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與周易】太極拳易理探討——正本清源說內氣

縱觀太極拳古典經論集注,對「氣」解說既混雜又玄虛,毫無章法可言。筆者在練拳之餘,查閱《周易》原文,才知「氣」只有一種解釋,那就是用於八卦成象。易曰:萬物不外乎八卦,八卦不外乎陰陽,陰陽雖二而實一氣之消息也。氣即是構建卦體的材質,主施爻位陰陽之變,立卦成象。

卦名:乾、坤、坎、離、震、巽、艮、兌

卦形:天、地、水、火、雷、風、山、澤 (也稱卦象)

卦德:健、順、陷、麗、動、入、止、説 (也稱卦性)

此處所述卦象和卦性乃自然界的象與性情,其它領域之象以此為準,比類取象而得,此之謂天人合一,如坎水在太極拳取掤象,而後再定性為掤勁就成了拳法。所以說八卦成象、象定吉凶。八卦相錯為六十四卦,六爻卦擇象,二象博弈超吉避凶,只要選對了拳法便可一招制勝。

前者八卦「氣成象」謂之道即理論,後者六爻卦「形效法」謂之器即實踐。

作者拳照

一、太極拳八法的生成與應用

1、在太極拳古典經論集注中,談到太極拳八法要義,其中說太極拳屬內家拳種,八法皆對應一定的臟腑、經絡、竅位,故意念竅位便能產生勁法。例如,掤在八卦中是坎中滿,方位正北,五行中屬水,人體對應竅位是會陰穴。此穴屬腎經,八法中此字主掤勁。又說在太極運動中,用十二地支應人體竅位,通過六衝六合以應十三勢中之八法。例如掤勁之產生,……意念就想命門穴與環跳相合,掤勁就相應而生云云。

上例拳法與經絡屬不同領域之象,其象對應不等於對等。再來看比類取象,坎在卦象水,解為一陽在二陰之中,剛為陰所掩故陷。坎在身象耳,一陽在二陰之中解為耳輪內陷,陽在內而聰。顯然坎象水、象耳雖陰陽大小相等,但性情各異。這就是其象對應不等於對等的道理,故意念穴位產生勁法,錯!

2、演練太極拳的遊戲規則。易曰:象、形、器者,生物之序也。現依乾坤之德為準,說說太極拳的易理與拳理。

【易理】乾坤成列,易之體系立矣,而諸卦皆在其中。易之體源自易之變,其理是氣機制導陰陽升降才能變爻變卦,繼而八卦成列,象在其中。又因象似性情真,還要給象定性才能成器。故各勁法的表達,應該有陰陽定量、剛柔定性,才能成器。以下仍以掤為例:

掤:卦名坎,卦形中滿,一陽在二陰之中,前後柔順,中間剛健,呈強勢無阻之象。作用是展放、向上、對抗,故可定性為掤勁。

八法一經定性,易曰:氣以成形,理亦賦物。易中陰陽不再升降出入,即象以氣言終止,而法以形言開啟。各勁法的陰陽之勢就是拳勢,演練太極拳可以直接拿來應用。

【拳理】法以形言,易中對形效法講到:效此者,效健順之理。因此,八法只是八種基本勁法,還要輔之以節、拿、抓、閉、引、發、提、沉等諸多勁法的剛柔相濟以及手法、身法、步法的動靜虛實才能奏效。若是競技,還要效法粘走制化,以柔克剛以取得四兩撥千斤之效。

演練太極拳就是形體運動,效法是關鍵。八法是利器,無須再捕風捉影說內氣。如說:以意行氣、按竅運身、意到氣到、氣到勁到云云。應改成「以意效法、法統身形、意到法到、法到勁到。」

