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堂》 千古名方15講的視頻和文稿

千古名方(1)補陽還五湯--中風病人 ( 後附文稿)

千古名方(2)蘇子降氣湯--哮喘 咳喘病 ( 後附文稿)

千古名方(3)獨活寄生湯--風濕痹症 (後附文稿)

千古名方(4)酸棗仁湯--更年期綜合症 (後附文稿)

千古名方(5)半夏厚朴湯--行氣散結 (後附文稿)

千古名方(6)血府逐瘀湯--胸中血瘀證 (後附文稿)

千古名方(7)左右歸丸--腎虛 (後附文稿)

千古名方(8)半夏白朮天麻湯--眩暈 (後附文稿)

千古名方(9)交泰丸--失眠 (後附文稿)

千古名方(10)玉液湯--糖尿病 (後附文稿)

千古名方(11)四君子湯--腎病 (後附文稿)

千古名方(12)諸方運用--水飲病 (後附文稿)

千古名方(13)左金丸--胃病 (後附文稿)

千古名方(14)茵陳蒿湯--黃疸 (後附文稿)

千古名方(15)打老兒丸--早衰 (後附文稿)

千古名方1文稿: 補陽還五湯--中風病人中醫有成千上萬首方劑,每一個的功效和用法都各自的獨特之處,但是這些方子的配伍原則始終離不開四個字——君臣佐使。《素問·至真要大論》中對於君臣佐使給出了明確的定義:「主病之為君,佐君之為臣,應臣之為使。」君葯:一個方子里,針對主病和主證起主要治療作用的藥物,它的藥力居方中之首,或者用量比其他藥物大。君葯是一個方子中必不可少的藥物。臣葯:1,輔助君葯加強療效的藥物;2,一個疾病,包括主要癥狀和次要癥狀,比如腎陰虛證,腰膝酸軟是主證,那麼小便黃就是次要的癥狀。那麼補腎陰、強腰膝的就是主葯,比如知柏地黃丸中的熟地,山萸肉。而治療次要癥狀小便黃的知母黃柏,就是臣葯。佐葯:是佐助君臣藥物來治療,或者佐制君臣毒性的,比如半夏瀉心湯中的半夏和生薑的關係。又或者反佐,即佐葯的性味與君臣相反,但卻可以起到相反相成的作用。比如左金丸中的吳茱萸辛溫,和黃連的苦寒,是完全相反的,但卻可以起到相反相成的作用。使葯:①引經報使,就是引方中藥物直達病所的藥物。俗稱「藥引子」。②調和,即調和諸葯。如甘草。我們用一個中醫裡面非常著名的方子做例子來分析一下君臣佐使的理念。這個方子出自清朝名醫王清任的《醫林改錯》,這個方子的名字叫補陽還五湯,在200多年的時間裡,為後世醫家所沿用,是治療中風後遺症的經典名方,《醫林改錯》記載,「此方治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語言蹇澀,口角流涎,大便乾燥,小便頻數,遺尿不禁」。直到今天,補陽還五湯仍為治療中風癱瘓不可多得的有效良方,被國內外醫學界予以高度評價。中風後遺症的病因,是由於氣虛導致血滯出現的,那麼氣虛就是它的主症,是這個病的根本原因,而血滯是氣虛導致的,所以是次要癥狀,那麼根據君臣佐使的原則:君葯——黃芪,補氣固表臣葯——歸尾,長於活血,化瘀生新不傷正氣。體現了三個特點:①治療兼證—瘀血內阻;②用藥劑量小於臣葯;③本病畢竟為中風後期,所以化瘀不能傷正,用當歸尾很溫和。佐葯——川芎、赤芍、桃仁、紅花——活血化瘀使葯——地龍——通經活絡。補陽還五湯嚴格遵循了中醫君臣佐使的配伍原則,尤其是大量的使用了黃芪這味君葯,成為了這個方子的點睛之筆。這個方子有兩個特點,在中風初期,補陽還五湯可以很快的見效,很多病人都可以通過治療恢復健康;如果是長期中風的病人,通過服用補陽還五湯,能防止病情的進一步惡化。但是,中風後遺症並非都是氣虛血滯,補陽還五湯只能用於氣虛血滯的情況。中醫除了藥物治療之外,還特別推崇食療的方法,尤其是粥方,粥可以滋補脾胃,易於吸收,張仲景在《傷寒論》中介紹第一個方子桂枝湯的時候,就提到了「啜熱稀粥」,所以根據補陽還五湯體現的行氣活血的理念,李錚醫生為大家推薦了一個粥方:黃芪15克,党參15克,雞血藤15克,核桃仁2個,桃仁10克+薏苡仁米或者粳米,同煮粥,熬稀爛,挑出藥物服用。主治:中風後遺症期,血壓穩定,半身不遂,患側肢體溫度明顯低於健側,且畏寒肢冷,少欲懶言,大便乾燥。功效:益氣養血,祛瘀通絡。加減:無便秘者,去桃仁,加山藥30克。禁忌:陰虛火旺者禁用。千古名方2文稿:蘇子降氣湯--哮喘 咳喘病《千金要方》記載:「紫蘇子湯,治腳弱上氣,昔宋湘東王在南州,患腳氣困篤,服此湯大得力方。」後來這個方子,歷經400多年的實踐檢驗,宋代太醫局將它收錄進我國目前非常有名的一部方書:《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並作為國家御製成葯處方給保存起來。這個時候,紫蘇子湯的名字,被更改為:蘇子降氣湯。這個名字於是一直流傳至今。因為功效卓著,被後世很多國家級的藥典方書給收錄,包括《聖濟總錄》、《濟生方》等等,包括收藏於日本皇家圖書館,當世僅存一本的《醫方類聚》也收錄了這首名方。這首名方流傳了1500多年,到了現在依然發揮著非凡的功效。那麼這首著名的方劑治療的是什麼病症呢?蘇子降氣湯治療的是痰濕壅盛,腎氣不足導致的喘病。這個病的特點就是上盛下虛證。什麼叫上盛下虛證呢,就是說,我們人體上邊,肺裡面,痰濁壅盛,非常多,這屬實,而下焦虛弱,指的是腎氣不足,腎在人體主藏精,主納氣,腎氣虛,不能幫助我們呼吸的外界清氣下歸腎元,所以可以導致慢性的喘咳,這個尤其在中老年裡最常見,腰膝酸軟,夜尿頻繁,就是腎氣虛的表現。蘇子降氣湯的組方為:紫蘇子、半夏、當歸、炙甘草、前胡、厚朴、肉桂、大棗功能:降氣平喘,祛痰止咳。主治:咳喘病。癥狀:痰涎壅盛,喘咳短氣,胸膈滿悶,腰疼腳軟,肢體浮腫,舌苔白滑或者白膩,脈弦滑。肺臟主氣機的宣發和肅降,所謂「上實」,痰涎壅塞在上焦肺臟,肺失宣降,因此可見胸膈滿悶(胸口甚至胃脘部都感覺悶脹難受),咳喘短氣(吸進的氣不能深入下去,說白了,深吸氣困難),痰多稀白,苔白滑或白膩。而腎主納氣,主水液代謝。所謂「下虛」,即下焦腎氣虧虛,不能幫助肺臟納入清氣,腎陽不足,不能溫化水飲,故見短氣咳嗽不止,腰疼腳軟,肢體浮腫。蘇子降氣湯提出了肺、脾、腎,三臟同調,來治療咳喘的觀點。尤其是中老年的慢性反覆發作性咳喘,因為人到了年紀,脾胃和腎氣就會逐漸衰弱,脾胃的運化和腎的藏精納氣功能就會衰弱,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老年人和年輕人做一樣的活計,會先累的原因——氣虛於脾腎腎,脾腎為分別為後天之本和先天之本,脾腎一虛,五臟皆虛,那麼本身上焦肺氣被痰濁壅阻的,必然更加的容易咳喘發作了。本方中君葯,從方子的名字就能看出來,第一要葯就是紫蘇子,性味辛溫,入肺與大腸經,降氣平喘、化痰止咳。幫助肺氣下降,辛溫化痰,從而改善咳嗽上氣喘息的癥狀,潤腸通便。很多咳喘病人,還同時有便秘,下焦不通暢,更會加重氣逆向上,所以用紫蘇子還可以起到潤腸通便、改善便秘的作用。對於痰壅氣逆兼有便秘的咳喘,有很好的療效,所以它成為了這個方子中的君葯。但是話說回來,中醫治病是靈活的,那麼如果病人不便秘怎麼辦?這個時候我們就不用紫蘇子了,我們可以選用它的葉子或者梗——其中,紫蘇葉,這味葯,可以通過宣肺散寒和行氣寬胸的作用,起到很好的宣透作用,如果病人沒有便秘,且有惡寒怕冷的表症未解除,講白點,感冒未好,用紫蘇葉,就是恰恰好,因為蘇葉長於解表,治療感冒表症。那麼如果病人既沒有便秘,也沒有惡寒的感冒表症,只有比較明顯的胸口悶脹難舒,用蘇梗就正好了,因為蘇梗更長於寬胸理氣。所以,蘇子,蘇葉,和蘇梗的妙用,也正體現了中醫中藥的靈活思辨特徵。另外,蘇子、蘇葉還可以解魚蟹毒,如果我們吃了不新鮮的魚蟹發生了噁心、嘔吐、腹瀉等不適癥狀的時候,可以用蘇葉或蘇子30-60克煎湯服用。臣葯:有3個,半夏——可以降逆和胃,燥濕祛痰。厚朴——可以降氣平喘,寬胸除滿。前胡——可以宣肺降氣,祛痰止咳。這三個相合,幫助君葯(蘇子),起到降氣祛痰,平喘款胸的作用。君臣相配,以治上實。佐葯:肉桂——溫補下元,納腎氣以平喘。當歸——既可治咳逆上氣,又能養血潤燥,同肉桂以溫補下元。使葯:大棗、甘草——健脾和中而調葯。——告訴我們脾胃為氣血之本,理氣同時不忘健脾。諸葯相合,治上顧下,標本兼顧,使氣降痰消,則喘咳自平。這個方子適用於很多咳喘類疾病,包括我們日常所說的各種肺炎、急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肺氣腫等等,還包括其他臟器引起的喘病,包括心源性哮喘,肺源性心臟病,矽肺等等。這個蘇子降氣湯,基本把中醫診治肺病咳喘的整體框架給搭建了起來。因為肺病主要關乎肺、脾、腎。日常調養時,可以採用食療的辦法蘇蘿姜棗粥:蘇子10克,白蘿蔔適量,生薑5大片,大棗(去核)5個,大米或者苡米,熬稀飯,越爛越好。最後把生薑挑出來。功效:這個粥療方,主要針對寒氣重,痰多胸悶的病人,可以養胃理氣。不必一次吃太多,貴在堅持。除了藥物和食療,有一個穴位可以緩解急性的咳喘,非常有效。這個穴位是什麼呢?就是天突穴。天突穴治療咳喘,是個很重要的穴位。我們平常感覺體力比較差的時候,比如熬夜等等,最好把這個穴位遮蓋起來,避免受寒。如果已經咳嗽了,或者感冒了,經常揉按這個穴位,對提高抵抗力,加快病情好轉,是有很多好處的。

