斷啼哭,得正法,謂四念處。」有一條解脫道,它能夠讓我們很快地超越過苦惱、苦海;讓我們斷除生死輪迴來到解脫自在的境界,那就是四念處的這一條解脫 道。佛陀進一步再說,過去佛、未來佛,以及現在佛呢?都是因為立心正住四念處,修七覺支,而得無上正等正覺。你看!這裡都很明顯地跟我們講,不管過去或是 現在、未來的佛,都是如此地走過這一條四念處的解脫道。這是很重要的修行歷程。我們今天有幸,有因、有緣能夠聽聞解脫法,進一步再落實到實修實證,希望大 家好好珍惜這樣的殊勝因緣。你真的要解脫,好好地活在當下,一步一腳印地走,你一定很快能夠邁向究竟解脫。  四念處具體的內容就是身、受、心、法,我們在這幾天內會逐步地跟大家介紹,協助大家一步一步地去體證。昨天有概略跟大家講過身念處。現在我們再具體、 深入地來解析一下,因為這方面你如果體會得到這些要領的話,你這幾天的修行會得心應手、會很得力,而且就算你禪修結束之後,你也能夠溶入在歷緣對境之中, 應用到歷緣對境之中。那都是在修行啊!所以修行,那是全面性的。  再看第二段的第二行,身念處的修行法要就是,行則知行,住則知住,坐則知坐,卧則知卧,眠則知眠,寤則知寤,眠寤則知眠寤。隔壁一行下面,「正知出 入,善觀分別,屈伸低仰」,屈伸低仰那四個字,應該要把它頓開來,因為它跟行住坐卧一樣,那都是要分開來的。因為它的含蓋範圍很廣,「屈、伸、低、仰,儀 容庠序,善著僧伽梨及諸衣缽,行、住、坐、卧、眠、寤、語、默皆正知之。」這是身念處修法非常重要的關鍵,這方面希望大家好好地去體悟,逐步地落實來修 行。  真的!修行要邁向解脫,你向心外去找,你絕對找不到凈土啦!唯有心凈,凈土才會現前啦!那你的心要怎麼清凈呢?一定要回到當下來,活在眼前、活在當 下。這樣,你才能夠現觀身口意;才能夠如實觀察是否有貪、瞋、痴、我慢…。如此,你才能夠把那十個結一一地去除,而來到究竟解脫。  2.行則知行  修行很重要的關鍵就是,你要清醒明覺活在當下。現在,當你在走路的時候——行則知行——你就很清楚地知道你當下正在走路的狀態,每一腳步都清楚地覺 察。如果應用在禪修經行方面的話,那你每一腳步的提、移、落、觸,從最初比較慢、段落比較分明的階段開始,你能清楚地覺察當下每一腳步的提、移、落、觸之 後,你再慢慢地加快,再把這幾個步驟縮減為起、落;起、落,再慢慢地應用到你在工作上班的時候,你也是清楚地覺察,左腳、右腳;左腳、右腳。所以這個「行 則知行」,你要從慢動作、分解動作開始清楚覺察起。慢動作、分解動作你清楚覺察到,你就可以慢慢地加快。分解的過程從比較多的分解,慢慢地減少到後來的沒 有分解,它只是一體,行雲流水地運轉,但你都要保持清醒明覺。  「行」的範圍很廣,你每天都要走路,包括你在禪修的時候要經行、要上下樓梯、要到哪裡,你都需要走路。「行」也包括你其他的動態方面,那不止只有腳 啊!如果你在走路的時候,比較明顯的動作是在腳。但是當你移動腳步不是很明顯,而是在工作的時候。一樣,把你的覺察力放在你當下正在做的工作上。兩手正在 工作的這些過程、內容,你正在做什麼,你清楚地覺察:「我現在的動作;我現在正在做什麼」。你在工作、在炒菜、在洗衣、在掃地,一樣,都保持清醒明覺。  你在跟客人交談,也是一樣。跟客人交談,是口語,也是口行,你清楚地知道你當下正在做什麼。你說話的內容,你也都很清楚地覺察;你要講話給別人聽,你 必須先清楚聽到你自己講話的內容。像我現在跟大家在講話,我都溶入那個聲音裡面,如果我沒有聽到我自己講話的聲音、內容,那就是無明、衝動。所以你要在歷 緣對境的當下,講話或是聽話,都要一心一境。講話,清楚地知道正在講話的內容,清楚地表達;聽話的時候,用心去聽對方的心聲,不要心不在焉、不要分心。這 是一種禮貌,也是一種慈悲。  所以「行則知行」的範圍很廣,你不要一直急著當下的工作,很馬虎、很草率地在做,然後就等著什麼時候是你打坐修行的時間;什麼時候是你禪修的時候。如 果這樣的話,你會浪費掉很多很多的生命。修行,就是安住在每一個當下。每一個當下,它是過程,也是目的;每一個當下,它是起點,也是涅槃彼岸的終點。  3.住則知住  「住則知住」——「住」就是站立或是停止。當你站立不動,也就是靜態的時候呢?你清楚地知道你現在身體所處的狀態,你也保持明覺在當下,不是身在那裡,而你的心卻跑到九霄雲外。你當下都是身心一體的,清清楚楚地知道你現在身體的情況、狀態。  4.坐則知坐  「坐則知坐」——平常不是在禪修的時候,你一定也會有坐下來休息的時候,那你一樣,保持清醒地覺察:「我現在要坐下、正在坐,以及坐姿,現在有沒有彎 腰駝背?」這些也都清楚覺察。禪修的時候,一樣,你在打坐的時候,不只呼吸要清楚覺察,你全身的一些狀態,你也要能清楚覺察:「有沒有用力?有沒有繃緊? 有沒有傾斜?」這些也都要清楚明白地覺察。我現在的坐姿是怎麼樣?要清楚覺察;如果酸痛,要換腿,也都很清楚地覺察這整個換腿的過程。  5.卧則知卧  「卧則知卧」——如果你準備要休息、要上床睡覺,不是說:「我今天很精進用功,好累喔!我要趕快回去躺在床上休息了。」然後「啪!」就倒下去,好像你 這個修行現在:「喔!下班了!解放了!全部放鬆了!」如果是這樣的話,那是因為你還沒有把修行溶入在一切境界之中。本來修行,它就沒有繃緊,它是很放鬆 的。你要準備卧,則知卧;你要到床上、要鋪棉被、要埝枕頭、要蓋棉被、要躺下。這整個的過程,你也都清醒明覺,不是含煳籠統、不是囫圇吞棗。所以「卧則知 卧」,你一樣保持清醒明覺,正知正念地躺下來休息。在還沒有入睡以前,你可以把你的覺察力放在呼吸上面,看著它生滅變化;你也可以掃瞄全身有沒有放鬆?身 心有沒有柔軟?你現在睡覺的姿勢,是怎麼樣的姿勢,你也要清楚覺察。還有,如果你在睡眠的時候會有鼾聲,那你就採取側卧,這樣鼾聲會比較小。  6.眠則知眠  「眠則知眠」——也就是你要準備睡覺之前,你也都清醒地覺察:「我現在準備要睡覺了!萬緣放下了!」睡覺的時候,你就好好地休息、好好地睡覺。「眠則 知眠」,並不是說:「我在睡覺的時候,不可以睡著,一樣,都要保持很清醒明覺。包括睡覺的整個過程,都要保持很清醒,就像半醒半睡。」如果是這樣,那你撐 不了幾天,你就會垮下去的,而且因為你整個身心沒有放鬆,很快!你會彈性疲乏啊!「眠則知眠」是說,你躺在床上,準備要睡覺,睡前的這些情況,你都保持清 醒明覺。禪宗也有提到:「飢來則飯,倦則眠。」白天,我好好地用功;晚上,讓身心休息的時候,我就很安祥地躺卧下來,讓這身心能夠得到充分的休息與充電, 用慈悲心、用愛心來入睡。這樣,你的睡眠品質會很好,而且你的精神會很飽滿,隔天你又能夠提起精神不斷地止觀雙運。所以連這個睡眠,也是要讓你能提、能 放。白天精進用功,是讓你提起正念、正知;晚上睡覺,則是讓你全然地放下,能提、能放。一般眾生常常是活在要提,提不起;要放,放不下。說要精進用功,又 在那裡打妄想、昏沉;睡眠時間到了,躺在床上,又在那裡胡思亂想、打妄想,沒有好好地休息。所以,修行就是要這樣——能提、能放。這就是「眠則知眠」。  7.寤則知寤  「寤則知寤」——當你早上一醒過來,通常你都很快地就繼續後面衝動的動作,急著要去做什麼、做什麼。能不能在你一有覺知,醒過來的時候,一樣,不要馬 上就下床,你先覺察你現在的睡姿、你現在的狀態,然後才慢慢地下床。你清楚地覺察這整個過程。你身體要起來,包括你的腳要觸地、要下床,這些過程你也都維 持清醒明覺。這也都是在修行。你不要想說:「我現在要趕快啊!現在是團體禪修,我要趕快衝去洗手間啊!我要趕快去佔個地方啊!我要趕快去做什麼…。」像這 樣的話,你會繃緊,會錯失掉很多的機會讓你如實觀。所以要掌握要領——每個當下都是在修行——安住在每一個當下。你真的能夠安住下來,你整個生命品質就會 脫胎換骨;你真的能夠安住下來,你的生命才會活起來;你真的能夠安住在每一當下,你才能真正處處見法。  8.正知出入,善觀分別,屈伸低仰  「正知出入」——包括你的往來、前進後退這些都是啊!「善觀分別」——也就是你一切的動作你都很清楚地覺察。「屈、伸、低、仰」——這是包括你身體的 所有姿態、動作啊!你的手臂要屈、要伸,身體要低下來、要俯腰、要抬起來、要仰頭、要轉身。這些你都要清楚覺察啊!因為大家平常衝動習慣了,動作都很快, 忽略了覺知。所以我們要透過禪修,讓大家在單純的環境、狀況下,把動作放慢下來。讓你在最沒有壓力的情況下,能夠好好清楚地覺察。慢動作你能夠覺察到,在 禪修的過程,你就可以漸漸地加快了。經過這樣的練習,將來你回到磙磙紅塵,你也就能夠繼續把這個品質再貫穿到一切境界裡面。所以,修行不是在那裡求神通、 求感應;修行不是在增長我慢。修行,那是每一個當下都保持明覺,處處見法。  9.儀容庠序,善著僧伽梨及諸衣缽,行住坐卧,眠寤語默皆正知之。  「儀容庠序,善著僧伽梨及諸衣缽,行住坐卧,眠寤語默皆正知之。」——你平常的種種動作、狀態,包括穿衣服、吃飯、洗澡,行、住、坐、卧、眠、寤、 語、默,也都很清清楚楚地覺察。就算沒有講話的時候,也清楚知道現在的狀態:「嘴巴沒有講話,內心有沒有與空相應呢?有沒有與涅槃寂靜相應呢?還是嘴巴雖 然沒有講話,但是內心裏面卻不斷地嘀嘀咕咕,一直在自言自語、一直在自編自導自演呢?」這些都要清楚覺察。所以身念處的修行非常重要、非常基礎。這些大家 要好好地開發出來。

五、出入息法修習  身念處動態這些,你能夠清楚的覺察;靜態方面的出入息,也是一樣。但那是更微細的觀察。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禪修要有靜、有動;有動、有靜。禪堂內的靜 態,是要讓你的觀察更微細。而觀察更微細的這些,出入息法的配合就非常重要了。所以,當你在禪堂內靜坐的時候,你就把出入息法的前面幾個步驟配合應用,全 身放鬆,讓呼吸完全自然地運作——吸氣長的時候,知道:「我現在正在長的吸氣」;呼氣長,一樣,清楚地覺知。這是第一階段長呼吸。如果慢慢地進入到短呼 吸、微細呼吸的時候,一樣,清楚地覺察:「我現在的呼吸是微細的」、「我現在的呼吸漸漸慢下來了」。這是第二階段短呼吸。第三個階段是覺知全身的呼吸。全 身的呼吸有兩個意義:  一是呼吸的全程。你在吸氣的時候,氣從鼻孔、咽喉、胸腔、腹部,到丹田,這整個管道它都會動作、起作用——漸漸地膨脹,漸漸地凸起——你清楚覺察這整 個過程。如果在呼氣的時候,一樣,你清楚覺察從丹田、腹部、胸腔、咽喉、鼻孔,這樣一個逆勢的方向,空氣由裡面跑出來。這全部的過程,你也都清楚覺察。這 也就是說整個呼吸的進、出,以及吸與呼之間的停止,你都清楚的覺察。這就是第三階段全身出息的第一層意義。  另外,全身的出入息有更重要的含義,也就是第一階段長呼吸跟第二階段微細的呼吸,你都清楚覺察之後,你的點——覺察力的點——可由鼻孔移到丹田;再 來,因為你的覺察已經漸漸地敏銳,你的心漸漸能夠安止在當下,這時候你可以把你的覺知力放大到全身。初學者如果比較不容易掌握到,那你可以從丹田的起伏, 把它擴大到全身就像丹田一樣、就像氣球一樣,在吸氣的時候,它會微微地膨大、膨脹;在呼氣的時候,身體就像氣球消氣,它會慢慢地向內縮、伏下去。如果你不 能清楚地覺察到,那你可以深深地吸氣,再深深地呼氣。深呼吸幾次,你就可以清楚地覺察到身體的膨脹、收縮。能夠清楚覺察到之後,然後你就放開,讓呼吸回歸 自然。這時候,你越放越松,整個身體它會跟著呼吸起伏。  如果你的覺察力又繼續更敏銳的話,你可以觀察到身體全身上下的脈動。前面是呼吸的起伏、韻律,後面更微細的是全身的脈動。你會感覺到你全身就像浸泡在 大海的海浪裡面,它是不斷地在脈動。如果你能夠安住在當下,繼續地去體悟、去覺察,那你對無常——生滅變化——就會有更具體的體悟。這時候,你的身心會安 止在當下。這就是來到安那般那念第四階段的「安息身行」。「安息身行我出息」就是,這時候你的身心是很柔軟、很安祥地處在當下,你身體的衝動、浮躁、不 安、繃緊…都消失了。  「安息身行」這個階段你能夠做到了,又能掌握到全然放鬆的要領,你就能夠進一步,很自然地,喜覺支就會產生,這就是來到第五階段了。第五階段喜覺支產 生之後,你一樣不迎不拒、不用力,第六階段樂覺支就會產生,你會浸泡在法喜裡面;你會浸泡在那無常的法流裡面。如果你能止觀雙運,去體悟什麼叫做無常法流 生滅的話,這時候你就能夠全然地浸泡在那無常法流裡面,喜覺支、樂覺支自然地會生起。如果你能夠繼續穩定、明覺,你就能夠覺知你的心行,你的起心動念,你 也都可以清楚覺察到。你的各種感受——酸、痛、脹,麻,以及有沒有煩躁的心?有沒有浮躁、浮動?你的各種覺受這些,包括胸有沒有悶?心有沒有緊?你都可以 清楚地覺察。這就是安那般那念第七階段「覺知心行」。  當你能夠繼續再安住在每一當下,繼續在呼吸上面用功,那你會來到「覺知安息心行」。前面的第四階段是「安息身行」,身體的衝動已經在第四階段的時候安 止下來了。你繼續用功、繼續浸泡、繼續打坐的話,那你整個心會來到安息心行,也就是來到一心一意的境界。當你能夠穩定這樣——覺、觀、喜、樂、一心——的 話,這就是浸泡在初禪的世界裡面。而這個初禪世界,如果有覺、有觀,那你就處處能夠見法。如果你有覺、有觀,又來到身行安息、心行安息。這樣,那個見法的 力道就會很強。