如果舊習難改,仍言氣或言地支應竅位,通過六衝六合以應八法或言竅位主勁法等,不但是對易中指出的成象之後「氣以成形,理亦賦物」置若罔聞,更意想不到的是還衝撞了乾坤之德。易曰:乾健而動即其所知,便能始物而無所難;坤順而靜便能成物,凡其所能皆從乎陽而不自作。自作一詞也許難以承受,但欣慰的是演練太極拳,說點兒形象太極還是可以的,如拳勢「動者為陽,靜者為陰;分為陽,靜為陰;升為陽,降為陰」之類,皆在易理之中。易曰:有形象者,皆陽中有陰,陰中有陽。

二、太極拳養生

太極拳內功心法中說,氣看不到摸不著,但能感覺到,又是能用的東西。它是太極拳真正的內部所生,也就是內功的本質所在。據此,又進一步引出只有打通大小周天才有意義。

筆者認為太極拳不是氣功,太極拳對外練內養另有所指,精、氣、神也另有所解。在舉證之前還是先查閱易理,《說卦》第十一章,在八卦之象中也談到離火在身為氣,坎水在身為血,再次點出氣血僅是卦中之象,並非肺呼吸之氣、細胞呼吸含氧之血。《黃帝內經》的源頭就是《易經》,中醫養生旨在扶正氣,調平衡,養臟腑。所言氣血、臟腑皆為象。《內經》說,「察陰陽所在而調之,以平為期。」就是說養生玩的是陰陽平衡。雖然中醫有關氣的專業術語很多,但萬變不離其宗,仍是「一氣之消息也。」故中醫所講的內氣是哲理,非人體實有,僅存在於人體易學模型中。

易曰: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道超乎形而非離乎形。因此,探討太極拳養生「假象喻意」可以作為理論先導,而在生理上獲得健身效應才是第一位的,強調了物、象的一致性,不要只見象不見物。

1、周天功初始築基,意守丹田,煉精化氣。當丹田氣滿便可導引行氣,使坎離交媾通小周天。接下來鍊氣化神,取坎填離,河車搬運,離火迴轉到乾金,五行金生水,又可補足坎中之水。再繼續導引,行氣煉神還虛,就可結成金丹大道,通大周天成就純陽乾體,這就是練拳所要達到的最高境界。

道理講得挺好,從卦象上看確實達到了水火相濟,心腎相交,可祛百病的效果。但單憑演練太極拳能通周天嗎?其形而下者又指的是什麼?

2、通周天即通任督二脈。據循經感測實驗,其中講到利用同位素示蹤,將伽馬射線試劑注入人體,發現在組織間隙中組織液沿穴位連線出現低阻流通道,條件是試劑必須注射在穴位上。這項實驗同時宣布人體十四經都存在。

查生理學之肌細胞生物電現象可知:經絡的生存環境是骨骼肌中的組織間隙,該組織間隙的組織液呈電正性,細胞內呈電負性,組織間隙是一等電位層,是細胞的靜息電位。穴位興奮的標誌是產生動作電位,其峰值高於兩端穴位的靜息電位。故在經絡上存在中間高兩端低的電位差,從而形成定向離子流。實驗表明,只有刺激穴位,穴位才會興奮,才會產生動作電位,穴位之間才能鏈接,經絡才能導通。若刺激解除,則鏈路拆線經絡不通。

3、通經絡就是要營造一個刺激源,隨時受意識控制才能達到養生目的。為此仍要求助於生理學。關於軀體運動有這樣一番描述:在運動單位神經肌肉接頭處,運動神經元末梢釋放乙醯膽鹼。每次動作之後,乙醯膽鹼皆被膽鹼脂酶分解失效。否則,釋放的乙醯膽鹼在接頭間隙中積聚起來,將使骨骼肌細胞持續地興奮和收縮而發生肌痙攣。

這真叫踏破鐵鞋無覓處,可立解練內丹千年之謎。只要反其道而行之,肌痙攣便是體內獨有的,可由意識控制的刺激源。

4、意動通周天的練功步驟與傳統功法相同,僅有形上形下之別,仍是靜坐意守丹田。由於丹田這塊腹肌不是運動單位,久守此處,由於乙醯膽鹼不會被膽鹼酯酶分解失效,這塊腹肌就會持續收縮而產生肌痙攣。腹部跳動刺激氣海穴爆發動作電位,並即時在穴位之間呈現低阻流通道。此時意守轉意動,引肌痙攣沿任督二脈繼續制痛所有穴位,以取得生理效應。