千古名方 3:獨活寄生湯--風濕痹症【獨活寄生湯】:獨活3兩,寄生,杜仲,牛膝,細辛,秦艽,茯苓,桂心,防風,川芎,人蔘,甘草,當歸,芍藥,乾地黃各2兩。【主治】:痹證日久,肝腎兩虧,氣血不足,腰膝疼痛,肢節屈伸不利,或麻木不仁,畏寒喜溫,心悸氣短,舌淡苔白,脈象細弱。其實就是我們說的風濕痹症。主要有抗炎,鎮痛,提高非特異性免疫功能,調節免疫平衡,擴張血管,改善循環等作用。君葯—— 獨活 長於祛下焦風寒濕邪,蠲痹止痛 ┌ 【秦艽組】秦艽 ──祛風勝濕│ 防風、細辛、肉桂──溫里祛寒,通利血脈臣佐┤ 【寄生組】寄生 ——補益肝腎,強壯筋骨 │ 牛膝、杜仲 ——補益肝腎,強壯筋骨└【人蔘組】人蔘 ──補氣健脾,扶助正氣茯苓+當歸、芍藥、地黃、川芎──補養氣血,扶助正氣使葯-----甘草調和諸葯【桑寄生粥】桑寄生10克,杜仲10克,雞血藤10克。紗布包一下,把葯挑出來,熬粥。功效:祛風除濕,強筋壯骨,活血養血。主治:腰膝酸痛,體倦乏力。肝腎虧虛,氣血不足。平時沒事兒的時候都可以喝,就當日常的飲食來喝就行,沒有過多的限制。千古名方4:酸棗仁湯--更年期綜合症這裡所介紹的酸棗仁湯,最早叫做「酸棗湯」,從東漢張仲景《金匱要略》創立開始。 【在現代醫學中的作用】1,精力神經系統疾病酸棗仁湯在治療以情感或神志障礙為重要表示的精力系統疾病及在神經虛弱的治療中也顯示出較好的應用遠景。固執性失眠是酸棗仁湯應用治療最為普遍的疾病之一  2, 心血管體系疾病酸棗仁湯對固執性頻發的室性早搏也有中意後果。3, 其它各科病證以酸棗仁湯加減治療更年期綜合征以心肝陰血不足之失眠為主要表示者療效明顯。加減治療血精症、腎虛肝旺之陽強症,以及男子肝陰不足,虛火擾心,心腎不交之遺精症,臨床均可取得較好療效。閆亞莉等臨床應用酸棗仁湯隨症加減治療因精神緊張、情感衝動、飲酒等原因導致的皮膚科疾病,如蕁麻疹、神經性皮炎以及多汗症等,取得中意的療效。酸棗仁湯治療先天性非溶血性黃疸患者,血膽紅質降落、黃疸消散。酸棗仁湯還可用於辨證治療驚慌、眩暈、臟躁、夜遊、夢叫、嚴重汗證等病證。酸棗仁,茯苓,知母,川芎,生甘草功用:養血安神,清熱除煩主治:虛煩不眠。癥狀:失眠心悸,虛煩不安,頭目眩暈,咽干口燥,舌紅,脈弦細。君葯——重用酸棗仁:性味甘平,專入心肝經,養血補肝,寧心安神。臣葯——茯苓、知母:茯苓寧心安神,知母滋陰清熱。(仲景很喜歡用知母清內熱,尤其是人體陰液不足的時候,取其滋陰清熱之意)佐葯——川芎:條暢氣機,疏達肝氣。(血中氣葯,而香附為氣中血葯,可以對比著講)——重點講川芎。使葯——生甘草:和中緩急。【酸棗仁粥】酸棗仁,茯苓,各適量,大棗10個,玫瑰花3克,生地10—15克,和米一起熬粥。適合於:肝血不足,虛煩失眠證。千古名方5:半夏厚朴湯--行氣散結氣——半夏厚朴湯今天我通過講中醫經典名方,告訴大家,中醫的基礎理論之一,氣的特點,以及我們中醫在生理、病理等各種情況下,怎麼運用調整氣機來治病的辯證思維。我首先問大家一個問題,什麼是氣。(互動)氣虛的氣,氣滯血瘀的氣,在前面補陽還五湯里,在說明氣血關係里,都會一一提到,今天我講的是生氣的氣。我舉一個例子,有個女病人,年齡看起來40多,愁眉苦臉,來的時候,說胃裡脹,心口窩下面堵個大疙瘩,按也按不到東西,順時針逆時針揉都不好使,而且大便困難,不幹燥,但每次都蹲很久,排氣後緩解,旋即加重。中醫講究四診合參,我對望診很喜歡,因為通過望診可以判斷一個病人的性格情緒等等情況,而這個情緒和性格,與一個人的體質以及疾病的特點,關係非常大。我觀察她,說話的時候,啰啰嗦嗦,喜歡卡嗓子,自我關注度大,——這明顯是一個家庭關懷不夠,缺乏安全感,性格壓抑的女人。這樣的情緒,最容易導致,陽氣虛弱,或者氣鬱,有的人還有內火,虛火。本人也跟我說,家庭關係緊張,兒女操心,最近兒子工作的事情,讓她正發愁,舌淡紅,苔膩而微黃,脈弦弱。大家和我一起來診斷一下。(互動)這個疾病基本可以確診:氣鬱痰阻。我開了一個小方子,半夏,厚朴,茯苓,生薑,瓜蔞。病人吃了2副,就已經感覺胃裡脹悶的感覺減輕了很多,原方略作調整,繼續服用一個星期,並做心理輔導。包括痞滿的感覺,以及卡嗓子的癥狀基本就消失了。我這個方子來源於哪裡呢?醫聖張仲景的《金匱要略》。後世國家級醫典《和劑局方》、《聖濟總錄》、《普濟方》、《醫宗金鑒》,名醫名家《千金要方》、《赤水玄珠》、《金匱要略》里曾經記載:「婦人咽中如有炙臠」。所謂「炙臠」,是中醫常用以比喻堵塞咽喉中的痰涎,吐之不出,吞之不下。明代名醫孫一奎的《赤水玄珠》首先確立了該病的病名為梅核氣:「生生子曰:梅核氣者,喉中介介如梗狀,又曰痰結塊在喉間,吐之不出,咽之不下是也。」該病主要表現為有咽喉中異物感,吞吐不得,情志不暢,舌苔白膩,脈弦滑。可伴有胸脅滿悶,或咳或嘔,或有痰涎等。名為梅核,說明其咽中異物之感狀如梅核大小。加個氣字,用意有二:①首先說明其病機與氣有關——與氣有關的臟腑有哪些?總結:肺主一身之氣,且主咽喉,並為水之上源。(肺氣足,則可吸入足夠的清氣營養周身)肝主疏泄,尤其側重於氣機的疏泄。脾胃為氣機升降樞紐,脾升胃降。腎主納氣,保持呼吸的深度,可以理解為降氣。從仲景的這首方子里看,反過來看當時的情形,應該是情志不暢,肝氣鬱結,肺胃宣降失職,不能運化和敷布津液,於是濕聚為痰,與氣相搏,逆於咽喉,遂呈仲景時代的梅核氣一病:咽中如有物阻,吐之不出,吞之不下的癥狀。②其次說明其有異常之癥狀,而無可見之形狀,與氣之有質而無形之特點相似,即該病咽內檢查無異常發現。該病以婦女多見,亦可偶見於男子,正如《醫宗金鑒》所言:「此證男子亦有,不獨婦人也。」梅核氣,又名梅核、梅核風、回食丹。