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光棍」調查
不同區域的光棍成因具有多重複雜性,單純從宏觀或微觀視角來看難免有失偏頗,本文結合在浙江東部L村的實地調研,從社會風氣、婚姻市場、家庭條件、個體價值觀念等多重維度來分析不同年代光棍的成因。
2011年上映的電影《光棍兒》是一部以中國農村老光棍兒的苦悶為背景的社會現實題材電影。圖為該片劇照。
光棍的年代分層及其因素分析
文 | 黃佳鵬 來源 | 中國婦女報
在浙江東部L村20天左右的駐村調研,我們著重了解了村裡的光棍現象。本文所指的光棍,是指因各種原因而未能有妻子的成年男性。對農村光棍的學術分析多集中於宏觀與微觀視角,從宏觀層面來看,認為性別比的失衡、農村女性人員的外出流動以及城市與鄉村在婚姻市場中的梯度競爭構成了農村光棍形成的重要原因;從微觀層面來分析,很多學者認為家庭貧困、交通不便和經濟落後是導致光棍產生的重要原因。但是,這並沒有重點分析地域差異,不同區域的光棍成因具有多重複雜性,單純從宏觀或微觀視角來看難免有失偏頗,本文結合在浙江東部L村的實地調研,從社會風氣、婚姻市場、家庭條件、個體價值觀念等多重維度來分析不同年代光棍的成因。
建國初生人(即上世紀50年代出生的男性),雖然窮,家庭條件差,但是光棍較少,且光棍均為家裡的長子。這批人在70年代左右便到了適婚年齡,甚至在70年代之前就有很多男性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約定」下成家,因為那個年代在農村男性基本在20歲之前就成家,在L村更是如此,大多數男孩在18歲左右就成婚了。
當時L村還是一個偏僻的小村落,四面環山,整個村沿著一條溪流呈狹長狀形成,交通非常閉塞,村民在家務農收入微薄,甚至連溫飽都很難保證。因為該村屬於典型的山多地少類型,全村228戶、689人,僅有215畝耕地(旱地和水田),但森林面積高達6661畝,因而很難進行精耕細作,農業生產還受到野生動物的破壞,比如,農民種植的經濟作物會被野豬糟踐,嚴重影響農業產量。
就是在這種落後的條件下,整體而言光棍較少,且光棍均為家裡的長子。為何整體上光棍較少呢?第一點原因在於當時整個社會的風氣,成家立業是每位農民的願望,尤其是作為父母,更是把子女成婚當作人生頭等大事看待。因而,排除了因個體性因素而無法成家的情況,人們普遍樂意並在成年後儘早成家,婚姻大事也就成為了整個村莊有序運行的關鍵一環。
第二方面原因在於童養媳與「互換式」婚姻並存。童養媳是指由婆家養育女嬰或幼女,待到成年時正式結婚。這種婚姻締結形式在當地建國初出生的男性婚姻中還有少量存在,那些被收養並在成年後成為婆家媳婦的女嬰或幼女大多來自隔壁更貧弱的山村,或者是附近窮人家超生而放棄的女嬰,在當地俗稱「掛門女」,即由於家境貧寒或多女而將自家放棄的女嬰掛到別人家門口,以求繼續生存。而收到女嬰的人家家境大多還算可以,至少能夠維持生存,這種人家會將收養的女嬰作為女兒來撫養,而那些家境條件一般且多子的家庭,則會選擇將收養的女嬰當作未來的兒媳來撫養,以緩解多子成婚帶來的壓力,這就是當地童養媳的存在根源。童養媳是傳統社會遺留下來的風俗,到了70年代後逐漸消失,因為國家對收養在法律上有了明確的規定,而且70年代後農村成長起來的年輕人逐漸外流,婚姻圈不僅僅在本地農村。除了童養媳之外,致使當地建國初出生的人之中光棍較少的原因在於「互換式」婚姻的大量存在。所謂「互換式」婚姻締結形式是指兩個家庭之間相互成為親家,即,「我家的女兒嫁給你家的兒子,同樣,作為交換條件,你家的女兒則嫁給我家的兒子」,以此雙方都解決了婚姻問題,而這種互換式婚姻締結方式最大的特點在於雙方都不需要為了結婚的儀式而付出任何彩禮、首飾等物質,只需按照各自家庭的經濟條件自行決定如何操辦酒席。由於當時經濟普遍落後,通常而言結婚儀式是很簡陋的,但確實有效地緩解了當地男性成婚的壓力。就L村而言,整個村有80%的村民是彼此關聯的,都有千絲萬縷的關係,該村的整個社會關係網由於互換式婚姻締結而呈現「彼此交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網狀,它不像費孝通先生所說的「差序狀態」,不是從某個中心點出發而一圈一圈往外擴散的關係網,因為當地的社會關係網沒有某個固定的中心點,而是從任何一個點出發都能夠探尋整個村的社會關係網。因此,「村裡某個人可能既是你叔叔,也是你姨爹,因為阿姨嫁給了他」。所以,因為互換式婚姻帶來的影響不僅僅是當地光棍的減少,更是對當地社會關係秩序的重構。
建國初生人當中光棍整體較少的另一因素在於農村女性的依附性較強。在男性主導的中國社會中,女性的依附性一直都很強,尤其是在農村,女性是依附男性而活的,因為改革開放之前工業還沒有發展起來,農村人口的外流受到限制,所以那個年代的農民「安土重遷」的觀念很強,眼裡只有農業生產。而在農業生產中,需要強壯的勞動力支持,畢竟那段時期農業生產還處於典型的「精耕細作」階段,現代化農業還未開始,所以農業生產全靠人力。這就決定了女性的依附性。在訪談中發現,建國初出生的女性,她們在丈夫發生意外或得病而過世後,都會選擇改嫁,這在一定程度上又緩解了當地男性的婚姻壓力。