六、禮佛與身念處之配合  在禮佛的時候,也要配合身念處的開發。你在禮佛的時候,除了我們前面所講的那些深義要能夠體悟到以外,還要禮出不同的品質啊!你要把那禮佛的品質具體 地展現出來;要把那禮佛的真正意義要真正地體會出來啊!除了這之外,你在禮佛的當下,記得!那也是要跟身念處完全配合的。當你在禮佛的時候,你要清楚地覺 察:「我現在正在合掌,正在彎腰、屈膝、俯身、跪下…。」這整個過程,你都要清清楚楚地覺察。禮佛不在快、慢,也不在次數多少,不必給自己訂定一天要禮拜 多少拜,沒有拜完就覺得功課沒做完。如果是那樣,禮佛的意義就都失去了。你頂多只是把它當做一項功課在做,禮佛的精髓卻沒有做出來;你只做出表相,卻沒有 發揮它的精神。  所以,禮佛也是一樣,安住在每一當下。你當下的整個過程,哪個動作比較明顯,你就把你的注意力,覺察那最明顯的動作,身心很柔軟,全面地開發明覺。你 禮佛半個小時,如果應用得當的話,這半個小時你都是很放鬆、很清醒明覺地活在當下。要知道喔!這半個小時活在當下,如果你真的能夠做到的話,那個功夫、那 個力道,那是不得了啊!那就是佛陀所講的:「你早上用功,你下午就可以見到效果啊!」所以,大家把禮佛方面的這些明覺,都要清楚地開發出來。如果你是有參 加過禪修,這些要領你有覺察到,由禮佛的過程,你可以進一步地去看到那個起心動念、意念——你要合掌之前,都有意念在引導啊!現在只簡短地講一下。心念處 ——意根方面,我們明天會繼續再跟大家來解析。  現在,當你一步一腳印地做,你會越來越明覺,你的心會越來越明亮。「明心」之後,你就能夠「見性」。但在「明心」之前,你要先「明身」啊!你這個 「身」,要清楚地覺察啦!「身」,你能夠安住又明覺,你的心就會明覺。明心,你就能夠見性,也就是見到法性、見到真理實相。如此,你就能夠斷十結,遠離顛 倒夢想,進而解脫自在。

七、動中禪與受念處  1.概 說  在這幾天內,希望能夠讓大家實際地把四念處的修法都能理解、消化,有實際的經驗、經歷。也就是我們要把四念處的全部過程,都落入實修、實證。現在跟大 家進一步地介紹,身念處的動中禪的修法,以及受念處方面。因為這是很重要的基礎,這兩方面要具足,也就是身、受念處的基礎要具足,再來才能夠進一步的開發 出心念處,才能夠來到明心。  出入息法——安那般那念,第五階段是覺知喜,第六是覺知樂,第七是覺知心行,第八是覺知安息心行。安息心行是來到捨念、無念的「一心」的境界,那是初 禪穩定。第七「覺知心行」,這個「心行」,就是你當下的起心動念、當下的種種妄念,都能清楚覺察。所以,出入息法的第五到第八個步驟,是屬於受念處方面, 但你必須有前面身念處的基礎,你才能夠清楚覺察。而前面身念處,到第四個階段那已經是來到安息身行了。「身行」,它是要安止下來啊!這就是安那般那念。  四念處方面的修行,在﹤修四念處﹥經文裡面,前面講的一大半都是有關於身念處方面的修行。受念處是在我們給大家講義的5a,也是在《阿含解脫道次第》 書裡面的一九八頁,最後一行開始這一段,講的都是有關受念處方面。受念處就是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這些我們要清楚地觀察。但是你要清楚覺知受念處之 前,身念處的動中禪,以及靜坐中的動中禪,都要能夠開發出來,你要能清醒明覺啊!  現在,再更進一步地跟大家介紹,身念處更微細的覺察。首先,介紹動態中的動中禪。  2.動態中的動中禪  動態中的動中禪就是經行。經行,一樣,要由慢而快。先慢動作、先分解動作,你清楚地覺察到之後,再來才慢慢地加快。所以,在經行的時候,如果你的心還 不夠柔軟、還不夠明覺,那你就把動作放慢下來。右腳抬起來的時候,在抬起之前,先起一個念頭「提」,右腳才提起來;再起一個念頭「移」,右腳才向前移動; 再起一個念頭「落」,腳才向下落;再來,起一個念頭「觸」,你去感受腳底跟大地的接觸——一種由輕而重的腳底接觸的感受。這時,你的身念處已經跟受念處結 合了。再來,你身體的重心會漸漸往前移動,你去感受右腳承受身體壓力的一種感覺、覺受。當身體的重心移到右腳的時候,左腳跟著同時慢慢地移起,但是腳尖還 不要抬起、還不要舉起。之後你再下意念,也就是左腳的「提」,左腳才提起來。左腳再「移」,還要再下意念「落」,腳才落地。然後再「觸」,再去接受、體悟 那個感受、感觸。當觸地之後,重心會慢慢地往左腳移動。這時候,你要去體悟左腳承受壓力的覺受。如果你是赤腳經行的話,那你的感受會更明顯、更敏銳。所以 在經行的時候,你就提、移、落、觸的把動作慢下來,分解進行——先有意念,然後再動作。這樣,你是身口意都一起在修行喔!你那個攝心力道會很強,你也能夠 很清醒明覺地活在每一當下。  這樣的動中的經行,除了能夠開發你的身念處之外,也能讓你的覺性大大地提高。當你清醒明覺之後,慢的動作清楚看到了,你再慢慢把動作加快一點,可以把 那分解的過程減少,只要提、落、觸;提、落、觸去感受。再來,你可以慢慢再快一點,左腳、右腳;左腳、右腳,同樣地去感受,每一個腳步你都清楚地覺察。這 樣的話,你在歷緣對境中,你就可以保持明覺。不過,經行由慢而快,記得!你只要看你的腳步,你不要去跟別人比,也不要去看別人經行的姿勢,因為姿勢不重 要,重要的是你有沒有開發出你的明覺,那才是最重要的。  3.靜態中的動中禪  靜態中打坐的動中禪,那也是一樣。當你坐在禪堂裡面,或是有時候你在戶外打坐也是一樣,你靜坐的時候(這可以觀察得更微細),你的兩個手掌就代表腳 掌,過程是你把手分開放在兩條腿上,一樣,一次一手。至於手的提、移、落、觸,你要向前移,或是向左右移,都可以,範圍不用很大,就只在你的膝上、腿上移 動這樣就好,有提起來、有移動、有落下、有觸,去感覺那一種感受。再來,再換另外一手,同樣地提、移、落、觸。如果你第一次是向外移動,然後下一輪迴到右 手再提、移、落、觸的時候,就換向內移動;如果你是向前移動,下一次你就向後移動。這樣,你在打坐的過程中,你一樣可以活在當下,清醒明覺。  如果你的心漸漸地微細、寧靜下來之後,你還要去觀察到更微細的動作,那就是…這時候兩手仍然放在腿上,手掌不動,你只是動手指而已。手指也是一樣, 左、右手輪替著動——第一次你可以動右手的拇指,第二次動左手的拇指,再來換右手的小指;再來換左手的小指。兩手交替著動。至於要動哪一根手指,你可以不 要按照次序來,因為如果你按照次序的話,你會落入慣性的運動。落入慣性運動的時候,你的覺察力很快又會遲鈍掉了。所以,你可以不按牌理出牌。在左右手交替 動的時候,那根手指,你可以去尋找:「我這次要動哪一根,下一次就動另外一根」。這樣,你可以清楚地覺察到,我們的手指在動作之前,都有意念在引導。而還 沒有確定要動哪一根手指之前,你都有經過尋、伺的過程。你的意根都有在找尋,尋找要動的手指:「喔!我現在要動左手中指」,左手中指才會動。這方面是更微 細的身念處的開發,以及受念處跟心念處——意根這方面的明覺。修行要越來越微細,覺察力、敏覺度要越來越高。這樣,你才能夠成為覺醒者,但這不是那種神經 敏感的覺察,不一樣的。    4.小 結  當你這些方面都能夠做到了,再來,你下一個步驟要進入到、看到更微細的動作之前的意識之流。不管你是手掌動,或是手指頭動;不管你要動哪一根手指,你 都要清楚地去觀察到,在那身體、手指的動作之前,有一股意識之流在貫穿、在引導。以生理解剖方面來講,那是有神經在傳導。一定是神經傳導到達之後,四肢、 手指才會動,包括你要眨眼、要揚眉、要微笑、要講話,那背後都有意根、意念在引導。而這就是身念處深入到心念處的開發——意根的覺察,這也是要讓你越來越 微細地看到你的起心動念。還有,受念處要繼續開發覺察的就是,當你坐著…也就是在靜坐時,以動中禪更清楚地覺察,當你準備右手整個手掌要舉起的時候,你去 感受你的意根傳達之後呢?你整個肌肉它的變化。整個手臂肌肉的變化,它就像起重機在吊起東西,那個覺受你要去感覺出來。手要移動,它需要用力,你的心也會 跟著緊、跟著在用力。整個手指、整個手臂,它都隨著你的意念而收縮、用力。所以,你所有的動作,那都需要消耗體能、消耗能源。這方面你也要清楚地覺察到。

八、受念處的覺察與開發  當身念處方面你能夠清楚地開發之後;再來,你就能夠繼續進一步清楚地覺察受念處。受念處就是各種的感受,在﹤修四念處﹥經文裡面,以及在《雜阿含》里 面,受念處主要講的就是有關於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樂受,在我們打坐的過程中,喜覺支、樂覺支這些都是屬於樂受,包括你氣血的通暢、蠕蠕然 動、很舒 服的感受,這些都是屬於樂受。苦受,它是指你的肌肉、骨頭、全身,不管哪個地方,覺得酸、脹、痛、麻,這些都是屬於苦受。不苦不樂受是你當下沒有明顯的 苦,也沒有明顯的樂。還有一種情況就是你失去覺知,不知道現在是苦受還是樂受。那是因為你的敏覺度不夠。所以,不苦不樂受會增加你的愚痴,而樂受會增加你 的欲貪,苦受則會增加你的瞋心。今天禪修就是要把各種的苦樂受、不苦不樂受,都要清楚地覺察到。身體如果打坐久了,會酸、會痛、會脹、會麻,不要起厭煩的 心,然後在那裡自責。這樣,你就失去了受念處的開發。  現在大家要進一步地來開發受念處。如果腳麻,你就如實地觀察「麻」的情況,會酸、會脹、會痛,你就如實去觀察它、了解它,因為你很少清楚地去關心你身 體的酸、脹、痛、麻。當身體有酸、脹、痛、麻的時候,你不是逃避,要不然就是很快地吃一些止痛劑,讓它不痛。你從來沒有去看到痛的形狀、沒有去看到麻的情 況是怎麼樣?脹,到底什麼叫做脹?哪裡在脹?酸是怎麼樣的感覺?這些都要清楚地去看到。因為苦受、樂受你能夠清楚覺察之後,你才能夠看到心念處啊!受念 處,那是有關於身跟心的綜合啊!身痛會反映到受上面,你心的苦悶也會反映到受這方面。所以,受念處的開發能夠讓你的身念處跟心念處都做得更好。  平常我們都太麻木,不知、不覺;平常我們都不斷地在逃避。像這樣,你的受念處就會變得很遲鈍。所以受念處方面,大家要採取如實觀察,不迎不拒。如果你 坐得不舒服,要移動、要變動姿勢,一樣,你清楚地去覺察這整個變動的過程。你不需要在那裡一直硬撐、苦熬:「我就是要跟痛對抗;我就是要把它熬過去」。如 果你在那裡硬撐、苦熬的話,那個「硬撐」,你的心也會僵硬的。僵硬、心不柔軟,你就沒有活在當下。所以,在你可以覺察的情況下,你就繼續覺察。如果不能, 需要變換的時候,你也知道這些換動作,是為了減少世間苦、為了減少眾生苦而動啊!在這動的過程,你要保持明覺,不要製造噪音,影響其他同修。一切你都保持 明覺,這樣,你就能夠把受念處開發出來。  為什麼受念處需要開發呢?因為這有更深一層的意義,你要去體會到:「當你起貪、起瞋心的時候,你的身體它都會起反應的;當你心量狹窄的時候,你的身體 會產生苦受——你的胸會悶,氣血不通暢。」平常你覺得:「我現在身體不舒服,我需要去看醫生;我今天到底衝到什麼、煞到什麼,很倒楣啊!」你都很不容易去 看到,那是我們內心裏面的瞋心在展現、我們的心量狹窄,或是我慢在展現,而讓你的身體產生不舒服的覺受。當你抓力——那個抓取的力量越緊,或是越繃緊、越 有得失心,你的心也會跟著繃緊。心繃緊,你的身體自然就會產生不舒服的覺受。所以,這個受念處的開發很重要,也唯有這樣,你才能夠從這些身體的苦樂受里 面,往後再去深入找出你當下的心態是什麼。你才能夠看到我們那十個結啊!不然,你在起瞋心你都不知道,也不以為然啊!你心量狹窄,你都不知道,也不以為然 啊!那正是因為你的感覺很遲鈍、心很粗糙。但一個明覺的人,他是很清楚地知道啦!當下你有沒有貪、瞋、痴、我慢的展現,以及有沒有無明。這些你是騙不了明 眼人的。  你真的能夠將受念處開發出來,你才能夠來到有自知之明啊!當你有自知之明的時候,你才能夠清楚地覺察到眾生有沒有貪、瞋、痴、我慢。你沒有我慢的時 候,你才能夠清楚覺察到別人有沒有我慢。如果你自己處在無明的世界,那你都是用我慢在看別人啊!﹁四念處﹂每一個步驟都是在開發覺性;每一個步驟都是明心 的過程。現在大家繼續用功,把身念處跟受念處繼續再開發出來。  禪修,不是在那裡講究「我坐多久」,或是各種禪相——「我在打坐裡面看到什麼相、什麼相…」,不是那些啊!禪修是要讓我們的身、心逐漸地柔軟;逐漸地 明覺。其中,第一個步驟就是身心清楚明覺——明心的過程——讓我們來到明心。明心之後,你才能夠真正地見法,看到十個結而斷結、而證果,邁向究竟解脫。大 家繼續再用功,要越來越微細、越深入,千萬不要得少為足,這個是不嫌多的。所以記得!沒有特殊必要、沒有法務上溝通的必要之際,請嚴格遵守「禁語」。「禁 語」對你來講,絕對有好處,因為你的心會更加沉澱、更加寧靜,你的覺察力才會更加地敏銳、明覺。大家繼續再用功。