在西醫耳鼻喉科認為是慢性咽喉炎、咽部神經官能症或咽喉壓力症候群,喉球症之類的疾病。通常經過耳鼻喉科的咽喉部詳細檢查,大多只是咽喉部粘膜微紅、微有腫而已,其它大致是正常的。一般我們要排除咽喉以及鄰近器官病變,多發於中年女性。說了半天,怎麼治療呢?《金匱要略》里曾經記載:「婦人咽中如有炙臠,半夏厚朴湯主之。」半夏厚朴湯〖方源〗 《金匱·婦人雜病脈證並治第22》:「婦人咽中如有炙臠,半夏厚朴湯主之。」〖組成〗 半夏 厚朴 茯苓 生薑 蘇葉〖用法〗 以水七升,煮取四升,分溫四服,日三夜一服。〖主治〗 梅核氣:咽中如有物阻,咯吐不出,吞咽不下,胸膈滿悶,或咳或嘔,舌苔白潤或白膩,脈弦緩或弦滑。〖功用〗 行氣散結,降逆化痰。君——半夏——和胃降逆,化痰開結,行氣開郁,下氣除滿。臣——厚朴——苦辛而溫,行氣開郁,下氣除滿,助半夏以降逆散結。(君臣的主攻點在於:氣。)┌茯苓——甘淡滲濕健脾,助半夏以化痰。佐 │└生薑——①辛散溫行,助半夏和胃而止嘔,並佐制半夏毒。②辛能散結化痰。③鼓舞胃氣以杜生痰之源。使——蘇葉——芳香疏散,宣肺疏肝,助厚朴行氣寬胸,宣通散結之氣。但是,大家發現沒有,我開篇時候提到的病人,疾病的主要癥狀並不是卡嗓子,慢性咽炎,而是胃脘部心口窩下堵個大疙瘩,按之不硬。怎麼和這個梅核氣摻和到一起去了呢?這就反映了兩點:1,對中醫名方的理解,不應該拘泥,要活學活用。2,對氣機的認識,應該從五臟六腑去著眼,而不是盯著癥狀本身。【闡述】誰說這個方子只能治療「咽中如有炙臠」?仲景只是說,「婦人咽中如有炙臠,半夏厚朴湯主之。」 卻沒有說:「半夏厚朴湯,只主,婦人咽中如有炙臠。」 對不對?仲景提出了一個很好的概念——「如有」。「如有」提示我們,這是一種感覺異常的疾病,類似西醫的癔症,神經官能症。能查到有問題的指標么?通常經過耳鼻喉科的咽喉部詳細檢查,大多只是咽喉部粘膜微紅、微有腫而已,其它大致是正常的。那麼我們人體除了慢性咽炎的自我感覺異常,其他部位就沒有了?大家想想,還有哪些不適?是檢查不出來的?比如我們開篇的這個婦女,她的主要癥狀在胃脘部,也是自我感覺的異常,也是表現了氣鬱,痰阻的證候——舌苔脈象,以及各方面指證(排便困難,久蹲難出,排氣舒暢),——所以,我們完全可以以此方加減使用。那麼具體怎麼加減呢?因為肺開竅於喉,肺主咽喉,所以半夏厚朴湯原方,以蘇葉為使葯,引諸葯至肺竅咽喉,達到行氣祛痰之功效。那麼,該婦女,病位在胃脘,而且舌苔微黃,提示內有痰熱,再加大便困難,所以去蘇葉,加全瓜蔞。中藥瓜蔞分三個:瓜蔞皮——清肺化痰,利氣寬胸。瓜蔞仁——潤肺化痰,潤腸通便。全瓜蔞——兼前二者功效。根據病情,選用全瓜蔞。瓜蔞是味好葯,除了上面的功效之外,對於肺熱咳痰,黃痰有效,並且,單味葯還可以治療冠心病,對於冠狀動脈供血不足有一定療效,還可以解毒散結,常用治肺癰、乳癰等,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綠膿桿菌、肺炎雙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甲型鏈球菌等,都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千古名方6:血府逐瘀湯--胸中血瘀證逐瘀湯系列——血第一期,我講了王清任的補陽還五湯,面向的患者是中風後遺症的群體,我今天還要講一個系列方,是乃是王清任嘔心瀝血,集大成之作。是什麼方呢,還系列?我們首先看看,王清任究竟是什麼樣的一個人,他的書又是一部什麼樣子的書,值得我這麼花時間講,甚至多次講。於是,王清任掙斷了封建社會纏繞在靈魂上的重重束縛,打破了中醫不解剖人體、僅憑想像坐而論道、杜撰病機的陳規陋習,填補了中醫解剖學的千年空白,成為中醫學解剖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的一位解剖人體並做動物解剖實驗的偉大醫學家王清任,家住咱們北京不遠,唐山市玉田縣人。自幼習武,曾經是武舉人,長大後棄武從醫,20歲的時候已經譽滿玉田,後因為秉性正直,被人迫害,離開家鄉,來到北京開了一家藥鋪「知一堂」,30歲的時,已經成為京城名醫。早在青年時代,王清任在閱讀古代醫書的過程中,就發現古人對於臟腑的記述不僅失於粗略,而且多有自相矛盾之處。如對於肺、腎、脾、肝等的說法就各不相同,這是由於古人沒有經過親自實踐而導致的結果。王清任對古代醫書中的這些錯誤早有更正之志,卻又苦於條件的限制,無法對人體進行直接而詳細的解剖。到了1797 年,王清任在灤州稻地鎮行醫,碰上當地正流行小兒疹疾,小孩十有八九死於此症。窮苦之家大多用草席裹屍,草草掩埋。野狗啃食,狼藉不堪,墳場上破腹露髒的屍體,數以百計。王清任路過墳場,便不避污穢,每日清晨赴墳場仔細觀察群兒屍體。連看10 日,觀察了100 多個小兒屍體,看全了30 余具屍,方才弄明白古代醫書中所描繪的臟腑與人的實際臟腑不相符合,即使是件數的多寡也不盡相同。只是胸中隔膜一片,看時都已破壞,未能驗明是在心上心下,是斜是正。王清任在奉天、北京等地行醫時,又跟蹤到刑場去觀看犯人,雖然看見了臟腑,膽是隔膜已破,因此都沒有達到目的。由於王清任對臟腑的認識都來源於墳地或刑場上的屍體,這些屍體由於保存條件差,往往胸腔中瘀積有大量的積血,王清任並不知道這些血來源於胸腔中血管的破裂出血,反而把橫膈膜當成人體血液匯聚、儲藏的地方,並把它命名為「血府」。雖然「血府」這個名稱的來歷並不正確,但是,胸部由於有心、肺的存在,其中心是全身血脈的主宰,血液從心臟流向百脈,又從百脈重新回到心臟。