練功的難點在於要建立起操作式條件反射,當意念到達時腹肌立即起跳。這需要靜坐,精神內守,專註丹田。這不是打太極拳能夠達到的。

另外,針灸實驗證實,刺激穴位引起的生理反應與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免疫系統理論相關,穴位與遞質、激素存在對應關係。因此,經絡屬神經調節,其穴位是反射弧中感受器的組成部分,在穴位背後發揮作用的則是效應器,故通周天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太極拳行功也很少見到有去擊打經穴的動作,故太極拳養生與周天功法是兩碼事,除非在打拳之前已經練成周天功法,可以獲得動靜雙重養生效果。

5、太極拳養生主旨是運動健身,運動可促進血液循環,生理學在微循環一節有如下闡述:

1)骨骼肌收縮對靜脈迴流起著「泵」的作用,稱肌肉泵。

2)呼吸改變胸膜腔負壓,使靜脈迴流加快,也起著「泵」的作用。

3)體位改變時,蹲位血液受擠壓而上升;站立時,靜脈血受重力影響,血液充盈量增加。

4)人體安靜時,循環血量的60~70%容納於靜脈系統內,稱血庫。

泵的作用是揚出,不會返流,在血管中則是靜脈瓣阻擋返流。人在安靜時循環靠神經調節,而運動中又有肌肉泵加入,無疑就促進了血液循環。這就不單單是打太極,什麼運動都一樣。

練拳時俯身下式等動作肌肉收縮,可將靜脈血泵出上揚,而仰身彌高等動作肌肉舒張,靜脈血又因重力關係,心以下充盈量增加,回心量減少,心輸出量隨之減少。練功日久,對這一血液增減變化過程能感知充血發脹,缺血發麻,這便是氣感的由來。更有甚者,對此加以渲染,也即真氣上升過玉枕穴達百會,真氣下降過腰膝直達湧泉,大周天就通了。這就言過其實了。

太極拳有屈伸開合、螺旋纏繞、彈抖摩盪以及腹式呼吸等動作,皆可視為肌肉泵促進血液循環。組織器官供血充足,其功能就能正常發揮;機體免疫力增強,就能獲得養生效果。

6、太極拳內勁的本質不在氣,那它又是何物?

內功的生理構成與功能是:大腦、小腦之間有一個環路(反饋)聯繫。當大腦皮層接受肌肉、關節本體感覺的投射,就能把感覺與運動信號反饋給小腦,並實施以下的功能:

1)前庭小腦維持人體平衡。

2)脊髓小腦調節肌緊張。

3)皮層小腦協調隨意肌運動,並編製動作程序存檔備查。

推手練習由招熟到懂勁,就是一個循環往複過程。經數年演練,這一反饋迴路就能將感覺性記憶變成長時性記憶。在記憶不斷更新的前提下,通過走化相生精通發粘巧勁,再經數年散打演練,就能達到「無法而無不法」的超常功底,勝算就在掌控之中,便可一招致勝。

太極拳競技雖有捨己從人之說,但只要做到自身協調能力強,勁法變化莫測,處處陰陽相濟,即便對方是高手又能奈何?因此,內勁是練出來的,非通周天所能為。

【結語】太極拳理論對氣的認識可以說頗多似是而非之處,應該對「氣成象,形效法」六個字加深理解。只有敬重傳統文化,才能弘揚傳統文化,還《易經》本來面目。

推薦閱讀:

免費算命網_免費在線算命_電腦算命_周易算命_抽籤算命_姓名測試打分_免費佔卜_星座運程查...
《周易》是一本什麼書,還周易以本來面目——嶺南大講壇(曹礎基)
周易微學堂,民間算命實用金口訣
太極水的圖書館【周易中的『風水』目錄】
《周易》卦名探原

TAG:太極拳 | 周易 | 太極 | 探討 | 正本清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