九、修行次第與四念處修法  修行是有次第、有步驟的。今天有學員來報告,他以前在一些法師的指導下,常常在那裡說要坐到能所雙泯。打坐就是要坐到能所雙泯啊!沒有能觀的我、沒有 所觀的對象。不錯啊!問題是,你怎麼做到呢?如果你沒有方法、沒有次第,你就是在那裡再繞個十年、二十年,你還是一樣啊!像蚊子叮牛角那樣,是沒辦法切入 的,並且很容易淪為只是一種空談、一種口號、一種理想、一種目標,或是有時候會形成一種…你在打坐禪修的時候,覺得:「很好啊!我進入能所雙泯啦!沒有能 所啊!」但是當你下座歷緣對境的時候呢?處處都是能所對立、心境對立。所以,能所雙泯不是在禪修、在打坐的時候才展現啦!那是要在歷緣對境中來檢驗啊!  那你要怎麼樣才能做到呢?沒有聞思基礎,你是做不到的;沒有依次第逐步地深入,你會形成盲修瞎練的,你會像老鼠走迷宮,亂撞、亂撞。所以,你真的要來 到…事實上,能所雙泯那講的是溶入一體的世界啊!上次在跟大家講解《永嘉大師證道歌》的那一次禪修,曾經引導大家去實修實證,有部份學員已經能夠來到體證 能所雙泯的階段,只是穩定度、成熟度需要再加深。所以禪修,那是有次第、有步驟的,由路標你可以參考、了解你現在來到了什麼樣的階段。  這幾天我們的禪修,也是一樣,把這個次第分得更清楚,讓大家一步一腳印地走——先把四念處的基礎,全面性地開發出來。你要有明覺的心,你才能夠進一步 體證三法印、四聖諦;你要體證到無常的法流,你才能溶入無常法流裡面。明覺的心是為了:第一、溶入無常法流裡面,第二、當你體悟到無常法流、體證到無常法 流之後,進一步要體證到無我。而這個無我,不是在禪相;不是想像;不是光是在禪定中啊!無我,那是實相的存在、那是需要去求證啊!如果你的無我只是在禪 坐、禪相中,一下座馬上就是「我」、「我所」,身見分明的話,那你是還沒有真正體證到無我啦!你要真正體證無我,你一定要溶入整個法界裡面;一定要把那個 小我交給法界、溶入法界裡面,去體證法界跟我們的密切關係,你才有辦法體證到無我啊!當你有這樣的體證之後,不管你是在打坐,或是下座;或是歷緣對境,那 你處處都是溶入在無我的世界裡面啊!那裡面是沒有我是、我能、我慢的。  大家不要小看我們這幾天的「澄靜」的功夫。這幾天就是要讓大家污垢的心、動盪的心能夠漸漸地沉澱下來;漸漸地澄清、寧靜。雖然有部份學員來反應說: 「他又起了煩躁不安的心;他又起了覺得枯燥坐不下去的心。」我都跟他講這很好,這是很正常的過程。因為你平常的這一顆心,它就是一直在衝動不安;一直在透 過各種麻醉劑在自我麻醉,或是透過各種興奮劑,不斷地讓自己興奮、亢進。所以你的身、心通常都是處在透支、疲憊的情況之下,一方面你也不知道如何讓這個心 返璞歸真,安住在最單純的情況之下。今天透過「四念處」的方法來修行,就是讓你這個動盪不安的心;讓你這個繃緊、疲憊不安的心呢?能夠解除那些武裝;能夠 全然地放鬆,澄清、沉澱,回復到最自然、回復到最清醒明覺的狀態。只要你還有疲憊;只要你還有在用力,你的心就沒辦法來到「明心」的階段。你的心有用力, 你的心就繼續在繃緊、在動盪。所以這兩天的沉澱過程,大家不要小看這樣的過程,那是很有意義的。你的身會漸漸地穩定下來,心也會漸漸地去銷融、包容那個煩 躁、動盪不安。它會漸漸地消化、會漸漸地安住在當下。這樣,你才能夠讓「四念處」的修行逐步地深入,來到心念處的開發。  真正心念處開發出來之後,你才能夠算是來到了「明心」的階段。所以,為什麼法門要越單純越好,因為你的心——這個動盪不安的心——就好像一盆動盪不安 的水。請問:「你要讓這一盆水,讓它寧靜下來,最好的方法是什麼方法?」「對!」不去動它——無為。如果你透過各種方法,一直要努力讓這一盆水清凈下來, 你用各種有為法一直在那裡努力,你越努力,這盆水越怎麼樣?越是動盪、越是混濁啊!所以要讓你身心靜下來,最好的方法就是,越簡單、越單純、越樸實,越 好。  如果你覺得:「我這顆心,我不曉得要放在哪裡啊!我必須要透過一種方法,一直持續著,不能夠放啊!我一放,我就不知道我這顆心要安住在哪裡啊!」如果 這樣的話,那你就像個小孩,奶嘴一直塞著不敢放。不放下過去種種有為法的話,你沒辦法真正讓心澄靜下來的。所以,當你靜靜地坐在那裡的時候,只要很輕鬆、 很放鬆地觀察你的呼吸。這就是用最簡單的方法,讓你的身心澄靜下來;然後,你只要保持如實客觀的覺察就好。你的方法越多,你的心就會越繃緊、越亂,那反而 適得其反。  再跟大家進一步提到的就是,在身念處以及受念處的這個修習的過程,你要慢慢地去體悟到無常法印。在一吸、一呼之中,全程你都要去感受那種生生滅滅,不 斷變異的無常法流。對身體的各種覺受呢?你也是一樣,第一、保持清醒明覺,第二、不迎不拒。觀察、接受、了悟一切現象的生起,都是生、住、異、滅,它是不 斷地在生滅變化。如果你的酸、脹、痛、麻是來自因為坐姿的關係,導致你不舒服的話,你先透過客觀的觀察、了解,因為這也是一個讓你能夠如實觀的境界;一個 現起很好的因緣。你就先觀察它,好像有個可以讓你實習的對象啊!把握這樣一個實習的對象,觀察了之後,如果這樣不舒服的姿態會影響你的打坐的話,或是會讓 你的身心繃緊,你就調整姿勢。在這調整姿勢的過程,一樣,都是全程覺知。另外,你要慢慢地再去覺察到,不管你身體多粗,或是多細的動作,你都要能夠去看到 那動作之前的念頭。現在已經是要漸漸地深入到心念處的開發。所以你要越來越明覺、越來越穩定,身心越柔軟,你才能夠看到那動作之前的起心動念。

十、心念處的開發  前兩天,在我們的修行裡面,有時候還會要你去下達指令,再動作,但是現在你不要再去下達指令了,你只是動作。而在動作之前,以及在動作之中呢?你要清 楚地去感受那一股意識之流。在動作之前,都有意念在引導,不管是你腳的抬起,或是放下;或是手的舉起;或是放下,包括手指頭的動;包括你要眨眼、你要摳身 體的癢,這個動作之前,都有意念在引導,你要清楚地去看到。這個很有效的訓練方法,也跟大家講過了,尤其你在靜坐的時候,把手分開,雙手放在膝上。然後你 左右輪替去動一根指頭,不按次序地動左右手的指頭,慢慢地動,你去看那一股意識之流。它是一股暖流,在那裡流東、流西、流左、流右,你要能清楚地看到。這 樣,你就能夠來到「念念分明」啊!明心,那就是你要做到念念分明。眾生的心,通常都是很粗糙啊!粗糙就是粗製灠造,也就是無明。眾生通常都是這樣——你在 展現貪的時候,你不知道「我正在貪」;你在展現瞋心的時候,你也覺察不到正在展現瞋心。當你無明遮障的時候,你在展現我慢,你也不知道;當你無明遮障展現 二元對立的時候,你也都不知道,也不以為然。而且還會對那些真正想協助你突破的人呢?你會對他起瞋心。所以,唯有你真正的走過來;真正願意如實回來面對自 己,你才會看到。真的!眾生如果沒有出離無明苦海的話,都在顛倒夢想的世界裡面。眾生被無明遮障之後,被自我的意識所欺騙,都不知、不覺,也不以為然。當 有一天,你真的慢慢地醒過來,你會發現,無明遮障是真的很可怕,你在惑業苦的世界裡面輪轉都不知道。所以修行、解脫,那是大丈夫的事業,你要有大氣魄、大 承擔;你要敢於自我挑戰、自我突破,你才會真正有成。不然,你又會落入無明的自我意識裡面。現在請大家再看講義的第三頁,也就是《阿含解脫道次第》書裡面 的一八七頁,「安那般那念」這一段。我們再看第九到十二階段。出入息,它可以讓你的身心寧靜、穩定下來,讓你的覺察力呢?更加敏銳。出入息除了能夠讓你把 心安止下來之外,因為那個「息」——呼吸,會越來越微細。你若要覺察到那微細的出入息,你的心,也要相對地提升它的明覺度。所以修行,第一個階段是讓你的 「身」安住下來,第二階段就是第五到第八個步驟呢?這是讓你的心也安住下來。當你的身心穩定之後,你才能夠清楚地看到你當下的心是怎麼樣的心,而這也就是 第九階段的「覺知心」,第十「令心喜悅」。在《阿含解脫道次第》那本書﹤修出入息念﹥的第五節裡面,翻譯是「覺知心悅」,而十一階段「令心等持」也就是 「覺知心定」,十二階段「令心解脫」也就是「覺知心解脫」。當你的身心逐漸地穩定而清醒明覺,你就能夠來到第九階段的「覺知心」。這就是你的心已經漸漸地 澄清、澄靜下來了;你的心是一顆清醒明覺的心,你活在每一個當下。所以「覺知心」就是來到了明心的階段。明心階段之後呢?第十「令心喜悅」,也就是覺知心 悅。這時候,你會很自然地因為身心的放鬆,以及澄清而產生法喜,那一種喜悅你可以清醒地覺察、清楚地覺察。 ……………………(片刻寂默無語),當我沒有講話的時候,你要聽到那個無聲,你也要能聽出那個無聲之聲的寂靜。如果你真的掌握到心法、要領,處處你都是在 修行、在見法。當你處處在見法,你的心就會法喜泉涌。所以,「心悅」就是你的心,它會充滿著法喜的。第十一「令心等持」,就是覺知心定。第十一跟前面第十 個步驟這是有對稱性的。令心喜悅、覺知心悅是比較偏於動態的心的狀態。而第十一呢?令心等持,那是一種心定,它是很穩定,而且又能平等心地對待一切境界。 注意喔!這個步驟不容易做到,你要來到能夠令心等持,不容易啊!如果你沒有做到超越二元對立的話,你是做不到的。那個「等持」就是,當你在對待各種二元對 立時,你都能夠跳脫出來,你能超越;你能平等心地對待一切境界。我現在講的這幾句話雖然很簡短,但是卻非常不容易做到。你要越來越用功、越明覺,你才能夠 看到。你從小到現在,你都處在二元對立的世界裡面,就算你證到初果、二果,你還是在二元對立的世界裡面啊!你很認真修行,修行到德高望重,除非你來到究竟 解脫、除非你的我慢斷盡;不然,你都在二元對立的世界裡面。在《阿含解脫道次第》書裡面曾經跟大家提過,眾生、凡夫在構築夢幻世界,而修行人如果你沒有正 知正見、沒有聞思基礎的話,還是一樣,都是在構築夢幻世界。你有很多你的「要」,很多的「不要」;你的修行來到…己大人小、己高人低、己優人劣,自己是個 聖人,來到了聖人境界,別人是凡夫。有沒有看到呢?這裡面仍然是不平等的心;這裡面仍然是優越感、優越意識在後面作祟,那是沒有超越二元對立的;那是沒有 等持的心的。所以要來到令心等持(這不是麻木不仁喔!)那是要來到大覺醒,能夠平等心地對待一切境界,包括昏沉來了(昏沉那是因為有因、有緣),觀察它、 接受它,而不要跟昏沉對抗、不要跟昏沉拉扯。你能接受它,這個境界它就會穿流而過。所以要做到等持的世界,那需要吃過很多的苦,也需要你不斷地提高你的明 覺。這樣,你這條解脫之路,就可以大大地縮短,你就可以很快地來到究竟解脫。第十一階段你能夠做到「令心等持」之後呢?十二階段,你的心就能夠解脫自在 了!你不會被其他的境界所束縛,你不會在二元對立裡面被境界牽著走而不知道啊!所以解脫,那是你能夠跳脫出種種的結縛、種種的框框。不能夠解脫,那是因為 我們有太多太多的自我意識、自我劃分、自我界線,把自己重重地綑綁住了!你的心沒有平等地對待一切境界,你沒有來到無上正等正覺啊!所謂無上正等正覺,就 是告訴你那些解脫者,他們是來到平等心對待一切境界,也以平等心對待一切眾生——沒有任何人比你渺小,也沒有任何人比你偉大,眾生皆平等。唯有你來到無上 正等正覺,你才能夠超越一切的自卑跟我慢。只要你還有自卑的心,那你就是沒有等持的心;只要你還有我慢,你內心裏面就有自卑的意識在作祟。如果你遇到某某 很有名的大師、大法師、大法王,你還有自卑之心,那表示你還沒體證到等持的世界;你還沒體會到無上正等正覺,在你潛意識裡面還有很多的我慢。這些都還是在 二元對立。這是很微細的,而那個自我是很狡猾、很幽微的。如果你的心,這面鏡子,磨得不夠明、不夠亮、不夠凈的話,你是看不到的。看不到,又自以為是,那 便是被自我意識所欺騙。眾生就是這樣,在無明顛倒的世界裡面一直浮浮沉沉。今天跟大家講的比較深,希望大家能夠清楚地體認到。修行要邁向解脫的重點、核心 在哪裡?你要能夠扣住、要能夠掌握啊!如此,你才能夠這一生、這一世就能邁向究竟解脫。如果你沒有來到這個核心,你就要修個三大阿僧祇劫。你要修個三十億 年啊!所以,希望大家能夠好好珍惜,這樣一個真正讓你明心見性的機會;好好珍惜這樣的因緣。這是讓你了脫生死、了悟生死的大好因緣。不要低估,不要小看。 安那般那念第九到十二的階段,是明心的階段;十三到十六階段,這是屬於見法,也就是見性的階段。見性,不是去見到一個自我的性,也不是去見到一個什麼佛 性、不生不滅的性,不是去見那些啦!見性,講的就是看到法性、看到真理實相、看到大自然的運轉法則啦!