而肺則是百脈彙集的地方,百脈從肺中獲取氧氣,並攜帶這些氧氣周流全身,給全身提供營養支持。王清任根據他多年的臨床實踐,對中醫學氣血理論作了新的發揮,他強調補氣活血與活血逐瘀兩個臨床治療原則,在治療各種瘀血症及半身不遂等疑難症方面取得了良好的療效。因此多年在京城行醫,極富盛名。歷經42年,將自己一生心得寫在這本僅僅3萬字的《醫林改錯》里。其中活血化瘀的方劑,由於王清任別具一格的處方用藥、配伍與劑量的特色,至今讓我們中醫業內奉為治瘀軌範。我今天要講的這個方子,就出自這裡,而且是王清任最具代表性,最富盛名的一個。逐瘀湯系列第一首方:血府逐瘀湯以前我給學生講課,總有學生問我,血府逐瘀湯,血府是哪裡。血府逐瘀湯是一個治療橫膈膜以上部位(也就是胸腔)瘀血的方子,此方之所以要取名叫「血府逐瘀」,這其中還有個小故事。在《醫林改錯》中,王清任把橫膈膜稱為血府,他認為「人胸下膈膜一片。。。。。。低處如池,池中存血,即精汁所化,名曰血府」。原來由於王清任對臟腑的認識都來源於墳地或刑場上的屍體,這些屍體由於保存條件差,往往胸腔中瘀積有大量的積血,王清任並不知道這些血來源於胸腔中血管的破裂出血,反而把橫膈膜當成人體血液匯聚、儲藏的地方,並把它命名為「血府」。雖然「血府」這個名稱的來歷並不正確,但是,胸部由於有心、肺的存在,其中心是全身血脈的主宰,血液從心臟流向百脈,又從百脈重新回到心臟。而肺則是百脈彙集的地方,百脈從肺中獲取氧氣,並攜帶這些氧氣周流全身,給全身提供營養支持。從這個意義上說,胸腔實際上具有「血府」的意義和作用,而血府逐瘀湯治療胸部瘀血也的確有著很好的療效,所以,我們仍舊不妨沿用王清任「血府」這個名詞,把它作為整個胸腔的一個概念。血府逐瘀湯【出處】《醫林改錯》方敘方。【組成】當歸、生地各三錢,桃仁四錢,紅花三錢,枳殼、赤芍藥各二錢,柴胡一錢,甘草二錢,桔梗一錢半,川芎一錢半,牛膝三錢。【功用】活血祛瘀,行氣止痛。【主要適應病症】胸中血瘀證。胸痛,頭痛日久,痛如針刺而有定處,或呃逆日久不止,或內熱煩悶,或心悸失眠,急躁易怒,入幕潮熱,唇暗或兩目暗黑,舌暗紅或有瘀斑,脈澀或弦緊。【方解】1,活血部分:桃紅四物湯(桃仁,紅花,赤芍,川芎,生地,當歸)——活血祛瘀。其中生地當歸,還可以養陰潤燥,是祛瘀而不傷陰血。注意:真正的桃紅四物湯,用的是白芍和熟地,然而這裡換成了赤芍和生地,這樣滋補的力量減弱,而加強了活血化瘀的特性。+川牛膝——祛瘀血,通血脈,並引瘀血下行。2,理氣部分:四逆湯(柴胡,枳殼,甘草,(赤芍)。)——具有疏通氣機、解郁寬胸的作用,主治因氣機鬱結,氣不能周行全身而導致的手足逆冷(逆冷的意思是從指或趾端向近心端發冷,多因末梢血液循環障礙所致),在這個小組合里。柴胡:疏肝解郁,升達清陽。枳殼:——主降,理氣消脹。 ┓桔梗:——主升,開宣肺氣,載葯上行 ┛二者一升一降,開胸行氣,使氣行則血行。3,使葯甘草:——調和諸葯。那麼通過這個方子,我們能了解到中醫的什麼呢?——氣和血的關係。氣和血的關係極為密切,生理上相互依存,相互為用,故病理上也相互影響而致氣血同病。①氣對於血,具有推動、溫煦、化生、統攝的作用,故氣的虛衰和升降出入異常,必然影響及血。如,氣虛則血無以生化,血必因之而虛少;氣虛則推動、溫煦血液的功能減弱,血必因之而凝滯;氣虛則統攝功能減弱,則血必因之外溢而出血。氣滯則血必因之而瘀阻;氣機逆亂血必隨氣上逆或下陷,甚則上為吐衄,下為便血、崩漏。②另一方面,血對於氣,則具有濡養和運載作用,在血液虛虧和血行失常時,也必然影響及氣。如,血虛則氣亦隨之而衰;血瘀.則氣亦隨之而郁滯;血脫,則氣無所依而脫逸。氣血關係失調,主要有氣滯血瘀、氣不攝血、氣隨血脫、氣血兩虛和氣血不榮經脈等幾方面。那麼可能會有觀眾會問,李醫生你在第一期講補陽還五湯,不是已經講到氣虛可以造成或者加重血瘀的情況了么,和我這節講的血府逐瘀湯的氣血關係有什麼區別?氣虛可以導致血液運行緩慢,甚至停滯,又或者本來郁阻的血液因為沒有陽氣推動,更為凝滯,最後導致病變局部徹底失去功能。氣為血帥,血為氣母。所以用大劑量生黃芪,來鼓舞氣血,促使其運行起來。然而此節的問題是,瘀血和氣滯並見,這種情況下,就不是大補元氣所能治療的了,需要的是將鬱結於胸中的瘀血進行有效的疏導。那麼這種疏導作用就是四逆散和桔梗等具有理氣藥物的作用了。柴胡:疏肝理氣的要葯,大家都知道的逍遙丸,柴胡疏肝散等第一位君葯就是柴胡,主入肝經,加強肝主疏泄的作用,而肝氣主疏泄,對於一身之氣都是有統領作用的。我們再看枳殼,理氣寬胸;行滯消積。長於下氣,比枳實走腸胃破積滯的下氣會緩和很多。這在治療便秘積滯的方子,比如加味承氣湯和濟川煎,就選用的枳殼,而不是下氣更速的枳實。桔梗的作用,宣肺利咽,並可以排肺中膿血,臨床上因為它的上浮入肺之性,有「舟楫」的美譽。所以我們經常用它來做引經報使的葯,引葯向上。一升一降,就像一團氣滯血瘀的病理物質,我們把它像四面八方引,逐漸就消散於無了。(此處如果有一個圖示就好了。一個人體,在胸膈部分一團血氣交阻的圖像,幾個箭頭向上,向下,四面八方的引出去)其實中醫很簡單,只要能夠把握臟腑氣血的關係,以及疾病的特點,我們可以輕鬆的用幾味藥物,有重點,有方向,有策略的,把疾病治療好。我在治療心、腦血管疾病,還有一部分頭痛,心腹疼痛,包括婦女的子宮肌瘤,月經不調,痛經,盆腔炎的時候,只要是氣滯血瘀的,都會考慮這個方子的氣血調理思路,酌情使用,效果很好,而且,藥物價格都很便宜。這個方子,還適用於——如下癥狀中,氣滯血瘀為證候者。【現代醫學疾病】神經精神系統病症:如頭痛、偏頭痛、三叉神經痛、神經衰弱綜合征、腦外傷後遺症、腦水腫、腦血管病、癲癇、腦囊蟲、腦積水、腦動脈硬化、眩暈、麻痹震顫、精神分裂症等。