建國初出生的並且成為光棍的人有一個特點,即長子佔主導。其背後的因素在於婚姻市場的局限性。那個年代的婚姻市場僅限於本地,以本村為主,擴至臨近幾個自然村,這些相互臨近的幾個自然村構成了當地婚姻市場,所以中青年的競爭壓力還是蠻大的。與非長子相比,長子在婚姻市場上明顯處於劣勢,因為一個大家庭中的長子肩負的責任大,不僅承擔著整個家庭的生存和發展,而且在「長兄如父」的觀念指導下,長子對弟弟妹妹的成長、成才乃至成家都負有主要責任,因此,長兄為整個大家庭做出了巨大貢獻,並最終錯過了婚配的最佳年齡,因而這一群體很難在當地的婚姻市場上獲得婚配的機會,而當時的婚姻市場還沒有往外擴張,僅僅局限於本村及鄰近幾個小村莊,因而導致這一群體成為光棍的幾率較大。
20世紀70年代左右出生的人,他們的適婚年齡在90年代中後期,大部分男性在2000年左右都已成家,否則將有可能成為光棍。在當地調研發現,在70年代左右出生的人當中,光棍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即「留在農村裡的人」,具體而言,這種人包括兩類人,第一類為「死守一畝三分地」之人,這類人沒有看到20世紀90年代末逐漸興起的「打工潮」,沒能像大部分人一樣前往北上廣等開發地區務工,有些是因為自己的個人見識不夠,還有一些是因為家裡的小孩或者老人無人照料而無法離開農村。這類人的婚姻被局限在當地婚姻市場,而新世紀的婚姻市場逐漸由本地市場擴展至全國市場,導致大量的「外地媳婦」的湧現,很多外出務工的小伙都能在城市的工作場所與來自全國各地的女孩相知相愛,並最終帶回農村老家見父母,這些外地媳婦不需要彩禮,不需要繁雜的婚姻儀式,只需要象徵性地給點錢給女方父母,甚至有些女孩嫁到農村之後不再回娘家,所以對男性而言婚姻成本很低,因而不會成為光棍。而上述所說的那類「死守農村」的男性面臨更大的婚姻競爭,因而成為光棍的機會較大。
此外,還有一類留在農村裡易成為光棍的人是「身體有缺陷或精神不太正常的人士」,這類人要麼是後天出現意外而導致的殘障,或先天性的精神智障。前面已提到為了緩解婚姻競爭的壓力,當地的上一輩人當中有很多是通過互換式婚姻而成家的,這其中就包含一小部分「三代以內」近親結婚的現象,而從醫學的角度來看,這種方式成家而生育的小孩有很大概率患有先天性精神智障。因此,這個年代出生的人只有上述所述的兩類人易成為光棍,而大部分人由於人口流動的加速、婚姻市場向全國的擴張得以成功「脫光」(脫離光棍)。
「80後」的男性大多已成家,「90後」也已到晚婚年齡。在當地調研時發現,與上述兩個年代的人相比,如今「80後」「90後」還未成婚的人在婚姻上面臨更多的「不確定性」。他們的優勢在於婚姻市場即包括本地也包括全國大市場,存在可選擇性;同時,近幾年隨著當地農居旅遊的興起,交通更加便利,整體經濟實力上升,因而當地的品牌效應凸顯,使得該村莊成為當地人人皆知的「明星村」,這種整體的村莊吸引力有利於更多的人願意嫁到該村,這是上輩人所不具有的優勢。
然而,隨著天價彩禮的出現以及女性婚姻價值觀念的變化都構成了這群人能否「脫光」的不確定性因素。當地農村男性結婚,娶一個本地的姑娘,彩禮從10萬元至50萬元不等,但平均為15萬元,10萬元是最少的,上限卻因人而異,有錢就多出點。此外,還最好是既有房又有車,但至少得有一樣。農村建的房子一般花費40萬元(包括裝修),在縣城買房花費差不多,買車通常為合資小車,10萬元以上。因此,按最低標準來算,彩禮加一輛小車,至少需要20萬元。這對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來說是一筆較大的負擔,如若是多子家庭(兩個兒子或以上),那麼成家的壓力可想而知,這就加大了成為光棍的可能性。
另一種情況是,不在本地娶媳婦,而是娶外地媳婦。但此時的外地媳婦與十年前的外地媳婦有所不同,因為現在的女性價值觀念已經發生了變化,她們對物質生活的要求更高,對生活的期待更高,即使是嫁到農村也會要求男方在城市買房,至少要在縣城買房,否則她們寧可不嫁,或者在農村勉強待一段時間之後還是選擇離開,她們認為就算離開男人也可以養活自己,而且還有機會重新組建家庭,尋找更好的生活。
此外,更多的青年男女追求個體性的價值,受「單身貴族」社會風氣的影響,他們傾向於晚婚或者不婚。這些因素構成了「80後」「90後」婚姻的不確定性,也是日後可能成為光棍的不確定因素。
(作者系南開大學周恩來政府管理學院博士生)
推薦閱讀:
※話題:什麼樣的男人容易打光棍?中兩條你就註定了
※男多女少的社會,光棍老了該怎麼辦?(董永根的回答,70贊)
※3000萬「光棍」 需要的只有性?
※雙11「光棍節」:幾組數據快速了解我國2億單身男女狀況
※中國男光棍比女光棍多2000萬 都市剩女遠超剩男