十一、明心與明覺「動」  現在大家要再進一步地深入。當你的身心越來越明覺、身心越來越柔軟之後,希望你能夠繼續再突破。至於怎麼樣繼續深入呢?你可以讓自己默唸四個字,就是 「念念分明」。「念念分明」這四個字不是要讓你當做一個口號在唸,也不是當做一個止痛劑喔!它是有含義的,一方面也自我提醒要念念分明。而當你在唸這四個 字「念念分明」的時候,你要有很敏銳的覺察力,你要去看到,你在唸每一個字之前,你還沒有唸出來(這是默唸喔!),在你默唸口行還沒有出來之前,那個意 行、意念它已經出來了。你要能夠去覺察到,你要能夠看到那個念頭、那個話頭。你真正要參話頭,講的就是要去清楚地看到那個起心動念的念頭。  「念念分明」這四個字,很有力道、很有效果,大家要好好練習。不用急,一個字、一個字地唸出來,清醒、明覺。你會發現,你每唸一個字,就好像你在平靜 的湖水上面,投入一顆石頭進去。那顆石頭,它會起漣漪;它會起震動。你要看到那個念頭,也要看到那顆石頭丟下去之後所起的震動跟漣漪。你的心要夠明覺、夠 敏銳,你才能看到。如果你的心不夠細、不夠寧靜的話,你只是在默唸,那就好像一般的唸符、唸咒、唸佛號…這些,你沒有真正用心念在唸。你不但要用心念來 唸,你還要去看那心湖的漣漪呀!這些你都要有明心的基礎,你才能夠來到念念分明。若是你真的能夠覺察到這方面,你的身心就會很寧靜、很穩定、很柔軟、很明 覺。這個功夫,那是騙不了人的。但只要你願意去做、願意去學習,你就可以來到這樣寧靜、明凈的狀態。  當你來到這裡之後呢?再來,要繼續深入的是問自己:「我的身能夠不動嗎?」尤其是在禪堂里靜坐的時候,那更好,「身能夠都不動嗎?」這不是刻意去造 作、去僵化喔!不是用力,而是很放鬆,你都不去動,能做到嗎?再來,如果你的身能夠做到不動,那再提醒自己:「我能夠做到心也不動嗎?」心不動,就是來到 無念的世界、捨念清靜的世界。我們不是要刻意去不起念頭,而是說有必要我們就一心一意地去起心動念,好好去起心動念、去做、去想。但是沒有必要的時候,我 們能不能讓心回復到本來面目?能不能讓心回到最寧靜的原始狀態——沒有什麼念頭,就是一顆朗朗明覺的心。  接下來是要更深入,能不能來到身也不動、心念也不動。在這方面絕對不要刻意去壓抑,如果你刻意去壓抑,反而會有反彈的力量。如果我的身體、我的動作不 能做到不動,那就要問自己:「為什麼要動呢?是酸、脹、痛、麻需要調整而動呢?還是說因為無聊需要動一動,或是因為靜不下來,習慣性的衝動,現在不習慣靜 下來。」像這些呢?都要清楚地去觀察到、去看到,你才會過濾掉很多不必要的、無聊的動作。為什麼你坐在那裡,沒什麼事情,你就一直要在那裡搖腿晃腳呢?有 需要晃動嗎?如果真的有需要晃,你就好好地晃,那也是很莊嚴的。如果是無聊、無意識的這種動,那就提醒自己:「可以不要動就不要動。這樣,也可以減少這世 間能源的消耗啊!」  所以你如果要「動」,就要看到為什麼而「動」。這些動作,能減少世間的苦嗎?這些動作,能夠慈悲對待眾生,讓這世間、讓眾生獲益嗎?如果這些動作對自 己、對別人沒有益助的話,需要「動」嗎?能夠這樣去做一種過濾,你在收攝六根方面,它會更有效果;你的生命也會發揮出它真正的效果出來,你才不會浪費了很 多不必要的生命,在那些沒有意義的事情上面。但是,如果能夠減少這世間的苦難,能夠對自己、對眾生有益助,那就清醒明覺地去動、去做,全然地去做。不逃 避,全然地承擔。  剛才所講的「能夠不動嗎?」那是一種過濾,也就是你真的能做到不動的話,那你才能夠全然地動,你的動作才會是明覺的「動」,你的動作才不是衝動、不是 無明行。你若真的能夠身、心做到不動,寧靜下來,你才能夠處在「明」的狀態。之後的「行」,才會來到「明行足」。知道嗎?這很深,需要大家慢慢地再去消 化、去體悟,不逃避,也不逞強.

修行次第簡介

一、前言

各位法師、各位菩薩,大家好。

今天是第二次前來久仰、且熟悉的閩南佛學院,卻是首次在此公開場合與大家結緣。來到閩南佛學院,讓我有一份回家的特殊之感,除了世間的語言相通之外,最重 要是在我學佛修行過程中,對我產生深遠影響的二位大師,都與閩南佛學院有很密切的關係。一位是太虛大師,他的宗教改革精神,深深啟發著我勇於去突破;另外 一位也是對空海影響非常深遠的,就是幾年前曾到本學院參訪過的印順導師。

這兩位中國佛教近代的改革者,默默的耕耘、默默的奉獻,不計個人的任何名利,為佛教、為眾生付出一生,他們這種典範讓我非常欽佩,也很感恩他們把解脫之路 做了披荊斬棘的工作。所以,當我在今年二月份初次踏進閩南佛學院,首站就是到太虛大師的靈骨塔祭拜,當看到太虛大師的靈骨塔,以及這裡又設有一間太虛圖書 館,與大師的那一種心靈交流,真是不言而喻,就是感恩!也是讚歎!

今天能夠在全國很有名的佛學院深造,這是大家的福報,也是大家的善根福德因緣,要好好珍惜。這裡,曾經是孕育兩位中國近代佛教改革大師的溫床,而且中國近 代佛教的改革是從這裡開始推動,將來也希望我們這裡是整個中國佛教復興的發源地,正法復興的根據地、發源地,我對各位的期待很深、很深。

二、修行次第簡介

每一個人都是在找「解脫道」,不管是世間人,或者是入佛門要修行的人,每一個人都是在找解脫。世間人一樣有苦、有煩惱,他們同樣也在找解脫,認為某種方式可以幫助他,解除內心的苦、內心的不安,但是卻很不容易覺察到,那是不究竟的、是短暫的。

然而,對人生有更深一層體悟者,會往深層的苦、深層的不安,去探討、解決。這時候,就進入了佛門。但是在茫茫的佛法大海之中,要釐出一條解脫之路,不容易 啊!所謂「學佛一年,佛在眼前;學佛三年,佛在天邊;學佛十年,佛不見了」有的人在學佛的路途之中,越走卻越沒有信心,為什麼呢?最主要是因為你沒有接觸 到真正的解脫法。

如果能夠接觸到真正的解脫法,要邁向解脫就很快了。如果你的觀念、方向、知見錯誤,要邁向解脫至少要「三大阿僧祇劫」,簡單的換算是至少一百億年。如果你 的方法、知見錯誤,要邁向解脫之路至少要一百億年。但是,如果你的觀念、方法、知見正確,想要邁向解脫,佛陀就在保證七年之內,至少能夠證到三果;如果因 緣具足,可以證到阿羅漢果。如果你的根基、各方面具足,不必等到七年。在北傳的「大念處經」,以及《中阿含》的「念處經」,佛陀都有提到:如果善根福德因 緣、以及聞思具足,要邁向解脫、要見法,是不待時節因緣啊!最重要的,是我們要掌握到正確的解脫道,這樣要邁向大安心、大自在、解脫,就很容易了。

三、何謂「佛法」、「三法印」?

佛法,其實不是佛教所專有。因為「佛法」是講述宇宙的真理實相,「佛陀」是什麼呢?佛陀這是個音譯而已。真正的意思、以及意義,是覺悟者、覺醒者,覺醒什 么呢?就是覺醒宇宙的真理實相,以及我們身心內外的真理實相。何謂「無明」呢?就是你不了解宇宙的真理實相。把「無明」轉為「明」,就是我們下工夫聞、 思、修、證之後,來到「明心」、來到「見性」,了悟大自然的法則、真理實相之後,從此不再背道而馳,來到「明行足」的世界,遠離了顛倒夢想,就是成為一個 覺悟者。

所以,成佛之路的一個很重要關鍵,就是怎麼樣把「無明」轉為「明」。什麼叫做「無明」?要破除「無明」,非常不容易啊!首先,要了解何謂「宇宙的真理實 相」?它是佛陀所歸納出來的,就是「三法印」。一般在苦海中的眾生、凡夫的「三法印」是什麼呢?簡稱為「無常」、「無我」、「苦」。但是,其中只有「無 常」、「無我」是宇宙的真理,「苦」不是真理,「苦」是來自於眾生不了解真理,錯誤的認知、錯誤的抓取,所導致內心世界的「苦」。

「苦」若是真理,「苦」就無法消失。正因為「苦」不是真理,真理是超越時空的,是超越種族、宗派、宗教,是經得起任何的考驗、求真求證。佛陀所講的「法印」就是真理,拿到哪裡都可以讓你去印可、去印證,都可以讓你求真求證。經得起考驗、求真求證的,才叫做「真理」。

所以,最終的真理,一定是超越時空、超越宗教宗派。佛陀是為了解決內心的苦悶、為了出離苦海,不斷用生命去修、去找解脫之道,後來他大徹大悟了,發現原來 一般眾生,是因為不了解大自然的真理實相,不了解大自然的運轉法則,於是處在「無明」的情況之下,你的所作所為,與大自然的運轉法則,是背道而馳,就是自 討苦吃啊!佛陀發現了大自然的運轉法則,還會跟大自然法則在對抗嗎?還會背道而馳嗎?不會了!這時候他就來到遠離顛倒夢想的世界。

今天我們想要解脫,初步是詳細去研究、透視「三法印」。來到佛學院,進入佛門修行,最主要的目的、最主要的核心,就是要了悟真理實相,了悟「三法印」、「四聖諦」。再來,進一步解析大自然的運轉法則、真理實相、「無常」、「無我」。

「無常」是敘述現象界所存在的一切,你所看到的、所觸摸得到的一切,都是「無常」,都是無常生滅變異。一切的人、事、物都是如此,都是生滅變異、成住壞 空,這是任何人所無法改變的。不管從多微細或是多粗大,不管從內心的各種角度、五蘊六根,從任何一個角度去檢驗,都在宣說「無常法印」。我們的身心,以及 外面的山河大地,外六塵--色、身、香、味、觸、法…這些,你也可以慢慢去考驗、去檢驗,是不是一切都是無常、生滅變化?

佛陀觀察出來,整個自然界的運轉法則,就是不斷的流動變化、川流不息。當他了悟這些以後,才照見到過去的顛倒夢想,我佛陀過去就是在抓「常」,所以有那麼 多的苦。當他照見到真理實相之後,那種想要抓「常」、想要抗衡,想要抗拒大自然法則的錯誤觀念就消失了。因此,他就不再跟大自然的法則對抗,了悟「無 常」,從此也就遠離了顛倒夢想。

一般眾生,因為不知道大自然的運轉法則--「無常法印」,在內心裏面一直在抓常、一直在追常,一直構築你所要的恆常不變化。因為你所要的,與大自然的實 相,是背道而馳。因此,你怎麼有可能實現呢?也許部分是有可能實現,但是沒多久,還是一樣,你沒辦法對抗的、沒辦法掌握的。你的苦、一般眾生的苦,就在於 跟「無常法印」對抗,在抗拒「無常」、在懼怕「無常」,大家可去檢驗,你所有內心的苦、內心的不安,是不是都在懼怕「無常」?大家要好好去檢驗,不管是出 家眾或在家眾都一樣。

除非是來到究竟解脫,你的苦才會消失止息,在你還尚未到達究竟解脫之前,你的苦一定存在。請大家靜下來,好好去思惟、好好去檢查,你內心裏面的苦,其中是不是源自於對抗「無常」?大家要去求證。

其次,佛陀敘述法界、現象界的一切,都是「緣起」,所謂「因緣生、因緣滅」,現象界的一切,不是背後有一個大力神在操控、在主宰。佛陀觀察到的實相是整個法界、大自然,包括整個太陽系、銀河系都是一樣,因緣具足而產生,因緣不足、渙散的時候,現象界就消失幻滅。

「緣起性空」是佛陀非常重要的發現,當佛陀了悟這些緣生、緣滅之後,他不會再抗拒因緣,不會再構築夢幻世界。眾生、一般人不了解,就一直在追你所想要的, 然後一直逃避你所不要的,常常都在抗拒因緣,抗拒當下的環境、條件、情況,導致你不斷的在逃或是不斷的在追,你的心就很難安靜下來。所以,當一般眾生沒有 了悟真理實相,就不斷在構築一個所要的夢幻世界,可以稱為「顛倒夢想」。

第三個很重要的法則,就是「無我」。我以前一直在探討宇宙人生哲學、生命哲學,不斷往內心、往外去探討真理實相,當看到佛陀對「無我」的解析,令我非常震 撼,發覺佛陀的智慧真是高人一等啊!真理實相--「無我」,是如此真實的存在,但是一般眾生卻不了解「無我」,然後內心裏面卻一直在抓「我」、「我的」、 「我所」。剛才講說你在抗拒「無常」,但是更深入解析苦的根本原因,最核心是在於懼怕「無我」。真正所有苦的根本核心,在於懼怕「無我」、抗拒「無我」。 於是「身見」、「我見」就牢牢的抓住,當你有了「身見」、「我見」之後,衍生出來「我」、「我所」的問題,就這樣牽連出來。

所以,內心的種種結縛、十個結,就是從「我」、「我見」,這裡衍生出來的,從此無邊的苦海就這樣構築出來。一個非常重要的核心,就在於我們能不能去透視真 理實相?能不能真正了悟什麼是「無我」?佛陀已經講得很清楚,「無我」是真理實相,但是我們能不能真的跟佛陀一樣,了悟徹證這些真理實相呢?如果可以做 到,就能夠真的跟佛陀一樣,成為一位覺悟者、覺醒者,遠離顛倒夢想,來到「究竟涅槃」境界,就是《心經》所講的世界。

雖然《心經》的內容很簡短,但是涵義卻是非常、非常的高深,所描述的是阿羅漢的世界,是解脫者的世界。《金剛經》是講三果邁向四果,以及四果的境界。大乘 佛教的這兩部經典,雖然內容都不是很長,但是卻都把佛教的精髓核心襯托出來。當我以前在青年時期看這兩部經典的時候,就很法喜、很喜歡,尤其是接觸到禪宗 的經典,領會大禪師的洒脫、解脫自在,於是很嚮往那種境界。但是,當我越深入之後,就產生一個問題,我怎麼樣才能夠做到呢?怎麼樣來到《心經》所講的「沒 有苦集滅道」?怎麼樣才能夠遠離顛倒夢想?怎麼樣才能夠證悟到《金剛經》所講的「無所住而生其心」?