心血管系統病症:如冠心病、心絞痛、肺源性心臟病、風濕性心臟病、無脈症、血栓性靜脈炎等。消化系統病症:如潰瘍病、慢性肝炎、肝脾腫大、嘔吐、呃逆等。婦產科病症:如原發性痛經、流產後腰痛或出血、產後身痛、月經失調、不孕症、子宮肌瘤、慢性盆腔炎等。這麼好的方子,是不是王清任通治所有氣滯血瘀證了?就此一首了?當然不是。僅一個逐瘀湯系列,就有5首名方,各個都是頂尖的高手。(組成的變化,加減用藥,我會簡單一帶而過,重點在於講王清任的血瘀治法)通竅活血湯:【組成】:桃紅四物湯—+—麝香,老蔥,生薑,大棗,黃酒。【功效】:活血通竅—辛香溫通開竅——瘀阻頭面證【主治】:頭痛昏暈,或耳聾耳鳴,或頭髮脫落,面色青紫,或酒渣鼻,或白癜風,包括婦女干血癆,小兒疳積(肌肉消瘦,腹大青筋,潮熱)——舉一個鄰居大寶的病例。少腹逐瘀湯:【組成】:四物湯—+—元胡,沒藥,蒲黃,小茴香,乾薑,肉桂【功效】:活血化瘀,溫經止痛——血瘀少腹【主治】:少腹瘀血積塊疼痛或不痛,或痛無積塊,或少腹脹滿,或有瘀塊,或崩漏兼少腹疼痛,或淤血阻滯,久不受孕等症千古名方7:左右歸丸--腎虛首先腎陰腎陽它的根本是什麼? 根本是精,是腎的精氣。精首先來自於先天,精分先天之精和後天之精,但是它首先來自於先天,大家都知道這個男女,男女之精相合成形,才有我們這個每一個人的成長是不是,成長和發育,之後等你出生以後開始飲食物是不是,水谷精微,這個水谷精微經過脾胃運化以後,這個就是後天之精,咱們說這個先天之精就好像父母已經先給我們儲存了一部分錢,那麼這個後天之精就是我們自己長大以後自己賺,怎麼來賺?那麼腎陰和腎陽,腎陰是什麼,腎陰是咱們知道,這就提到陰陽的概念,陰在中醫裡面就是安靜的,向下的,還有就是滋潤的,這些都是涼潤的,這些都是陰,屬陰,那麼陽剛,大家都知道陽剛之氣,肯定都是向上的,溫暖的,向外的這就是陽,那麼我們可以把這個比作什麼呢,陰就是我們的,我們口袋裡有多少錢,那麼這個陽就是我們的慾望,我們的理想,我們的抱負,還有我們的能力,我們想創造這個事業的能力和這個理想,那麼腎陰腎陽可以這樣理解。在這個精的問題,腎精,腎陰腎陽的問題上,咱們明代有一個醫家張景岳非常有名,他在我們中醫歷史上非常有地位,他就提出了水火陰陽這個理論,對我們中醫現在對水火,就是對陰陽的調整影響非常大,他提出一句話什麼呢,叫善補陽者必於陰中求陽,陽得陰助則生化無窮,善補陰者必於陽中求陰,陰得陽助則全源不竭。我給大家說形象一點,善補陽者,就是比如說這個人說怎麼讓他成長起來,尤其是咱們拿一個小夥子來比較,他想創事業,他有抱負,有理想,也有能力,但是怎麼才能發揮出來,怎麼才能實現這個東西,得有錢,那麼就找銀行可以去貸款,比如我們銀行發給他一部分錢,有了錢,這個錢是什麼,就是陰,有了這個錢了他的理想抱負才能實現,這就是說善補陽者,必於陰中求陽,有錢了這個理想才能實現。善補陰者,他沒有錢,沒有錢怎麼來掙錢呢,那麼我們就必於陽中求陰,你必須給他方向,讓他自己有理想,有抱負,有方向,或者培訓他的能力,這就是陽,有了這些能力之後才能賺錢,這就是必須陽中求陰。【此方須在醫生辨證指導下使用】左歸丸:熟地 山藥 山茱萸 枸杞 龜板膠鹿角膠 菟絲子川牛膝治宜:壯水之主,以培補腎之真陰。君葯——熟地——滋腎益精,以填真陰。臣葯——山萸肉——養肝滋腎,澀精斂汗。(特點:斂陰而不斂邪)山藥 ——補脾益陰,滋腎固精。枸杞子——補腎益精,養肝明目,龜鹿二膠—血肉有情,峻補精髓,————龜板—偏於補陰,鹿角偏於補陽,在補陰之中配伍補陽葯,取「陽中求陰」之義。佐使——菟絲子川牛膝 益肝腎,強腰膝,健筋骨。諸葯合,共走滋陰補腎,填精益髓之效。本方不能隨便亂吃,就如同六味地黃丸一樣。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相應調整,才是正理。如果伴隨:真陰不足,虛火上炎(口乾咽燥,口腔潰瘍)——去枸杞、鹿角膠,+女貞子、麥冬:養陰清熱火爍肺金,乾咳少痰——可加百合:潤肺止咳。夜熱骨蒸,五心煩熱——加地骨皮:清虛熱,退骨蒸。小便不利,不清————加茯苓:利水滲濕。大便燥結(屬精虧便秘)—去菟絲子,加肉蓯蓉,潤腸通便。氣虛(體倦乏力,面色少華)——加人蔘:補氣【此方須在醫生辨證指導下使用】右歸丸:熟地 山茱萸 山藥 附子 杜仲 當歸 枸杞 菟絲子 鹿角膠 肉桂治宜:益火之源,以培右腎之元陽。君葯——附、桂、鹿角膠:培補腎中元陽,溫里驅寒。臣葯——熟地黃、山萸肉、山藥、枸杞:滋陰益腎,養肝補脾,填精補髓。取「陰中求陽」之義。佐使——菟絲子、杜仲:補肝腎,健腰膝。當歸:養血和血,與補腎之品相配,以補養精血。諸葯合,肝脾腎,陰陽兼顧,仍以溫腎陽為主,妙在陰中求陽,使元陽得以歸原。如果陽衰,伴有:氣虛(體倦乏力,少氣懶言)——加人蔘。陽虛精滑,或帶濁,便溏,———加補骨脂:補腎固精止瀉。腎瀉不止(五更瀉(四神丸))— 加五味子、肉豆蔻:澀腸止瀉。飲食減少,或不易消化,或嘔惡吞酸(陽虛型)——加乾薑,溫中散寒。腹痛不止(寒性的)——加吳茱萸:散寒止痛腰膝冷痛明顯————加胡桃肉:補腎助陽,強腰膝陽痿(寒性)————加巴戟天、肉蓯蓉:補腎壯陽千古名方8:半夏白朮天麻湯--眩暈眩暈,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發生的一個癥狀。眩暈的種類很多,比如高血壓,低血壓,頸椎病,椎肌動脈供血不足,貧血都可以造成眩暈。但是中醫認為,眩暈也會和痰飲有關,《內經》里有句話,叫諸風掉眩皆屬於肝。

肝屬木,風一吹這個樹木就動,所以我們中醫認為凡是這種動,眩暈這種,感覺飄搖不定這種感覺跟肝有關係,那麼現在這個痰飲怎麼來的呀,首先這個人噁心嘔吐,他的問題,包括大便溏瀉,而且說黏膩不爽,這種情況是一個脾胃虛弱,舌苔白厚膩,脈相弦滑,痰飲很盛,水液代謝一旦障礙就變成的痰飲水濕,那麼就出現辨證痰飲,隨著肝陽上擾頭部,所以這是一個風寒上擾的一個眩暈。我們今天介紹的千古名方——半夏白朮天麻湯。

這個方子裡面半夏和天麻都是君葯。那麼這個方子,因為風痰上擾,半夏化痰降逆,天麻是平肝息風,它能治頭暈。那麼臣葯白朮,健脾燥濕,因為脾虛為先才生化痰濕。那麼佐葯裡面有茯苓、橘紅,其實這個茯苓和橘紅起到一個以化痰滲濕為主,又兼有健脾和理氣的作用。那麼使葯甘草調和諸葯,姜棗又一個健脾胃,整個方子是從健脾胃,去風來調整的。為了方便大家使用,今天依然給大家介紹一個食療方。

專門針對一些咱們平常的一些脾胃虛弱,風痰困擾的這種頭暈,大家可以平常食用。千古名方9:交泰丸--失眠雖然我們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時間用來睡眠,但還有三分之一的人睡不著,甚至比這個比例還要高。失眠現在確實是一個社會問題了,很多人都失眠,有的人可能只是短短几天失眠,而有的人失眠了好幾年,有的人甚至失眠好幾十年,很常見。大家的控制失眠的方法,也無異於數數,折騰自己,喝點牛奶,喝點蜂蜜,吃安眠藥等。結果把自己折騰的不輕,但是效果未必明顯。中醫認為睡眠和營衛之氣有關。實質就是一個陰陽失和的問題。而陰陽失和其實分很多種,其中最典型的一種叫做心腎不交。心屬火,腎屬水,它就是一個陰陽的關係,但是當心火獨亢於上,而腎水不能上濟其心陽,不能制約這個心火,太亢盛了,所以出現心腎不交。這個很容易造成一種失眠。我們中醫有一個非常有名的方子,來治療,來調治心腎不交。