「無所住而生其心」,我覺得相當好、相當高啊!問題是,我怎麼能夠做到呢?所以,後來為了找尋這些解脫路、這些方法,我放下醫生的工作,就到佛學院去讀 書。因為就讀佛學院研究所,風氣較為開放,老師、法師講授一半之後,其餘就可以自己去自由發揮、去找尋。因為在這麼廣大的開放空間裡面,讓我把過去所疑惑 的,為什麼原始佛教與當今的佛教,會有這麼大的落差?會有這麼大的變化?

四、空海法師探討佛法、學佛修行的歷程

因為在研究所研習的兩年,很多的疑惑都解開了,讓我清清楚楚找尋到一條很清楚、有步驟、有次第的解脫之路。我自16歲開始到46歲的卅年期間,前面16 年,都是在大乘佛法的薰息之下成長,因此我對任何宗派、宗教,沒有任何成見。當我在1987年開始,進入佛學院之後,觀念就不斷的轉換了。我從佛教歷史、 佛教思想史的演變,慢慢去了解,一方面解開過去很多的疑惑,一方面也找到了方法,也讓我追本溯源來到了原始佛法。

以前常聽人家講:《阿含經》是小乘的、《阿含經》是不了義、阿羅漢是不了義…。當我後來深入去探討、研究之後,發現這些論斷是不正確的,我們要重新來評 估。當今在台灣的一位高僧大德,也就是各方公認、也很尊重的印順長老,就是設法把原始佛法呈現出來,引導眾生回來扣住原始佛法的核心。然後以「解脫道」為 主,再發展「菩薩道」,這樣的一個理論架構是非常好、非常完整的。空海也是步著這樣的後塵,而且更重視一步一腳印的實修實證。

當我研究所畢業之後,如果要當學院裡面的教師,當然也是可以,但是我卻覺得:今天我是為解脫而來,不是為了成為一位講經說法的法師,我要的是實修實證,怎麼讓內心裡的憂悲苦惱止息?怎麼讓內心深層微細的不安能夠消失?我要的是能夠了悟真理實相。

於是我後來就放下學院的教學工作,然後一邊行醫,一邊不斷找尋能夠指導空海實修實證的大德,國內、國外到處找,不錯!用了十幾年的時間,不 斷再去找尋,前半階段是建立聞思的基礎,後半階段就是著重在把聞、思、修、證做完整的結合。所以,後半階段是更重視修行。因為,如果只是懂得佛法,而沒有 落入實修實證,這樣的佛法還只是一個空中樓閣,還只是一個知見。就像你的肚子飢餓,只是畫一個餅在充飢,還只是很抽象,還是沒辦法止渴、止飢餓啊!

所以,我很如實的面對自己,雖然我懂得這麼多的佛法,讀過那麼多的經藏,但是我內心的苦、內心的不安,為什麼還存在呢?為什麼還有那些「身見」?還有那些 我慢呢?怎麼樣讓這些都消失,來到大安心、大自在?…。因此,花費了十幾年的時間,不斷去尋尋覓覓、尋尋覓覓,就算是在行醫的時候,也是一樣,一邊診療病 人、一邊見法、一邊找法,不斷去體悟。

在1999年之後,我的一些因緣情況轉變了,也感恩過去所走的路程之中,有很多的大德、大師們,陪伴空海成長,感恩世間的種種因緣。於是在公元二千年的時候,我編寫這一本「阿含經解脫道次第」,也是以一種反饋的心、布施的心與眾生廣結善緣。在公元二千年,這本書正式發行出版之後,也正式走上弘法之途,向有緣人介紹「解脫道」的次第。

五、解脫道的次第

「解脫道」是有次第、有步驟的,如果引用禪宗所講的四個字就是「明心見性」,但是這四個字又被很多人誤解。如果正確理解我們所有的方法,包括聞、思,佛陀 所講的八萬四千法門,種種的方便法,是為了讓我們回到「明心」階段。這一面心鏡要清明,在「明心」之後,才能夠照見清楚的真理實相,真理實相就是「見 性」。

「見性」不是去見一個「佛性」或是「自性」,「見性」的「性」是大自然的法性、大自然的法則,你、我的身心是大自然的一分子,同樣不超出佛陀所講的「三法 印」歸納。所以,「明心見性」就是要去體證這些真理實相,在「見性」之前,一定要先來到「明心」的階段。怎麼能夠來到「明心」的階段呢?這又是很有次第 的。

以前當我在大乘佛法的薰息之下,不錯!我以前是很喜愛、很熱愛禪宗方面,也接觸過很多。但是,很多人講說要從果地起修,或是參公案,或是參話頭…,這些我 也是去做過。然而,我內心裏面所要找的答案,還是沒有找到;我內心裏面的疑惑、困苦、困難,還是沒有得到解決。所以,就不斷的繼續再找,後來在就在原始佛 法《阿含經》裡面,佛陀所指引的一條解脫之路,一步一腳印的深入聞思,然後實修實證。

所謂「聞、思、修、證」,前面的「聞、思」基礎非常重要,否則你就只是抱著一個法門一直深入,這樣很容易走偏差了,都不自知。就像眼睛沒有打開、閉著眼 睛,這樣橫衝直撞,很容易出問題,但是我們卻沒有覺察到。「解行合一」,才是最安全、最好的,唯有在你正確理解之後,就能夠知道如何正確修行。所以,大家 在學佛的過程也一樣,要重視「解行合一」,聞、思、修、證做完整的結合。今天大家在學院裡面,就是為了具備聞、思基礎,以後大家有因緣,再進入實修實證, 要見法就很快了。

實修的過程是有次第的,所有的十萬八千個法門,是要讓我們的心來到安靜、靜止下來的情況,就是來到「停止」的「止」階段。一匹「心猿意馬」能夠安靜下來,才能夠來到「觀」,這時候才得以「止觀雙運」。你能夠「止觀雙運」,後面的智慧就會開發出來。

在學院里,我們都知道「戒、定、慧」,然而不是「持戒」就能夠生定、定裡面生慧,問題不是那麼簡單。「持戒」是幫助我們減少惡緣、增加善緣,讓我們具足更 多很好的因緣,能夠聞法、修行。所以,持戒是幫助我們增加各種善緣、減少惡緣。當你具足各種的福德善根因緣,就能夠聽聞正法,慢慢加上配合方法修行,就能 夠產生正確的「定」,亦即「正定」。有了「定」之後,又加上前面的聞思基礎,這時候就會知道如何「止觀雙運」。

六、何謂「世間法」?「出世間法」?

「止觀雙運」,智慧才會開發出來。如果你不曉得怎麼樣去觀,或是錯誤的觀,後面的智慧是無法開發出來。有的人偏於修「定」,就會落入在「世間定」裡面。所 謂的「八正道」,有「世間八正道」及「出世間八正道」之分,所有的修行法門,包括「四念處」也一樣,都有「世間道」與「出世間」的分別。

如果你的聞思基礎沒有深入,不知道何謂「世間法」,以及何謂「出世間法」,結果在「世間定」或是「世間的知見」裡面繞,你都不知道。因此,深入聞思非常重 要,要清楚知道何謂「世間法」?何謂「出世間法」?包括八正道、四念處…等各種修行方法都是一樣,都有「世間法」及「出世間法」。

「世間法」與「出世間法」,最主要的一個分水嶺,是在於有否與「苦集滅道」、「四聖諦」結合?如果你的修行沒有與「苦集滅道」的思惟結合,叫做「世間法」。如果你的聞、思、修、證,與「苦集滅道」、「四聖諦」結合,就是走在「出世間」的解脫道上。

當你有深入聞思,而逐步去修行,就會知道如何正確「起觀」。一般人觀察的「觀」,是帶著染污的心在看,帶著成見、錯誤的觀念知見在看,因此一般眾生很難看 到實相。所以,包括有些人在修行上,以一種法門深入,就會覺得已經修…到最後,觀察到什麼相、什麼佛像,或是觀察到什麼光…,或是觀察到什麼…。當然,這 也是一個修行的過程,但是這個「觀」還不是「如實觀」。

七、何謂「如實觀」、「如來」?

「如實觀」是沒有個人主觀的投射,是我們的心來到很客觀、很明覺,沒有帶著成見。你的心是一面清明的鏡子,沒有凹凹凸凸、貪瞋痴、我慢,來到很客觀的境界。所以,這時候你才能夠看清萬事萬物的實相,真正來到「如實觀」的境界。當你真正來到「如實觀」,就可以稱為「如來」。

「如來」是什麼?不是很玄、不是很虛,是能夠如同萬事萬物本來的面目來看清萬事萬物。「如來」就是能夠如同萬事萬物本來的面目來看清萬事萬物,一句話很快 講過去,很多人也會自認:「我很客觀啊!我學問很高、我是知識分子,我做事情的判斷都很正確、很客觀…」這些都要保留啊!因為你有可能帶著偏見,帶著一付 凹凸的鏡子在看這個世間,只是你不知道、沒有覺察到。

如果真正能夠如同萬事萬物本來的面目來看待萬事萬物,就能夠很清楚真理實相,就不會顛倒夢想、背道而馳,也就是你的苦海是消失了,來到安心自在的境界。今 天,只要我們還有苦、還有不安,就要檢討、反省一下,是不是我們的判斷、看法有何問題呢?是不是不夠客觀呢?是不是不夠如實呢?所以,學佛很重要的過程就 是要回來反觀我們自己,而不是要拿著一把寶劍去跟別人較量、比高比低。學佛也不是充填一些知見,表現我很懂、我知道很多。

真正的佛法,是治療眾生心病的良藥;真正的佛法,是讓我們遠離顛倒夢想,讓內心的憂悲苦惱能夠消失、止息。所以,大家要學到活生生的佛法,佛法是非常活潑、非常生動的,佛法就是活的法,活生生的法。如果打開智慧眼之後,就可以看到活生生的「三法印」,就可以處處見法。

八、沒有『末法時期』

佛教界普遍流傳一個觀念,認為:「現在是『末法時期』,我們今天是業障深重,因此沒有因緣見法,要開悟成佛很難、很難!…」事實上,不是這樣啦!空海認為:沒有所謂的「末法時期」,法、法印就是真理實相。真理實相一定就是超越時空,也就是過去如此、現在如此、未來也必然如此。

佛陀當時可以徹證「三法印」、「明心見性」,我們現在難道不可以嗎?可以的!只要大家一步一腳印的聞、思、修,跟隨著佛陀所走過的「解脫道」,腳踏實地一步一腳印去修,一樣可以來到「明心見性」,一樣可以見法。所以,對自己要有信心,佛陀就講是不待時節因緣。

九、「四念處」的修行方法--如何實修實證?

「四念處」的修法要怎麼樣應用?大乘佛教所講的真理,佛法的法義也都非常高、非常好,空海受到很大的啟示,吾心亦嚮往之,問題是:我怎麼樣 才能真正做到?因此讓我更重視方法,讓我怎麼樣做到?坐而談、不如起而行,說一丈、不如行一尺,腳踏實地去修很重要。當我慢慢溯源到原始佛法,發現在二千 五百年前,佛陀引導弟子們實修實證的最重要方法,就是扣住「四念處」的修行方法。今天的泰國、緬甸、斯里蘭卡等南傳地區,修行的法核心都是扣住「四念處」 修行方法,空海品嘗過這些方法的實用,也覺得相當好,在此與大家一起分享。

「四念處」是講身、受、心、法,但不要把他界定為小乘、阿羅漢、不了義…,我們現在把那些觀念知見通通放下,因為空海也一樣是從沒有任何成 見的情況,來接觸各種法門,今天是把覺得很好的一些修法、有次第的修行步驟、解脫方法,毫無保留的跟大家分享,不妨把過去的方法暫時做一個保留,把過去的 觀念知見暫時保留,重新去體驗什麼叫做原始佛法的修法、解脫道,為什麼以前佛陀在引導弟子修行的時候,大家要開悟、要見法都很快?那都是有原因啊!大家不 斷的聞思,然後修證都結合起來啊!所以這樣見法就很快。

十、「身念住」的開發

「四念處」修法,首要是「身念住」,是由淺入深。修行就是要修正我們的身行、口行、意行,這三種是有粗、有細的,最粗的就是我們的「身行」,其次是「口 行」,「意行」是很微細、很不容易覺察到。如果我們的「身行」沒有明覺,意根的「意行」就更看不到,你的起心動念就更看不到。

所以,禪宗所謂的「參話頭」,其實是要清楚看到起心動念之前的那一剎那。在說話之前最前頭一開始有波動,也就是最初起心動念的念頭,你都要清楚看到,也就 是要念念分明。問題是:要能夠來到念念分明,談何容易!是要來到「明心」階段,沒有前面「身念住」、「受念住」的基礎功夫,想要來到「明心」、「念念分 明」,不容易!