根據這個交泰丸的劑量,黃連 15克,肉桂1.5克,它們是10:1的比例,這是從古代那時候,當時他們還沒有什麼藥理分析,他就定下來一個量,一直沿用至今,而且咱們現在藥理也經過研究,最恰當的比例是10比1,效果最好。用淡鹽湯送服也是為了入腎,為了引經一下。君葯就是生黃連,黃連這味藥專清心胃之火,上焦火,它能夠引心火,降心火,入歸於腎。而且肉桂,用一點點來微溫少火,然後起到心腎相交。根據不同的失眠的類型或者心腎不交的其他癥狀還要做一些加減。

另外給大家介紹一個更簡便的方法。對這個心火比較重,比如口舌生瘡,但是手腳又冰冷,這種情況用這個不錯。

大家根據自己的口感,有的人能夠耐苦,你可以多泡一點黃連,但是你如果特別怕苦,你少泡一點,所以感覺那個口感清苦味就可以了。千古名方10:玉液湯--糖尿病2010年3月24日一則學術界的新聞讓中國人更深刻地感受到「糖魔」的威脅,刊登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的最新中國糖尿病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目前中國有9240萬成年人患有糖尿病,1.482億成年人處於糖尿病前期。世界糖尿病聯盟(IDF)還特別就此發表了聲明,指出中國已經代替印度成為全球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國家。肺腎相生生理學名詞。又稱金水相生。肺屬金,腎屬水,肺金與腎水為母子關係,生理、病理均相互影響。如肺為水之上源,腎為水之下源,肺主通調水道,腎為水臟,主津液,二臟相互配合,共同調節人體水液代謝。又如肺主氣,司呼吸,腎主納氣,二臟共同維持正常呼吸。《類證治裁》:「肺為氣之主,腎為氣之根,肺主出氣,腎主納氣,陰陽相交,呼吸乃和。」病理上多見肺腎兩虛,治療時則肺腎同治,故有「肺腎同源」之說。參肺腎兩虛、肺腎同治條。加減玉液湯【來源】《醫學衷中參西錄》【組成】生山藥一兩,生黃耆五錢,知母六錢,生雞內金二錢(搗細),葛根一錢半,五味子三錢,天花粉三錢,野台參四錢,山萸肉五錢。【主治】 氣不布津,腎虛胃燥之消渴。津液不布,胃燥耗津:口渴引飲,脾氣虧虛 腎失封藏,水精下流:小便頻數量多腎虛胃燥氣虛胃燥津傷:睏倦氣短,舌嫩紅而干,脈虛細無力。【禁忌】忌食甜物。【病機】氣不布津,腎虛胃燥。【治法】益氣生津,潤燥止渴。【方解】君葯:山藥、黃芪、山萸肉—補脾固腎,益氣生津功,二相配:一則使脾氣升,散精達肺,輸布津夜以止渴,二則使腎氣固, 封藏精微以縮尿。臣葯:人蔘、知母、天花粉—生津養液,滋陰清熱,潤燥止渴。君臣相配,益氣養陰,生津布津(氣旺生津);潤燥止渴,固腎縮尿。佐葯:葛根—清熱生津止渴。葛根與黃芪相配,升發脾胃清陽,輸布津液而止渴。雞內金—助脾健運,運化水谷精微,兼能縮尿。「化飲食中糖質為津液也」五味子—固腎生津,不使津液下流。與山藥相配,補腎固精生津之力增強。千古名方11:四君子湯--腎病四君子湯是一個很小的方子,只有區區四味葯,卻可以治療腎病。這四個葯看似簡單,但卻是宋代的國家級方書藥典《太平惠民和劑局方》里收錄的一首方子。功效:益氣健脾。主治:脾胃氣虛—體力差,面色蒼白,氣短懶言,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脈弱。君葯:党參——補益脾胃,脾胃健運,則體力得復,食少便溏改善。甘,微苦,微溫,入脾肺經——大補元氣,補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增智。其實原方中用的是人蔘,但是現在我們常常用党參代替,因為一個是人蔘價格比較高,另一個是常見病一般不需要補氣過分,党參功效不如人蔘猛烈,但是也能起到相應的作用,我們中醫治病,要力求用最便宜的葯達到最好的效果。臣葯:白朮——苦溫,健脾燥濕,加強健脾益氣的作用。白朮守而不走,補益脾胃之力強,而蒼朮,走而不守,健脾燥濕之力盛。佐葯:茯苓——甘淡,健脾滲濕。和白朮和健脾祛濕之力更強。使葯:甘草——甘溫,益氣和中。這幾味葯是補的哪裡的氣,脾肺是吧。脾肺在中醫五行,屬於一土一金,而土能生金,所以我們多認為,其實我們運用黃芪党參或者四君子湯來補益脾肺的根本在於,補益中土脾胃。後來兒科名醫錢乙在這個方子基礎上加陳皮(理氣)——異功散:可以治療中土脾虛的同時兼治療胸脘痞悶的氣滯之症。再後來,明代名醫虞摶在《醫學正傳》中在異功散的基礎上,加了半夏,等於四君子湯+陳皮+半夏,名為六君子湯:治療脾虛氣滯+氣逆(嘔吐呃逆等)又過去100多年,清代的名醫羅美編輯了《古今名醫方論》,這本書精選了歷代一些名方,書里有一首方子,就是在六君子的基礎上加了木香和砂仁,這就是香砂六君子湯:治療脾虛+痰濕氣滯。(木香行氣,砂仁:入脾胃經,化濕行氣,溫中止嘔,止瀉安胎。)其實我看,叫4,5, 6 君子湯也靠譜。很多人有疑問,這是一個補脾益氣的方子,為什麼會治療腎病呢?其實這個方子體現了中醫培土製水法的應用。中醫五行學說認為,土能制水。所以,脾胃足,則水濕不易泛濫為災。現在病人的腎病比較嚴重,水腫明顯,這個時候,除了補益腎臟,以及利水滲濕之外,最應該考慮的,就是培補中土,即,補益脾胃,脾胃中土不虛,則可以正常運化水濕,從而達到利水的作用。我們偉大醫聖張仲景先生在《傷寒雜病論》中治療痰飲寒濕水飲疾病的6個經典名方: 「防己黃芪湯」、 「腎著湯」 、「苓桂術甘湯」、「五苓散」、「真武湯」和「附子湯」,這六個經典方劑都包含了四君子湯的成分,都體現了中醫培土治水的理念。通觀這6個方子,我們可以看到什麼。1.仲景很好的利用了脾腎這兩個臟腑對水液代謝的調治功能,並一直堅持貫徹「培土製水」的理念,取得很好的效果。2.從456君子湯,到仲景的六個方劑。只要辯證準確,根據具體情況,加減使用,都可以治療水液代謝障礙的疾病,包括慢性腎盂腎炎,慢性腎小球腎炎,還可以治療心源性水腫,支氣管哮喘發作期,慢性腸炎,慢性胃炎,包括風濕關節炎等病。3.中醫在發展,扁鵲時代的死症,在仲景的時代取得了突破。而且,他們所採用的知識,都是源自內經時代的臟腑理論。或許是因為當年信息很不發達,所以進步緩慢。現在信息這麼發達,我們中醫肯定會有更大的進步的千古名方12:諸方運用--水飲病《扁鵲見蔡桓公》本來講的是神醫扁鵲的故事,但同時也告訴我們,疾病是分層次分輕重的。上集講到仲景治水飲的幾首名方,那麼我就借這個故事,講講我們中醫對於同一種疾病卻有著不同層次的情況,給大家講講,今天的窗口是,水液代謝障礙所致的水飲病的幾個層次,以及治療的思路。另外給大家介紹一下幾種參的區別。人蔘:本經謂能「補五臟」,能大補元氣,現代藥理研究,對中樞神經系統有興奮作用,提高分析功能,從而提高工作能力,緩解疲勞,還能改善消化吸收和代謝能力,增進食慾。而且還能促進紅白細胞的數量增加,並能增加白細胞的吞噬作用。這些都是它大補元氣的證明。另外,元氣足,精、津、血都能得以生化,神志自然安和,所以還可以安神定志。因為補氣為主,所以陰虛燥熱的,盡量配伍應用,而不要單獨應用。西洋參:藥性寒涼,補中有清,適宜於氣陰兩虧兼有虛火的。但畢竟是參,仍然以補氣為主,強壯作用比人蔘緩和,因為有中樞抑制作用,所以鎮痛、鎮靜、解熱較人蔘好。所以虛火病人,以氣虛為主時,比較適合。現代藥理研究,能降血糖,所以比較適合前幾期提到的陰虛燥熱的消渴症。當然,因為降糖的劑量和降糖效果方面暫時沒有明確關聯數據,所以適合於降糖的輔助治療。暫時不可以替代降糖葯。沙參:分南北,是在明朝之後,認為:「南清養,北潤降」——南沙參:苦寒,長於清熱祛痰,養胃生津之力差。北沙參:甘涼,用於益胃生津,養陰清肺。高麗參:和我們的人蔘功效基本一樣,就是我們國產人蔘的移植栽培品種。千古名方13:左金丸--胃病在功能性胃病中,胃不能及時排空,食物滯留在胃中,嚴重者稱胃瀦留,人群中4%-5%的人都有胃排空障礙,如前述,胃不能排空,就不能獲得休息恢復時間,易於進一步發展成為器質性病變;另一方面,滯留的食物會發生變化,發酵產氣,細菌生長,或者成塊化石,從而產生一系列的胃病癥狀,比如返酸噯氣、上腹不適、胃痛、嘔吐、噁心、乏欲等等。左金丸君葯——重用黃連:一清肝火,一清胃火,一清心火。臣葯——吳茱萸:(散寒疏肝下氣,降逆止嘔,引火歸元)一者可以下氣,幫助胃氣和降;一者因為吳茱萸屬辛溫之品,開郁力強,在大劑量的苦寒葯中加入少量這樣的辛溫之品,非但不會助陽化熱(讓胃火更盛),反而可以幫助肝氣條達順暢,還可以順便制約黃連的苦寒之性,相輔相成。

千古名方14:茵陳蒿湯--黃疸茵陳,在《神農本草經》里就已經提到,主「熱結黃疸」,是治療黃疸的要葯。原方要求先煎煮它,等藥液減少一半以後,再放梔子大黃,先煎它的目的是,因為以去其輕揚外散之性,使其功專苦降,直入於里,但利濕清熱。而梔子,是一味清三焦熱的藥物,清熱降火力銳。生大黃,是味好葯,能清熱瀉下,活血化瘀,止血。大黃如果取清熱瀉下之效,多用生品。如果活血化瘀,需要用酒炒,如果取止血之效,必須炒炭。大黃,性味苦寒,氣味重濁,直行走下,走而不守,能收斬關奪門之功,故稱「將軍」。大家平常見到的中藥處方里有:「酒軍」、「川軍」、「生軍」、「錦紋」就是大黃,只是酒軍為酒制大黃,偏於活血通絡,川軍、生軍、生錦紋,為生品,主要用於瀉下積熱,有時候處方上多寫明:「後下」,一般熬藥的時候在最後的10分鐘里把生大黃放進去,瀉下力量最強。

此處,選用這三個藥物,原方劑量很大,功專力宏,效果很好。現代藥理研究表明:茵陳蒿湯,可以明顯的引起膽囊收縮,促進膽汁分泌,——利膽的原理。並降低血清膽紅素,降轉氨酶,保護肝細胞。

但奇怪的是,這三個葯,單獨應用,梔子略有輕微利膽的作用,而大黃和茵陳都沒有明顯利膽作用,當茵陳和大黃配伍的時候,就能利膽了,梔子和大黃配伍,還可以輕度的催膽。所以加入大黃,是利膽的必要條件,不加效果不好。千古名方15: 打老兒丸--早衰俗話說「人生七十古來稀」。人類千百年以來,一直有一個夢想,就是長生不老。然而人類的夢想至今也沒有徹底得以實現。衰老過程和兩個因素有關:第一個因素就是人體腎氣腎精的精華代表——天癸,逐漸衰少的一個自然過程。天癸的衰少只能延緩,不能阻止。第二個因素就是我們常說的「五勞七傷」,五勞七傷泛指虛弱多病。五勞:「素問」五勞所傷,久視傷血,久卧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是渭五勞所傷。七傷:大飽傷脾,大怒氣逆傷肝,強力舉重久坐濕地傷腎,行寒飲冷傷肺,憂愁思慮傷心,風雨寒暑傷形,恐懼不解傷志。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五勞七傷」實際上是經常被人忽略的,所以才會「積勞成疾」。而這些慢性積累的疾患,也是人體衰老,尤其是早衰的最主要原因。據記載,清朝時人均壽命33歲,而慈禧卻活了74歲,她究竟用了什麼方法,在現實生活時刻準備應對各種嚴峻考驗,保持青春如此之久呢?她在46歲那年,也就是光緒6年的時候,開始服用的一個以打老兒丸為基礎的進行了一些加減改良的養生方子——長春益壽丹

比較前兩首延年益壽的名方,發現什麼奧妙沒有?答案就是在這兩首名方里都有補腎,補脾,溫陽,益智,這四種理念在。並且,把重點放在補腎上,分別從腎陰腎陽兩個方面,給予相應的補養。這兩首名方的核心共同點:

從這兩首方子我們可以清楚的體會到,脾為後天之本,腎為先天之本,的實質內涵。此二臟,乃是臟腑所需氣血精津的來源,也是五臟六腑能夠正常運作的最基本保證。所以,延年益壽,關鍵在於補益脾腎,而且,更加的偏重於腎。而且,要陰陽雙補,根據情況,有所偏重。慈禧的益壽丹,是根據她自己的肺陰不足的情況,加減了天冬、麥冬。那麼我們中老年朋友自己,就可以經由醫生辯證以後,或者加減,或者擬定最適合你的方子。而且,很多情況下,必須先把本身具有的其他疾病先調養好,再服用延年益壽的方子,才是最好的。並且,一個人,除了結合,如同慈禧一樣最喜歡藥物的保養以外,平日多注意鍛煉,飲食居處得宜,勞逸結合,心情保持愉悅的狀態,這樣才能得到最棒的身體,實現延年益壽的願望。另外,根據仙姑打老兒丸和慈禧的益壽丹,進行加減後提供一個食療方,我們平時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進行調整滋補:


推薦閱讀:

著名中醫專家樊正倫教授談夏季養生 Qzone精彩由你而來
古今名人養生秘笈
齊國旺香灸養生及調理的疾病
「男冷女熱」養生之道
徐振邦主講的博醫養生健康論壇

TAG:視頻 | 養生 | 千古 | 養生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