由於空海走過這一條路,發現很容易變成只是口頭禪,空口說白話。所以,後來就回到一步一腳印,依著「四念處」的方法實修。至於,「四念處」 的「身念住」要如何開始?大家在聽聞過後,現在就可以開始練習、開始應用,包括在學院或在家居士,回到個人的工作崗位,或是在家庭裡面,一樣都可以應用。 然而,要怎麼樣應用呢?「身念住」所要掌握的一個要領,就是行、住、坐、卧、語、默、動、靜,都保持清楚明覺、都正知之。不管當下正在做什麼,都保持清醒 明覺。

如何保持當下動作的明覺呢?我們平常走路都是很快,尤其身處在工商業社會,越是都市化,腳步就越快。大家都急急忙忙的走,趕時間、趕時間,趕快、趕快…, 都在那裡趕、在那裡沖,這就是衝動。當你在趕快、衝動的情況下,這個行就叫做「無明行」。今天落實到修行上面,第一個要領就是要把腳步放得比平常緩慢一 點,慢個八分之一拍、六分之一拍,每一個腳步都能夠清楚覺察,右腳左腳、右腳左腳。

走路的時候,請清楚覺察當下正在走路的情況。不要以為這不重要,誤認為修行是要在禪堂裡面打坐,如果平常「身念住」沒有辦法開發出來,在禪堂裡面還是在打 妄想。所以,「身念住」的開發很重要。佛陀是一個覺悟者、覺醒者,「身念住」的開發就,是覺醒過來的第一個最重要步驟,如果這個步驟沒有做出來,後面的覺 醒就免談。因為,粗的方面,你沒辦法覺察出來,微細的就更無法察覺出來。

修行是越來越微細,我們的心越來越清越明,觀察力越來越微細。所以,要從粗的動作開始覺察到,當下走路的腳步,左腳、右腳,保持清楚覺察。再者,請你的腳 步放輕、放柔,當你在衝動的時候,走路是啪、啪、啪…,尤其在上、下樓梯之時,更是這樣啪、啪、啪…,都是很大聲。如果真的有把「四念處」方法應用上來, 你的走路會是輕柔明覺,但也不是怕踩到什麼的躡手躡腳,你會很安詳、輕柔明覺的走路。所以,在走路方面,把速度放慢一點,腳步放輕、放柔,不會那麼粗重。

在掃地的時候,也是一樣。掃地、掃地是掃心地,但是當下在掃的過程,請你也保持手的動作姿勢,掃把到哪裡,你也覺察到哪裡。武士道的人練劍,劍到哪裡,覺 察力就全神貫注在哪裡。能不能也將掃把當作劍一樣,掃把到哪裡,你的覺察力就到哪裡,不要在那裡邊掃、邊在打妄想。如果你的心與境一致,當下真的就是在修 行,連掃地也是在修行,幫助你醒過來。

不要以為說我現在的眼睛睜得那麼大,難道就沒有清醒過來嗎?!這是一般人所認為的「醒」,現在所比喻的是佛陀所講的覺醒、覺悟。如果你的智慧眼沒有打開, 雖然你有兩個眼睛,但是因為你的法眼、智慧眼沒有打開,你還是看不到法。如果見不到法,以佛陀的標準來講,就是你還沒有醒過來。「覺醒」就是智慧眼打開、 處處見法。能夠遠離顛倒夢想,「法眼開」就是醒過來。

因此,「身念住」的開發,就是幫助你法眼打開的重要基礎。當你在做各種工作,包括洗衣服、洗澡,也是一樣,請清楚覺察你當下的動作,包括穿衣服也一樣,把 你的心安住在當下的動作,你要洗衣服、寫字…等其他事情,也一樣要「置心一處」,這樣就能夠「無事不辦」,清楚明察你當下比較明顯的動作。走路當下比較明 顯的動作,就是覺察腳步,如果現在當下走路的步伐不是很明顯,是手的動作比較明顯,你就覺察當下在手各方面的動作、工作,安住在當下,這樣你的心就會越來 越清涼。

包括吃飯也是在修行,不要急急忙忙的,或是邊吃邊怨嘆:「我業障深重、沒有智慧…,佛學院這裡的照顧不夠好、哪裡不夠好…,院長很少來看我、教務長也很少 來看我…」邊吃邊抱怨,這樣就錯失掉很多修行的機會。我們一方面要體諒師長們的辛苦、辛勞,當你能夠處處去體悟,就會充滿著感恩,而且會珍惜當下的因緣, 我們每一餐飯都是來自十方法界、眾生的布施,大家要好好的惜福。

在吃飯的當下,要怎麼去用功呢?一樣大家保持輕鬆放鬆,當你把飯菜放在缽碗之中,在挾菜的時候,請你也清楚覺察到,我的手伸出去,再夾回來送進口中,這個 過程都保持清楚覺察。然後,把飯菜送到嘴巴裡面的咀嚼過程,你也清楚的覺察。當飯菜在口中,由粗漸漸咀嚼變細、吞咽下去的過程,你也能夠清楚覺察,不要囫 圇吞棗。囫圇吞棗、動作粗魯,就叫做「無明行」。

我們今天學佛,就是要把「無明」轉為「明」,把「無明行」轉為「明行」,慢慢不好的習慣就會變成良好的習慣,有一天就真的能夠來到「明行足」。「明行足」就是佛陀的十個名號之一,因此不要小看這個過程,我們的「身行」要保持清醒覺察。

現在我喝這一口甘露水,是法界的恩賜。包括喝水,我都抱持著感恩的心,今天來到閩南佛學院與大家結緣,空海也是以一種感恩、知恩、報恩的心來回饋大家。

十一、「口行」的修法

「口行」怎麼修呢?我們平常講話就像機關槍一樣,唧哩呱啦的一直彈射出去,講話都很快。現在請你把講話的速度稍微放慢一點,假如你平常一分鐘講300個 字,能不能減為250個字?如果你平常一分鐘講250個字,能不能減為200個字?講話的速度稍微慢一點,慢個八分之一拍、六分之一拍。

再來,請你清楚聽到當下自己正在講話的聲音、聲調、內容,不容易喔!如果沒有相當的覺察力、反觀力,你沒有辦法清楚聽到自己講話的聲音,不信你自己回去檢 驗看看,包括說從以前到現在,你有多少時間清楚聽到自己當下正在講話的內容、聲音?這是修「口行」方面相當重要的一個原則。包括在家居士也是一樣,你在歷 緣對境的時候,可快、可慢,但是不管是快、或是慢,你要清楚覺察,清楚聽到我們講話的聲音,在講話的聲音裡面,有沒有諷刺別人?有沒有展現我慢?有沒有講 酸澀的話語?…。

所謂「禍從口出」,為什麼呢?如果講話的「口行」是「無明行」,在講話的過程,無意中造很多的惡緣、散播很多的惡因,卻不自知。這些惡緣、惡因散播出去之 後,就會結惡果,禍就會從口出。所以,修「口行」非常重要,我們每天面對眾生,處處都是要講話,如果能夠把「口行」修好,保持清醒明覺,你的惡因、惡緣就 會漸漸減少,當下又能多播種善因、善的種子,將來善的果就會越來越多,這是修「口行」。

十二、「受念住」的開發

「意行」方面的開發,就是「四念處」裡面,「心念住」開發。在這個過程中,「受念住」的開發就相當重要,剛才介紹的是屬於「身行」、「口行」方面。至於 「四念處」的第二個步驟-「受念住」,怎麼修呢?如果要能夠清楚覺察你內心裡的各種感受,當然最好是有禪定、禪修的基礎,就能夠很容易覺察到。在平常的時 候,你可以覺察到比較粗的,但是如果有禪定的基礎,就能夠覺察到更微細的。

「受念住」是除了清楚覺察身體的各種「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之外,你內心裏面的苦悶、不安、恐懼、恐慌…,也要清楚覺察到。「受念住」主要是 著重在現在、當下是在苦受、還是樂受?身體的酸、脹、痛、麻、癢,要能夠清楚覺察,現在內心是很鬱卒、很苦悶?或是內心裏面是很快樂、很高興、很興奮?是 喜、是樂?也要清楚覺察。

為什麼覺察「受念住」很重要呢?因為你內心潛意識的心態,是不容易覺察到,潛意識是會透過你的身心、身體的展現,身體的各種感受、覺受暴露出來。當你在生 氣的時候,會覺得好痛心、火冒三丈,如果有清楚覺察,事實上整個身體裡面的氣血會繃緊的往上沖,身體的當下是很苦的,你的心也是很苦的。如果你有覺察到當 下的身心是這麼苦,當我在罵別人、在生氣別人,到底第一個受苦的人是誰?是自己。

當你在罵別人、在瞋恨、在生氣,事實上第一個受害、受苦的是自己。所以,透過「受念住」的開發,你會覺得自己何苦來哉?!何必如此折磨自己?!每一個人都 想要快樂、想要安詳,於是你的生氣方面,就會大大的減少。當你要生氣的時候,就會覺察到你的血氣就要上升了,當如此覺察到了,就會認為說不要生氣了,生氣 是跟自己過意不去。所以,當「受念住」有覺察到,你的種種衝動就會漸漸減少,因此各種苦受、樂受,你都要清楚覺察。

十三、「心念住」的開發

「心念住」的開發,是非常重要。我們身體的感受,一方面是透過酸、腫、脹、痛、麻…反映出來,另一方面還有內心的苦悶、不安,也會透過身體的覺受顯露出 來。事實上,覺受方面,是內心無形的一個語言。因此,要來到「心念住」,前面的「身念住」、「受念住」必須要經歷過,有了這些覺察之後,再來才能深入到去 觀看你的心,來到「四念處」第三個階段--「心念住」的開發。

「心念住」的開發,非常重要。如果「四念處」能夠依循著一步一腳印的,深入來到「心念住」的開發,就是來到禪宗所講的「明心」階段。如果「心念住」階段能夠開發出來,後面來到「法念住」就可以見法,就好辦了。

「心念住」怎麼開發呢?前面「身念住」、「受念住」的基礎要具足。能夠掌握「心念住」,因為你的心越來越寧靜、越來越清明、越來越微細。所以,當你在起貪 的時候,可以覺察到我現在有起貪心;當你在起瞋心的時候,「心念住」就是開發深入到觀察你的潛意識,一般眾生是表裡不一,嘴巴講的是一回事,內心裏面卻又 是不同的心態。一般眾生所表現出來的,都是表面意思,而潛意識是非常不容易看到、非常不容易覺察到。

當今最深的心理學領域,也無法像佛法如此深入剖析,到達人類最深層的心裡。真正的佛法,真正「心念住」的開發,是最深奧的心理學,把心理方面解析得非常深 入。所以,真正「心念住」的開發,是來到「明心」的階段,你當下有沒有起瞋?潛意識裡面有沒有起瞋?表面上象是說對人家好,說:「歡迎你來!」其實內心 里,卻是期望對方早點走。當我們表裡不一,能不能清楚看到?當我們說話言不由衷,能不能清楚覺察到?當我們說話裡面有在設計、陷害別人,能不能清楚覺察 到?當我們的心量狹窄、看到別人好,有沒有「見賢思齊」的雅量?還是看到別人的好,內心興起我慢之心?或是狹窄之心?或是忌妒之心?…這些都是「心念住」 要開發的。

「心念住」方面,是來到「意根」的修行,我們的「身念住」、「受念住」,包括「身行」、「口行」,都是屬於外相,真正潛伏的心態,才是最重要的根源,修行 能夠來到「心念住」的開發,看到你的起心動念能夠「念念分明」,「意行」、「意根」的衝動,才會漸漸地止息,才會漸漸凈化,才能夠來到「明心」的階段,才 能夠把「意行」修好。

當你的「身行」、「口行」、「意行」,都修正、都凈化,很自然就會展現出「三妙行」。這時候,起心動念能夠清楚覺察,有沒有在播種惡因?有沒有在結惡緣? 當下就可以馬上覺察。所謂「眾生怕果」、「菩薩是畏因」,如果眾生的「身行」、「口行」、「意行」沒有修好、沒有清凈,常常在無明、衝動之下,播種很多的 惡因而不自知、而不以為然,就是無明衝動的可怕。

修行就是「身行」、「口行」、「意行」,都能保持「明行」、身心柔軟,「三妙行」的展現,當下身、口、意所造作的,自然會過濾、會凈化,惡因、惡緣就會逐 漸減少,善因、善緣就會逐漸加深。因為具有「受念住」及「心念住」的開發,又能夠「將心比心」,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我不喜歡別人這樣對待我,因 為我會有痛苦,於是會「將心比心」,也不應該這樣去對待別人。

如果我們所造作出來的,會讓自己苦、不安,而且也會帶給眾生苦或不安,就會知道這是惡業、惡因,你當下就會停止,不會去播種那些惡因。所以,善、惡的界 定,包括慈善界,都是從我們的心開始出發。各種善行、或者惡行,都是從我們的心出發,如果深入我們的內心世界,能夠「將心比心」,就真的來到所作所為,都 是從慈悲喜捨出發,跟眾生廣結善緣。因為你也想要安詳、快樂,「將心比心」,眾生也是喜歡安詳、快樂,我們不希望別人帶給我們痛苦,我們也不要帶給別人痛 苦,這時候會慢慢來到以愛己之心去愛每一個人、愛護一切眾生,「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心量,就會慢慢擴展出來。

所以,「明心」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關鍵、轉折點,所有的聞思基礎就是要來到身心寧靜下來,來到「明心」的階段,然後才能夠進入第四個階段--「法念住」。

十四、「法念住」的開發

「法念住」要掌握兩個重點,第一個重點就是「明心見性」,「見性」就是見法,最主要核心就是體證「三法印」、「四聖諦」。見法階段,就是徹證「無常法 印」,以及體悟「緣起性空」。當你具足這兩項基礎,才能夠體證所謂的「無我」。現在是講「體證」的世界,不是停留在觀念知見。要具足前面這些基礎,就能夠 體悟、體證到第三個法印「無我」。當你真正體證「無常」、「緣起法則」及「無我」,很自然就能夠遠離顛倒夢想,就會來到「涅槃寂靜」。

「涅槃寂靜」不是一般眾生所理解的,那種死板板認為:「我要做到入深定,什麼都不想、什麼都不動,叫做涅槃」,不是這樣。「涅槃寂靜」是我慢、貪瞋痴、煩 惱的止息,內心的清凈、凈化,就是遠離顛倒夢想,不會再顛倒夢想、海中鑿河。內心不管到哪裡,都是處在凈土的世界,都是處在涅槃彼岸。「明心」之後,即能 「見法」;「見法」之後,就能遠離顛倒夢想。

見法,除了體悟「三法印」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關鍵,就是處處體悟當下有沒有「五蓋」?有沒有貪心?有沒有瞋心?有沒有我慢?有沒有疑結?有沒有懶 散?…。事實上,「睡眠蓋」是昏昏沉沉、懶懶散散、不精進、懈怠…,通通都是包含在「睡眠蓋」。「法念住」就是要觀察到有沒有「五蓋」?當下的「六根」與 「六塵」接觸,有沒有打結?不容易啊!修行的功夫、修行的力道,就在於當下的你,「六根」與「六塵」接觸,當下有沒有「打結」?

「打結」就是起了貪婪、迎拒之心,抓取境界、或是排斥、抗拒境界,你的心被境界抓走,成為境界的奴隸,叫做「打結」。在「解脫道」上的修行,就是要打開我 們內心所有的結縛。如果我們能夠打開內心裡的種種結縛、千千結,鬆開一個結、就自在一分。打開內心裡的種種結縛,就來到解脫自在。

所以,「苦海」不是別人在束縛你,而是我們錯誤的觀念知見,讓我們的內心在打結。你自己做了很多的框框、很多的束縛,把自己綑綁住。修行,就是看到藏在內 心很深沉潛意識中的結縛,協助大家來到身心凈化,打開我們潛意識裡面的種種結縛,就好辦了!知道自己哪裡有打結,就知道怎麼鬆開了。

「明心」的過程、「明心」的目的,就是要讓我們看到內心裡種種的結縛。看到法界的「三法印」、了悟宇宙的真理實相之外,就是要如實看到我們內心裏面的種種 結縛,一個一個打開、解開,讓我們的十個結完全去除,來到貪、瞋、痴、我慢、身見結、疑結、戒禁取結,包括色界貪、無色界貪、掉舉、無明結,全部都破除。 所以,「明心」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過程。

十五、結語

各位有因緣在佛學院讀書,要好好珍惜這樣的善根福德因緣,大傢具足聞思基礎之後,將來如果又能夠進入實修實證,很快就能夠來到「明心見性」。真正能夠明 心、見到法,智慧眼打開之後,就能夠遠離顛倒夢想、解脫自在,這些都是可修、可證、可達。當你真正走過這條解脫之路,再回來看滾滾紅塵的眾生,就能夠真正 體會何謂「大慈大悲憫眾生」。很自然的,不必一定說要導駕慈航…,自然就會大慈大悲。

如果真正走在正確的解脫道上,很必然與「菩薩道」是完整結合,釋迦牟尼佛就是以身作則,走出這樣的一條解脫路,本身就具足大願力、大悲心,但是他發現這些 一定要回過來,從自己本身開始做起。佛陀用了六年的時間,以生命去找法、去修行,當後來了悟真理實相,就開始走上「菩薩道」、弘法利生之途。所以,真正的 「菩薩道」是建立在「解脫道」之上。

如果所行的「菩薩道」,沒有跟「解脫道」完整結合,與世間的一般慈善機構、一般的行善,就沒有兩樣。佛教的特殊、佛法的殊聖就在於此,能夠行「菩薩道」又 能夠行「解脫道」,能夠「入世間」又能夠「出世間」,能夠「出世間」又能夠「入世間」。所以,佛法是非常殊聖、非常珍貴,非常實際、非常實用,幫助我們解 除身、心病苦最好的良藥。佛陀是大醫王,不要把佛法當作只是一種學術、一種學問在探討,或只是一般的觀念知見,很可惜!但願大家能夠去追尋佛陀所走過的 路,一步一腳印去聞、思、修、證,很快!有一天你也能夠開悟、見法,遠離顛倒夢想、解脫自在。

今天就為大家簡介「解脫道次第」到此,感謝大家!

※雙向互動發問:

學員問:我是剛考進佛學院的學生,在此就讀了一個月,但是一直不能解開我心中的疑惑,因此又想馬上離開,我的疑惑是:我從小有一個解不開的 謎,就是很容易受到驚嚇,成年後做什麼事情,情緒就一直很不穩定,學佛已經三年了,期間請教過很多法師,我為什麼很容易受到驚嚇?情緒不穩定?有時候高 興、有時候又低落了,造成性格上的極不平衡,非常孤僻,所以我也想從道家醫學的角度,去探索一下這個心結,請法師為我指點。

法師答:現在很重要的是:你要靜下來,閩南佛學院可以幫助你成長,不要再到處去找尋,讓心定不下來。如果你現在靜不下來,一年後還是靜不下 來。你現在要靜下來,好好安住在當下,我們這裡有師長可以協助你,把你內心裡的問題、困難解決,而且又可以聞法,是非常殊勝的因緣啊!佛法正是要解決你內 心深層的恐懼不安,如果你現在又要錯失這樣的機緣,什麼時候才能深入經藏、深入佛法呢?!

所以,首先把心安定下來,要向自己挑戰,如果沒有好好下工夫深入經藏,就不離開這裡,給自己一個勉勵。再來,當你深入聞思,要去消化、要去實踐,亦即「解行合一」。

把剛剛所講的「四念處」,好好去開發,清醒明覺活在每一個當下,你的恐懼、恐慌,常常是來自於你的心沒有活在當下,想著很多的過去或是未來,會造成你內心 的幻相,你的恐懼是來自於你的那些幻相。如果你要探討過去的那些根源,太慢了!如果我們的身心有問題、有毛病,該看醫生的時候,我們就要去看醫生,有心病 就要找心理醫師,更深層的心病,真的就要找法師。如果你真的靜下心,去聽聞到正法、解脫法,你的內心就會越安詳、越自在。

學員問:法師是學醫的,且在講座中提到很多法,存在潛藏在我們的潛意識中,

現今有心理學,透過催眠的方法,解決人類心理上的問題,請問:我們如何把佛法與催眠法結合起來?可行嗎?

法師答:我認為,催眠法只是一般心理學、心理醫生,在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法,

如果能夠幫忙,也就象是世間醫術的其中一種,以前很容易與一般所稱的巫術結合。但是,把催眠做比較健康的一種歸納,是治療心理疾病的一種方法,也只是一種 方便法、一種方法,還是沒辦法為你解決最深層的問題,因為你在被催眠的情況之下,是別人來幫助你,你還沒有醒過來!還只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一種治標方 法而已,如果沒有正確的聞思基礎,當你醒過來之後,一樣還是繼續無明衝動,再播種惡因而不自知。所以,真正要解決我們最深層的身心疾病,就是要來到「明心 見性」,佛法所能夠解決的,是一般心理學或心理大師所無法解決的問題。

如果一般心理學或心理大師,可以解決這些深層問題,他們就成佛了,心理醫師就是成佛了,真的大不相同,這就是佛陀深深吸引我、讓我佩服的地方,他的見解之深、治病之深,是從最深層的「根本」來著手、解決。治病要從病因、病根中來解決。

學員問:請問法師在開講時,為何把「四弘願」改為兩句?而且把「佛道」放在前面,法師有何用意呢?

法師答:第一,是我們的時間有限、為了節省時間;第二,最主要是因為我以

前深入體會「四弘願」,認為兩個弘願就足以代表了。而且這兩個弘願是「解脫道」與「菩薩道」相提並論,為什麼把「佛道無上誓願成」擺在前面?也是空海所體會過來的。雖然以前我很有心去行醫濟世救人,但是我的醫術哪裡來呢?所以,我必須要退回去,好好把醫學理論全部建立起來,好好向那些老醫師學習。

這就是「解脫道」的過程,「佛道無上誓願成」,就是要學習佛陀大慈大悲大願力。問題是,必須要回到先讓我們自己懂得游泳,先要會游泳才能夠跳到海裡面救渡 眾生,跳下水去救渡眾生就是行「菩薩道」。所以,為什麼把「佛道無上誓願成」擺在前面?我們說要學佛,就是要學習釋迦牟尼佛,這一生一世就是要成佛,要有 這一種魄力、這一種決心。

如果沒有「眾生無邊誓願度」的菩薩心腸,是沒辦法成就。如果你的心量沒有打開,自私自利、只為自己,沒有慈悲心,對不起!你連證初果都證悟不到。

所以,絕對沒有自私自利、焦芽敗種的阿羅漢。如果你自私自利,連證初果都沒辦法,為什麼?因為你的心量沒有打開、身心不柔軟,沒辦法溶入無常法流裡面,因 為無常法流、無常法印是個流體,它是個流動、是個流體,如果你的身心僵硬,或是只為自己、身心狹窄,頻率就無法與法界的法流,一起流動、一起脈動,就沒辦 法真正見法、來到解脫的境界。所以,把「佛道無上誓願成」、「眾生無邊誓願度」標出來,其他的也就包括進去了。

你要成佛,「煩惱無邊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當然一定是包括在裡面。

學員問:真理實相是一種法則理體嗎?如果是,是否有偏細斷?

法師答:真理實相是一種法則理體,實相不是一種法則,實相就是實際的存在。

你眼前所看到的一切人、事、物,眼前所看到的就叫做實相,我們修行體悟「三法印」,究竟是體悟「一實相印」。你要體悟實相、真正見法,就是要體悟活生生的大自然法則,你到哪裡都是見法,都是體悟這些法則。

實相就是實際的存在,它不是一種法則。「法則」是人類那些智慧者觀察實相之後,把它歸納出來的,看到大自然的運轉法則。法則,佛陀歸納「無常法印」、「無 我」、「緣起」,法則是永遠存在,是不是一種微細的恆常呢?不一樣的。大自然的法則,只要有宇宙的存在,只要有日月星辰的存在,只要有大自然的存在,就一 定是生住異滅、成住壞空。

智慧者、解脫者,他們歸納「無常法印」,中國的古聖先賢歸納,即是《易經》裡面的「變易」,是在敘述大自然的運轉法則--「變易」。《易經》又提到「不 易」,就是「變易」的法則,不管到哪裡,它都存在。但是你不能說「不易」就變成一個微細的常了嗎?「不易」是人類歸納出來的一個法則,不要在那文字上面 繞。

所以,要體會到真正的不生不滅,一定要先體會到生生滅滅。這是有先後,要先體證生生滅滅的「無常法印」,才能夠體悟到何謂「不生不滅」。

何謂「不垢不凈、不增不減」?是很深的。因為實相本來是不可說,但如果不告訴大家一個法則,大家沒辦法去體會,沒辦法去求證。我告訴大家一個法則,大家又容易落入語言文字裡面去鑽研,這樣很糟糕啊!很容易形成「見指不見月」。

這些法則是智慧者他們歸納出來的,不管佛陀有沒有宣說出來,大自然都是法爾如斯在運轉。所以,佛陀就講:這些法印、法則,不是我佛陀所創造、所發明的,這個法則、真理實相都是法爾如斯、自然的展現,不因為佛陀有沒有出生,不因為佛陀有沒有講經說法,這個法就不存在。

所以,法則是一個歸納,是在描述現象界的變化。當你能夠徹證「無常法印」,才會體悟何謂「不生不滅」、了悟生死大事,才能體會何謂「不生不死」。

眾生常常從很有限的語言文字,解析很深的法義,這樣的論斷就很容易落入兩端裡面,造成錯誤的結論出來。所以,包括說修行人,後來是來到「常樂我凈」的世 界,問題是:糟糕啊!這是很深的,是《心經》所講的世界。如果你沒有徹證「無常法印」,對「常」方面的體會,就是錯誤的體悟,你在抓一個「真常」,但是不 管你怎麼抓,就是抓不到常。

唯有徹證「無常法印」,才能夠來到「常」的境界。但是,所謂的「常」,

是超越眾生二元對立的思考空間、語言。眾生的「常」與「斷」是分開的,就像一般人的邏輯推理,是把「白」跟「黑」截然分開。何謂「不常」也「不斷」?「不常」就是沒有恆常,但是它也不斷。如果落入「斷滅空」,就糟糕了。

所以,不要以你現在的語言文字,理解佛經裡面非常深的道理、法義,要給自己保留無限的空間。

學員問:我對於「涅槃寂靜」不甚理解,能否再解釋一下?

法師答:佛陀在《阿含經》裡面有講過:「先知法住智,後知涅槃智」。「法住智」

就是「三法印」--無常、緣起、無我,還有世間的苦,要先徹底去了悟這些實相,才能夠來到「涅槃智」,因為「涅槃寂靜」,是屬於《心經》所講的境界、四果阿羅漢的世界。現在最重要的,是怎麼樣逐步深入聞思?怎麼樣逐步見法?向初果、證初果、二果、三果…,這樣逐步上來。

如果你能夠見法、逐步深入,後面的「涅槃寂靜」,就能夠體會到了。真正能夠徹證「無常法印」,就能夠知道何謂「不生不滅」。你現在一直要我幫你解析「不生不滅」,很難、很難、很難!只要大家逐步提升上來,就可以真正體證到。

學員問:「四念處」是明覺身行、口行、意行,都是令境來安心,若無境時如何明覺以識自己心?

法師答:這個問題有「放箭」的味道,知道嗎?事實上,你真正來到沒有境界,

早就沒有憂悲苦惱、沒有我慢、沒有不安,要來到「無境」,沒那麼容易!空海一路走過來,說要來到「無境」,談何容易!你要來到「無境」,一定要來到「無我」的境界,因為「苦海」是來自於我們有「身見」、「我見」,「六根」接觸到「六塵」,就會產生結縛,就是「苦海」。

如果你沒有身見、沒有我見,歷緣對境的各種境界,才會真正來到沒有境界。所以,是要來到「無我」,才能夠來到無境,這時候是來到心境一體、能我雙泯,心、境的對立消失,這時候才來到「無境」。

所以,要來到「無心」、「無我」,一定要先經歷過十個結縛通通消失,真正沒有「我慢」。如果沒有透過「四念處」的修行,內心裏面很深層微細的「我慢」,不容易覺察到。在修行的時候,很容易展現我慢、我是、我能,自認我的境界比別人高,你不容易覺察到。

佛陀很清楚跟我們講,只要你還有我慢,你的生死輪迴就繼續,十個結的最後的兩個結,就是「我慢」及「無明」,那是最深沉的。所以,沒有真正「明心」的開 發,沒有真正「明心」的功夫,要來到「無我」,非常不容易!這是分享我一路走過來的心得,真正一步一腳印最快速,老老實實面對自己,實實在在面對自己,這 是最快速。

學員問:法師開頭所講的,佛法並不是佛教所專有,因為佛法是真理,很容易

誤導人,認為在以語言表達方面也欠妥當,值得我細加推敲。

法師答:為什麼「佛法」並不是佛教所專有?因為「佛陀」只是一個音譯,真

正的意思是覺悟者、覺醒者。「佛法」的意思就是覺悟者講出來的法則、真理實相。佛陀本身在經典裡面也有講過,這個法則不是我所創造、我所發明的。大家可以 翻書對照,《阿含經》裡面一樣有,在「阿含解脫道次第」這本書261、262頁,在第32章「涅槃、無為、空」章節的第十節、第十一節經文,是在《雜阿 含》佛光版334經,在大正藏是296經,第十一節在佛光版是337經,在大正藏是299經。佛陀都有跟我們講過,我告訴大家的法印、真理、緣起法則,所 謂「緣起法則」是一個代表,「緣起法者,非我所作,亦非餘人作」,不是其他任何人所作,不管我佛陀有沒有出生、有沒有出世,這些法則都是常住啊!法住法界 啊!

這些法則、真理,都是永遠跟法界、宇宙、大自然都存在,「彼如來自覺此法,成等正覺,為諸眾生分別演說,開發顯示」,我釋迦牟尼佛只是發現到這些真理實相,然後遠離顛倒夢想,於是回來與眾生分享。

所以,佛陀是非常民主,包括說他承認這些法,不是我私人所有的,不是我創造、不是我發明的,他只是發現到而已,本來就法爾如斯的存在,我佛陀只是發現到而已,難道我佛陀可以申請專利嗎?只有我佛陀自己可以發現,別人不可以發現嗎?沒有啊!

佛陀也講說過去的那些覺悟者如此講,佛陀也是這樣講,不是只有佛陀了悟這些真理實相而已,因此佛陀也不會去申請智慧財產權,不會說這是我佛陀所專有的。真理實相是大自然法爾如斯的真實存在,佛陀他只是發現到,一樣任何人也可發現到。

其實,佛陀最初並沒有要創立佛教,他只是了悟真理實相之後,然後到處弘法、到處講經說法,協助眾生一起走上解脫道,協助大家認清實相、遠離顛倒夢想。如果 經過聞、思,又透過實修實證,當你見法之後,就入聖者之流、入僧團,佛陀最初並沒有要成為教主、創立佛教,他只是講經說法,然後協助眾生遠離顛倒夢想。

於是慢慢跟隨佛陀修行的人越來越多,後來僧團就存在了。佛陀講經說法,有法、有覺悟者,有修有證的四雙八輩,慢慢越來越多,等佛陀大般涅槃之後,由於修行的團體越來越多,組織架構才會越來越龐大,後來才有一個僧團以及佛教的組織。

所以,佛陀是非常民主的,「佛法」不一定要冠上我是佛教徒、佛法,或是要入佛門,才能夠體悟到「無常法印」。如果真正身、心寧靜下來,好好去體悟,一樣可以體悟到「無常法印」、「無我」。

「阿含解脫道次第」這一本書,是把《四部阿含經》的精華、精髓集中,然後按照佛陀所講過的次第、步驟予以編輯。所以,如果有因緣,把這本書好好看過之後,一樣可以把整個聞、思、修、證的架構掌握住。再來,就看你所下的工夫,就能夠逐漸深入。

學員問:法師剛才講,好像要先自利,然後再利他。但是眾生根基各異,若是

自己不能先解脫,是否就不能弘法利生?則如來的重擔誰來挑?我們又要如何去報恩?報佛恩?師祖恩?

法師答:我剛才所講的是佛陀他所走過的路線,是很高的要求標準,如果以原

始佛法來講,佛陀本身是走過這一條路。我要先學會游泳,才能夠跳下水去救渡眾生;我要先學會救渡眾生的技巧,才能夠應用各種方法來協助眾生從溺水中拯救上 來。所以,他們都具有大慈大悲的大願力,佛陀當年協助那些弟子們,要求本身要先深入聞、思、修、證。以佛陀當時來講,都是在弟子見法、了悟真理實相之後, 然後就到處分散到各地,向眾生講經說法。

佛陀的要求都是高標準的,你要成為明眼人,這樣才不會無意中,落入以盲導盲的情況。但是,也不是說還沒有來到高標準之前,就不能行「菩薩道」,我們說要具足各種的善根福德因緣,平常一樣在生活周遭能夠隨緣布施的,我們就去做、跟眾生廣結善緣。

至於講法方面,一個原則就是:我親證的,我講我親證的;如果不是親證的,是聽聞來的,就講這是聽聞來的。再來,我們證悟到哪裡,講到哪裡。如果不是講我們 所親證的,一樣我們很如實面對自己,我懂到哪裡,就講到哪裡;我知道多少,我講多少,不要誇大不實。另外,未經過求真求證的,我們要保留。

如果你能夠這樣,比如現在自閩南佛學院四年畢業了,一方面我們能夠知道自己不足,就會繼續深造、繼續精進用功、繼續實修實證,在這當下,我一樣可以量力反 饋,學院有需要大家付出、奉獻,一樣可以撥出時間,一方面協助教導這些後輩、後起之秀,讓他們也有能夠聞、思、修逐步上來。但是,這時候你會清楚知道自己 尚未大安心、大自在,我現在是懂多少、講多少,當下還是如實的展現,我知道多少、講多少。別人問我的,我不知道,就說不知道;我沒有親證的,就說我沒有親 證。

就像我們讀到高中程度,由於地方教育資源很落後,沒有足夠資格的老師協助,這時候我們雖然只有高中學歷,一方面我們深造,一方面也同時可以反饋鄉親。我們 利用假日協助鄉親們,教導他們從基本的理論開始,至於說我下一步要怎麼走?我的目標要往哪裡走?我現在當下隨緣量力,與眾生廣結善緣,「解脫道」跟「菩薩 道」是不會相違背的,我們同樣可以「荷擔如來家業」。

我們一般是講身、心,而所謂的「心」與「靈」,心靈也可以合一的講,意指我們的精神領域層次。一般大致的區分是身、心,以佛學名相而言,亦即「名」(心) 跟「色」(身),就是有形的肉體跟無形的精神這兩方面。如果把「心」詳細區分,「心」與「靈」要再區分,「靈」講的就是更深層的這個主體,亦即「明覺」。 「心」就是由這個「體」它產生作用,產生我們的起心動念、我們的覺受,包括我們的覺受、起心動念,這就是屬於「心」。我們的心量,我們在起貪、起瞋,那都 是在心念的作用。它是從那個「體」,亦即「明覺」的「體」產生出來。

一般大致的區分就是身、心,再細分就是身、心、靈。身、心、靈要和諧,我們有講述一套「心靈成長?事事本無礙」課程(已製作37小時的語音及影音資料), 講述的內容就是身、心、靈的和諧。「角色」層次的治療、復愈、復原,就是「心」跟「靈」的統合,亦即我們的表面意識與潛意識、表面意識與身層意識要做統 合。

一般人常常是表裡不一,人前人後不一、多重人格,或是人前有我們要的形象、角色,不接受我們另一半的陰影,因此我們的內心常常是在拉扯、廝殺,本身的能量就在挫耗,於是心靈裡面常常就在那裡拉扯。

所以,對於深層的心靈跟表面意識這些,我們要清楚的去看到,要把它做一個統合。當這樣複合起來,就漸漸的來到「自我」層次。「自我」層次就是屬於藝術家、 美術家、音樂家他們偏重的層次,他們敢於自我表現。我認為這樣做不錯、很好,我就這樣去做,至於別人怎麼看、別人怎麼樣評斷,那是你們的事。像真正的藝術 家,他是憑著心靈在創作,至於創作出來的作品,你們要不要欣賞,這是你們的事,他不是走商業化的路線及風格而迎合大眾的眼光,不是這樣的。

真正的藝術家、美術家、音樂家,他們是用心靈在創作。像貝多芬、比卡索,還有那一幅「夢娜麗莎的微笑」作者達文西,他們都是用心靈在創作。當然,在此不是 意指藝術家的境界不夠,有的藝術家的心靈領域是很廣、很深,非常好!也有可能是解脫者。但是,如果一般人只是停留在「自我」層次,在心靈方面是比較敢忠於 自己,他不滿意的、不高興的,他敢於拒絕。假如別人要叫他做什麼事情,如果是他不想要做的,他敢於拒絕。

一般人是礙於情面,認為「不好意思拒絕啦!好吧!我就做一個濫好人…」結果就收了、接受了,於是就在那裡苦啊!該拒絕的時候不敢去拒絕,為了維持「我是慈 悲善人」的那一種形象,結果我們去接了很多的case,卻讓自己沒辦法消化,於是又牽累了更多的人。比如說,你沒有能力去幫助別人,但是當朋友開口跟你要 錢,於是你就要去裝好人,然後你又去跟人家借錢來、再轉借,像這樣都是不如實,後面就會有苦。

所以,我們的心靈要慢慢的來到我們的良心理性,因此做什麼事情,要回到我們的良心理性來。你的良心理性就是你的靈魂層面,真正的佛心、真正的良心本性就是靈魂的層面。因此,做什麼事情,要回到我們的良心理性來,然後慈悲心的流露、悲心的流露,那就是屬於「心」的層面。

所謂的「心靈」、良心理性,這是我們的靈魂層面,從中我們慈悲、悲心的流露,那就是「心」在起作用,是從「靈魂」裡面流露出來的。一般眾生是把「靈魂」的 層面掩蓋掉了,都只是在表層的起心動念,如何鉤心鬥角、怎麼樣去算計別人…,那都是屬於心念,昧著良心理性,「靈魂」被掩蓋掉了,因此變成是表裡不一。他 的真正深層裡面的良心理性,「靈魂」,是不想去害別人、不想讓別人吃虧,但是他活在一個現實的社會裡面,如果他還沒有開發到心靈的層次,就會用那種身見、 我慢,然後到處跟大家起衝突;或是認為「我能夠得到、我能夠搶得到,這是我是、我能…」像這樣就會埋下更多的恩怨是非。因此,這就是沒有回到「心靈」層 次。

修行就是要來到開發我們的心靈,把我們的良心本性--不思善、不思惡的佛心、佛性,把它開發出來,這就是屬於身、心、靈的「靈」的層次。你平常的思惟、起 心動念,這是屬於「心」的層次。一般的心理學探討的是「心」的層次,佛教則是深入到「靈」,佛教把「靈」稱為佛心、本心。

所謂的「開發明覺」,真正的覺性開發,就是把我們「佛心、佛性」開發出來,亦即你的本心、本性。「四念處」裡面身、受、心、法的「心念處」開發,就是在 「明心」,亦即把你清凈的本心開發出來,也就是開發你的靈魂。如果你真正是從你的靈魂、本心、本性流露出來,做什麼事情都會是憑著良心理性在做的。

當你真正本來面目、本心本性流露出來,一定是只有慈悲,沒有任何的瞋心,就會來到跟諸佛菩薩完全相同的那一種心靈質量。因此,大家有因緣要認真看那一套 「心靈成長?事事本無礙」課程內容,這一套資料比大學、研究所裡面所講的心理學,都還要更深入、更具體、也很實用,不要小看這一套課程資料。

如果一般的藝術家,能夠再繼續擴展到重視整個身體方面,這就是屬於身、心、靈的整合,亦即來到「人馬座」的層次,即是身、心、靈的一個整合。當超越了「人 馬座」的層次,就可以來到「有機生命體」層次。由於一般人都是否定這個身體、踐踏這個身體,太多的修行人也都是否定這個身體。如果我們否定了這個身體,你 的身、心就分裂了;如果是在身、心分裂的情況之下,你本身的生命能量就是互相的挫耗。

我們的這個身體就像在當牛、當馬的幫助你,但是一般人卻認為「這是業障、這是污垢,我要等啊!等啊!等到因緣夠的時候,就要放下這個臭皮囊,到其他的地方 去…」像這樣的人,他的身跟心不會統合的,由於他是否定這個身體,這樣也就是否定現實的人生;當你否定現實的人生,於是就會去構築虛幻的未來。

所以,我們的身、心、靈要統合起來,才會來到「有機生命體」的產生;當「有機生命體」誕生出來,你的潛能、你的智慧,才會逐漸的開發出來。因為你的生命不 再挫耗、不再拉扯、不再廝殺,進一步你才能感恩啊!這個身體,它當牛、當馬幫我們任勞任怨了幾十年,「人馬座」裡面的那一匹馬,它就是我們的身體,是幫助 我們承載到東、承載到西。但是當人類被灌輸很多錯誤的觀念之後,你就否定了這個身體,你在踐踏它、你在輕視它,於是你的身、心就分離、就分裂了。

因此,身、心、靈要來到統合,一定要進入到聞思,你才會了解到原來一個完整的生命實相,它就是一個身、心、靈的整合。今天我們來到這個地球誕生,眾生有這 個肉身的存在,要感恩這樣的因緣、善用它,一個懂得惜福、珍惜當下因緣的人(是珍惜而不是抓取),他到哪裡都是會充滿著感恩,「我感恩這一生我有這樣的一 個身體,感恩這一匹馬,它幫我載到東、載到西…」。我們這個身體也一個由眾多的眾生所組合而成的,有這麼多的眾生來協助我們,讓我們能夠去承擔很多的事 情,來回饋、利益更多的眾生。所以,真正懂得實相的人,你的內心裏面一定是處處懂得感恩的。

一個身、心、靈整合的人,一定是懂得感恩的。但是,進一步還要成長,來到你跟整個山河大地、日月星辰,都看到它們跟你是一體的,這時候你才會看到「法身遍 一切」。一個來到「法身遍一切」的人,他的瞋心才會完全的消失,我慢也完全的消失。這時候,他才會真正的體悟到、徹證到「無我」。

所以,身、心、靈的統合,這是一個很重要的關鍵,進一步要去看到所謂的「無情的眾生」。一般宗教所界定為「無情的眾生」,其實那也是我們的生命、那也是我 們的身體,這不是催眠、不是幻想,而是實相,只是眾生了解不了解而已。當你不了解、你否定它,你就是在否定你的生命,而且也是否定自己究竟皈依處的家。因 此,不 知道究竟的家在哪裡,就成為「宇宙的流浪人」,於是一個星球找過一個星球,一個星球找過一個星球…。

今天大家有因緣來接觸解脫道,如果你們真正好好去體會,就會真的去體會到「百千萬劫難遭遇」,希望大家能夠好好去珍惜。


推薦閱讀:

海濤法師【真的發菩提心,有戒體,九玄七祖盡超生,不可思議】
圓覺經講記  作者:道源法師
延參法師:生活過得怎麼樣
靜波法師:布施 簡單易行契理契機的修學法門

TAG:禪修 | 法師 | 四念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